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黃帝內經原文八十一篇

 昵稱329396 2010-04-26

《黃帝內經》原文目錄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陰陽離合篇第六
陰陽別論篇第七
靈蘭秘典論篇第八
六節(jié)藏象論篇第九
五藏生成篇第十
五藏別論篇第十一
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
移精變氣論篇第十三
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
玉版論要篇第十五
診要經終論篇第十六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
玉機真藏論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
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
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
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
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
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陽明脈解篇第三十
熱論篇第三十一
刺熱篇第三十二
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
逆調論篇第三十四
瘧論篇第三十五
刺瘧篇第三十六
氣厥論篇第三十七
欬論篇第三十八
舉痛論篇第三十九
腹中論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風論篇第四十二

痹論篇第四十三

痿論篇第四十四

厥論篇第四十五

病能論篇第四十六

奇病論篇第四十七

大奇論篇第四十八

脈解篇第四十九

刺要論篇第五十

刺齊論篇第五十一

刺禁論篇第五十二

刺志論篇第五十三

針解篇第五十四

長刺節(jié)論篇第五十五

皮部論篇第五十六

經絡論篇第五十七

氣穴論篇第五十八

氣府論篇第五十九

骨空論篇第六十

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

調經論篇第六十二

繆刺論篇第六十三

四時刺逆從論篇第六十四

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

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

五運行大論篇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

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

五常致大論篇第七十

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刺法論篇第七十二(遺篇)

本病論篇第七十三(遺篇)

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著至教論篇第七十五

示從容論第七十六

疏五過論篇第七十七

征四失論篇第七十八

陰陽類論篇第七十九

方盛衰論篇第八十

解精微論篇第八十一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jié),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fā)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fā)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寫,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fā)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fā)去。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像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春三月,此謂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fā)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yǎng)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yǎng)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yǎng)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yǎng)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fā),風雨不節(jié),白露不下,則菀槁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jié)M。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而鑄錐,不亦晚乎。

 

《黃帝內經》: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島、九竅、五藏、十二節(jié),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
  蒼天之氣清凈,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圣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wèi)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wèi)外者也。因于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于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長,短為拘,弛長為痿。因于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傷于筋,縱,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生痤。高粱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勞汗當風,寒薄為,郁乃痤。
  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陷脈為?。留連肉腠,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營氣不從,逆于肉理,乃生癰腫。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fā)為風瘧。
  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
  故病久則傳化,上下不并,良醫(yī)弗為。故陽畜積病死,而陽氣當隔,隔者當寫,不亟正治,粗乃敗之。
  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
  岐伯曰: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是以圣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因而大飲,則氣逆。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圣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因于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于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于暑,秋為瘧。秋傷于濕,上逆而咳,發(fā)為痿厥。冬傷于寒,春必溫病。四時之氣,更傷五藏。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黃帝問曰:天有八風,經有五風,何謂?岐伯對曰:八風發(fā)邪,以為經風,觸五藏,邪氣發(fā)病。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
  東風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脅;西風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生于冬,病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藏,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支。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脅,長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風瘧,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溫。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此平人脈法也。
  故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故人亦應之。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之藏府中陰陽。則藏者為陰,府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藏,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府,皆為陽。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里內外雌雄相俞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帝曰:五藏應四時,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東方青色,入通于肝,開竅于目,藏精于肝,其病發(fā)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谷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開竅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谷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征,其數七,其臭焦。
  中央黃色,入通于脾,開竅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谷稷,其應四時,上為鎮(zhèn)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開竅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其谷稻,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數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腎,開竅于二陰,藏精于腎,故病在溪,其味咸,其類水,其畜彘,其谷豆,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藏六府,一逆一從,陰陽表里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fā)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于味。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fā)泄,厚則發(fā)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氣味辛甘發(fā)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后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后痛者,形傷氣也。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寫。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jié),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故曰:冬傷于寒,春必溫?。淮簜陲L,夏生飧泄;夏傷于暑,秋必痎瘧;秋傷于濕,冬生咳嗽。
  帝曰:余聞上古圣人,論理人形,列別藏府,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fā)各有處名,溪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對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逦叮郎?,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藏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征,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藏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藏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藏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帝曰:法陰陽奈何?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仰,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冤,腹?jié)M,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jié)M,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jié)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是以圣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志于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圣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惟賢人上配天以養(yǎng)頭,下象地以養(yǎng)足,中傍人事以養(yǎng)五藏。天氣通于肺,地氣通于嗌,風氣通于肝,雷氣通于心,谷氣通于脾,雨氣通于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熱,感則害于六府;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guī)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寫之于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fā)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寫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xiāng),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黃帝內經》:陰陽離合篇第六

黃帝問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岐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
  帝曰:愿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后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于至陰,結于命門,名曰陰中之陽。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于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于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
  帝曰:愿聞三陰。岐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沖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于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后,名曰少陰,少陰根起于涌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于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
  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陰陽(雩重)(雩重),積傳為一周,氣里形表而為相成也。


《黃帝內經》:陰陽別論篇第七

黃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岐伯對曰: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于陽者,知病處也;別于陰者,知死生之期。
  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別于陽者,知病忌時;別于陰者,知死生之期。謹熟陰陽,無與眾謀。
  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者為陽。凡持真脈之藏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
  曰:二陽之病發(fā)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
  曰:三陽為病,發(fā)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月端)(?[娟-女]);其傳為索澤,其傳為頹疝。
  曰:一陽發(fā)病,少氣善咳善泄;其傳為心掣,其傳為隔。
  二陽一陰發(fā)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
  二陰一陽發(fā)病,善脹心滿善氣。
  三陽三陰發(fā)病,為偏枯痿易,四支不舉。
  一陽曰鉤,鼓一陰曰毛,鼓陽勝急曰弦,鼓陽至而絕曰石,陰陽相過曰溜。
  陰爭于內,陽擾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陰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
  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所謂生陽死陰者,肝之心,謂之生陽。心之肺,謂之死陰。肺之腎,謂之重陰。腎之脾,謂之辟陰,死不治。
  結陽者,腫四支。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二陽結謂之消,三陽結謂之隔,三陰結謂之水,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陰搏陽別謂之有子。陰陽虛腸辟死。陽加于陰謂之汗。陰虛陽搏謂之崩。
  三陰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陰俱搏,十三日夕時死。一陰俱搏,十日死。三陽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陰三陽俱搏,心腹?jié)M,發(fā)盡不得隱曲,五日死。二陽俱搏,其病溫,死不治,不過十日死。


《黃帝內經》:靈蘭秘典論篇第八

黃帝問曰:愿聞十二藏之相使,貴賤何如?岐伯對曰:悉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jié)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yǎng)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yǎng)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閔閔之當,孰者為良。恍惚之數,生于毫牦,毫牦之數,起于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黃帝曰:善哉!余聞精光之道,大圣之業(yè),而宣明大道,非齋戒擇吉日,不敢受也。黃帝乃澤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傳保焉。

《黃帝內經》:六節(jié)藏象論篇第九

黃帝問曰:余聞天以六六之節(jié),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jié),以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謂也。岐伯對曰:昭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夫六六之節(jié),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余而盈閏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終,而天度畢矣。
  帝曰:余已聞天度矣,愿聞氣數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為節(jié),地以九九制會,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其氣九州島九竅,皆通乎天氣。故其生五,其氣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合為九藏以應之也。
  帝曰:余已聞六六九九之會也,夫子言積氣盈閏,愿聞何謂氣。請夫子發(fā)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帝曰:請遂聞之。岐伯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huán)無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帝曰:五運之始,如環(huán)無端,其太過不及何如?岐伯曰:五氣更立,各有所勝,盛虛之變,此其常也。帝曰:平氣何如?岐伯曰:無過者也。帝曰:太過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經有也。帝曰:何謂所勝?岐伯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藏。帝曰:何以知其勝?岐伯曰:求其至也,皆歸始春,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曰氣迫。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也。
  帝曰:有不襲乎?岐伯曰: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謂非常,非常則變矣。帝曰:非常而變奈何?岐伯曰:變至則病,所勝則微,所不勝則甚,因而重感于邪,則死矣。故非其時則微,當其時則甚也。
  帝曰:善。余聞氣合而有形,因變以正名。天地之運,陰陽之化,其于萬物,孰少孰多,可得聞乎?岐伯曰:悉哉問也,天至廣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靈問,請陳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勝極,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腸胃,味有所藏,以養(yǎng)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于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fā),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于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于春氣。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于土氣。凡十一藏取決于膽也。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已上為格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已上為關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已上為關格,關格之脈羸,不能極于天地之精氣,則死矣。

《黃帝內經》:五藏生成篇第十

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腎之合骨也,其榮發(fā)也,其主脾也。
  是故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fā)落,此五味之所傷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五藏之氣。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火臺)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生于心,如以縞裹朱;生于肺,如以縞裹紅;生于肝,如以縞裹紺;生于脾,如以縞裹栝樓實,生于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藏所生之外榮也。
  色味當五藏: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咸,故白當皮,赤當脈,青當筋,黃當肉,黑當骨。
  諸脈者皆屬于目,諸髓者皆屬于腦,諸筋者皆屬于節(jié),諸血者皆屬于心,諸氣者皆屬于肺,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
  故人臥,血歸于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臥出而風吹之,血凝于膚者為痹,凝于脈者為泣,凝于足者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為痹厥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衛(wèi)氣之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針石緣而去之。
  診病之始五決為紀,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謂五決者五脈也。
  是以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徇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腹?jié)M(月真)脹,支鬲脅,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人陨蠚?,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心煩頭痛病在鬲中,過在手巨陽,少陰。
  夫脈之小大滑澀浮沉,可以指別;五藏之象,可以類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識;五色微診,可以目察。能合脈色,可以萬全。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虛,名曰肺痹寒熱,得之醉而使內也。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當風。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臥。
  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黃帝內經》:五藏別論篇第十一

黃帝問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藏,或以腸胃為藏,或以為府,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愿聞其說。
  岐伯對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于陰而像于地,故藏而不寫,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寫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魄門亦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寫也,故滿而不能實。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養(yǎng)五藏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于胃,變見于氣口。故五氣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拘于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于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黃帝內經》: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 ??? 黃帝問曰:醫(y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于內,其治宜毒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
南方者,天地所長養(yǎng),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
故圣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

移精變氣論篇第十三

黃帝問曰:余聞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藥治其內,針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岐伯對曰:往古人居禽獸之間,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內無眷慕之累,外無伸宦之形,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藥不能治其內,針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當今之世不然,憂患緣其內,苦形傷其外,又失四時之從,逆寒暑之宜,賊風數至,虛邪朝夕,內至五藏骨髓,外傷空竅肌膚,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

帝曰:善。余欲臨病人,觀死生,決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聞乎。岐伯曰:色脈者,上帝之所貴也,先師之所傳也。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脈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時八風六合,不離其常,變化相移,以觀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則色脈是矣。色以應日,脈以應月,常求其要,則其要也。夫色之變化,以應四時之脈,此上帝之所貴,以合于神明也,所以遠死而近生。生道以長,命曰圣王。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湯液十日,以去八風五痹之病,十日不巳,治以草蘇草荄之枝,本末為助,標本已得,邪氣乃服。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病形已成,乃欲微針治其外,湯液治其內,粗工兇兇,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起。

帝曰:愿聞要道。岐伯曰:治之要極,無失色脈,用之不惑,治之大則。逆從到行,標本不得,亡神失國。去故就新,乃得真人。帝曰:余聞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離色脈,此余之所知也。岐伯曰:治之極于一。帝曰:何謂一。岐伯曰:一者,因得之。帝曰:奈何?岐伯曰:閉戶塞牖,系之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帝曰:善。

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

黃帝問曰:為五谷湯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對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堅。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時,故能至堅也。

   帝曰:上古圣人作湯液醪醴,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湯液醪醴者,以為備耳!夫上古作湯液,故為而弗服也。

   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

   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岐伯曰: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镵石針艾治其外也。

   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應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謂神不使?岐伯曰: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壞神去,營衛(wèi)不可復收。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營泣衛(wèi)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極微極精,必先入結于皮膚。今良工皆稱曰病成,名曰逆,則針石不能治,良藥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數,親戚兄弟遠近音聲日聞于耳,五色日見于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

   岐伯曰: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此之謂也。

   帝曰:其有不從毫毛而生,五臟陽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于內,氣耗于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是氣拒于內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

   岐伯曰:平治于權衡,去宛陳莝,微動四極,溫衣繆剌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凈府,精以時服;五陽已布,疏滌五臟,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帝曰:善。

玉版論要篇第十五

黃帝問曰:余聞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對曰: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請言道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至數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機。

   容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見淺者,湯液主治,十日已。其見深者,必齊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見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脫不治,百日盡已。

   脈短氣絕死,病溫虛甚死。

   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為逆,下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左為逆,右為從。易,重陽死,重陰死。

   陰陽反他,治在權衡相奪,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搏脈痹躄,寒熱之交。脈孤為消氣,虛泄為奪血。孤為逆,虛為從。

   行奇恒之法,以太陰始。行所不勝曰逆勝,逆則死。行所勝曰從,從則活。八風四時之勝,終而復始,逆行一過,不可復數,論要畢矣。

 

診要經終論篇第十六

黃帝問曰:診要何如?岐伯對曰: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fā),人氣在肝。

   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fā),人氣在脾。

   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

   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

   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

   故春刺散俞,及與分理,血出而止。甚者傳氣,間者環(huán)也。

   夏刺絡俞,見血而止。盡氣閉環(huán),痛病必下。

   秋刺皮膚循理,上下同法,神變而止。

   冬刺俞竅于分理,甚者直下,間者散下。

   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春刺夏分,脈亂氣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氣。

   春刺秋分,筋攣逆氣環(huán)為咳嗽,病不愈,令人時驚,又且哭。

   春刺冬分,邪氣著藏,令人脹,病不愈,又且欲言語。

   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墮。

   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無言,惕惕如人將捕之。

   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氣,時欲怒。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為,起而忘之。

   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臥,且又善夢。

   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灑灑時寒。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臥不能眠,眠而有見。

   冬刺夏分,病不愈,氣上發(fā)為諸痹。

   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臟。中心者環(huán)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腎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膈者,皆為傷中,其病雖愈,不過一歲必死。

   刺避五臟者,知逆從也。所謂從者,膈與脾腎之處,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布憿著之,乃從單布上刺,刺之不愈復刺。

   刺針必肅,刺腫搖針,經刺勿搖,此刺之道也。

   帝曰:愿聞十二經脈之終奈何?岐伯曰: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絕汗乃出,出則死矣。

   少陽終者,耳聾、百節(jié)皆縱,目寰絕系。絕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不仁則終矣。

   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

   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

   厥陰終者,中熱溢干,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此十二經之所敗也。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黃帝問曰:診法何如?岐伯對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

   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余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

   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

   上盛則氣急、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澀則心痛。

   渾渾革至如涌泉,病進而色弊;綿綿其去如弦絕死。

   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

   夫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白黑,審短長,以長為短,以白為黑。如是則精衰矣。

   五臟者中之守也。中盛臟滿氣盛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夫五臟者身之強也。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得強則生,失強則死。

   岐伯曰:反四時者,有余為精,不足為消。應太過不足為精,應不足有余為消。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

   帝曰:脈其四時動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變奈何?知病乍在內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請問此五者,可得聞乎。

   岐伯曰:請言其與天運轉大也。萬物之外,六合之內,天地之變,陰陽之應,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以春應中規(guī),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陰陽有時,與脈為期,期而相失,知脈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時。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時為宜。補瀉勿失,與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

   是故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脈合陰陽。

   是知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

   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

   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甚飽則夢予,甚饑則夢取;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哭。

   短蟲多則夢聚眾,長蟲多則夢相擊毀傷。

   是故持脈有道,虛靜為保。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余;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內者按而紀之,知外者終而始之,此六者持脈之大法。

   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軟而散者,當消環(huán)自己。

   肺脈搏堅而長,當病唾血;其軟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今不復散發(fā)也。

   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其軟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

   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耎而散者,當病食痹。

   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其耎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骨(骨行)腫,若水狀也。

   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其軟而散者,當病少血至今不復也。

   帝曰:診得心脈而急,此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為牡臟,小腸為之使,故曰少腹當有形也。

   帝曰:診得胃脈,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脈實則脹,虛則泄。

   帝曰:病成而變何謂?岐伯曰:風成為寒熱,癉成為消中,厥成為巔疾,久風為飧泄,脈風成為癘。病之變化,不可勝數。

   帝曰:諸癰腫筋攣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氣之腫,八風之變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比四時之病,以其勝治之愈也。

   帝曰:有故病五臟發(fā)動,因傷脈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岐伯曰:悉乎哉問也,征其脈小色不奪者,新病也;征其脈不奪其色奪者,此久病也;征其脈與五色俱奪者此久病也;征其脈與五色俱不奪者新病也。肝與腎脈并至,其色蒼赤,當病毀傷不見血,已見血濕若中水也。

   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粗大者,陰不足陽有余,為熱中也。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巔疾。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

   有脈俱沉細數者,少陰厥也;沉細數散者,寒熱也;浮而散者為朐仆。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其有躁者在手,諸細而沉者,皆在陰,則為骨痛;其有靜者在足。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泄及便膿血。

   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余也,滑者陰氣有余也;陽氣有余為身熱無汗,陰氣有余為多汗身寒,陰陽有余則無汗而寒。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

黃帝問曰:平人何如?

   岐伯對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日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常以不病調病人,醫(y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

   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日少氣。

   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脈澀曰痹。

   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曰死。

   平人之常氣稟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臟真散于肝,肝臟筋膜之氣也。

   長夏胃微軟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軟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臟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氣也。

   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臟真通于心,心藏血脈之氣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臟真高于肺,以行營衛(wèi)陰陽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臟真下于腎,腎藏骨髓之氣也。

   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鬲絡肺,出于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盛喘數絕者,則在病中,結而橫有積矣。絕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

   欲知寸口太過與不及,寸口之脈中手短者,曰頭痛;寸口脈中手長者,曰足脛痛;寸口脈中手促上擊者,曰肩脊痛;寸口脈沉而堅者,曰病在中;寸口脈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脈沉而弱,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脈沉而橫,曰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寸口脈沉而澀,曰寒熱。

   脈盛滑堅者,曰病在外;脈小實而堅者,病在內。

   脈小弱以澀,謂之久?。幻}滑浮而疾者,謂之新病。

   脈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脈滑曰風,脈澀曰痹,緩而滑曰熱中,盛而堅曰脹。

   脈從陰陽,病易已;脈逆陰陽,病難已;脈得四時之順,曰病無他;脈反四時及不間臟曰難已。

   臂多青脈曰脫血,尺脈緩澀,謂之解(亻亦),安臥脈盛謂之脫血,尺澀脈滑謂之多汗,尺寒脈細謂之后泄,脈尺粗常熱者謂之熱中。

   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脾見甲乙死,肺見丙丁死,腎見戊己死。是為真臟見,皆死。

   頸脈動喘疾咳曰水,目裹微腫如臥蠶起之狀曰水。

   溺黃赤安臥者,黃疸。已食如饑者,胃疸。

   面腫曰風。足脛腫曰水。目黃者曰黃疸。

   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

   脈有逆從四時,未有臟形。春夏而脈瘦,秋冬而脈浮大,命曰逆四時也。

   風熱而脈靜,泄而脫血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堅澀者,皆難治,命曰反四時也。

   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所謂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

   太陽脈至,洪大以長;少陽脈至,乍數乍疏,乍短乍長;陽明脈至,浮大而短。

   夫平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瑯玕,曰心平。夏以胃氣為本。病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脈來,前曲后居,如操帶鉤曰心死。

   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秋以胃氣為本。病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

   平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氣為本。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

   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長夏以胃氣為本。病脾病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死脾脈來,銳堅如鳥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冬以胃氣為本。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死腎脈來,發(fā)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玉機真藏論篇第十九

黃帝問曰:春脈如弦,何如而弦?

   岐伯對曰: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巔疾;其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胠滿。

   帝曰:善。夏脈如鉤,何如而鉤?岐伯曰: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帝曰:夏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其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

   帝曰:善。秋脈如浮,何如而?。酷唬呵锩}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傍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帝曰:秋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逆氣而背痛。慍慍然,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

   帝曰:善。冬脈如營,何如而營?岐伯曰: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含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搏,故曰營,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帝曰:冬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解(亻亦),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其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饑,眇中清,脊中痛,少腹?jié)M,小便變。帝曰:善。

   帝曰:四時之序,逆從之變異也,然脾脈獨何主。岐伯曰: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傍者也。

   帝曰:然而脾善惡可得見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帝曰:惡者何如可見?岐伯曰: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帝曰:夫子言脾為孤臟,中央以灌四傍,其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四支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脈之大要,天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至數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藏之臟腑,每旦讀之,名曰玉機。

   五臟受氣于其所生,傳之于其所勝,氣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勝。病之且死,必先傳行,至其所不勝,病乃死。此言氣之逆行也,故死。

   肝受氣于心,傳之于脾,氣舍于腎,至肺而死。心受氣于脾,傳之于肺,氣舍于肝,至腎而死。脾受氣于肺,傳之于腎,氣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氣于腎,傳之于肝,氣舍于脾,至心而死。腎受氣于肝,傳之于心,氣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黃帝曰: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傳五臟而當死,是順傳其所勝之次。

   故曰:別于陽者,知病從來;別于陰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

   今風寒客于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fā)也。盛痹不仁腫病,當是之時,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發(fā)咳上氣弗治,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脅痛出食。當是之時,可按若刺耳。弗治,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發(fā)痹,腹中熱,煩心,出黃。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可浴。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弗治,腎傳之心,病筋脈相引而急,病名曰瘈。當此之時,可灸、可藥。弗治,滿十日,法當死。腎因傳之心,心即復反傳而行之肺,發(fā)寒熱,法當三歲死,此病之次也。

   然其卒發(fā)者,不必治于傳,或其傳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怒則肝氣乘矣,悲則肺氣乘矣,恐則脾氣乘矣,憂則心氣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變及其傳化。傳,乘之名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真臟脈見,乃予之期日。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頸,期一月死。真臟見,乃予之期日。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胭。真臟見,十月之內死。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內消,動作益衰。真臟來見,期一歲死,見其真臟,乃予之期日。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腹內痛,心中不便,肩項身熱,破胭脫肉,目眶陷。真臟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

   急虛身中卒至,五臟絕閉,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譬如墮溺,不可為期。其脈絕不來,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真臟雖不見,猶死也。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諸真臟脈者,皆死不治也。

   黃帝曰:見真臟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臟者,皆稟氣于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氣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陰,必因于胃氣,乃至于手太陰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于手太陰也。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于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帝曰:善。

   黃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后其時。

   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其至皆懸絕沉澀者,命曰逆四時。

   未有臟形,于春夏而脈沉澀,秋冬而脈浮大,名曰逆四時也。

   病熱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實堅,病在外,脈不實堅者;皆難治。

   黃帝曰:余聞虛實以決死生,愿聞其情?岐伯曰:五實死,五虛死。帝曰:愿聞五實五虛?岐伯曰:脈盛,皮熱,腹脹,前后不通,悶瞀,此謂五實。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后,飲食不入,此謂五虛。帝曰:其時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后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

 

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

黃帝問曰:余聞九針于夫子,眾多博大,不可勝數。余愿聞要道,以屬子孫,傳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終始。上應天光星辰歷紀,下副四時五行,貴賤更互,冬陽夏陰,以人應之奈何,愿聞其方?岐伯對曰:妙乎哉問也!此天地之至數。

   帝曰:愿聞天地之至數,合于人形血氣,通決死生,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數始于一,終于九焉。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

   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

   帝曰:何謂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導之,乃以為真。

   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上部人,耳前之動脈。

   中部天,手太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也;中部人,手少陰也。

   下部天,足厥陰也;下部地,足少陰也;下部人,足太陰也。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

   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臟。故神臟五,形臟四,合為九臟。五臟已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必先去其血脈而后調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

   帝曰:決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中部之候雖獨調,與眾臟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目內陷者死。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當踝而彈之,其應過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應疾中手渾渾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應上不能至五寸,彈之不應者死。

   是以脫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數者死。其脈代而鉤者,病在絡脈。

   九候之相應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則病,二候后則病甚,三候后則病危。所謂后者,應不俱也。察其腑臟,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經脈,然后知病脈。真藏脈見者勝死。足太陽氣絕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帝曰:冬陰夏陽奈何?岐伯曰:九候之脈皆沉細旋絕者為陰,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數者為陽,主夏,故以日中死。

   是故寒熱病者以平旦死。熱中及熱病者以日中死。病風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脈乍疏乍數,乍遲乍疾者,日乘四季死。

   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風氣之病,及經月之病,似七診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診之病,其脈候亦敗者死矣。必發(fā)噦噫。

   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脈,視其經絡浮沉,以上下逆從循之。其脈疾者不病,其脈遲者??;脈不往來者死,皮膚著者死。

   帝曰:其可治奈何?岐伯曰:經病者治其經,孫絡病者治其孫絡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脈則繆刺之,留瘦不移節(jié)而刺之。上實下虛切而從之,索其結絡脈,刺出其血以見通之。瞳子高者太陽不足,戴眼者太陽已絕,此決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針。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

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是以夜行則喘出于腎,淫氣病肺。有所墮恐,喘出于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于肺,淫氣傷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腎與骨,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

故飲食飽甚,汗出于胃。驚而奪精,汗出于心。持重遠行,汗出于腎。疾走恐懼,汗出于肝。搖體勞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于過用,此為常也。

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毛脈合精,行氣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氣歸于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于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太陽藏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余也,表里當俱寫,取之下俞,陽明藏獨至,是陽氣重并也,當寫陽補陰,取之下俞。少陽藏獨至,是厥氣也,蹻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陽獨至者,一陽之過也。太陰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脈氣少,胃氣不平,三陰也,宜治其下俞,補陽寫陰。一陽獨嘯,少陽厥也,陽并于上,四脈爭張,氣歸于腎,宜治其經絡,寫陽補陰。一陰至,厥陰之治也,真陰(疒娟之右)心,厥氣留薄,發(fā)為白汗,調食和藥,治在下俞。

帝曰:太陽藏何象。岐伯曰:象三陽而浮也。帝曰:少陽藏何象。岐伯曰:象一陽也,一陽藏者,滑而不實也。帝曰:陽明藏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陰藏搏,言伏鼓也。二陰搏至,腎沉不浮也。

 

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

  黃帝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聞其事。

岐伯對曰:五行者,金水水火土也,更責更賤,以知死生,以次成敗,而定五藏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帝曰:愿卒聞之。

岐伯日:肝主春,足厥阻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援之。心主夏,手少阻太陽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濕,急食苦以操之。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康辛,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目壬癸,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膀理,致津液,通氣也?!共≡诟危谙?,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待于冬,起于春,禁當風。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康辛不死,持手王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肺甚,夜半靜。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豐補之,酸瀉之。病在心,愈在長夏,長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溫食熱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王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心欲要,急食成以妥之,用咸補之,甘瀉之。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德農。脾病者,愈在康辛,康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映慧,日出甚,下哺靜。脾欲緩,急食甘以援之,用苦瀉之,甘補之。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長夏,起于秋,禁寒飲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王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者,下哺慧,日中甚,夜半靜。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李瀉之。病在腎,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長夏,長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燁俟熱食溫炙衣。腎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王癸。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前靜。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夫邪氣之客手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走五藏之脈,乃可言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脫脫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輔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少明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刺部中血者。脾病者,身重,善饑①肉臻,足不收,行善滾,腳下痛;虛則腹?jié)M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病,汗出,流陰股膝細端脆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隘干。取其經,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阻內血者。腎病者,腹大腔腫,喘咳身重,寢汗出俗風;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取其經,少明太陽血者。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心包赤,直食酸,小豆犬向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蔬皆苦。脾色黃,宜食咸,大豆家肉粟警皆咸。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威里。毒藥攻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委,四時五藏,病隨五味所宜也。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 《素問》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
五氣所病:心為噫,肺為咳,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膽為怒,是謂五病。
五精所并:精氣并于心則喜,并于肺則悲,并于肝則憂,并于脾則畏,并于腎則恐,是謂五并,虛而相并者也。
五藏所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謂五惡。
五藏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咸走血,血病無多食咸;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
五病所發(fā):陰病發(fā)于骨,陽病發(fā)于血,陰病發(fā)于肉,陽病發(fā)于冬,陰病發(fā)于夏,是謂五發(fā)。
五邪所亂:邪入于陽則狂,邪入于陰則痹,搏陽則為巔疾,搏陰則為瘖,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是謂五亂。
五邪所見: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是謂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藏所藏。
五藏所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是謂五主。
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五脈應象: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是謂五藏之脈。

 

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 《素問》

  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氣多血,少陰常少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氣少血,此天之常數。足太陽與少陰為表里,少陽與厥陰為表里,陽明與太陰為表里,是為足陰陽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里,少陽與心主為表里,陽明與太陰為表里,是為手之陰陽也。今知手足陰陽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寫有余,補不足。欲知背俞,先度其兩乳間,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兩隅相拄也,乃舉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齊脊大柱,兩隅在下,當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復下一度,心之俞也。復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復下一度,腎之俞也。是謂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形樂志苦,病生于脈,治之以灸刺。形樂志樂,病生于肉,治之以針石。形苦志樂,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藥。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是謂五形志也。刺陽明出血氣,刺太陽,出血惡氣,刺少陽,出氣惡血,刺太陰,出氣惡血,刺少陰,出氣惡血,刺厥陰,出血惡氣也。

 

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

黃帝問曰: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君王眾庶,盡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心私慮之,余欲針除其疾病,為之奈何?
岐伯對曰:夫鹽之味咸者,其氣令器津泄;弦絕者,其音嘶??;木敷者,其葉發(fā);病深者,其聲噦。人有此三者,是謂壞府,毒藥無治,短針無取,此皆絕皮傷肉,血氣爭黑。
帝曰:余念其痛,心為之亂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百姓聞之,以為殘賊,為之奈何?
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懸命于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知萬物者,謂之天子。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jié);天有寒暑,人有虛實。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知十二節(jié)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動之變,五勝更立;能達虛實之數者,獨出獨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帝曰: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天地合氣,別為九野,分為四時,月有小大,日有短長,萬物并至,不可勝量,虛實呿吟,敢問其方。
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故針有懸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養(yǎng)身,三曰知毒藥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氣之診。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虛者實之,滿者泄之,此皆眾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則地,隨應而動,和之者若響,隨之者若影,道無鬼神,獨來獨往。
帝曰:愿聞其道。
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備,后乃存針,眾脈不見,眾兇弗聞,外內相得,無以形先,可玩往來,乃施于人。人有虛實,五虛勿近,五實勿遠,至其當發(fā),間不容瞚。手動若務,針耀而勻,靜意視義,觀適之變,是謂冥冥,莫知其形,見其烏烏,見其稷稷,從見其飛,不知其誰,伏如橫弩,起如發(fā)機。
帝曰:何如而虛?何如而實?
岐伯曰:刺虛者須其實,刺實者須其虛,經氣已至,慎守勿失,深淺在志,遠近若一,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于眾物。

 

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

黃帝問曰:用針之服,必有法則焉,今何法何則?
岐伯對曰:法天則地,合以天光。
帝曰:愿卒聞之。
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是故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wèi)氣浮,故血易寫,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wèi)氣沉。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wèi)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wèi)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是以天寒無刺,天溫無疑。月生無寫,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是謂得時而調之。因天之序,盛虛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寫,是謂藏虛;月滿而補,血氣揚溢,絡有留血,命曰重實;月郭空而治,是謂亂經。陰陽相錯,真邪不別,沉以留止,外虛內亂,淫邪乃起。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
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四時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氣所在,以時調之也,八正之虛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感,其氣至骨,入則傷五藏,工候救之,弗能傷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聞之矣,愿聞法往古者。
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針經也。驗于來今者,先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以候氣之浮沉,而調之于身,觀其立有驗也。觀其冥冥者,言形氣榮衛(wèi)之不形于外,而工獨知之,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氣之浮沉,參伍相合而調之,工常先見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觀于冥冥焉。通于無窮者,可以傳于后世也,是故工之所以異也,然而不形見于外,故俱不能見也。視之無形,嘗之無味,故謂冥冥,若神仿佛。虛邪者,八正之虛邪氣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開,逢虛風,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見其形。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氣,盡調不敗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敗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診三部九候之病脈處而治之,故曰守其門戶焉,莫知其情而見邪形也。
帝曰:余聞補寫,未得其意。
岐伯曰:寫必用方,方者,以氣方盛也,以月方滿也,以日方溫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內針,乃復候其方吸而轉針,乃復候其方呼而徐引針,故曰寫必用方,其氣而行焉。補必用員,員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復以吸排針也。故員與方,非針也。故養(yǎng)神者,必知形之肥瘦,榮衛(wèi)血氣之盛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yǎng)。
帝曰:妙乎哉論也。合人形于陰陽四時,虛實之應,冥冥之期,其非夫子孰能通之。然夫子數言形與神,何謂形,何謂神,愿卒聞之。
岐伯曰:請言形、形乎形、目冥冥,問其所病,索之于經,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
帝曰:何謂神?
岐伯曰:,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適若昏,昭然獨明請言神,若風吹云,故曰神。三部九候為之原,九針之論,不必存也。

 

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

黃帝問曰:余聞九針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盡通其意矣。經言氣之盛衰,左右頃移,以上調下,以左調右,有余不足,補瀉于滎輸,余知之矣。此皆榮衛(wèi)之頃移,虛實之所生,非邪氣從外入于經也。余愿聞邪氣之在經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
岐伯對曰:夫圣人之起度數,必應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脈。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涌而隴起。夫邪之入于脈也,寒則血凝泣,暑則氣淖澤,虛邪因而入客,亦如經水之得風也,經之動脈,其至也亦時隴起,其行于脈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處,在陰與陽,不可為度,從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則內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寫。
帝曰:不足者補之,奈何?
岐伯曰: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以至,適而自護,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
帝曰:候氣奈何?
岐伯曰:夫邪去絡入于經也,舍于血脈之中,其寒溫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時來時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來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無逢其沖而寫之。真氣者,經氣也,經氣太虛,故曰其來不可逢,此之謂也。故曰候邪不審,大氣已過,寫之則真氣脫,脫則不復,邪氣復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謂也。不可掛以發(fā)者,待邪之至時而發(fā)針寫矣,若先若后者,血氣已盡,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發(fā)機,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機道者不可掛以發(fā),不知機者扣之不發(fā),此之謂也。
帝曰:補寫奈何?
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復其真氣,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處也,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逆而刺之,溫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隴不起,候之奈何?
岐伯曰:審捫循三部九候之盛虛而調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減者,審其病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陰陽不別,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調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脈之處,雖有大過且至,工不能禁也。誅罰無過,命曰大惑,反亂大經,真不可復,用實為虛,以邪為真,用針無義,反為氣賊,奪人正氣,以從為逆,榮衛(wèi)散亂,真氣已失,邪獨內著,絕人長命,予人夭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長。因不知合之四時五行,因加相勝,釋邪攻正,絕人長命。邪之新客來也,未有定處,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逢而寫之,其病立已。

 

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

黃帝問曰:何謂虛實?
岐伯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帝曰:虛實何如?
岐伯曰:氣虛者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余藏皆如此。
帝曰:何謂重實?
岐伯曰:所謂重實者,言大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
帝曰:經絡俱實何如?何以治之?
岐伯曰:經絡皆實,是寸脈急而尺緩也,皆當治之,故曰滑則從,澀則逆也。夫虛實者,皆從其物類始,故五藏骨肉滑利,可以長久也。
帝曰:絡氣不足,經氣有余,何如?
岐伯曰:絡氣不足,經氣有余者,脈口熱而尺寒也,秋冬為逆,春夏為從,治主病者。
帝曰:經虛絡滿,何如?
岐伯曰: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脈口寒澀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
帝曰:治此者奈何?
岐伯曰: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
帝曰:何謂重虛?
岐伯曰:脈氣上虛尺虛,是謂重虛。帝曰:何以治之?岐伯曰:所謂氣虛者,言無常也。尺虛者,行步恇然。脈虛者,不象陰也。如此者,滑則生,澀則死也。
帝曰:寒氣暴上,脈滿而實何如?
岐伯曰: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
帝曰:脈實滿,手足寒,頭熱,何如?
岐伯曰:春秋則生,冬夏則死。脈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
帝曰:其形盡滿何如?
岐伯曰:其形盡滿者,脈急大堅,尺澀而不應也,如是者,故從則生,逆則死。帝曰:何謂從則生,逆則死?岐伯曰:所謂從者,手足溫也;所謂逆者,手足寒也。
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
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
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
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
帝曰:腸澼便血何如?
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
帝曰:腸澼下白沫何如?
岐伯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
帝曰:腸下膿血何如?
岐伯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
帝曰: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
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以藏期之。
帝曰:癲疾何如?
岐伯曰:脈搏大滑,久自已;脈小堅急,死不治。
帝曰:癲疾之脈,虛實何如?
岐伯曰:虛則可治,實則死。
帝曰:消癉虛實何如?
岐伯曰: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帝曰:形度骨度脈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
帝曰:春亟治經絡;夏亟治經輸;秋亟治六府;冬則閉塞,閉塞者,用藥而少針石也。所謂少針石者,非癰疽之謂也,癰疽不得頃時回。癰不知所,按之不應手,乍來乍已,刺手太陰傍三痏與纓脈各二,掖癰大熱,刺足少陽五;刺而熱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陰經絡者大骨之會各三。暴癰筋軟,隨分而痛,魄汗不盡,胞氣不足,治在經俞。腹暴滿,按之不下,取手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少陰俞去脊椎三寸傍五,用員利針?;魜y,刺俞傍五,足陽明及上傍三。刺癇驚脈五,針手太陰各五,刺經太陽五,刺手少陰經絡傍者一,足陽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針。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fā)逆,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疾也。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內氣暴薄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留著也。蹠跛,寒風濕之病也。黃帝曰:黃疸暴痛,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藏不平,六府閉塞之所生也。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黃帝問曰:太陰陽明為表里,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
岐伯對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
帝曰:愿聞其異狀也。
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jié),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府,陰受之,則入五藏。入六府,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藏,則(月真)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故傷于風者,上先受之;傷于濕者,下先受之。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
岐伯曰:四支皆稟氣于胃,而不得至經,必因于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于時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于三陰。陽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為之行氣于三陽。藏府各因其經而受氣于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谷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陽明脈解篇第三十

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愿聞其故。
岐伯對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
帝曰:善。其惡火何也?
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
帝曰:其惡人何也?
岐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
岐伯曰:厥逆連藏則死,連經則生。
帝曰:善。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逾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
岐伯曰:四支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支實,實則能登高也。
帝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
岐伯曰:熱盛于身,故棄衣欲走也。
帝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
岐伯曰: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熱論篇第三十一

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聞其故。
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于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人之傷于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帝曰:愿聞其狀。
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于目,故身熱目疼而鼻干,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于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jié)M而嗌干。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喝。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于肝,故煩滿而囊縮。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榮衛(wèi)不行,五藏不通則死矣。其不兩感于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
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谷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
帝曰:善。治遺奈何?
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
帝曰:病熱當何禁之?
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帝曰:其病兩感于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
岐伯曰:兩感于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干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jié)M身熱,不欲食譫言;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帝曰:五藏已傷,六府不通,榮衛(wèi)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后夏至日者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刺熱篇第三十二

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庚辛甚,甲乙大汗,氣逆則庚辛死。刺足厥陰少陽。其逆則頭痛員員,脈引沖頭也。
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氣逆則壬癸死。刺手少陰太陽。
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俛仰,腹?jié)M泄,兩頷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氣逆則甲乙死。刺足太陰陽明。
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爭則喘欬,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刺手太陰陽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腎熱病者,先腰痛(骨行)痠,苦喝數飲,身熱,熱爭則項痛而強,(骨行)寒且痠,足下熱,不欲言,其逆則項痛員員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氣逆則戊己死。刺足少陰太陽。諸汗者,至其所勝日汗出也。
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fā),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熱病從部所起者,至期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則死。諸當汗者,至其所勝日,汗大出也。
諸治熱病,以飲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處,身寒而止也。
熱病先胸脅痛,手足躁,刺足少陽,補足太陰,病甚者為五十九刺。熱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陽明太陰而汗出止。熱病始于頭首者,刺項太陽而汗出止。熱病始于足脛者,刺足陽明而汗出止。熱病先身重骨痛,耳聾好瞑,刺足少陰,病甚為五十九刺。熱病先眩冒而熱,胸脅滿,刺足少陰少陽。
太陽之脈,色榮顴骨,熱病也,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厥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其熱病內連腎,少陽之脈色也。少陽之脈,色榮頰前,熱病也,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與少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
熱病氣穴:三椎下間主胸中熱,四椎下間主鬲中熱,五椎下間主肝熱,六椎下間主脾熱,七椎下間主腎熱,榮在骶也,項上三椎陷者中也。頰下逆顴為大瘕,下牙車為腹?jié)M,顴后為脅痛。頰上者,鬲上也。

 

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

黃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
岐伯對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
帝曰:愿聞其說。
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氣交爭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裱哉呤鞘е?,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帝曰:有病身熱汗出煩滿,煩滿不為汗解,此為何???
岐伯曰: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風厥。
帝曰:愿卒聞之。
岐伯曰:巨陽主氣,故先受邪;少陰與其為表里也,得熱則上從之,從之則厥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表里刺之,飲之服湯。
帝曰:勞風為病何如?
岐伯曰:勞風法在肺下,其為病也,使人強上冥視,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此為勞風之病。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以救俛仰。巨陽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黃涕,其狀如膿,大如彈丸,從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則傷肺,傷肺則死也。
帝曰:有病腎風者,面胕然(疒龍)壅,害于言,可刺不?
岐伯曰:虛不當刺,不當刺而刺,后五日其氣必至。帝曰:其至何如?岐伯曰:至必少氣時熱,時熱從胸背上至頭,汗出,手熱,口干苦渴,小便黃,目下腫,腹中鳴,身重難以行,月事不來,煩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則欬,病名曰風水,論在《刺法》中。
帝曰:愿聞其說。
岐伯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小便黃者,少腹中有熱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則咳甚,上迫肺也。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于目下也。
帝曰:何以言?
岐伯曰: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真氣上逆,故口苦舌干,臥不得正偃,正偃則咳出清水也。諸水病者,故不得臥,臥則驚,驚則咳甚也。腹中鳴者,病本于胃也。薄脾則煩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身重難以行者,胃脈在足也。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于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
帝曰:善。

 

逆調論篇第三十四

黃帝問曰:人身非常溫也,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者何也?
岐伯對曰: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
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從中生者何?
岐伯曰:是人多痹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
帝曰:人有四支熱,逢風寒如炙如火者,何也?
岐伯曰:是人者,陰氣虛,陽氣盛,四支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逢風而如炙如火者,是人當肉爍也。
帝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然不凍栗,是為何???
岐伯曰: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者水也,而生于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凍栗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藏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栗,病名曰骨痹,是人當攣節(jié)也。
帝曰:人之肉苛者,雖近衣絮,猶尚苛也,是謂何疾?
岐伯曰:榮氣虛衛(wèi)氣實也,榮氣虛則不仁,衛(wèi)氣虛則不用,榮衛(wèi)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與志不相有,曰死。
帝曰: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有不得臥而息無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臥,行而喘者;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臥,臥而喘者;皆何藏使然?愿聞其故。
岐伯曰: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也?!断陆洝吩唬何覆缓蛣t臥不安。此之謂也。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脈逆也。絡脈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行,絡脈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腎者,水藏,主津液,主臥與喘也。
帝曰:善。

 

瘧論篇第三十五

黃帝問曰:夫痎瘧皆生于風,其蓄作有時者何也?
岐伯對曰:瘧之始發(fā)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
帝曰:何氣使然?愿聞其道。
岐伯曰: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并于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于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此皆得之夏傷于暑,熱氣盛,藏于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于皮膚之內,與衛(wèi)氣并居。衛(wèi)氣者,晝日行于陽,夜行于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搏,內外相薄,是以日作。
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
岐伯曰:其氣之舍深,內薄于陰,陽氣獨發(fā),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
帝曰:善。其作日晏與其日早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邪氣客于風府,循膂而下,衛(wèi)氣一日一夜大會于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jié),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風府,日下一節(jié),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內,注于伏膂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其間日發(fā)者,由邪氣內薄于五藏,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wèi)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
帝曰:夫子言衛(wèi)氣每至于風府,腠理乃發(fā),發(fā)則邪氣入,入則病作。今衛(wèi)氣日下一節(jié),其氣之發(fā)也,不當風府,其日作者奈何?
岐伯曰:此邪氣客于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故邪中于頭項者,氣至頭項而??;中于背者,氣至背而??;中于腰脊者,氣至腰脊而??;中于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衛(wèi)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wèi)氣之所發(fā),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帝曰:善。夫風之與瘧也,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何也?
岐伯曰: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故衛(wèi)氣應乃作。
帝曰:瘧先寒而后熱者,何也?
岐伯曰:夏傷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fā),因遇夏氣凄滄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膚之中,秋傷于風,則病成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于寒而后傷于風,故先寒而后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
帝曰:先熱而后寒者,何也?
岐伯曰:此先傷于風而后傷于寒,故先熱而后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fā),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
帝曰:夫經言有余者寫之,不足者補之。今熱為有余,寒為不足。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溫也,及其熱,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類。當此之時,良工不能止,必須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聞其說。
岐伯曰:經言無刺(火高)(火高)之熱,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故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瘧之始發(fā)也,陽氣并于陰,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復并于外,則陰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夫瘧氣者,并于陽則陽勝,并于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病極則復,至病之發(fā)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不可當也。故經言曰:方其盛時必毀,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謂也。夫瘧之未發(fā)也,陰未并陽,陽未并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發(fā),為其氣逆也。
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
岐伯曰:瘧之且發(fā)也,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也。陽已傷,陰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
帝曰:瘧不發(fā),其應何如?
岐伯曰:瘧氣者,必更盛更虛,當氣之所在也,病在陽,則熱而脈躁;在陰,則寒而脈靜;極則陰陽俱衰,衛(wèi)氣相離,故病得休;衛(wèi)氣集,則復病也。
帝曰: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fā),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間日者,邪氣與衛(wèi)氣客于六府,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瘧者,陰陽更勝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帝曰:論言夏傷于暑,秋必病瘧。今瘧不必應者,何也?
岐伯曰:此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惡風,以夏病者多汗。
帝曰: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于何藏?
岐伯曰:溫瘧者,得之冬中于風,寒氣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fā),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fā)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于腎,其氣先從內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后寒,名曰溫瘧。
帝曰:癉瘧何如?
岐伯曰: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于身,厥逆上沖,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于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fā),發(fā)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及于陰,故但熱而不寒,氣內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故命曰癉瘧。帝曰:善。

刺瘧篇第三十六

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后熱,(火高)(火高)暍暍然,熱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
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亻亦),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
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灑淅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跗上。
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之。
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已。
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jié)M,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陰。
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
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刺手少陰。
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刺足厥陰見血。
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
腎瘧者,令人灑灑然,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目旬)(目旬)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
胃瘧者,令人且病也,善饑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
瘧發(fā)身方熱,刺跗上動脈,開其空,出其血,立寒;瘧方欲寒,刺手陽明太陰,足陽明太陰。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中針,傍伍胠俞各一,適肥瘦出其血也。瘧脈小實急,灸脛少陰,刺指井。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適行至于血也。
瘧脈緩大虛,便宜用藥,不宜用針。凡治瘧,先發(fā)如食頃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十二瘧者,其發(fā)各不同時,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脈之病也。先其發(fā)時如食頃而刺之,一刺則衰,二刺則知,三刺則已;不已,刺舌下兩脈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經出血,又刺項已下俠脊者必已。舌下兩脈者,廉泉也。
刺瘧者,必先問其病之所先發(fā)者,先刺之。先頭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間出血。先項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陰陽明十指間。先足脛痠痛者,先刺足陽明十指間出血。風瘧,瘧發(fā)則汗出惡風,刺三陽經背俞之血者。(骨行)痠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饞針針絕骨出血,立已。身體小痛,刺至陰,諸陰之井無出血,間日一刺。瘧不渴,間日而作,刺足太陽;渴而間日作,刺足少陽;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刺。

 

氣厥論篇第三十七

黃帝問曰:五藏六府,寒熱相移者何?
岐伯曰:腎移寒于肝,癰腫少氣。脾移寒于肝,癰腫筋攣。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腎,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于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脾移熱于肝,則為驚衄。肝移熱于心,則死。心移熱于肺,傳為鬲消。肺移熱于腎,傳為柔(疒至)。腎移熱于脾,傳為虛,腸澼,死,不可治。胞移熱于膀胱,則癃溺血。膀胱移熱于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小腸移熱于大腸,為(虍必)瘕,為沉。大腸移熱于胃,善食而瘦入,謂之食亦。胃移熱于膽,亦曰食亦。膽移熱于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傳為衄蔑瞑目,故得之氣厥也。

 

咳論篇第三十八

黃帝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對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帝曰:愿聞其狀。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于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五藏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藏各以治時,感于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者為泄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
帝曰:何以異之?
岐伯曰:肺咳之狀,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咳之狀,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
帝曰: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
岐伯曰: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失。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jié)M,不欲食飲,此皆聚于胃,關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
帝曰:善。

 

舉痛論篇第三十九

黃帝問曰:余聞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厭于己。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極,所謂明也。今余問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令驗于己而發(fā)蒙解惑,可得而聞乎?
岐伯再拜稽首對曰:何道之問也?
帝曰:愿聞人之五藏卒痛,何氣使然?
岐伯對曰:經脈流行不止、環(huán)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無益者,或喘動應手者,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脅肋與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陰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積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間復生者,或痛而嘔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閉不通者,凡此諸痛,各不同形,別之奈何?
岐伯曰:
寒氣客于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則痛久矣。
寒氣客于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脈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也。
寒氣客于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
寒氣客于俠脊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
寒氣客于沖脈,沖脈起于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揣動應手矣。
寒氣客于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
寒氣客于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系于肝,寒氣客于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
厥氣客于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
寒氣客于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
寒氣客于五藏,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
寒氣客于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
寒氣客于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熱氣留于小腸,腸中痛,癉熱焦喝,則堅干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
帝曰:所謂言而可知者也。視而可見奈何?
岐伯曰:五藏六府,固盡有部,視其五色,黃赤為熱,白為寒,青黑為痛,此所謂視而可見者也。
帝曰:捫而可得奈何?
岐伯曰:視其主病之脈,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得也。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
岐伯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喜則氣和志達,榮衛(wèi)通利,故氣緩矣。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wèi)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謩t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炅則腠理開,榮衛(wèi)通,汗大泄,故氣泄。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腹中論篇第四十

黃帝問曰:有病心腹?jié)M,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為何病?
岐伯對曰:名為鼓脹。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
帝曰:其時有復發(fā)者何也?
岐伯曰:此飲食不節(jié),故時有病也。雖然其病且已,時故當病,氣聚于腹也。
帝曰:有病胸脅支滿者,妨于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時時前后血,病名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
帝曰:治之奈何?復以何術?
岐伯曰:以四烏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后飯,飲以鮑魚汁,利腸中及傷肝也。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可治不?
岐伯曰:病名曰伏梁。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岐伯曰: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鬲,俠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治。居齊上為逆,居齊下為從,勿動亟奪,論在《刺法》中。
帝曰:人有身體髀股(骨行)皆腫,環(huán)齊而痛,是為何???
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于大腸而著于肓,肓之原在齊下,故環(huán)齊而痛也,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澀之病。
帝曰: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藥,石藥發(fā)瘨,芳草發(fā)狂。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愿聞其說。
岐伯曰:夫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
岐伯曰:夫熱氣慓悍,藥氣亦然,二者相遇,恐內傷脾,脾者土也而惡木,服此藥者,至甲乙日更論。
帝曰:善。有病膺腫頸痛胸滿腹脹,此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名厥逆。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灸之則瘖,石之則狂,須其氣并,乃可治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陽氣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則陽氣入陰,入則瘖,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須其氣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帝曰:善。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
岐伯曰:身有病而無邪脈也。
帝曰:病熱而有所痛者何也?
岐伯曰:病熱者,陽脈也,以三陽之動也,人迎一盛少陽,二盛太陽,三盛陽明,入陰也。夫陽入于陰,故病在頭與腹,乃(月真)脹而頭痛也。帝曰:善。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