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西安市,長安區(qū),阿房宮

 東海若水齋 2017-01-28

阿房宮遺址

阿房宮(Epang Palace)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與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們是中國首次統(tǒng)一的標志性建筑,也是華夏民族開始形成的實物標識 。

阿房宮屬今陜西省咸陽市,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處,咸陽市東南15公里處。遺址范圍東至皂河西岸,西至長安區(qū)紀陽寨,南至和平村、東凹里,北至車張村、后圍寨一代,總面積15平方公里。(在今陜西西安西郊三橋鎮(zhèn)以南,東起巨家莊,西至古城村,保存著面積約六十萬平方米的阿房宮遺址。)

游玩時長:3小時。

門票價格:70元。

開放時間:9:00 — 17:00。

1956年,阿房宮被陜西省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61年3月4日,阿房宮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1991年被聯(lián)合國確定為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基址,屬于世界奇跡

地理環(huán)境

阿房宮前殿遺址建在一條古代河溝上,這是秦都咸陽以阿房宮、灃峪口為中軸線的佐證。

此前專家認為阿房宮選址與漢代未央宮、唐代大明宮等宮殿一樣都位于高地之上,但遺址發(fā)現(xiàn)古河溝,說明阿房宮前殿下并不是一片完整的高地。在河溝上修建宮殿,意味著打斷原有的水網(wǎng),使流水改道,再深挖淤泥、回填夯土。河溝一帶的阿房宮基礎深達5.8米,可見當時工程量之大。

阿房宮中心線一直向南,正對著秦嶺北麓有名的峪口"灃峪口"。南至灃峪口,北至渭河,阿房宮所在地正是這條軸線上的最高處,與文獻的記載意義相合。由此推斷,阿房宮選址具有強烈的軸線意識,這條軸線有可能是秦始皇給統(tǒng)一后的秦帝國都城咸陽所定的軸線。

歷史沿革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龍首原西側開始建造的天下朝宮,意在建成后,成為秦朝的政治中心。建宮的目的和選址的根據(jù),是由秦始皇確定原則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吾聞:周文王都豐,武王都鎬。豐、鎬之間,帝王之都也。乃營作朝宮上林苑中。"可見秦始皇在建立了秦帝國之后,并沒有立即遷移政治中心,依然在全力經營先王的宮殿。"筑咸陽宮,因北陵營殿,端門四達,以則紫宮,象帝居"(《三輔黃圖》)。但隨時間的推移,首都咸陽人口急劇增加,渭北地區(qū)因受兩河(涇水和渭水)的限制有了人滿為患的感覺,出自建立"帝在之都"的考慮,在九年之后這才有了重新建設朝宮的舉動。

秦阿房宮前殿漢未央宮前殿唐大明宮前殿對比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東巡途中駕崩,九月葬于驪山。秦始皇去世時,阿房宮尚未修成,工程被迫停了下來,秦二世胡亥將所有刑徒都調往驪山陵填土。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四月,秦始皇陵主體工程基本完工,而此時的阿房宮工程已停工了7個月。為實現(xiàn)先帝的意愿,秦二世從陵墓工程中調出部分人力繼續(xù)修筑阿房宮。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起義爆發(fā),秦帝國危在旦夕時。在當時天下賦稅繁重、民不聊生和戰(zhàn)事危急的狀態(tài)下,阿房宮工程即使不停工,也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施工下去了。于是,秦朝統(tǒng)治集團內部在阿房宮是否繼續(xù)修建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勸阻秦二世停止修建阿房宮,觸怒二世,三人被送交司法官署問罪處死。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趙高作亂,將二世劫持在望夷宮,逼迫二世自殺 。二世既死,阿房宮最終完全停工,直到秦帝國滅亡。

阿房宮雖然沒有完全建成,但其部分附屬建筑"阿城"等仍然存留了很長時間。

《漢書·東方朔傳》載: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舉籍阿城以南,周至以東,宜春以西……以為上林苑,屬之南山。"可見"阿城"在西漢中期還依然完整。

阿城因地近長安往往成為屯兵的地方。"苻堅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慕容沖據(jù)阿城。初,民謠曰:'鳳凰、鳳凰,上阿房'。堅以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乃植梧桐數(shù)千株于阿城,以待鳳凰之至"( 《十六國春秋》)。

隋末,唐太宗李世民入關,自涇陽趨司竹,也曾經屯兵阿城 。顏師古說:"以其墻壁崇厚,故俗為阿城"。

大約到了宋代,阿城被夷毀。宋敏求在《長安志》一書中載:"秦阿房一名阿城。在長安縣西二十里。西、北、(東)三面有墻,南面無墻,周五里一百四十步。崇八尺,上闊四尺五寸,下闊一丈五尺,今悉為民田"。宋敏求根據(jù)實際踏查,最早揭示出阿城"三面有墻,南面無墻",已得到了今日考古的驗證。

                 清·袁江·阿房宮十二通條屏

建筑布局

考古發(fā)掘表明,阿房宮只建成了其中的前殿地基。

阿房宮包含兩大建筑群,一是前殿建筑群,另一是"上天臺"建筑群。

前殿是阿房宮的主體宮殿。史載"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

根據(jù)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02年至2007年的考古研究成果,阿房宮前殿占地約800畝,相當于90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

前殿

磁石門為秦阿房宮門闕之一。秦阿房宮的建筑以磁石為門,一是為防止行刺者,以磁石的吸鐵作用,使隱甲懷刃者在入門時不能通過,從而保衛(wèi)皇帝的安全;二是為了向"四夷朝者"顯示秦阿房宮前殿的神奇作用,令其驚恐卻步。

磁石門的準確位置,歷來說法不一。

《三輔舊事》指為阿房宮北闕門,

《雍錄》指為阿房宮西門,

《三輔黃圖》指為阿房宮前殿之門。

其位置據(jù)《西安地方志叢書·漢代長安詞典》載:"磁石門遺址在今咸陽東南的雙樓村(今三橋鎮(zhèn)雙樓寺)。"

二十世紀90年代,在三橋鎮(zhèn)阿房宮殿遺址北面(現(xiàn)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技術學院院內)發(fā)現(xiàn)夯土層,文物部門推測此處可能是秦磁石門遺址,并設有磁石門遺址的保護標志。

磁石門

蘭池宮是秦始皇的一座寢宮,又名仙島。因筑于蘭池之畔而名之。

《史記·秦始皇本紀》集解引《地理志》相關史料,以微縮形式營造,高7.35米,長寬16米x16米。為了突出其"仙島"氛圍,建宮于蘭池之中。

蘭池宮

上天臺是秦阿房宮殿祭祀天神的建筑物。

古代先民認為,太平盛世,均是天神的恩賜和保佑?;实蹫榱耸棺约旱膰椅锔访褙S,四海長平,定期率領朝臣登壇祈禱天神。

重現(xiàn)的上天臺,是根據(jù)有關史料營造。規(guī)模為16.8 米x16.8米,高19.8米。

上天臺

祭地壇是秦阿房宮中祭祀土地之神的活動場所,專供皇帝祈禱五谷豐登之用。

古代曰:"社"。"社"代表國家 。"稷"為谷神。它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發(fā)源于黃土高原遠流長的農耕文化。重現(xiàn)的祭地壇,是根據(jù)有關史料營造。規(guī)模為16米 x16米,高11米。

上林苑為古宮苑名。

秦都咸陽時置,周圍二百多里,包括長安、戶縣、周至等地。秦始皇35年(前212年)營建朝宮于此。漢初苑內荒蕪,武帝時復為宮苑,內養(yǎng)禽獸,供皇帝射獵,并建離宮、觀、館數(shù)十處。司馬相如作《上林賦》,極言其宏偉壯麗。

 

遺跡考查

阿房宮北起今西安市三橋鎮(zhèn)西北之新軍寨、后圍寨,南至王寺村——和平村北緣一線,縱長五公里;東以皂河為界,西迄長安縣小蘇村——紀陽村,橫寬3公里,占地約十五平方公里。

遺址坐落在龍首原往西南延伸的臺地上,海拔高度394.2—401.4米。

建筑遺址密集區(qū),主要分布在三橋鎮(zhèn)以南。在這一區(qū)間內,至今保留的地面夯土基址還有20余處,其中以阿房宮前殿遺址為最大,又以阿房村和紀陽寨兩地的臺基最為稠密。

建筑用的筒瓦、板瓦、瓦當、鋪地磚、圓形和五角形陶質水道、漏斗、原石柱礎等遺物隨處可見。

1.阿房

 "阿房",即"阿城"。位于阿房宮前殿夯土臺基之上,是前殿及其附屬建筑的外垣,先于前殿而施工。當阿房前殿的臺基夯筑起來之后,首先就在北邊和東西兩邊緣之上筑起圍墻。隨后,寬厚結實的北垣就成了建"阿房"的基礎。在今阿房宮前殿遺址西端,有村莊名曰"大古城"、"小古城",其所處位置,表明"阿城"在"前殿"之外、"阿房宮"之內。

阿城之所以"三面有墻,南面無墻",同施工技巧和政治形勢有關。從工程學而言,合理安排、提高時效是一條重要的原則。筑"阿城"本為設計的內容之一,先三面圍墻,既是"阿房"的前一道工序,也便于現(xiàn)場的管理。"南面無墻",在于留出人員、材料等進出的通道。當"阿房前殿"建起、門闕完工,再筑南墻閉合??上啬﹣y世,形格勢禁,阿房宮工程被迫廢棄,自然沒有南墻。

二十世紀50年代,當?shù)剞r民在殿址北部取土,曾挖出云紋瓦當、板瓦、殘磚、石柱礎及陶水管道等建筑遺物。

考古工作者也多次踏查,看到同樣的情況,說明前殿基址上的北部原來有建筑物存在。

考古隊在臺基的東、北、西三面邊緣上鉆探,發(fā)現(xiàn)了墻垣遺跡,證實了"阿城"的歷史存在。

2.前殿

前殿現(xiàn)存一座巨大的長方形夯土臺基,西起西安市長安區(qū)紀陽鄉(xiāng)古城村,東至巨家莊,利用龍首塬向西南延伸的余脈再經夯筑而成,借助地勢,隆起土臺,當?shù)厝顺蔀?quot;郿塢嶺"。阿房宮前殿相當于三分之二的故宮總面積,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夯土建筑臺基。

前殿遺址現(xiàn)存地面之上的夯土臺基東西長1119米、南北寬400米,最高處高約7—9米。通過鉆探和試掘知,原址東西長1270米(1320米)、南北寬426米(420米),面積達541020平方米。從秦代地面算起,現(xiàn)存夯土臺基最大高度在12米之上。其土質純凈密實,夯層清晰而整齊,層厚7—8厘米,足以看出為承托大殿而具有很大的荷載能力。

1992年,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對阿房宮進行了調查和認可,將其認定為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基址,認為阿房宮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奇跡"。

作為一項巨型的系統(tǒng)工程,在施工程序上是把"阿房宮前殿"列入先期工程而首先展開。盡管"前殿"不等于阿房宮,卻是"阿房宮"的主要組成部分,屬于朝宮的重心所在。這種先建宮后筑城的作法,似乎是個傳統(tǒng)。如秦孝公"筑冀闕,徙都之",漢長安城也是先建宮后筑城的。

3.上林苑

2006年3月12日,考古工作者在對陜西阿房宮前殿遺址西面至灃河東岸的大面積調查、勘探基礎上,發(fā)掘了上林苑1、2號建筑遺址,取得了重要收獲。

上林苑1號建筑遺址,位于阿房宮前殿遺址西1150米處,該遺址分為南、北兩部分。遺址南部為宮殿區(qū),其夯土臺基已毀壞,現(xiàn)存東西最大長度250米、南北最大寬度45米,面積為11250平方米;北部為園林區(qū),因毀壞嚴重,其范圍已無法確定??脊殴ぷ髡咴趯z址南部宮殿區(qū)的西部邊緣進行了發(fā)掘,出土遺物以磚、板瓦、筒瓦、瓦當?shù)冉ㄖ牧蠟橹?。遺址建筑倒塌堆積層內建筑材料中板瓦、筒瓦、瓦當都有被大火燒過的痕跡,此外還有大量被火燒毀的墻皮殘塊出土,這些現(xiàn)象都說明該建筑遺址曾經遭遇過很大的火災。

上林苑2號建筑遺址與1號建筑遺址相距僅500米,位于阿房宮前殿遺址西南1200米,是傳說中的"阿房宮烽火臺"遺址。該建筑分為兩部分,上部為建筑,下部為夯土臺基。遺址毀壞嚴重,遺存的出土表明該建筑應為高臺多層建筑。  

上林苑四號遺址現(xiàn)存的夯土臺

上林苑遺址發(fā)掘面積440平方米,一條20米長蜿蜒壯觀的漢代地下排水管道。

離漢代地下排水管道東邊幾米遠,發(fā)現(xiàn)了一處戰(zhàn)國秦時期墻基遺址。墻基遺址南北長近40米,寬約3.5米,高1.5米。在厚大的墻基西側發(fā)現(xiàn),墻里面還穿過一條排水管道。墻基遺址東邊約百米遠一個高大的夯土臺基,正是上林苑一號遺址——紀陽寨遺址所在地。

4.宮殿群

阿房宮前殿遺址東500米處,有一座高大的土臺,周長約310米,高約20米,當?shù)厝朔Q其為"始皇上天臺",是阿房宮遺址內最顯著的建筑遺跡之一 。

2006年12月18日,經過對阿房宮前殿遺址東側30多平方公里近一年的考古調查、勘探與部分發(fā)掘,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傳說的秦始皇上天臺遺址實際上是戰(zhàn)國秦時期營建的上林苑中的一處宮殿建筑群。

考古人員對高臺建筑南面坡進行了解剖式發(fā)掘,以其為核心,東面、西面、北面均發(fā)現(xiàn)附屬建筑,地下發(fā)現(xiàn)了多處由陶水管道鋪就的排水設施。高臺建筑的南面沒有建筑遺跡,考古工作者在地下約1米處發(fā)現(xiàn)有沙層分布,據(jù)此推斷:該處應是古代河道或湖泊,很可能是古人登高臨水的園林景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阿房宮考古隊隊長李毓芳認為,上天臺遺址的核心是一座高臺宮殿建筑,下為夯土臺基,上為宮殿建筑,應是一座可分為底、中、頂三部的高臺宮殿建筑。這與秦都咸陽宮一號宮殿建筑遺址的形制基本相同,是較典型的戰(zhàn)國高臺宮殿建筑。從考古學角度看,這處遺址是秦國在上林苑建造的一處以高臺建筑為核心的宮殿群。

明·文徵明·行書《阿房宮賦》

文物保護

1961年3月4日,阿房宮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國際古跡遺址保護協(xié)會第十五屆世界大會在西安召開,提出了國際上最新的文物保護理念,不但要保護好古跡遺址,更要保護其生存環(huán)境。因此,曾作為陜西省重點招商項目、投資2億多元的阿房宮景區(qū),在運營13年后的2013年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規(guī)模更大、耗資更多的阿房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2008年7月11日,國家文物局批復《關于秦阿房宮管道遺跡保護展示工程設計方案的請示》(陜文物字〔2008〕71號)。

2008年12月31日,國家文物局批復《關于報送秦阿房宮前殿遺址局部保護展示工程設計的請示》(陜文物字〔2008〕157號),原則同意《阿房宮前殿遺址局部保護展示工程初步設計方案》。

2011年3月4日,陜西省文物局在西安組織召開了《阿房宮遺址保護規(guī)劃》專家評審會。來自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清華大學等7家省內外文博機構、高等院校文化遺產保護及規(guī)劃方面的專家學者和西安灃渭新區(qū)管委會、西安灃渭新區(qū)規(guī)劃建設環(huán)保局等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2012年5月,西安市政府常務會通過《阿房宮遺址保護規(guī)劃》新方案,經陜西省文物局和國家文物局同意,報省政府審批通過。根據(jù)規(guī)劃,將建設秦阿房宮國家遺址公園,以阿房宮遺址的文物保護為核心,建立一個全方位展現(xiàn)秦文化及秦代歷史風貌的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和城市中央森林公園,建成又一個國家級旅游目的地。

2012年7月15日,"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策劃方案研討會"在北京召開。25名中外權威專家圍繞"阿房宮遺址公園"的定位、規(guī)劃、理念等七大核心環(huán)節(jié)展開研討,并達成了"將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建成'中國國家統(tǒng)一,華夏民族團結'為主題,全方位述說秦文化及秦代中國歷史風貌的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的意見共識。

2012年9月11號,《阿房宮遺址保護規(guī)劃》的主要內容通過了國家文物局審批同意。

2012年11月5日,《關于阿房宮遺址保護規(guī)劃的請示》(陜文物字〔2012〕163號),原則同意阿房宮遺址保護規(guī)劃和意見。

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效果圖

2012年12月21日,國家文物局批復《關于阿房宮上天臺管道遺址保護展示設計方案的請示》(陜文物字〔2012〕167號)。

2013年5月27日,阿房宮遺址納入國家文物局和財政部共同研究編制的《大遺址保護"十二五"專項規(guī)劃》。

2013年6月8日,西安市西咸新區(qū)灃東新城管理委員會和北京首都創(chuàng)業(yè)集團公司簽訂合作協(xié)議,計劃累計投入380億元,建設"首創(chuàng)阿房宮文化旅游產業(yè)基地"。阿房宮人文旅游板塊的規(guī)劃面積為12.5平方公里,其核心是2.3平方公里的"阿房宮國家遺址公園"。按照灃東新城管委會的規(guī)劃,阿房宮人文旅游板塊重點發(fā)展的是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旅游業(yè)、現(xiàn)代服務業(yè)、特色商業(yè)和高端、低密度旅游地產,要打造國際化大西安的一處人文旅游目的地,創(chuàng)建國家5A級風景區(qū)。

2015年3月20日,國家文物局批復《關于上報灃東文化廣場設計方案的請示》(陜文物字〔2015〕2號),原則同意灃東文化廣場涉及阿房宮遺址一類和二類建設控制地帶的選址方案和意見。

2015年3月24日,國家文物局批復《關于上報阿房宮遺址周邊環(huán)境整治方案的請示》(陜文物字〔2014〕306號)。

2015年3月30日,陜西省政府第五次常務會議召開,會議研究旅游業(yè)改革發(fā)展問題、審議《阿房宮遺址保護規(guī)劃》編制情況匯報,決定按程序頒布實施。

歷史價值

秦阿房宮不僅是秦代建筑中最宏偉壯麗的宮殿群,中國古代宮殿建筑的代表作,更記載著中華民族由分散走向統(tǒng)一的歷史,承載著華夏文明的輝煌記憶 。

1992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實地考察,確認秦阿房宮遺址建筑規(guī)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屬世界奇跡和著名遺址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宮"。

同時,某種意義上說,勞民傷財?shù)陌⒎繉m也是秦滅亡的一個象征物。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前陜西省博物館館長周天游認為,阿房宮是秦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和儒家的內斂不同,秦的價值觀是外擴的,什么都追求極致,宮室要大,都城要大,疆域要大,而且要調動全國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來集中力量辦大事。秦帝國確實在短時間內奠定了很多歷代延續(xù)的制度,但同時也超越了當時的社會承受能力。

杜牧影響深遠的《阿房宮賦》在最后指出:"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厝瞬幌咀园?,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作于唐敬宗寶歷元年的這篇文章,其實是對當朝的一種影射,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中寫明:"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阿房宮的象征意義由此定型。

掘性高山石微畫雕——阿房宮雕

爭議

1.名稱由來

阿房原來只是朝宮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宮建成之后"更擇名命名之"。由于宮殿規(guī)模實在太大,雖然每天都有十幾萬苦役參加營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滅亡時,此宮仍然沒有竣工。這樣,人們就它稱為阿房宮了。

這座宮殿為何名叫"阿房",歷代記載分歧,說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秦王嬴政在邯鄲城生活,愛上一個邯鄲女子,名阿房,秦皇統(tǒng)一天下后想立她為后,卻遭到眾大臣反對,只因她是趙女。阿房為了不讓嬴政為難,上吊自殺。秦皇為了紀念這位他深愛過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宮。             

《阿房宮雕》旗降石

第二種觀點:阿房一名是由于宮址靠近咸陽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陽近,且號阿房。"

第三種觀點:阿房一名是根據(jù)此宮"四阿旁廣"的形狀來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釋為曲處、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宮"盤結旋繞、廊腰縵回、屈曲簇擁"的建筑結構就體現(xiàn)了這種"四阿房廣"的風格和特點。正是由于阿房宮建筑的這種風格,在《史記·秦始皇本紀》索引中解釋此宮為何稱阿房宮時說:"此以其形命宮也,言其宮四阿旁廣也。"

第四種觀點:之所以被稱為阿房宮,是因為上宮宮殿高峻,若于阿上為房。這一觀點出自《漢書·賈山傳》,傳中的注釋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于阿上為房。"這就是說,阿房宮是由于宮殿建筑在大陵上而取名。從考古發(fā)掘來看,阿房宮就建在高峻的臺基之上,如《漢書》所言。

第五種觀點:《長安志》解釋為"阿"是因宮殿與山相鄰,未有名,先稱阿房。這種說法出自《史記》中,阿房未成,宮成就會命名的說法。

2.名稱讀音

(1)主流觀點認為應讀ē páng gōng。

《咬文嚼字》主編郝銘鑒認為該讀"ē páng gōng"。

"阿"(ē)在古代指的是山腳下彎彎曲曲的地方,"阿"讀ē無異議。

"房"通的是"旁",所以該讀páng。四川師范大學移民文化研究所所長、訓詁學教授宋子然認為:"阿房宮這三個字中的'房'是個通假字,是旁邊的'旁',應該讀'páng'。"

2010年11月,北大中文論壇發(fā)表的著名學者宋傳偉的《"阿房宮"的"房"字正音考》 ,從多個角度支持讀 páng的觀點,國家語委委員、北大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語音研究會主任沈炯也支持了宋傳偉先生的論述。

(2)認為應讀ē fáng gōng。

遼寧大學教授張杰,語文出版社副編審杜永道認為應該讀作"ē fáng gōng"。

李行健主編的《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2004年1月版)也持此觀點。

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五版中"房"字只有fáng一種讀音,第十版的新華字典中也相同,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也采用此讀音;而古代漢語詞典中雖有páng的讀音,但卻只有房皇一詞中讀作páng。雖未見有哪部詞典明確指出其讀音,但fáng這個讀音卻并不為大多數(shù)人所認可。

(3)認為應讀ā fáng gōng。

田黃石《阿房宮雕》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教授認為,在陜西話發(fā)音中"阿"(ā)字釋義為"那個","房"(fáng)為陜西的一個地名。

據(jù)《史記》記載,當年阿房宮開始修建時并沒有起名字,所謂"阿房宮"只是一個指代(用抽象概念代替具體事物),指的是"在房那個地方的宮殿",所以其發(fā)音應該為ā fáng gōng。

(4)普通話準確讀音為ō báng gōng。

2015年3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學生喬攀根據(jù)《康熙字典》《中華字?!贰掇o?!返茸值浼捌渌Y料,從不同角度搜集論證,阿房宮的普通話準確讀音為ō báng gōng,阿,烏何切,u huo 切。

3.項羽焚毀

2002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隊開始挖掘阿房宮遺址,得出阿房宮其實未建成的結論。

2006年,考古人員花費一年多時間勘查阿房宮,勘查超過二十萬平方米,只發(fā)現(xiàn)數(shù)片燒過的土塊。依照史料所載,阿房宮應該有大量的草木灰才對。考古人員推斷項羽焚燒的是秦咸陽宮,因為咸陽宮遺址發(fā)現(xiàn)大片燒過的遺跡。《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火燒咸陽宮殿,"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未提及阿房宮。

后人誤解項羽火燒阿房宮的是因為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詩中極度描寫阿房宮的壯美,讓后人對項羽火燒阿房宮深信不疑。

也有考古專家認為,阿房宮范圍很大,不同形式的建筑、游樂、交通設施,星羅棋布。在主體建筑阿房前殿還停留在夯土地基階段而無大型建筑物的情況下,此一地區(qū)的考古探測僅僅露出冰山之一角的時候,還不能輕易否認項羽對阿房宮的光顧。 



杜牧《阿房宮賦》

《阿房宮賦》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創(chuàng)作的一篇借古諷今的賦體散文。杜牧通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及其毀滅,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tǒng)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經驗,向唐朝統(tǒng)治者發(fā)出了警告,表現(xiàn)出一個封建時代正直的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全文運用了想像、比喻與夸張等手法以及描寫、鋪排與議論等方式,駢句散行,錯落有致。

創(chuàng)作背景

阿房宮是秦始皇在渭南營造的宮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動工不到兩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繼續(xù)修建,還未完成,即于公元前206年被項羽燒毀(咸陽宮)。從此,阿房宮的興滅就同秦王朝的興亡聯(lián)系在一起,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

杜牧也加入到這一傳統(tǒng)的議論中來。本文寫于唐敬宗寶歷元年(825年),這時的唐王朝已是大廈將傾,搖搖欲墜。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獵,務聲色,大興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一文中說:“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

這是一篇借古諷今的賦體散文。作者通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及其毀滅,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tǒng)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經驗,向唐朝統(tǒng)治者發(fā)出了警告,表現(xiàn)出一個封建時代正直的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

西漢的揚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了“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的著名論斷。揚雄認為賦的共同特點是詞彩華麗,而在內容上卻有著“則”與“淫”的區(qū)別。他把片面追求形式的賦稱為“辭人之賦”,其特點是雕繪鋪陳的泛濫(淫);把注重社會內容、有諷諫意義的賦稱為“詩人之賦”,其特點是符合儒家的詩教原則。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杜牧這篇賦是典型的“詩人之賦”,它在“麗”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則”的精神。在晚唐,做到這一點也是非常不易的。晚唐律賦中,不乏詠古傷今之作。洪邁在《容齋四筆》卷七中指出:“晚唐士人作律賦,多以古事為題,寓悲傷之旨?!彼信e了當時名氣很大的賦家黃滔的作品,如《明皇回駕經馬嵬坡》,其中有“日慘風悲,到玉顏之死處;花愁露泣,認朱臉之啼痕”等句子。但這種賦大都是抒發(fā)思古之幽情,沒有更多的影射社會現(xiàn)實的內容,因而只能名噪一時。而杜牧這篇《阿房宮賦》之所以能流傳千古,正在于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原文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qūn)囷焉,蜂房水渦,矗(chù)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jì)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pín)媵(yìng)嬙(qiáng),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niǎn)來于秦。朝歌夜弦(xián),為秦宮人。明星熒(yíng)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huán)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lù)轆遠聽,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yán);縵(màn)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piāo)掠其人,倚疊( yǐ dié )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chēng)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lǐ)迤(yǐ)。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zī)銖(zhū),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chuán),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yǔ)之粟(sù)粒;瓦縫參(cēn)差(cī ),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jiàn),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ōu)啞(yā),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shù)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譯文

六國滅亡,天下統(tǒng)一,蜀郡的山林砍光了,阿房宮(建成)出現(xiàn)了。(它)覆蓋綿延三百多里地,(樓閣高聳)遮天蔽日。(它)從驪山北麓建構,折向西面,一直到達咸陽。(渭水和樊川)兩條河水緩緩流動,進入宮墻。五步一座高樓,十步一座臺閣;走廊縈回曲折似人腰,屋檐高高翹起像鳥嘴;各依地勢,攢聚對峙。盤旋著,屈曲著,像蜂房水渦,矗立著不知道有幾千萬座。長橋橫臥在水面上,沒有云彩,哪里來的龍?(兩層)通道跨躍天空,沒雨過初晴,哪里來的虹?高高低低令人迷蒙,分不清是西還是東。臺上傳來溫柔的歌聲,像春光一樣暖融融;殿里舞袖拂動,風雨降臨般的冷颼颼。一天之內,一宮之中,而氣候(卻)不同。

六國的嬪妃,王侯的女孫,離開(自己的)樓閣宮殿,乘輦來到強秦。早晨唱歌,晚上彈曲,當了秦國的宮人。明亮的星光晶瑩閃爍,那是打開了梳妝鏡;墨綠的云彩紛紛擾擾,那是早晨起來梳理鬟鬢;渭水漲起了油膩,那是洗完臉倒掉的胭脂水;煙霧升騰,那是在燒椒蘭熏香;雷霆忽然震響,那是宮車過去了;轆轆車聲越聽越遠,杳然無聲,不知它駛向什么地方。每寸肌膚,每種姿容,都極盡嬌美;久立遠看,盼望得寵;有的三十六年沒有見到(皇帝)。燕國趙國的收藏,韓國魏國的積蓄,齊國楚國的精品,(是)多少代多少年,從人民那里搜刮來的,堆積如山;一旦(國家滅亡)不能保有,運到這里。把寶鼎看作鐵鍋,把美玉看作石頭,把黃金看作土塊,把珍珠看作石子,丟棄滿地,秦人看到這些(東西),也不很愛惜。

唉!一個人的心思,就是千萬個人的心思啊。秦朝統(tǒng)治者喜歡紛華奢侈,別人也(都)顧念自己的家啊。為什么搜刮別人到了一絲一毫,(而)揮霍起來像用泥沙(一樣不加珍惜)?那撐梁的柱子,比田里的農民還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織布機上的女工還多;閃閃發(fā)光的釘子,比糧倉里的谷粒還多;參差交錯的瓦縫,比一身衣服上的絲縷還多;直的橫的欄桿,比全國的城墻還多;嘈雜的管弦樂聲,比鬧市里人們的話語還多。使天下的人民,不敢講話,只敢(在心里)憤怒。秦始皇的狠毒心腸,更加頑固。戍邊的士卒吶喊起來,函谷關被攻破,楚國人一把大火,可惜(富麗堂皇的阿房宮化為一片)燒焦了的土!

唉!滅六國的是六國自己,不是秦國;使秦國滅族的是秦國,不是(其他)天下的人民。唉!假使六國各自愛護他們的百姓,就有足夠的力量來抗拒秦國;假使秦國也能愛護六國的老百姓,就可以傳遞三世乃至萬世而做君王,誰能夠滅(他們的)族呢?秦朝統(tǒng)治者來不及哀嘆自己,而后代的人哀嘆他們;后代的人哀嘆他們而不引以為鑒,也會使(更)后代的人又哀嘆后代的人了。

注釋

①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歲中進士,歷任黃、池、睦、湖等州刺史,官至中書舍人。工詩、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杜”以與杜甫相區(qū)別。阿房宮乃秦始皇所建,因靠近咸陽而得名,未建成而秦亡。

②六王 :指戰(zhàn)國時韓、趙、魏、燕、齊、楚六國的君王。一:統(tǒng)一。

③蜀山:蜀地之山,即今川陜邊界的山脈。兀:禿,指砍盡樹木。出:出現(xiàn),指建成。覆壓:覆蓋。直走咸陽:一直通到咸陽,走:趨向。

④二川:指渭水、樊川。 溶溶:緩緩流動。

⑤縵回:如縵帶般縈回??z,無花紋的帛。檐牙:屋檐翹出如牙。高啄:像禽鳥俯首啄物。

⑥鉤心斗角:指樓閣宮殿相連,屋角交錯,好像互相爭斗。

⑦盤盤:盤旋的樣子。囷囷:屈曲的樣子。

⑧矗:高聳。

⑨復道:凌空架起的通道。

⑩冥迷:昏暗不明。歌臺暖響,春光融融:人們在臺上唱歌,歌聲響起來,好像充滿暖意,如同春光那樣融和。

融融:和樂。

①妃嬪媵嬙:指六國的后妃宮女。

②輦:王室用的車子。熒熒:明亮的樣子。

③綠云:比喻婦女烏黑油亮的長發(fā)。擾擾:紛紛揚揚。

④膩:油膩。

⑤椒:花椒。蘭:蘭草。

⑥縵立:長久站立。

⑦幸:帝王來臨。剽:搶劫,掠奪。

①人: 民。

倚疊:積累。

②鐺:平底小鍋。

③塊:土塊。礫:碎石。

④邐迤:綿延不絕。連續(xù)不斷。

①紛奢:繁華奢侈。

②盡:竭盡。錙銖:古代極小的重量單位。六銖為一錙,四錙為一兩。磷磷:水中石頭突出的樣子,這里指突出的釘頭。

③庾:露天谷倉。

④戌卒叫:指陳勝、吳廣起義。

⑤函谷舉:劉邦攻占函谷關。

⑥楚人:指項羽及其部隊。

①族:滅族。

②遞:傳。

③鑒之:以此為戒。鑒:鏡子。

寫作特點

想像、比喻與夸張

阿房宮毀于戰(zhàn)火,其形制如何,早已無人能夠說清,《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見“有關資料”霍松林的《〈阿房宮賦〉鑒賞》引文)也不很詳。這給寫阿房宮造成了困難,但卻給作者留下了馳騁想像的空間??梢哉f,杜牧在這篇賦中藝術地再造了阿房宮。無論是對樓閣廊檐的工筆細刻,還是對長橋復道的潑墨揮灑,都是出自想像。這些奇特的想像不但不給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帶動人沿著他開辟的路徑走下去,在頭腦中活現(xiàn)當年這座宮殿的盛況。這種效果的取得,和本文運用生動的比喻、大膽的夸張有直接關系。如“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一段出于想像,既是比喻,也是夸張,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描寫、鋪排與議論

從整體結構來看,本文前兩段以描寫為主,后兩段以議論為主。前面的描寫是為后面的議論作鋪墊的。但是,無論描寫還是議論,都大量采用了鋪排的手法,敘事言情,極盡其致,氣勢奪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寫中鋪排的例子,如“明星熒熒,開妝鏡也”一段;議論中鋪排的例子,如結尾一段的正反述說。這固然是賦體的傳統(tǒng)寫法,但值得稱道的是杜牧沒有像編類書一樣堆砌相同詞語,而是寫得不繁縟冗雜,恰到好處。

駢句散行,錯落有致

本文發(fā)揮了駢文的某些長處,如鋪排、對偶、押韻等,但也大量使用單句散行,增強表現(xiàn)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六個四字句后,接以“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一個散行的長句。這樣,句子整散結合,長短不拘,節(jié)奏鮮明,更富于表現(xiàn)力。

作品賞析

第一段,寫阿房宮的雄偉壯觀。

開篇先用四個三字短句領起,音節(jié)緊湊,氣勢不凡,達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這12個字,既寫出了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的豪邁氣概,也寫出了阿房宮興建營造的非同凡響,語言簡練到不能刪削分毫的程度,筆力千鈞。接下來從全景到本體構筑,寫阿房宮的雄偉壯觀?!案矇喝儆嗬?,隔離天日”,勾勒出阿房宮占地廣闊、凌云蔽日的宏偉氣勢,給人一個總體的印象?!绑P山北構而西折”四句,寫阿房宮是依著山勢、就著水流而修建的,仍然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奪天工的氣派。以下由寫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宮墻”,自然地過渡到寫阿房宮的建筑特點。其中實寫了樓閣、廊檐,描繪得細致入微;虛寫了長橋、復道,想像得神奇瑰麗。然后用夸張和襯托的手法,借寫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宮“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的怪現(xiàn)象,陪襯出它的宏大寬廣。

第二段,寫阿房宮里的美人和珍寶,揭露秦朝統(tǒng)治者奢侈的生活,為下文的議論設伏。

先寫“妃嬪”的由來,說明是“六王畢,四海一”的結果,照應篇首。作者一連用了“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等六組排比句式,寫宮人梳妝打扮、“縵立遠視,而望幸焉”的凄慘生活。鏡如明星,鬟如綠云,“棄脂”漲渭水,焚椒蘭成煙霧……這些生動的描寫,既表現(xiàn)了宮女命運的悲慘,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驕奢淫逸?!把嘹w之收藏”以下,由寫人的被欺辱轉而寫物的被踐踏。在這里,原來六國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塊、鐵鍋一樣堆棄著,“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第三段,由描寫轉為議論,顯示出作這篇賦文的本意。

先以“嗟乎”發(fā)出感嘆,對比人心事理,指出“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進而質問道:“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接著,用了六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盡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經過重重鋪墊,筆鋒一轉,讓“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驕固”的統(tǒng)治者進行較量,結果阿房宮成了一片焦土。

第四段,總結六國和秦滅亡的歷史教訓,向當世統(tǒng)治者發(fā)出警告。

作者連續(xù)慨嘆,情不能禁。“嗚呼”之后提出論點,闡明興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論據(jù),指出愛民與長治久安息息相關。最后,用“后人”的委婉稱謂,提醒唐統(tǒng)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轍,意味深長。

杜牧是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氣為輔,以辭彩章句為之兵衛(wèi)”(《答莊統(tǒng)書》)的。那么,他寫《阿房宮賦》,其用心何在呢?

關于阿房宮建造的時間、原因、地址及規(guī)模,《史記·秦始皇本紀》《漢書·賈誼傳》《水經注·渭水》以及《三輔舊事》《三輔王圖》等都有記述;《史記》成書最早,其記述也比較準確,故摘引如下:

(始皇)三十五年……始皇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吾聞周文王都豐,武王都鎬,豐、鎬之間,帝王之都也。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阿房宮未成;成,欲更擇令名名之。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隱宮徒刑者七十余萬人,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驪山。

這一段記述與《阿房宮賦》的描寫相對照,有幾點值得注意。一、秦始皇修阿房宮,主要由于“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即隨著國家的統(tǒng)一,作為國都的咸陽人口不斷增加,原有的宮廷已不能滿足新的需要,故于渭水之南營建新的朝宮??梢姟栋⒎繉m賦》把阿房宮的興建完全歸因于“秦愛紛奢”,并不確切。二、阿房宮先建前殿,終始皇之世,全部工程并未完成。即使全部完成,也談不上《阿房宮賦》所說的“覆壓三百余里”。三、秦始皇三十五年才開始修阿房宮,距始皇之死不過兩年,因而《阿房宮賦》說“宮人”們“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也不合事實。

項羽入關,阿房宮即化為灰燼,杜牧描寫阿房宮,所依據(jù)的最早最可靠的文字資料,也只能是《史記》中的有關部分。而把《阿房宮賦》的描寫和《史記》中的有關記載相比較,就發(fā)現(xiàn)它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作者的藝術想像和夸張;想像和夸張的用意,則在于借歷史題材以警戒當時的荒淫君主。就是說,這不是歷史著作,而是文藝作品。如果把它看成歷史著作據(jù)以考證阿房宮的規(guī)模,評論秦始皇的功過,那就錯了。

《阿房宮賦》被選入《古文觀止》卷七,編選者評論說:“前幅極寫阿房之瑰麗,不是羨慕其奢華,正以見驕橫斂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愛六國之人意在。所以一炬之后回視向來瑰麗,亦復何有!以下因盡情痛悼之,為隋廣、叔寶等人炯戒,尤有關治體。不若《上林》《子虛》,徒逢君之過也?!敝赋鲞@篇作品“為隋廣(隋煬帝)、叔寶(陳后主)等人炯戒,尤有關治體”,很有見地;但由于對杜牧的社會環(huán)境和政治態(tài)度缺乏了解,還未能準確地揭示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這篇作品的思想意義。

杜牧所處的時代,政治腐敗,階級矛盾異常尖銳,而藩鎮(zhèn)跋扈,吐番、南詔、回鶻等紛紛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國,已處于崩潰的前夕。杜牧針對這種形勢,極力主張內平藩鎮(zhèn),加強統(tǒng)一,外御侵略,鞏固國防。為了實現(xiàn)這些理想,他希望當時的統(tǒng)治者勵精圖治、富民強兵,而事實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穆宗李恒以沉溺聲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戲無度,狎昵群小”,“視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進見”。又“好治宮室,欲營別殿,制度甚廣”。并命令度支員外郎盧貞,“修東都宮闕及道中行宮”,以備游幸(《通鑒》卷二四三)。對于這一切,杜牧是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啟》中明白地說:“寶歷(敬宗的年號──引者)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笨梢姟栋⒎繉m賦》的批判鋒芒,不僅指向秦始皇和陳后主、隋煬帝等亡國之君,而主要是指向當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逼饎菪劢。跀⑹轮性H,為此后的許多文字埋下根子?!傲酢睘槭裁磿爱叀保俊八暮!睘槭裁茨堋耙弧??一亡一興,關鍵何在?讀完全篇,這些問題就會得到解答。例如在中間寫道:“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掠其人,倚疊如山……”則六王之驕奢淫逸,不惜民力,已于言外見意。到了篇末,更明確地作了結論:“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讀到這里,再回頭看看首句,就不能不驚佩那個“畢”字下得好!“六王”之“畢”,其原因既在自身,那么,秦能統(tǒng)一四海的原因,也就不言可知了。這兩句一抑一揚;而揚秦又是為更有力地抑秦蓄勢。秦統(tǒng)一四海之后,如果吸取“六王”的教訓,“復愛六國之人”,就不會那么迅速地被“族滅”。誰知秦王一旦變成秦始皇,立刻志得意滿,走上腐化的道路?!笆裆截#⒎砍觥?。一因一果,反映了一苦一樂,六個字概括了無限深廣的內容。“?!薄俺觥眱勺郑χ厍рx,自不待言。而從“?!钡健俺觥钡倪^程,更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像的廣闊天地。

第一,舉蜀山以概秦隴之山。由蜀山到關中要經過“難于上青天”的蜀道,憑借人力運送巨大的木料異常艱難。而一定要取材蜀山,見得秦隴一帶的樹木已經砍伐一空,還不敷用。秦隴之山盡禿而殃及蜀山,直到蜀山不剩一木而阿房始“出”,則阿房宮多么宏大,秦始皇多么驕奢已不難想見。

第二,舉木料已概其他建筑材料。所需的木料既如此眾多,則其他的建筑材料需要多少,也不難想見。

第三,舉砍伐、運送木料以概其他工程。而從木材及其他一切建筑材料的砍伐、加工、運送直到合攏來建成“覆壓三百余里”的阿房宮,都是役使人民進行的,這中間榨取了多少人民的血汗,葬送了多少人民的生命,也是可以想見的。“六王”既以“不愛其人”而覆亡,秦始皇又將自己的淫樂建筑在人民的苦難之上,那么,從“六王”的已“畢”,不是很可以預見秦的將“畢”嗎?廖瑩中《江行雜錄》上說:“杜牧之《阿房宮賦》云:'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陸參作《長城賦》云:'千城絕,長城列。秦民竭,秦君滅?!瘏⑤呅性谀林?,則《阿房宮賦》又祖《長城》句法矣。”

《長城賦》(見《全唐文》卷六一九)以四個三字句發(fā)端,一句一意,層層逼進;又句句押韻,音節(jié)迅急,有如駿馬下坡,迅快無比。《阿房宮賦》正與此相似,說它“祖《長城》句法”,是很有見地的。但作賦以四個三字句開頭,并非始于陸參,而是創(chuàng)于晉人郭璞。郭璞《井賦》云:“益作井,龍登天,鑿后土,洞黃泉?!贝撕?,南朝謝惠連《雪賦》以“歲將暮,時既昏,寒風積,愁云繁”發(fā)唱,無疑受了郭璞的啟發(fā),卻青出于藍?!堕L城賦》學習《井賦》《雪賦》的句法,又比前者更勝?!栋⒎繉m賦》則在取法前人的基礎上有更多的創(chuàng)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說明文藝創(chuàng)作既貴在創(chuàng)造,又需要借鑒前人。

“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兩句,緊承“出”字,總寫阿房宮的規(guī)模。上句言其廣,下句言其高。自“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到“高低冥迷,不知西東”,就廣、高兩方面作進一步的描寫。“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等句,既簡練,又形象。特別是“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更其傳神。不說長橋如龍,復道如虹,而說“未云何龍”,“不霽何虹”,不僅筆勢跌宕,而且從驚嘆語氣中表達了對那些建筑物的觀感,給客觀描寫涂上了濃烈的抒情色彩。

以上寫阿房宮的宏偉瑰麗,已寓貶義;但還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因為完成如此宏麗的建筑,固然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但如果在完成之后用來做有利于人民的事情,那還是應該贊許的。所以,作者在寫了阿房宮的宏偉瑰麗之后,立刻將筆鋒伸向更重要的地方。“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边@幾句用夸張的手法描寫了歌舞之盛(歌喉吐暖,舞袖生風,以致改變了氣候)。接下去,點出那些供秦始皇享樂的歌舞者,乃是六國的“妃嬪,王子皇孫”;既回應“六王畢”,又暗示秦統(tǒng)治者的前途。

承“為秦宮人”的“明星熒熒……”一段是膾炙人口的。忽然間,天際群星閃耀;不是群星,而是美人開了妝鏡!忽然間,空中綠云飄動;不是綠云,而是美人梳理頭發(fā)!渭河暴漲,泛起紅膩,原來是美人潑了脂水!煙霧乍起,散出濃香,原來是美人點燃蘭麝!不直說美人眾多,卻用明星、綠云、渭漲、霧橫比喻“妝鏡”“曉鬟”“棄脂”“焚椒”,間接地寫出美人之多,其手法已很高明。但還不止此。通過形象而又貼切的比喻,既寫了美人,又寫了阿房宮。下臨渭水,高插青霄的樓閣,像蜂房似的布滿空際的窗戶,以及當窗曉妝的美人,都歷歷如見。而寫美人,又正是為了寫秦始皇。所以,接著便寫“宮車”之過。“宮車”日日行幸,而宮人尚“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則秦始皇荒淫到何種程度,也就用不著說穿了。

這一段也是前有所承的。陸參《長城賦》云:“邊云夜明,列云鏵也;白日晝黑,揚塵沙也;筑之登登,約之閣閣,遠而聽也,如長空散雹;蟄蟄而征,沓沓而營,遠而望也,如大江流萍;其號呼也,怒風訇;其鞭樸也,血流縱橫?!薄栋⒎繉m賦》的開頭既然取法于《長城賦》,那么中間的這一段,造句、構思都有一致之處,可能也受了《長城賦》的啟發(fā)。當然,如果從句式的相似方面著眼,它受《華山賦》的影響更其明顯,洪邁《容齋五筆》卷七指出:“唐人作賦,多以造語為奇。杜牧《阿房宮賦》云:'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浔扰d引喻,如是其侈?然楊敬之《華山賦》又在其前,敘述猶壯,曰:'見若咫尺,田千畝矣;見若環(huán)堵,城千雉矣;見若杯水,池百里矣;見若蟻垤,臺九層矣;醯雞往來,周東西矣;蠛蠓紛紛,秦速亡矣;蜂窠聯(lián)聯(lián),起阿房矣;俄而復然,立建章矣;小星奕奕,焚咸陽矣;累累繭栗,祖龍藏矣。’……則《阿房宮賦》實模仿楊作也?!睏罹粗度A山賦》(見《唐文粹》卷六)一脫稿,即傳誦士林,轟動一時,韓愈、李德裕、杜佑都十分贊賞。上引數(shù)句,杜佑時常吟誦(見《容齋五筆》卷七《唐賦造語相似》條)。杜佑是杜牧的祖父,則杜牧熟習這篇作品是毫無疑問的。但杜牧的“明星熒熒”等句,絕不能說是“模仿楊作”,而是從楊作中吸取了有益的東西加以變化,用以表現(xiàn)新的主題,具有推陳出新的作用。

從“燕趙之收藏”到“亦不甚惜”,承上歌舞之盛,美人之多,進而寫珍寶之富。通過這一系列敘寫,形象地點出阿房宮的用途,從而對秦始皇進行了鞭撻。從開頭直到這里,作者以精練、生動的筆墨敘寫了阿房宮的興建、規(guī)模和用途,沒有抽象地發(fā)議論,而議論已寓于其中。讀者不難看出:用人民的血汗凝成、供統(tǒng)治者享樂的阿房宮,集中地反映著人民的苦難,也集中地反映著統(tǒng)治者的荒淫腐化。

于是,作者水到渠成進一步完成他的主題:寫阿房宮的毀滅,也就是寫秦統(tǒng)治者的毀滅及其毀滅之故,向當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敲響警鐘?!班捣?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這是說“人同此心”,但繼之而來的“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卻對秦統(tǒng)治者的殘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擊。以下數(shù)句尤其精彩:“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這是緊承“嗟乎”以下各句而來的?!扒貝奂娚荩艘嗄钇浼摇眱删?,“秦”“人”并提。接著以“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的憤慨語總括秦的紛奢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然后用“使”字領起,擺出一系列罪證。秦統(tǒng)治者剝削、壓迫人民的罪證是不勝枚舉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特點在于通過個別表現(xiàn)一般,因而在一篇作品中也用不著從各方面羅列罪證。作者寫的是《阿房宮賦》,即從阿房宮著筆,就前半篇的敘寫作出了邏輯的推演。一連串用準確的比喻構成的排句,形象地表現(xiàn)了“秦”與“人”、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一樂一苦的兩個方面及其相互關系。一句句噴薄而出、層層推進,到了“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已將火山即將爆發(fā)的形勢全盤托出。再用“獨夫之心,日益驕固”從反面一逼,便逼出“戍卒叫,函谷舉”的局面,農民起義的熊熊烈火終于埋葬了統(tǒng)治者。而供統(tǒng)治者享樂的阿房宮也隨之化為灰燼。

如前所說,杜牧寫《阿房宮賦》,其目的是給當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提供歷史教訓,為了豐富歷史教訓的內容,從“六王畢,四海一”以下,一直是既寫秦又不忘六國。就章法說,以秦為主,以六國為賓。就思想意義說,以六國為秦的前車之鑒。阿房宮中的無數(shù)美人,乃是六國的“妃嬪”;阿房宮中的無數(shù)珍寶,又是六國“取掠其人”的長期積累。六國一旦滅亡,則美人“輦來于秦”,珍寶“輸來其間”;那么,秦一旦蹈六國的覆轍,又將怎樣呢?秦不以六國為鑒,終于自食其果;那么,當時的統(tǒng)治者又走秦的老路,難道會有什么更好的結局嗎?寫到這里,真可謂“筆所未到氣已吞”!接下去,還不肯正面說破,卻以無限感慨揭示出六國與秦滅亡的原因:“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既指出六國與秦的所以亡,又指出倘能“各愛其人”,就不會亡。這才將筆鋒轉向“后人”──主要是當時的統(tǒng)治者:“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毙形闹链?,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成功地表現(xiàn)了他的創(chuàng)作意圖。結句更有言盡意不盡的特點。

結尾的一段議論也是有所借鑒的?!稘h書》卷七十五載京房對漢元帝說:“齊桓公、秦二世亦嘗聞此君(周幽王、周厲王)而非笑之,然則,任豎刁、趙高,政治日亂,盜賊滿山,何不以幽、厲卜之而覺悟乎?……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視今,猶今之視前也?!薄锻ㄨb·唐紀·貞觀十一年》所載馬周的議論也與此相類似:“蓋幽、厲嘗笑桀、紂矣,煬帝亦笑周、齊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煬帝也?!?/span>

不難看出,杜牧“后人哀之而不鑒之”的議論,是和京房、馬周的議論一脈相承的。后人只“笑”前人、“哀”前人,卻不肯引以為鑒,硬是要蹈前人的覆轍,就只能使“后人而復哀后人”、復“笑”后人,這的確是可悲的。

結構層次

分析:全文四段可分兩大部分。前部分鋪排描寫,后部分議論開掘。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內,由樓閣建筑到人物活動,鋪敘阿房宮建筑宏偉、豪華,極寫宮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鋪敘阿房宮建筑宏偉、豪華。

一層(段首前12字)兩句偶句,交待建宮背后的巨大耗資。

二層(“覆壓”……“直走咸陽”)寫宮之宏偉規(guī)模。

三層(“二川溶溶”……“不知西東”)渲染宮內的宏偉、豪華、奇麗、壯觀。

四層(“歌臺暖響”……“氣候不齊”)宮中人物活動。

第2段:鋪敘統(tǒng)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層(前6句)寫供玩樂的宮人來源。

二層(“明星熒熒”……“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極寫宮中生活荒淫、奢靡。

三層(余下各句)從珠寶陳設寫荒淫,揭示搶掠行徑。

第二部分(第3、4段)議論分析,指出“秦愛紛奢”不恤民力自然會導致滅亡的命運,規(guī)勸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轍。

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運。

一層(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統(tǒng)治者只圖私利不顧民槽,橫征暴斂,揮霍無度的罪行。

二層(“使負棟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縱欲紛奢,以致眾叛親離。

三層(余下各句)簡練概括地寫出了秦皇無道,導致了農民起義、宮殿被焚的后果,進而走上了自取滅亡的道路。

第4段:諷諫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轍。

一層(開頭到“誰得而族滅也”)引歷史教訓,指出六國和秦滅亡的原因。

二層(余下各句)諷諫唐王朝勿悲劇重演。

本文立意

杜牧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彩章句為之兵衛(wèi)?!保瑥娬{思想內容的重要性,認為形式要為內容服務。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分析:細讀全文,不難看出作者旨在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第1段鋪陳阿房宮的宏偉壯麗。第2段敘寫宮中美女之眾,珍寶之多。第3段夾敘夾議,點明:正是由于秦王朝的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濫用民力,致使農民起義,一舉亡秦。第4段轉入議論,進一步指出:六國衰亡,秦朝覆滅,其根本原因都在于不能愛民。篇末4句言簡意賅,暗寓諷諫之意,含蓄地告誡后人,如不以歷史為鑒,還會重蹈覆轍。

由此可見,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用以敬誡“后人”是全文主旨。聯(lián)系杜牧自己在《上知己文章啟》中所說的“寶歷(唐敬宗的年號)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可以看出這“后人”指的應是當時最高統(tǒng)治者。

藝術感染

作者描寫阿房宮建筑的宏偉壯麗,僅用了一百多字,卻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作者描寫阿房宮的的藝術感染力。

分析: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總寫和細寫相結合的寫法。

總寫部分,作者潑墨寫意,粗筆鉤勒。“覆壓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廣,“隔離天日”,狀其樓閣之高;“驪山”兩句,寫其倚山傍水,氣勢非凡。

細寫部分,作者工筆重彩,精描細繪。先寫重摟疊閣、長廊高檐,不計其數(shù);再以長橋如龍、復道似虹映襯宮宇之宏偉、樓閣之高大。上面所述,寫的還只是建筑之外觀。接著,作者的筆觸,又深入建筑內部。歌臺舞殿是互文的寫法,臺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謂宮內處處皆是輕歌曼舞?!耙蝗罩畠?,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則承“暖響”“冷袖”兩句,進一步從人們的主觀感受寫宮內歌舞盛況。這幾句,既是以歌舞之紛繁襯托宮殿之眾多,又為下文美女充盈宮室預作鋪墊。

這一節(jié)中,作者由遠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紹了阿房宮之奇觀。敘述中時有前后照應之妙筆。如寫樓閣“各抱地勢”就與前文“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這一廣闊背景相連。敘述中時有貼切生動之比喻,例“長橋臥波;復道行空”,用筆經濟,形象生動。敘述中也間有動態(tài)描寫,像寫“二川”,寫歌舞,狀聲摹形,引人入勝。再加上大量對偶排比句式的運用,致使文句音節(jié)鏗鏘,兼有音韻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幾十個字,阿房宮之豐姿盛態(tài)就顯現(xiàn)于讀者眼前?!?/span>

思想感情

作者寫《阿房宮賦》,是為了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諷諭朝政。但為什么寫阿房宮被焚,卻說“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這里作者流露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分析:現(xiàn)代文中的“可憐”是“值得憐憫”的意思,但在文言中除解釋“值得憐憫”外,還有可愛、可惜的意思。這里的“可憐”解釋為“可惜”。作者用這二字,使無窮感慨充溢字里行間。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農民起義的沖擊下土崩瓦解,迅速滅亡;覆壓三百余里的阿房宮,也在一場烈火之中化為灰燼。秦朝速亡的史實說明,不能愛民,難圖久安。但是,當時的唐朝統(tǒng)治者無視歷史教訓,沉湎聲色,又大起宮室,身居積薪之上,仍以為安。歷史興亡,激蕩胸中;目睹現(xiàn)實,感慨萬端。神奇瑰麗之阿房宮付之一炬令人可惜,顯赫一時的秦王朝毀于一旦令人可嘆,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塵,唐王朝的命運不也令人可憂嗎“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作者的不安與憂憤溢于言表。辭賦不同于論文,許多地方并不直說,讀時需細加玩味,方能體會作者的用心。

作者介紹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萬年(現(xiàn)在陜西西安)人。晚年居住在長安城南的樊川別墅,后世因稱他“杜樊川”。京兆杜氏自魏晉以來就是名門世族,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學家,所撰《通典》一書,開典章制度專史的先河。

杜牧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在江西、宣歙、淮南等地軍府任幕僚多年。唐文宗開成四年(839)回到長安,歷任左補闕、膳部、比部員外郎。唐武宗會昌二年(842)以后,相繼出任黃州(治所在現(xiàn)在湖北黃岡)、池州(治所在現(xiàn)在安徽貴池)、睦州(治所在現(xiàn)在浙江建德)刺史。在地方任職時,改革弊政,成績卓著。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回長安任司勛員外郎、史館修撰。后曾一度出任湖州(今屬浙江)刺史,又回長安任考功郎中、知制誥,官至中書舍人。

他所生活的晚唐,藩鎮(zhèn)擁兵,宦官專權,民不聊生,《阿房宮賦》就是他二十三歲時有感于時政而寫的。杜牧詩歌創(chuàng)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詩壇獨樹一幟。人們將他和杜甫比,因而稱他為“小杜”;又和李商隱齊名,他們又有“小李杜”之稱。

李商隱比他約小十歲,很欣賞杜牧的為人和詩篇,在給他的一首詩中寫道:“高樓風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傷春復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勛。”(李商隱《杜司勛》)

后人評價

元朝人祝堯在《古賦辨體》里說:“杜牧的《阿房宮賦》,古今膾炙;但太半是論體,不復可專目為賦矣。毋亦惡俳律之過而特尚理以矯之乎?”明朝人吳訥在《文章辨體序說》中引了祝氏的這幾句話,然后說;“吁!先正有云:'文章先體制而后文辭?!瘜W賦者其致思焉!”把文章體裁看得比內容還重要,這顯然是荒謬的。何況說《阿房宮賦》“太半是論體”,也不完全符合事實。作者先以約占全文三分之二的篇幅簡練地敘述,生動地描寫了阿房宮的興建、規(guī)模和用途,形象鮮明而含意深廣。“嗟乎”以下,當然發(fā)了議論。但是第一,議論中有描寫。例如“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一段,不加判斷,只用農民、工女及其所生產的粟粒、帛縷等的數(shù)量與阿房宮的柱、椽、釘、瓦等相比較,而階級矛盾的尖銳化已見于言外。第二,議論帶有濃烈的抒情性。以“嗟乎”“嗚呼”開頭的各段,都洋溢著憤慨、痛惜與哀怨交織成的復雜情感。這種把議論、寫景(廣義的景)、抒情結合起來的藝術特色,也表現(xiàn)在杜牧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比如為人傳誦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之類,不都是這樣的嗎?籠統(tǒng)地否定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一切議論的做法,在今天還能看到,這其實是有害的。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