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2011屆高考專題練習(xí):古代詩歌鑒賞—詩詞曲及比較

 家有學(xué)子 2011-09-05

2011屆高考專題練習(xí):古代詩歌鑒賞(一)——詩

1.閱讀下面這首明詩,然后回答問題。

白 雁 

                                       顧文昱

  萬里西風(fēng)吹羽儀,獨傳霜翰向南飛。

蘆花映月迷清影,江水含秋點素輝。

錦瑟夜調(diào)冰作柱,玉關(guān)晨度雪沾衣。

天涯兄弟離群久,皓首江湖猶未歸。

[注] 羽儀:儀仗隊列中用羽毛裝飾的旌旗類。霜翰:翰,本指鳥羽,此處指白雁。相傳白雁每逢秋深則南飛,白雁至則霜降,故謂之霜信,亦稱霜翰。

(1)結(jié)合全詩說說詩歌首聯(lián)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答:                                                                       

 (2)頷聯(lián)的“迷”“點”兩字表現(xiàn)了景物的什么特征?請作簡要分析。

答:                                                                      

 答案:(1)詩歌首聯(lián)描繪了一幅慷慨悲涼的行軍圖:西風(fēng)盡掃、旌旗獵獵、白雁南飛。

 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深深眷戀之情。

(2)“迷”字傳神地描繪出蘆花搖曳不定及其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和水中的月亮交融幻化的動態(tài)美景;“點”字巧妙地展示出皎潔的月亮在被風(fēng)吹皺了的江面上留下無數(shù)跳躍閃動的光點,撲朔迷離,令人心醉。這兩個字刻畫了記憶中的家鄉(xiāng)美景,與下聯(lián)的荒涼之景作對比,表現(xiàn)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暮春歸故山草堂

                                            錢 起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注] 谷口:指藍田縣輞川谷口,錢起筑別墅于此,名之曰“故山草堂”。辛    

 夷:木蘭樹的花。

(1)前兩句寫出了谷口怎樣的景象?寫這樣的景象,在全篇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答:                                                                      

 

 

 (2)簡要分析“幽竹”這一形象在本詩中的作用。

答:                                                                     

 解析:(1)以“谷口”開篇點明故山草堂的所在。“春殘”緊扣詩題“暮春”,也為下面的敘寫打下鋪墊。黃鶯鳥聲稀、辛夷花飛盡、杏花亂紛紛,雖都是在寫春殘景色,但又是在為后二句的出場作陪襯。正是在暮春時節(jié),鳥語已稀、花香將盡的時候,才會突然間感覺到幽竹以及清陰迎我歸來的可愛。這里詩人用了對比與擬人兩種手法來突出幽竹的使人憐愛。(2)“幽竹”“清陰”與“待我”都寫出了尚有幽清之境迎我的欣喜。擬人則是詩人賦予幽竹以人的品格和情感,“不改清陰”是說幽竹具備始終如一忠于朋友與主人的品性。“待我歸”是說幽竹保持著一竿綠陰等待我歸來的親情,“不改”與“待我”四字讓人頓感一股真氣撲面而來。在這個物我相親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詩人對幽竹的贊美,對那種不畏春殘、不畏秋寒、不為俗屈的高尚節(jié)操的禮贊。

答案:(1)寫出了谷口暮春之景:黃鳥的鳴唱已稀,辛夷杏花已謝。說春色固然美好,但畢竟短暫易改,以此來反襯不改清陰、待“我”始終如一的窗下幽竹。

(2)詩中的“幽竹”不慕浮華,不改氣節(jié)。樸實而莊重,執(zhí)著而超拔;深情待“我”,                

令“我”憐愛,它實際上是詩人厭棄浮華、崇尚氣節(jié)的心志的寫照。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題龍陽縣青草湖

                                                   唐溫如

西風(fēng)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fā)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注] 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東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與洞庭湖一脈相連,所以,詩中又寫成了“洞庭湖”。湘君:堯的女兒,舜的妃子,死后化為湘水女神。

(1)請對首句中的“老”字進行賞析。

答:                                                                    

 (2)后人評說這首詩極有“太白遺風(fēng)”。請指出唐溫如這首詩的風(fēng)格特征,并作簡要分析。

答:                                                                   

解析:(1)“西風(fēng)吹老洞庭波”,詩一開頭,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就是洞庭湖渺渺茫茫的畫面,颯颯的秋風(fēng),強勁地吹拂在水面上,水面上的波紋便蕩漾而來,又急遽而去。詩中的“老”字,更是極耐人尋味,“老”了的是秋風(fēng),“老”了的還是洞庭湖水?“一夜湘君白發(fā)多”,緊接著詩人將虛幻的神話,與眼前的自然景觀的描繪結(jié)合了起來。

(2)這首詩極有“太白遺風(fēng)”,是說這首詩具有李白的風(fēng)格特征,從詩句“西風(fēng)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fā)多”“滿船清夢壓星河”中的“湘君”“清夢”“星河”可以體現(xiàn)出來。

答案:(1)運用擬人的手法,融情于景,生動傳神。不僅是洞庭湖被西風(fēng)吹老,詩人自己也被無情的時光吹老,一夜發(fā)白,寫出了詩人因秋風(fēng)而生發(fā)的悲秋之意,遲暮之感。

(2)風(fēng)格特征:想象奇特,縹緲奇幻,具有浪漫色彩。①運用擬人和夸張的手法,如“西風(fēng)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fā)多”“滿船清夢壓星河”。②意象奇特。將神話傳說、夢境與自然景象組合起來構(gòu)成一幅縹緲奇幻的畫面。如“湘君”“清夢”“星河”。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夜泊牛渚懷古

                  李 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注] 牛渚:山名,在今安徽省當(dāng)涂縣西北。西江:今長江自南京到江西一段。謝將軍:東晉謝尚,官鎮(zhèn)西將軍。他鎮(zhèn)守牛渚時,秋夜泛舟賞月,遇袁宏誦詩,聽后大加贊賞,并邀其登舟長談至天明,袁宏從此聲名大振。

(1)頷聯(lián)中“空憶謝將軍”一句用典,簡要分析其用意。

答:                                                                        

 (2)尾聯(lián)“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是想象中的情景,請簡要賞析。

答:                                                                        

解析:(1)本題考查對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鑒賞能力。命題者已指明所用手法是用典,考生回答時,只需認真閱讀典故內(nèi)容,并結(jié)合課本介紹的李白的生平,就可以得出李白運用此典故的用意,從而得出答案。關(guān)鍵是要結(jié)合李白的生平來分析。

(2)本題考查對詩句的賞析能力。解答此題,要回答三個問題:一是詩句寫了什么內(nèi)容;二是怎樣寫的,三是這樣寫有何作用。

答案:(1)以古人自況,袁宏能得到謝將軍的賞識,而“我”雖然也有袁的文才卻不能得到像謝將軍那樣的人的信賴,寓含著世無知音、懷才不遇的深沉感喟。

(2)尾聯(lián)想象明朝掛帆離去的情景:在颯颯秋風(fēng)中,片帆高掛,客舟即將離開牛渚;楓葉紛紛飄落,像是無言地送著寂寞離去的行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進一步烘托出作者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的情懷。

5.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絕句漫興九首(其七)

                                                 杜 甫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該詩描寫的是一幅怎樣的圖景?

答:                                                                    

 (2)第二句中的“點”、“疊”二字,在詩中有什么作用?

答:                                                                      

 (3)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說說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描繪,透露出自己怎樣的心情。

答:                                                                       

 答案:(1)描寫的是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觀。

(2)把荷葉在溪水中的狀態(tài)寫得十分生動傳神,使全句活了起來。

(3)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間時對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流連欣賞的心情。

6.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午 枕

                        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紅影上簾鉤。

窺人鳥喚悠揚夢,隔水山供宛轉(zhuǎn)愁。

(1)詩歌第二句點明了夢醒的時間,請說說“催”字表現(xiàn)詩人什么感受?

答:                                                              

 

(2)有人說三四兩句很有藝術(shù)表現(xiàn)力,請你說說詩人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

答:                                                               

 

 

 

 

 

解析:詩歌描寫了午夢初醒的一瞬間的情景。首句概寫,季節(jié)是在交代地點時暗示出的,“花”就是春天的具體形象。“簟欲流”暗含著“簟紋如水”的比喻,說它光滑透明,如同清澈的水,仿佛就要流動。比得很準卻又出之以動態(tài)的描寫,形象生動鮮明。三、四兩句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很值得注意。其一,突出了“鳥喚夢”“山供愁”的兩種景物。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使鳥和山都人性化,恰好傳達出了詩人纏綿不絕的內(nèi)心感觸。其二,對仗工整,鳥喚而夢醒,夢醒而見山,見山而人愁。

答案:(1)①他完全沒有想到一覺睡了那么長時間,表達了詩人驚異之情;②感覺到時間流逝得很快,表明詩人睡得很香很甜。(2)①詩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使鳥和山都人性化,表達了作者的憂愁。②采用了對比和反襯的手法,以窺人鳥的無情來反襯隔水山的有情。③“悠揚”“宛轉(zhuǎn)”,前者是雙聲,后者是疊韻,因聲見情委婉地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纏綿不絕的情愫。④三四兩句對仗工整,語意連貫:詩人因鳥喚而夢醒,夢醒而見山,見山而人愁,展現(xiàn)了一個相當(dāng)復(fù)雜的心理過程。

7.閱讀下面一首金代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牧 ?!D

                         田 錫

干戈擾擾遍中州,挽粟車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畫里,短蓑長笛一川秋。

[注] 這是一首題畫詩。挽粟車:送軍糧的牛車。

(1)第二句詩中的“似水流”值得玩味,請結(jié)合全詩試作分析。

答:                                                       

 

 

(2)試簡要賞析本詩最后一句的意境。

答:                                                       

 

 

解析:(1)此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抓住兩點,首先,要充分利用注釋,注釋給我們提供了詩人的寫作背景,其次,要抓住關(guān)鍵詞語,比如“干戈”“擾擾”“何日”等詞語。

(2)解答此題,第一步,要找出本詩中的主要意象,如長笛等;第二步,要展開聯(lián) 想,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第三步,分析這些意象所營造的氛圍(或效果)特點;第四步,描述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或給人的啟示。

答案:(1)“似水流”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出送軍糧的牛車之多,突出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沉重負擔(dān),表達了對戰(zhàn)亂現(xiàn)實的厭惡,對太平社會的向往。

(2)描述了一幅秋天原野上牧童吹笛放牧的閑適平和的美麗畫面,與“干戈擾擾”的社會現(xiàn)實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安定的向往之情。

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雜詩三首(其三)

                       沈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注] 黃龍戍:即黃龍,在今遼寧開原縣西北,此指邊地。龍城:在今蒙古境內(nèi),這里借指敵方要地。

(1)請分析頷聯(lián)中“月”的意象在表達上的作用。

答:                                                                     

 

(2)綜觀全詩,簡要概括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戰(zhàn)爭怎樣的態(tài)度。

答:                                                                     

 

解析:(1)頷聯(lián)抒情,借月抒懷,說今夜閨中和營中同在這一輪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對征夫思婦兩地對月相思。在征夫眼里,這個昔日和妻子在閨中共同賞玩的明月,不斷地到營里照著他,好像懷著無限深情;而在閨中思婦眼里,似乎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為那象征著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圓月,早已離開深閨,隨著良人遠去漢家營了。這一聯(lián)明明是寫情,卻偏要處處說月;字字是寫月,卻又筆筆見人。短短十個字,內(nèi)涵極為豐富,既寫出了夫婦分離的現(xiàn)在,也觸及了夫婦團聚的過去;既輪廓鮮明地畫出了異地同視一輪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圖,也使人聯(lián)想起夫婦相處時的月下雙照的動人景象。通過暗寓著對比的畫面,詩人不露聲色地寫出閨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綿綿深情。

(2)“作者對戰(zhàn)爭怎樣的態(tài)度”的句子一是“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寫出了常年戰(zhàn)爭給百姓生活帶來的影響,流露出作者對戰(zhàn)爭的厭惡之情。二是“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將”是帶領(lǐng)的意思。古代軍隊以旗鼓為號令,這里的“旗鼓”指代軍隊。希望有良將帶兵,一舉克敵,使家人早日團聚,人民安居樂業(yè)。

答案:(1)以月寫人,明月高掛中天,照著不眠的閨婦,而閨中人卻沉醉在對征人的思念中(亦可理解成“一筆寫出兩人的離恨,月亮也照著不眠的征人,而這征人也正在思念著閨中之婦”)以月寄情,含蓄而巧妙地抒發(fā)了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離人的相思之苦。

(2)這首詩既有對戰(zhàn)爭長年不斷給百姓帶來離亂之苦的不滿,也包含著希望有人能帶兵克敵、一舉奪勝的期盼。

9.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題揚州禪智寺

                                        杜 牧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1)這首詩用字很講究,請簡要分析“青苔滿階砌”中“滿”字的表達效果。

答:                                                                

 

(2)尾聯(lián)“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

答:                                                                 

 

解析:(1)作答“滿”字的表達效果時,應(yīng)突出“滿”描寫對象的特點和環(huán)境的特點。

(2)“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一句把熱鬧的揚州拉出來作陪襯,身處如此歌舞喧鬧、市井繁華的揚州,卻只能在靜寂的禪智寺中凄涼度日,寫景中暗含著詩人的身世感受、凄涼情懷。

答案:(1)“滿”字寫出臺階上青苔之密,間接寫出了來人稀少;渲染了環(huán)境的空寂凄清。

(2)襯托(或“以樂景襯哀情”“反襯”“對比”)。以樂襯哀,用歌舞喧鬧、市井繁華的揚州反襯出禪智寺的靜寂,更突出了詩人孤獨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10.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秋 望

                                                  (明)李夢陽

黃河水繞漢宮墻,河上秋風(fēng)雁幾行。

客子過壕追野馬,將軍箭射天狼。

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月橫空冷戰(zhàn)場。

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

[注] 飛挽:是“飛芻(草)挽粟(糧)”的省說。郭汾陽:唐代著名的將軍郭子儀,曾經(jīng)平定安史之亂,大破吐蕃,被封為汾陽郡王。

(1)第三聯(lián)用的是什么修辭手法?請結(jié)合詩句作簡要分析。

答:                                                                     

 

 

(2)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1)①對比。將黃河渡口的繁忙和戰(zhàn)場上的沉寂進行對比,突出戰(zhàn)爭即將來臨前的肅殺景象。②雙關(guān)。一個“冷”字,既指戰(zhàn)場的清冷和寒冷,又指詩人心上的那份寒意。

(2)本詩通過描寫戰(zhàn)云密布下的塞上風(fēng)光,抒發(fā)對安邊衛(wèi)國的良將的向往,體現(xiàn)了詩

憂國傷時的忠貞情懷。

11.閱讀下面的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謁荊公不遇

                               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檣流,煙草茸茸一片愁。

吹盡柳花人不見,春旗催日下城頭。

(1)詩歌在寫景時使用“渺渺”和“茸茸”,請分析它們的作用。

答:                                                      

 (2)從情景關(guān)系的角度鑒賞此詩。

答:                                                         

解析:(1)解答此題,不僅要分析“渺渺”和“茸茸”兩詞在詩句中的表達效果,還要寫出它們在全詩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對體現(xiàn)作者觀點態(tài)度或感情的作用等。最后,從“詩”本身追求音律美的特點來分析它們增強表達效果的作用。

(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題目已限定了鑒賞的角度,即“情景關(guān)系”。那么,解答此題時,考生首先要分析詩中寫了什么景,通過對“景”的描寫抒發(fā)了什么“情”。最后再說詩中“景”和“情”的關(guān)系,如“以景寫情”“情景交融”等。

答案:(1)“渺渺”寫出了春江水面的遼闊,“茸茸”寫出了花草的柔密茂盛,水面愈寬闊,花草愈繁茂,愈透露出作者的孤寂、憂愁之感。另外,這兩個疊音詞使整首詩音韻和諧,增強了表達效果。

(2)本詩采用以景寫情的手法,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全篇無一字直接明寫作者的心境,但通過春江、煙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渲染的蒼茫迷離的氛圍,無不渲染或反襯出作者訪友不遇的悵惘之情。

1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移家別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風(fēng)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1)作者采用什么樣的藝術(shù)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舍的深厚感情?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

答:                                                                     

 (2)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系”和“啼”兩個動詞就用得準確傳神,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1)作者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或:借景抒情,通過描寫柳條、藤蔓、黃鶯,表現(xiàn)惜別之情。)

(2)用“系”字既切合柳條、藤蔓修長柔軟的特點,又寫出了柳條、藤蔓牽衣拉裾的動態(tài),表現(xiàn)它們依戀主人不忍主人離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黃鶯鳴叫的特點,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別,讓人聯(lián)想到離別時的眼淚。

2011屆高考專題練習(xí):古代詩歌鑒賞(二)——詞、曲

1.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長相思·雨

萬俟詠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綦y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1)請簡要分析“空”字的表達作用。

答:                                                                       

 (2)這首詞題目為“雨”,但通篇不出“雨”字,卻“雨”貫全篇,請作簡要賞析。

答:                                                                       

 

解析: (1)“空”字的表達作用屬于煉字方面的技巧,應(yīng)從描寫景物的特點和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方面作答。

(2)上闋“一聲聲”寫雨稠密,“一更更”寫雨下個不停,“窗外芭蕉”寫雨打芭蕉,“此時無限情”情因雨生;下闋“夢難成,恨難平”雨夜難眠,“不道愁人不喜聽”雨不解人意,“滴到明”徹夜不停。

答案:(1)表明夜晚雨密,臺階無人,更突出聽者寂寞悲苦凄涼之感。

(2)上闋寫雨之稠密,連綿不斷,雨打芭蕉,情因雨生。下闋寫雨夜難眠,百感交集,雨不解人意,徹夜不停。

2.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菩薩蠻·宜興作

蘇 庠  

北風(fēng)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谷。落日送歸鴻,夕嵐千萬重。

          荒陂垂斗柄,直北鄉(xiāng)山近。何必苦言歸,石亭春滿枝。

[注] 嵐:山林中之霧氣。斗柄:北斗七星柄部三星。

 (1)簡要分析本詞上片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答:                                                              

 (2)本詞結(jié)尾兩句有怎樣的深刻含意?

 答:                                                              

 

 

答案:(1)開篇兩句以北風(fēng)、野云、寒溪、冰谷等景物組成了一幅風(fēng)吼云涌、寒溪冰谷的畫面;后兩句寫鴻雁伴隨著西下的夕陽緩緩飛回,霧氣纏繞的重重山巒映入眼簾,在凄冷的氣氛中詩人卻不覺得凄涼。

(2)結(jié)尾兩句說不必苦苦地想回鄉(xiāng),宜興不久將是滿眼春光。景中融情,并以此告訴人們:山中未必盡是冬日苦寒,自有春暖花開之日;如果心無所苦,則冬日亦視若春時。

3.  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蝶戀花·離情

李清照  

暖雨晴風(fēng)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1)該詞上闋中的“柳眼梅腮”句歷來被稱為“易安奇句”,請談?wù)勀銓@句話的理解。

答:                                                                     

(2)清代賀裳《皺水軒詞筌》稱贊結(jié)句“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為“入神之句”,試作簡要分析。

答:                                                                    

 解析:(1)本題考查對詩詞關(guān)鍵詞句的理解能力。在分析這個句子時,首先要分析出句子所使用的藝術(shù)手法,然后分析這個句子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2)本題考查對詩詞重要語句的鑒賞能力。在分析時還是要先判斷句子所使用的藝術(shù)手法,然后分析其在塑造人物形象、表達主題方面的作用。

答案:(1)此句意蘊豐富,一語雙關(guān),既補充起句的景語,又極為簡練地刻畫出了一個思婦的形象。

(2)該句抓住“思婦手弄燈花”這一傳神細節(jié),使詞意更加含蓄傳神,思婦形象更加清晰,從而使整首詞的主題表達得更加深沉含蓄,頗有意趣。

4.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虞美人·寄公度

                                                      舒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云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1)這首詞的上闋寫出了景物的什么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答:                                                                

 

(2)這首詞中“涵”、“貼”、“寒”、“滿”等字用得很好,請選擇其中兩個聯(lián)系全詩分析其運用特點或表達效果。

答:                                                                  

 

 

 

答案:(1)寫出了深秋凄涼蕭條寒意侵人的特點,表現(xiàn)了作者孤獨悲涼的心境。

(2)“涵”字寫出了深秋時節(jié)天空蒼茫開闊、水天一色的特點,意境闊遠;“貼”字極言燕飛之高,極目難及;“寒”字以感覺寫視覺,燕飛得高,高處不勝寒,以景寫心,暗示著離別的悲涼況味;“滿”字寫出了雪之大,渲染出一種冷寂的氣氛,暗寓見友之難,行路之難,突出了思友之情。(只要答出這四個字中的任意兩個字即可)

5.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蝶戀花·暮春別李公擇

蘇 軾  

簌簌無風(fēng)花自墮。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落日有情還照坐,山青一點橫云破。

 路盡河回人轉(zhuǎn)舵。系纜漁村,月暗孤燈火。憑仗飛魂招楚些,我思君處君思我。

    [注] 憑仗飛魂招楚些:語出《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辭·招魂》中召喚屈原那樣召喚離去的友人。

(1)本詞上片中的哪些景物表現(xiàn)了暮春的特點?

答:                                                                     

(2)本詞是詞人送別友人之作。詞的下片是怎樣表現(xiàn)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的?

答:                                                                    

 

(3)你認為“山青一點橫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現(xiàn)力的詞語是什么?為什么?

答:                                                                  

答案:(1)墮花,老柳,開過花的櫻桃。(2)虛寫(或“想象”)路途遙遠,朋友孤獨寂寞;化用典故(前人詩句)表達與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3)“點”或“破”,突出了青山的高峻。

6.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昭 君 怨

鄭 域  

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1)上闋吟詠的對象是什么?你判斷的依據(jù)是什么?

答:                                                              

 

(2)請具體分析下闋運用的藝術(shù)手法及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1)梅花。開放時間——未到春天;形態(tài)特點——有雪具有的潔白,還有雪沒有的香味。

(2)用對比的手法,通過“竹籬茅舍”、“玉堂瓊榭”的不同環(huán)境進行對比。贊美梅花不論遭遇冷落還是身處富貴都一樣高潔的品質(zhì)。

7.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3)題。

[正宮]塞鴻秋

(元)薛昂夫  

功名萬里忙如燕,斯文一脈微如線。光陰寸隙流如電,風(fēng)霜兩鬢白如練。盡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見,至今寂寞彭澤縣。

(1)下面的理解和賞析,恰當(dāng)?shù)囊豁検?nbsp;                              (  )

A.“功名萬里”指東漢班超封侯萬里事。此處用典,借指求仕追官,爭名奪利。“斯文”一詞,最早見于《論語》,此處指禮讓文雅,品格高尚。

B.“光陰寸隙流如電,風(fēng)霜兩鬢白如練”,這兩句用比喻修辭嘆時光如電,人生易老。出自《莊子》“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

C.“盡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見”,由于年老休息的官員增多,所以道路上處處可見,樹林中何曾遇見過。

D.“至今寂寞彭澤縣”,全曲點睛之筆,一語揭出曲之命意所在。贊頌了陶淵明是歷史上心口如一真能歸隱園田的少數(shù)高士之一。

(2)結(jié)合詩句對“斯文一脈微如線”中的“微”字進行賞析。

      答:                                                                     

(3)本曲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請找出表現(xiàn)對比的關(guān)鍵字眼,結(jié)合本曲的主旨,

加以具體分析。

      答:                                                                   

      答案:(1)選C “盡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見”的句意是:都說不做官,但歸隱的地方  

      卻看不見他們的身影。諷刺把歸隱掛在嘴邊而實際上坐在官位上不想動的人。   

      (2)“微”,是微弱、微乎其微的意思。為官者為了一己私利彼此你追我逐,斯文已蕩

        然無存,沒有人會想到國家百姓及禮讓品格,諷刺官場之人不擇手段爭名逐利的丑

        惡嘴臉。

 (3)“至今寂寞彭澤縣”句中的“寂寞”和“功名萬里忙如燕”中的“忙”字,遙相呼應(yīng),形成鮮明對比。許多人都叫著“便休官”,可也沒見掛冠歸隱的彭澤縣令陶淵明這里熱鬧起來,陶淵明這里越寂寞,官場那里越忙碌。“寂寞”與“忙”的對比諷刺了那些口是心非自我標榜清高而實際醉心名利的為官者。

8.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越調(diào)]天凈沙·湖上送別

張可久  

紅蕉隱隱窗紗,朱簾小小人家。綠柳匆匆去馬。斷橋西下,滿湖煙雨愁花。

  (1)這首小令含蓄蘊藉,獨具風(fēng)格。試分析“綠柳匆匆去馬”一句是如何表達作者感

 情的。

答:                                                                     

 (2)曲中用了諸多不同的意象來表現(xiàn)作者的情感,豐富作品的意蘊。請對“滿湖煙雨”這一意象作簡要分析。

答:                                                                    

 

 

答案:(1)在綠柳如煙的春天,作者不得不告別心上人,匆匆策馬起程。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沿湖千絲萬縷的青青柳枝來表現(xiàn)自己千絲萬縷的離情別緒,充滿惜別之苦。

(2)“滿湖煙雨”既是眼前之景,又渲染了愁緒的濃重,與前面的“小小人家”形成鮮明對比,表現(xiàn)了作者與分別之人難以割舍的情懷。

9.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青 玉 案

賀 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

    [注] 蘅皋:生長著香草的水邊高地。

(1)上片寫“目送”美人“芳塵”離去后,詞人想到了什么?

答:                                                                        

  

(2)下片的末四句“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歷來為人所稱道。試簡要分析詞句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你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不超過100字)

答:                                                                       

 

答案:(1)詞人想到美人于“月橋花院,瑣窗朱戶”的住處獨居,虛度青春年華,除一年一度的春光以外,無人能至,自己當(dāng)然也無從寄相思,思戀之情十分殷切。

(2)抒發(fā)了詞人的無限愁思。詞人連用三個比喻,以“煙草”、“風(fēng)絮”、“梅雨”三個意象合成一幅江南暮春煙雨圖,這樣寫,將不可捉摸的抽象情感,轉(zhuǎn)化為可見、可聞、可觸、可感的客觀景物(或:化抽象為具體,形象生動,新穎別致,富有意境),而且形象地表現(xiàn)出閑愁的無處不在及無法排遣(或:有力地抒發(fā)了詞人的無限愁思)。

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題目。

御街行·秋日懷舊

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注] ①敧(qī):傾斜。諳:熟悉。

(1)上闋的景物描寫是如何表現(xiàn)“愁”情的?請作簡要分析。

答:                                                                

 (2)該詞主要使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1)上片以寫景為主,景中含情。在詞的開頭,詞人通過對秋聲秋色的描繪,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氛圍,為全詞奠定了悲涼的基調(diào)。“真珠”兩句及“月華如練”句,極寫遠空皓月之澄澈,營造出空寂、凄涼之境,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表達出秋夜離人的相思之愁。

(2)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殘燈明滅枕頭敧”與上闋中“月華如練”形成對比,室外月明如晝,室內(nèi)燈昏如滅,兩相映照,突出室內(nèi)寂靜、凄然的氛圍。

2011屆高考專題練習(xí):古代詩歌鑒賞(三)——比較鑒賞

1.閱讀下面的詩詞,根據(jù)提示,完成賞析。

三月晦日偶題

                                            秦 觀

節(jié)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點 絳 唇

元好問  

醉里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 ∶烀煊钁?,漠漠煙中樹。西樓暮,一簾疏雨,夢里尋春去。

(1)詞多富情趣,而宋詩多理趣。請從作品中作者對春逝態(tài)度的角度,分析秦詩之理趣、元詞之情趣是如何表現(xiàn)的。

秦詩之理趣:                                                             

                                                                            

元詞之情趣:                                                              

                                                                             

(2)《點絳唇》一詞起句與結(jié)句頗有藝術(shù)特點。起句“醉里春歸”深婉有致,“醉里”可見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歸”卻明確點出“春去也”之無奈,奠定了全詞的基調(diào)。結(jié)句“夢里尋春去”                                                     

                                                                       

                                                                       

解析:答此題首先要區(qū)分開“理趣”和“情趣”這兩個概念。“理趣”指用生動具體的形象傳達一個普遍而又深刻的道理。詩人借助詩中的形象,把所感所悟傳達出來,既富有情趣,又深刻雋永,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情趣”指用生動具體的形象表達出詩人的感情和趣味,即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忌鞔饡r要抓住詞中重點字、詞語來分析。

答案:(1)秦詩之理趣:作者闡發(fā)了季節(jié)更替,風(fēng)物變化乃是自然之理,認為春天固然美好,但“留春”的癡心兒女對春逝無需遺憾,因為夏天深幽的樹蔭也足以怡人。元詞之情趣:作者用“綠窗猶唱”“花落”“鶯無語”“煙中樹”“暮”“疏雨”“夢”等詞語刻意營造春逝的氛圍,用“留春”“問春”“尋春”等傳達出他  對春逝的惆悵意緒。

(2)結(jié)句“夢里尋春去”語淡情濃,表明作者不忍春逝,著意到夢中尋覓春天的蹤跡,正可見(現(xiàn)實世界中)春逝之無可挽回,起結(jié)回環(huán),結(jié)句更凸顯此詞蘊藉之特點。

2.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夜獨坐(節(jié)選)

(唐)王 維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夜 深

(宋)周 弼

虛堂人靜不聞更,獨坐書床對夜燈。

門外不知春雪霽,半峰殘月一溪冰。

  (1)兩詩中均寫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請具體說明。

  答:                                                            

 (2)兩詩中均有“獨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試簡要分析。

 答:                                                           

  答案:(1)王詩寫的是“秋夜”,寫了山中果落、燈下蟲鳴的現(xiàn)象;周詩寫的是“春夜”,寫了春雪初停、殘月掛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詩描寫的是動景,周詩描寫的是靜景。

(2)王詩寫的是悲哀孤獨的心境。一、二句寫詩人獨坐的孤寂和歲月流逝的悲涼;

三、四句寫草木昆蟲零落哀鳴,更添悲哀。周詩寫的是寧靜安適的心境。一、二句

寫詩人獨坐燈下苦讀,不覺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變化襯托了詩人

夜讀時的投入和專注。

3.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3)題。

城 東 早 春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送 春

                                      王 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fēng)喚不回。

[注] 上林:即上林苑,本是漢代長安附近的著名宮苑,這里代指唐代長安。

(1)楊詩中出現(xiàn)了兩類賞春的人,他們分別是         。詩中所描繪的新春景象是       

(2)王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思?請結(jié)合詩句作簡要分析。

答:                                                                     

 (3)對這兩首詩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楊詩重在描寫,以細膩的筆觸、豐富的細節(jié),歌頌了早春的美麗。

B.王詩重在議論,以生動的詞句、明麗的意象,表達對春天的認識。

C.楊詩意在表明詩人應(yīng)細心觀察生活,詩歌應(yīng)反映大眾的思想感情。

D.兩詩均寄情于景;楊詩用了反襯的手法,王詩則以尾句直接抒情。

答案:(1)詩家(或“詩人”) 看花人(或“其他人”) 剛剛吐出嫩黃的幼芽尚未全綠的柳枝。

(2)表達了惜春之情和留住美好事物的信念。暮春三月,春花已敗,但仍有新花開放;代表著春天到來的燕子日日在檐下飛來飛去;癡情的子規(guī)鳥半夜還在鳴叫:它們在共同努力,想留住那將逝的春天。

(3)選D A項,“楊詩重在描寫”“豐富的細節(jié)”錯。B項,“重在議論”“明麗的意象”錯。C項,“詩人應(yīng)細心觀察生活,詩歌應(yīng)反映大眾的思想感情”錯,楊詩強調(diào)的是詩人應(yīng)敏感,超前,不隨大流。

4.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回答問題。

春 雪

(唐)韓  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村 居

(清)高 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xué)歸來早,忙趁東風(fēng)放紙鳶。

(1)同是描寫春天,這兩首詩在內(nèi)容上卻有許多不同之處。請結(jié)合詩句加以分析說明。

答:                                                                  

 

 

 

(2)這兩首詩在煉字上都很見功夫,請從兩詩中各找一字分析其妙處。

答:                                                            

 

答案:(1)①地點不同:韓詩寫庭院,高詩寫野外。②時間不同:韓詩寫初春,高詩寫盛春。③天氣不同:韓詩寫雪天,高詩寫晴天。④景物不同:韓詩寫雪、草(芽),高詩寫草、鶯、楊柳、兒童、紙鳶等。

(2)韓詩:“驚”字,表現(xiàn)了作者初見草芽時的驚訝與喜悅。(或:“嫌”字,運用擬人手法,明寫雪,暗寫人,表達了盼春早來的急切之情。)高詩:“醉”字,運用擬人手法,明寫楊柳,暗寫詩人,表現(xiàn)了作者對春天美景的陶醉。(或:“忙”字,表現(xiàn)了兒童急切的心情,同時也描繪了一群兒童放風(fēng)箏的熱鬧場面;“拂”字表現(xiàn)了楊柳枝條的柔媚多姿。)

5.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 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春 夜 聞 笛

(唐)李 益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1)這兩首詩都因笛聲而起思歸之情,但具體情感又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哪里?

答:                                                                

 

(2)兩首詩都寫了景,但作用卻不同,請結(jié)合詩句談?wù)勀愕目捶ā?/span>

答:                                                                

答案:(1)《夜上受降城聞笛》抒寫了戍邊將士思念家鄉(xiāng)、懷念親人的感情,而《春夜聞笛》抒寫的是遷客的歸怨。

(2)《夜上受降城聞笛》的前兩句寫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用以烘托征人心境的孤獨、悲慘、凄涼,為后面“盡望鄉(xiāng)”作鋪墊?!洞阂孤劦选方璐笱愦禾煲坏骄图鼻斜憋w來反襯詩人不能北歸的遺憾和怨愁。

6.閱讀下面的兩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調(diào) 笑 令

(唐)戴叔倫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調(diào) 笑 令

(唐)韋應(yīng)物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咆沙咆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1)試比較這兩首詩在內(nèi)容上的異同點。

答:                                                                     

  (2)戴詩運用了多種藝術(shù)手法,試就其中的兩種舉例說明。

答:                                                                    

 

解析:戴詩寫邊地生活,“愁絕”為一篇之骨,也是全詩的眼睛,很容易看出詩作反映的是士兵對長期戍邊的愁怨之情。而“邊草”“雪晴”“明月”“胡笳”皆為意象,寓情于景。寫這些景象都是為了烘托彰顯“守邊之愁”,寫來恰似無聲勝有聲,更能形象地表達感情。韋詩將反復(fù)重疊的句式與詩的內(nèi)在情緒、節(jié)奏融合在一起,產(chǎn)生了很好的藝術(shù)效果。

答案:(1)同:都是邊塞詩。異:戴詩反映的是士兵對長期戍邊的愁怨;韋詩通過刻畫

一匹焦躁不安的胡馬的形象,表達出一種迷惘、悲壯、憂慮的復(fù)雜情緒。

(2)①起興。開頭三句以邊草起興,感嘆長期戍邊的士兵如同邊草。在望草嘆老中也含有這種悲涼的感觸,思鄉(xiāng)之切與怨愁之深交織在一起。②烘托。通過邊草、白雪、明月,烘托了兵士靜夜思歸的心境。(或頂真、反復(fù)。“明月,明月”,增強了抒情色彩,再強調(diào)一下月色,望月思鄉(xiāng)的中心更突出了,感嘆之情溢于言表。)

7.閱讀下面兩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山 雨

                              翁 卷  

一夜?jié)M林星月白,亦無云氣亦無雷。

平明忽見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來。

山 雨

                                何紹基  

短笠團團避樹枝,初涼天氣野行宜。

溪云到處自相聚,山雨忽來人不知。

馬上衣巾任沾濕,村邊瓜豆也離披。

新晴盡放峰巒出,萬瀑齊飛又一奇。

(1) 翁卷《山雨》一詩前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答:                                                     

(2)兩首詩都描寫了雨,在藝術(shù)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1)此詩前兩句描寫了山林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輝,清光滿林,無云無雷,一派晴和天氣。為后兩句作者的驚異之情作鋪墊。

(2)在描寫手法上,翁詩采用側(cè)面描寫,通過景色的描繪寫出了山雨的特點;何詩則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除側(cè)面描繪山雨之奇外,還在中間兩聯(lián)正面描繪山雨的特征。

或者:在抒情手法上,翁詩寓情于景,抒寫了詩人對山雨奇景的驚異之情;何詩則直抒胸臆與借景抒情相結(jié)合,抒寫了詩人雨前的心曠神怡、雨中的喜雨、雨后的“奇”雨之情。

8.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采 蓮 曲

                             (唐)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風(fēng),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采 蓮 詞

                                (唐)張 潮

朝出沙頭日正紅,晚來云起半江中。

賴逢鄰女曾相識,并著蓮舟不畏風(fēng)。

(1)兩首詩都寫了采蓮女,但形象有所不同。請簡要說明。

答:                                                    

 

 

(2)兩首詩在寫人的手法上有哪些異同?請具體分析。

答:                                                   

解析:第(1)題考查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應(yīng)重點關(guān)注兩首詩的三、四句。

第(2)題考查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表達技巧的能力。兩首詩都是先景后人、以景襯人,這一相同點不難看出;白詩采用了細節(jié)描寫(“欲語低頭笑”),也屬顯而易見,較難的是張詩后兩句采用了白描手法。

答案:(1)白詩描寫的是一位情竇初開(或“多情”)、靦腆羞澀(或“羞澀”,或“靦腆”)的采蓮姑娘;張詩描寫的是一群互助(或“團結(jié)”,或“友愛”)、勇敢的采蓮姑娘。

(2)①兩首詩前兩句都通過景物描寫烘托人物形象。(“烘托”也可寫成“襯托”;或者答“景物描寫為人物出場作鋪墊”)②白詩后兩句采用神態(tài)描寫(或“細節(jié)描寫”)勾畫人物形象,張詩后兩句采用了白描手法。

2011屆高考專題練習(xí):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題組一 抒情手法類]

1.(2009·江西高考)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yè)貧。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

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注]。

[注] 蔡家親:表親。

前人認為全詩動人之處在“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兩句,請從情景關(guān)系的角度分析其獨到之處。

答:                                                                  

解析:此兩句詩比興兼用,以物喻人,情語蘊含在景語之中,用落葉飄零之樹比喻衰老之人,黃葉在風(fēng)雨中飄落和人在風(fēng)塵中的風(fēng)燭殘年正相類似,詩人雖不言悲,但悲情四溢。

答案:以悲景寫哀情;不著悲字而悲情自現(xiàn)(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寫情,而將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中)。

2.(2009·福建高考)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江 行

                           【宋】嚴 羽

暝色蒹葭外,蒼茫旅眺情。

殘雪和雁斷,新月帶潮生。

天到水中盡,舟隨樹杪行。

   離家今幾宿,厭聽棹歌[注]聲。

[注] 棹歌:行船時船工所唱的歌。

請從“景”與“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lián)。

答:                                                               

 

 

解析:本題重在考查對表達技巧的鑒賞。題干中已經(jīng)提示從“景”與“情”的角度賞析,答題時就要分析詩中的“景”(重點是分析詩歌中詩人所用的意象)是什么,蘊涵的“情”是什么。

答案:詩歌頷聯(lián)妙在融情于景。詩中描寫了雪“殘”、雁“斷”、月“新”、潮“生”

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詩人的羈旅之情、思鄉(xiāng)之感。

3.(2007·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望 江 南

超然臺

   蘇 軾

     春未老,風(fēng)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注] 超然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dāng)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jié)不舉火,節(jié)后舉火稱新火。

從詞中的“咨嗟”、“休對”、“且將”這些詞語看,你認為作者在詞中要表現(xiàn)的

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上片描寫的是超然臺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發(fā)的是由“未老”之春景引發(fā)的人空老的感嘆以及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整首詞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題組二 描寫手法類]

4.(2008·山東高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畫 堂 春

 

秦 觀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注]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注] (niǎn):持取,捻弄。

“憑欄手撚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兩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感情變化?

答: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對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的理解以及對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的把握能力。理解時,抓住“”“放花”兩個關(guān)鍵動作并體會其中包含的詞中

人物的微妙情感。從“手花枝”到“放花無語”,雖是如此自然,如此無意,如

此不自覺,更如此不自禁,卻全出于內(nèi)心敏銳深微的感動。當(dāng)其“”著花枝時,

愛花之情是何等深切;當(dāng)其“放”卻花枝時,惜花之情又是何等無奈。而“放花”

之后,繼之以“無語”,正源于由愛花惜花而引起的內(nèi)心幽微的感動。

答案:這兩句詞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是:細節(jié)描寫。(答動作描寫也可。)用“撚花”、

“放花”兩個細節(jié)(動作)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春歸的感情變

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的感情變化即可。)

5.(2008·江西高考)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初入淮河四絕句(三)

                                                   楊萬里

   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

   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注] 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來南宋賀歲,楊萬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

  中,來到原為北宋腹地,現(xiàn)已成為宋、金國界的淮河時,感慨萬端,作詩以抒懷。

 請從“虛實”關(guān)系的角度賞析這首詩。

答: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詩中如何運用虛實結(jié)合這種表現(xiàn)手法的,前兩句實寫淮河兩岸情景從而表達出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悲嘆;后兩句實寫鷗鷺飛翔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統(tǒng)一的強烈渴望。

答案:前兩句實寫淮河兩岸舟船背馳,波痕接觸也難以做到,虛寫作者對國家南北分離的痛苦與無奈。后兩句實寫鷗鷺可以南北自由飛翔,虛寫作者對國家統(tǒng)一、人民自由往來的強烈渴望。

[題組三 修辭手法類]

6.(2009·江蘇高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滿 江 紅

登黃鶴樓有感

   岳 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dāng)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fēng)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

     [注] 萬歲山、蓬壺殿:指宋徽宗時構(gòu)筑的土山苑囿、亭臺宮殿。

這首詞中的對比是由哪兩個句子領(lǐng)起的?“萬歲山前珠翠繞”一句中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答:                                                                    

解析:第一問可根據(jù)題干中“對比”的提示找到詞中“當(dāng)年”“而今”這一組詞語來解答問題;第二問可根據(jù)詩下注釋理解“萬歲山”的含義,確認所用的修辭手法。

答案:領(lǐng)起句是“想當(dāng)年”,“到而今”。修辭手法是借代。

7.(2009·重慶高考)閱讀下面的曲詞,回答問題。

[折桂令]問秦淮

孔尚任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fēng),壞檻當(dāng)潮,目斷魂消。當(dāng)年粉黛,何處笙簫?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當(dāng)年粉黛,何處笙簫?”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答:                                                                     

解析:“粉黛”是用女子化妝用品代女子,“笙簫”是用演奏時的樂器代歌女。而“何處笙簫”實意為“如今已找不到吹奏笙簫的歌女了”,因此為反問。

答案:借代,反問。

8.(2008·江蘇高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登金陵鳳凰臺

                       李 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 一水:亦作“二水”。

“總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種修辭方法?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                                                                  

  解析:本題以李白的詩歌《登金陵鳳凰臺》為背景材料,重點考查考生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要求考生讀懂詩歌大意,并且很好地掌握和正確使用文學(xué)鑒賞的專業(yè)術(shù)語。結(jié)合作者經(jīng)歷及詩歌內(nèi)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辭手法,“浮云”比喻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他們使自己不得見長安,自然不會為統(tǒng)治者所重用。

答案:比喻。①憂君王為奸邪所蒙蔽,憂奸邪為非作歹;②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憂國憂君憂民。

[題組四 表現(xiàn)手法類]

9.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屏 風(fēng)

                                       李商隱

六曲連環(huán)接翠幃,高樓夜半酒醒時。

掩燈遮霧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詩中的屏風(fēng)有何象征意義?這樣寫好在哪里?請作簡要分析。

答:                                                            

解析:要辨明這首絕句有何寄托,一要考慮到李商隱的身世,二要緊緊抓住“掩燈遮霧”這四個關(guān)鍵字不放,若能聯(lián)系李白的“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回答起來就容易多了。

答案:詩中屏風(fēng)的“掩燈遮霧”象征以讒言蒙蔽視聽的小人。李商隱一生郁郁不得志,是因為受人讒害很深的緣故,詩人借詠屏風(fēng)表達了自己的怨恨。這樣寫顯得極其含蓄委婉。

10.(2010·福建福州質(zhì)檢)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減字木蘭花

朱敦儒  

劉郎已老,不管桃花依舊笑。要聽琵琶,重院鶯啼覓謝家[注]。

曲終人醉,多似潯陽江上淚。萬里東風(fēng),國破山河落照紅。

  [注] 謝家,即唐代著名歌伎謝秋娘家。古詩詞中常用謝家代指歌伎家。

請說說本首詞上下闋各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并簡要分析作者是怎樣抒懷的。

答:                                                                 

  解析:該詞首句連用兩典,自言年事已高,桃李春風(fēng)、兒女情長都已與己無關(guān),表達的是“人老萬事休”的滄桑之感。后言自己身邊無人識弄管弦,想要聽一聽琵琶便得去尋訪歌伎。下闋寫琵琶曲終勾起詞人的滿腹愁思,以至如潯陽江上的江州司馬一般淚濕衣襟了。那到底是何種愁緒讓詞人感觸如此之深呢?末句將原因和盤托出,原來是國破之痛、山河零落之悲!“落照紅”三字,既是夕陽西下的眼前之景,亦隱喻宋朝國運的衰微氣象。

答案:本首詞上闋抒發(fā)了作者感慨年華已老、萬事已休的心緒,下闋抒發(fā)了作者對國家敗亡的痛惜心情。作者巧妙地運用了一連串的典故(或答巧妙地化用前人的詩句)來抒情:借劉禹錫《重游玄都觀》詩“前度劉郎今又來”的“劉郎”自謂,感嘆自己漂泊的處境;借崔護《題都城南莊》詩“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感嘆“世事無常”,自己只有心灰意冷;借白居易在潯陽江上聽琵琶因有感于天涯淪落而掉淚來寫自己因國破家亡而流離失所,自己的淚要多于白居易。

[題組五 綜合演練]

11.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裴給事宅白牡丹

   (唐)裴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賞小園牡丹有感

   (宋)陸游

  洛陽牡丹面徑尺,膵畤①牡丹高丈余。

                    世間尤物有如此,恨我總角東吳居。

                    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輒謂無。

                    周漢故都亦豈遠,安得尺箠②驅(qū)群胡!

[注] ①膵畤:秦文公祭祀白帝處,在今陜西富平縣,漢屬左馮翊,為長安“三輔”所

轄,詩中借指長安一帶之地。唐宋時代,長安、洛陽牡丹極盛。②箠:鞭子。

(1)裴潾《裴給事宅白牡丹》詩中的白牡丹有何特點?是如何表現(xiàn)的?

答:                                                                      

(2)裴詩與陸詩同為寫牡丹,卻抒發(fā)了不同的感情,試作簡要分析。

答:                                                                      

答案:(1)幽雅高潔(超塵脫俗,冰清玉潔);運用對比、襯托,豪貴爭賞紫牡丹與無人

賞白牡丹形成鮮明的對比,月夜和冷露更襯托出白牡丹的雅致高潔。(2)裴詩托物言志

(以物喻人),同情白牡丹孤寂的處境,含蓄地抒發(fā)了裴給事之高潔品行朝中竟無人賞識

的感慨。陸詩運用聯(lián)想與想象,從賞小園牡丹聯(lián)想到洛陽、長安牡丹的盛況,感嘆這

兩處失地不能收復(fù),抒發(fā)了渴望收復(fù)中原的強烈愿望。

12.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村 行

  王禹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

(1)這首詩描寫的景物有什么特點?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

答:                                                                      

 (2)這首詩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歷來為人稱道,譽為“繪景佳句”。請任選一聯(lián)簡要分析其寫作手法。

答:                                                                      

答案:(1)山野景色迷人,生機盎然,色彩斑斕,多姿多彩。詩人騎著馬在山間小路穿行,他神態(tài)悠然,盡興地觀賞著秋日黃昏山野的景色,表現(xiàn)了詩人對山野迷人的景色的熱愛之情;借村橋原野上的樹像他故鄉(xiāng)的景物這一含蓄的詩語真切地抒發(fā)了詩人拳拳思鄉(xiāng)之情。(意思對即可)

(2)第二聯(lián):①對比、動靜結(jié)合。第二聯(lián)從聽覺與視覺方面下筆。前句寫傍晚秋聲萬壑

起,這是耳聞;后句寫數(shù)峰默默佇立在夕陽里,這是目睹。這里,“有聲”與“無語”

兩種截然不同的境界對比、動靜結(jié)合,相映成趣,越發(fā)顯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尤其

值得一提的是:“數(shù)峰”句寫數(shù)峰寧靜,不從正面著墨,而從反面出之,讀來饒有情

趣。從“擬人、襯托”等賞析也可。第三聯(lián):比喻、渲染(色、味)。第三聯(lián)描寫山村原

野的景色,作者選擇了“棠梨”與“蕎麥”這兩種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來加以描

繪,用“胭脂”和“白雪”分別比喻“棠梨葉落”的紅色與“蕎麥花開”的白色,把

山村原野寫得色彩斑斕,可謂有聲有色有香(賞析一點即可)。

()

2011屆高考專題練習(xí):鑒賞詩歌的語言  

[題組一 煉字型]

1.(2009·山東高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寄 遠

                         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風(fēng)緊云輕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回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首句中“悠悠”在詩中有何作用?

答:                                                                  

解析:解答該題,首先要把握詩歌的主旨,結(jié)合語境理解詞語的意思。理解了主旨,“悠悠”的作用就很清楚了:一寫水面遼闊,二寓相思之深。

答案:一方面描繪水流的悠長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寫情,烘托出客子思歸的孤寂之情。

2.(2009·四川高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

                          陸 游

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請談?wù)勥@首詩前兩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達效果。

答:                                                                    

 解析:考生在分析“入”“摩”二字的表達效果時,應(yīng)全面把握詩歌意境,從用字的準確和貼切的角度進行思考。

答案:“入”字表現(xiàn)出河的生氣,“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3.(2008·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 日 即 事

                      李彌遜

小雨絲絲欲網(wǎng)春,落花狼藉近黃昏。

車塵不到張羅地,宿鳥聲中自掩門。

[注]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請對首句中的“網(wǎng)”字進行賞析。

答:                                                                    

解析:該題考查煉字,動詞往往具有凝練、形象、生動傳神的特點,能夠給人以廣闊的想象空間,應(yīng)注意體會感悟。淅瀝的小雨好像絲網(wǎng)一樣,想要將春網(wǎng)住,無奈落花遍地,又是在這黃昏時節(jié),令人好不傷悲。

答案:作者由絲絲小雨想到了用絲織成的網(wǎng);再由絲網(wǎng)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網(wǎng)住,即留住春天。這個想象、比喻非常生動、新奇。

[題組二 詩眼型]

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百嘉村見梅花

               龔鼎孳[]

天涯疏影伴黃昏,玉笛高樓自掩門。

夢醒忽驚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注] 龔鼎孳(1615~1673):字孝升,崇禎七年進士。清兵入  關(guān)后任太常寺少卿,康熙時官至刑部尚書。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關(guān)于詩眼,有人認為是“驚”,有人認為是“客”,有人認為是“寒”。你認為呢?為什么?

答:                                                                      

 答案:“寒”。用梅的疏影、玉笛、高樓等意象,表現(xiàn)了自己身為貳臣內(nèi)心的痛苦寂寞,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眼前的月亮著一“寒”字,正是他心境的寫照,寫出了百愁縈繞、無可奈何的凄涼。

5.(2010·長春調(diào)研)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xiàn)詩人感情的一個字,并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chǔ)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  境的。

答:                                                                  

  答案:“涼”。  “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針)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  (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6.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詠 柳

                 [宋]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依得東風(fēng)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請分析鑒賞“依”字的藝術(shù)效果。

答:                                                                    

答案:“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寫出了柳條依靠東風(fēng)飛舞的狂放之態(tài),  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不僅寫柳,更形象地諷刺了倚勢猖狂得志的小人。

[題組三 語言特色型]

7.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卜 算 子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結(jié)合具體的詞語,簡要分析這首詞的語言風(fēng)格。

答:                                                                   

 答案:這首詞以口語起入,明白如話,樸素中見真情。“思君”“此恨”“相思”等詞把“我”的感情表露無遺;“只愿”“定不負”等詞語體現(xiàn)了“我”情深意切的真情。

8.(2010·廣東六校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清詩,然后回答問題。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fēng)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注] 屈大均,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早年參加抗清斗爭,后退隱不仕。其地位與顧炎武、吳嘉紀比肩。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結(jié)交前明遺民志士抗清,冀求復(fù)明。

本詩的頷聯(lián)和尾聯(lián)表現(xiàn)出了怎樣的語言風(fēng)格?請任選一聯(lián)簡要賞析。

答:                                                                        

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熟練掌握詩歌常用的各種語言風(fēng)格及其特征;其次,要認真分析所考查的兩聯(lián)詩句,具體說明詩句具有的風(fēng)格。

答案:含蓄委婉(或:深沉蘊藉)。

頷聯(lián):作者用垂淚的“落花”比喻受打擊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鳥”來比喻為清廷賣力幫腔的小人,含蓄地表達了深沉悲愴的情懷。

或尾聯(lián):“龍蛇四海歸無所”,比喻反清志士們因為大業(yè)難成而找不到自己的歸宿;“寒食年年愴客心”,指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前明遺民志士在每年寒食節(jié)的時候都會產(chǎn)生悲愴之情,反清無望的幽憤之情表達得深沉蘊藉。

[題組四 綜合演練]

9.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過 山 農(nóng) 家

          顧 況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1)標題的含意是拜訪山農(nóng),詩中無一“山”字,而“山”卻在其中,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在寫“山”?詩中寫出了山間怎樣的意境?請作簡要賞析。

答:                                                                      

 (2)三、四兩句是以山農(nóng)的口吻寫的,你認為哪些詞語傳達了山農(nóng)的什么性格和感情?

答:                                                                    

答案:(1)詩中并沒有出現(xiàn)“山”字,但詩人選取了與山景相關(guān)的“板橋”與“泉聲”,間接地表現(xiàn)了“我”行走在“山”中;同時詩人通過“泉聲”及山農(nóng)家咯咯的“雞鳴”,反襯出山間幽靜的意境。

(2)“莫嗔”、“卻喜”反映了山農(nóng)的豪爽性格,體現(xiàn)了淳樸的本色。“莫嗔”,即忙不迭地招呼客人,不要因焙制山茶時煙霧彌漫而見怪;同時與“卻喜”相對,表現(xiàn)了山農(nóng)在豐收以后趕晴天曬糧食的喜悅之情。

10.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明發(fā)房溪二首(其一)

              楊萬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轎上蕭蕭忽雨聲。

卻是松梢霜水落,雨聲那得此聲清。

(1)詩中哪一個字能概括全詩的意境特點?為什么?

答:                                                                  

  (2)這首詩的敘寫曲折有致,請作簡要分析。

答:                                                                 

答案:(1)“清”。一個“清”字,不但晶瑩澄澈,而且還帶著泠泠清韻,呈現(xiàn)出清幽澄明的境界。(2)晴天突然聽到雨聲,意外轉(zhuǎn)折引起懸念。詩人卻把晴日雨聲的謎底在第三句直接挑明,然后又在這基礎(chǔ)上,回過頭去將“霜水”聲與一般的“雨聲”作比較,引出第四句來。這就使詩意多了一層曲折,詩境也顯得更為深邃。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