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臺灣老中醫(yī)教診脈的上課資料

 喜樣兒 2010-08-05
診家直訣--臺灣老中醫(yī)教診脈的上課資料
重訂診家直訣序目
醫(yī)有四科,曰脈、曰證、曰藥、曰方,
知脈而后知證,知藥而后能方,故脈尤汲汲也。
   
拙著脈義簡摩,脈簡補義,診家直訣,辨脈平脈章句,凡四種。都十二卷,博采百家,參以已說,名雖四種,義實相承,卷帙既繁,脈絡(luò)難貫,專取一種,又苦弗完,茲特撮其要者,簡之又簡,別為此編,名曰重訂診家直訣,其篇目如左:

【卷上】
【一】指法總義
【二】八法總義
【三】微甚兼獨
【四】二十四象會通
【五】位數(shù)形勢

【卷下】
【一】獨取寸口本義
【二】血氣形勢直解                                     1
【三】說神
【四】初診久按不同
【五】脈有兩側(cè)
【六】脈有動搖
【七】脈有內(nèi)曲外曲
【八】脈有變易無定
【九】外診撮要
【十】三關(guān)脈體通考
【十一】左右表里直解
【十二】辨止
【十三】單診總按不同
【十四】脈有頭本
【十五】脈有俯仰
【十六】脈有無數(shù)細絲
【十七】脈有起伏中途變易



                                                      2

【卷上】
【一】指法總義
診脈之指法,見于經(jīng)論者,曰舉、曰按、曰尋、曰推,曰初持,曰久按,曰單持,曰總按、無求子消息七法。
曰上竟、下竟、曰內(nèi)推、外推,曰浮按、中按、沉按,
更有:側(cè)指法,挽指法,輾轉(zhuǎn)指法,俯仰指法,
舉而復(fù)按,按而復(fù)舉,是操縱指法,若是者,皆有舊論可考也。
至于私心所創(chuàng)獲,與得諸益友所訓(xùn)示者,則又有移指法,直壓指法。
夫脈有四科,位、數(shù)、形、勢、而已。
(一)位者:浮、沉、尺、寸也
(二)數(shù)者:遲、數(shù)、促、結(jié)也
(三)形者:長、短、廣、狹、厚、薄、粗、細、剛、柔。猶算學(xué)家之有線面體也。
(四)勢者:斂、舒、伸、縮、進、退、起、伏、之有盛衰也,勢因形顯,
斂舒成形于廣狹,
伸縮成形于長短,
進退成形于前后,                                     3
起伏成形于高下,
而盛衰則貫于諸勢之中,以為之綱者也,
此所謂脈之四科也。
指法即由此而辨,
曰舉法,以診高深也。
曰上下,以診長短也。
曰尋推,以診皮廣狹厚薄曲直也。
曰初持久按,以診遲數(shù)滑濇止代也。
曰單持總按,以診去來斷續(xù)也。

病者,氣口處骨肉不平,須用側(cè)指法,
病者,不能平臂而側(cè)置,須用挽指法,
俯仰者:三指輕重相畸也,
輾轉(zhuǎn)者:一指左右相傾也,
操縱者,舉按迭用,以察根氣之強弱,難經(jīng)所謂按之耎,舉指來疾者此也
惟三指總按,橫度三關(guān),三指縫中,各有其隙,若三部脈形不同,如寸濇尺滑,前小后大即,無由得其接續(xù)之真跡,昔有同學(xué)示以移指法                                                                                         4
,如先診三關(guān),再略退半部,以食指加寸關(guān)之交,中指加關(guān)尺之交,終以有隙。而其真不見,后乃自創(chuàng)一指直壓之法,以食指直壓三關(guān),而真象并露矣。

小兒脈位狹小,以食指橫度脈上,而展轉(zhuǎn)以診之。
                  

【二】二十四象會通:
(一)浮沉 :
以診氣之升降也,
陽不能降,則脈見于浮,
陰不能升,則脈見于沉,
前人每以脈之在浮在沉,與脈之能浮能沉相混,
能浮能沈乃高深之義也
(二)遲數(shù):
以診氣之躁靜也,
躁有因熱,有因燥,
靜有因寒,有因虛,
而皆有因郁                                            5
按內(nèi)經(jīng):手躁足靜,與遲數(shù)不同,手經(jīng)之道近,其氣至也迫,足經(jīng)之道遠,其氣至也緩,故有躁靜之殊也。然先至者不能先去,必待后至者去,而始能與之俱去,故無遲數(shù)之異也。

滑伯仁謂:察脈須識上、下、去、來、至、止,
至止即察躁靜之事也,
察其停于下者之久暫,
又察其鼓于上者之久暫,
而陰陽噓吸之躁靜了然矣。

(三)強弱:
以診勢之盛衰也,
應(yīng)指有力謂之強,
無力謂之弱,
前人每以脈形之軟硬,與脈勢之盛衰相混,
內(nèi)經(jīng)凡言脈之大小,多指動勢之盛衰也。


(四)剛?cè)幔阂栽\形之軟硬也,                             6
形軟有因血虛,有因濕熱,
形硬有因血實,有因風寒,
此即內(nèi)經(jīng)之所謂緩急也

(五)滑濇:
以診形之枯潤也,
血有余則脈滑,
血不足則脈濇,
然血由氣行,故亦可征氣之盛衰云,
氣血必有津已載之,始能推行滑利,
故內(nèi)經(jīng)以滑為陰有余,濇為陽有余,陰即津液也。

(六)斷續(xù):
以診氣血之通塞盛衰也,
有形之斷續(xù),長短是也,
有動之斷續(xù),促結(jié)濇代是也,
此條專言動之斷續(xù),
應(yīng)指有力有神,屬于通塞,
無力無神,關(guān)于盛衰,                                    7
亦有無力而有神者,微衰而兼塞也,
來去停勻,五十不代,謂之續(xù),
參伍不調(diào),有來有去,謂之斷。
其敗也,蝦游,魚翔、屋漏,雀啄,
塞者血塞也,衰者氣衰也,敗者氣血俱敗也。

(七)長短:
以診氣之郁暢也,氣暢則雖弱而亦長,氣郁則雖強而亦短。
按氣有出入,有升降,出入橫也,升降直也,
風寒外束,氣出不利,脈來弦緊,
痰飲中結(jié),氣升不利,脈來厥厥如豆,
是長短皆有氣郁也,
經(jīng)曰:長則氣治,短則氣病,亦言其大概而已。

(八)高深:
以診氣之噓吸也,此指來去之遠近,
所謂息之深深,達之覺覺者,氣之操縱也,
浮沈是陰陽噓翁之已然,
高深是陰陽噓翁之方然,                                8
一言氣之所在,一言氣之所至。

(九)厚?。?br>以診血之盈虛也,
以形體言,非浮沉之謂也,
故有浮而厚,有沉而薄,
浮中沉三候俱有,按之不斷,謂之厚。
僅在一侯,按之即斷謂之薄。

(十)寬窄:
以診氣血之寒熱盈虛也,
氣熱則血漲,
氣寒則血消,
血實則氣充,
血虛則氣怯

(一一)斂散:
以診氣之寒熱也,以兩旁之邊際言,非寬窄之謂也,
寬窄指脈體之大小,                                       9
斂散指脈邊之清濁,
故氣寒血盈,寬而亦清,
氣熱血虛,窄而亦濁,
亦非剛?cè)嶂^也,
一、剛?cè)嶂该}體之硬軟,
二、斂散指脈遲之緊松,
故血虛氣寒,軟而亦緊,
血實氣熱,硬而亦松,脈中有脊,而兩邊渾渾不清也。

(一二)粗細:
以診氣血之寒熱盈虛也,寬厚相搏謂之粗,窄薄相搏謂之細。

會通者,二十四象互相加乘,以求合于古脈,而診百病也,

如浮薄而硬,革也。
浮薄而耎,芤也。
浮厚而斂,弦也。
浮薄而散,微也。
長硬而斂,緊也。                                       10
短耎而散,濡也。
高而數(shù),促也。
深而遲,伏也。
短而剛強,動滑也。
斷而柔弱,結(jié)代也。
長厚硬斂,弦牢也。
長厚柔散,洪緩也。
是故:
芤、血虛也,
遲、氣寒也。
伏、氣閉也。
代散、氣脫也。
血弱虛微、氣血俱虛也。
細緊,氣血俱寒也。
革、陰盛于上也。
牢、陰盛于下也。
洪促、氣熱于氣分也。
動滑、氣熱于血分也。
浮數(shù)、氣熱于氣分也。                                    11
沉遲、氣寒于血分也。
弦革、氣寒于氣分也。
緊結(jié)、氣結(jié)于血分也。
細、血中氣寒也。
緩、血中氣熱也。
長短、同有氣郁。
氣橫于氣分則長。
氣結(jié)于血分則短也。
滑濇同有、血虛血實。
寒凝于血分則實而濇。
熱亢于氣分則虛而滑也。
而且寒極似熱,熱極似寒,實極似虛,虛極似實。
如滑主痰也,而痰亦見濇,

弦主肝也,而肝亦見濡,
上氣喘促脈虛虛大,也而亦有緊細伏匿,
孕脈必滑也,而亦有虛濇不調(diào),

又弦緩相反也,而風弦與熱緩相似,                         12
滑濇相反也,而熱濇與虛滑相似。
搏與散相反也,而摶而累累不續(xù),即與散同論。
洪與伏相反也,而尸厥霍亂。伏與洪同斷,
長與盛相反也。而長而勁,短而搏,同主氣逆氣郁。
散與結(jié)相反也,而同主癥痂。
正氣未衰則結(jié),正氣既衰則散,亦有乍病食滯而脈斂者。
胃氣新亂而未復(fù)也,或其人素有濕熱,加之新傷,而中氣溢潰也,
有以無脈為病所者,芤脈中空,即內(nèi)主精血之傷也,
有以有脈為病所者,緊脈浮數(shù),即外主風寒之感也。
抑尤有要焉。

滑伯仁曰:察脈須識上下去來至止六字真訣。故審脈者,凝神于指下起伏去來頭本之勢,而脈之真象無遁,即病之升降斂散之真機,亦并露而無遁矣。
   
明乎此者,必知脈證斷無相反,何則,有所以相反者在也,
脈病斷無不應(yīng),何則,有所以不應(yīng)者在也,
仲景曰:邪不空見,中必有奸
景岳曰:脈之假者,人見之不真耳,脈亦何從假哉。        13


【三】八法總義:
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以緩急大小滑濇立綱。而以微甚緯之,實開千古診法之奧,后世有以浮沉遲數(shù)分剛者,則其義淺而不備矣。今擬合二者共十字,仍似微甚緯之,于十字中縱橫離合,即二十八脈,不待擬議,而形狀嘹然,然此特其形狀耳,未足以盡脈理之妙也,

(一)滑氏曰:凡察脈,須識得上下來至止,蓋求明脈理者。須先將位數(shù)形勢,講得真切,便于百脈無所不賅,不必立二十八脈之名可也,
位者、浮沉前后也,
數(shù)者、遲數(shù)也,
形者、虛實滑濇也,
勢者、即滑氏所謂上下去來至止也,四者為經(jīng),

更緯之以微甚兼獨,百病之虛實寒熱,全從此八字上分合剖析,
每診一人,即于各部中按此八字,次第求之,反復(fù)尋之,則真假無遁情,而氣分血分之病,亦到指便見矣。此其泄天地之秘者也,
指到脈上,                                             14
即心先擬其脈,浮耶沉耶,在寸在尺耶,
繼存其息,遲耶數(shù)耶,
繼察其體,長耶短邪,虛耶實耶,滑耶濇耶審此三者,指下必已有定象,
即就定象上,揣其微耶甚耶,獨見一脈耶,兼見何脈耶,至此而氣更定矣,
于是玩其上下起伏之盛衰,動止之躁靜,而本原無不并露焉,大抵診脈,以察來去之勢為最要,此陰陽噓翁之氣機也。


【四】位數(shù)形勢
(一)位數(shù)形勢者,正脈之堤綱也。
位即三部九候也,或在寸,或在尺,或在浮,或在沉,
數(shù)以紀其多寡也,數(shù)與滑促,其數(shù)皆多。遲與濇結(jié),其數(shù)皆少,即屋漏雀啄,蝦游魚翔。舉該于數(shù)之類也,
至于形勢,分見互見,各有妙蘊,
挺互于指下而靜者,形也,血之端倪也。
起伏于指下而動者,勢也,氣之征兆也。
(二)內(nèi)經(jīng)曰:渾渾革革至如涌泉,                       15
又曰:脈至如火新然。
脈經(jīng)曰:三部脈如釜中湯沸,此血不唯氣,勢之獨見者也,
內(nèi)經(jīng)曰:其肝脈至,如循刀刃責責然,
真心脈至,如循意苡子累累然,
此氣不運血。形之獨見者也,
故形勢分見者,皆氣血偏絕之死脈也,
若在平人,無不氣血相融,形勢相洽者,
然氣血稍病,即于相融相洽之中,不無彼此勝負之致,尤不可以不辨,
(三)如形勁于外者:,
氣悍于中,是動與大也,
氣不堪悍,是弦與緊也,
(四)若氣甚歉,則為細矣,為芤矣,形微勝于氣者此也,
如形弱于外者:
氣悍于中,是洪與滑也,
氣不堪悍,是濡與弱也,
(五)若氣甚歉,則為散矣,為微矣,氣微勝于形者此也,
(六)是故人之診脈也,指到脈上,先察其形之粗細硬軟,再審其氣之至也,充于脈管之中,微溢脈管之外,既將脈形撐寬,而又起伏高深有力,無來去盛衰之參錯,斯為氣血和同焉,             16
何者?脈之正管,其四旁必有無數(shù)微絲細管,以達其氣于肌肉,所謂腠理也,

若寒盛而陽氣不敵,則微絲細管先為寒束,脈氣之來,不能旁溢,此即緊脈之象也,

更有脾肺中氣不足,不能充于脈中,往往脈形挺然指下,而氣來如線,從脈中馳過,既不能撐寬,更不能起伏矣,此脈形雖粗,脈氣自細也,

更有中焦痰飲停結(jié),其濕熱濁氣,上蒸肺中,肺氣不能清肅,脈管為之膹莞,挺然指下,而中氣為痰飲格拒,不能暢達,其來如綿,過于指下,既不能撐寬,亦不能起伏矣,此脈形雖硬,脈氣自軟也,此非脈管自硬,乃濁氣壅塞使然,是動脈之中,有推蕩不動之氣也,

李士材論芤脈有云:
一、其狀加按慈蔥,以指浮候之,著上面之蔥皮,
二、中候之,正當蔥之中空處,
三、沉候之,又著下面之蔥皮矣,                         17
此非獨芤脈之診也,脈管本自如此,但有時緊時松,時盛時實之異,芤脈中虛,遂易顯耳,

(七)芤脈屬浮,只動于上面之皮,其下面之皮不動也,此脈形雖厚,脈氣自薄也,勢有來去,有起伏,形有中邊,有底面,

(八)是故平人之身,榮衛(wèi)調(diào)和,脈中脈外,氣行度數(shù)相應(yīng),指下每不見脈之硬管,及氣之來,乃覺正管既充,而又微見旁溢焉,且微絲管之所系大矣,倘衛(wèi)陷入榮,中外隔絕,脈在指下,一條扛起,是壯火耗津,脈絡(luò)不能濡潤而閉塞也,往住有眩冒顛仆,偏枯痿易之虞,

(九)昔者俞春山嘗言:老人虛人,久病將死,其脈皆獨然一條扛起,似與肌肉不相連絡(luò),是氣血不交,榮衛(wèi)相離,猶老樹將枯,根上旁須,先見憔悴,不得土氣矣,此察形之至微者也,
至于察脈之勢,非但察其來去之盛衰也,必且來去之間,循環(huán)相續(xù),自沈從容上浮,自浮從容下沉,其情如環(huán),無驟折之跡,
(十)嘗見有一種脈,其來也有頃而一掣,其去也有頃而一掣,一息亦不過四五至,未嘗數(shù)于常脈,而指下鵠突,無容與迥環(huán)之度,此為津虛血熱,氣燥而旋轉(zhuǎn)不利也,內(nèi)經(jīng)謂之躁脈,              18
故夏脈如鉤者,以其來盛去衰,不能如環(huán)之圓,鉤即環(huán)之缺其一面者也,躁則來去如一,并無所缺,而驟來驟去,不為圓轉(zhuǎn),而為直折,

(十一)蓋扁鵲所謂其至跳者,
內(nèi)經(jīng)又謂脈之動也,陽氣前至,陰氣后至,是又于脈氣方動之頃,分別前后,以察陰陽之微機,
于是難經(jīng)有:
前大后小,頭痛目眩,
前小后大,胸滿短氣之論,

(十二)仲景有:脈來頭小本大,其病在表之談,
后人有動前脈盛氣有余,脈衰氣不足,應(yīng)后脈盛血有余,脈衰血不足之辨,是皆剖析微芒,脈學(xué)之上乘診家之慧業(yè)也。

【五】微甚兼獨
     微甚兼獨者,變脈之提綱,即體察形勢之權(quán)衡也,凡物之輕重也,非特極輕極重之并處也,必有微輕微重者介乎其間,故微甚不可不知也。如難經(jīng)所論一脈十變,與靈樞之論緩急大小滑濇,其義大矣。
                                                        19
第脈有以微見為善者,有以甚見為善者,固不盡微即皆輕,甚即皆重也,萬象之變化無定也,形形色色,舉在分分合合之中,故有一象而兼數(shù)象者,直須辨明主客,知其孰為正象,孰兼象氣,庶幾施治用藥之輕重,乃有所準矣。

李東垣云:脈之相合,各有虛實,不可只作一體視之,假令:
弦洪相合,弦主也,洪客也,子能令母實也,
洪弦相合,洪主也,弦客也,母能令子虛也,余脈仿此。

可以類推,夫所謂主客者,臟府之病氣,皆各有主脈,如:
肝臟與風氣之病,其脈皆弦。
心臟與熱氣之病,其脈皆洪,
若其間有挾痰挾食挾血挾虛之異。即其脈之所見,必有兼象,所謂客也,是故脈

無單見,古人立二十八脈,亦不過懸擬其象,以明大綱,使學(xué)者有所據(jù),以為講明之地,講明乎五藏六氣之主脈,斯知臟脈之變有萬,無非各主藏之脈所互乘也,病脈之變有萬,無非各主病之脈所互乘也,
                                                        20
倘執(zhí)著而不知會通,紙上之象,幾無一合于指下之象,指下之象,更無一合于紙上之象矣,開卷了然,臨診茫然,是何為者,
況微甚有因兼獨而分,兼獨每因微甚而見,故:
寬而兼厚,以實兼實,是甚實也,
薄而兼窄,以虛兼虛,是甚虛也。
厚而兼窄,是微實也。
薄而兼寬,是微虛也。
更有大謬之語,難為人道者,厚而兼薄也。寬而兼窄也,粗而兼細也,滑而兼濇也,長而兼短也,浮而兼沉也,遲而兼數(shù)也,于萬萬相反之事,而忽并于三指之下,此叉何說以處之,曰此必有一微一甚也,此必一見于形,一見于勢也,亦有相間而迭呈者,即難經(jīng)所謂陽中伏陰,陰中伏陽也,故常有于綿軟之中,忽夾一至,挺互指下,

如弦之象,此:
有因氣逆上沖,
有因氣郁猝發(fā),
有因氣脫不返,宜察其脈之神而決之,此即來大時小,來小時火之類
又常有于遲緩之中,忽夾一至躁疾,上馳如射,此亦有:
郁氣之猝發(fā),                                            21
或伏熱之乍升,
宜察其脈之沉分而參之,

脈經(jīng)曰:尺脈上應(yīng)寸,時如馳,半日死。此又氣之脫也,

若沉分大而有神,只是氣滯熱伏耳,總之講脈學(xué)者,先求脈在人身,為何等物,再將脈象之綱領(lǐng)條目,從自心中一一為之分析,不必倚傍舊說,而自推見本原,如位也數(shù)也,形也勢也,此綱領(lǐng)也,
位之在寸在尺在浮在沉也,
數(shù)之為遲謂數(shù)為疏為密也,
形之長短廣狹厚薄粗細軟硬堅松也,
勢之強弱高深也,此條目也,
于此各推求其所以然之故,了然心中,然后彼此參互,如微甚兼獨之迭見者,亦皆有以得其變化之本,臨診自有條理,不致?;?,大凡人之病也,邪甚脈甚,邪微脈微,不待言矣,而且兩邪合病,則兩脈并見,三邪合病,則三脈并見。
如仲景論脈諸文,所謂:
脈弦而大,弦則為寒,大則為虛。
脈浮而緊,浮為衛(wèi)氣實,緊為榮中寒,                      22
是皆分析各脈之主證。而后合訌主病之正脈,故學(xué)者總須先求其分,再求其合。分者茍能剖析微芒,則其合者,特分者為之參錯耳,若起手不知探原,拘泥文字,逐末忘本,即將脈名增為百數(shù),亦不足以盡天下之變矣,恐終身無見真之日也。














                                                       23

【卷下】
【一】獨取寸口本義(附人迎氣口本義)
難經(jīng)首章,汲汲發(fā)明獨取寸口之義者,以其法奇而旨奧也,寸口賅寸關(guān)尺三部言,其義本于內(nèi)經(jīng)經(jīng)脈別論,第別診之義,注重在得氣之平,以此脈發(fā)源心肺,直達寸口,自首至尾,脈管之體無曲屈,無大小,噓發(fā)之氣,適得其勻,故曰氣歸于權(quán)衡,而又得程途遠近之適中,故曰權(quán)衡以平也,

難經(jīng)之義,注重在得氣之全,以此脈發(fā)源心肺,直達寸口,心為百脈之根源,肺為宗氣之蠹鑰,故曰脈之大會。

自首至尾,無中途歧出以分其氣,無他脈來會,以攙其氣,完而不偏,純而不雜,故曰手太陰之所終始也。

他部動脈,雖亦發(fā)源心肺,而或已貫他臟他府而來,或已分他經(jīng)他絡(luò)而去,氣有偏至,故弗取之,分寸關(guān)尺者,經(jīng)藏居上,其氣前,至故診于關(guān)前,經(jīng)藏居下,其氣后至,故診于關(guān)后,

內(nèi)經(jīng)曰:手經(jīng)之道近,其氣至也疾,手足之經(jīng)且然,況部位之高下乎,分左右者,心居中,而血發(fā)于左,肝居右,而氣噓于左,肺葉右大,脾即甜肉,右端亦大,故皆氣行于右也,近日西人,以此脈為心肺之專,不能分診五臟六府,圣人正以此脈得心肺之全,乃可偏診五臟六府,妙識精微,下愚豈容輕議。

【二】三關(guān)脈體通考
(一)世謂寸口,正取無脈,覆手取之而得者,謂之反關(guān)脈。
(二)近武進費伯雄,又有斜飛脈之說。
(三)張石頑曰:脈之反關(guān)者,皆由脈道阻礙,故易位而見,
有一手反關(guān)者,
有兩手反關(guān)者,
有從關(guān)斜走至寸而反關(guān)者,
有反于內(nèi)側(cè)近大陵而上者,
有六部如絲,而陽溪列缺,別有一脈大于正位者。
有諸部細小不振,中有一粒如珠者。

所謂從關(guān)斜走至寸而反關(guān)者,外斜脈也。
所謂反于內(nèi)側(cè)近大陵而上者,內(nèi)斜脈也。
所謂陽溪列缺,別有一脈大于正位者,似反關(guān)而非反關(guān)也,謂之臂外脈。

蓋諸處本有細絡(luò),與手太陰脈通,而手太陰之正管,實由寸部透于反背,出于陽溪,趨于合谷,正管有阻,其氣不能直達,則散溢諸絡(luò),迂道而達,非正管移于諸處也。

(四)靈樞邪客曰:手太陰之脈,出于大指之端,
內(nèi)屈,循白肉際,至本節(jié)之后太淵,留以詹,
外屈,上于本節(jié)下,
內(nèi)屈,與陰諸絡(luò)會于魚際,數(shù)脈并注,其氣滑利,伏行壅骨之下,
外屈,出于寸口而行,上至于肘內(nèi)廉,入于大筋之下,
內(nèi)屈,上行臑陰,入腋下,內(nèi)走肺,此順行逆數(shù)之屈折也。

【注】:此言手太陰脈,
自大指外側(cè),內(nèi)屈下魚抵太淵,太淵者,寸口去本節(jié)甚遠,但正直本節(jié)之后耳,復(fù)自太淵外屈,上于本節(jié)下,
此節(jié)所說外斜脈,大指本節(jié)下合谷穴處也,自合谷內(nèi)屈,會陰諸絡(luò)于魚際,伏行壅骨之下,壅骨大陵穴處也,
外屈出于寸口者,自伏而出斜,行與前抵太淵者會,此即所謂內(nèi)斜脈也。
此脈與外斜之脈,出于合谷者,雙歧如叉。

(五)脈經(jīng)云:從寸口斜入上者,名曰解脈。

(六)王冰謂不合而歧出,如繩之解股是也,
外斜脈,常與三關(guān)平等,
而內(nèi)斜脈常細,
曾見有人,時而內(nèi)斜脈盛,時而外斜脈盛,其外斜脈盛,無苦,而內(nèi)斜脈盛,即苦氣逆胸滿。
蓋嘗思之,
一、其外斜脈盛無苦者,氣行之正經(jīng)也,
二、內(nèi)斜脈盛即有所苦者,此與手心主相會之絡(luò)也,絡(luò)不當盛,必木火逆橫,致壅遏肺氣,不得暢耳。

(七)又有三部:
別有一細脈,自尺至寸,與正脈并行者,此細脈,
或與正脈平排,并行指下,如引二線也,
或行于正脈之上,浮只見細脈,沉之始
或行于正脈之下,按之隱隱有一細脈,自動于正脈之內(nèi)也,
此等最宜留心,若正脈中自見細線挺然指下者,為寒、為痰、為瘀、為癥瘕。若別具一脈,動而流連,則是稟賦然矣。

(八)世謂雙弦脈,指下如引二線者死,未足為據(jù),蓋雖引二線,而指下來往流連者,乃是本象,其挺然指下,無來去者,即不二線,庸有濟乎。

(九)張石頑曰:反關(guān)脈,
較平人細小者為常,
較平人反大者絕少,不可以為指下變異,謂之怪脈也,
凡遇反關(guān),殊異常脈,如須細詢其較之平時稍大,即為邪盛,較之平時愈小,即為氣衰,仍以所見諸證參之,

(十)更有正取反取俱無脈,細尋卻在手臂鼠肉之上者,亦反關(guān)之類也,但此脈已無常,似難憑脈,必須察其病證何如,元氣何如,以斷吉兇,此論極為精當。

【三】血氣形勢直解
(一)
氣無形也,血有形也,
氣動也,血靜也,
脈之行也,以息往來,其動則氣也,其管則血之質(zhì)也,
病在氣分,候動之勢,
病在血分,候脈之形,
氣主咰之,血主濡之,

(二)而:
病即當累氣,故候形者必兼審勢,
氣病久乃累血,故察勢者,不必泥形,
氣虛血實,脈雖弱,而按之必有形,
血衰氣盛,脈雖空,而其來必有勢,

(三)是故:
凝痰瘀血,無論脈勢強弱,按之必有勁線,或如珠粒,
氣化升降不利,無論脈形虛實,其動也,必有疏密不勻,強弱不均,或寸弱于尺,或尺弱于寸,或應(yīng)指少力,或中道而還。
血實者脈形必厚,血虛者脈形必薄,牢實與芤革可推也,
氣盛者來勢必盛,氣衰者來勢必衰,濡弱與洪滑可例也,
氣周于外,血實于中,故氣寒而血為所束,脈即細緊,
血虛而氣無所歸,脈即微散也,
氣郁與血結(jié)必殊,血虛與氣弱不類,此分見者也,
血熱即見氣脈,氣寒則見血脈,此又互見者也,

(四)且夫勢衰而形實者,有氣虛不能運血,有血滿致郁其氣,何以辨之?
曰:
、血累氣者氣不虛,其勢雖來去不大,而按之必有倔疆欲起之情,似動似滑,所謂陰中伏陽也,
氣累血者,血不行,指下堅細而已,

(五)勢盛而形虛者:有氣亢以耗其血,有氣旺將生其血,何以辨之?
曰:
氣耗血者,輕診必帶弦而來多去少。
氣生血者,輕診必見濡,而來去停勻也。

(六)經(jīng)曰:
脈濇而堅者,血實氣虛也,
脈浮而大者,氣實血虛也。
氣熱者,血未嘗不奔逸,然清其氣而血即平,若正入血分,則腫腐矣,但清其氣無功也。
氣寒者,血未嘗不凝滯,然溫其氣而血即通,若正入血分,則頑塊矣,但溫其氣無功也,

(七)故吾嘗謂病之在經(jīng)絡(luò)也,有在氣分,有在血分,其在臟府也,止可以在氣分,而不可以在血分。

(八)前人每言病在某藏某府血分者,仍指其經(jīng)絡(luò)言之也,或指其血為氣累者也,果在血分,謂體壞而死矣。


【四】左、右表里直解
(一)王海藏曰:
傷寒以左脈為表,右為里。
雜病以右脈為氣,左為里。
予初診不盡驗,心以為此特一法耳,固不可拘也,近二年來,深察病情脈象,有可得而言者凡:
一六
外感風寒濕之邪:
一、深者:皆系左脈沉細于右,
二、淺者:但兩手浮弦,或右關(guān)前浮弦而已。

外感暑熱之邪:
一、深者:皆系左脈弱散于右淺者,但兩手浮滑,或右關(guān)前浮大而已。

(二)
溫病之由于伏氣內(nèi)發(fā)者,前人皆以右大于左為詞,謂邪從中道,胃氣郁濁之故,
以吾歷診春溫、冬溫、喉痧疫疹諸癥,凡:
一、右大于左,而左脈不甚細弱者,真陰未損,冶之易愈。
二、若左脈沉細而數(shù),斷續(xù)不勻,真陰已竭,十難救一,
三、是當以左小于右,定正氣之成敗;
四、不當專以右大于左,定邪氣之微甚也。

(三)又診夏行秋令時疫,有所謂癟螺痧者:
其證先見頭痛心嘈,四肢麻冷,螺紋陷下,或吐或瀉,旋即昏厥,
重者即死,
輕者,醒后越一二日而死,醒后心中煩悶,其苦難言,而神識清明,額汗不止,其脈皆兩手沉細,短伏關(guān)后,而左手尤甚。
此天行肅殺之氣,傷其心肝生陽之氣,亦由其人生陽之本虛也,

(四)又診:
水腫之人陰邪極盛,亦莫不左沉脈小于右。
此外一切大病久病,邪氣深入者,莫非左陷于右。
元氣虧甚者,亦莫非左弱于右,其將愈也。
則又右脈先盛,左脈后復(fù),必待左脈復(fù)盛,乃為元根充固。其病可無慮反復(fù)矣病氣輕淺,左脈決不受傷,
惟癥瘕積聚,其病雖深,必隨其經(jīng)絡(luò)之部位,而見于,不能拘于此例耳。
(五)由此觀之,
左里右表者,百病之通診,傷寒豈能獨異耶!
故吾以左脈察邪氣之淺深,即以左脈察元氣之虛實,其脈象須各因病,而定不得專以大小二字賅之,
寒邪以細而急為甚。
熱邪以薄而散為甚。
陰虛以浮虛而短為甚。
陽虛以沉細而短為甚。
其敗也,總歸于躁疾散斷,全無神力而已矣。

(六)海藏之劈分傷寒雜病者,彼蓋以雜病為勞倦內(nèi)傷也,由氣分漸傷入血分,血傷而左脈敗矣,故左為里也,寒為陰邪,先傷于陽,內(nèi)傳胃實,而右脈大矣,故右為里也,殊不知陽明胃實證,乃陽氣之內(nèi)郁,而盛有撐邪外出之機,不得謂之寒邪內(nèi)陷,寒邪內(nèi)陷者,少陰厥陰之寒證是也,是扔當在左手矣。

(七)大凡病之始生也:
屬陽虛與寒甚者,左脈常沉小于右。
屬陰虛與熱甚者,右脈常浮大于左。
若沉小之極,而右脈亦陷,則胃陽絕矣。
浮大之極,而左脈亦散,則腎氣絕矣。
故喉痧之死脈,皆右關(guān)與左脈,同其短數(shù)。
癟螺痧之治脈,皆右關(guān)緩滑有力,左脈雖伏,而不至散斷者也。
左脈重尺,右脈重關(guān)。

(八)『盛啟東』以
新病之死生,主乎右手之關(guān)脈,
久病之死生,主乎左手之關(guān)尺。
義正如此,此皆取其偏重者言之也。

(九)若夫邪氣之?猝至,雖兩手脈伏,尚不為兇。?病久邪雜,陰陽藏府俱困者,但一部脈壞,即為不吉,是又在于圓機應(yīng)變者。



【五】說神
(一)脈貴有神,由來舊矣,其說約有數(shù)端:
一曰應(yīng)指有力也
一曰來去從容也
一曰來去如一也(亦曰陰陽俱停,陰陽同等)
一曰形體柔和也
四者固俱本圣經(jīng),而有皆似是而非之處,不可以不辨。
(二)
所謂有力者,謂其氣來應(yīng)指之際充然有余,而無怯然不進之象,若謂搏擊滑大,失本意矣。
所謂從容者,謂其來去中途和緩,而無一擊即來,一掣即去,躁疾不安之象,
若怠緩之脈,其氣來至中途,而不欲前,去至中途,而即欲止,豈從容之謂耶,
所謂如一者,來能高滿于其分,去能深極于其底,而無來盛去衰,與來不盛去反盛之嫌也,
若來如釜沸,去如弦絕,則非是矣形,

(三)體柔和者,真氣充于脈中,而脈管之四傍,又與肌肉相親也,外緊內(nèi)空,內(nèi)結(jié)外散,均非是矣。獨是四者之義,乃指平脈之神,非病脈之神也,

病者正氣若虛,應(yīng)指豈必有力,況乎陽盛陰衰,陰盛陽衰,血虛氣實,氣虛血實,又豈能從容如一而柔和耶!然則何以見其神也,神妙萬物,平脈之神尚難揣摩,病脈之神,孰能擬議,神不可言,言神所見之處可乎,
(四)前人謂應(yīng)指有力,是脈既動之后也,吾謂神不在既動之后,而在方動之初,
其來也,意似浩然涌出,無力倦不能來,與迫欲急來,不安于內(nèi)之情,
其去也,意似坦然折,入無怠不欲去,與應(yīng)指即散不見其去之象,
如此,則應(yīng)指即令少力,即今不能從容如一,而柔和而神,自卓然在也,來去二者之中,又以去為尤要,何者?去乃真陰之內(nèi)吸也,若回折有勢,如石投水,是陰氣猶全,元根未撼。此察神于方動之頃也。

(五)內(nèi)經(jīng)曰:靜者為陰,動者為陽,
所謂靜者,脈氣方停,未來未去之間也,
察其未來之先,停于下者之久暫,而知真陰之盈虧,即可知真陽噓力之盛衰也,
察其既來之后,停于上者之久暫,而知真陽之衰旺,即可知真陰吸力之強弱也。
此察神于末動之始也,方來也,方去也,未來也,未去也,皆神所流露之處也,

圣經(jīng)未嘗不明言之,但后人讀書,不能領(lǐng)會,今略為拈出,以俟來哲之發(fā)揮,豈敢謂義盡于此耶。至于神之發(fā)源,生于胃氣,本于命門,前人論之伙矣,不煩絮聒。


【六】辨止
(一)凡:
癥瘕積聚,痰凝水溢,跗腫痞滿,喘促咳逆,畜血停食,風熱癮疹,寒濕筋骨疼痛,心胃氣痛,以及憂愁抑郁大怒,久思久坐,夜深不寐,
與夫因病過服涼泄,胃氣遏伏不通,
婦人月閉妊娠,脈皆常有停止,有停一二至者,有停二三十至,而復(fù)來者,即仲景所謂厥脈也,

(二)又小兒脈多雀斗不勻,此其多寡疏密,舉不足為吉兇之據(jù)也,詳考其辨,蓋有四端:

一察其不停之至:應(yīng)指之有力無力,起伏之有勢無勢也,力與勢盛,即為有神。力與勢衰,即為無神。

一察其停至之頃:是在脈氣下伏之后,其力不能外鼓而然者,是為邪所遏,陽不能噓,若在脈氣上來之后,其力不能內(nèi)返,因從指下即散,如弦之絕,而不見其下者,是元根已離,陰不能吸,其余氣游弋經(jīng)絡(luò)之中,而將外脫也,

一察其停至之至:是于脈氣下伏之后,全不能起,徑少一至,是邪氣內(nèi)結(jié)也。若非全不能起,已至中途,不能上挺指下,喘喘然搖擺而去者,是中氣內(nèi)陷不振,而將上脫也,稍遲,即當變見蝦游魚翔之象矣。

一察其既停之后:復(fù)來之至,將起未起之際,有努力上掙,艱濇難起之意者,即知其停,是邪氣所阻也,若起伏自然,如常流利,略無努掙艱濇之情,是其停為元根已離,其余氣徘徊于三焦胸腹之空中,進退無定,而將上脫也,稍遲即變見雀啄屋漏之象矣。

(三)更察其脈之形,無論為緊斂,為洪大,但能通長勻厚,應(yīng)指有力,高下停勻,或來微衰而去盛者,吉也。

若應(yīng)指少力,來盛去衰,及實大中挾一細線,指下挺互不移,
或上駛?cè)珩Y如射,又斷而累累如珠,及指下如自變量線,不能斂聚者,是中氣敗散,為痰所隔而不合,即所謂解索也。

(四)故有:
偶停一二至,而即決其必死者,為其氣敗而不續(xù)也,
有久停二三十至,而仍決其可治者,為其氣閉而內(nèi)伏也。

(五)更察其證:
有病之人,必痰塞氣逼,不得宣暢,神識昏迷,譫妄躁擾,狂越可駭者,吉也。

若氣高不下,時時眩冒,及神識清明而靜者,兇也。

無病之人,必胸膈不清肋脹腹痛,氣悶不舒,心中驚惕,寐中肢掣,夜夢紛紜,及見惡物入暗洞者,吉也。

若四肢無力,稍動即喘,氣高不能吸納,胸中時時如饑,而又不欲食,二便清利頻數(shù)者,兇也。


【七】初診久按不同(出張石頑)
問脈有下指浮大,按久索然者,有下指濡耎,按久搏指者,有下指微弦,按久和緩者,何也?
答曰:
(一)夫診客邪暴病,應(yīng)指浮象可證,
(二)若切虛贏久病,當以根氣為本,
如下指浮大,按久索然者,正氣大虛之象,無問暴病久病,雖證顯灼熱煩擾,皆正衰不能自主,隨虛陽發(fā)露于外也。

下指濡耎,按久搏指者,里病氣和之象,非藏氣受傷,即堅積內(nèi)伏,不可以脈沉,誤認為虛寒也,

下指微弦,按久和緩者,久病向安之象,氣血雖殆,而藏氣未敗也,然多有變證多端,而脈漸小弱,指下微和,似有可愈之機者,此元氣與病氣俱脫,反無病象發(fā)見,乃脈不應(yīng)病之候,非小則病退之比,

大抵病人之脈,初下指,雖乏力,或弦細不和,按至十余至漸和者,必能收功,

若下指似和,按久微濇,不能應(yīng)指,或漸覺弦硬者,必難取效,設(shè)病雖牽纏,而飲食漸進,便尿自調(diào),又為胃氣漸復(fù)之兆,

經(jīng)云:安鼓榖昌,
又云:漿粥入胃,則虛者活,此其候也。
  

【八】單診總按不同
脈有單診總按不同者,
或單診強,總按弱也,
或單診弱,總按強也,
或單診細,總按大也,
或單診大,總按細也,

(一)凡單按弱,總按強者, 此必其脈弦滑,一指單按,氣行自暢,無所搏激,三指總按,則所按之部位大,氣行不暢,而搏激矣,此脈本強,而總按更強于單按也,

(二)單按強,總按弱者,此必其脈氣本弱,但食指較靈,單指按下較顯,各中二指較木,總按即不顯其振指也,此脈本弱,而總按更弱于單按也,

(三)單按細,總按大者,是其脈體弦細,而兩旁有暈也,總按指下部位大,而暈亦鼓而脈指矣,

(四)單按大,總按細者,必其人血虛氣燥,脈體細弱,而兩旁之暈較盛也,食指靈而暈?zāi)軕?yīng)指名中二指木,而暈不能應(yīng)指矣,

(五)更有單按浮,總按沉,單按沉,總按浮者,其浮即暈也,抑或脈體本弱,輕按氣無所搏,力不能鼓,重按氣乃搏鼓也,

又有醫(yī)者,操作用力,指尖動脈盛大,與所診之脈氣相擊,而亦見盛大者,

又有醫(yī)者,久行久立,指頭氣滿,皮膚膹起,因與脈力相隔,而不顯者,

此皆極瑣細之處,前人所不言, 而所關(guān)正非淺鮮也,

大抵單診總按,而指下顯判大小強弱之有余不足者,其有余總屬假象,在無病之人,固為正氣衰微,即有病之人,亦正氣不能鼓載其邪,使邪氣不能全露其形于指下,而微露此幾希也,當以正虛邪實例治之,固不得重于用攻,亦不得以為邪氣輕微,專于用補也,

即如總按大單診細者,其細多是指下梗梗如弦,起伏不大,其中氣之怯弱可知,
單診大,總按細者,其細多是指下駛疾,累累似滑,是氣力不足于上充,而勉強上爭也,其中氣之竭蹶,更可知矣,

強弱亦如是也,總是稟賦薄弱,或勞倦內(nèi)傷,或久病氣血困憊,胸中窄狹,動作乏力,乃多見之,是因虛生實,清濁混處,氣郁不舒之象也。





【九】脈有兩側(cè)
(一)
脈要精微論曰:
尺內(nèi)兩傍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里以候腹;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nèi)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nèi)以候脾。
上附上:右外以侯肺,內(nèi)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nèi)以候膻中。

王冰云:兩傍,兩尺外側(cè)也。
李中梓曰:內(nèi)外二字,諸家皆說兩側(cè),此必脈形扁闊,或有兩條,否則于義不通矣,觀易卦六爻,自下而上,上三爻為外卦,下三爻為內(nèi)卦,則上下之為內(nèi)外,不昭然乎。
一、故內(nèi)者,每部之后半部也。
二、外者,每部之前半部也。

(二)
李氏之解經(jīng),誠新穎矣;然脈實有兩側(cè)診法,非扁闊與兩條之謂也。
凡指平按脈上,其形如此,及側(cè)指于內(nèi)側(cè)拍之,而其形如彼,及側(cè)指于外側(cè)拍之,而其形又如彼矣,此可以脈之緩急滑濇,察病之虛實寒熱。
內(nèi)側(cè)主里。外側(cè)主表。祇可取以與正脈合參,不能專恃此以決病,亦不能加正脈之分二十八脈,各有主病也。

一、每診正脈微弱,側(cè)診弦而兼滑,則知有痰飲矣。其微弱乃氣虛,又為痰飲所困耳。
二、又如外側(cè)見弦,內(nèi)惻見滑,便是表寒里熱,與浮弦沉滑同斷,余仿此。

頃讀韓氏醫(yī)通有云:左寸指法,按如六菽之重。在指頂為陰,屬心。在指節(jié)為陽,屬小腸。余部仿此,此即兩側(cè)診法也。但不言側(cè)指內(nèi),側(cè)指外,而言指頂指節(jié),似從正面平按,未免蹈李氏扁闊兩條之謂耳。








【十】脈有頭本
(一)?內(nèi)經(jīng)曰:脈之動也,陽氣前至,陰氣后至。
辨脈曰:脈來頭小本大者,名曰覆,病在表也。
一、上微頭小者,則汗出。
二、下微本大者,則為關(guān)格不通,不得尿。
三、蓋脈之來也,自筋骨之分,而上于皮膚之際,乍擊于指,此陽氣之前至也,謂之頭。
四、既應(yīng)于指,而脈尚未去,橫度指下,此陰氣之后至也,謂之本,
五、有來之初勢有力,而旋即衰弱,不見脈氣之橫趨者,此頭大本小也,
六、有來之初勢不甚有力,而旋見脈氣涌涌續(xù)上者,此頭小本大也。
(二)脈如曰:
動前脈盛,氣有余。
動前脈衰,氣不足。
應(yīng)后脈盛,血有余。
應(yīng)后脈衰,血不足。
此正與頭本之義相發(fā)明,故頭本者,就脈來之際分前后,以別陰陽氣血,非謂來為頭,去為本也,舊說有指為寸尺,指為浮沉者,皆未合云。
【十一】脈有動搖
(一)此所謂動搖,是脈之本象,非如緊脈之因病而見也,
(二)扁鵲曰:
少陽之脈,動搖六分,正月二月王。
太陽之脈,動搖九分,三月四月王。
陽明之脈,動搖三分,其至跳,五月六月王。
少陰之脈,動搖六分,七月八月王。
太陰之脈,動搖九分,九月十月王。
厥陰之脈,動搖三分,十一月十二月王。
此動搖之本于自然者也,夫常脈之動搖,人人所共有,亦人人所必有,必有動搖,而后見其氣來之盛也,須于指下脈來應(yīng)指初回之際,細審之,自見矣。
(三)泰西有審脈表,凡脈之起,而將落未落旋轉(zhuǎn)之際,必有振撼之跡,此氣之噓力大盛,與吸力兩相激蕩之勢也。
(四)若緊脈,熱為寒束。其動搖,即在脈勢初起之始,乃熱力與寒相搏,脈形挺亙,故動搖之勢益顯,世遂以動搖專屬之緊矣,更有:
濕熱痰盛,氣郁而搖者,或不暢也,
有腎熱內(nèi)沸,氣喘而搖者,氣不靜也,有命火脫泄,氣怯而搖者,氣已無根,如人之力弱而舉重也。
【十二】脈有俯仰
(一)平人之脈,寸浮尺沉,關(guān)脈在中,診時,食指略輕,名指略重,此常法也。
若所謂俯仰者,或寸沉尺浮,是前俯后仰也,
或寸更浮,尺更沉,是前仰后俯也。
此三部之俯仰也。

又有一部二部,前后相為俯仰,此皆常有之事。
脈經(jīng)曰:
從少陰斜至太陽者,陰維也,(尺沉寸?。涌嗉∪獗园W,僵仆羊鳴,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
從少陽斜至厥陰者,陰維也,(尺浮寸沉),動苦癲癇,肌肉淫痹,汗出惡風,前后俯仰之專脈也。
二維有病,即見其脈,其實奪常診脈,多用此法,以審氣之升降強弱,奚必二維哉。
又內(nèi)經(jīng)陰陽結(jié)斜,多陰少陽,其義亦可通,
此謂尺寸脈緊濇而傾斜,前仰后俯,浮少沉多,所謂肝腎并沉為石水也,
扁鵲曰:不俯不仰,不低不昂,此為平脈,此俯仰二字所本也。
【十三】脈有內(nèi)曲外曲
(一)
脈要精微論曰:
推而外之,內(nèi)而不外,有心腹積也。
推而內(nèi)之,外而不內(nèi),身有熱也。
所謂外者,脈外近臂前廉,手陽明大腸脈之部也。
所謂內(nèi)者,脈內(nèi)近大筋手厥陰心包脈之部也。
是脈形之弓曲,或外贏,或內(nèi)朒也,
一、寒結(jié)之則脈形內(nèi)曲。
二、熱鼓之則脈形外曲。
三、與小兒診三關(guān)脈紋內(nèi)外之法,其義同。
(二)
陰陽別論曰:陰陽結(jié)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
向來注者,罔知斜曲之義,夫:
結(jié)者,堅而濇也。
斜者,如弓之曲也。
多陰少陽者,謂其斜之弓曲向內(nèi),近于少陰,而遠于腸明也。
石水少腹腫,是為單腹脹,即心腹寒積之類也。

(三)張石頑診趙明遠曰:左手三部,弦大而堅,從人迎斜內(nèi)向寸,是為三陽經(jīng)滿溢入陽維之脈也,當有顛仆不仁之虞。
所謂:
斜內(nèi)向寸者,必先外越,乃折而內(nèi)向上寸也。
三陽滿溢,即內(nèi)經(jīng)身熱之類也。

(四)脈經(jīng)曰:
從尺邪入陽明者,大風寒熱也。(大風厲風,亦曰寒熱。詳見風論)邪入少陰者。
女子漏下赤白,男子溺血,陰痿不起,引少腹疼,是正氣虛則內(nèi)曲,邪氣實則外曲也。
(五)扁鵲脈法曰:
外句者,久澼也。
內(nèi)卷者,十日以還,
是又以內(nèi)曲外曲,分食積之新久也。
大抵脈之曲者,皆因于積,而又中氣虛也。
偏于熱多則外撐,偏于寒多則內(nèi)倚。
(六)嘗診一婦,病胃脘痛,過服泄氣之劑,右脈內(nèi)倚,藏于筋下,左手弦勁,問之曰左腹素有塊也,用溫元補中二劑,而脈復(fù)常。
【十四】脈有無數(shù)細絲
   (一)此痰脈也,氣過指下,似覺拖帶粘涎,宛然中有無數(shù)細絲,此心包絡(luò),與肺胃之有痰也,必有嘈雜惱儂,呼吸不利之證。

(二)若平人常見此脈,且兼洪弦,又貪厚味,多房室,身肥、項短、時覺骨節(jié)不便,胸膈不舒,眼目少神,夢寐不安,久必有類中風證,此脈形勢,介在滑濇之間,而實不可以滑濇名也。痰多氣弱,故其形似滑,而其勢甚濇也。

(三)王叔和:以系水交馳為死脈,真陽盡,而脈中津液,悉化為痰也。系水者,懸水多股,即無數(shù)細絲,其絲忽斷忽續(xù)而不聚,故遂主死矣。

(四)又有風馳脈,其氣沖指而過,如大風馳驟狀,此血虛而痰火相摶也,宜補血化痰主之。




【十五】脈有變易無定
(一)虛損久病,脈象早晚不一,時遲時數(shù),時大時小,甚至起坐之間,舉手換診,亦有改變,此由元氣不能自主,或痰飲尸疰所為。

(二)易思蘭曰:久病氣虛,早晚脈同,雖??莎?。
(三)韓飛霞曰:重大之病,一日三脈多變,難治沉苛。日日脈不移,亦難治。
(四)脈經(jīng)曰:左手寸口,乍大乍小,朝來浮大,暮夜沉伏,住來無常者,榆葉枯落而死,
(五)慎柔曰:癆瘵脈,酉戌時洪盛,寅卯時細弱者,陽氣虛陷也,忌用苦寒,當助陽以復(fù)其寅卯之位,微加瀉陰火而已,此皆虛勞鬼疰之類。
(六)此外更見有兩種:
一種婦人,初孕一二月內(nèi)脈來忽大忽小,忽如病危,忽如無病,其證亦時而逼急欲死,時而舒暢如常也,
一種血虛內(nèi)躁之體,火灼于內(nèi),濕閉于外,陰陽升降失度,腠理開合不時,心常懊儂,身常癮疹,上下往來,游移無定,其脈或寸大尺小,或寸小尺大,或左盛右弱,或右盛左弱,長短浮沉,逐日變易,連日診之,無一同象,凡遇此脈,即宜細心察神審證,或是燥火內(nèi)燔,或巳尸氣內(nèi)伏,一當養(yǎng)陰宣陽,一當理血殺蟲也。
(七)大抵脈象無定,在困病,為陰陽之不交,在平人,為血氣之不和,當求所以不交不和之故而治之。


【十六】脈有起伏中途變易

舊說脈之浮沉不同者,不過浮大沉小,浮小沉大,浮滑沉濇,浮濇沉滑而已。未有于起伏之間,察其中途變易者也,近來診視,曾見有兩種脈:
(一)一種其氣之初起,
一、自沉分而至于中也,滑而踴躍有勢,
二、及至中分,忽然衰弱無力,緩緩而上至于浮,形加泥漿,
三、其返也,亦自浮緩緩而下于中,由中至沉滑而有勢,輕按重按,指下總是如此,四、其證身體困倦,終日昏迷,似寐非寐,心中驚惕,惡聞人聲,目畏光明,面帶微熱,四肢微冷,不饑不欲食,但口渴索飲不止,
五、此衛(wèi)濕營熱,風燥在肺,痰熱在胃也。身中伏有濕邪,而又吸受亢燥之新邪也,以:
防風、果本、通衛(wèi)陽,驅(qū)表濕。
紫苑、白薇、杏仁、蔞皮,宣泄肺中濁氣。
焦查、竹茹、段石膏、段瓦楞子,降滌胃中熱痰。
兼以自芍清肝。
天竹黃清心而神清氣爽,身健胃開矣。

(二)一種脈氣正與此相反,
一、其初起:自沉而中也,艱濇少力,由中而浮也,躁疾如躍。
二、其返也:亦由浮而疾下于中,由中而沉,遲弱無勢,輕按重按,指下總是如此,其人嗜好洋煙,飲食不強,陰痿不起,此表分病而里有痰飲。又上虛熱,下虛寒也,治法當疏中溫下。
三、此二脈者,皆古書所未言也,豈真古人未見此脈哉,見之而詞不能達,徒以浮滑沉濇,浮數(shù)沉遲了之,不知浮沉之間,遲數(shù)不能有二,滑濇各自不同,與此之起伏中變者迥別也,故凡著醫(yī)案,于脈證曲折處,必不憚反復(fù)犘繪,方能開發(fā)后學(xué)也。




【十七】外診撮要
(一)目色主五臟,面色主六府,舌苔主辨表里寒熱,血氣存亡者也,前人分氣與色為二,又分光與色為二,其說甚精,具在外診簡摩中。

(二)靈樞五色篇:論面色有所起所向,凡色起處,必緊而深厚,所向處必漸淺而銳,故曰:上銳首空,上向,下銳,下向,察其起于何部,便知病處何藏,所向何部,便知病人何藏,以此參考病證,決其吉兇。

(三)凡察面色,以初見而乍視之為準,又須兼正面?zhèn)让娌⒖粗?,須知粗老與枯

燥不同,明潤與浮焰不同,大抵面色不怕濃濁,而怕夭薄,不怕滿面,而怕一線。

(四)凡察面色,以初起如粟如珠如絲者為真,又須察其色深連肉里,若滿面滯晦者,氣也,光也,雖甚枯暗,常主病而不主死,以其肉里色猶潤焉。

(五)脈有真藏,色亦有真藏,凡黃色深重,如土堆于皮面,或繞眉目,或繞顴鼻,或繞唇口,皆大兇。

(六)鬢前兩太陽下,及耳前,為福德部,
忽滯晦者,將病也。
常滯晦者,腎與膀胱陽氣不足也。又主身世偃蹇,
忽明而浮焰者,兇也。
漸明者,久病將愈也。
常明者,主康強安樂。
常赤者,主有血分燥熱病,又主勞碌風波。
又兩鬢勻圓,性情寬厚有福,
細長下垂,多機心也。

(七)面色:
以天中為主,赤色黑色為最忌,
若見如粟如豆,即兇。
他部有色應(yīng)之,其禍更速,
孕婦赤色,主產(chǎn)厄,
平人男婦,并主兵厄火厄。
(八)面目色:宜相生,忌相克,
病人面色生目色,其愈速。
目色生面色,其愈遲。
目色克面色,其死遲。
面色克目色,其死速。
凡病日加劇,而面色愈見光焰,目光愈似有神,勝于平日者兇。

(九)面色散漫,主病而已,若入竅為入門戶井灶,主兇。
千金方言之甚詳,入竅者,即入眉目鼻孔口吻也,凡面色兩部,色并起,漸見相連者兇。

(十)凡久患濕痰困重人,脾濕肝郁,山根下,多見一橫道滯暗,

若內(nèi)含微赤者,伏熱也,色雖深重,不死。
旁連目胞下及兩顴,即兇。

(一一)凡繞鼻準兩迎香紫黯,而鼻準兩顴與唇,俱光浮似腫者,下體有楊梅瘡也,不治。

(一二)凡面色:
起于內(nèi)部而外行者,內(nèi)部漸開,主病散,故滿面色雖惡,而印堂山根鼻準明潤深厚者,雖困無危。
起于外部而內(nèi)行者,主病深為兇,自下上行過顴,自上下行過目,皆兇。

(一三)又內(nèi)經(jīng)謂:
男子左為逆,右為從。
女子右為逆,左為從。

(一四)凡察目舊以四白為忌,其實不然,
久病胞肉消瘦,能無露白乎,當以黑睛為主,瞳人緊斂,邊際分明,神光內(nèi)涵者,壽相也,雖困無危。
瞳人暴大及縮小,邊際散漫,神光昏濁,皆忌。
小兒初生,瞳人寬大者夭。
白晴黃者,濕熱也。
青睛黃者,濕熱甚也,亦主血虛,
黑睛黃者,腎虛也。
黃甚者,皆為疸累歷癰疽。
有赤脈貫瞳子,不治。
平人白睛,常多赤脈者,主有大風波。
天中及兩眉兩顴,有赤色應(yīng)之,即發(fā)。

(一五)凡察舌,須分舌苔舌質(zhì),舌苔雖惡,舌質(zhì)如常,胃氣濁惡而己,苔從舌里生出,刮之不能全凈者,氣血尚能交紐,為有根也。

一、凡舌苔,以勻薄有根為吉,
二、白而厚者,濕中有熱也,
三、忽厚忽薄者,在輕病,為肺氣有權(quán),在困病,為腎氣將熄,
四、邊厚中薄,或中道無苔者,陰虛血虛也。
五、中道一線深陷,極窄如隙者,胃痿也。
六、舌根高起,累累如豆,中路人字紋深廣者,胃有積也。
七、舌上星點赤而鼓起者,胃熱也。
八、在兩旁,主肝熱,在尖,主心熱。
九、淡而陷下者,胃虛也。在小兒為有滯有蟲,
十、望似有苔,一刮即凈,全無苔跡者,血虛也。
十一、一片厚苔,或黃或白,如濕粉所涂,兩邊不能漸勻漸薄者,胃絕也。

(一六)
※黑苔者,血瘀也,
※灰苔者,血瘀而挾痰水也。
※婦人傷寒時病,最易生黑苔,不得遽以為兇。
舊法,
※黑苔以芒燥烈,濕潤細膩分寒熱,歷診瘀血,苔黑,雖內(nèi)熱,而不遽起刺,

※有煙癮人,苔易燥刺,而非必內(nèi)有真熱,不過肺胃津傷耳。

※凡見灰黑二苔,總宜兼用行血,其證寒熱甚者,必神昏譫語,無寒熱者,必胸肋有一塊結(jié)熱,內(nèi)煩而夜 不安眠也,若僵縮言語不利,或身重不能轉(zhuǎn)側(cè),又一邊不能眠,乃兇。

※舌枯晦而起剌者,血燥熱極也,雖結(jié)黑殼,猶有生者。
※光平如鏡,乃兇。
※亦有平人,胃中夙有冷痰瘀血,舌上常見一塊,光平如鏡,臨診宜詳問之,又凡有痞積及心胃氣疼者,病時,舌苔多見怪異,婦科尤甚。
※凡久病,齒光無垢者兇,齒枯黃,似垢非垢,或雖有垢,而一即卸凈而全無者,皆腎氣將絕也,

※唇青,黯淡無華也。

※人中滿,寬縱不能起棱也,唇吻反,兩吮下垂,如弓反也,

※凡察耳,宜與面目同色,若不同者,視其好惡,辨其生克以決之,耳輪忽枯如塵垢者,兇也。平人面色蒼潤,而耳輪常焦黑而不枯者,反為腎氣充實之相。

※凡身瘦肉削,而筋與骨緊附,皮與肉緊著者,及皮膚雖枯燥白屑,而未跌結(jié)起栗者,無慮也,


※若筋骨相離,皮肉相離寬縱如頹囊者,皮上如淋豆累手,身雖熱無汗,但背心心窠額上準上有汗者,手掌食指大指后露骨者,目胞四圍深陷如削者,項后大筋正中深陷如坑者,并大忌之,

※大筋兩旁陷者,常也。正中不陷,無妨。蓋肌肉脂膏,消瘦可也。

※筋絡(luò)腠理枯縮廢弛,不可也。

※形養(yǎng)于血,色生于血,病重血濁,病久血虛,形色相應(yīng)常也,血亂血散,血枯血死,形色不相應(yīng),非常之變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