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紅樓夢版本介紹

 brmduo 2010-03-14

甲戌本簡介

甲戌本,是《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本》的簡稱。今殘存十六回,第一至第八回,第十三至十六回,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共十六回,無目錄。四回一冊,共四冊。乾隆竹紙抄成。甲戌本于各冊首回首頁首行題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因第一回楔子部分有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一語,故名甲戌本。據(jù)紅學(xué)家們考證,甲戌即乾隆十九年(1754年)。此本因曾由大興劉銓收藏過,近年來,研究者又稱之為脂銓本。每半頁十二行,行十八字。殘闕嚴(yán)重。書口下部每頁都有脂硯齋的署名。胡適認(rèn)為甲戌本是世間最古的本子,紅學(xué)家們普遍認(rèn)為甲戌本所據(jù)的底本,是最早的,所以此本歷來為紅學(xué)家所重視。

此本第一回,較別本多出429字。此本中的脂批,亦為研究紅學(xué)的重要資料。

據(jù)紅學(xué)家們考證,甲戌本并不是脂硯齋所用的原批本,只是個過錄本,但此本正文文字在現(xiàn)存諸本中最早,且保存的脂批多于其余各本,此本有眉批,側(cè)批,雙行批,回前回后批多種。所存各回脂批遠(yuǎn)多于其他脂本,尤有一些重要批語為他本所無。

此本開卷有凡例,附七律一首,第一回正文前有凡例五則,題詩一首.其中從開頭至不得為其不備一段及題詩,共四百一十四字,為它本所無。此書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 一段后來本子僅存此段作為引言,與正文混同,遂成了正文開始。此本第一回有僧道與石頭的一段談話計四百二十九字,后出各本皆缺。

甲戌本原為清末藏書家大興劉銓福舊藏,上有劉銓福內(nèi)有他在同治二年(1863),同治七年(1868)所作跋語,青土、椿馀跋語。后歸孫桐生所有。1927年夏由胡適從地攤上購得,胡適根據(jù)上述第一回中文字稱此本為甲戌本,且認(rèn)為甲戌本為世間最古的鈔本。1949年胡適去往臺灣,隨身帶走了甲戌本和他藏的一部程乙本。1962年胡適去世后,將此書捐贈給美國Cornell大學(xué),現(xiàn)藏美國康乃爾(Cornell)大學(xué)圖書館。

19615月,始由臺北商務(wù)印書館影印行世,為朱墨兩色套版印刷。另有友聯(lián)出版社影印本(香港)、金壇古籍印刷廠影印本。國內(nèi)有1962年中華書局翻印本、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重印本、200404上海古籍出版社16開雙色影印本和200410月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6開影印本。

 

已卯本簡介

已卯本又稱脂怡本,脂館本。題石頭記,見于封面。每回卷端題有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卷之字樣。第二冊封面書名下注云脂硯齋凡四閱評過,第三冊書名下復(fù)注云己卯冬月定本,故名己卯本。己卯年,紅學(xué)家們認(rèn)為是乾隆廿四年(一七五九年)。 己卯本殘存四十一回零兩個半回。即一至二十回,三十一至四十回,六十一至七十回(其中第六十四、六十七回原缺,由清代嘉道時人抄補)。十回一冊,共四冊,面十行,行二十七至三十字左右。其中第一回開始缺三頁半約1800字,十回末尾缺一頁半約900字,七十回末缺一又四分之一頁約700字。 由于它們均在每十回的尾頁,故知系在流傳過程中殘缺。

此本五十五回下半回至五十九回上半回原與此本分離,五十年代初由歷史博物館購藏。1975年經(jīng)吳恩裕和馮其庸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三回又兩個半回(五十五回下半回至五十九回上半回)的《石頭記》殘抄本是今己卯本的散失部分,因為里面同樣避字諱。故今己卯本共存四十一回零兩個半回。

此本三十四回末題紅樓夢第三十四回終,為脂本石頭記第一個出現(xiàn)紅樓夢標(biāo)名的本子,說明曹雪芹生前一度使用紅樓夢為書名。第十七與十八回尚未分開,共用一個回目,第十九回?zé)o回目,第六十四及六十七回原缺,與庚辰本同。此本中六十四及六十七兩回系據(jù)另一種鈔本鈔配,見第六十七回末注云石頭記第六十七回終,按乾隆年間抄本,武裕庵補抄。此本中的、等字缺筆,明顯是避諱。經(jīng)吳恩裕、馮其庸先生考證,此乃怡親王府抄本。因為老怡親王叫允祥,小怡親王名弘曉。別人家是不可能這樣避諱的。與《怡府書目》相對照,正相符合。因為(怡府書目)同樣避、之諱。此本避怡親王允祥和弘曉的家諱,故論者以為是從怡親王府抄本所過錄。此本無復(fù)雜的眉批夾批,前十一回是一個白文本(后抄錄它本批語十五條)?;厍翱傇u單占一頁,有雙行批注,沒有眉批和旁批。批語絕大多數(shù)在正文內(nèi)雙行書寫,計七百一十七條,與庚辰本全同(除多一條單字批外)。只有十二處寫在正文右側(cè)。這些側(cè)批為別本所無,見于第六回和第十回。此本訛奪字很少,文字有多于庚辰本的地方,語意較庚辰本確切。底本可能早于庚辰本,為庚辰本祖本。

此本中夾有四張箋條,補此書批注不足。第一張為第一回正文昌明隆盛之邦批注伏長安大都;第二張為第四回護(hù)官符小注;第三張為第五回題詩一首;第四張為第六回題詩一首。

今本為武進(jìn)董康舊藏,約在一九三六年歸陶洙(亦武進(jìn)人)。陶洙于丁亥年(一九四七)己丑年(一九四九)據(jù)甲戌本庚辰本分別用朱藍(lán)二筆加以校改,有校記二則。

一九四九年后,藏于北京圖書館。所殘存之三回又兩個半回于一九五九年在北京琉璃廠中國書店出現(xiàn),中國歷史博物館購藏。一九八〇年五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時,對于陶洙校改之朱文藍(lán)筆進(jìn)行了清理和刪削。另有里仁影印本(臺北)、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本。

 

庚辰本簡介

庚辰本存八十回,內(nèi)缺第六十四、六十七兩回,實存七十八回。全書分裝八冊,每冊十回(第七冊存八回)。每冊冊首抄寫款式同己卯本:左上方題《石頭記》,下為雙行小字×回至第×”“脂硯齋凡四閱評過中右方為該冊回目,其中第二、七冊僅存八個回目。不同的是:第四冊左下方?jīng)]有己卯冬月定本的題記,而在第五、六、七、八冊左下方題友庚辰秋月定本。這個本子由于第五至第八這四個分冊的書名下,各有庚辰秋月定本庚辰秋定本字樣。故《紅樓夢》版本研究者一般稱它為庚辰本。又因這個本子今藏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亦稱脂京本。在早期鈔本中,這是一個最為完整的本子。也是《紅樓夢》的一個重要版本,庚辰本系用乾隆竹紙抄成,原為徐禎祥所擁有,二十世紀(jì)四十年代燕京大學(xué)圖書館購得,現(xiàn)藏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一九五五年,北京文學(xué)古籍刊印社將此本影印,影印時所缺兩回?fù)?jù)已卯本影印補配。一九七四年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重印時,因己卯本這兩回實系后人據(jù)程甲本抄配的,故又改以蒙古王府本影印配入。

庚辰本是乾隆二十五年,其時曹雪芹尚在?,F(xiàn)存庚辰本是一個過錄本,過錄時間至早也應(yīng)在丁亥夏以后方始整理過錄,回目、正文和批語保留著作者與整理評注者自存本的痕跡。如十七、十八回尚未分開,十九回?zé)o回目,二十二回末惜春謎后缺文,并記曰:此后破失,俟再補。另頁寫明暫記寶釵制謎云:朝罷誰攜兩袖煙……”“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嘆嘆!丁亥夏,畸笏叟等文字。第七十五回前單頁記曰: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對清。缺中秋詩,俟曹雪芹。且批語存原來面目的,如署年月名號者也遠(yuǎn)比其他本為多?,F(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脂本,有的殘缺過甚,有的年代較晚,文字未必全出作者。現(xiàn)存庚辰本過錄時間雖在曹雪芹去世后,但其祖本是曹雪芹生前最后、最完整的定本;但抄錄款式基本忠于庚辰原本面貌;在抄成之后也沒有遭后人涂改,亦未散佚拼配,仍然保持著乾隆中葉抄本的本來面目。

庚辰本現(xiàn)藏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有文學(xué)古籍刊行社影印本(北京);文淵出版社影印本(臺北)、聯(lián)亞出版社影印本(臺北)、廣文書局影印本(臺北)、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影印本(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香港)、宏業(yè)書局影印本(臺北)。

 

戚序本簡介

戚序本,全名為戚蓼生序本,簡稱戚序本或戚本, 原由乾隆進(jìn)德清戚蓼生所藏并序,約在光緒年間桐城張開模得到它的一個過錄本,后歸俞明震,俞以之贈上海有正書局老板狄葆賢,據(jù)以照相石印,題為《國初抄本原本紅樓夢》。以其卷首有戚蓼生的一篇序,故稱戚序本。但是,卷首有戚序的共有四個本子。一是一九一一至一九一二年上海有正書局出的石印大字本。 二是一九二零年,用大字本剪貼縮印了一種小字本,小字本又于一九二七年再版。大字本與小字本文字上幾乎沒有任何差別,所以一般也就不提小字本。三是有正書局據(jù)以石印的底本,過去一直說是毀于兵火,但一九七五年上海古籍書店發(fā)現(xiàn)了十冊(前四十回)。故稱戚滬本。由于有正書局據(jù)此本石印時,個別地方有貼改,而且還用貼條加上眉批,因此,底本與印本之間也有小差異。由于這個本子鈐有幾方張開模的印章,一度系張氏收藏,故稱此本為戚張本或張本。三、南京圖書館藏戚序本,本子的面貌文字大同于張本,可能系張本的過錄本。但這個本子與其他戚序本亦有小異。故稱此本為戚寧本或?qū)幈尽?/font>

戚滬本,又稱戚張本存第一至四十回,分裝十冊,每冊四回。書口中縫從上至下題《石頭記》、卷×、×回及每回頁碼,以十回為一卷。第一冊卷首有署德清戚蓼生曉堂氏的石頭記序,其后為八十回目錄和正文。全書用烏絲欄木板水印連史紙抄寫,每頁九行,行二十字。除第六十七回外,有另頁抄寫的會前后總評(第一二回回前總評誤入正文),正文內(nèi)有雙行批注,無旁批和眉批。抄寫年代約在乾隆末期。抄本上有張開模的印章六處,印文為桐城張氏珍藏、桐城守詮子珍藏印、翁珠室、狼藉畫眉等。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一九七五年據(jù)有正石印大字本影印出版,改題《戚蓼生序本石頭記》,一九八八年又重印一次。藏上海圖書館。

有正大字本,上海有正書局一九一一至一九一二年出版,據(jù)戚滬本照相石印,題為《國初抄本原本紅樓夢》。八十回全,前四十回帖加了書局老板狄葆賢的眉批。有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文學(xué)古籍刊印社、學(xué)生書局(臺灣)、廣文書局(臺北)、線裝書局影印本,題作《戚蓼生序本石頭記》,故又正本也稱戚序本。有正本是一部經(jīng)過精心整理的脂評本,隨改動較多,但主要是查漏補缺,潤色詞句,與有意篡改有別。

有正小字本,一九二零年,用大字本剪貼縮印了一種小字本,小字本又于一九二七年再版。四十一至四十八回又加上后人批注。有藝文書局(臺北)影印本。

戚寧本,又稱寧本、南圖本、澤存本(澤存書庫藏本)脂寧本。即南京圖書館藏戚蓼生序本《石頭記》。存八十回。屬脂評系統(tǒng)的抄本。有正本對戚序本貼改處,戚寧本均同戚滬本原貌。八十回全,藏南京圖書館。

戚序本所屬的四個本子,差異極小,來歷又一致,可以看作是一種版本。所以有時提到各本,在行文中用戚序本這個總名來合指它們。有時戚本也專指有正本。有些本子,雖然沒有戚序,但抄寫形式、文字特征與戚本相似,也劃入戚本的范圍。

戚序本字跡工整,清楚有條,便于閱讀,是一種比較完善的脂評系統(tǒng)的流傳本。它整理的底本可能不止一種,因此別本殘缺之處,皆已補齊。匯集的批語也比較多,有不少是他本所缺的,如第四回回前,批者請君著眼護(hù)官符一詩,即此本獨有。此外,在正文、回目上,也時有特色,值得研究。魯迅在《中國小說戰(zhàn)史略》有關(guān)章節(jié)中所引的前八十回文字,全用此本,而不取高鄂本。

此本的缺點,是經(jīng)過整理后,文字不免有改動和失真之處,批語也有不少移動位置,比如把眉批、旁批都改成了雙行夾批或回前回后批,并刪去了原署的年月、名號,失去了本來的面目。書是過錄戚氏原藏之精鈔舊本,雖然楷書整齊,但看來抄手的語文水平不高,音訛形誤的錯別字也有時所見。

 

王府本簡介

王府本,存百二十回,十回一卷,共十二卷。分裝四函,函八冊,共三十二冊。面十八行,行二十字。粉色連史紙鈔寫。目錄頁和版心題名《石頭記》。趙萬里云出自清代某蒙古王府之后人,故稱蒙古王府本,簡稱脂蒙本或蒙本。因其第七十一回回末總評一頁的背面有柒爺王爺之草書,一栗《紅樓夢書錄》疑出清王府舊藏,故稱清某王府舊藏本,簡稱王府本或府本。

王府本前八十回大體同戚本,版式相近,為同祖之本,但無戚序。其前八十回總目及正文用印就的朱絲欄粉色連史紙鈔寫,每版十八行,行二十字。補配部份系素白紙,每頁十八行,行二十四字。書口印有朱色《石頭記》書名,下手有手寫墨色卷××回及每回頁碼。行款版式均同戚序本。缺第五十七回至第六十二回。后人以程甲本抄配了這六回及后四十回目錄、正文,并在全書之首冠以程偉元序。有總目,十回為一卷。然而,每冊四回。

王府本也是一個附有脂硯齋批語的本子,回前回后總評亦單占一頁,然而從此本開始,各本一律刪去所有脂硯齋的名字。它的另一獨特之處,在于特有八百三十四條不見于早期脂硯齋評本的評語。這些批語補齊了回前回后總批,又有側(cè)批和雙行批。有散文,還有詩、詞、曲等韻文。在第四十一回前的那首七言絕句之下,署名立松軒。立松軒把他的批語寫入雙行批注,可證王府本的底本為立松軒手抄本。松軒本的底本則有三個,依次為庚辰本、己卯本和楊藏本(皆非今本)。此本前五回文字屬于庚辰本。第十六回末,都判與小鬼的調(diào)侃世情,己卯本有殘文。此本正是己卯本殘文的連綴。第五十六回改時寶釵識寶釵,即從楊藏本。諸底本經(jīng)過立松軒的整理和修改。第十七回和第十八回已分開,第十九回有了回目,第二十二回末已補齊,第六十四回,補入一個有批語的稿子,第六十七回亦補入,第八十回也有了回目。——凡此種種,以下各本皆大同小異。如無特殊情況,即不再贅述。王府本的抄寫時間頗晚。它的第六十七回?fù)?jù)程甲本抄補,用預(yù)留紙張,由前八十回抄手之一書寫。在總目中,該回與其它各回似為一色筆墨。這說明王府本的過錄時間是在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之后。

王府本與戚序本之間,版本的聯(lián)系很密切。主要表現(xiàn)于二者的行款版式,完全一樣。正文的文字傾向,十分接近,它們不僅大量存在與其他各本的共同異文,而且某些特殊的版本現(xiàn)象,諸如衍奪訛誤,別體字的出現(xiàn),都往往相同。脂批,除了王府本獨有的行間側(cè)批外,其余的,如回前回后的總批,行中的雙行小字批等,文字、條數(shù)以及位置等等,都幾乎完全相同。此外,還有特有的分回方式,另擬的回目,等等,也都很接近。這一切,都說明了王府本和戚序本的祖本來源是共同的。

那末,這個共同的祖本,是一個什么樣的本子呢?從王府本、戚序本與幾個早期的脂評本相校,可以看到它們與庚辰本之間,存在著某種異同兼有的聯(lián)系。由此表明,王府本與戚序本的這個共同祖本,是在庚辰本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一番整理而形成的。但這里所說的庚辰本,不是指現(xiàn)在尚存的這個庚辰本,而是指從已卯庚辰本到這個庚辰本之間的某一個傳抄本。

從總的來說,王府本與戚序本都是屬于脂硯齋評本系統(tǒng)的本子。但是,它們都經(jīng)過了大規(guī)模的改動,比起一般的脂本來,失真的情況更為嚴(yán)重一點。所以,從校勘的角度來說,戚序本甚至王府本,都不算是一種最理想、最有價值的本子。

王府本一九六〇、六一年間出現(xiàn)于北京琉璃廠中國書店,即由北京圖書館購藏。一九八八年書目文獻(xiàn)出版社(今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出版。

 

夢稿本簡介

又稱科文本,脂稿本、楊藏本。楊繼振原藏《紅樓夢》抄本百廿回,封皮題名曰:《紅樓夢稿》。存百二十回,全。 十回一冊。 共十二冊。 不分卷。此本在楊繼振收藏前,已被人據(jù)程乙本涂改。楊繼振及其友人于源、秦光第皆以為它是高鶚手定的稿本,故于、秦二人分別為之題簽《紅樓夢稿》和《紅樓夢稿本》;楊繼振則在卷首題《紅樓夢稿》及蘭墅太史手定《紅樓夢稿》百廿卷,內(nèi)闕四十一至五十卷,據(jù)擺字本抄足。繼振記。又于第七十八回之后,朱筆題蘭墅閱過四字。故名紅樓夢稿本,簡稱夢稿本。由于這個本子中有許多涂改,很象是一部手稿。而且,楊本上的旁改文字,又大體是程高本的文字。因此,一些紅學(xué)家認(rèn)為,這個本子是高鶚整理程高本印本時所用的底稿本。故稱之為紅樓夢稿本。于是,這個名字就一直為《紅樓夢》版本研究者所沿用。

此本前八十回為脂本系統(tǒng),其中有十五回是據(jù)程高本鈔配。余六十余回根據(jù)一個早期脂本過錄后,又用墨筆刪改,文字與程高本同。后四十回當(dāng)據(jù)另一個初稿本,后以程高本校改。故至少有四個底本。紅學(xué)家們認(rèn)為并非高鶚手定《紅樓夢稿》。稱楊藏本則免生誤解。

原來僅存第八十四回至第一百二十回之目。行款與己卯、庚辰二本不同。每半頁十四行,行三十八字。是開本最大的皇皇巨冊。前八十回的底本構(gòu)成頗復(fù)雜。楊本文字一向被認(rèn)為較早,但因底本有拼湊,刪改正文也很厲害,只有殘批數(shù)條,出現(xiàn)了很晚的跡象。在楊繼振收藏之前,有人據(jù)程乙本補抄了第二十二回、第五十三回和第一百一十回回首兩頁。第二十二回、第五十三回和第六十七回系采用程乙本,自然在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以后了。到楊斷振收藏期間,已頗有殘闕,據(jù)楊繼振的卷首題記,他抄補了其中的第四十一到五十回,由此十回的筆跡,又可查見他還抄補了脫落殘損的零星書頁共十九頁版,其抄補文字同程甲本。以程甲本補足的時間在咸豐五年乙卯(1855)秋月。 這個手抄本。抄得比較馬虎,版面、行款等,都不大講究,比較隨意,錯別字不少。

此本第七十二回末有乙丑又云的題記,乙丑為光緒十五年(1889年),故楊繼振收藏此本應(yīng)在光緒十五年之前。

今影印本卷首總目前三頁系中國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收藏后根據(jù)各回回目抄成,亦非楊本所原有。

夢稿本原為楊繼振(字右云)道光己丑年收藏。1959年春發(fā)現(xiàn),歸中國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19621月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影印出版,定名《乾隆抄本百廿回紅樓夢稿》,

 

列藏本簡介

列藏本,是蘇聯(lián)科學(xué)院東方研究所列寧格勒分所收藏的《石頭記》抄本,簡稱“列藏本”。存七十八回。即一至八十回,中缺第五第六回,第五十一回未完。每兩回或三回裝訂一冊,共三十五冊。為薄竹紙鈔寫,原書約在乾嘉間抄成,在嘉道間已破損,當(dāng)時藏家修補裝訂時,反折清高宗《御制詩集》第四、第五冊的書頁作為頁間襯紙。道光十二年(1832)由俄國的宗教使團隨行人員帕維爾·庫爾梁德采夫(Pavel Kurliandtsev)從北京帶回俄國。六十年代發(fā)現(xiàn)。

此本無題簽,無回目?;厥椎谝恍许敻耦}“《石頭記》第×回”第十回則題《紅樓夢》第十回,第二、三行低一格并列抄寫回目,形式同鄭藏本。第六十三、六十四、七十二等三回回末題“紅樓夢卷×××回終”。每半頁八行,行十六、二十、二十四字不等。第十七回和第十八回雖然分開,然而后者尚無回目。第二十二回末至惜春詩謎遂止,而無寶釵之七律詩。第六十四回和第六十七回不缺,前者有總評和獨出的標(biāo)題詩。第七十九回和第八十回未分回。全書的大部份從己卯本和庚辰本,此本有眉批一百一十一條,夾批八十三條,與其他脂本完全不同。有雙行夾批八十三條,幾乎全部與庚辰本相同。然而也有跟府本、戚本、鄭本、楊本、舒本、夢本有相同母本者。如第七十一回,府本戚本和列本有混入正文批語一條:人非草木,見此數(shù)人,焉得不垂涎稱妙。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四回從鄭本。第六十四回從楊本。第十六回末秦鐘之死的描寫從舒本。第六十三回刪去芳官改名耶律匈奴和溫都里納情節(jié),則與楊本、夢本相同。第六十七回戚本、夢本與列本有共同底本而比列本文字為晚;夢本回目并列書寫,與列本相同。極其特殊的是,前四回和第十七回、十八回,列本依違于己、庚、楊、舒之間。如第四回,楊本獨有的標(biāo)題詩,唯列本有之。列本之底本由多種版本湊合而成,當(dāng)中有不少晚期抄本,亦經(jīng)竄改。它又有獨出的脂批及非脂批,也是此本的特異之處。其過錄時間應(yīng)與夢覺本、舒序本相當(dāng),即在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至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之間。府本、楊本成書在程高本之后,但是,列本并非直接從這兩個本子抄錄來的。此本另有一種特殊批語是接著正文寫的,字體也相同,在起訖處加方括號,并與開頭右側(cè)空行小字寫有字。出現(xiàn)于第十六,六十三,七十五回。當(dāng)是過錄時誤將批語鈔作正文,后校對時發(fā)現(xiàn),加以標(biāo)明。

列藏本現(xiàn)藏蘇聯(lián)科學(xué)院東方研究所列寧格勒分所,1986年,由中華書局影印出版。

 

舒序本簡介

舒序本又稱己酉本、脂舒本,舒元煒序本,簡稱舒序本或舒本,卷首有舒元煒的序及其弟舒元炳題《沁園春》詞,故名。舒元煒,杭州人,其序作于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已酉,亦名已酉本。又因這個本子今歸吳曉鈴先生收藏,而且僅存四十回,故又名吳藏殘本或吳本。

此本原為八十回抄本,總目中原有八十回回目,后被人撕去三頁,今存第一至第三十九回和第八十回回目。目錄前及每回正文前均題《紅樓夢》。后來散佚第四十一回以下部份。每五回一冊,共八冊。然從抄寫者轉(zhuǎn)手的情況看,其底本為每冊四回。每半頁八行,行二十四字,獨與鄭本相同。從舒序得知,此本之原藏主為姚玉楝號筠圃者。他曾與當(dāng)廉使(當(dāng)保,先后擔(dān)任河南按察使和直隸按察使——“廉使為廉訪使的簡稱)并錄過八十卷,然遭故散失二十七卷;復(fù)借鄰家之本,合付抄胥,因成新本。他雖然沒有說抄配的到底是哪幾回,但是,與它本對校,舒本確是一個拼湊本。其來源尚不止于兩部份。它的前五回與庚辰本有相同底本。如第五回,各本:自較別個不同。庚、舒改。再如第二十七回,甲戌:得了玉的宜似的。府、戚:得了玉的益似的。列本:得了玉的濟是的。夢本:得了玉的便宜是的。庚、舒:得了玉的依似的。舒序本跟己卯本也有相同底本。如第三十七回,庚、楊:我寧可不要。己、舒:我能可不要。府本、戚本自第十二回以后與己卯本有共同底本,第二十二回末惜春詩謎以下不缺。舒本此回結(jié)尾文字與府本、戚本相同。舒本與楊本、列本、夢本有相同底本。舒序本和庚辰本多有與甲戌本相同之文,但并不早于甲戌本。其總目與各回之分目不盡相同,是此本的特別之處。又有長短不等的增文,最令人疑惑,蓋亦抄寫者所為。它又幾乎是一個白文本。自是晚期抄本無疑。舒元煒序的落款是:乾隆五十四年歲次屠維作噩且月上浣虎林董園氏舒元煒序并書于金臺客舍。元煒、董園印二方。為舒氏作序的原本。其新抄本之告成亦在此時,這是舒序中說得很清楚的。舒序中還提到,舒本八十回付抄的時候,讀者中已有一個一百二十回的全本在流傳。雖然,舒氏兄弟等人未能見到這個全本,但序中說到合豐城之劍,完美無難,成全本很有把握。全本的存在,當(dāng)不是無根據(jù)的道聽途說,乾隆五十四年六月,即程甲本問世的兩年半以前,《紅樓夢》的后四十回書已經(jīng)在讀者中流傳。從這一點看來,《紅樓夢》后四十回書的作者究竟是誰,舒本為我們作重新考慮提拱了一條線索。

舒序本為中國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吳曉鈴藏,是現(xiàn)今所知唯一尚由私家收藏的脂系寫本。北京圖書館藏有其錄副本。已由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影印出版

 

鄭藏本簡介

鄭振鐸原藏《紅樓夢》殘抄本兩回,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四回。一冊,共三十一頁,無脂評,世稱鄭藏本。木刻烏絲欄紙工楷抄寫,雙邊。每版十六行,行二十四字。回目雙行并列書寫。卷首有晰庵白文圖記,當(dāng)為原藏者之印鑒。書僅兩回,而抄手卻為二人,書法頗相似。書口上端題《紅樓夢》,而回首則題作《石頭記》第×回。紙張無麻性和棉性,無羅紋,系白皮紙,近似開化紙。質(zhì)地細(xì)膩,薄似蟬翼。因此邊角殘損過甚,全部加襯紙裝裱。色灰黃,邊緣轉(zhuǎn)黃褐色,上下均有水浸痕跡。所以雖經(jīng)精心裝修,堅挺整飭,但仍給以灰暗陳舊之感。皙庵陰文章朱色較西諦章淺淡。

此本與列藏本、楊藏本有相同底本,而列、楊二本又是其中的一個分支。如鄭本第二十四回誰要錯了這個,就罰他二十兩銀子的東道,還趕出鋪子去,列、楊無這個就三字,而其它各本則無最后一句。再如鄭、列、楊此回的結(jié)尾,鄭本刪去了紅玉改名小紅的原因及其身世遭遇的敘述,改寫了小紅夢見賈蕓的描寫,而列、楊二本則無小紅的遭遇及夢境。鄭本與列本的回目改上下兩句為并列書寫,與諸本單行直書不同。這特殊款式也反映著它們的版本淵源。列藏本回前題名《石頭記》,楊藏本則名曰《紅樓夢》。鄭藏本雖然兼有二名,其底本顯然為《石頭記》?!都t樓夢》是此名開始風(fēng)行的標(biāo)志,其抄寫時間當(dāng)在夢覺本《紅樓夢》之成書,即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前后。此本大段刪改正文,削除批語,雖表現(xiàn)出晚期抄本的特征,但從其文字看來,畢竟近于列本和楊本,而且有獨特的文字,甚可注意。

蔡義江認(rèn)為,此本字跡工整美觀,卻又脫漏訛誤極多,是一個典型的坊間本。書賈為謀利而雇人抄寫,故有重外觀而輕內(nèi)質(zhì)的特點。兩回書末尾處都有大段刪節(jié),特別是將黛玉聽《牡丹亭》曲文的情節(jié)刪去,使牡丹亭艷曲警芳心的回目完全落空,尤能看出是謀利者有意偷工減料。

鄭藏本原為鄭振鐸珍藏. 現(xiàn)藏于國家圖書館分館。紅樓夢農(nóng)工研究組曾內(nèi)部影印。另有書目文獻(xiàn)出版社影印本(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北京,《古本小說叢刊》)、金壇古籍印刷廠影印本。

夢覺本簡介

夢覺主人序本,簡稱夢覺本或覺本。又稱甲辰本、夢本,夢序本,夢敘本,脂夢本,脂晉本。因卷首有序一篇,序末云甲辰歲菊月中浣夢覺主人識”,故名甲辰本或夢本。夢覺主人是誰,序中沒有任何線索可尋。迄今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文字資料。又因這個本子是一九五三年在山西發(fā)現(xiàn),所以又有人稱它為脂晉本。

夢覺本,共八十回,寫本,分裝八函,每函五冊,每冊兩回,書名題《紅樓夢》,目錄前、正文前及書口均題《紅樓夢》。全書以白紙朱絲欄工楷精抄,前數(shù)回書法有隸意,正文每面九行,行二十一字。全書尚留存少量脂批,主要是雙行墨筆夾批,計二百三十余條。絕大多數(shù)在前四十回,第一回尤多,達(dá)八十八條。后四十回僅見第六十四回一條。無眉批和旁批,第一、二回前有總評,均低正文一格抄寫。此本僅有,

此本第四十九回回前總評曰原本評注過多,未免旁雜,反擾正文。今刪去,以俟觀者凝思入妙,愈顯作者之靈機耳。故此本中脂批為大量刪棄。

鄭慶山認(rèn)為,從全體上看,它非常接近己卯本和庚辰本。如第十六回末,己卯本都判的話殘缺,夢覺本即將其毅然舍去。第二十二回庚辰本止于惜春詩謎,附寶釵七律詩。夢覺本無惜春詩謎,把此七律移給黛玉,另替寶釵、寶玉各補一詩。隨即寫賈政佯作不知,夜闌席散,戛然而止。如此竄改杜撰草率收場,皆因所據(jù)底本只有殘文而已。第九回則與舒序本有相同底本,如改塾掌、塾長塾師,而且舒序本文字有早于夢覺本的傾向。再如第十二回,兩本改太虛幻境太虛元境。第六十三回,楊、列、夢、程四本刪節(jié)了芳官所唱《賞花時》曲子詞,只保留了首二句。第六十七回夢覺本與列藏本同源,如平兒見鳳姐淌著列、夢訛作平兒見鳳姐滲著。第六十四回與府本、戚本相近。夢覺本也有它的特色,如有獨出的尾聯(lián)及絕句。此本第十九回前的總評主張刪棄原本批語,但卻自撰了少量批語。第十九回前的批語仍然很多,第十九回后也并未刪削凈盡。夢覺本序言的落款是:甲辰歲菊月中浣夢覺主人識。故原抄本即當(dāng)抄于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之前。今本為甲辰本的過錄本。

甲辰本在1953年出現(xiàn)于山西,曾藏于山西文物局,后歸北京圖書館。1989年有書目文獻(xiàn)出版社影印出版。

 

靖藏本簡介

因揚州靖靖應(yīng)鵾所藏而得名,簡稱靖本,題《石頭記》。一九五九年由南京毛國瑤發(fā)現(xiàn),為藏乾隆時的抄本。一九六四年尚在,以后迷失不知下落。

據(jù)目驗者毛國瑤回憶,此本未標(biāo)書名,亦無序文,中縫亦無頁碼。初稱《紅樓夢》,嗣后也有稱《石頭記》者。原有八十回,存十九冊,藍(lán)紙封面。鈐有“拙生藏書”和“明遠(yuǎn)堂”篆文圖章。一九五九年發(fā)現(xiàn)時,已分十厚冊裝訂,缺失第二十八回和第二十九回,第三十回尾部殘失三頁。實存七十七回有余。竹紙抄寫,抄手不止一人,字跡尚工整,而不及有正本。每頁行數(shù)及每行字?jǐn)?shù)未察。有三十九回為白文本?!懊鬟h(yuǎn)堂”系靖氏堂名。靖應(yīng)鵾祖籍遼陽,旗人。始遷江都,乾嘉之際移居揚州,清末自揚州遷南京。一九六四年發(fā)覺靖本迷失?,F(xiàn)存毛國瑤抄錄的有正本所無批語一百五十條。從批語所附正文看,靖本不缺僧道與石頭對話那四百余字,與甲戌本相當(dāng)。

原書有三十五回全無批語,其他各回則附大量朱墨批語。書的封面下原有“夕葵書屋石頭記卷一”字樣紙條。夕葵書屋是《熙朝雅頌集》(其中選有敦誠、敦敏有關(guān)曹雪芹的詩)的主要編纂者、乾隆時著名文士吳鼐的書齋名。

書發(fā)現(xiàn)之初,毛國瑤曾將此本與戚本作了對勘,摘錄戚本中所無的批語一百五十條。后來,將它發(fā)表在南京師范學(xué)院《文教資料簡報》一九七四年八、九月號上,并撰文介紹。此外,《文物》一九七三年第二期周汝昌《〈紅樓夢〉及曹雪芹有關(guān)文物敘錄一束》一文中也曾介紹這個脂本,并校讀、解說了其中的部分批語。

毛氏所憶《紅樓夢曲》中有“箕裘頹墮皆榮玉”之文,“榮玉”,己卯本作“榮王”,楊藏本作“瑩玉”,靖本從己卯本。存第二十二回畸笏丁亥夏批語:“此回未補成而芹逝矣,嘆嘆!”復(fù)近于庚辰本。第三回《西江月》詞,靖本“貧時那耐凄涼”,楊本“貧窮那耐凄涼”,戚本“貧時難耐凄涼”,靖本依違于楊本、戚本之間。

第六十七回有四條批語,亦為此本所獨有。與它本互證,這兩回都是作者原稿。底本雖系拼配,然其寶貴可知。經(jīng)比較分疏,靖本批語應(yīng)為一百六十條。這些批語有的為此本所原有,亦有從它本過錄者,朱墨雜出,顛倒錯亂,難以尋讀,以至無從考得其致亂之由。但對批者、作者、原稿和佚稿提供了許多珍貴資料。批語經(jīng)人作了提要式刪改,不見脂硯齋之名,值得注意。其中有立松軒“旺族都中吾首門”詩(亦見于戚本)和戊子孟夏之長批,他或者曾是此本底本的早期收藏者。果然如此,其抄錄時間即在戊子(乾隆三十三年,1768)之后了。三年后,辛卯冬日畸笏有批語。八年后,“丙申三月錄”存曹寅題《楝亭夜話圖》改稿于此本。丙申(乾隆四十一年,1776)即其抄寫時間的下限。

此本保存了很多不見于他本的朱墨批,其中有些極為重要。如二十二回畸笏叟所加的“不數(shù)年,芹溪、脂硯、杏齋諸子皆相繼別去”的批語,廓清了脂硯齋就是曹雪芹自己,脂硯齋與畸笏叟同是一人、脂硯齋即小說中的史湘云等等的錯誤說法。第十三回的批語,使我們知道那個命作者把初稿中寫秦可卿丑事的文字刪去的人就是畸笏叟。此外,批語還提供了許多以前不

知道的八十回之后的佚稿情節(jié)。如妙玉流落瓜洲渡口,屈從于人;劉姥姥與在獄神廟的鳳姐相逢,巧姐因而得以“遇難成祥,逢兇化吉”;賈蕓仗義探庵;黛玉之死回目叫《證前緣》,后來寶玉曾寫過象《芙蓉誄》那樣的“諸文”來悼念她等等,對研究曹雪芹的創(chuàng)作思想都極有價值。只是,這些批語文字錯亂訛誤較甚,有些竟難以尋讀。

近年來靖本頗引起紅學(xué)研究者的注意,但是,這個本子始終未露面,據(jù)傳已經(jīng)迷失。因此,它的廬山真面目迄未真正為讀者所知。

前幾年,傳抄出靖本的若干條脂批,也頗給人以真真假假的感覺。因為,兩次傳抄,內(nèi)容有出入,雖然傳抄者對此曾有所說明,但仍有頗為費解的地方。而且,其中某些脂批的文字,

雜亂得沒有章法。在一般情況下,或錯簡,或抄訛,總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但現(xiàn)在卻象檢好的鉛字散亂后隨意排列而成。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也殊難索解。

從某些跡象看,這個本子的存在,大約是沒什么問題的。不過,這個本子迄未露面,未能作研究,它的版本價值究竟如何,尚無法下何種判斷。對于這個本子,目前只能是知道有這回事而已,其他,則無從再贊一語。

程高本簡介

程偉元和高鶚于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蘇州萃文書屋用木活字排印《繡像紅樓夢》,世稱程甲本。封面題《繡像紅樓夢》,扉頁題《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下署萃文書屋?;厥准皶诰}《紅樓夢》。一百二十回,二十四冊。有總目,不分卷。雙邊,烏絲欄。每版二十行,行二十四字。繡像并圖贊二十四幅。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冬底印完。此本前八十回刪去了所有的標(biāo)題詩和尾聯(lián)以及批語。辛亥前三年,舒元煒為《紅樓夢》作序時,已知有百二十回本,其成書自非一日之工。楊本前八十回與夢、程并非一系版本,后四十回則系程乙本的刪節(jié)本。全書又以程乙本改補。至今仍有紅學(xué)家誤認(rèn)為楊本是程高排印本的稿本之一。僅過七十天,經(jīng)再次修改,于五十七年壬子(1792)印行第二版,今稱程乙本。近年又有程丙本的發(fā)現(xiàn)。二十年代,胡適把這兩個本子分別定名為程甲本”“程乙本。后來,大多數(shù)的《紅樓夢》版本研究,也就一直沿用程甲”“程乙這兩個名字。

程本卷首有程偉元和高鶚二人分別撰寫的,敘述了此書獲得、整理、出版的過程,他們的話大體是可信的。

程高本在《紅樓夢》的傳播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從這兩排印本開始,《紅樓夢》流傳,由手寫本進(jìn)入到刻印本的階段。這兩排印本都是一百二十回本,卷首都有繡像,當(dāng)時叫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它以定本的面目出現(xiàn),使之可以迅速流傳,至1949年為止,翻印或稍作改動出版的《紅樓夢》已達(dá)兩百余種。它以一百二十回全本出版,改變了抄本時代只有八十回的神龍有頭無尾的缺憾。此后的各種刻本,絕大多數(shù)是以程本(特別是程甲本)為底本,如今天還能看到的藤花榭本,本衙藏板本,東觀閣本,雙清仙館本,妙復(fù)軒本,臥云山館本,金玉緣本,等等,等等,形成了所謂程本系統(tǒng)。

程甲本為木活字排印,受當(dāng)時木活字印刷技術(shù)條件的限制,估計僅印了一百部左右。程甲本印行七十多天后又活字排印程乙本。程乙本很長時間不被人注意,程甲本卻一再被人翻刻,一百三十多年中流行的都是程甲本。直到1927年胡適將程乙本標(biāo)點,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程乙本才取代程甲本的地位,成為最流行的版本。

程甲本現(xiàn)存十部以上,國家圖書館(藏兩部)、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所、北京大學(xué)、人民日報社、臺灣大學(xué)及一些私人,均藏有此書。另外,國外(如俄羅斯、日本)亦有若該套收藏。由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及吉林文史出版社影印本行世。

程乙本與程甲本的版式插圖等完全一樣,但文字上有兩萬多字的差異,且多出一篇由程偉元和高鶚聯(lián)合署名的引言。此書現(xiàn)存數(shù)量多于程甲本,如國家圖書館、中國書店、山東圖書館、杭州圖書館、紹興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及一些私人均有收藏。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