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南京博物院_文物鑒賞_中國錢幣之最 歷史見證文物奇葩

 天上星星期二 2011-04-18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歷代錢幣,五彩繽紛。貝幣、布幣、刀幣、圜錢、半兩、五銖……在錢幣的百花園里爭奇斗艷。錢幣實乃歷史之見證,文物之奇葩。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的“錢幣之最”。筆者僅就個人所知,把它們整理出來,以饗讀者,如有不妥,請指正。

  1.中國最早的錢幣

  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最初是用以物易物作為商品交換手段的。但是隨著生產(chǎn)力的不斷發(fā)展,剩余物品越來越多,交換的物品種類不斷增加,實物交換就顯得不太方便,于起就需要以某種天然物作為交換商品的手段。因為貝本身具有天然的單位,而且輕巧堅固,便于攜帶,同時在原始社會先民早已用貝作為裝飾品,對它很熟悉,所以用貝作為交換商品的手段是最方便合適的。因此可以說,貝是我國最早的貨幣。起動使用的是天然貝,以后又產(chǎn)生了人工制造的骨貝、石貝、陶貝和銅貝等。

  2.中國最早的金幣

  我國在商、周時期就已經(jīng)使用黃金了,但是最初黃金只是用來作為裝飾品或當作賞賜、饋贈物的。在我國,黃金作為貨幣應以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郢爰金版為最早。

  這種郢爰金版形狀像一塊塊豆腐干,上面打上許多印記,計有“郢爰”、“陳爰”、“鬲爰”等五六種,使用時根據(jù)需要臨時鑿開。因為金版上的印記大部分為“郢爰”二字,故稱“郢爰金版”或“郢爰金餅”。這些印記像印章一樣,后來也有人把它叫“印子金”。

  3.中國最早的銀幣

  1974年秋天,河南省扶溝縣古城村農(nóng)民在挖石灰池時發(fā)現(xiàn)一件三足帶蓋銅鼎,內(nèi)藏有銀布幣18件,重3072.9克。銀幣皆為鏟形,銎(qiong音瓊。鏟上按柄的孔)作圓柱狀,除一件空前外,其余均為實首。按布體大小可分為長、中、短三型,其中最大者長15.7厘米,寬5.8厘米,重188.1克;最小者長8.4厘米,寬5.8厘米,重134克。《中國錢幣》1983年第3期介紹,從造型、制作特點看,這批銀布幣屬于春秋中期,是我國首次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銀質(zhì)貨幣。筆者認為,它應屬于專門用以賞賜或貯藏的錢幣,而不是流通貨幣。

  4.中國最早的統(tǒng)一流通貨幣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由于諸侯林立的政治局面,造成了各地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平衡,產(chǎn)生了各種不同特點的貨幣形制,形成不同類型的貨幣流通領(lǐng)域,基本上是四種形狀各異的貨幣體系,即貝幣體系、布幣體系、刀幣體系及圜錢體系。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廢除對刀、布、貝及圜錢,對我國的貨幣制度進行了改革,并為此而頒布了法令?!耙郧胤ㄍ煜轮?,以秦幣同天下之幣?!币?guī)定黃金為上幣,半兩錢為下幣。黃金用于大額支付或賞賜,而半兩錢則為日常流通貨幣。秦半兩“質(zhì)如周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是我國最早的統(tǒng)一流通貨幣。

  5.中國最早的金質(zhì)方孔圓錢

  1980年8月陜西省咸陽市北塬下出土一枚五銖金幣,其形制與常見的西漢銅五銖相同,圓形方孔,錢的正反面均有輪廓,直徑2.55厘米,正面穿上橫郭,金幣重9克,經(jīng)化驗金的成色為95%。據(jù)錢幣專家鑒定,這枚西漢五銖金幣的鑄造時間當在武帝元狩五年至宣帝神爵四年之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目前所見的年代最早的金質(zhì)方孔圓錢。

  6.中國最早的銀質(zhì)方孔圓錢

  1955年南京光華門外黃家營五號六朝墓出土銀五銖二枚,其形制為東漢五銖,也可能是六朝時仿制,應為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銀質(zhì)方孔圓錢,可能是殉葬的冥幣。

  7.中國最早的鐵錢

  錢幣史料記載,我國最早的鐵錢是西漢末年公孫述在四川成都稱帝時所鑄的鐵五銖,現(xiàn)此說已被否定。解放后在我國湖南長沙、衡陽和陜西西安等地的西漢古墓中出土數(shù)量不少的鐵質(zhì)半兩錢,僅長沙西漢古墓一次出土就達32枚,面文篆書“半兩”二字,方孔無郭或有郭,其形制、輕重與文帝四銖半兩十分相近。因此可以說,這種西漢初期的鐵質(zhì)半兩是我國最早的鐵錢。

  8.中國最早的鉛錢

  我國各地曾先后出土墓葬或窖藏的各種鉛錢,如鉛質(zhì)郢爰、鉛質(zhì)圜錢、鉛質(zhì)大泉五十、鉛質(zhì)五銖等。但是這些鉛錢不是冥幣,就是民間私鑄的偽錢,并非真正官鑄流通貨幣。我國官鑄流通鉛錢應以五代十國時期閩王審知在后梁貞明二年(916年)所鑄鉛質(zhì)開元通寶小平錢為最早,有光背、背“?!弊旨氨场伴}”字三種。

  9.中國最早使用錯金工藝的錢幣

  王莽在居攝二年(公元7年)進行了第一次貨幣制度的改革,除原有五銖錢繼續(xù)行使外,又發(fā)行了三種新的貨幣,即大泉五十、契刀五百和一刀平五千。

  一刀平五千的形狀很像現(xiàn)在的鑰匙,錢體由刀環(huán)和刀柄兩部分組成,環(huán)文上曰“一”,下曰“刀”,柄文為“平五千”三字,其中環(huán)文“一刀”二字用黃金嵌錯而成,俗稱“金錯刀”,每枚值五銖錢五千個。

  一刀平五千是我國最早使用,而且也是惟一用錯金工藝制成的錢幣。由于它制作精美、造型奇特、且存世稀少,故為錢幣收藏者所珍愛。在我國古代詩歌中也有不少贊美“金錯刀”的內(nèi)容,如杜甫詩:“金錯囊徒罄,銀壺酒易賒”。

  10.中國使用時間最短的錢幣

  1861年7月,清咸豐皇帝在熱河承德避暑山莊病危,特封肅順、載垣、端華等八人為贊襄政務(wù)大臣,處理國事。不久,咸豐帝病死,八大臣遵從遺詔,擁立載淳為帝,擬定次年改元“祺祥”并鑄造“祺樣”錢幣。而慈禧則以她和慈安名義,聯(lián)絡(luò)當時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訢,于9月30日發(fā)動宮廷政變,逮捕八大臣,并將肅順等三人處死。這就是有名的“辛酉政變”,又稱“祺祥政變”。不久,慈禧采納大學士周祖培奏議,廢止“祺祥”年號,停鑄“祺祥”錢,改用“同治”年號,并鑄“同治”錢幣?!办飨椤蹦晏柺窃谙特S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確定的,但到當年十月五日即被廢除,僅僅存在69天,“祺祥錢”可說是我國使用時間最短的錢幣。

  11.中國最早的年號錢

  中國帝王使用年號始于西漢武帝,但是歷史上最早的年號錢卻是十六國時李壽所鑄的漢興錢。李壽是西晉末年起義軍首領(lǐng)李特的侄子,于東晉咸康四年(338年)在成都稱帝,改國號為漢,以漢興為年號,鑄行漢興錢。漢興線按錢文排列的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上下排列,俗稱“豎漢興”或“直漢興”,另一種是左右排列,俗稱“橫漢興”。

  12.中國最早的國號年號并鑄錢

  公元419年大夏國國王赫連勃勃還都統(tǒng)萬(今陜西靖邊白城子),改元真興并鑄“大夏真興”錢。大夏乃國號、真興乃年號?!按笙恼媾d”錢是我國最早的一枚國號、年號并鑄在一起的錢幣。

  13.中國最早鑄有地名的右孔圓錢

  零陵先賢傳曰:“劉備拔成都,軍用不足,備甚憂之。劉巴曰:‘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價?!瘋鋸闹?。數(shù)月之間,府庫充實?!边@里所說的直百錢即指直百五銖。有一種背面有“為”字的直百五銖乃劉備在四川犍為所鑄,是我國最早鑄有地名的方孔圓錢。

  14.中國最早背鑄紀年的錢幣

  中國錢幣從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起在錢背加鑄年份,如淳照七年的錢在背面鑄一“柒”字,八年的錢在錢背鑄上“捌”字,都是大寫。從九年以后改為小寫,一直到十六為止。這一辦法一直延續(xù)到南宋末年。所以說,淳熙元寶是我國最早背鑄紀年的錢幣。

  15.中國唐朝最初的年號錢

  一般人誤認為開元通寶是我國唐朝的第一個年號錢,其實這是不對的。開元是唐玄宗于公元713年改的年號,而開元通寶始鑄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開元通寶錢文中的“開元”并非年號,而是取“開創(chuàng)新紀元”之意。那么唐朝第一個年號錢是什么呢?它是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鑄造的乾封泉寶,行用僅一年。

  16.中國最珍貴的佛寺供養(yǎng)錢

  山西五臺山乃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招商:80673883 ·男人給她最大滿足·千龍博客再現(xiàn)江湖 ·北京名片大家選是舉世聞名的佛教圣地。1988年春天修建佛塔時挖出一批淳化佛像金錢,黃金質(zhì)地,成色在90%以上。錢徑2.4厘米,厚0.12厘米,穿徑0.5厘米,每枚重約12克。正面錢文為行書“淳化元寶”四字,背面鑄有左立、右坐兩尊佛像。坐佛背部有佛光屏,立佛為韋馱,手持如意。兩尊佛像下均有蓮花座。佛像造型逼真,體態(tài)栩栩如生。佛身立體隆起錢面0.2厘米,五官清晰可辨。

  淳化是北宋太宗年號。這批淳化元寶金錢,背鑄佛像,造型奇特,顯然是當時皇室專門鑄造并敬奉五臺山寺廟的供養(yǎng)錢。像這樣成批的金質(zhì)佛寺供養(yǎng)錢在我國還是首次發(fā)現(xiàn),因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

  17.中國最早的對錢

  所謂對錢,是指兩個錢錢文相同,鑄地相同,大小、輪廓等形制又完全一樣,不同之處是兩種書體。南唐李璟所鑄開元通寶小平錢有篆、隸兩種書體,是我國最早的對錢。據(jù)說篆體開元通寶為大書法家徐鉉書寫。

  18.中國最早的御書錢幣

  中國古代錢幣的錢文有許多都是由皇帝親自書寫的,稱為御書錢。如北宋的大觀通寶、崇寧通寶和背“陜”字宣和通寶就是由宋徽宗用瘦金體書寫的。我國最早的御書錢是北宋初年的淳化元寶,錢文由宋太宗趙炅(jiong音迥)親筆書寫,分真書、行書和草書三種書體。

  19.中國歷史上名稱最繁雜的一種錢幣

  南宋嘉定錢是我國歷史上名稱最繁雜的一種,按面額分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共四種,每一種面額又有各種不同的名稱,計有元寶、永寶、之寶、金寶、興寶、安寶、新寶、洪寶、萬寶、正寶、真寶、崇寶、封寶、至寶、隆寶、重寶、珍寶、通寶、泉寶等。

  20.中國面值最大的金屬鑄幣

  國寶金匱直萬是一種造型很奇特的錢幣,錢體由兩部分組成:上部圓形方孔,篆書直讀“國寶金匱”四字,下部為一鏟形,篆書“直萬”二字,此錢被公認為是王莽時期的貨幣。因金錯刀錢文為“一刀平五千”,即一枚值五銖錢五千個,那么此錢錢文“直萬”,即一枚值五銖錢一萬個。所以說,國寶金匱直萬是我國面值最大的金屬鑄幣。

  21.中國最早的鉛質(zhì)雕母錢

  鉛質(zhì)雕母錢,據(jù)史料介紹只有清朝光緒通寶寶蘇、寶頓等,其他未見。而元朝大元國寶當十鉛質(zhì)雕母錢在我國還是第一次發(fā)現(xiàn)。此錢直徑4.6厘米,重53.3克,是仿照金代泰和重寶當十錢雕刻的。二者在制作風格、大小厚薄、文字粗細等方面完全一樣。此錢雕成后準備鑄造銅錢流通使用,可能因“國寶”二字不太適合作錢幣名稱,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故未見此類銅錢行用。這枚大元國寶當十鉛質(zhì)雕母錢距今已有700余年的歷史,乃我國最早的鉛質(zhì)雕母錢。

  22.中國最早的銅質(zhì)雕母錢

  雕母是以銅、象牙、鉛、錫等作為幣材,用手工雕刻的錢幣。用它鑄造母錢,再用母錢翻鑄流通錢幣,因之錢幣界也把雕母稱為祖錢,言其為錢之始祖也。

  我國最早的銅雕母錢應為南京博物院所藏明朝嘉靖通寶折十大錢。此錢銅色金黃,質(zhì)地細密,表面光潔滑潤,無氣孔砂眼,字口如斬,刀痕猶存。我國雕母錢清代尚多,明代僅有萬歷通寶、崇禎通寶等數(shù)枚,而此枚嘉靖通寶時間最早,質(zhì)量最好,堪稱錢幣之珍品。

  23.中國最早的農(nóng)民起義軍錢幣

  北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四川青城王小波、李順領(lǐng)導農(nóng)民起義,提出“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的口號,各地農(nóng)民紛紛響應。后王小波戰(zhàn)死,李順繼為領(lǐng)袖,聲勢日漸壯大。第二年農(nóng)民起義軍攻占成都,李順稱王,建國號為大蜀,定年號為應運。不久起義軍便被北宋統(tǒng)治集團鎮(zhèn)壓下去,李順也在城破時犧牲。李順稱王時曾鑄應運元寶及應感通寶銅鐵小平錢,存世極為稀少。此錢現(xiàn)藏上海市博物館,距今1000余年,是我國最早的農(nóng)民起義軍錢幣。

  24.中國最早使用減筆字的錢幣

  我國最早使用減筆字的錢幣是太平天國時期鑄造的太平天國背“圣寶”。錢文中的國字既不是繁體字的“國”,也不是簡化字的“國”,而是“囯”字。

  25.中國最大最重的錢幣

  湖南省博物館藏有一枚太平天國特大花錢,已破損,現(xiàn)僅存半爿殘片,其直徑為33.5厘米,厚0.8厘米,半爿重達2170克。這枚特大花錢為黃銅質(zhì),遍體鎏金,正面僅存“太天”二字。邊緣是二龍戲珠圖案,背面尚存一“圣”字,旁有雙鳳圖案,邊緣是八寶紋飾。這枚錢的錢文若全,可能是“太平天國”背“圣寶”。很明顯,像這樣大的錢并非流通貨幣,而是一種具有紀念意義的專門鑄幣。如果此錢完整無缺,那么它的重量將達4500克左右,大小猶如一個茶盤,因此,說它是我國最大最重的錢幣是當之無愧的。

  26.中國最輕小的錢幣

  我國歷代都有小錢,小錢有時亦稱“惡錢”,是貨幣貶值的一種表現(xiàn)。如西漢之榆莢半兩,雞目五銖、董卓的無文錢等都是很輕小的,但是最輕小的錢幣當屬南北朝劉宋景和元年(465年)所鑄之鵝眼錢。這種錢“一千錢長不盈三寸,入水不沉,隨手破碎,數(shù)十萬錢不盈一掬”。因為太輕小,不易保存,所以一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已經(jīng)很難見到它的實物了。

  27.中國最早鑄有人物圖像的銀幣

  清末光緒年間英屬印度盧比大量流入西藏,并且滲透到四川、云南等地,使西南邊疆的經(jīng)濟受到嚴重損害。為了抵制印度盧比的侵入,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決定由四川省銀元局正式鑄造四川盧比。有一盧比、半盧比和四分之一盧比三種,中心花有直花與橫花之分,橫花較少。印度盧比正面鑄有英國女皇維多利亞半身像,而四川盧比則鑄有光緒皇帝半身像。它是我國最早鑄有人物圖像的銀幣,也是惟一鑄有帝王像的正式流通貨幣。

  28.中國最早的正式流通銀幣

  我國使用銀錢的時間很早,但在清朝以前銀錢僅僅作為賞賜、貯存用,而非正式流通貨幣。我國正式的流通銀幣應以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鑄造的乾隆寶藏為最早。這種銀幣共計三品,大者重一錢五分,中者重一錢,小者重五分,以中者鑄造最多,只限西藏使用。錢幣系手工打制而成,錢身很薄,俗稱“薄片”。錢的正面為漢文“乾隆寶藏”四字,背面為唐古特文字,也是“乾隆寶藏”的意思。錢幣中央有一方形框紋,象征方孔,只是沒有打透。邊緣鑄有年份,分列在上下左右,計有五十八年,五十九年和六十年三種。

  29.中國最早的機器鑄造銀幣

  我國銀幣的鑄造歷史很久,但都沿用澆鑄和手工打制兩種方法。到了19世紀,世界各國機器工業(yè)興盛,相繼出現(xiàn)了機器鑄幣,這樣我國原有的鑄幣工藝就顯得十分落后。清光緒十年(1884年)代表先進工藝的“吉林廠平”銀幣誕生了,它是由吉林機器官局監(jiān)制的,是我國最早用機器鑄造的銀幣。

  “吉林廠平”銀幣全套共五枚,分一錢、三錢、半兩、七錢和一兩五種面額。正面中心為“光緒十年吉林機器官局監(jiān)制”十二個漢字,在文字兩側(cè)各有一條蛟龍,上端有一篆體“壽”字,構(gòu)成二龍獻壽圖案。背面中央方框內(nèi)為漢文廠平紀值,外圈為相應滿文,并有云紋圖案。這種銀幣鑄造時曾奏呈清廷,但未獲批準,故未發(fā)行,僅有少量流散民間,所以十分珍貴。
  30.中國最早的龍洋

  清朝末年,我國許多省份先后鑄造機制銀幣,其中有的銀幣背面鑄有蟠龍紋,俗稱“龍洋”。中國最早的龍洋是張之洞倡議鑄造的廣東龍洋。

  光緒十三年(1887年)兩廣總督張之洞看到大量外國銀幣流入中國,充斥市場,擾亂經(jīng)濟,遂奏請朝廷自鑄銀幣,以謀抵制。光緒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批準由廣東銀元局試鑄銀幣,這種銀幣正面是“光緒元寶四字,中心有四個滿文字,也是“光緒元寶”,外圍珠圈內(nèi)為英文“廣東省”及“七錢三分”字樣,背面是蟠龍紋,上方為“廣東省造”字樣,下方為“庫平七錢三分”。另外還有三錢六分五厘、一錢四分六厘、七分三厘和三分六厘五等四種面額,錢幣界叫作“七三番板”,后改為七錢二分,叫“七二番板”。這是我國最早鑄造的帶有蟠龍紋的銀幣。樣幣送到北京后戶部下令將正面的英文移到背面,而把背面的中文移到正面,就成為后來廣泛流通的廣東龍洋。

  31.中國最早的銅元

  清朝末年,隨著近代工業(yè)的興起與發(fā)展,我國貨幣制度及鑄幣工藝發(fā)生了一次重大的變改。手工澆鑄的造幣法已顯得十分落后,理所當然地被機器鑄幣方法所代替。就銅幣而言,廣東省造幣廠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首先鑄造出我國第一套機制銅元——光緒元寶。這種銅元圓形無孔,錢面正中一圓圈,內(nèi)有“光緒元寶”四個漢字,中心為滿文“寶廣”二字,圈外靠近外郭有“廣東省造每百枚換一圓”字樣,錢背正中圓圈內(nèi)有蟠龍花紋,四周有英文“KwangtungOne Cent”(廣東一仙)。以后各省紛紛仿鑄廣東銅元,基本形制一樣,而幡龍花紋及錢背文字排列五花八門,版別極多。

  32.中國現(xiàn)在最早的一張紙幣

  我國早在北宋天圣年間就在四川益州設(shè)交子務(wù),由國家正式發(fā)行紙幣,稱為“交子”,但是這種交子現(xiàn)在已看不到實物。

  1982年我國政府對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東郊遼代白塔進行維修,在該塔第二層回廊的積土中發(fā)現(xiàn)了一張“中統(tǒng)元寶交鈔·壹拾文”紙幣。這張紙幣長16.4厘米,寬9.3厘米,正面上下方及背面上方均蓋有紅色官印,乃九疊篆文。按1260年元朝始行中統(tǒng)寶鈔,1269年八思巴創(chuàng)造蒙古新文字。此寶鈔票面上沒有八思巴文字,所以說它是1260~1269年期間發(fā)行的,比其他現(xiàn)存元朝紙幣都要早。因此,這張“中統(tǒng)元寶交鈔·壹拾文”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張紙幣,也是當今世界上最早的鈔票實物。

  33.中國票幅最大的紙幣

  明朝立國之初,曾仿照元朝早期辦法,用鈔不用錢,但不久又改為錢鈔并用,以鈔為主,錢為輔。

  明朝的紙幣是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發(fā)行的,四周有龍紋花欄,上面橫書“大明通行寶鈔”六字,花紋欄內(nèi)兩邊各有四個字一行的篆書:“大明寶鈔,天下通行”,中間有古錢圖樣,下面為“中書省奏準印造,與制錢通行使用,偽造者斬,告捕者貸銀二百五十兩”,末有洪武年月日。洪武十三年,廢中書省,設(shè)六部,造鈔屬戶部,鑄幣屬工部,所以鈔上的中書省改為戶部。大明寶鈔分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和一貫等六種,其中一貫鈔長約34厘米,寬約22厘米,是我國票幅最大的紙幣,也是世界上票幅最大的紙幣。

  34.中國票幅最小的紙幣

  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浙江省將原官銀號更名為浙江銀行,民國元年(1912年)改稱中華民國浙江銀行,原為官督商辦。民國4年(1915年)改為浙江地方實業(yè)銀行。民國12年(1923年)官商股份分開,各自營業(yè),商股稱為浙江實業(yè)銀行,官股稱為浙江地方銀行。后者為解決當時輔幣之不足,發(fā)行了一種面額為一分的紙幣,這種紙幣長僅5厘米,寬僅2.5厘米,是迄今為止我國票幅最小的紙幣。

  35.中國最早的一張人民幣

  1948年時任華北銀行發(fā)行科科長的石雷所收藏的一張面額為伍拾元的人民幣乃是我國第一張人民幣。

  1948年12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發(fā)出了金字第四號布告。布告說:“為適應國民經(jīng)濟之需要,特商得山東省政府、陜甘寧、晉綏兩邊區(qū)政府同意”將“華北銀行、北海銀行、西北農(nóng)民銀行合并為‘中國人民銀行’,以原華北銀行為總行,于本年十二月一日起,發(fā)行中國人民銀行鈔票,定為華北、華東、西北三區(qū)的本位貨幣,統(tǒng)一流通。”在發(fā)行的當天,石雷在經(jīng)過有關(guān)部門同意后,用冀南鈔換下了第一批人民幣中的第一張,并珍藏至今。

  石雷珍藏的這張人民幣面額為“伍拾圓券”,冠字為羅馬字“ⅠⅡⅢ”,號碼為“00000001”。人民幣上的漢字,包括“中國人民銀行”、“中華民國”、“伍拾圓”等均為當時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所書寫,字體秀麗大方。

  36.中國最大面額的紙幣

  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社會動亂,經(jīng)濟蕭條。為了應付通貨膨漲的被動局面,偽政府不斷發(fā)行大額鈔票,十萬、百萬、千萬等大面額紙幣先后出臺。其中面額最大的當屬“六十億圓”紙幣,是1949年在新疆發(fā)行的。

  37.中國最早以少數(shù)民族文字為錢文的錢幣

  1977年遼上京遺址出土一枚契丹文大錢,釋文為“天朝萬順”或“天朝萬歲”,據(jù)考證為耶律阿保機建國前(907年)鑄。這應該是中國最早以少數(shù)民族文字為錢文的錢幣。

  38.中國最早的錢幣學專著

  我國最早的錢幣學專著是顧烜的《錢譜》。顧烜系南北朝梁人,曾任建安令,贈侯爵,乃孫吳丞相顧雍之后。據(jù)南宋洪遵《泉志》記載:“(古錢幣)歲益久,類多淹沒無傳。梁顧烜始為之書。凡歷代造立之原,大小輕重之度,皆有倫序,使后乎此者可以概見”??上н@部最早的錢幣著作已經(jīng)失傳。

  39.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錢幣學著作

  我國錢幣學遺產(chǎn)非常豐富,早在一千四五百年前就有了錢幣學的專著,但是北宋以前的錢幣學著作均已失傳。幸存于今的最早錢幣古譜當推南宋洪遵《泉志》一書。

  洪遵(1120~1174年),南宋鄱陽(今江西波陽)人。二十三歲中詞科,賜進士,后擢為秘書省正字。曾任資政殿學士,卒溢文安。著有《訂正史記真本凡例》、《翰苑群書》和《譜雙》等書,其中以《泉志》一書最著稱?!度尽烦蓵诮B興十九年(1149年),共著錄錢幣348枚,其中如永光、景和、天成、乾封泉寶大錢、天策、永隆、天德、通行泉貨、天贊等均為錢幣之大珍?!度尽穼ο惹刎泿胖當啻葐栴}均有獨到的見解,對我國后世錢幣學之研究影響甚大。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