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社區(qū)戲劇”的正確打開方式

 薩拉丁123 2016-02-27

作者:樹上的男爵(經(jīng)作者同意轉(zhuǎn)載,略有刪減)



社區(qū)戲劇演出,隨便哪里都可以是舞臺,報紙可以是最好的服裝和道具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Stars Fran?oise Hardy - Le Temps Des Souvenirs

此次赴倫敦訪學,一個主要目標是考察這里的應用戲劇應用戲劇,是指由特定背景的參與者通過互動的表演或演出,在劇院以外的場地進行演出,具有特定目標的演出。展情況。到目前為止,真正深入考察的劇團只有一個,那就是London Bubble Theatre。簡單說說這個劇場的情況吧。



Bubble的fun made theatre。天氣好的時候大伙兒一起上戶外來這么一發(fā),感覺一定很開心啊


Bubble是位于東倫敦Rotherhithe的一個社區(qū)戲劇中心。這個戲劇中心成立于1972年,現(xiàn)任藝術總監(jiān)為Jonathan Petherbridge,他從1989年開始一直擔任中心的藝術總監(jiān)至今。Bubble的理念和使命是:為公眾提供藝術指導、技能、環(huán)境和資源,從而讓他們能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靈感。讓他們參與戲劇活動,在戲劇中分享彼此的故事,從而活化城市空間和公民的精神。



照片里最右邊的圓臉胖子就是Bubble藝術總監(jiān)Jonathan??淳S基說他1989年就開始擔任Bubble藝術總監(jiān)了,一點也看不出來他居然有那么老!


這樣一個理念無疑充滿了文化共享和社會民主的精神。Bubble的存在本身是英國前撒切爾時代某種“社會主義”傳統(tǒng)的產(chǎn)物。經(jīng)歷了撒切爾時代大刀闊斧的新自由主義改革,這種傳統(tǒng)今天已經(jīng)被極大削弱。但即便是在今天這樣一個日益被資本主義價值觀侵蝕的世界里,Bubble開展社區(qū)戲劇活動的作風讓人感覺到,它仍然堅持著讓公眾獲得享受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權利,以及讓戲劇成為社區(qū)公共生活有機組成部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街頭演出,孩子們是最好的工作人員。


來Bubble參加社區(qū)戲劇活動的民眾有老有少,年紀最大的已經(jīng)九十多,年紀小的只有五六歲。藝術總監(jiān)Jonathan對我說,他們鼓勵男女老幼一起來參加中心的工作坊,在工作坊里大家扶老攜幼,有利于塑造一種彼此互相照顧的社區(qū)意識。而事實上,當你和一個九十多歲的老奶奶一起參加工作坊的時候,你確實必須時時刻刻想到要去照顧她的需求。



扶老攜幼的Bubble排練現(xiàn)場。看到右邊那個勾著腦袋的老太太了么?九十多了,身體真好??!每次排練推著助步車自己就來了。


Bubble開了很多有意思的工作坊,其中一個工作坊是TEA AND COFFEE THEATRE,住在附近社區(qū)的居民,沒事時來串個門,喝個咖啡或者茶,一起玩玩戲劇游戲,感覺戲劇已經(jīng)不是那么高大上了。還有一個工作坊我很欣賞,就是“聽爺爺奶奶講革命故事”,他們讓社區(qū)的老人和孩子們一起參加工作坊,老人們給孩子講社區(qū)的故事,城市的歷史,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這不就是咱們社會主義時期的孫敬修爺爺將革命故事和憶苦思甜么?咱們把自己的好傳統(tǒng)全給丟了,可是人家還都留著呢。



Bubble的“聽爺爺奶奶講革命故事”工作坊演出現(xiàn)場。光看照片就覺得很感人有木有。


Bubble這些年來做了一個在我看來特別牛掰的項目叫LOOK AT ME。這個項目一年辦兩期,讓16歲到24歲,沒有上學、就業(yè)和接受培訓機會的年輕人來Bubble參加為期四個月的免費論壇戲劇工作坊。工作坊最后會讓這些學員一起演一出論壇戲劇。之所以叫LOOK AT ME,我覺得可能是因為這個項目的參與者作為“三無”青少年平常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太缺乏關注,需要一個被看見的機會吧??戳艘幌逻^往幾屆項目的演出介紹,主題盡是種族歧視、家庭暴力、校園霸凌、同性戀和其他性少數(shù)群體遭遇暴力等內(nèi)容。而論壇戲劇這一形式,決定了這些演出的主題一定都是工作坊參與者親身經(jīng)歷的真實遭遇。



在Bubble,戲劇讓青少年找到探索和發(fā)現(xiàn)自我的空間。


2015年下半年的LOOK AT ME項目,我去看了演出。一個底層黑人少女的成長故事,姑娘缺心眼,不愛念書愛慕虛榮,家里條件不太好,母親跟女兒缺少交流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故事情節(jié)則是有一次班里男生惡作劇,于是一個中東孩子向女主人公,一個長得挺抱歉的黑人姑娘表白了。姑娘一高興,到處跟人嘚瑟。招惹了女伴們的反感,最后男孩也受不了了,把姑娘給公開羞辱了一通。姑娘應該怎么辦?主持人邀請觀眾上臺取代主人公,嘗試改變她的被壓迫處境。



2015下半年的LOOK AT ME演出之夜,Bubble從排練室通往辦公室的走廊上掛著項目和參與人員的介紹資料。


一個特簡陋的小戲,但是說句實話劇情還挺耐人琢磨,對姑娘成長環(huán)境的刻畫以及這種這種環(huán)境如何造就她個性和生活狀態(tài)的描繪都很令人信服。臺上有倆演員是黑人孩子,特別有喜劇細胞,一舉一動都惹觀眾發(fā)笑。如果不是Bubble的這么一個項目,估計他們不見得有機會公開登臺演出吧。順便說一句,在倫敦的劇場里看戲,感覺白人觀眾在觀眾席里所占的比例遠遠高于倫敦街頭白人在各種族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而有的時候在Sadler's Wells和Young Vic看某些劇目的時候,觀眾席里除了我一個亞洲人之外其他人竟然全是白人。



法國社會學家Bourdieu討論過文化資本的問題,劇場則是分析文化資本的最佳場所?;始腋鑴≡哼@么高大上的地方,不是人人都能去。所以社會需要有Bubble這樣的另類文化空間,來保障文化資源的公平分配。


為什么NT和ROYAL OPERA HOUSE的有色人種觀眾那么少?這是我們在THEATRE AND PERFORMANCE的課堂上討論過的話題。毫無疑問,不同種族、階級身份的人群獲得和占有文化資本的能力是不一樣的,這是唯一可以解釋為什么劇院里觀眾和街頭人口的種族構(gòu)成比例差異如此巨大的原因。而在Bubble看LOOK AT ME的論壇演出的那天晚上,我發(fā)現(xiàn)一大半的觀眾都是黑人??礃幼樱切┻M不了NT和ROYAL OPEAR HOUSE的黑人觀眾都來Bubble了,這樣很好。維護民主和社會公平需要這樣的另類空間。



演出現(xiàn)場,前面三個姑娘,粉色毛衣那個黑人小胖妞就是劇中女主人公。


LOOK AT ME的這個項目在結(jié)束培訓之后,會讓接受過培訓的年輕人到公立學校去,在學校老師的協(xié)助下給孩子們開辦校園戲劇工作坊。Bubble的項目說明書解釋了這么做的初衷。通過讓這些年輕人成為領導者,給予他們責任,讓他們充當孩子們的榜樣和導師,不僅可以使他們發(fā)揮自己的所學技能,而且可以鍛煉他們的責任意識,讓他們得到更好成長。這種創(chuàng)意和工作模式,我覺得簡直不能更贊。


同樣很贊的那些肯接納這些“三無”年輕人去擔任工作坊導師的公立學校,這表明社會對年輕人的信任。中國的社會會同樣給予類似三無而且問題多多的底層青年機會和信任么?我是不敢給這個問題肯定答案的。事實上,這樣的機會和信任是有回報的。據(jù)Bubble的項目資料介紹,參加這個項目的年輕人當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在參加工作坊之后的三年之內(nèi)進入了大學、找到了工作或者開始接受職業(yè)培訓。我相信這數(shù)據(jù)是完全真實的,年輕人的潛能絕對不可低估。真心覺得,咱們中國也應該有個Bubble。



男爵的渣像素手機拍的劇照。注意舞臺正中間那個穿紅羽絨服戴黑毛線帽子的黑人孩子,很騷包很搶戲。舞臺正前方黑體恤右邊那個藍體恤正在扮酷的黑人小伙子很愛跳舞,每次工作坊早早來排練室自己戴著耳機跳舞跳得特別帶勁。



London Bubble Theatre外景


接著說說Bubble那些事兒吧。Bubble雖然只是一個社區(qū)戲劇中心,但是他們做的項目一點都不因陋就簡。Bubble頗做過一些國際合作的戲劇項目,在巴勒斯坦、日本都做過戲劇項目。



《倫敦空襲的第三代》劇照。這個劇被成為“代際戲劇”,祖孫兩代的社區(qū)業(yè)余演員同臺演出是其特色。


今天要說的,是Bubble2016年的一個重要戲劇項目《廣島之后》After Hiroshima。先說說這么項目的來歷吧。前兩年,Bubble曾經(jīng)做過一個廣受好評的口述歷史項目叫做《倫敦空襲的第三代》(The Grandchildren of the Blitz)。這個項目的做法,是讓1940年代倫敦大空襲親歷者的孫子孫女們?nèi)ゲ稍L自己的祖父母。然后把采訪記錄匯集在一起做演出的文本。



《倫敦空襲的第三代》劇照


Bubble的項目宣傳說,從1940年9月7日至1941年5月10間,納粹德國對倫敦的大空襲造成了21000名倫敦民眾死亡,數(shù)百萬房屋損毀。希望通過這個戲,去討論這段歷史對城市和本地社區(qū)所造成的影響。



《倫敦空襲的第三代》劇照


最終形成的作品名叫《倫敦空襲的第三代》,又名《黑鳥》,2011至2012年在倫敦幾個藝術中心巡回演出。是這些年英國數(shù)得著的一個大型社區(qū)戲劇項目。



2015年Bubble在日本做《廣島的第三代》時劇組的合影


2015年,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70周年。Bubble做了一個項目對此加以紀念。該項目叫《廣島的第三代》The Grandchildren of Hiroshima,堪稱《倫敦空襲的第三代》姊妹篇。從操作手法來看,這兩個項目幾乎是同樣的操作方式。Bubble負責該項目的藝術家來到日本,讓當年廣島原子彈轟炸幸存者的孫輩去采訪這些幸存的老人,然后由藝術家把采訪記錄做成演出文本。



此處應該有木偶?那就放一張我前天在倫敦某木偶學校參觀時拍的吧。


我曾在Bubble看過《廣島的第三代》的一點點演出的錄像片段。當時這個項目得到了日本政府有關文化部門的支持,也有一些日本藝術家參與了合作。在演出中,一個日本的木偶戲劇團隊加入進來,他們使用了純白色紙木偶來表現(xiàn)核爆遇難者的痛苦和掙扎。頗有一種德國表現(xiàn)主義和日式簡約審美結(jié)合的觀感。



圖文無關,此為Bubble的圣誕聚會。最右的逗比是藝術總監(jiān)Jonathan。


順便說一句,Bubble非常重視口述歷史,他們曾經(jīng)做過針對學校教師的口述歷史培訓。用口述歷史的素材來制作社區(qū)戲劇項目,看來也是Bubble常用的戲劇手法。這種方法在國外非常流行,在中國用這種方法做戲似乎還不是很多。目前我所在的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戲劇策劃與應用專業(yè),為學生開設有相關的培訓。希望今后畢業(yè)的學生能做出一些別開生面的東西。



《廣島之后》劇中有民眾扶老攜幼去游行的場景。于是Bubble的臉書上出現(xiàn)了這樣一組照片,要跟互相關注的友鄰借嬰兒車當?shù)谰摺?/span>


2015年做了《廣島的第三代》之后,Bubble順理成章地在2016年繼續(xù)做了《廣島之后》。通常是關于核武器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災難和威脅?!稄V島之后》把場景移到了冷戰(zhàn)時期的英國。劇本從1945年廣島核爆之后赴日的美國海軍補給艦船員在廣島海域所目睹情景的回憶開始,把筆觸伸向冷戰(zhàn)時日超級大國的核競賽,以及冷戰(zhàn)時期各國流行文化中所呈現(xiàn)的核危機給人們帶來的威脅。而整個作品的高潮,是阿爾德馬斯頓反核大游行(Aldermaston Marches)。



歷史上的阿爾德馬斯頓大游行,真的有嬰兒車!


阿爾德馬斯頓位于英格蘭貝克郡,是英國核武器研究基地的所在地,距離倫敦83公里。1958年復活節(jié)的周末,上千名民眾在倫敦特拉法爾加廣場集合,浩浩湯湯前往阿爾德馬斯頓英國核武器研究基地,抗議英國核武器研究項目,要求英國在發(fā)達國家中帶頭解除核武裝。



阿爾德馬斯頓大游行的老照片。大家集合浩浩蕩蕩一起郊游去噶!


游行的隊伍扶老攜幼,路上走了四天。據(jù)《廣島之后》劇本中游行的親歷者回憶,這四天里游戲隊伍的民眾就睡在沿途所經(jīng)過的城鎮(zhèn)、村莊的學校、社區(qū)中心和會堂,沿途老百姓有人給他們送吃送喝,還不斷有人加入進來。感覺跟春游似的,聽起來很好玩的樣子。



《廣島之后》排練現(xiàn)場


開演之前會有演員在舞臺地板上畫出倫敦地圖。然后其他演員會跑到觀眾席跟觀眾搭訕,問他們的住址。然后用茶杯在地圖上標明大家的住址。然后演示給大家看:如果是當年廣島那顆原子彈落在演出現(xiàn)場,周圍半徑多少公里內(nèi)的人都會死。如果落下的是今天的核彈的話,殺傷半徑又會擴大多少倍。想想你家還能不能保得住吧。赤果果地恐嚇觀眾有么有。負責畫地圖的演員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爺爺叫David,他腦子里有泰晤士河每一座橋,每一個Dock的精確位置??此媹D所有的劇組人員都在驚嘆。


從第二年復活節(jié)周末開始,阿爾德馬斯頓反核大游行成了一年一度的項目,每年吸引上萬民眾參加。到了1960年代達到高潮。在游行中,民眾前往唐寧街十號的首相官邸靜坐示威,常常與警察發(fā)生沖突。之后,就是從倫敦特拉法爾加廣場集合步行前往阿爾德馬斯頓的保留節(jié)目。



當年參加大游行的民眾很投入,如今參加排練演出的民眾也很投入。這位長裙奶奶就一句二十五個字兒的臺詞,還特意問了下導演:“我的心理動機是什么?”怕導演不明白還特意補充:“我是追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睂а萁o她說完戲之后她演得特專業(yè)。說完詞兒就保持這個姿勢一動不動站了二十分鐘……


目前,《廣島之后》正在排練中。2016年復活節(jié)之前,這個劇會在倫敦上演。參與《廣島之后》項目的演員,都是來自社區(qū)的普通民眾。盡管是一群業(yè)余演員的演出,但項目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一點都不含糊。導演是Bubble的藝術總監(jiān)Jonathan。服裝設計、舞臺設計、音樂設計等各部門一應到位。接下來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該劇的編劇和音樂總監(jiān),這兩個部門我有一定了解。



左邊這個挺酷的女生就是劇作家Saraha Woods。照片里是她2014跟倫敦另一家社區(qū)應用戲劇中心CARD BOARD CITIZENS合作的街頭行為藝術項目The Roadless Trip。CARD BOARD CITIZENS是我接下來要考察的另外一家機構(gòu),主要是用奧古斯托.波瓦的被壓迫者戲劇手法為無家可歸群體提供服務。藝術總監(jiān)Adrian Jackson是奧古斯托.波瓦著作的英文譯者。


該劇劇作家Sarah Woods是近年來比較活躍的年輕女性劇作家,與倫敦很多社區(qū)和專業(yè)劇院都有合作。Sarah不僅是劇作家,也是社會運動人士,表演者。她經(jīng)常與不同的社區(qū)、社會運動群體、科學家、專業(yè)人士和藝術機構(gòu)合作,創(chuàng)作一些參與性的表演行為(participatory performances and events)。她創(chuàng)作常常將事實、虛構(gòu)和口述證詞結(jié)合在一起,作品特別關注的主題是面對當代全球性的挑戰(zhàn),我們的社會所經(jīng)歷的變遷、面對的選擇。《廣島之后》很有劇作家的創(chuàng)作特色,找社會各界人士做了大量的訪談,也是不容易。只是離演出就剩下一個多月了我們演員還沒拿到劇本定稿也是比較讓人憂心……



作曲和音樂總監(jiān)Fran Lobo。在網(wǎng)上聽了一下她的作品,電子音樂,很異域情調(diào)很迷幻。不知道《廣島之后》的合唱會不會也寫成這樣子。


該劇的作曲和音樂總監(jiān)是近兩年倫敦聲譽鵲起的年輕女性音樂家Fran Lobo。她是倫敦東區(qū)成長背景,看照片至少是有黑人血統(tǒng)。在一個什么新音樂節(jié)上獲得肯定之后,她目前是圓形劇場(Round House)的駐團藝術家,還得到“女性創(chuàng)作音樂基金會”的資助。



演出場地Dilston Grove,想想要在這么酷的空間演戲我也是太開心了!


該劇的演出地點Dilston Grove也值得一說。Dilston Grove位于倫敦東區(qū)泰晤士河南岸的Southwark Park,曾經(jīng)是Clare College的教堂。這個建筑是建筑設計師Sir John Simpson于1911年設計建造的,是英國最早的純混凝土建筑之一。目前這棟建筑已經(jīng)成了位于南岸藝術區(qū)的一個現(xiàn)代藝術空間,是倫敦唯一一個可供各類藝術家們使用的未經(jīng)加工改造的大體積空間。



Dilston Grove的當代藝術作品展示


說了這么多,我只想感慨一下:為什么人家的社區(qū)民眾藝術就能搞得這么高水平,而咱們中國的社區(qū)文藝就只能是大媽跳跳廣場舞呢?



《廣島之后》的演出舞臺設計圖


原因很簡單,高水平的社區(qū)文藝是需要有專業(yè)藝術家的介入和指導的。而藝術家參與這樣的項目能養(yǎng)活自己么?就Bubble來說吧,《廣島之后》的項目有英格蘭藝術委員會和其他幾個基金會的資助。而他們的另外幾個項目分別有青少年基金會和其他基金會的資助。



舞臺設計圖再來一發(fā)


這些資助估計不見得很夠,因為Bubble也在通過其他方式和渠道籌款。但是最起碼國家藝術委員會和其他公益基金的資助保障了這個社區(qū)戲劇中心的基本生存。而中國呢?中國的國家藝術基金都發(fā)給誰了?


當下中國,社區(qū)民眾文藝正在慢慢成長起來。打工春晚是個不錯的例子。有些知識分子看了打工春晚嫌水平低。我就只想問一句:您知道一臺高水平的演出需要多少專業(yè)部門的配合,付出多少辛苦和努力么?靠一群打工者自己折騰成現(xiàn)在這樣,真的很不錯了。想要看更高水平的?那想辦法貢獻點資源唄。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