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千古奇冤嘆魏延(上 下)

 宏鑫書屋 2012-03-10

zt三國的真相(八和九)千古奇冤嘆魏延(上下篇)
三國的真相(八)千古奇冤嘆魏延(上)

  前陣子NEWTYPE站上有某位朋友貼了一篇文章,稱“藝術和真實,她們本應是一對親密的姐妹”,這句話我們很贊同,但他同時又指責我們:“為什么一定要她們的其中一個去排擠顛覆另一個呢”,“講究真實就一定要以顛覆藝術為代價嗎”。我們已經(jīng)反復聲明過了,我們在述說歷史真相的時候,從來也沒有貶低過《三國演義》的文學藝術價值,我們并非要以真實來顛覆藝術,但這位朋友如此行文,卻大有欲以藝術去顛覆真實的意味。
  另外,再聲明一點,我們暫停罵人,而改為捧人,乃是最早和編輯的計劃中就商定的步驟,我們只要能夠賺到稿費吃飯,只要自認沒有做錯,“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難道還怕讀者打上門來不成?以為我們終于覺悟今是而昨非的部分讀者,請你們覺悟吧,一旦逮到好的題材,我們還會繼續(xù)撕下傳說中美好的一面,請你看真正歷史中的丑惡污穢的。
  閑話表過,這次我們來說說蜀漢大將魏延魏文長。魏延是我們非常喜歡的人物,不過人總是有逆反心理的,所以這么喜歡魏延,部分原因是文學作品中實在把他踩得太低也說不定。當然,感情歸感情,在行文中,我們可不會感情用事。

  魏延的出身和履歷不詳,史書上只記載他是義陽人——義陽在南陽郡的東南角上,也就是荊州的東部,但這并不能說明他是在荊州跟了劉備的,正如身為山東人的諸葛亮,要在湖北(荊州)才歸附劉備。史書上說魏延“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所謂部曲,是一種半依附關系的將領私兵,馬馬虎虎可以解釋為:在入蜀的時候,魏延是劉備的直轄部隊指揮官。演義中謂其是劉表部將,以及鎮(zhèn)襄陽大戰(zhàn)文聘、獻長沙刀劈韓玄,等等情節(jié),其實都是虛構的。
  劉備入川,魏延“數(shù)有戰(zhàn)功,遷牙門將軍”,大概也就一個少將師長。等到劉備當了漢中王,亟需任命一位大將守備蜀中的門戶——漢中。當時,“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可是劉備卻偏偏挑上了名不見經(jīng)傳的魏延,“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zhèn)遠將軍,領漢中太守”,相當于漢中軍區(qū)總司令兼漢中地區(qū)地委書記,軍事重鎮(zhèn)的黨政軍第一把手。大家聽到這樣的任命都很驚愕,為了安撫眾心,劉備故意在宴會上當面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真不含糊,回答說:“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辈懿傥掖虿贿^,可是依靠險要地形,可以把他攔住,要是他派別人過來,我就幫大王您捏了他!豪言壯語,聽到的人都暫時服氣了。
  當然,狠話誰不會講,牛皮誰不會吹,魏延鎮(zhèn)守漢中的實際功績究竟如何呢?《姜維傳》中說:“先主留魏延鎮(zhèn)漢中,皆實兵諸圍以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及興勢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钡搅私S守漢中,說魏延的部署“雖合周易‘重門’之義”,但只能保證不丟土地,卻不能大量殺傷敵人。于是他開開大門放敵人進來,希望利用漢、樂等重要軍事?lián)c斷敵后路,關門打狗??上?,姜維的戰(zhàn)術第一次實用就碰上了鐘會伐蜀,鐘會先分割漢軍諸圍,再分而擊破,漢中天險,不到一個月就全數(shù)拿下——既然已經(jīng)放我進來,那我怎么打就由不得你了呀!
  總之,魏延守備漢中凡十五年,沒有放一個敵兵進入自己的防區(qū),接任的王平完全依照魏延既定方針辦,也以少勝多,在興勢大敗曹爽的南征軍。既然有這種本領,那么劉備破格提拔魏延也就理所當然了。劉備稱皇帝以后,拜魏延鎮(zhèn)北將軍。劉禪即位,封他都亭侯。此后一路晉升,最后的官位是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jié)、南鄭侯。征西將軍可謂是實權武官的最高品級,并且要資格夠老才能在將軍前加一個“大”字;假節(jié)就是有不請旨而直接斬殺觸犯軍令者的權力,戰(zhàn)時甚至可以直接砍兩千石(漢代以俸祿多少來代表品級)以下的官員(乖乖,那已經(jīng)是后來的正二品啦?。?;南鄭侯為縣侯,是異姓爵位的第一等,和諸葛亮的武鄉(xiāng)(縣)侯同級。魏延這可真是位高權重呀,相當于:統(tǒng)帥本部參謀總長兼西方面軍總司令、上將軍銜。
  《演義》中不但說魏延是長沙降將(其實應該算起義將領),還說諸葛亮看到他腦后有反骨,只因為悍勇可用,才暫時留下他的小命,但一直壓制著他,言不聽,計不從。這恐怕是為了解釋魏延之死而設計的伏筆。最早的羅本《三國演義》,還數(shù)次描寫諸葛亮想干掉魏延,比如上方谷火燒司馬懿,就想把誘敵的魏延及其五百軍士一起燒死。后來毛宗崗父子重修演義,為了維持諸葛亮的高大光輝形象,把類似情節(jié)都刪掉了。其實魏延之死,就史書來研究,疑點甚多,我們將在下文詳細敘述。諸葛亮未必真想除掉魏延,否則下手的機會多了去了,何必等到臨死前。

  諸葛亮一出祁山的時候,魏延提出了奇襲子午谷的戰(zhàn)略:“聞夏侯楙(時鎮(zhèn)長安)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敝T葛亮“以為此懸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因此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對于子午谷戰(zhàn)略究竟是否可行,歷代有很多人提出各種完全相反的意見。反對派認為:一,子午谷道路險狹,未必十日可到;二,夏侯楙未必會棄城逃走;三,就算取下了長安,也未必能夠守得??;四,萬一失敗,本來兵力就不足的蜀軍損失太大。我們是贊同子午谷戰(zhàn)略的,所以對此幾問,詳加解釋一下。
  子午道確實奇險難行,但是很少有人去做過實地勘查,而就算真的實地勘查過,也不敢保證其路況是和三國時代一樣的。所以在這點上,我們只能相信魏延的判斷,魏延終究是當時名將,又久鎮(zhèn)漢中,對附近地理情況應該很熟悉,犯這種低級錯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后來魏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曹真伐蜀,也有一路走的子午谷,當時王肅向魏帝上疏說:“聞曹真發(fā)已逾月而行才半谷?!弊吡艘粋€多月才走到子午谷的一半。因此有人以此為證,說魏延的判斷是錯誤的。但是,當時的山路不是現(xiàn)在的高速公路,從南往北走和從北往南走未必速度相同。何況曹真是大兵團挺進,魏延欲精兵奇襲,行軍速度當然不會一樣。最后,曹真這次南征失敗,是因為“道逢霖雨”——連續(xù)的大雨天,你倒走走山路看?
  關于夏侯楙是否會棄長安城逃走的問題,人心是最難測的,何況咱們誰都沒有見過夏侯楙(笑)。但是魏延作為前線將領,應該會仔細研究對方主將的性格和勇怯,所以他的判斷應該是比較正確的。
  就算取下了長安,當然也未必守得住,但魏延其實未必想取下長安,更未必想堅守。諸葛亮出祁山北伐的目的不是一舉滅魏,否則他還不如從李嚴鎮(zhèn)守的白帝一線直插洛陽呢。他的目的是奪取魏的隴右,也就是長安以西地區(qū),然后積累物資、訓練騎兵、招撫羌人,尋找時機以高屋建瓴之勢向東方橫掃。魏延的子午谷戰(zhàn)略正是因應了諸葛亮的這個大方針,他的目的是穿插割斷魏東西兩個大軍事區(qū)的聯(lián)系,使敵軍混亂,配合諸葛亮奪取隴右。所以只要走出自午谷,插入敵人不得不救的心臟部位,并且堅持到和諸葛亮會師就可以了,不必要取下長安城,更不用堅守。
  子午谷戰(zhàn)略確實有冒險的成分在內(nèi),但是軍事行動從來就沒有百分百穩(wěn)勝的。后來鄧艾偷度陰平小路,比魏延的計劃還要冒險萬倍,結(jié)果不但勝利了,并且一仗就滅亡蜀漢政權。重要的是,當時蜀漢的基本國力和軍事實力都不如魏國,第一次北伐攻敵不備,正好趁此機會出動奇兵,一擊予敵重創(chuàng)。國力上小大之勢不是這么容易逆轉(zhuǎn)的,就好比賭博一樣,你的賭本比對方大,你可以穩(wěn)扎穩(wěn)打,否則只有偷機耍千,才有贏的可能。軍事講究奇正相生,諸葛亮用兵卻只見其正而不見其奇,一點點向前平推,碰到敵軍以大兵團來擋,就很難繼續(xù)獲得戰(zhàn)果了。魏延的計劃正是對諸葛亮戰(zhàn)略的補足。它沒能實行,我們可以討論懷疑其可行性,頂多承認勝負參半;諸葛亮“安從坦道”,“平取隴右”的戰(zhàn)略實行了,結(jié)果沒能獲取寸土,我們就可以說它不合適。兩相比較,魏延之計是否可用,不是很清楚明瞭了嗎?
  但是,因為關于子午谷戰(zhàn)略的文字,是裴松之引用《魏略》,標注在陳壽《魏延傳》“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下面的。所以某些朋友懷疑,所謂“精兵五千,負糧五千”是指一萬人,擔心萬一失敗,蜀漢丟掉一萬人,損失太大。但是按照魏延的計劃,走子午谷只需要十天,而就算他走出子午谷以后,沒有按照計劃中提到的“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就食于當?shù)?,要等到諸葛亮來會合,也不過二十多天而已。二十多天的軍糧,需要同等數(shù)目的搬運工嗎?何況,誰說搬運軍糧要靠士兵來著?難道諸葛亮歷次北伐,主力七八萬人,有一半是軍糧搬運隊,根本上不了戰(zhàn)場?!
  出蜀之道難行,但是口很多,多路出擊,使敵人不知道防堵何處為宜,兵力如何分配,是最上之上策??墒侵T葛亮歷次北伐,頂多出兵兩路,并且有一路肯定僅僅是疑兵,這是沒有多大作用的。魏延因此每每“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這里的萬人只是泛指,未必每次就一定要一萬兵馬,多一個少一個都不行。況且子午谷戰(zhàn)略提出的重要條件是夏侯楙鎮(zhèn)守長安,夏侯楙已經(jīng)不在了,魏延還想出子午奇襲,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裴疏中引《魏略》的那段話,是僅指一出祁山時的狀況,并非每次均如此。不能簡單把這里的“精兵五千,負糧五千”和“請兵萬人”聯(lián)系起來,附會為一個數(shù)字。
  上面說過了,打仗總要冒險,就算丟掉一萬人,也比消耗無數(shù)糧草輜重卻未得寸土,在戰(zhàn)略上要更有價值。我們寫下這些,是為了證明魏延確是蜀漢中期第一流的名將,唯此,他的被害身亡,才實在令人感嘆。因為諸葛亮不同意魏延的計劃,“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所以才有兩人矛盾重重,最終造成悲劇產(chǎn)生的猜測——是否的確如此,我們下文再詳加分析。

三國的真相(九)千古奇冤嘆魏延(下)

  關于魏延之死,就《三國志》中的記載,疑點很多。咱們先來講講一種完全另類的說法。裴松之疏引《魏略》說:“諸葛亮病,謂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钛訑z行己事,密持喪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發(fā)喪。亮長史楊儀宿與延不和,見延攝行軍事,懼為所害,乃張言延欲舉眾北附,遂率其眾攻延。延本無此心,不戰(zhàn)軍走,追而殺之?!?BR>  這和史學界普遍認同的講法完全相反,說諸葛亮臨終托付后事給魏延,結(jié)果楊儀誣蔑魏延造反,發(fā)動軍事政變,把他給干掉了。裴松之就認為這是敵國放出來的謠言,并不可信。本來嘛,“我之死后,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這種話,怎么可能出于一心北伐、恢復漢室的諸葛亮之口?
  《三國志》正文中記載,諸葛亮臨終托付后事給三個人,“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祎、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后退軍節(jié)度,令延斷后,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fā)?!?。這條記載非常古怪。首先,主將病危,為了怕引起軍中動搖,下令秘不發(fā)喪,且只與少數(shù)人商定后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少數(shù)人,既包括自己的親信,也應該包括軍中各部門重要官員??墒钱敃r論蜀漢的軍職,最高是諸葛亮,其次是魏延,諸葛亮偏不找魏延來商量,難道是故意要架空魏延嗎?
  其次,僅看這條記載,并沒有說明諸葛亮安排定了在自己去世以后,誰主掌軍隊的問題,只說讓魏延斷后,而姜維在前后軍中間起銜接輔助作用,所謂的比斷后“次之”。但是,再看以后事態(tài)的發(fā)展,似乎全軍上下認定了他是讓楊儀暫攝全軍統(tǒng)帥之職。不知道是史載不全呢?有脫漏呢?還是根本就是有人故意歪曲諸葛亮的意思?
  第三,諸葛亮吩咐:“若(魏)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fā)”。似乎已經(jīng)預料到魏延不會聽從自己遺命了。魏延為什么不肯聽從,原因不外乎兩點。第一,楊儀當時是丞相府長史和綏軍將軍,最高不過統(tǒng)帥部機要參謀,中將軍銜,可能實際權力很大,但論品級,比魏延要差很多。第二,史書上記載,魏楊二人素來不合,說魏延“既善養(yǎng)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而“唯楊儀不假借延,(魏)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因此,如果讓楊儀暫攝全軍統(tǒng)帥的話,魏延發(fā)脾氣,不聽話,是可以預料的。
  演義上提出來第三點,那就是說,魏延素有反心,只有諸葛亮制得住他,諸葛亮一死,他肯定要反。這當然是小說家言,筆者在前面講過了,魏延并非荊州降將,當然更不會有什么“腦后反骨”的情節(jié)現(xiàn)世。羅貫中為了證明這一點,在許多章節(jié)都埋下了伏筆,說魏延怎樣怎樣不聽話啊,怎樣怎樣埋怨諸葛亮啊,而諸葛亮也逮機會就要和他過不去。最重要的,就是被毛本刪去的“葫蘆谷燒司馬兼燒魏延”的故事。這是文藝作品的虛構,咱們探究歷史,不可將兩者混淆,不能把這條理由當真。

  如上所述,諸葛亮奇怪地沒有讓魏延參加如此重要的軍事會議。等到諸葛亮一死,“秘不發(fā)喪,(楊)儀令(費)祎往揣(延)延意指”,看看魏延對此什么態(tài)度?魏延果然不滿意,他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后將乎!”這句話說得很正義凜然——“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怎么能因為死了一個人,就終止了進取天下的大事業(yè)呢?!
  然后,魏延“因與(費)祎共作行留部分,令(費)祎手書與己連名,告下諸將”。也就是說,他和費祎兩個人重新商量了治喪步驟,誰保護著諸葛亮的靈柩回成都,誰帶兵繼續(xù)打仗,商量定了以后寫下來,兩個人共同簽名,準備向各部隊傳達。費祎可是只老狐貍,他知道這個時候要是反對魏延的意思,自己就死定啦,于是尋求脫身之策。他對魏延說:“當為君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薄灰[得這樣僵嘛,我回去和楊儀說,讓他把指揮權交出來,他是文官,不懂打仗的,一定不敢違抗您的意思啊。以此為借口,費祎出帳上馬就跑。等到魏延回過味來,派人去追他,已經(jīng)來不及了。
  就這樣,指揮權還在楊儀手中,或者應該說,還在統(tǒng)帥本部手中。因為諸葛亮的死訊還未公布,楊儀作為機要參謀,完全可以假傳諸葛亮的命令。于是,他命令各營打點物資,準備撤軍南歸。這個命令,肯定沒有向魏延的直屬部隊傳達,因為史書上說:“(魏)延遣人覘(楊)儀等,遂使欲案(諸葛)亮成規(guī),諸營相次引軍還”,要等魏延派人去查看楊儀的行動,才發(fā)現(xiàn)原來大家都已經(jīng)在準備回家了。魏延大怒,趁著楊儀還沒有動身,搶先一步,“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魏延的意圖很明確,你掌握了統(tǒng)帥權,我不過只有本部兵馬,當面沖突對我沒有好處,我只有趕回成都,利用天子的權威討伐你,才有獲勝希望。
  就這樣,魏延和楊儀雙方面都向后主劉禪上表,宣稱對方謀叛,“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劉禪沒主意,就問侍中董允和留府長史蔣琬,這兩個家伙誰說的比較可信?蔣琬和董允都是諸葛亮的弟子,也就是說,都是楊儀一黨,當然一致對外,“咸保儀疑延”——為楊儀擔保,懷疑魏延的奏章的真實性。于是劉禪命令蔣琬“率宿衛(wèi)諸營赴難北行”,準備討伐魏延。
  可是這個時候,魏延已經(jīng)死翹翹了。原因是他“據(jù)南谷口,遣兵逆擊(楊)儀等”,而“(楊)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這個何平,就是大將王平。他本姓何,后來過繼給老王家,才改名王平。王平臨陣大罵魏延:“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這個時候,諸葛亮的死訊已經(jīng)公開發(fā)布了。
  魏延為什么不直指成都,而要在南谷口,以弱勢兵力對抗楊儀呢?猜測其原因,一定是劉禪討伐他的消息已經(jīng)傳到,他已經(jīng)沒有機會混入成都,挾持皇帝了。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所部軍心動搖,被王平一叫罵,立刻“士眾知曲在(魏)延,莫為用命,軍皆散”,也就可以理解了。所謂的“曲在延”,當兵的怎么知道上層斗爭的內(nèi)幕?他們只是服從諸葛亮和皇帝的命令,既然這兩者似乎都是站在楊儀一邊的,于是認為魏延是反叛,不愿意跟從他,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這和此事件的真實曲直無關。
  魏延沒有辦法,他現(xiàn)在唯一可去的地方,就是自己當太守、經(jīng)營了十多年的漢中?!埃ㄎ海┭营毰c其子數(shù)人逃亡,奔漢中,(楊)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于(楊)儀?!庇谑菞顑x用腳踩著魏延的腦袋,嘲笑說:“庸奴,復能作惡否?”——蠢東西,你還能作惡嗎?一副小人得志的惡心嘴臉!

  回過頭來再仔細研究一下諸葛亮的遺命問題。很多朋友都大力堅持諸葛亮臨終不和魏延商量身后事的合理性。他們認為,因為魏延和楊儀素來不合,而又有假節(jié)的權力,諸葛亮怕魏延大權在握,上手就把楊儀宰了。為了保護心愛弟子的性命,所以才行此下策。
  這種觀點,表面上看起來是在為諸葛亮辯護,實際卻產(chǎn)生了故意丑化諸葛亮之用心的效果。筆者雖然對諸葛亮不感冒,可以也不會隨便往他頭上扣屎盆子。魏楊相爭,會引發(fā)一場動亂,是個人就預料得到。為了保護弟子的性命,導致軍中動亂,導致魏延的被殺,諸葛亮是這么小肚雞腸,公私不分的人嗎?
  修正這種觀點,又有人認為,諸葛亮是怕魏延大權獨攬以后會危害國家,所以設計除之。但這又有三點說不通。第一,魏延雖然是高級軍官,在朝廷中可并沒有軍政大權一把抓的實力和威望,他不可能做宰相,而換了一個宰相,即使不能象諸葛亮那樣完全駕馭魏延,也不能肯定魏延會造反。第二,魏延前此并沒有擅權和反叛的苗頭,因為對一個人看不順眼,認為他肯定不是好東西,就在臨終前要把他做掉,這種行為即使諸葛亮干得出來,也不能說這就是正確的甚至是正義的。第三,以諸葛亮的權威,他想殺魏延,什么時候動手都可以,干嘛要等死后借楊儀的手來殺?
  因此,諸葛亮臨終節(jié)度,絕對是有問題的。大概是為了維持他及其弟子們小集團的利益(這個集團,包括楊儀、姜維,也包括后來代替諸葛亮執(zhí)蜀政的蔣琬和費祎),把勞苦功高的最后一塊絆腳石魏延踢掉。當然也說不定是諸葛亮病迷糊了,發(fā)布了一生最后的的所謂“亂命”。

  筆者這樣猜測,恐怕諸葛亮的擁躉們又要跳出來罵人了。各位崇拜諸葛亮我不反對,認為筆者在《撥開迷霧見諸葛》一文中很多觀點站不住腳,或者以偏蓋全,咱們也可以進行學術討論,沒必要弄到勢同水火。但是因為崇拜一個人,就不允許他身上出現(xiàn)哪怕一丁點污點,恐怕就不是正確的讀史態(tài)度了。
  所以這樣說,并不是要指責諸葛亮的擁護者們,而是為了引出下文。下文要說什么?要說的是,經(jīng)過在網(wǎng)絡上就魏延之死和許多諸葛亮的擁護者反復打筆仗,筆者突然又有了點新的想法。還不很成熟,寫出來大家研究。
  咱們一直研究諸葛亮遺命的合理性甚至是正確性,卻忽略了一個根本的問題,那就是遺命的真實性。諸葛亮的臨終遺命只有三個人聽到,那就是楊儀、費祎和姜維。楊儀是遺命的最大獲利者,不用說了??促M祎的舉動,也是遺命的忠實擁護者。姜維在這件事中沒有起到什么作用,應該也是贊同的。重要的是,他們?nèi)硕紝儆谥T葛亮的弟子,是同班同學,走得近,商量一些鬼花樣,都是有其可能性的。
  史書上沒有記載說諸葛亮的遺命有文字證明。費祎去見魏延,沒有提到這一點,否則魏延根本不敢抗命;楊儀上奏魏延造反,也沒有說附上諸葛亮的遺書,否則劉禪早就拿定支持誰的主意了,還用問蔣琬和董允?王平也沒有臨陣宣讀遺書,否則不是效果更好?會不會是楊、費、姜三人密謀,矯命奪取軍中實權呢?
  這種猜測,還有一個根據(jù)的疑點,就是關于楊儀之死。楊儀宰了魏延,自以為功高蓋世,可是回到成都,卻只拿了一個虛銜——“拜為中軍師,無所統(tǒng)領,從容而已”。原因是諸葛亮對于自己繼承人的安排,“平生密指,以(楊)儀性狷狹,意在蔣琬”——又是一個無從考證的“密指”!
  于是楊儀口出怨言:“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復及。”這句話被費祎秘密報告上去,遂“廢(楊)儀為民,徙漢嘉郡”?!埃睿﹥x至徙所,復上書誹謗,辭指激切,遂下郡收(楊)儀?!睏顑x上書中誹謗了一些什么,有沒有揭露什么不為人知的陰謀,就誰都不清楚了。總之,楊儀被迫自殺,諸葛亮的遺命遂成真正無頭公案。
  許多歷史真相,就都這樣被湮滅了。后人只能揣測,卻無法得出確實的結(jié)論。我們唯一可以知道的是,一代名將魏延作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死得實在是太冤枉了!


以前啊修因為這個和別人打過,呼呼,再折騰一把…… :047: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