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最新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zjp67 2014-10-17


2.教育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數學內容,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對身邊環(huán)境中與數學有關的想象和事物產生好奇心;在學習過程中能質質疑問難,逐步形成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以及發(fā)現錯誤及時改正的態(tài)度,逐步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評價他人;經過自己的努力,主動探索并獲得數學知識,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從教科書中的“你知道嗎”欄目和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數學知識,愛到數學文化的熏陶,感受數學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促進作用,體會數學是人類文明的組成部分,從而進一步產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2)智育目標:期評及格率達到  95 %,班平均達到  80  。

(3)基本技能: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數學內容,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對身邊環(huán)境中與數學有關的想象和事物產生好奇心;在學習過程中能質質疑問難,逐步形成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以及發(fā)現錯誤及時改正的態(tài)度,逐步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評價他人;經過自己的努力,主動探索并獲得數學知識,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從教科書中的“你知道嗎”欄目和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數學知識,愛到數學文化的熏陶,感受數學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促進作用,體會數學是人類文明的組成部分,從而進一步產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4)月考試  4   次。

(5)作業(yè)批改:詳批 全部 次,略批   次,查    次。(詳批、略批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學科均為詳批)X  k B  1 . c  o m

3.知識體系及其重點、難點:

重點:(1)通過具體的活動,初步建立升和毫升的概念,知道1=1000毫升。(2)理解并掌握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筆算方法,會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試商和調商;理解商不變的規(guī)律,能用簡便方法計算被除數和除數末尾都有0的除法;能正確解答連除的實際問題。。(3)會從前面、右面、上面觀察物體;能根據物體的形狀選擇相應的視圖或根據視圖擺出相應的物體。(4)會用簡單的統(tǒng)計表或條形統(tǒng)計圖描述數據,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分段整理數據,能對簡單數據進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釋;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會求簡單的平均數。⑸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條件和問題;綜合運用從條件和問題出發(fā)分析數量關系的策略;歸納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并能按步驟實施解題。⑸感受隨機現象的特點,能列舉出簡單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能對簡單隨機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⑹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會解決一些稍復雜的三步計算的實際問題。⑺了解角、垂線、平行線的特征,會畫角、畫已知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會確定和測量點到直線的距離。難點:1)掌握用“四舍”法或“五入”法試商后需要調商的除法筆算方法,能根據簡便計算的過程確定除法計算的余數。(2)能根據物體的形狀想像相應的視圖,根據視圖擺出相應的物體。(3)根據數據的特點和解決問題的需要確定整理數據的方法;能對簡單數據進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釋;理解平均數的意義。(4)靈活運用從條件和問題出發(fā)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⑸判斷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⑹理解射線和直線的特征,初步建立無限的概念;會用量角器量角,會確定和測量點到直線的距離。

4.教研教改自學活動及主要措施:

(1)研究(參與研究)課題:數學課堂教學中實踐操作活動的實效性探究                      

(2)參與集體備課 10 次,互相聽課 20 節(jié),上教研課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

(3)幫助同年級組老師提高教學水平或接受同年級組老師指導,或與同年級組老師互相聽課。

(4)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材,充分整合數學教學資源,向每一節(jié)數學課要效率。

 ◎與家長聯系,雙管齊下,共同督促、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難點。

 ◎平日教學實行過關制,做到段段清,讓每個學生都掌握好每個知識點。

 ◎幫助學生主動發(fā)現自身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分析原因并及時作出調整。

 ◎在學生中建立競爭型學習機制,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年級數學教學進度安排表

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

 

周次

         

備注

9.19.5

升和毫升  機動

4

 

9.69.12

第一單元測試與講評   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3

 

9.139.19

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4

 

9.229.28

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機動

5

中秋節(jié)放假

9.2810.2

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2

國慶節(jié)放假

10.310.9

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 --

4

 

10.1010.16

簡單的周期   第二單元測試與講評    機動

4

 

10.1710.23

觀察物體

4

 

10.2410.30

統(tǒng)計表與條形統(tǒng)計圖(一)

4

 

10.3111.6

統(tǒng)計表與條形統(tǒng)計圖(一) 運動與身體變化  第三、四單元測試

4

 

11.711.13

十一

第三、四單元講評   機動   期中測試與講評 

4

期中考試

11.1411.20

十二

解決問題的策略- -- --

4

 

11.2111.27

十三

第五單元測試與講評   可能性

4

 

11.2812.4

十四

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4

 

12.512.11

十五

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第六、七單元測試與講評    機動

4

 

12.1212.18

十六

垂線與平行線

4

 

12.1912.25

十七

垂線與平行線

4

 

12.261.1

十八

垂線與平行線 怎樣滾的遠    機動

4

元旦放假

1.21.8

十九

第八單元測試與講評   整理復習

4

 

1.91.15

二十

整理復習  期末復習

4

 

1.161.22

二十一

期末復習

4

 

1.231.29

二十二

期末復習xKb  1.C om   

4

 

1.302.5

二十二

期末考試

4

 

 

 

 

 

第一單元:升和毫升

 

1課時:認識容量和升

 

教學內容:教材1-2頁例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2.使學生初步了解測量、比較容量的方法,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培養(yǎng)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3.使學生聯系實際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積極參與操作、實驗等學習活動,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教學難點:形成一升的具體概念。

學具準備:課件、量杯、紙杯。

教學過程:

一、教學“容量”。

1.老師取兩個大小明顯有區(qū)別的容器,問:這兩個容器,哪個可以裝得更多?

在學生回答的時候,教學生用“容量”來說一說,指出:這個容器所能裝的液體的多少,可稱之為“容量”。

2.拿兩個差不多大的容器,讓學生猜一猜哪個容量比較大,如何驗證?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操作,可以兩個容器互相注水比較。

3)議一議:小紅家水壺裝滿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壺可以裝滿后可以倒4杯。你認為哪家的水壺更大?為什么?

在學生說理的基礎上,得出:要用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來衡量。因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來比是不合適的。

二、認識“1升”

1.出示例2情景圖。你們認識這些物品嗎?知道物品后面的幾升代表什么意思嗎?(計量水、油、飲料等液體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單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有多少呢?我們可以用量杯來量出1水。師操作用量杯量出1水,讓學生觀察。

繼續(xù)操作:教師取出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將剛才量出的1水倒正方體,讓學生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

說一說這個正方體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體的棱長是多少?驗證過程中提問:為什么要從里面量?而不從外面量?

3.繼續(xù)感受1水多少。

1)教學“試一試”

先讓學生估計下1水大約能倒?jié)M幾個紙杯,再驗證下(5個)。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這桶純凈水有多少升呢?(19)這桶水你拎得動么?

介紹: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1.5水,孩子要喝1水,那你知道1水大約是這樣的幾杯呢?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夠了么?

三、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觀察,同桌交流。指名回答,說明如何比較。

2.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同桌之間說一說。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

說說今天的學習,讓你明白了哪些知識?

 

教學反思:

 

 

 

 

 

 

 

 

 

 

 

 

 

 

 

2課時:認識毫升

 

教學內容:教材第3-4頁例3、例4。

教學目標:

1.認識容量單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個比較小的容量單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知道1=1000毫升

教學重、難點:認識容量單位毫升,掌握升和毫升之間進率。

教學準備:滴管、量桶、瓶蓋、水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什么?你知道了相關的哪些知識?

取出紙杯,上節(jié)課上我們做了實驗,1水大約可以裝滿幾個這樣的紙杯(5個)?那么這個紙杯的容量是多少呢?如何精確表示出這個紙杯的容量,就需要一個比較小的容量單位(毫升)。

2.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經常見到毫升這個單位。(出示例3

師:計量比較少的液體,通常用毫升作單位。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

二、認識1毫升

1.取出滴管,介紹:用這個滴管可以量出1毫升的水。現在我們要用這個滴管來找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辦法?

(先用滴管吸取1毫升,然后慢慢滴出,數一數1毫升的滴數。)

實驗:大約是18-20滴。

2.每個組派人上來,用老師準備的滴管在瓶蓋內滴20滴水(1毫升),組內傳一傳,看一看1毫升的水大約是多少?

說一說:1毫升水是多少水呢?

三、教學“11000毫升”

現在我們認識了“毫升”是比較小的容量單位,那么1毫升和1比較下我們可以發(fā)現1毫升的水要比1水少得多。現在你想不想知道多少毫升水是1水呢?有什么辦法嗎?

實驗操作,教師取出量杯(500ml)和正方體容器(1L),讓學生觀察量杯刻度,然后量出量出2500ml的水倒入1的容器,讓學生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

結論:1000毫升=1      1=1000毫升

四、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藥水?

指出:飲料我們可以多喝點少喝點,但在醫(yī)學上卻不能有一點點的馬虎,所以在用藥的時候都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下面這些是常見的一些規(guī)格,分別說說是多少毫升?

2.老師用量筒量出一個50毫升,然后倒入一個常見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讓學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讓學生想象如果倒入題中的這幾個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況?

3.填空:

4=     )毫升              2000毫升=     )升

9=     )毫升              5000毫升=     )升

五、全課小結:說說你對毫升的認識。

 

 

 

 

 

 

 

 

 

 

 

 

 

 

 

 

 

 

 

 

 

 

 

3課時:練習一

 

教學內容:教材第5-7頁練習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容量單位升和毫升,能正確地使用合適的容量單位。

2.能對一些常見容器的進行估計,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認識能力。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容量單位升和毫升,能正確使用合適容量單位。

教學難點:對常見的容器進行估計。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關于容量單位你有哪些認識?

2.出示練習一第1題情景圖。你發(fā)現了什么?

3.練習一第2題。

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容量單位“升”和“毫升”。

二、練習指導。

1.第3題。

出示各生活用品,先學生估計下容量。再在課本上完成選擇。

2.4題。

學生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3.6題。

出示生活中物品,先讓學生估計下容量,再在課本上完成選擇。

4.7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你是如何選擇容器的容量單位的?有什么技巧?

5.8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6.9題。

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后回答每個量杯中液體各有多少毫升?你是如何讀出數值的?合起來一共有多少毫升?比1多嗎?

7.10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是如何比較的?

8.11題。

1)學生獨立審題后讓學生先說說你獲得哪些信息?5歲兒童應該按照哪個劑量來服用?

2)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3)注意用藥安全。

三、布置課后練習:

到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物品是用毫升作單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坐單位的,各是多少升。

四、全課小結。

你現在對于升和毫升有了哪些認識?

 

 

 

 

 

 

 

 

 

 

 

 

 

 

 

 

 

 

 

 

 

 

 

 

 

 

第二單元: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1課時: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和筆算(商是一位數)

 

教學內容:教材第8頁例1。

教學目標:

1.充分利用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和已積累的除法計算經驗,引導他們自主探索兩位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和筆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在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的精神。

教學重點: 靈活掌握整十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學會幾百幾十除以整十數的筆算和驗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會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和驗算的方法。

教學準備:學例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小黑板出示)

⒈筆算: 48÷4      65÷6    93÷3

⒉指名學生板演,說一說計算過程。

二、新授。

⒈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例題圖。

提問:從圖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幫助解決什么問題?要求“要打成幾包”怎樣列式?

⒉學習口算方法:

⑴提問:60÷20等于幾?你們會口算嗎?

⑵組織學生分組交流口算方法并匯報討論情況,師小結。

⒊完成“練一練”。

⑴出示四組題,要求學生豎著一組一組地完成。

⑵集體訂正,并說說可以如何口算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

⒋學習筆算方法:

60÷20你會用豎式計算嗎?學生試列,指名學生板演。

⑵訂正:說說自己筆算的方法,錯誤的學生請你找出原因。

⑶練習:80÷40。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說說筆算過程。

5.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96÷20  150÷30。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說說筆算過程,并問問學生怎樣才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

3)提問:怎么樣才能知道自己算得對不對呢?怎樣驗算?

     學生們驗算,注意格式的講解。

三、鞏固算法練習。

⒈口算下面各題(練習二第1題)。

120÷20  70÷10  300÷60  320÷40  350÷70  720÷90

學生口算。其中一、二題說說口算方法,口算方法合理就可以,不強求統(tǒng)一。

⒉練習二第2題。

學生練習并驗算。說說計算方法,商的位置,驗算方法。

⒊練習二第5題。

⑴指名讀題,理解題意。

⑵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用什么方法做?如何列式?

⑶學生獨立解答后集體訂正。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作業(yè)布置

完成練習二第3、4題。

 

 

 

 

 

 

 

 

 

 

 

 

 

 

 

2課時:三位數除以整十數的筆算(商是兩位數)

 

教學內容:教材第9頁例2。

教學目標:

⒈使學生經歷三位數除以整十數的試商過程,初步感受試商的方法,能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整十數的除法。

⒉使學生在探索、練習中不斷豐富積累自己的學習經驗和方法,逐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感受試商的方法,能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整十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 估計商的大致范圍。

教學準備:教學例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小黑板出示)

⒈口算下面各題,指名說出其中一、兩題的思考方法。

120÷40   560÷70   420÷60     240÷80     320÷40

二、新授。

⒈出示例題圖,指名說說題意。

提問:要求“可以分給幾個班”算式怎樣列?學生列式。

⒉提問:380÷30得多少,你們能估計一下商大約是多少嗎?

⑴估算出結果。

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估算的結果和方法。

⑵筆算出結果。

①學生嘗試完成,師巡視指導。(提示:被除數的前兩位夠除嗎?)

②提問:你是怎么想到要商1的?這個1要寫在商的什么位上?為什么?商的個位是幾?怎么來的?

③組織驗算。

讓學生獨立進行驗算。

比較計算結果和估算結果,使學生明白兩者的相互支持作用。

④小結筆算方法

三位數除以整十數,可以先看被除數前兩位,如果前兩位夠除,就先用前兩位除以除數,得到的商要寫在十位上。

3.教學試一試。

⑴學生獨立完成“試一試”的兩題,指名說說計算過程。

⑵比一比:這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進一步明確計算時要先看被除數前兩位)

4.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

⑴同學們分小組說一說,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可以怎樣算?

⑵師小結,補充完整。

筆算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應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前兩位不夠除,再看被除數的前三位數,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

三、鞏固練習。

⒈完成練一練。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板演。

⒉練習二第6題。

學生獨立計算,完成后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⒊練習二第7題。

⑴出示三組題,讓學生一組一組計算。

⑵讓學生比較每組兩道算式計算過程中有什么不同。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布置

補充習題

 

教學后記:

 

 

 

 

 

 

 

 

 

 

 

 

 

3課時: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除法的練習課(練習二)

 

教學內容:教材第118-15題。

教學目標:

⒈使學生進一步鞏固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口算和筆算方法,幫助學生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進一步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⒉使學生能過練習,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鍛煉數學思維,提高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⒊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進一步鞏固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口算和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提高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小黑板出示)

1.計算下面各題。

360÷30=           310÷30=          421÷40=

720÷60=           340÷20=          523÷50=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上黑板板演,并說一說計算過程。

二、基本練習、查漏補缺。

1.口算下面各題。(練習二第10題)

要求學生一組一組完成,完成后讓學生說一說上下兩道題的聯系。

2.練習二的第11題。

⑴出示第11題,請學生讀一讀題目要求。

⑵學生獨立思考估計一下每題的商,指名回答。

⑶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老師巡視指導。

⑷集體訂正時,選擇其中兩題說說筆算過程。

⑸說說怎樣筆算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

三、綜合應用,鞏固提高。

⒈練習二第12題。

先讓學生說清楚每道算式的運算順序,再獨立完成。

指名四位同學進行板演,最后集體訂正。

2.練習二第14題。

學生獨立審題。提問:卡車要運走哪些水果?解答這道題時要先求出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指導。(注意學生列綜合算式時的運算順序)

3. 練習二第13題。

1)學生獨立計算,完成表格填寫。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張表,看看自己有什么發(fā)現,將自己的觀點在四人小組內交流一下。

3)組織全班交流,教師可適時點撥,使學生初點體會除法算式中的“商不變的規(guī)律”。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些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布置

練習二第8、15題。

 

 

 

 

 

 

 

 

 

 

 

 

 

 

 

 

 

 

 

 

 

 

 

4課時: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不要調商)

 

教學內容:教材第12頁例3。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歷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試商的過程,初步掌握把除數看作接近的整十數進行試商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不需調商的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把除數看作接近的整十數進行試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計算不需調商的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⒈口答:

96里面最多有幾個30      190里面最多有幾個30?

74里最多有幾個20      274里最多有幾個20?

⒉口答

 42≈(  31≈(  69≈(  75≈( 

二、新授。

⒈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⑴出示例題圖,請同學們說說從圖上知道些什么,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⑵請學生列出算式?

⑶組織學生估計一下它的結果,指名回答,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⒉筆算96÷32

⑴提問:是不是3天正好看完呢?請大家用豎式來算一算。

⑵學生嘗試練習,組織全班交流。

提問:你是怎樣想到商3的,有什么好方法?

⑶組織學生驗算,看看算得對不對。

三、模仿訓練、加強理解。

1.完成“試一試”。

⑴出示題目,質疑:可以先怎樣估計一下商?

⑵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說說計算過程,提問:你是把39看作多少來試商的?

⑶討論: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可以怎樣試商?

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小結: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可以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

2.完成練一練。

學生根據提示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指正,教師注意巡視指導。

四、鞏固訓練。

1.完成練習三第1題。

1)出示題目要求,指名讀題。

2)請學生說說各題都是把除數看作幾十數試商的。

3)學生們獨立計算,并指名板演,選幾題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五、全課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

 

 

 

 

 

 

 

 

 

 

 

 

 

 

 

 

 

 

 

 

 

 

 

5課時: 練習三(1

 

教學內容:教材第15頁練習三2-6題。

教學目標:

⒈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試商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⒉ 通過提高題練習,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規(guī)律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試商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規(guī)律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提問: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可以怎樣試商?

二、基本練習、查漏補缺。

小黑板出示口算練習

44÷4    90×60   16×6    270÷60

15×4    46÷2       95÷5    180÷30

學生口算,請生回答

三、對比練習、辨析異同。(練習三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要求一組一組對比著做。指名回答,教師板書答案。

比一比,每組題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四、指導練習。

⒈練習三第5題。

⑴請學生想想每題的商是幾位數,然后指名回答。

⑵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⑶學生說說計算過程,尤其要說清試商的方法。

⑷提問: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怎樣驗算?

⒉練習三第2題。

⑴出示題目先讓學生獨立審題。讓學生明確從題目中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⑵提問:如何求出兒童劇每天播放的多少分鐘?要求多少能播放完,應該怎樣列式?

⑶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⒊練習三第3題。

⑴出示題目,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⑵提問:如何求出每位阿姨每天編織的中國結數量?

⑶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⒋練習三第6題。

⑴出示題目,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⑵學生獨立完成,把結果填在表格里。

⑶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⑷引導學生觀察上表,說說自己的發(fā)現。引導學生說出:要生產水泥的噸數越多,需要的天數也就越多。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些練習,你有哪些收獲?

 

 

 

 

 

 

 

 

 

 

 

 

 

 

 

 

 

 

 

 

 

 

 

6課時: 用連除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內容:教材13頁例4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用連除解決的實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能列式解決這類實際問題。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進一步培養(yǎng)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用連除解決的實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能列式解決這類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看圖提問并解答。

  1:顯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個”。

  學生可以提問:平均每盒有多少個?

  2:顯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標注“6個裝”,旁邊出示“一共600個”。

  學生可以提問:一共有多少袋?

2.根據問題選擇條件解答。

二、學習新課

1.觀察圖意

  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問:圖上告訴了我們哪些數學信息?

提問:題中有哪些已知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2.自主探索。

1)出示自學提示:找出有聯系的兩個條件,說說可以先算什么?

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匯報

 第一種解法:224÷2112(本)     112÷428(本)

綜合算式:224÷4÷228(本)

問:第一步是根據哪兩個已知條件來求的?第二步是根據哪兩個條件來求的?

第二種解法:4×28(層)         224÷828(本)

綜合算式:224÷(4×2)=28(本)

問:第一步是根據哪兩個已知條件來求的?第二步是根據哪兩個條件來求的?

3.繼續(xù)討論交流。

1)這兩種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2)想一想,這題可以怎樣檢驗?

3)回顧解決問題過程,你有什么體會?

4.完成練一練。

三、應用提高

1.練習三第9題。

依次出示兩道題,讓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集體訂正。最后提出問題并解答。

2.練習三第10題。

  聯系生活實際,出示一個藥瓶,通過投影放大顯示藥瓶上的相關信息——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

  提出問題:這瓶藥可以吃多少天?

  讓學生先討論這些信息的含義,再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交流匯報。

3.練習三第12題。

  先讓學生觀察圖片,了解圖中呈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再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最后讓學生交流思考方法。

  交流反饋時,教師分別提問: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據哪兩個已知條件來求的?

  針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兩種解法進行比較。

4.練習三第14題。

出示題目,讓學生獨立審題。說說解決第一個問題需要哪些條件?解決第二個問題呢?

學生獨立解決,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四、課堂作業(yè)

 練習三第11、13題。

 

 

 

 

 

7課時: 練習三(2

 

教學內容:教材第16-17頁練習三15-20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鞏固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試商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⒉通過練習,進一步了解用連除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掌握解決連除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規(guī)律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試商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規(guī)律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聽算

80÷2   21÷7  39÷3   100÷4   81÷9

二、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練習三第15題。

先說出商是幾位數,再計算。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師生小結:做除法計算時,先說出商是幾位數后再計算,可以幫助我們不至于把商中間或末尾的0漏掉。

2.練習三第16題。

依次出示兩組題目,讓學生一組一組地完成,再說說每組中兩道算式有什么關系?你有什么發(fā)現?

3.練習三第17題。

出示題目,先讓學生觀察,再結合上一題中的發(fā)現?和同桌交流下,你打算如何計算這三道題目?然后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總結:恰當選擇計算方法,可以讓我們計算更加簡便。

4.練習三第18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獨立審題。

2)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時,說說自己的解題想法?

5.練習三第19題。

1)學生獨立審題,說說兩道題分別用什么方法來做?

2)交流對比:這兩道題有什么聯系?

6.練習三第20題。

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三、拓展延伸。

完成思考題。

出示情景圖,學生讀題、審題。

討論:抬一個西瓜需要2只小猴,現在只有3只小猴可以怎樣分組?根據小猴的分組,說一說怎么分配路程才公平?再算一算平均每只小猴要抬多少米?

四、全課小結。

通過練習,你又獲得了哪些解題經驗?

 

 

 

 

 

 

 

 

 

 

 

 

 

 

 

 

 

 

 

 

 

 

8課時: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要調商⑴

 

教學內容:教材第18頁例5

教學目標:

⒈使學生經歷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試商的過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試商方法,能夠用這種試商方法正確計算用兩位數除商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

⒉初步學會把除數看成整十數調商的方法。

⒊進一步增強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和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學生經歷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試商的過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試商方法,能夠用這種試商方法正確計算用兩位數除商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

教學難點: 1.初步學會把除數看成整十數調商的方法。

2.進一步增強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⒈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自己練習本上計算。

 70÷9    69÷20     520÷60

 集體訂正后,讓學生說一說用整十數除怎樣試商。

⒉口答:下面的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20×(  )<83         30×(  )<158

  40×(  )<250           20×(  )<98

二、新    授。

⒈引入新課。

⒉教學例題

⑴出示例題圖,提出問題,引出算式。

提問:看了這幅圖,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四年級一班平均每人借書多少本?”可以怎樣列式?

⑵探索“272÷34”的筆算方法。

①提問:272÷34可以怎樣試商?為什么要把34看作30試商?你估計商應是幾?

②學生獨立嘗試。

讓學生根據估計的商,試著算一算。師巡視指導。

③交流算法。

提問:用934306,272306小,怎么辦?

  提問:為什么要改商8,指名回答后,讓學生自己說一說。

④學生獨立完成豎式

學生完成豎式計算后,教師再組織學生進行全班核對,幫助學生掌握豎式計算的格式。

⑶師歸納概括、模仿訓練、加強理解。

完成練一練:

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各題的豎式,然后指名口答,讓學生說一說各題準確的商,并讓學生說一說確定商的理由。

⑷階段小結

試商過程中,發(fā)現用“四舍”法把除數看作一個整十數后,有時試商和除數的乘積筆被除數大了,這時我們就要把商改成比初商小1的數,也就是要“調商”。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四”第題。

讓學生一組一組地完成,然后集體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組的兩題在試商過程中有什么區(qū)別。

2.“練習四”第2題。

先讓學生認真觀察題中三小題的計算過程,找出錯在哪里,并加以改正。

3.“練習四”第4題。

⑴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⑵本題解答過程:184÷238(棵)

⑶集體訂正后,教師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學習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除法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還有哪些不懂的?你有哪些收獲?

五、作業(yè)布置

練習四第3題。

 

 

 

9課時: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要調商⑴

 

教學內容:教材第19頁例6

教學目標:

⒈使學生初步掌握“五入”的試商方法,能夠用這種試商方法正確計算用兩位數除商一位數的筆算除法。

⒉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⒊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及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初步掌握“五入”的試商方法,能夠用這種試商方法正確計算用兩位數除商一位數的筆算除法。

教學難點: 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⒈豎式計算

91÷20   326÷50    280÷30

96÷32   326÷53    200÷43

⒉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除數個位是1、2、34的兩位數除法,你認為試商時要注意什么?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

二、新授。

⒈教學例題

⑴出示例題圖。提出問題,引出算式。

提問:看了這幅圖,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四年級二班平均每人借書多少本?”可以怎樣例式?

⑵探索“252÷36”的筆算方法。

①提問:252÷36可以怎樣試商?為什么要把36年作40試商,你估計商應是幾?

②獨立嘗試

讓學生根據估計的商,試著算一算。教師巡視,及時了解學生在計算中存在的問題。

③交流算法。

先指名把計算過程寫在黑板上,進行全班核對。

再提問:商6對嗎?為什么?

教師強調:計算過程中要注意調商,命名余數比除數小。

⑶歸納概括

⑷比較,發(fā)現異同點。

讓學生比較“372÷34”和“252÷36”的計算過程,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讓學生先獨立觀察、比較,并在小組內交流想法,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相同點:這兩題都是把除數整十數試商;這兩題都要調商。

不同點:34看作30用的是“四舍”法,36看作40用的是“五入”法;調商的方向不同,用“四舍”法取除數近似值的 ,要把商調小1,用“五入”法取除數近似值的 ,要把商調大1。

三、模仿訓練、加強理解。

完成練一練。

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各題的豎式,然后指名口答,讓學生說一說各題準確的商,并讓學生說一說確定商的理由。

四、鞏固練習。

1.“練習四”第5題。

讓學生一組一組地完成,然后集體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組的兩題在試商過程中有什么區(qū)別。

2.“練習四”第6題。

先讓學生認真觀察題中兩道小題的計算過程,找出錯在哪里,并加以改正。

3. “練習四”第7題。

1)先讓學生觀察表格,說一說從表格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平均每棵獼猴桃的產量是多少千克?平均每棵水蜜桃的產量是多少千克?平均每棵臍橙的產量是多少千克?

五、全課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有什么新的收獲?

六、作業(yè)布置

練習四第7題。

 

 

 

 

10課時:練習四(1

 

教學內容:教材第21頁練習四第9-13題。

教學目標: ⒈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水平,并能夠熟練地進行試商和調商。

⒉通過練習,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運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鍛煉克服困難的意識,培養(yǎng)認真負責的精神,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 能夠熟練地進行試商和調商。

教學難點: 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運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鍛煉克服困難的意識,培養(yǎng)認真負責的精神,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筆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時我們應該如何試商?(四舍五入)在什么情況下需要“調商”?

二、基本練習。

筆算:練習四第11題。

⑴先指名說出各題怎樣試商。

⑵讓學生獨立計算。

⑶集體訂正。

三、指導練習。

1.練習四第9題。

⑴要求學生一組一組地完成題目。

⑵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⑶說一說每組中的兩題在試商過程中有什么不同?

2.練習四第10題。

⑴請同學們先在小組里估計一下每題的商大約是多少。

⑵同學們算一算,指名板演。

⑶集體訂正。

⑷提問:你今天比昨天估計的準了些嗎?為什么?

四、解決問題。

⒈練習四第12題。

⑴指名讀題。

⑵同學們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⑶集體訂正。

⒉練習四第13題。

⑴出示情景圖,說一說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樣的數學問題?

⑵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騎電動自行車從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小時?……再讓學生說一說如何解答?

⑶學生獨立解題后集體訂正。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你有哪些收獲?

 

 

 

 

 

 

 

 

 

 

 

 

 

 

 

 

 

 

 

 

 

 

 

11課時:練習四(2

 

教學內容:教材第22頁練習四14-20題。

教學目標:

⒈引導學生先思考再計算,邊計算邊思考,計算后再思考,在思考中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水平。

⒉鞏固學生已掌握的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口算及筆算,能夠熟練地進行試商和調商。

⒊使學生探索計算方法和運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鍛煉克服困難的意識,培養(yǎng)認真負責的精神,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的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口算及筆算,能夠熟練地進行試商和調商。

教學難點: 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運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例題插圖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復習舊知。

口算:出示練習四第14題。

1.學生口算。

2.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口算的?

二、基本練習。

筆算:練習四第15題。

⑴指名讀題。

⑵同桌之間活動:一位同學估計商是幾位數,再估計一下商可以是多少,另一位同學通過筆算來驗證,然后兩位同學交換,同桌比一比,看哪一位同學估計的最準。

⑶指名匯報。

⑷說說估商準確率高的方法是什么。

三、對比練習、辨析異同。

練習四第16題。

⑴指名讀題。

⑵以小組為單位活動:估計一下這些算式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幾,商可能是多少?組內同學討論。

⑶分組將剛才估計的題目再筆算一下,來驗證自己估計的準不準。學生練習。

⑷全班交流、訂正。

⑸指名請出估計得最準的同學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經驗。

四、課堂練習。

解決問題

⒈練習四第19題。

⑴指名學生讀題。

⑵質疑:要求養(yǎng)雞只數是鴨九倍,應先求什么?

⑶指名板演。

⑷集體證下。

⒉練習四第20題。

⑴出示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通過這幅圖你知道了什么?

⑵根據圖中的信息,可以解決這兩個問題嗎?(出示2個問題)。

⑶學生獨立完成。

⑷小組內互相說說是怎樣解決這兩個問題的。

⑸全班交流并集體訂下。

思考題

⒈在計算正確的商之后,我們可以先根據題目的意思列出這樣的算式:

     )÷72=(  

     )÷2726……18

⒉根據這樣的算式,請同學們計算一下正確的商應該是多少。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你有哪些收獲?

 

 

 

 

 

 

 

 

 

 

12課時:商不變性質

 

教學內容:教材第23頁例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商不變的規(guī)律。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3.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理解商不變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歸納商不變規(guī)律的過程。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鋪墊導入(快速口算)。

90÷30=       450÷50=       480÷40=       360÷30=   

840÷20=      6000÷1000=    7000÷1000=    400÷200=    

二、探索新知

(一)自主探究商不變的規(guī)律。

1.課件演示情境:孫悟空讓豬八戒先填寫下表,再回答問題。

被除數

除數

除法算式

100

20

100÷20

5

100×2

20×2

200÷40

 

100×4

20×4

 

 

100÷2

20÷2

 

 

100÷4

20÷4

 

 

①豬八戒只會計算第一道,后面幾道由同學們幫豬八戒計算。

②孫悟空提問:“什么數變了,什么數沒變?!必i八戒不會,同學們幫助他回答。(被除數和除數都變了,商沒有變。)

.學生在小組內自主交流,探究規(guī)律。

教師注意引導““從第一行到第二行,被除數怎么變了,除數怎么變了,商怎么樣?”

1)讓同學們任選兩行探究“被除數和除數是怎樣變的。”想好了把你的想法先和前后左右同學交流一下,然后集體匯報交流。

2)匯報交流。師多指幾名學生說,然后適時引導學生說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一個相同的數,商不變;被除數和除數同時除以一個相同的數,商不變。

(3)進一步討論:同時乘的一個數和同時除以的一個數中的這個數是任意數嗎?有沒有哪些數不可以的嗎?為什么?現在你可以有一句話概括下你發(fā)現的這個規(guī)律嗎?

4)小結: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二)模仿練習,鞏固對規(guī)律的認識。

完成練一練。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五第1題。

先讓學生觀察下每組中三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數和除數的變化情況,再獨立完成,最后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2.練習五第2題。

先讓學生默算,指名回答時隨機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

3.練習五第3題。

1)你打算怎樣解答這些題目,先和你的同桌說說,再計算。

2)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4.練習五第4題。

1)觀察表格,你打算怎樣填?有什么技巧嗎?

2)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5.練習五第5題。

1)出示表格,讓學生觀察,說說你從表格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2)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請同學們運用商不變的規(guī)律幫豬八戒弄明白課前孫悟空給豬八戒分桃為什么哈哈大笑。

 

 

 

 

 

 

 

 

 

13課時:利用商不變的性質進行除法的簡便計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24頁例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探索筆算被除數和除數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簡便算法,掌握這種計算方法,并加深對商不變的規(guī)律的理解。

2.讓學生通過學習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培養(yǎng)優(yōu)化方法的意識,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被除數和除數末尾有0的除法的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說說什么是商不變性質?(強調同時、相同的數)。

導入:利用商不變的規(guī)律可以使一些除法計算更簡便,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這種簡便計算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感悟規(guī)律

出示例題:隊鼓單價50元,老師帶了900元,可以買多少個?

①引導學生觀察被除數和除數都有什么特點?

②想一想能不能使900÷50的筆算變得簡單些,又使結果不變。

③根據學生討論板書:在被除數和除數的末尾各劃去一個0。

④設問:被除數900末尾有兩個0,為什么只劃去10?如果把被除數末尾的兩個0都劃去行不行?

2.出示:隊號的單價降為40元,王老師帶的錢可以買多少個,還剩多少元?

①教師巡視;

②指名學生說,教師板演。

③引導學生觀察教師板演的算式,讓學生討論這里的2是幾?

④引導學生通過驗算檢驗余數是20還是2?

3.模仿練習,鞏固新知識。

完成練一練。

三、鞏固發(fā)展,形成技能

1.完成練習五第6題。

完成后,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2.完成練習五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注意巡視,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完成練習五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注意巡視。匯報時注意讓學生比較商和余數的變化規(guī)律(特別注意余數的變化規(guī)律)。

4.完成練習五第10題。

1)學生獨立審題,說說解決第一個問題時可以先求什么?

2)解答第二個問題時需要先求出什么?

四、全課小結,內化知識

設問: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五、作業(yè):練習五第8、11

 

 

 

 

 

 

 

 

 

 

 

 

 

 

 

 

 

 

 

 

 

 

 

14課時:整理與練習(1

 

教學內容:教材27-28頁整理與練習1-6題。

教學目標:

⒈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口算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口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⒉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的方法,正確地筆算。

教學重點: 學生進一步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口算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口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 學生進一步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筆算。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回顧整理、形成體系。

1.怎樣口算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請舉例說明。

2.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可以怎樣進行分類?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3.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可以怎樣進行試商?什么情況下需要調商?

三、基本訓練。

口算

⒈練習與應用第1題。

⒉指名學生口算,隨機要求說說口算的方法。

筆算

⒈練習與應用第2題。

?、懦鍪镜谝唤M:140÷20      147÷21    147÷29

⑵誰來估計一下它商大約是多少?

  ⑶請同學們算一算這三題,指名板演。

  ⑷集體訂正,提問:仔細觀察這三道題,找一找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⒉練習與應用的第3題。

⑴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⑵集體訂正。

四、指導綜合應用、融會貫通。

解決問題

1.練習與應用第4題。

⑴指名讀題。

⑵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2.練習與應用第5題。

⑴指名讀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⑵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五、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六、作業(yè)布置

完成課本第6題。

 

 

 

 

 

 

 

 

 

 

 

 

 

 

 

 

 

 

 

 

 

 

 

15課時:整理與練習(2

 

教學內容:教材第28-29頁整理與練習第7-13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除法的商不變性質,熟練應用商不變性質進行除法的簡便運算。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進一步掌握除法的驗算方法,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 學生進一步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熟練應用商不變性質進行除法的簡便運算。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什么是除法的商不變性質?如何應用這商不變性質進行除法的簡便計算?

二、基本訓練、查漏補缺。

⒈整理與練習第7題。

  ⑴學生獨立完成。

  ⑵指名回答說說是怎樣想的?

 ⒉整理與練習第8題。

  ⑴先讓學生一組一組完成。

  ⑵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⑶觀察每組中的兩道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向學生滲透一個數連續(xù)除以兩個數,可以先計算兩個除數的積,再用這個數除以這個積。)

三、綜合應用解決問題

⒈整理與練習第9題。

 出示題目,理解題意。

⑵學生獨立完成,并在小組內說說解題思路。(先求什么?)

  ⑶全班交流,注意鼓勵學生用不再方法進行解答。

⒉整理與練習第10題。

⑴出示情景圖,理解題意。

⑵學生獨立完成,并與同桌交流解題方法。(先求什么?)

⑶全班組織交流,鼓勵學生用不同方法進行解答。

四、探索與實踐。

⒈整理與練習第12題。

⑴指名讀題后讓學生獨立完成表格。你知道嗎?

⑵小組討論:觀察你所填寫的表格,有什么發(fā)現?

⑶全班組織交流。

2.思考題。

出示題目,讓學生觀察后提問:⑴這兩題的商是幾位數?(兩位數)根據商是兩位數,你能確定被除數的和除數的范圍嗎?(小組討論)

⑵小組合作完成填空,教師注意巡視指導。

五、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掌握哪些知識?獲得了哪些解題經驗。

六、作業(yè):28頁第11題。

 

 

 

 

 

 

 

 

 

 

 

 

 

 

 

 

 

 

 

 

 

 

 

16課時:簡單周期

 

教學內容:教材第30-31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發(fā)現簡單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guī)律,能根據規(guī)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

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yōu)化的過程。

2.使學生在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探索和發(fā)現規(guī)律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yōu)化的過程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規(guī)律

國慶節(jié)公園、街道到處張燈結彩,彩旗招展。增添了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出示教材30頁場景圖)師:這是其中的一個美麗場景,我們一起看這一幅圖,從圖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燈、彩旗),說一說你都發(fā)現了什么?(彩燈、彩旗、盆花的排列都是有規(guī)律的。) 說一說排列的規(guī)律。

師:象這樣周而復始、循環(huán)出現的規(guī)律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排列規(guī)律。 [板書課題:找規(guī)律] 

二、自主探究,體會多樣的解題策略。

過渡語:你們觀察得特細致,說得很好,找到了他們排列的規(guī)律,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1.初步感受規(guī)律:首先我們先看盆花(點擊出示盆花小圖)初步提問:在圖中,我們能看到幾盆花?如果繼續(xù)照這樣擺下去,從左起第10盆花是什么顏色的?(藍色)第11盆花是什么顏色的?(黃色)

2.探索發(fā)現規(guī)律:

1)你能發(fā)現盆花是按照怎樣的規(guī)律排列的嗎?你能表示出來嗎?然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教師在學生活動時注意巡視指導)

2)匯報交流。

引導學生總結出盆花的排列規(guī)律為:每3盆為一組,每組按“藍花、黃花、紅花”的順序排列。

3.利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1)現在你能按盆花的排列規(guī)律說一說第19盆花是什么顏色嗎?在小組內和你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解決的?

2)匯報交流,方法優(yōu)化。

畫一畫:藍花、黃花、紅花、藍花、黃花、紅花、藍花、黃花、紅花、藍花、黃花、紅花、藍花、黃花、紅花、藍花、黃花、紅花、

排一排: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第五組、第六組、第七組(藍花)

  算:19÷36(組)……1(盆)

注意讓學生討論:除數為什么是3?余數1表示什么?(每3盆一組,余下的一盆是藍花。)

3)重點比較:比較這幾種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    (可爭論)

如果有學生不同意計算的方法簡便,可以提出第50個、第100個彩燈是什么顏色的問題,引導體會計算確實是簡便的方法。

4.獨立嘗試,鞏固新知。

彩旗是按什么規(guī)律排列的?第26面旗是什么顏色?第28面呢?

當學生解決第28面彩旗是什么顏色時讓學生說一說沒有余數表示什么?

5.小結。

師:像剛才盆花和彩旗這樣同一事物依次重復出現叫作周期現象。(板書:周期現象)解決這一問題的一般策略是:先確定每組的數量、再計算出組數、最后看是什么物體或圖形?,F在你能舉例說說生活中的周期現象嗎?(星期、春夏秋冬、紅綠燈……

你能用        這三個圖形設計出一個按周期規(guī)律排列的圖形序列嗎?在作業(yè)本上畫一畫。

三、全課小結。

回顧探索和發(fā)現周期規(guī)律的過程,你有什么體會和收獲?

 

 

 

 

 

 

第三單元:觀察物體

 

1課時:觀察物體(1

 

教學內容:教材32-33頁例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辨認從前面、右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進一步深化對實物和視圖關系的認識。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思考的過程中,增強對空間與圖形的興趣,逐步形成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難點:認識從同一個角度觀察不同形狀的物體,得到的視圖形狀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觀察過物體嗎?一般我們是怎樣觀察物體的?可以從哪些角度觀察物體呢?(觀察物體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會得到不同的觀察結果;觀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觀察物體。板書:觀察物體

二、學習例1。

1.觀察投票箱。

1)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投票箱)我們一起來觀察這個投票箱,你能指出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嗎?(學生指一指)

2)從前面、右面和上面觀察這個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先讓學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狀,再讓學生觀察。)

3)匯報交流。教師課件展示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狀。

2.完成練一練。

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別從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你的同桌說一說看到的形狀分別是什么樣的?(指名1-2名同學說一說)

2)練一練第2題。

三、學習例2。

1.出示視圖1:這張圖是由幾個小正方體擺成的?看了這張圖,你能把它擺出來嗎?(學生分組操作)

分別從它的前面、側面、上面觀察,你分別看到的是怎樣的形狀?分別把它們畫在方格紙上。相同嗎?

交流:……你發(fā)現了什么?(同樣的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得到不同的形狀)

2.完成試一試。

1)學生獨立完成。

2)觀察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狀,你有什么發(fā)現嗎?(前面和右面一樣,同樣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也可以得到相同形狀)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2.完成練習六第1-3題。

五、作業(yè):練習六第4題。

 

 

 

 

 

 

 

 

 

 

 

 

 

 

 

 

 

 

 

 

 

 

2課時:觀察物體(2

 

教學內容:教材第34頁例3。

教學目標:

1.通過認真組織拼擺,觀察和交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使學生體會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視圖的不同擺法,從不同位置觀察不同的物體可能看到的視圖,以提升學生對實物及視圖進行轉化的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的不同視圖,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出示例3視圖。

提問:這幅圖是由幾個小正方體擺出來的?你能擺出來嗎?

二、學習新課。

1.出示學習提示:

1)從前面觀察你擺出來的物體,能看到幾個小正方體?

2)從上面觀察你擺出來的物體,能看到幾個小正方體?

3)從右面觀察你擺出來的物體,能看到幾個小正方體?

2.連一連。

1)學生在課本的34頁上完成。

2)完成練一練第1題。

3.擺一擺,畫一畫,比一比。

1)學生按例32幅視圖擺一擺,然后在課本上畫一畫。

2)比一比:上面兩個物體,從哪些面看到的圖形完全相同?從哪一面看到的圖形不同?你有什么發(fā)現?

3)完成練一練第2題。

三、鞏固練習。

1.擺一擺,畫一畫。(練習六第5題)

注意:學生可以橫著擺,也可豎著擺。

2. 擺一擺,比一比。(練習六第6題)

學生擺完后提問:從哪些面看到的圖形是相同的?

3. 按要求擺一擺。(練習六第7題)

學生同桌合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作業(yè):補充習題。

 

 

 

 

 

 

 

 

 

 

 

 

 

 

 

 

 

 

 

 

 

 

 

 

 

 

 

 

 

 

 

3課時:練習六

 

教學內容:教材第37-39練習六部分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視圖,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2.教學生嘗試著畫視圖,進一步鞏固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通過觀察視圖,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練習。(38頁第12題)

2.談話:

我們已經學會了觀察物體,說說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二、練習指導。

1.練習六第9題。

1)小組合作,取出3個小正方體,按要求擺一擺。

2)匯報交流。說一說有幾種不同的擺法。

3)小結:從同一個角度觀察不同形狀的物體,得到的視圖形狀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練習六第11題。

1)小組合作,取出4個小正方體,按要求擺一擺。

2)匯報交流。說一說有幾種不同的擺法。

3)小結:同一角度上的多個小正方體不在同一平面上,得到的視圖可能是相同的。

3.練習六第13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4.練習六第14題。

1)小組合作,擺一擺。

2)學生獨立畫一畫,教師巡視指導。

5.練習六第15題。

1)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

2)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教師注意指導:從前面能看到幾個正方體?是什么形狀?從右面能看到幾個正方體?是什么形狀?

6.練習六第16題。

1)學生獨立審題,小組合作,擺一擺。

2)討論:你有不同的擺法嗎?

7.練習六第17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三、拓展練習。

39頁“動手做”。

四、全課小結。

通過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第四單元   統(tǒng)計表和條形統(tǒng)計圖(一)

 

第一課時 分段數據統(tǒng)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整理和分析數據的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學會根據實際情況對一組數據分段進行整理

2、讓學生進一步增強用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

3、聯系環(huán)境保護的一些知識,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分段整理數據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學習新課:

1、每個星期一,大家都會穿校服,看上去整齊又漂亮。

想一想,在每次換校服之前都要做什么呢?(量身高)

隨便請幾個學生說出自己的身高。問:是不是要為你們每個同學都設計一個尺寸,做出50種規(guī)格的校服呢?

出示全班的身高記錄單,請大家觀察表中的數據,你覺得應該怎樣安排比較的合適?

(分大號、中號、小號三種規(guī)格。身高120cm~129的穿小號,130~139的穿中號,140~149的穿大號。)

2、現在我們已經想到了要根據身高把服裝分成3種型號,看了這張記錄單,你清楚具體有幾套大的?幾套中的?幾套小的?那下面該做什么?

(按各段統(tǒng)計,可以用打“√”的方法或是用畫“正”字的方法來統(tǒng)計。)

更喜歡哪種統(tǒng)計方法呢?為什么?(用“正”字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結果)

根據記錄單上的數據,用畫“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數據,注意不要遺漏不要重復。

寫完之后與電腦的演示校對一下,如果有錯,檢查一下問題在哪里。

3、能不能就這樣把畫“正”字的記錄表交上去呢?

指出:還要根據它完成統(tǒng)計表。

學生繼續(xù)完成。與電腦校對。

想一想,那么多的班級,都制作了類似的統(tǒng)計表,而且每年都需要這樣的統(tǒng)計,檢查我們的這份表格,還缺了什么呢?

出示完整的表格,包括表名和日期。

4、服裝廠的看到這張統(tǒng)計表,會明白哪些問題?

5、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用分段整理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

二、聯系實際,鞏固練習

1、其實我們身邊用分段的方法來整理的現象是很多的。你能舉幾個例子嗎?

比如成績:90多分的為A,70多、80多的為B,60多的為C60以下的為D……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題:(出示)

看了這些數據,你覺得怎么分段比較的合適?

50多的為A,40多的為B30多的為C,20多的為D。)

根據上面的數據填寫下面的統(tǒng)計表。交流校對

2、我們都希望自己有一個美麗的家園,需要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流水。

演示: “你知道嗎?”

了解空氣污染指數的一些常識

3、現在你們想知道我國一些大城市的空氣質量現狀嗎?(出示p.722題)

找一找,哪些城市的空氣質量是“優(yōu)”?畫“正”字統(tǒng)計在表中。

那我們現在居住的城市空氣質量到底如何呢?請大家找一找。(良)

把其他也是“良”的城市找出來,統(tǒng)計好

剩下的幾個城市空氣質量屬于哪一段呢?繼續(xù)填寫。

根據“正”字整理情況,完成統(tǒng)計表。

看了這份統(tǒng)計你有什么想法么?

指名讀一讀表名,這個表名告訴我們什么信息?

注意提醒學生注意其中的時間:2004430

指出:空氣質量隨時會隨著一些交通、工業(yè)等情況發(fā)生變化,所以這份統(tǒng)計表還特意要說清楚統(tǒng)計的時間。

4、再來看一份我們比較熟悉的城市——上海在20044月整個月中的空氣質量情況

演示該題,先找到剛才提到的“430 58指出:4月30這天,它的空氣污染指數是58,空氣質量良,是不是每天都這樣呢?

(不是,有空氣質量優(yōu)的時候,也有輕度污染的時候?!?span lang="EN-US">

根據這份數據,完成下面的統(tǒng)計表

你能評價一下上海20044月份的空氣情況嗎?

你想到了什么?(我們要注意保護環(huán)境)

三、全課總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用分段整理數據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課后請大家多搜集一些可以用這種方法進行統(tǒng)計的素材,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交流。

在剛才提到的空氣特別好的城市中,我去過四個地方:北京、貴陽、桂林、海口

邊說邊出示自己在這幾個地方游玩時拍的一些照片,讓學生感受美。

教學反思:

 

 

 

 

 

 

 

 

 

 

 

 

 

 

 

 

 

 

 

 

 

 

 

 

 

 

 

 

 

 

 

練習七

教學內容:4427

教學要求:

1、讓學生經歷整理和分析數據的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學會根據實際情況對一組數據分段進行整理;

2、讓學生進一步增強用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

3、聯系環(huán)境保護的一些知識,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第二題

1.出示題目,弄清題意

2.學生完成分段統(tǒng)計

3.怎么計算合計人數呢?算加法

4.分析數據:哪一段的人數最多?前十名,你能估計她的成績可能是多少嗎?(只要估計)

二、第三題

1.分別畫出橫向統(tǒng)計圖

2.注意標注數據

三、第四題

了解我國代表團在第24~3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獲得金牌的數量,完成統(tǒng)計圖。

24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韓國漢城 5枚 第25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西班牙巴塞羅那 16

26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美國亞特蘭大 16枚 第27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澳大利亞悉尼 28

28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希臘雅典 32枚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中國北京 51

3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英國倫敦 38

四、第五六題

學生設計表格,在班內統(tǒng)計后,完成統(tǒng)計表

要調動學生積極性,分工合作。

數據記錄準確,分析有道理

五、作業(yè):完成思考題,補充習題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學內容:第495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讀圖、畫圖等活動,認識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能用這樣的統(tǒng)計圖表示統(tǒng)計數據,能讀懂這樣的統(tǒng)計圖,會求平均數,根據圖里的數據作簡單的分析和說明,并進行交流

2、使學生經歷觀察統(tǒng)計圖、用條形表示統(tǒng)計數據,并進行簡單分析的過程,體驗描述數據的不同方式,了解條形統(tǒng)計圖的結構,感受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提高統(tǒng)計的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統(tǒng)計觀念

3、使學生感受條形統(tǒng)計替可以說明生產、生活中一些數據之間的關系,體會從報刊或查閱資料中獲得信息或數據,體會統(tǒng)計有說明問題、對問題有簡單預測的作用,產生對統(tǒng)計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的制作(1格表示多個單位)

教學準備:光盤,事先調查好4大河流的長度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以前認識過條形統(tǒng)計圖,誰來簡單的描述一下條形統(tǒng)計圖有幾部分組成的?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條形統(tǒng)計圖,選用的話題是關于上海申辦世界博覽會的。

先請大家來看一些關于這方面的常識。

學生輕聲閱讀“你知道嗎?”

讀完后,交流,主要要明白:

1)有89個成員國

2)確定的方式有2個。一是超過半票的直接當選;二是沒有超過半票的時候,最少的會被淘汰

追問:89個成員國超過半票是多少票?

5個國家一起競爭,需要多少次的淘汰?

二、學習例題:

1、演示:2002123,國際展覽局成員國的代表投票決定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主辦城市。在第一輪投票中,五個申辦城市的得票情況如下圖。(圖略)

問:從圖上你知道了哪些?

(比如具體的5個城市以及相應的得票情況等。)

這些數據使你想到了什么?

(根據評選規(guī)則,沒有出現超過半數的情況,雖然說上海的票數是最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波蘭將淘汰了……)

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甚至可以問:89個成員國都投票了么?你可以怎么知道?

引導學生把圖里的5個數據加起來,得到84票。問“84票”說明了什么問題?)

質疑:這張條形統(tǒng)計圖與我們前面認識的有什么不同呢?

注意觀察縱軸上的數據,指名讀一讀,你有什么發(fā)現?

指出:根據實際需要,我們在制作這統(tǒng)計圖的時候,可以把1格表示成多個單位,比如說這里的1格就表示5

當不正好是5票的時候,比如說是2票,就需要根據經驗去選擇合適的高度。

2、預測一下,波蘭被淘汰之后,接下來哪個城市也可能被淘汰?

讀試一試,看一下,自己的預測正確嗎?

你能根據表中的數據,完成下面的統(tǒng)計圖嗎?

注意規(guī)范學生畫條形時的步驟:(1)確定高度,并標上數據;(2)畫框,連成一個條形;(3)畫陰影

學生繼續(xù)完成,并交流檢查。

說說從統(tǒng)計圖里你知道些什么?

最后提醒:完整的統(tǒng)計圖還要有圖名(已有),制作時間等,所以要填上時間:200212

三、完成想想做做

1、(1)說說上面每座電視塔的高度

2)中央電視塔比江蘇電視塔高多少米?

問:如果我再提一個問題“江蘇電視塔和中央電視塔一共高多少米?”合適嗎?為什么?

那誰能繼續(xù)提比較合適的問題?

2、根據下面的統(tǒng)計圖回答問題

注意:(1)條形邊成了圓柱體;(2)單位:萬噸

1)哪一年的棉花產量最高,哪一年的棉花產量最低?

22004年的棉花產量比2000年增加了多少萬噸?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3、我國體育代表團在第24~28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獲得的金牌數如下表(略)

說說第28屆是在哪一年舉辦的呢?27屆呢?

指出:奧運會每4年一屆,正好和閏年是一樣的,這幾屆都是在閏年舉辦的。

你能根據表中的數據把條形統(tǒng)計圖繪制完整嗎?

要提醒學生注意:統(tǒng)計表與統(tǒng)計圖的區(qū)別

畫完統(tǒng)計圖后問:你看了這張統(tǒng)計圖,你有什么想法么?

4、查資料,了解我國的長江、黃河、珠江和淮河四條河流的長度,再把統(tǒng)計圖繪制完整。

長江6300千米,黃河5464千米,珠江2214千米,淮河1000千米

注意這份統(tǒng)計圖和前面講的有不同:條形是橫向的,可以更直觀地顯示這幾條河流的長短。

 

教學反思:

 

 

 

 

 

 

 

 

 

 

 

 

 

 

 

 

 

 

 

 

 

 

 

 

 

 

 

練習八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初步學會簡單的平均數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數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  

3、培養(yǎng)應用所學知識合理、靈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初步學會簡單的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應用所學知識合理、靈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怎么求出平均數

(先求和,在求平均)

二、練習

1.練習八第3

1.平均身高160厘米,李強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嗎?

2.學?;@球隊中,可能有超過160厘米的隊員嗎?

說說理由

2.練習八第4

指名板演。平均每天賣出蘋果核橘子各多少箱?

哪幾天賣出的蘋果箱數超過平均數?賣出的橘子呢?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多多少?少多少?一樣多?)

3.練習八第5

判斷,注意平均數的含義

4.6

估計平均數,只要在最多與最少之間即可

5.第7、89題,學生獨立完成

然后校對,訂正。在求平均數的過程中要細心。

三、作業(yè)

完成第10題,補充習題中的練習

 

教學反思:

 

 

 

運動與身體變化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的情境,進一步鞏固有關平均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在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fā)展學生的統(tǒng)計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進入“實驗討論”階段

2、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決簡單生活現象,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法與學法:

教法: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引導學生在交流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學法: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教師:秒表

學生:答題紙、文具等

教學過程:

提出問題,引出課題

教師:同學們,生命在于運動,上個星期學校舉行了運動會,我們班的同學表現得非常不錯。

提問:適量的運動可以使我們變得更健康。你知道在運動后,身體會發(fā)生哪些變化嗎?

教師:這些變化需要一些具體的數據來說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運動與身體變化”

明確目標

點名讀教學目標

三、動手操作,活動討論

研究運動時間的長短對身體狀況的影響

剛才我們知道了,運動之后身體會發(fā)生一些變化,那么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證實是否會有變化。

第一步:伸出你的右手中間三個手指,放在左手手腕上,我們可以感覺到脈搏在跳動。老師喊開始的時候,你們數一數脈搏跳動了多少次,在測量的過程中,要保持安靜,這樣才能準確的測出脈搏跳動次數。

第二步:全體起立,老師喊開始的時候,原地跑30秒,休息幾分鐘后,再開始原地跑60秒。

第三步:學生記錄活動數據

布置活動要求:了解原地跑步30秒和60秒前后脈搏跳動次數的變化情況。

四人一組完成實驗表格

教師:測量脈搏時方法要正確,第一次原地跑步后要休息幾分鐘,等脈搏恢復正常后再開始第二次原地跑步

提問:運動后脈搏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兩次的變化相同嗎?為什么?

研究運動方式的不同對身體狀況的影響

用同樣的1分鐘時間進行不同的運動,記錄脈搏的變化情況

選兩名同學進行測試,其余學生記錄活動數據

教師:接下來,我們繼續(xù)做個小測試,請兩位同學上臺,老師喊開始,你們在原地坐上下蹲60秒,測脈搏一分鐘跳動次數。休息幾分鐘后,再跳繩60秒,測脈搏一分鐘跳動次數。

提問:通過實驗,你得到什么結論?

教師小結:通過這一組實驗,我們發(fā)現運動時間的長短和運動方式的不同都會引起脈搏的變化,變化的結果也是不同的。

同學們課后可以向體育老師了解在體育課上我們每分鐘脈搏的跳動次數達到多少最合適。

教學“你知道嗎”

學生自己閱讀“你知道嗎”

教師向學生介紹“脈搏的跳動”

練一練,鞏固本章所學知識

六、結束本課

教學反思:

 

 

 

 

 

 

第五單元 解決問題的策略

 

第一課時 解決問題的策略(1

 

教學內容:第5657頁的例題及“練一練”。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用畫圖和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感受畫圖和列表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會用畫示意圖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簡單實際問題所提供的信息,會通過畫示意圖或列表的過程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

教學準備:光盤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板書:策略

誰來說說策略是什么意思?(好的辦法,技巧……)

今天我們來研究解決問題的策略。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一)解決問題1

1、出示生活場景圖,小明、小華、小軍星期天去超市買筆記本,看圖后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根據這些信息你可以提些什么數學問題?

這些信息和問題,你能否用一個方法把它們又簡便又清楚地整理一下?

大家試一試。交流。

小明    3    18

小華    5    ?元

1)列表的方法:

小明

3

18

小華

5

?元

2)畫示意圖的方法整理:

3     18

5     ?元

3)畫線段圖(圖略)

比較三種方法的共同點:使我們對信息能有一個更清楚地了解。

2、解決問題1:小華用去多少元?

讓學生先獨立解答,再交流。

1)根據表格來交流:可隨學生的回答,在表格的上面分別增加列名:數量、總價、單價

看第一行,知道了總價和數量,可以先求出單價;看第2行,可利用算出的單價和數量,算出總價

2)根據線段圖,你能否想出別的解法?

比如:186×2=30(元)

指出: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互相檢驗,提高我們解題的水平和正確率。

(二)解決問題2

1、提問:要求小軍買了多少本,你能先列表整理嗎?

學生在書上把表格整理好,然后根據自己列表整理的情況進行解答。

交流:

18÷3=6(元)   42÷6=7(本) 或 30÷5=6(元)   42÷6=7(本)

2、比較:在解決這兩個問題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校對以后,讓學生觀察,然后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三、解決問題

1.“想想做做”第1題(字典圖)。讓學生相互說一說題目中的信息和問題,然后列表整理,再解答并交流,最后說說解題思路。

借助“15×28”讓學生說說簡便算法。

2.“想想做做”第2題(購球情境)。

問:讀一讀老師說的話,如何理解它?

完成書上的表格。并逐一解決。

交流:指名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哪些?有什么好處呢?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解決問題的策略(2

 

教學內容:第58頁例題,和第60頁的練一練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進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更為清晰,確實掌握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

2、掌握類似于求兩積和(差)的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學習過程中,感受策略帶來的好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列表解決類似求兩積和(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昨天的課上我們學習了解決問題的策略,誰來說說解決問題具體的策略有哪幾種?

(列表,畫箭頭,畫線段圖等)

用這些方法,都可以使信息看得更清楚就更方便我們的解答了。

其實,昨天解決的問題主要分兩類:歸一和歸總

老師補充練習(略)解釋歸一和歸總的意思和解決方法

二、學習例題:

1、出示例題:讀題后,讓學生說說題里提到了幾種樹?

根據問題依次把信息填入表格。

問:根據第一行的信息可以求什么?怎么求?這個算式寫在哪里更合適?

(因為是求桃樹的棵數,所以該算式就寫在第一行邊上更為清楚。)

同樣的,根據第2行的信息可以求什么?算式寫在哪里更合適?

指名讀問題,說說怎么求該問題?

有沒有別的解答方法?(可能會有學生提出用綜合算式的方法。)

指名說說這題的解題步驟。

2、和剛才一樣,自己嘗試著解決“試一試”

全班交流。

三、鞏固練習:

1、讀題后要求學生自己畫出表格來整理,再解答

教師巡視,做一些具體的指導

再全班交流表格的設計和解答的方法

2、讀題后問:這份表格需要設計幾行?

根據每一行的信息,分別能求出什么問題?寫在相應的行。

再回答書上的問題。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選幾個學生的問題讓大家解答。

3、邊讀題邊整理表格,整理完之后再解答交流。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還是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說說你覺得列表整理有什么好處?

教學反思:

 

 

 

 

 

 

 

 

 

 

 

 

 

 

 

 

 

 

 

 

 

 

 

 

練習九

 

教學內容:練習九8-18

教學要求:

1. 進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更為清晰,確實掌握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

2、進一步掌握類似于求兩積和(差)的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口算

1.出示口算除法

2.指名口答

二、練習

1.8

口算,并將結果填入表格中

說說運用到哪兩個數量關系呢?

2.9

審題

根據第一個條件,能得出什么結論呢?

還可以怎么想?

列表,再列式計算

10、11

學生獨立完成,比較下11題,兩個問題的區(qū)別。明確什么時候用除法,什么時候用乘法?

4.13

將已知條件列表

求什么呢?列綜合算式計算

當堂測試14-16

獨立完成后,訂正,統(tǒng)計反饋掌握情況

三、作業(yè)

17、18題,補充習題

 

教學反思:

 

 

第六單元  可能性

 

教學內容:第646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體驗等可能性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能辨別游戲規(guī)則是否公平

2、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探索的意識和與他人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能制定公平的游戲規(guī)則

教學準備:布袋、各色彩球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學習新課:

1、今天的數學課上,我們要來玩摸球的游戲。板書:游戲

老師取一口袋,里面裝了一些球。規(guī)則:每次任意摸一個,然后放回。一共摸30次。摸到紅球的次數多,算女生贏;摸到黃球的次數多,算男生贏。

把摸球的結果記錄在書上的表格中。

老師請一個學生上前摸,其他同學做好記錄。

摸球結束,統(tǒng)計兩種球分別摸的次數。(紅的多)

看了數據,你有什么問題?(紅球摸的次數比較多,有可能紅球的個數比黃球的個數多,很想知道究竟有幾個紅球和幾個黃球。)

老師打開布袋,一一請出各球,發(fā)現:4個紅球、2個黃球

你想說什么?(不公平)

為什么?(紅球個數多,取的可能性就大一些。所以是不公平。)

那你覺得怎樣放球就公平了呢?(比如……一句話:要紅球和黃球一樣多。)

2、各組按照本組的商定,摸球并做好記錄

交流:出示一張表格,分別填入各組的數據            

組數

紅球個數

黃球個數

摸到紅球的次數

摸到黃球的次數

哪方贏

1

 

 

 

 

 

2

 

 

 

 

 

3

 

 

 

 

 

4

 

 

 

 

 

5

 

 

 

 

 

6

 

 

 

 

 

合計

 

 

 

 

 

觀察這份表,你發(fā)現了什么?

3、再來說一說:你認為怎樣放的球,做這游戲是公平的?

舉例說明。老師在學生說的基礎上,繼續(xù)添上1個藍球

討論:公平嗎?為什么?

指出:在這個游戲中,關鍵是要考慮摸到紅球的次數和摸到黃球的次數是否一樣多,所以在放球的時候,紅球和黃取要放得一樣多。由于摸到藍球等于沒摸,所以并不影響游戲的結果,所以還是公平的。

繼續(xù)添上2個藍球、1個綠球……

小結:決定勝負求數的個數相同,那這個游戲就是公平的。

二、練習鞏固:

1、很多游戲都需要考慮公平性,比如:(第1題出示)

看圖后回答:用左邊的轉盤,誰贏的可能性大一些?有右邊的轉盤呢?

用哪個轉盤做游戲是公平的?為什么?

2、(第2題)……你認為在哪幾個口袋里摸球是公平的?

同桌互相說說理由,再全班交流

3、(第3題)撲克牌游戲。你認為這個游戲公平嗎?為什么?

怎樣修改游戲規(guī)則,才能使游戲公平?

交流,老師一一板書。比較多種方法,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三、你知道嗎?

在足球比賽的時候,常用拋硬幣來決定開場。你認為公平嗎?為什么?

師生共拋10次硬幣,并做好記錄。你發(fā)現了什么?

(雖然說是公平的,但在10次里,并不是出現了5次正面、5次反面。有的組甚至出現了正面次數遠多與反面的情況。)

教學反思:

 

 

 

 

 

 

練習十

 

教學內容:67-68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體驗等可能性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能辨別游戲規(guī)則是否公平。

2、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探索的意識和與他人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快速口答

1.口答1-5題,要求說清楚理由

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

2.注意樣本中哪一個出現的次數多,任意摸一次,哪一個的可能性就大。

二練習

1.6

弄清題意

摸出紅鉛筆的可能性大?(紅51,紅42

摸出紅鉛筆和藍鉛筆的可能性相等。(紅3,藍3

2.7

摸出的結果可能有多少種?

(共有9個樣本,因而就是9種)

摸出單數的可能性大,還是雙數的可能性大?

(單數幾個?雙數幾個?)

3.8

學生做這樣的正方體,同桌合作,試一試,并填寫統(tǒng)計圖。

三、作業(yè)

學生完成9題和思考題

完成補充習題

 

教學反思:

 

 

 

第七單元:證書四則混合運算

 

1課時:不含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系現實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理解和掌握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按順序進行計算和運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策略意識,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 例題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談話:同學們喜歡下棋嗎?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李老師正在體育用品商店為同學們購買中國象棋和圍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情境圖,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這道題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再問:想一想,要求老師一共要付多少元,要先算什么?請按自己的想法列式解答,并與同學交流。

指名板演,并組織講評。

提問:如果列綜合算式解答這道題,可以怎么列?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2×3+15×4。

2.揭示課題,并板書課題。

二、展開

1.教學例1.

啟發(fā):你會算這樣的三步混合運算式題嗎?請同學們先根據例題中的填空想一想,這道算式可以按怎樣的順序計算?再試著算一算。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并指名板演。

追問:你覺得按這樣的順序計算正確嗎?能聯系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來說說為什么可以這樣算嗎?

比較分別計算出兩個積與同時算出兩個積的兩種情況。提問:誰的計算過程更簡略一些?

2.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

談話:這里還有一道三步混合運算的算式,你能試一試嗎?先算出結果,再和同桌說說,你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名板演。 

2)反饋,說說這道題的運算順序。

3.引導歸納。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的三步混合運算,都是不含括號的算式。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按怎樣的順序計算?先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

學生交流。

三、練習

1.完成“練一練”。

2.做練習十一第2題。

1)出示左邊一組題,比較一下,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學生練習后,試著解釋兩道題得數相等的道理。

3)出示右邊一組題,讓學生先按順序計算,再和小組里的同學說說這兩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組織交流。

3.做練習十一第4題。

出示題目,提問:題目的已知條件有哪些,要求的問題是什么?要求合唱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要求書法組和美術組一共有多少人,要先算出哪個組的人數?

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并組織反饋。

四、總結

五、布置作業(yè):練習十一第13題。

 

 

 

 

 

 

 

2課時:含有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三步混合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根據一些常見的基本數量關系式進行分析、列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小括號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復習:

1.學生練習:300120+25×4

強調混合運算順序。

二、添上括號,新課引入

計算   300-(120+25×4

提問:這道算式有什么特點?算式里有小括號,應該怎樣計算?

明確:這題含有小括號,那第一步就應該算小括號里的;其他的步驟還輪不到算,只能把它們移下來。如果小括號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并指名板演。

指名說說,你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

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強調混合運算的三個等級:(1)小括號;(2)乘或除;(3)加或減。

小結:混合運算一定要先觀察算式的特點,考慮它的運算順序,然后再開始計算。

三、練習

1.完成“練一練”。

先讓學生說說每一道題的運算順序,再獨立完成計算。

組織反饋與交流。

2.做練習十一第5題。

1)先出示左邊的一組題,比較第一、二小題,說一說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比較第二、三小題,說一說小括號的位置有什么變化,運算順序有什么不同。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評價。

2)出示右邊的一組題,讓學生在小組里進行比較和交流。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反饋評價。

3.做練習十一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再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以及計算的過程和結果。

4.做練習十一第7題。

學生自由讀題,說說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

整理條件和問題,在小組里討論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列綜合算式解答。

反饋不同的解題方法。

說說分析數量關系的思考過程和列式的依據。

四、課堂總結

五、布置作業(yè)

 

 

 

 

 

 

 

 

 

 

 

 

 

 

 

 

 

 

 

3課時: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練習課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逐步形成計算技能,經歷分析數量關系的過程,鞏固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鞏固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計算訓練

⒈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練習混合運算,完成練習十一上的練習。(板書課題)

⒉口算:

     720÷90     484÷2        450÷50 

      2842      3×48         40÷21 

      360×2      6517        568

3計算下面各題。指名說說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練習十一第9題。

學生獨立計算,提醒自覺驗算。

4. 練習十一第10題。

說說每組中兩道算式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判斷哪道算式的得數大。

通過計算檢驗。

二、解決問題練習

1. 練習十一第1112題。

學生獨立解答。

反饋交流各自的解題思路。說說是怎樣整理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的,怎樣分析數量關系的。

2. 練習十一第13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估算,并說說是怎樣估算的。

再列式算出結果,并把它與估算的結果比較。

3. 練習十一第14題。

學生讀題,獨立解答。

反饋解題思路。

引導思考“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并解答。

三、課題練習總結

評價學生對混合運算的掌握情況。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補充習題》相關題目。

 

 

 

 

 

 

 

 

 

 

 

 

 

 

 

 

 

 

 

 

 

 

 

 

 

 

4課時: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中括號,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運算。

2、使學生經歷認識和理解混合運算運算順序的過程,進一步積累學習數學的經驗,感受知識之間的聯系。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復習:

1.學生練習:525÷(81-56)×3

強調混合運算順序。

二、添上中括號,引入新課

1.計算  525÷【(81-56)×3

提問:這道算式有什么特點?

介紹:“【】”叫做中括號,和小括號一樣,用在算式中也起到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在一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先算小括號里的,再算中括號里的,其他不變。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并指名板演。

指名說說,你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

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2.回顧本單元學習的計算,說說三步混合運算要按怎樣的順進行計算。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小結。

3.完成“練一練”。

先讓學生說說算式的運算順序,再獨立完成計算。

反饋評價。

三、學習“你知道嗎”。

閱讀教科書第74頁的“你知道嗎”,說說從中知道了什么。

四、鞏固練習

1.練習十二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

找出典型錯誤,幫助學生分析錯誤原因,及時改正。

2. 練習十二第2題。

比較每組中三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學生獨立計算。反饋計算結果是否相同。

3. 練習十二第3題。

學生讀題。

說說題中的已知條件有哪些,要求的問題是什么。要求張紅平均每小時比王莉多采蓮蓬多少個,要先求出什么?

列式解答。

組織交流。

五、課堂總結

六、布置作業(yè)

 

 

 

 

 

 

 

 

 

 

 

 

 

 

 

 

 

 

 

 

 

 

 

 

 

5課時: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練習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計算、比較、交流等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逐步形成運算技能。

2.使學生經歷用三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1.完成練習十二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

比較上下兩題有什么聯系。

引導總結:連乘的算式,即使用小括號改變了運算順序也不會改變計算的結果;連除的算式中,一個數連續(xù)除以兩個數,等于這個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

2. 完成練習十二第5題。

學生獨立計算。

教師巡視,發(fā)現學生在計算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的問題,加以分析。

二、解決問題練習

1. 完成練習十二第6題。

學生讀題,解答。

反饋交流。

交流不同的解法,比較,溝通不同解法之間的聯系。

2. 完成練習十二第7題。

學生讀題。

比較兩條的條件和問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解答。

反饋,比較在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有什么聯系。

3. 完成練習十二第8題。

學生整理題中的條件和問題,說說要求合唱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倍,要先求出什么,怎樣求出美術組的認識。

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解答。

反饋交流,說說為什么列綜合算式時要用到中括號。

4. 完成練習十二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解答。

交流學生中出現的不同解法。比較兩種解題思路的聯系與區(qū)別。

三、思考題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組織交流。

四、課題總結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補充習題》有關題目。

 

 

 

 

 

 

 

 

 

 

 

 

 

 

 

 

 

 

 

 

 

 

 

 

第八單元:垂線與平行線

 

1課時:認識射線、直線和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三者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  

2.認識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明確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較大小的方法。

3.理解射線和角的關系。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三者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理解射線和角的關系。  

教具準備 直尺

教學過程:

一、認識射線和直線

1、出示一條線段。

   提問:

    (1)黑板上的圖形叫什么?(板書:線段)

    (2)線段應該怎樣畫?要注意什么?(板書:兩個端點)

    學生畫一條線段。

    (3)觀察、回憶:線段有哪些特點?(板書:直的)

    (4)剛才大家畫的一條線段‘能量出你畫的線段的長度嗎?線段可以度量,那么線段的長度是有限長的還是無限長的?(板書:有限長)

    (5)誰能說一說線段有哪些特征?

2.認識射線。

    (1)出示城市夜景圖。

    提問:這個城市美不美?你覺得它美在哪里?

    (引導學生觀察城市夜景中的追光燈。)

    提問:這些燈光是哪兒來的?

    說明:追光燈打出的燈光向某一個方向無限延伸,使這個城市的夜景更加美麗、迷人。

    (2)說明:將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可以得到類似燈光的圖形,叫射線。(板書:射線)

    (3)教師畫射線:先畫一條線段,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

    提問:射線是怎樣得到的?射線的另一端可以繼續(xù)延長嗎?它的長度可以確定嗎?說明了射線是有限長還是無限長?(板書:無限長)

   (4)把射線和線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點?(板書:直的,只有一個端點)   

(5)教師介紹:手電筒、太陽的光線都可以看成是射線。學生舉例。

(6)用直尺或三角板畫射線。

    教師示范:先點一個端點,再沿著直尺的一邊畫射線。

    學生練習畫一條射線。

提問:誰能說一說,射線有哪些特點?

3.認識直線。   

    (1)(先出示一條畫好的線段)現在我們把線段兩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板書:直線)

    (2)把直線和射線、線段比一比,直線有哪些特點?(板書:直的,沒有端點,無限長)

    (3)用直尺或三角板可以畫直線,畫時要先點一點嗎?為什么?直線可以度量嗎?為什么?   

    (4)學生畫一條直線。

4.認識線段、射線與直線之間的關系。

    (1)看黑板上的圖說一說,直線是怎樣得到的?

    (2)線段和直線有什么關系?(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

(3)誰來說一說線段、射線和直線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教者根據三種線的特點板書)

5.完成“試一試”。  

 學生量一量,說說在A、B兩點的所有連線中,是否還能找到比35毫米這條線段短的線。 

6.學生動手畫。

    (1)出示一個點,請同學們分別畫一條過這點的直線、射線和線段。 提問:過這一點還能畫出直線嗎?(學生動手畫)你可以畫幾條直線?

    (2)出示兩個點,請同學們同時過這兩點畫出一條直線。

提問:過這兩點還能畫出直線嗎?<學生動手畫)你可以畫幾條直線?

二、認識角

1.導人:(出示角的圖形)你們認識這些圖形嗎?名稱是什么?

  (板書:角)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有關角的知識。

2.認識角及其名稱。

    (1)演示,學生仔細觀察;老師先點一點,然后從這一點出發(fā),引出兩條射線,得到一個角。

    想一想:角是怎樣組成的圖形?(板書: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2)從角的組成過程看,畫角時應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教師示范畫角。

    (3)學生練習畫角。(畫出不同方向的角)

    (4)介紹角各部分名稱。

    (5)提問:角的兩邊可以延長嗎?能畫多長?為什么?角的大小改變了嗎?

6)學習角的符號、角的記法和讀法。

3.完成“練一練”。

三、課堂總結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十三第1、2、3題。

 

 

 

 

 

 

 

 

 

 

 

 

 

 

 

 

2課時:角的度量

 

教學目標   

1.認識量角器的計量單位,了解量角器的構造特點,掌握正確的量角方法,正確地讀寫角的度數。

2.經歷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過程,感受量角的意義。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量角器的計量單位,掌握正確的量角方法。

教具準備 活動角、量角器、三角尺第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導人: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角,關于角,大家還想知道些什么?

2.指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稱。

    (1)說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師小黑板出示)

    (2)用兩個硬紙條做成一個角,并和第一個角比較大小。   

提問:哪個角大?怎樣比較出來的?

提問:這兩個角大小怎樣?是怎樣比的?能具體說出每個角有多大嗎?

3.要想知道角到底有多大,就要會量角。那么,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樣量一個角的大小?這些都是今天學習的內容,角的度量。(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認識量角器。

    (1)出示并介紹這是我們通常用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量角器,仔細觀察,說說你看封了什么?

    (2)指名匯報。

    (3)教師講解。

    ①量角器是什么形狀的?我們把這個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岸取笔怯嬃拷堑膯挝唬梅枴啊北硎?。如1度就記作1。(板書:度:)

②量角器中心一點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半圓周上所刻的線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線,每10格標上一個數,在測量角的度數時,我們要把角的頂點跟量角器的中心對齊。

③在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在里面的一圈,稱為“內圈刻度”,而在外面的一圈,稱為“外圈刻度”。它們都是從0°—180°。

教師指出:外圈刻度是從左往右按順時針方向從0°—180°,內圈刻度是從右往左按逆時按方向從0°—180°。

    ④觀察量角器的內圈刻度,從右邊起找0刻度線,再找出20°、90 °、135°、180°的刻度線。

在自己的量角器上從右邊起找0°、20°、90°、135°、180°刻度線;從左邊起找0°、20°、90°、135°、180°刻度線。

2.用量角器量角。

    (1)看教科書第80頁,根據剛才對量角器的了解,自學量角的方法,并量一量。

    (2)提問,量角要分幾步?哪幾步?

    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歸納為“兩重合,一看數’,因為角是從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這個點叫頂點,這兩條射線叫邊。在量角時:①兩重合:要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②一看數:看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

    提問:在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例如書上這個角的一條邊既對著50°,同時也對著130°,這時我們應該看哪一個度數?為什么?

    (3)指出,在量角時,如右邊的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就看內圈,找角的另一條邊指的刻度數;如果左邊的0度刻度線與角的的一條邊重合,就看外圈,找角的另一條邊指的度數。

    (4)指名說說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時候,我們都應注意點什么?

三、完成練一練,練習十三第4、5、6題。

四、課堂總結 

 

 

 

 

 

 

 

 

 

3課時:角的度量練習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較熟練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學生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并獲得成功的體驗,能運用角的知識描述相應的生活現象,感受用實驗數據說明問題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與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進一步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提高正確測量角的大小的能力。

教具準備 直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三步混合運算

完成練習十三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反饋評價。

二、角的度量練習

1.請學生說一說,量角的工具是什么?量角器中心一點叫什么?它有幾圈刻度?

    怎樣量角?

    量出下面每個角的度數。

    教師小黑板出示銳角鈍角直角

2. 完成練習十三第8題。

    (1)請學生判斷一下,下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不是正確?

    (2)說說自己判斷的理由。

    (3)請用正確的方法再量一次,強調“兩重合,一看數”。

3. 完成練習十三第9題。

    (1)指名讀題,說說圖上都畫了些什么?

    (2)讀出每個角的度數,說說為什么左邊和右邊的兩個角要看外圈讀數,中間的一個角要看內圈讀數。

4. 完成練習十三第10題。

先看圖說說量題中的每個角時,分別是怎樣放置量角器的,再照樣子量一量,并說說各要看量角器的內圈度數還是外圈讀數。

想一想,如果讓量角器的0°刻度線與角的另一條邊重合,可以怎樣放置量角器,怎樣讀出角的度數。

5. 完成練習十三第11題。

(1)指名讀題,說說圖上都畫了些什么?從圖中可以找出哪些角?

(2)請學生用手中的量角器量一量圖中標出的每個角的度數。

(3)集體訂正。

6. 完成練習十三第12題。

(1)集體讀題,明確要求。

    (2)你認識這些圖形嗎?誰來說一說?

    (3)請學生量一量圖中每個角的度數。

    (4)指名口答。

    (5)看看自己量的角的度數,誰能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7. 完成練習十三第13題。

(1)出示隊旗圖,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2)請學生在小組里估計一下圖中的三個角各有多少度?并把估計的結果填在書上表格里。

(3)請學生用量角器驗證一下自己估計的對不對,看看跟你估計的結果相差多少?

三、完成思考題

1.默讀題目。

2.自己先按要求畫一畫,再數一數,然后將。自己的結果填在書上。

3.指名口答。

4.看表格,找一找規(guī)律?

四、學習“你知道嗎”

    學生自主閱讀“你知道嗎”。

四、作業(yè)

選用《課時作業(yè)》習題。

 

 

 

 

 

 

 

4課時:角的分類和畫角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掌握角的分類,加深對銳角、直角、鈍角的認識,認識平角和周角,知道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大小關系,會用量角器畫出指定的度數的角。

2.使學生通過畫、折、量等操作活動,形成角和各類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學會估計角的大小,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大小關系,會用量角器畫出指定的度數的角。

教具準備 直尺、量角器、鐘面、一張圓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請同學們說一說量角的方法有哪幾步?量角時要注意什么?

2.任意畫一個角。

3.我們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角也可以按照大小分類;到底可以分成哪幾類?這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一個內容。前面我們學習了畫角,今天我們還要學習畫指定度數的角。

二、教學新課

 ()教學角的分類。

1.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活動角。

2.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們曾經學過了角可分為:直角、銳角和鈍角。

    請同學們在小組里用活動角做出我們認識的這些角。(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3.請同學們再將這些角的樣畫在本上。

4.現在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這些角的大小范圍。

    (1)提問:大家覺得角的度數在什么范圍我們可以把它稱為銳角?   (板書:銳角:小于90)

    (2)提問:什么樣的角稱為直角?鈍角呢?(板書:直角:90)

5.繼續(xù)轉動活動角,使它的兩條邊變成一條直線。(板書:鈍角:大于90度,小于180)

    提問:這還是角嗎?為什么?

    指一指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并寫上角的符號。

    指出: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像這樣的角,它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這樣的角叫做平角。(板書:平角)

    啟發(fā)思考:一個平角是多少度?

學生量出乎角的度數。(板書:180)  

提問:想一想:一個平角等于幾個直角呢?為什么?

    讓學生看一個平角,變換方向和位置。

6.繼續(xù)轉動活動角,使它的兩條邊重合。

    提問:這還是角嗎?為什么?

    小結:周角的定義,周角是360°。(板書:周角:360)

    提問:周角和平角、直角比,它們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7.我們剛剛認識了哪幾類角?這些類別是根據角的什么來劃分的?這些角分別是多少度?

    你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把它們排列起來嗎?

    (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或者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

8.練習。

    “練一練”第1題。

()教學角的畫法。

1.我們已經知道角的分類,如果知道一個角的度數,怎樣畫出這個角呢?請同學們嘗試著去畫一個50°的角。

    (1)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2)小組交流,說說是怎樣畫的。

    說明:像這樣畫指定度數的角,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量角器。

    (3)教師小結畫角方法,并演示:

    ①畫一條射線。

    ②把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端點重合,0°刻度線和射線重合,對準50°的刻度線點一點。

    ③從射線的端點起,通過剛畫的點再畫一條射線。

    注意:畫角時要弄清,看外圈刻度,還是內圈刻度。

 2.“練一練”第2題。

    (1)請同學們試著用量角器畫出書上的角。

    (2)請一名學生演示畫角的過程。

    (3)畫好后同桌交換,用量角器量一量角的度數。

三、鞏固練習(練習十四第12、3題)

板書設計

教學札記

5課時:角的分類和畫角練習課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角的分類和畫角,鞏固對銳角、直角、鈍角,以及平角和周角的認識。

2.進一步掌握畫角的方法,能根據角的度數合理選擇三角尺或量角器畫角。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角的分類和畫角的方法。

教具準備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完成練習十四第4題。

先讓學生一組一組地完成,再比較每組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角的分類和畫角練習

1. 完成練習十四第5題。

學生照樣子用一張長方形紙折一折,打開后找到并表示出題中的三個角。

說說它們各是什么角,分別是多少度,完成書上填空。

反饋,說說是怎樣想的。直角和平角有什么關系?直角、平角和周角有什么關系?

2. 完成練習十四第6題。

學生自己分一分、填一填。

展示分類整理的結果,說說各類角的特征及其大小關系。

3. 完成練習十四第7題。

讀題。

指導:根據圖中已知角和未知角的關系以及平角是180度來進行思考。

學生思考、填寫。

反饋。說說思考過程。

4. 完成練習十四第8題。

先看第一個鐘面,想一想分針從12走到1旋轉了多少度,并說說是怎樣推算的。

出示其他三個鐘面圖,讓學生進行判斷。

5. 完成練習十四第9題。

提問:如何用量角器畫指定的度數的角?

教師關注學生的畫角過程,個別指導。 

三、思考題

先自己想方法,再組織匯報交流,可以通過測量,也可以通過推理比較。

四、動手做

學生操作、比較和交流,找出所有能用一副三角尺拼成的角。

五、學習“你知道嗎”

學生自由地讀一讀。

說說從中知道了什么。

說說通過查找資料,還知道哪些有關的知識,以及是在什么地方獲得這些資料的。

 

 

 

 

 

 

 

 

 

 

 

 

 

 

 

 

 

 

 

 

 

6課時:認識垂線

 

教學目標

⒈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內兩條直線相互垂直的現象,能從現實情境和學過的平面圖形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線段,會畫出已知直線的垂線,認識點到直線的距離。

⒉讓生在學習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平面內兩條直線相互垂直的現象,會畫出已知直線的垂線,認識點到直線的距離。

教具準備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認識垂線

1.從生活實例中抽象出三組相交的直線。

出示例6的場景圖,讓學生說說每幅圖中分別畫的是什么。

說明:這些物體的面上都“隱藏”著一些相交的直線,我們可以把它們畫下來。

結合場景圖分別畫出三組相交的直線。

2.觀察、比較,認識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讓學生觀察這三組相交的直線,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確:每組兩條直線都相交與一點,每組兩條直線都相交成4個角。

讓學生進一步觀察這三組相交的直線,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明確:右邊兩組直線相交成的4個角都是直角。

出示一組垂線,說明:像這樣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揭示課題)

指上面的三組直線,提問:哪幾組的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為什么?哪一條直線是哪一條直線的垂線?垂足在哪兒?

3.聯系實際,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提問:日常生活中,你還有哪些地方見過互相垂直的例子?

二、認識點到直線的距離

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再在直線外點一個點,指出:這是一條直線,在直線外還有一個點,我們用字母“P”來表示這個點。習慣上我們把這條直線稱作已知直線,點P是直線外的一點。

從點P向已知直線任意畫一條線段,并與已知直線交與一點,談話:像這樣從點P起,向已知直線畫線段,可以畫多少條?

從點P起分別向已知直線畫幾條線段,且其中有一條是已知直線的垂線,提問:在所有從點P向已知直線畫出的線段中,與已知直線垂直的線段是哪一條?

討論:還能找到與已知直線互相垂直的線段嗎?在從點P向已知直線所畫的所有線段中,與已知直線垂直的線段有多少條?

再問:這條與已知直線垂直的線段與其他不垂直的線段相比,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明確:從點P向已知直線所畫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最短。

學生看書第90頁例7中的圖,量一量圖中從點P向已知直線畫出的所有線段的長度,看是不是這條垂線最短。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巡視。

反饋:通過測量,你認為上面的發(fā)現正確嗎?由此可得到什么結論?

指圖中的垂直線段,指出:這條垂直線段的長度,也就是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板書:點到直線的距離)

讓學生量一量,說一說點P到已知直線的距離是多少厘米。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一練”,練習十五第1、2題。

四、全課總結

 

 

 

 

 

 

 

 

 

 

 

 

7課時:畫垂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過直線上一點作直線的垂線和過直線外一點作直線的垂線的方法。

2.了解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明白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

3、通過動手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作圖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垂線的畫法。

教具準備 三角板、直尺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
、創(chuàng)設情境
     1)你還記得什么叫垂直嗎?
     2)生活中哪里有互相垂直的現象? 
2
、提出學習目標:
    1)學會用三角板準確畫垂線。
    2)什么叫點到直線的距離?

二、展示學習成果
1
、小組內個人展示
      學生獨立學習,完成書上第91頁例題8(教師相機的進行指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重在讓學生展示不同的思維方法和錯例,特別是引導小組內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完成后在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yōu)生的順序進行展示,小組內互相交流、幫助、質疑問難。
2
、全班展示(以小組為單位)
     1)過直線上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
      學生匯報畫法:
      三角板上有一個角是直角,通??梢杂萌浅邅懋嫶咕€。
      ①先畫一條直線。
      ②把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沿著另一條直角邊畫出的直線就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直角頂點是垂足)。
      提醒學生一些畫圖的技巧,如,將三角尺上直角的頂點與已知直線上的點重合時,要稍離開一些,才能使畫出的直線正好經過直線上的點。

2)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
      學生匯報畫法:
      ①用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已知直線重合; 

②然后沿著已知直線移動三角板,用三角板的另一條直角邊緊靠已知點;
      ③最后沿著三角板的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直線,這條直線就是已知直線的垂線。
      師強調:    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畫線。當要求直線通過其一點時,要考慮到筆畫的粗細度,三角板的邊與已知點之間可稍留一些空隙。最后讓我們標注上垂直符號。

激發(fā)知識沖突

 1、針對同學的展示,學生自由質疑問難。
 2、教師引導學困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在學習中碰到困難了嗎?能把你遇到的確困難說給大家聽嗎?那你對同學的展示會有什么時候想法與建議嗎?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2.完成練習十一第3、45題。

    5題:右圖(略)是人行橫道線。如果從A點穿過馬路,怎樣走路線最短?為什么?把最短的路線畫出來。

五、全課小結

通過練習,你有那些收獲?

 

 

 

 

 

 

 

 

 

 

 

 

8課時:認識平行線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對具體生活場景的觀察,讓學生認識到平面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2、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地認識平行線,學會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學會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培養(yǎng)一定的操作技能,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借助三角尺、直尺等工具畫平行線。

教具準備 三角尺、直尺

教學過程:

一、結合生活、認識平行線

1.認識相交與不相交 

談話:同學們,生活處處皆數學。下面這些設施里你能找出哪些可以看作直的線?

出示書上情景圖(電線塔架、鐵軌、雙杠)

在學生交流時,教師畫出三組直線。

提問:這三組直線是什么關系,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并在全班交流。

活動發(fā)現:左邊一組直線延長后會相交,右邊兩組直線無論怎樣延長也不會相交。

2.認識互相平行

聯系第二、三組直線說明互相平行。

像第二組直線這樣的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 

3.練一練第1題。

下面哪幾組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為什么?

閉上眼睛想一想互相平行的兩條直線是什么樣的。

4.回歸生活,提問:你能舉一些生活里見到的互相平行的例子嗎?。

提問:誰能用手勢比劃出兩條直線的相交或平行。

5.小結: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就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

二、畫平行線

1.探索畫平行線。 

談話:剛剛我們一起認識了平行線(板書課題),那你能利用一些材料和直尺,想辦法畫出一組平行線嗎?

讓學生嘗試畫一畫,展示所畫的一組平行線,交流自己是怎么畫的。

2.教學平行線的畫法

結合學生介紹的方法,提出問題:如果要畫一組更寬、更窄的平行線,該怎么辦?設置問題,學生利用已有經驗難以解決問題時,讓學生看多媒體展示是怎樣畫平行線的。

師生交流,教師示范畫平行線的步驟、方法。 
提煉方法:一、畫(線) 二、靠(直尺)  三、平移(三角尺) 四、再畫(線)

學生用這種方法畫出一組平行線,再給同桌說說畫的方法。

3.完成“練一練”第2、3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十五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判斷,再說說是怎樣判斷圖形中互相平行的線段的。

2. 練習十五第7題。

學生按要求操作。

交流:量一量這些線段的長度,你有什么發(fā)現?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9課時:垂線與平行線練習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對垂線和平行線的認識,能正確把握平面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2.進一步鞏固對點到直線距離的認識,能過直線上或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會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鞏固對垂線和平行線的認識,對點到直線距離的認識。

教具準備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二、完成練習十五第813題。

1. 練習十五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測量。

反饋,說說量角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2. 練習十五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判斷。

反饋,說明理由。

交流明確:同一平面內的兩條直線,要么相交,要么平行;相交的兩條直線中,如果相交成直角,這兩條直線就互相垂直,否則,兩條直線就不互相垂直。

3. 練習十五第10題。

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討論。

交流討論的結果。引導學生用正確且規(guī)范的語言進行表達。

4. 練習十五第11題。

先讓學生通過猜一猜、量一量的活動發(fā)現∠1和∠2相等,再任意畫一條與這組平行線相交的直線,并猜一猜、量一量。

想一想如果a、b不是互相平行的直線,那么∠1和∠2還會不會相等。

5. 練習十五第12題。

學生獨立操作。

反饋,你是怎樣畫出已知直線的垂線的?

交流不同的畫法。

6. 練習十五第13題。

先讓學生說說怎樣根據已知的兩條線段畫出一個長方形。

學生選擇一種方法畫一畫。

展示和交流。

三、思考題。

學生獨立,理解題目要求。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

交流方法。

預設:可以先找出長方形每條邊的中點,再連接對邊的中點,對邊中點連線的交點就是要找的點;也可以連接正方形對角的頂點,對角頂點連線的交點就是要找的點;還可以用一張正方形折出這個點。

四、課堂總結。

 

 

 

 

 

 

 

 

 

 

 

 

 

 

 

 

 

 

 

 

 

 

10課時:整理與練習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射線、直線和角,掌握角的分類,會用量角器量角和畫角。

2.進一步感受垂線和平行線的特點,能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會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對本單元所學知識進行回顧和整理。

教具準備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整理

小組內交流:本單元學習了哪些知識,是怎樣學會這些知識的。

對本單元所學知識進行適當的整理。

依次討論教材提出的三個問題。

全班反饋。

二、練習與應用

1.教材第96頁第1題。

學生按要求畫出相應的線段和射線。

展示和交流。

提問:為什么畫線段時可以指定線段的程度,而畫射線時卻不能。

2. 教材第96頁第2題。

學生量出每個角的度數。

說說每個角各是什么角。

具體說說量角的方法。

3. 3題。

先讓學生說說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再按要求畫一畫。

組織展示和交流。

4. 4題。

(1)出示左邊的正方形,讓學生按要求量出相關的度數,比較量得的結果,說說有什么發(fā)現。

2)出示右邊的長方形,讓學生分別量一量,說一說。

5. 5題。

讀題,理解題目要求。

同桌同學相互指一指、說一說。

組織全班交流。  

6. 6題。

讀題。

說說怎樣過點A分別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學生獨立完成畫圖。

組織展示和交流。

三、探索與實踐

1.7題。

組織學生分別按要求折一折。

組織反饋與交流:你是怎么折的?有什么不同折法?

2. 8題。

第(1)題,先讓學生在小組里指一指、說一說,再組織全班交流。

第(2)題,先讓學生在圖中畫出排水口的位置,再說明理由。

四、評價與反思

說一說自己在本單元學習中的表現,有哪些經驗和收獲,對本單元的哪些內容比較感興趣,哪些內容還覺得有困難。

結合教材列出的指標,用給“★”涂色的方式進行評價。

 

 

 

 

 

 

 

 

 

 

 

 

 

 

 

 

11課時:怎樣滾得遠(綜合與實踐)    

 

教學目標    

1、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收集、記錄數據并計算,掌握有關數據,體會什么情況下圓柱形物體能滾得比較遠 。

2、在與他人的合作中,感受合作的快樂,動手實踐的樂趣 。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收集、記錄數據并計算,掌握有關數據,體會什么情況下圓柱形物體能滾得比較遠。

教具準備 木板、尺、圓柱形物體等

教學過程:

一、介紹活動要求:

1.今天這節(jié)數學課,我們要學習的是實踐活動課:怎樣滾得遠

    說到“滾”,你想到了什么?(圓柱形物體)

    書上要求我們利用木板搭建一個一定角度的斜坡,然后用圓柱形物體在一定高度滾下來。

    想一想:在這個滾動過程中,哪些因素會影響滾的距離?

    (圓柱形物體的重量、滾動的高度、木板的角度、地面的光滑度……)

    為了使實驗的數據,更具有可比性,所以我們同一組的同學在實驗的時候要采用同一的標準,如:在同一塊地面上用同一個圓柱形物體,從同一個高度來進行。

2.具體操作方法:

    介紹搭斜坡:用三角板上的某個角去搭成一定度數的斜坡,在這塊板上可事先每10cm處做一個記號。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可以提醒自己每次滾的高度都應該從同一處,二是可以把它作為一把尺,進行簡單的測量等量距離:量的時候應該從木板的底部開始測量。如果圓柱形物體在滾動的時候遇到障礙物了,那該次實驗就不能算了,所以要找比較闊的地方。

3.選擇具體地點:教室太小了,不適合做實驗。下面有三種地面供選擇:

    水泥地、瓷磚地、操場

    想一想:這三種地面,哪一種更利于滾動?

4.教師演示,教給學生實驗方法。

5.分組:可以自由選擇,但要利于學習。

6.記錄方面的要求:

    書上第99頁,自己通過實驗,完成書上的4份表格。

二、學生分組活動

教師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及時發(fā)現并糾正學生中出現的不規(guī)范操作,對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

三、全班交流反饋

完整的數據得到后,思考:比較每次得到的平均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四、回顧反思

提問:在上面的活動中,問題是怎樣提出的,研究的過程是怎樣展開的,結論是怎樣獲得的,通過這一活動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第九單元: 整理與復習

 

1課時:數的世界(1 課 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比較,幫助學生回顧、整理筆算除法的方法,進一步提高試商的能力。

2.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商不變的規(guī)律,能較熟練地運用除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并提高估算的應用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回顧、整理筆算除法的方法。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整理回顧

1.揭示課題。

    這學期很快就要結束了,我們學了不少知識,今天開始我們將這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一定的整理并加以復習。(板書課題)

2.整理回顧。

    (1)引導學生看目錄,自己先回憶一下所學的知識有哪些。

    (2)分小組討論、交流每一個章節(jié)有哪些內容,用自己的話簡要說一說。

    (3)組織交流。

3.教師做適當小結,并提出復習的要求。

二、復習除法計算

1.口算復習。

    (1)出示,

    85÷17    7×12    72÷4    18×5

    66÷33    16×5    54÷3    5×13

    90÷18    33÷3     65÷5    24×3

    指名學生口算,并說說其中兩、三道題的計算過程。

    (2)完成第100頁第1題。

    在規(guī)定時間內,注意學生錯誤比較集中的地方。

2.筆算復習。

    (1)出示:

    192÷30    990÷60

    192÷34    990÷62

    192÷38    990÷66

    ①請同學們分組計算,指名板演。

    ②比較:

    第一組中192÷34,192÷38你分別是怎樣求出商的?

    第二組中990÷62求商時,先在個位上試的幾?合適嗎?

不合適是怎么做的?990÷66求商時,先在個位上試的幾?后來呢?

    ③說說除法筆算的方法是什么。

    (2)完成第100頁第3題。

讓學生按要求計算并驗算,指出:計算時要養(yǎng)成驗算、檢查的好習慣。

3.復習商不變規(guī)律。

回憶商不變規(guī)律,說說怎樣運用商不變規(guī)律進行簡便計算。

完成第100頁第4題。

組織交流,說說每道題要在被除數和除數的末尾同時去掉幾個0,當算出的結果有余數時應該怎樣確定余數。

三、實際應用

1.出示第100頁第5題。

    (1)學生讀題,列綜合算式解答。

    (2)反饋,說說是怎樣分析數量關系的。

    (3)怎樣列式解答,列式時為什么會用到小括號。

四、作業(yè)

 

 

 

 

 

 

 

 

 

 

 

 

2課時:數的世界(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提高正確進行整數混合運算的能力。

2.通過應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體驗分析數量關系的策略,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四則混合運算復習

    101頁第6題。

    (1)先讓學生說說運算順序。

    指出:不能簡便計算的就要按一定的運算順序計算。

    (2)各自計算。

(3)請說一說每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4)提醒:計算時根據算式的特點選擇口算和筆算。

二、解決問題復習

提問:解決問題時,我們一般按照什么步驟解答題目?

依據學生回答,板書:弄清題意→分析數量關系→列式計算→檢驗反思

1.完成第101頁第7、8題。

學生讀題,思考解題方法。

教師提示: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列綜合算式解答。

組織交流:說一說解題時是怎樣分析數量關系的,列出的算式是怎樣的,每一步計算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2. 完成第101頁第9、10題。

先讓學生列表整理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再獨立完成解答。

10題,說一說題中哪個數量沒有變化,哪些數量變化了,列式的依據是什么。

3. 完成第101頁第11題。

提問:題目中有哪些已知條件?

再問:可以怎樣整理這些條件?

再問:根據題中的問題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并列式解答。

反饋與交流。

說說你是怎樣分析數量關系的,解決問題時要抓住怎樣的關鍵。

三、課堂總結

四、布置作業(yè)

 

 

 

 

 

 

 

 

 

 

 

 

 

 

 

 

 

 

 

 

 

 

 

 

 

 

3課時:圖形王國   

 

教學目標

1.鞏固對升和毫升的認識,掌握角、垂線和平行線的特征,會用量角器量角和畫角。能畫出已知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進一步豐富圖形與幾何的學習經驗。

2.鞏固觀察物體的方法,進一步體會物體與相應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角、垂線和平行線的特征,角的度量和分類。

教具準備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5個大小相等的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復習升和毫升

1.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哪兩個容量單位?

2.完成書上第102頁第12題。

1)學生獨立填寫。

2)反饋,聯系生活經驗思考。

3)按容量的大小從小到大排一排。

3. 完成書上第102頁第13題。

完成填空,交流思考過程。

補充:=    )毫升     0.1=   )毫升

      20=   )毫升      400毫升=   )升

三、復習觀察物體

完成書上第102頁第14題。

根據左邊的組合圖想象從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各是怎樣的圖形。

完成連線。反饋。

四、復習直線、射線、角、平行和相交  

1. 復習線段、直線、射線

 請學生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再畫一條射線、一條直線。

    提問:從線段怎樣得到射線?從線段怎樣得直線?  射線能量出長度嗎?直線呢?說說它們各自的特點及相互聯系。

2.復習角。

(1)出示:

    提問:這是個什么圖形?怎么表示角?

    (2)讓學生指一指角的各個部分,提問:什么是角?角是哪幾部分組成的?

(3)提問:要想知道這個角的度數,應怎樣測量?  

指名一學生用量角器測出這個角的度數

    (4)完成第102頁第16題,同學們量一量角的度數。

    根據要求,將角分一分類,并說說分類的理由。

    (5)說明:根據角的度數大小,可以將角分為以下幾類:小于90度的角是銳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是鈍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360度的角是周角。

3.畫角。

    (1)用量角器畫出一個75度的角。

    (2)畫一個90度的角。(引導同學用不同的工具畫)

    (3)畫一個135度的角。

4.復習平行和垂直。

    (1)提問:兩條直線根據位置的不同,有哪兩種情況?(相交、不相交)相交的兩條直線所成的夾角為90度,這兩條直線什么關系?

    平行指什么?

    (2)畫出下面已知直線過A點的垂線。(小黑板出示)

.A                      A.                         A .

 

 


 

(3)畫出下面已知直線并且過A點的平行線。

          .A                              .A

                                    

 

 

五、課堂總結

 

 

 

 

 

 

4課時:統(tǒng)計天地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統(tǒng)計表和條形統(tǒng)計圖的結構特點,能根據需要分段整理數據,能用統(tǒng)計表或條形統(tǒng)計圖表示數據,感受數據對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意義。

2.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平均數,會用平均數描述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

  3.進一步感受簡單隨機現象的特點,能正確判斷簡單隨機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需要分段整理數據,能用統(tǒng)計表或條形統(tǒng)計圖表示數據。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可能性

1.103頁第18題。

先出示題中的轉盤圖,讓學生說說每個轉盤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紅色、黃色和藍色部分各占了多少份。

學生回答題中的問題,并說明理由。

2.19題。

讀題,弄清題意。

觀察、比較表中摸到紅球的次數和摸到黃球的次數,有什么發(fā)現?

看圖說一說每個口袋里分別有幾個紅球和幾個黃球,從每個口袋里任意摸出1個球,結果怎樣,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小洪他們從哪個口袋里摸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復習分段整理數據

完成第20題。

學生用畫“正”字整理數據,把整理的結果填入表中。

反饋,說說整理的過程和結果。

觀察表中數據,說一說從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復習平均數

完成第21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男、女生立定跳遠的平均成績各在哪個范圍,并估計是男的平均成績好一些,還是女生的平均成績好一些。

學生分別算出平均成績。

四、復習統(tǒng)計圖

完成第22題。

先組織學生討論怎樣開展調查和統(tǒng)計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制定調查計劃,再按調查計劃活動。

完成統(tǒng)計圖后,對調查獲得的數據分析,說說自己的收獲和體會。

五、課堂總結

 

 

 

 

 

 

 

 

 

 

 

 

 

 

 

 

 

 

 

 

 

 

 

 

 

 

5課時:應用廣角   

 

教學目標:

進一步感受整理條件和問題、分析數量關系的策略,能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揭題。

這節(jié)課我們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和數學有關的問題。

二、完成書上第2326題。

1.23、24題。

學生讀題。

對題中的條件和問題進行整理。

列綜合算式解答。

組織交流,說說整理條件和問題的方法,分析數量關系的思考過程,列式計算的結果。

2.25題。

1)出示題中的條件和示意圖,提問:觀察示意圖,圖中是怎樣表示燈光明暗變化的,列舉出前14秒燈光明暗變化的情況,你能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嗎?

2)回答書上前兩個問題。

3)解答第(3)個問題,根據照明燈明暗變化的規(guī)律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4)讓學生按5秒一個周期,設計一個照明燈明暗變化的規(guī)律,并照樣子畫一畫。

組織交流,說說設計規(guī)律時的思考過程,表示規(guī)律的方法。

3.26題。

小組合作完成。

先討論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再按討論的方法收集并整理數據。

討論小組同學家庭擁有圖書本數的平均數所在的范圍,說一說為什么一組數據的平均數不可能大于它的最大值,也不可能小于它的最小值,可以怎樣估計一組數據的平均值。

三、自我評價

回顧本學期的學習過程,看書上的提示說說自己在這四個方面的表現,取得了哪些進步,還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

給五角星涂色,對自己的表現作出評價。

四、課堂總結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