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內(nèi)經(jīng)》對瘟疫與運氣關系的認識

 johnney908 2014-05-22
作者單位: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上海,201203)

【摘要】  瘟疫是烈性傳染病,造成傳播的根本原因固然是各種生物體,但氣候、氣化可以影響傳播過程。本文通過對《素問遺篇》進行分析,探討五運與瘟疫的關系,主要是上下氣運位置相錯,“上下失守”,“地不奉天”,最容易導致氣候異常,有利瘟疫發(fā)生,且其氣化作用還有一個累積、疊加,再蓄勢待發(fā)的可能,在三年后可能演發(fā)為大疫流行。再從《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分析六氣與瘟疫的關系,指出六氣環(huán)周的某些階段,隨著氣化遞遷、客主加臨,出現(xiàn)德政令變、氣候異常,形成疫病流行的時空環(huán)境,并將重大疫病暴發(fā)與流行的年份、節(jié)氣、氣候、氣化等因素相聯(lián)系。希冀本文對瘟疫的防治研究能提供參考。

【關鍵詞】  內(nèi)經(jīng) 瘟疫 運氣

   瘟疫是烈性傳染病,由天地暴戾之氣疫毒所致,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造成人群大面積的死亡。無論古今中外,瘟疫始終是人類健康的最大天敵,造成瘟疫傳播的根本原因肯定是各種生物體,諸如細菌、病毒等等,然而這些生物體在產(chǎn)生、繁殖、傳播、侵入人體乃至瘟疫形成的整個過程中,就決不僅僅是生物體的本身因素在起作用,有許多因素可以影響此過程,而氣候、氣化等因素就是其中重要影響因子之一。運氣學說的核心理論是氣化理論,著重揭示宇宙運動、氣化以及生物體生長發(fā)展變化的宏觀整體關系。自然界中人體,以及各種生物體無不處在天地氣化之中。運氣學說認為,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季節(jié),不同的氣候變化,會對人體、以及生物體(如細菌、病毒)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從而使人類在某些時段、某些氣候條件下產(chǎn)生不同的瘟疫。我國《傳染病防治法》中30多種病種,絕大多數(shù)與氣候有著鮮明的相關性。《內(nèi)經(jīng)》中已經(jīng)有運氣與瘟疫關系的論述,探討這部分內(nèi)容,將有助于了解在五運六氣環(huán)周的某些階段,隨著歲運遞遷、客主加臨,變異、勝復、郁發(fā),出現(xiàn)德政令變、氣候常異、萬物榮枯,形成疫病流行的時空環(huán)境,重大疫病可能在什么年份、什么節(jié)氣、怎樣的氣候、氣象的條件下容易暴發(fā)。

    五運變化與瘟疫的關系

    《內(nèi)經(jīng)》中已經(jīng)有瘟疫名稱的記載,如“霍亂”、“大風”(麻風)、“溫病”、“溫厲”、“大厲”、“瘧”、“黃疸”等等?!端貑枴ご谭ㄕ摗分嘘U述的瘟疫非常明確地顯示出烈性傳染病的特點,即傳播迅速,病狀相似,“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所謂“五疫”即木疫、火疫、土疫、金疫、水疫,又稱為“五癘”,“疫之與癘,即是上下剛柔之名也,窮歸一體也?!?/p>

    有關瘟疫的發(fā)生與五運氣候異常變化相關的論述,在《內(nèi)經(jīng)》中主要見于《素問遺篇·刺法論》和《素問遺篇·本病論》,盡管此二篇是后人補入,但其中的理論可供思考。

    按照這二篇的認識,疫病的發(fā)生主要多見于那些五運和六氣之間的陰陽剛柔關系失調(diào)的年份。比如,上一年的司天之氣不退位,中運的勝氣強盛,使上下氣運的位置相錯,“上下失守”, “地不奉天”。

    以壬午年為例,《本病論》載:“假令壬午陽年太過,如辛巳天數(shù)有余者,雖交后壬午年也, 厥陰猶尚治天,地己遷正,陽明在泉,去歲丙申少陽以作右間,即天厥陰而地陽明,故地不奉天者也?!?/p>

    《刺法論》也曰:“假令壬午,剛柔失守  上壬未遷正,下丁獨然,即雖陽年,虧及不同 ,上下失守。”


    此二段經(jīng)文的大意為:假如壬午年的運氣之間的陰陽剛柔關系失調(diào), 丁(陰木)壬(陽木)之間不能呼應相招,而上一年的司天之氣(指辛巳年的司天之氣厥陰風木)未退位,中運的勝氣(指燥氣, 金克木)出現(xiàn),這樣上下氣運的位置相錯,“上下失守”,氣候表現(xiàn)為“金行燥勝,火化熱復”,氣候燥熱,此為“地不奉天”。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容易發(fā)生“民病夭亡,臉肢府黃疸滿閉”的疫病,類似于病毒性肝炎等的流行。

    問題還不至于此,這些異常運氣的氣化作用還有一個累積、疊加,再蓄勢待發(fā)的可能,在三年后可能演發(fā)為大疫流行,如上述的壬午年,“后三年化癘,名曰木癘,其狀如風疫”,也即到甲申或乙酉年還有大的疫病發(fā)生。盡管原文沒有描述木癘或風疫的癥狀,但根據(jù)《內(nèi)經(jīng)》之義,當指肝的瘟疫,應具有“筋骨并辟”、“肉瘛”、“目視”、“掉眩”、“巔疾”、“脅痛”、“吐甚”、“善暴僵仆”等肝的病證特點。

    這種“三年變大疫”的理論已經(jīng)被2003年sars的流行所證實,許多研究《內(nèi)經(jīng)》運氣學說的學者紛紛發(fā)表論文,認為“非典”的發(fā)生,對《內(nèi)經(jīng)》運氣學說理論正確性是一次很好的檢驗機會。顧植山[1,2]分析《素問遺篇·本病論》:“假令庚辰陽年太過,如己卯天數(shù)有余者,雖交得庚辰年也,陽明猶尚治天,地已遷正,太陰司地,去歲少陰以作右間,即天陽明而地太陰也,故地不奉天也。乙巳相會,金運太虛,反受火勝……火勝熱化,水復寒刑。此乙庚失守,其后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甭?lián)系合肥地區(qū)氣象資料,2000年合肥地區(qū)全年降雨量偏少,氣溫偏高,尤以上半年表現(xiàn)明顯,符合《素問遺篇》“庚辰陽年太過”、“布天未退,中運勝來”、“陽明猶尚治天”、“火勝熱化”等運氣特點。至11月出現(xiàn)平均氣溫9.4℃,為1982~2002年20年中的最低記錄,屬典型的“水復寒刑”。按經(jīng)文“三年變大疫”之說,正好應該在2002年至2003年發(fā)生疫情。經(jīng)文說:“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睆V東最早發(fā)現(xiàn)“非典”在2002年(壬午年),北方大規(guī)模流行在2003年(癸未年),由此觀之,《素問遺篇》對疫病發(fā)生的時間預測不可謂不正確了,其中反映的運氣規(guī)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蘊含的科學原理值得我們?nèi)ド钊胩骄俊?/p>

    《素問·刺法論》不僅論述五運與瘟疫發(fā)病的關系,同時又提供預防五疫的方法?!叭绾慰傻貌幌嗳疽渍?……不相染者,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并創(chuàng)制小金丹以預防之?!靶〗鸬し剑撼缴岸?,水磨雄黃一兩,葉子雄黃一兩,紫金半兩,同入合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實,不用爐,不須藥制,用火二十斤煅之也,七日終,候冷七日取,次日出合子,埋藥地中七日,取出順日研之三日,煉白沙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東吸日華氣一口,冰水下丸,和氣咽之,服十粒,無疫干也?!狈街兴奈端幬铮貏e是辰砂、雄黃是后世辟瘟防疫常用的藥物。

    六氣變化與溫疫的關系

    《內(nèi)經(jīng)》中關于六氣變化與溫疫的關系主要見于《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其中對溫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從六氣的角度進行分析。

    辰戌之紀,如丙戌年、壬辰年,為太陽寒水司天,“凡此太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初之氣,地氣遷,氣乃大溫,草乃早榮,民乃厲,溫病乃作,身熱,頭痛,嘔吐,肌腠瘡瘍。”凡是太陽寒水司天的年份,氣化的運行比正常的天時為早,初之氣(始于大寒日,約1月21日;終于春分日,約3月2日),由于上年在泉之氣遷易,氣候異常溫暖,草木過早繁盛,人們發(fā)生疫癘的機會較多,如果溫病發(fā)作,多見發(fā)熱,頭痛,嘔吐,肌膚瘡瘍等證,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斑疹傷寒。 此二段經(jīng)文的大意為:假如壬午年的運氣之間的陰陽剛柔關系失調(diào), 丁(陰木)壬(陽木)之間不能呼應相招,而上一年的司天之氣(指辛巳年的司天之氣厥陰風木)未退位,中運的勝氣(指燥氣, 金克木)出現(xiàn),這樣上下氣運的位置相錯,“上下失守”,氣候表現(xiàn)為“金行燥勝,火化熱復”,氣候燥熱,此為“地不奉天”。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容易發(fā)生“民病夭亡,臉肢府黃疸滿閉”的疫病,類似于病毒性肝炎等的流行。 卯酉之紀,如乙酉年、辛卯年,為陽明燥金司天,“凡此陽明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后天……二之氣,陽乃布,民乃舒,物乃生榮。厲大至,民善暴死”;“終之氣,陽氣布,候反溫,蟄蟲來見,……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溫?!?凡是陽明司天的年份,氣化運行比正常天時為遲,二之氣(始于春分日,約3月2日;終于小滿日,約5月21日),陽氣敷布,人們感到很舒服,萬物生長繁榮。此時如果疫病突至,人們猝不及防,容易突然死亡;而且,在其終之氣的時段(始于小雪日,約11月23日;終于大寒日,約1月21日),應是陰凝寒雪之際,卻出現(xiàn)陽氣盛布,氣候反而溫暖如春,應該蟄伏的蟲類仍然活動于外,水流動而不結冰,人們也因氣候溫暖而感到舒服;但是冬行夏令,氣候應寒而反溫,適宜溫病流行,如流感、白喉等。1987年(丁卯年)冬上海甲肝大流行,正是在終之氣的時段。

    寅申之紀,如甲申年、庚寅年,為少陽相火司天,“凡此少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初之氣,地氣遷,風勝乃搖,寒乃去,候乃大溫,草木早榮,寒來不殺,溫病乃起。其病氣怫于上,血溢,目赤,咳逆,頭痛,血崩,脅滿,膚腠中瘡。”凡是少陽相火司天的年份,氣化提前,初之氣(始于大寒日,約1月21日:終于春分日,約3月21日),地氣遷移,風氣亢盛有搖動之勢,太陽寒水退位,氣候非常溫暖,草木早早繁榮,雖有寒氣侵襲,難能抑制其陽熱升發(fā)之勢,所以溫熱病容易發(fā)生,其病多見陽熱怫郁于人體上部,出現(xiàn)口鼻出血、目赤、咳嗽氣逆、頭痛、血崩、脅肋脹滿、肌膚生瘡等病證,如猩紅熱、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等。

    丑未之紀,如癸未年、己丑年,為太陰濕土司天,“凡此太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后天……二之氣,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溫厲大行,遠近咸若。濕蒸相薄,雨乃時降。”凡是太陰濕土司天的年份,二之氣(始于春分日,約3月21日;終于小滿日,約5月21日),主氣與客氣皆為少陰君火行令,萬物由此得到化育,人們感到很舒服。但少陰之火熱盛,加之司天之濕氣上蒸,與熱氣相搏,雨水時降,濕熱氣候適宜瘟疫邪氣的繁殖、流衍,因患同一種瘟疫,故證候遠近相同。如細菌性痢疾、霍亂、流行性出血熱(經(jīng)家鼠傳播以3~5月為高峰)等等。2003年(癸未年)的sars傳播高峰即在此時段。

    子午之紀,如壬午年、戊子年,為少陰君火司天,“凡此少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五之氣,畏火臨,暑反至,陽乃化,萬物乃生,乃長榮,民乃康。其病溫。”凡是少陰君火司天的年份,五之氣(始于秋分日,約9月23日;終于小雪日,約11月23日),應是“風清氣切,大涼乃舉……殺氣來至,草木蒼干”之時,因少陽相火加臨,氣候反現(xiàn)暑熱,陽氣運化,萬物仍然生長繁榮,人們感覺非常舒服。但因氣候應涼反熱,其發(fā)病以溫病為多,如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脊髓灰質炎、傷寒副傷寒,等等。

    巳亥之紀,如辛巳年、丁亥年,為厥陰風木司天,“凡此厥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后天……終之氣,相火司令,陽乃大化,蟄蟲出見,流水不冰,地氣大發(fā),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溫厲。”凡是厥陰風木司天的年份,氣化運行比正常天時為遲,終之氣(始于小雪日,約11月23日;終于大寒日,約1月21日),客氣少陽相火當令,陽氣旺盛,蟄伏的蟲類出來活動,河流不冰,地中陽氣發(fā)泄,百草重又生長,人們感到很舒暢。氣候異常,應寒反暖,其發(fā)病則為溫病、疫癘,如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熱(經(jīng)黑線姬鼠傳播,以11月至次年1月為高峰)。

    據(jù)上所述,《六元正紀大論》認為,年支不同,客主加臨的情況隨著運氣而變化,其氣候表現(xiàn)異常,故而溫病發(fā)生的時間段也不相同,但其中還是有規(guī)律可循。一般情況下,氣化運行異常(氣化先天、氣化后天),會導致氣候異常而致瘟疫發(fā)生;其次,溫病的發(fā)生大多在上半年的初之氣,大寒日(約1月21日) ;二之氣,春分日(約3月21日) ;或下半年的五之氣,秋分日(約9月23日) ;終之氣,小雪日(約11月23日) 。而三之氣(約5月21日~7月22日)、四之氣(約7月23日~9月23日)等時間段一般不會發(fā)生大的瘟疫[3]。這可能與氣候炎熱,紫外線強度高,細菌和病毒容易被殺滅有關。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的專家研究表明,氣象條件在sars傳播中的確起一定作用。濕性氣候適合sars病毒大量繁殖。在北京地區(qū)5月份上午10點的晴朗天氣下,即紫外線強度為4~5微瓦/平方厘米情況下,3小時可殺滅體外冠狀病毒。但如果是陰天,陽光中紫外線殺滅sars病毒的能力就大大下降。研究人員截取了北京地區(qū)疫情最為嚴峻的4月21日至5月20日(恰好是五運六氣中的二之氣區(qū)間)的逐日氣象要素資料,發(fā)現(xiàn)sars傳播及發(fā)作與之前9~10天的最高氣溫、相對濕度及日較差有一定關系。日最高溫度相對較低(26℃以下)、氣溫日較差較小、空氣相對濕度較大的情況下,有利于sars病毒擴散和傳播;反之,則不利于sars病毒的擴散和傳播[4]。

【參考文獻】  1 顧植山.“三年化疫”說非典[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03,9(12):881.

2 顧植山.從sars看五運六氣與疫病的關系[j].江西中醫(yī)學院 院報,2003,15(3):13.

3 陳鳳芝,周麗穎,蘇 穎.《內(nèi)經(jīng)》運氣理論與溫病sars辨識[j].中醫(yī)藥學刊,2004,22(7):1308.

4 陳璧羨.對《近1200年疫病流行與干支紀年的相關性研究》的再研究[j].中國醫(yī)藥學報,2004,19(11):647.

    問題還不至于此,這些異常運氣的氣化作用還有一個累積、疊加,再蓄勢待發(fā)的可能,在三年后可能演發(fā) 卯酉之紀,如乙酉年、辛卯年,為陽明燥金司天,“凡此陽明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后天……二之氣,陽乃布,民乃舒,物乃生榮。厲大至,民善暴死”;“終之氣,陽氣布,候反溫,蟄蟲來見,……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溫?!?凡是陽明司天的年份,氣化運行比正常天時為遲,二之氣(始于春分日,約3月2日;終于小滿日,約5月21日),陽氣敷布,人們感到很舒服,萬物生長繁榮。此時如果疫病突至,人們猝不及防,容易突然死亡;而且,在其終之氣的時段(始于小雪日,約11月23日;終于大寒日,約1月21日),應是陰凝寒雪之際,卻出現(xiàn)陽氣盛布,氣候反而溫暖如春,應該蟄伏的蟲類仍然活動于外,水流動而不結冰,人們也因氣候溫暖而感到舒服;但是冬行夏令,氣候應寒而反溫,適宜溫病流行,如流感、白喉等。1987年(丁卯年)冬上海甲肝大流行,正是在終之氣的時段。

    寅申之紀,如甲申年、庚寅年,為少陽相火司天,“凡此少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初之氣,地氣遷,風勝乃搖,寒乃去,候乃大溫,草木早榮,寒來不殺,溫病乃起。其病氣怫于上,血溢,目赤,咳逆,頭痛,血崩,脅滿,膚腠中瘡。”凡是少陽相火司天的年份,氣化提前,初之氣(始于大寒日,約1月21日:終于春分日,約3月21日),地氣遷移,風氣亢盛有搖動之勢,太陽寒水退位,氣候非常溫暖,草木早早繁榮,雖有寒氣侵襲,難能抑制其陽熱升發(fā)之勢,所以溫熱病容易發(fā)生,其病多見陽熱怫郁于人體上部,出現(xiàn)口鼻出血、目赤、咳嗽氣逆、頭痛、血崩、脅肋脹滿、肌膚生瘡等病證,如猩紅熱、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等。

    丑未之紀,如癸未年、己丑年,為太陰濕土司天,“凡此太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后天……二之氣,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溫厲大行,遠近咸若。濕蒸相薄,雨乃時降?!狈彩翘帩裢了咎斓哪攴?,二之氣(始于春分日,約3月21日;終于小滿日,約5月21日),主氣與客氣皆為少陰君火行令,萬物由此得到化育,人們感到很舒服。但少陰之火熱盛,加之司天之濕氣上蒸,與熱氣相搏,雨水時降,濕熱氣候適宜瘟疫邪氣的繁殖、流衍,因患同一種瘟疫,故證候遠近相同。如細菌性痢疾、霍亂、流行性出血熱(經(jīng)家鼠傳播以3~5月為高峰)等等。2003年(癸未年)的sars傳播高峰即在此時段。

    子午之紀,如壬午年、戊子年,為少陰君火司天,“凡此少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五之氣,畏火臨,暑反至,陽乃化,萬物乃生,乃長榮,民乃康。其病溫?!狈彩巧訇幘鹚咎斓哪攴荩逯畾?始于秋分日,約9月23日;終于小雪日,約11月23日),應是“風清氣切,大涼乃舉……殺氣來至,草木蒼干”之時,因少陽相火加臨,氣候反現(xiàn)暑熱,陽氣運化,萬物仍然生長繁榮,人們感覺非常舒服。但因氣候應涼反熱,其發(fā)病以溫病為多,如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脊髓灰質炎、傷寒副傷寒,等等。

    巳亥之紀,如辛巳年、丁亥年,為厥陰風木司天,“凡此厥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后天……終之氣,相火司令,陽乃大化,蟄蟲出見,流水不冰,地氣大發(fā),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溫厲。”凡是厥陰風木司天的年份,氣化運行比正常天時為遲,終之氣(始于小雪日,約11月23日;終于大寒日,約1月21日),客氣少陽相火當令,陽氣旺盛,蟄伏的蟲類出來活動,河流不冰,地中陽氣發(fā)泄,百草重又生長,人們感到很舒暢。氣候異常,應寒反暖,其發(fā)病則為溫病、疫癘,如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熱(經(jīng)黑線姬鼠傳播,以11月至次年1月為高峰)。

    據(jù)上所述,《六元正紀大論》認為,年支不同,客主加臨的情況隨著運氣而變化,其氣候表現(xiàn)異常,故而溫病發(fā)生的時間段也不相同,但其中還是有規(guī)律可循。一般情況下,氣化運行異常(氣化先天、氣化后天),會導致氣候異常而致瘟疫發(fā)生;其次,溫病的發(fā)生大多在上半年的初之氣,大寒日(約1月21日) ;二之氣,春分日(約3月21日) ;或下半年的五之氣,秋分日(約9月23日) ;終之氣,小雪日(約11月23日) 。而三之氣(約5月21日~7月22日)、四之氣(約7月23日~9月23日)等時間段一般不會發(fā)生大的瘟疫[3]。這可能與氣候炎熱,紫外線強度高,細菌和病毒容易被殺滅有關。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的專家研究表明,氣象條件在sars傳播中的確起一定作用。濕性氣候適合sars病毒大量繁殖。在北京地區(qū)5月份上午10點的晴朗天氣下,即紫外線強度為4~5微瓦/平方厘米情況下,3小時可殺滅體外冠狀病毒。但如果是陰天,陽光中紫外線殺滅sars病毒的能力就大大下降。研究人員截取了北京地區(qū)疫情最為嚴峻的4月21日至5月20日(恰好是五運六氣中的二之氣區(qū)間)的逐日氣象要素資料,發(fā)現(xiàn)sars傳播及發(fā)作與之前9~10天的最高氣溫、相對濕度及日較差有一定關系。日最高溫度相對較低(26℃以下)、氣溫日較差較小、空氣相對濕度較大的情況下,有利于sars病毒擴散和傳播;反之,則不利于sars病毒的擴散和傳播[4]。

【參考文獻】
  1 顧植山.“三年化疫”說非典[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03,9(12):881.

2 顧植山.從sars看五運六氣與疫病的關系[j].江西中醫(yī)學院 院報,2003,15(3):13.

3 陳鳳芝,周麗穎,蘇 穎.《內(nèi)經(jīng)》運氣理論與溫病sars辨識[j].中醫(yī)藥學刊,2004,22(7):1308.

4 陳璧羨.對《近1200年疫病流行與干支紀年的相關性研究》的再研究[j].中國醫(yī)藥學報,2004,19(11):647. 卯酉之紀,如乙酉年、辛卯年,為陽明燥金司天,“凡此陽明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后天……二之氣,陽乃布,民乃舒,物乃生榮。厲大至,民善暴死”;“終之氣,陽氣布,候反溫,蟄蟲來見,……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溫?!?凡是陽明司天的年份,氣化運行比正常天時為遲,二之氣(始于春分日,約3月2日;終于小滿日,約5月21日),陽氣敷布,人們感到很舒服,萬物生長繁榮。此時如果疫病突至,人們猝不及防,容易突然死亡;而且,在其終之氣的時段(始于小雪日,約11月23日;終于大寒日,約1月21日),應是陰凝寒雪之際,卻出現(xiàn)陽氣盛布,氣候反而溫暖如春,應該蟄伏的蟲類仍然活動于外,水流動而不結冰,人們也因氣候溫暖而感到舒服;但是冬行夏令,氣候應寒而反溫,適宜溫病流行,如流感、白喉等。1987年(丁卯年)冬上海甲肝大流行,正是在終之氣的時段。

    寅申之紀,如甲申年、庚寅年,為少陽相火司天,“凡此少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初之氣,地氣遷,風勝乃搖,寒乃去,候乃大溫,草木早榮,寒來不殺,溫病乃起。其病氣怫于上,血溢,目赤,咳逆,頭痛,血崩,脅滿,膚腠中瘡?!狈彩巧訇栂嗷鹚咎斓哪攴?氣化提前,初之氣(始于大寒日,約1月21日:終于春分日,約3月21日),地氣遷移,風氣亢盛有搖動之勢,太陽寒水退位,氣候非常溫暖,草木早早繁榮,雖有寒氣侵襲,難能抑制其陽熱升發(fā)之勢,所以溫熱病容易發(fā)生,其病多見陽熱怫郁于人體上部,出現(xiàn)口鼻出血、目赤、咳嗽氣逆、頭痛、血崩、脅肋脹滿、肌膚生瘡等病證,如猩紅熱、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等。

    丑未之紀,如癸未年、己丑年,為太陰濕土司天,“凡此太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后天……二之氣,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溫厲大行,遠近咸若。濕蒸相薄,雨乃時降。”凡是太陰濕土司天的年份,二之氣(始于春分日,約3月21日;終于小滿日,約5月21日),主氣與客氣皆為少陰君火行令,萬物由此得到化育,人們感到很舒服。但少陰之火熱盛,加之司天之濕氣上蒸,與熱氣相搏,雨水時降,濕熱氣候適宜瘟疫邪氣的繁殖、流衍,因患同一種瘟疫,故證候遠近相同。如細菌性痢疾、霍亂、流行性出血熱(經(jīng)家鼠傳播以3~5月為高峰)等等。2003年(癸未年)的sars傳播高峰即在此時段。

    子午之紀,如壬午年、戊子年,為少陰君火司天,“凡此少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五之氣,畏火臨,暑反至,陽乃化,萬物乃生,乃長榮,民乃康。其病溫?!狈彩巧訇幘鹚咎斓哪攴?,五之氣(始于秋分日,約9月23日;終于小雪日,約11月23日),應是“風清氣切,大涼乃舉……殺氣來至,草木蒼干”之時,因少陽相火加臨,氣候反現(xiàn)暑熱,陽氣運化,萬物仍然生長繁榮,人們感覺非常舒服。但因氣候應涼反熱,其發(fā)病以溫病為多,如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脊髓灰質炎、傷寒副傷寒,等等。

    巳亥之紀,如辛巳年、丁亥年,為厥陰風木司天,“凡此厥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后天……終之氣,相火司令,陽乃大化,蟄蟲出見,流水不冰,地氣大發(fā),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溫厲?!狈彩秦赎庯L木司天的年份,氣化運行比正常天時為遲,終之氣(始于小雪日,約11月23日;終于大寒日,約1月21日),客氣少陽相火當令,陽氣旺盛,蟄伏的蟲類出來活動,河流不冰,地中陽氣發(fā)泄,百草重又生長,人們感到很舒暢。氣候異常,應寒反暖,其發(fā)病則為溫病、疫癘,如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熱(經(jīng)黑線姬鼠傳播,以11月至次年1月為高峰)。

    據(jù)上所述,《六元正紀大論》認為,年支不同,客主加臨的情況隨著運氣而變化,其氣候表現(xiàn)異常,故而溫病發(fā)生的時間段也不相同,但其中還是有規(guī)律可循。一般情況下,氣化運行異常(氣化先天、氣化后天),會導致氣候異常而致瘟疫發(fā)生;其次,溫病的發(fā)生大多在上半年的初之氣,大寒日(約1月21日) ;二之氣,春分日(約3月21日) ;或下半年的五之氣,秋分日(約9月23日) ;終之氣,小雪日(約11月23日) 。而三之氣(約5月21日~7月22日)、四之氣(約7月23日~9月23日)等時間段一般不會發(fā)生大的瘟疫[3]。這可能與氣候炎熱,紫外線強度高,細菌和病毒容易被殺滅有關。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的專家研究表明,氣象條件在sars傳播中的確起一定作用。濕性氣候適合sars病毒大量繁殖。在北京地區(qū)5月份上午10點的晴朗天氣下,即紫外線強度為4~5微瓦/平方厘米情況下,3小時可殺滅體外冠狀病毒。但如果是陰天,陽光中紫外線殺滅sars病毒的能力就大大下降。研究人員截取了北京地區(qū)疫情最為嚴峻的4月21日至5月20日(恰好是五運六氣中的二之氣區(qū)間)的逐日氣象要素資料,發(fā)現(xiàn)sars傳播及發(fā)作與之前9~10天的最高氣溫、相對濕度及日較差有一定關系。日最高溫度相對較低(26℃以下)、氣溫日較差較小、空氣相對濕度較大的情況下,有利于sars病毒擴散和傳播;反之,則不利于sars病毒的擴散和傳播[4]。

【參考文獻】
  1 顧植山.“三年化疫”說非典[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03,9(12):881.

2 顧植山.從sars看五運六氣與疫病的關系[j].江西中醫(yī)學院 院報,2003,15(3):13.

3 陳鳳芝,周麗穎,蘇 穎.《內(nèi)經(jīng)》運氣理論與溫病sars辨識[j].中醫(yī)藥學刊,2004,22(7):1308.

4 陳璧羨.對《近1200年疫病流行與干支紀年的相關性研究》的再研究[j].中國醫(yī)藥學報,2004,19(11):647.為大疫流行,如上述的壬午年,“后三年化癘,名曰木癘,其狀如風疫”,也即到甲申或乙酉年還有大的疫病發(fā)生。盡管原文沒有描述木癘或風疫的癥狀,但根據(jù)《內(nèi)經(jīng)》之義,當指肝的瘟疫,應具有“筋骨并辟”、“肉瘛”、“目視”、“掉?!薄ⅰ皫p疾”、“脅痛”、“吐甚”、“善暴僵仆”等肝的病證特點。

    這種“三年變大疫”的理論已經(jīng)被2003年sars的流行所證實,許多研究《內(nèi)經(jīng)》運氣學說的學者紛紛發(fā)表論文,認為“非典”的發(fā)生,對《內(nèi)經(jīng)》運氣學說理論正確性是一次很好的檢驗機會。顧植山[1,2]分析《素問遺篇·本病論》:“假令庚辰陽年太過,如己卯天數(shù)有余者,雖交得庚辰年也,陽明猶尚治天,地已遷正,太陰司地,去歲少陰以作右間,即天陽明而地太陰也,故地不奉天也。乙巳相會,金運太虛,反受火勝……火勝熱化,水復寒刑。此乙庚失守,其后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甭?lián)系合肥地區(qū)氣象資料,2000年合肥地區(qū)全年降雨量偏少,氣溫偏高,尤以上半年表現(xiàn)明顯,符合《素問遺篇》“庚辰陽年太過”、“布天未退,中運勝來”、“陽明猶尚治天”、“火勝熱化”等運氣特點。至11月出現(xiàn)平均氣溫9.4℃,為1982~2002年20年中的最低記錄,屬典型的“水復寒刑”。按經(jīng)文“三年變大疫”之說,正好應該在2002年至2003年發(fā)生疫情。經(jīng)文說:“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睆V東最早發(fā)現(xiàn)“非典”在2002年(壬午年),北方大規(guī)模流行在2003年(癸未年),由此觀之,《素問遺篇》對疫病發(fā)生的時間預測不可謂不正確了,其中反映的運氣規(guī)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蘊含的科學原理值得我們?nèi)ド钊胩骄俊?/p>

    《素問·刺法論》不僅論述五運與瘟疫發(fā)病的關系,同時又提供預防五疫的方法?!叭绾慰傻貌幌嗳疽渍?……不相染者,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并創(chuàng)制小金丹以預防之。“小金丹方:辰砂二兩,水磨雄黃一兩,葉子雄黃一兩,紫金半兩,同入合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實,不用爐,不須藥制,用火二十斤煅之也,七日終,候冷七日取,次日出合子,埋藥地中七日,取出順日研之三日,煉白沙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東吸日華氣一口,冰水下丸,和氣咽之,服十粒,無疫干也。”方中四味藥物,特別是辰砂、雄黃是后世辟瘟防疫常用的藥物。

    六氣變化與溫疫的關系

    《內(nèi)經(jīng)》中關于六氣變化與溫疫的關系主要見于《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其中對溫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從六氣的角度進行分析。

    辰戌之紀,如丙戌年、壬辰年,為太陽寒水司天,“凡此太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初之氣,地氣遷,氣乃大溫,草乃早榮,民乃厲,溫病乃作,身熱,頭痛,嘔吐,肌腠瘡瘍?!狈彩翘柡咎斓哪攴?,氣化的運行比正常的天時為早,初之氣(始于大寒日,約1月21日;終于春分日,約3月2日),由于上年在泉之氣遷易,氣候異常溫暖,草木過早繁盛,人們發(fā)生疫癘的機會較多,如果溫病發(fā)作,多見發(fā)熱,頭痛,嘔吐,肌膚瘡瘍等證,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斑疹傷寒。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