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大智度論》第五卷 釋初品中菩薩功德

 ldjsld111 2017-07-09

《大智度論》第五卷


釋初品中菩薩功德

【經】皆得陀羅尼及諸三昧,行空、無相、無作,已得等忍。

【論】問曰:何以故以此三事次第贊菩薩摩訶薩?

答曰:欲出諸菩薩實功德故,應贊則贊,應信則信。以一切眾生所不能信甚深清凈法贊菩薩。

復次,先說菩薩摩訶薩名字,未說所以為菩薩摩訶薩。以得諸陀羅尼,三昧及忍等諸功德故,名為菩薩摩訶薩。

問曰:已知次第義,何以名陀羅尼?云何陀羅尼?

答曰:陀羅尼,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者,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惡不善根心生,能遮令不生;若欲作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是陀羅尼,或心相應,或心不相應;或有漏,或無漏;無色不可見無對;一持、一入、一陰攝(法持法入行陰);九智知(除盡智);一識識(一意識);阿毗曇法陀羅尼義如是。

復次,得陀羅尼菩薩,一切所聞法,以念力故,能持不失。

復次,是陀羅尼法,常逐菩薩,譬如間日瘧??;是陀羅尼不離菩薩,譬如鬼著;是陀羅尼常隨菩薩,如善不善律儀。

復次,是陀羅尼持菩薩,不令墮二地坑。譬如慈父愛子,子欲墮坑,持令不墮。

復次,菩薩得陀羅尼力故,一切魔王、魔民、魔人無能動,無能破,無能勝。譬如須彌山,凡人口吹不能令動。

問曰:是陀羅尼有幾種?

答曰:是陀羅尼甚多。有聞持陀羅尼,得是陀羅尼者,一切語言諸法,耳所聞者,皆不忘失。復有分別知陀羅尼,得是陀羅尼者,諸眾生、諸法,大小好丑,分別悉知。如偈說:

“諸象馬金,木石諸衣,男女及水,種種不同。  諸物名一,貴賤理殊,得此總持,悉能分別?!?

復有入音聲陀羅尼,菩薩得此陀羅尼者,聞一切語言音,不喜不瞋。若一切眾生如恒河沙等劫,惡言罵詈,心不憎恨。

問曰:菩薩諸漏未盡,云何能如恒河沙等劫忍此諸惡?

答曰:我先言:“得此陀羅尼力故能爾?!?

復次,是菩薩雖未盡漏,大智利根,能思惟除遣瞋心,作是念:“若耳根不到聲邊,惡聲著誰?又如罵聲,聞便直過,若不分別,誰當瞋者?凡人心著吾我,分別是非而生恚恨?!?

復次,若人能知語言隨生隨滅,前后不俱,則無瞋恚。亦知諸法內無有主,誰罵誰瞋?若有人聞殊方異語,此言為好,彼以為惡,好惡無定,雖罵不瞋。若有人知語聲無定,則無瞋喜。如親愛罵之,雖罵不恨;非親惡言,聞則生恚。如遭風雨,則入舍持蓋;如地有刺,則著靴鞋;大寒燃火,熱時求水;如是諸患,但求遮法而不瞋之。罵詈諸惡,亦復如是,但以慈悲息此諸惡,不生瞋心。

復次,菩薩知諸法不生不滅,其性皆空。若人瞋恚罵詈,若打若殺,如夢如化,誰瞋誰罵?

復次,若有人如恒河沙等劫眾生,贊嘆供養(yǎng),衣食、臥具、醫(yī)藥、華香、纓絡,得忍菩薩其心不動,不喜不著。

問曰:已知菩薩種種不瞋因緣,未知實贊功德而亦不喜?

答曰:知種種供養(yǎng)恭敬,是皆無常。今有因緣故,來贊嘆供養(yǎng);后更有異因緣則瞋恚,若打若殺,是故不喜。

復次,“以我有功德智慧故,來贊嘆供養(yǎng),是為贊嘆功德,非贊我也,我何以喜?”

復次,“是人自求果報故,于我所作因緣,供養(yǎng)我作功德。譬如人種榖,溉灌修理,地亦不喜?!?

復次,“若人供養(yǎng)我,我若喜受者,我福則薄,于他亦少,是故不喜?!?

復次,菩薩觀一切法如夢如響,誰贊誰喜?“我于三界中未得脫,諸漏未盡,未得佛道,云何得贊而喜?若應喜者,唯佛一人。何以故?一切功德都已滿故。”是故菩薩得種種贊嘆、供養(yǎng)、供給,心不生喜。如是等相,名為入音聲陀羅尼。

復有名寂滅陀羅尼、無邊旋陀羅尼、隨地觀陀羅尼、威德陀羅尼、華嚴陀羅尼、凈音陀羅尼、虛空藏陀羅尼、海藏陀羅尼、分別諸法地陀羅尼、明諸法義陀羅尼。如是等略說五百陀羅尼門,若廣說則無量。以是故,言諸菩薩皆得陀羅尼。

諸三昧者,三三昧:空、無作、無相。有人言:“觀五陰無我、無我所,是名為空;住是空三昧,不為后世故起三毒,是名無作;緣離十相法:五塵、男、女、生、住、滅故,是名無相?!庇腥搜裕骸白∈侨林校磺兄T法實相,所謂畢竟空,是名空三昧。”知是空已無作,云何無作?不觀諸法若空若不空、若有若無等。如佛說法句中偈:

“見有則恐怖,見無亦恐怖;是故不著有,亦復不著無?!?

是名無作三昧。云何無相三昧?一切法無有相,一切法不受不著,是名無相三昧。如偈說:

“言語已息,心行亦滅,不生不滅,如涅槃相。”

復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種種(五道生,有本、有死、有中、有業(yè))有中心不求,是名無作三昧;一切諸相破壞不憶念,是名無相三昧。

問曰:有種種禪定法,何以故獨稱此三三昧?

答曰:是三三昧中,思惟近涅槃故,令人心不高不下,平等不動,余處不爾。以是故,獨稱是三三昧。余定中或愛多,或慢多,或見多;是三三昧中第一實義實利,能得涅槃門。以是故,諸禪定法中,以是三定法為三解脫門。亦名為三三昧,是三三昧實三昧故,余定亦得名定。

復次,除四根本禪,從未到地乃至有頂地,名為定,亦名三昧,非禪。四禪亦名定,亦名禪,亦名三昧。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如四無量、四辯、六通、八背舍、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等諸定法。復有人言:“一切三昧法有二十三種?!庇醒裕骸傲宸N?!庇醒裕骸拔灏俜N。”摩訶衍最大故,無量三昧,所謂遍法性莊嚴三昧、能照一切三世法三昧、不分別知觀法性底三昧、入無底佛法三昧、如虛空無底無邊照三昧、如來力行觀三昧、佛無畏莊嚴力顰呻三昧、法性門旋藏三昧、一切世界無礙疾遍月三昧、遍莊嚴法云光三昧,菩薩得如是等無量三昧。

復次,般若波羅蜜摩訶衍義品中,略說則有一百八三昧:初名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不著不染三昧;廣說則無量三昧。以是故,說諸菩薩得諸三昧,行空、無相、無作者。

問曰:前言菩薩得諸三昧,何以故復言行空、無相、無作?

答曰:前說三昧名,未說相,今欲說相,是故言行空、無作、無相。若有人行空、無相、無作,是名得實相三昧。如偈說:

“若持戒清凈,是名實比丘;若有能觀空,是名得三昧。

 若有能精進,是名行道人;若有得涅槃,是名為實樂?!?

已得等忍者,問曰:云何等?云何忍?

答曰:有二種等:眾生等、法等。忍亦二種:眾生忍、法忍。

云何眾生等?一切眾生中,等心、等念、等愛、等利,是名眾生等。

問曰:慈悲力故,于一切眾生中應等念,不應等觀。何以故?菩薩行實道,不顛倒,如法相,云何于善人、不善人、大人、小人及畜生,一等觀?不善人中實有不善相,善人中實有善相,大人、小人,人及畜生亦爾。如牛相牛中住,馬相馬中住,牛相非馬中,馬相非牛中,馬不作牛故。眾生各各相,云何一等觀而不墮顛倒?

答曰:若善相不善相是實,菩薩應墮顛倒。何以故?破諸法故。以諸法非實善相、非實不善相,非多相、非少相,非人、非畜生,非一、非異;以是故,汝難非也。如說諸法相偈:

“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

 因緣生法,滅諸戲論,佛能說是,我今當說?!?

復次,一切眾生中,不著種種相,眾生相、空相,一等無異;如是觀,是名眾生等。若人是中心等無礙,直入不退,是名得等忍。得等忍菩薩,于一切眾生不瞋不惱,如慈母愛子。如偈說:

“觀聲如呼響,身行如鏡像;如此得觀人,云何而不忍?”

是名眾生等忍。

云何名法等忍?善法、不善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法,如是諸法入不二法門,入實法相門,如是入竟。是中深入諸法實相時,心忍直入,無諍無礙,是名法等忍。如偈說:

“諸法不生不滅,非不生非不滅,

 亦不生滅,非不生滅,

 亦非不生滅,非非不生滅。”

已得解脫(于邪見得離故言解脫),空、非空(于空不取故言非)是等悉舍,滅諸戲論,言語道斷,深入佛法,心通無礙,不動不退,名無生忍,是助佛道初門。以是故,說已得等忍。

【經】得無礙陀羅尼。

【論】問曰:前已說諸菩薩得陀羅尼,今何以復說得無礙陀羅尼?

答曰:無礙陀羅尼最大故。如一切三昧中,三昧王三昧最大,如人中之王,如諸解脫中無礙解脫,如是一切諸陀羅尼中,無礙陀羅尼大,以是故重說。

復次,先說諸菩薩得陀羅尼,不知是何等陀羅尼。有小陀羅尼,如轉輪圣王、仙人等所得;聞持陀羅尼、分別眾生陀羅尼、歸命救護不舍陀羅尼,如是等小陀羅尼,余人亦有。是無礙陀羅尼,外道、聲聞、辟支佛、新學菩薩皆悉不得;唯無量福德智慧大力諸菩薩,獨有是陀羅尼,以是故別說。

復次,是菩薩輩自利已具足,但欲益彼,說法教化無盡,以無礙陀羅尼為根本。以是故,諸菩薩常行無礙陀羅尼。

【經】悉是五通。

【論】如意、天眼、天耳、他心智、自識宿命。

云何如意?如意通有三種:能到、轉變、圣如意。能到有四種:一者、身能飛行,如鳥無礙;二者、移遠令近,不往而到;三者、此沒彼出;四者、一念能至。轉變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種種諸物皆能轉變。外道輩轉變,極久不過七日;諸佛及弟子轉變自在,無有久近。圣如意者,外六塵中不可愛不凈物,能觀令凈;可愛凈物,能觀令不凈;是圣如意法,唯佛獨有。是如意通,從四如意足生;是如意足通等,色緣故次第生,不可一時得。

天眼通者,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凈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粗若細諸色,無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種:一者、從報得,二者、從修得。是五通中天眼從修得,非報得。何以故?常憶念種種光明得故。有人言:“是諸菩薩輩得無生法忍力故,六道中不攝,但為教化眾生故,以法身現于十方三界中。未得法身菩薩,或修得,或報得?!?

問曰:是諸菩薩功德,勝阿羅漢、辟支佛,何以故贊凡夫所共小功德天眼,不贊諸菩薩慧眼、法眼、佛眼?

答曰:有三種天:一、假號天;二、生天;三、清凈天。轉輪圣王、諸余大王等,是名假號天;從四天王天,乃至有頂生處,是名生天;諸佛、法身菩薩、辟支佛、阿羅漢,是名清凈天。是清凈天修得天眼,是謂天眼通。佛、法身菩薩清凈天眼,一切離欲五通凡夫所不能得,聲聞、辟支佛亦所不得。所以者何?小阿羅漢小用心,見一千世界;大用心,見二千世界。大阿羅漢小用心,見二千世界;大用心,見三千大千世界。辟支佛亦爾。是名天眼通。

云何名天耳通?于耳得色界四大造清凈色,能聞一切聲:天聲、人聲、三惡道聲。云何得天耳通修得?常憶念種種聲,是名天耳通。

云何識宿命通?本事常憶念:日月年歲至胎中,乃至過去世中,一世、十世、百世、千萬億世,乃至大阿羅漢、辟支佛知八萬大劫;諸大菩薩及佛知無量劫,是名識宿命通。

云何名知他心通?知他心若有垢、若無垢。自觀心生、住、滅時,常憶念故得。

復次,觀他人喜相、瞋相、怖相、畏相,見此相已,然后知心,是為他心智初門。

是五通略說。

【經】言必信受。

【論】天、人、龍、阿修羅等,及一切大人,皆信受其語,是不綺語報故。諸綺語報者,雖有實語,一切人皆不信受。如偈說:

“有墮餓鬼中,火焰從口出,四向發(fā)大聲,是為口過報!

 雖復多聞見,在大眾說法,以不誠信業(yè),人皆不信受。

 若欲廣多聞,為人所信受,是故當至誠,不應作綺語!”

【經】無復懈怠。

【論】懈怠,破在家人財利、福利,破出家人生天樂、涅槃樂。在家、出家名聲俱滅,大失大賊,無過懈怠。如偈說:

“懈怠沒善心,癡暗破智明,妙愿皆為滅,大業(yè)亦已失!”

以是故,說無復懈怠。

【經】已舍利養(yǎng)、名聞。

【論】是利養(yǎng)法如賊,壞功德本。譬如天雹,傷害五榖;利養(yǎng)、名聞亦復如是,壞功德苗,令不增長。如佛說譬喻:“如毛繩縛人,斷膚截骨;貪利養(yǎng)人斷功德本,亦復如是。”如偈說:

“得入栴檀林,而但取其葉;既入七寶山,而更取水精;
 有人入佛法,不求涅槃樂,反求利供養(yǎng),是輩為自欺!
 是故佛弟子,欲得甘露味,當棄舍雜毒,勤求涅槃樂!
 譬如惡雹雨,傷害于五榖;若著利供養(yǎng),破慚愧頭陀。
 今世燒善根,后世墮地獄;如提婆達多,為利養(yǎng)自沒?!?

以是故,言已舍利養(yǎng)、名聞。

【經】說法無所悕望。

【論】大慈憐愍,為眾說法,不為衣食、名聲、勢力故說,大慈悲故,心清凈故,得無生法忍故。如偈說:

“多聞辯慧巧言語,美說諸法轉人心,自不如法行不正,譬如云雷而不雨。
 博學多聞有智慧,訥口拙言無巧便,不能顯發(fā)法寶藏,譬如無雷而小雨。
 不廣學問無智慧,不能說法無好行,是弊法師無慚愧,譬如小云無雷雨。
 多聞廣智美言語,巧說諸法轉人心,行法心正無所畏,如大云雷澍洪雨。
 法之大將持法鏡,照明佛法智慧藏,持誦廣宣振法鈴,如海中船渡一切。
 亦如蜂王集諸味,說如佛言隨佛意,助佛明法度眾生,如是法師甚難值!”

【經】度甚深法忍。

【論】云何甚深法?十二因緣,是名甚深法。如佛告阿難:“是十二因緣法甚深,難解難知!”

復次,依過去、未來世生六十二邪見網永離,是名甚深法。如佛語比丘:“凡夫無聞,若欲贊佛,所贊甚少,所謂若贊戒清凈,若贊離諸欲。若能贊是甚深難解難知法,是為實贊佛?!笔侵?,梵網經應廣說。

復次,三解脫門,是名甚深法。如佛說般若波羅蜜中,諸天贊言:“世尊,是法甚深!”佛言:“甚深法者,空則是義,無作、無相則是義?!?

復次,解一切諸法相,實不可破、不可動,是名甚深法。

復次,除內心想智力,但定心諸法清凈實相中住。譬如熱氣盛,非黃見黃;心想智力故,于諸法轉觀,是名淺法。譬如人眼清凈無熱氣,如實見黃是黃;如是除內心想智力,慧眼清凈,見諸法實相。譬如真水精,黃物著中則隨作黃色,青、赤、白色皆隨色變;心亦如是,凡夫人內心想智力故,見諸法異相。觀諸法實相,非空非不空,不有非不有;是法中深入不轉,無所掛礙,是名度深法忍。度名得甚深法,具足滿,無所礙,得度彼岸,是名為度。

【經】得無畏力。

【論】諸菩薩四無所畏力成就。

問曰:如菩薩所作未辦,未得一切智,何以故說得四無所畏?

答曰:無所畏有二種:菩薩無所畏,佛無所畏。是諸菩薩雖未得佛無所畏,得菩薩無所畏,是故名為得無畏力。

問曰:何等為菩薩四無所畏?

答曰:一者、一切聞能持故,得諸陀羅尼故,常憶念不忘故,眾中說法無所畏。二者、知一切眾生欲解脫因緣,諸根利鈍,隨其所應而為說法故,菩薩在大眾中說法無所畏。三者、不見若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有來難問,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見如是少許相故,于眾中說法無所畏。四者、一切眾生聽受問難,隨意如法答,能巧斷一切眾生疑故。菩薩在大眾中說法無所畏。

【經】過諸魔事。

【論】魔有四種:一者、煩惱魔,二者、陰魔,三者、死魔,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是諸菩薩得菩薩道故,破煩惱魔;得法性身故,破陰魔;得道、得法性身故,破死魔;常一心故,一切處心不著故,入不動三昧故,破他化自在天子魔。以是故,說過諸魔事。

復次,是般若波羅蜜覺魔品中,佛自說魔業(yè)、魔事,是魔業(yè)、魔事盡已過故,是名已過魔事。

復次,除諸法實相,余殘一切法,盡名為魔。如諸煩惱、結、使,欲、縛、取、纏,陰、界、入,魔王、魔民、魔人,如是等盡名為魔。

問曰:何處說欲縛等諸結使名魔?

答曰:雜藏經中,佛說偈語魔王:

“欲是汝初軍,憂愁軍第二,饑渴軍第三,愛軍在第四,
 第五眠睡軍,怖畏軍第六,疑為第七軍,含毒軍第八,
 第九軍利養(yǎng),著虛妄名聞,第十軍自高,輕慢于他人。
 汝軍等如是,一切世間人,及諸一切天,無能破之者。
 我以智慧箭,修定智慧力,摧破汝魔軍,如壞瓶沒水。
 一心修智慧,以度于一切;我弟子精進,常念修智慧,
 隨順如法行,必得至涅槃。汝雖不欲放,到汝不到處!
 是時魔王聞,愁憂即滅去;是魔惡部黨,亦復沒不現!”

是名諸結使魔。

問曰:五眾、十八界、十二入,何處說是魔?

答曰:莫拘羅山中,佛教弟子羅陀:“色眾是魔,受、想、行、識亦如是。”

復次,若欲作未來世作色身,是為動處;若欲作無色身,是亦為動處;若欲作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身,是為一切動處。動是魔縛,不動則不縛,從惡得脫。此中說眾、界、入,是魔;自在天子魔,魔民、魔人即是魔,不須說。

問曰:何以名魔?

答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諸外道人輩言:“是名欲主,亦名華箭,亦名五箭,破種種善事。”佛法中名為魔羅,是業(yè)是事,名為魔事。是何等魔事?如覺魔品中說。

復次,人展轉世間受苦樂,結使因緣,亦魔王力因緣。是魔名諸佛怨仇,一切圣人賊,破一切逆流人事,不喜涅槃,是名魔。是魔有三事:戲笑語言,歌舞邪視,如是等從愛生;縛打鞭拷,刺割斫截,如是等從瞋生;炙身、自凍,拔發(fā)、自餓,入火、赴淵、投巖,如是等從愚癡生。又大過失不凈,染著世間,皆是魔事。憎惡利益,不用涅槃及涅槃道,亦是魔事。沒大苦海,不自覺知。如是等無量,皆是魔事。已棄已舍,是為過諸魔事。

【經】一切業(yè)障悉得解脫。

【論】一切惡業(yè)得解脫,是名業(yè)障得解脫。

問曰:若三種障:煩惱障、業(yè)障、報障。何以舍二障,但說業(yè)障?

答曰:三障中業(yè)力最大故,積集諸業(yè),乃至百千萬劫中,不失、不燒、不壞,與果報合時不亡。是諸業(yè)能久住,和合時與果報;如榖草子在地中,得時節(jié)而生,不失不壞。是諸佛一切智,第一尊重,如須彌山王,尚不能轉是諸業(yè),何況凡人?如偈說:

“生死輪載人,諸煩惱結業(yè),大力自在轉,無人能禁止。
 先世業(yè)自作,轉為種種形,業(yè)力為最大,世界中無比!
 先世業(yè)自在,將人受果報,業(yè)力故輪轉,生死海中回。
 大海水干竭,須彌山地盡,先世因緣業(yè),不燒亦不盡。
 諸業(yè)久和集,造者自逐去,譬如債物主,追逐人不置。
 是諸業(yè)果報,無有能轉者,亦無逃避處,非求哀可免。
 三界中眾生,追之不暫離,如珂梨羅刺,是業(yè)佛所說。
 如風不入實,水流不仰行,虛空不受害,無業(yè)亦如是。
 諸業(yè)無量力,不逐非造者;果報時節(jié)來,不亡亦不失。
 從地飛上天,從天入雪山,從雪山入海,一切處不離。
 常恒隨逐我,無一時相舍,直至無失時,如星流趣月。”

以是故,說一切諸業(yè)障悉得解脫。

【經】巧說因緣法。

【論】十二因緣生法,種種法門能巧說煩惱、業(yè)、事,次第展轉相續(xù)生,是名十二因緣。是中無明、愛、取三事,名煩惱;行、有二事,名業(yè);余七分,名事。是十二因緣,初二過去世攝,后二未來世攝,中八現前世攝。是略說三事:煩惱,業(yè),苦;是三事展轉更互為因緣:是煩惱業(yè)因緣,業(yè)苦因緣,苦苦因緣,苦煩惱因緣,煩惱業(yè)因緣,業(yè)苦因緣,苦苦因緣,是名展轉更互為因緣。過去世一切煩惱,是名無明。從無明生業(yè),能作世界果,故名為行。從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犢子識母,自相識故,名為識。是識共生無色四陰,及是所住色,是名名色。是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情、塵、識合,是名為觸。從觸生受。受中心著,是名渴愛??蕫垡蚓壡?,是名取。從取后世因業(yè),是名有。從有還受后世五眾,是名生。從生五眾熟壞,是名老死。老死生憂、悲、哭、泣,種種愁惱,眾苦和合集。若一心觀諸法實相清凈,則無明盡,無明盡故行盡,乃至眾苦和合集皆盡。是十二因緣相,如是能方便不著邪見,為人演說,是名為巧。

復次,是十二因緣觀中,斷法愛,心不著,知實相,是名為巧。如說般若波羅蜜不可盡品中,佛告須菩提:“癡如虛空不可盡,行如虛空不可盡,乃至眾苦和合集如虛空不可盡。菩薩當作是知!作是知者,為舍癡際,應無所入?!弊魇怯^十二因緣起者,則為坐道場,得薩婆若。

【經】從阿僧祇劫已來發(fā)大誓愿。

【論】阿僧祇義,菩薩義品中已說。劫義,佛譬喻說:“四十里石山,有長壽人百歲過,持細軟衣一來拂拭,令是大石山盡,劫故未盡。四十里大城,滿中芥子,不槩令平;有長壽人百歲過,一來取一芥子,芥子盡,劫故不盡。菩薩如是無數劫,發(fā)大正愿度脫眾生?!痹该笮囊?,必度一切眾生,斷諸結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為愿。

【經】顏色和悅,常先問訊,所語不粗。

【論】瞋恚本拔故,嫉妒除故,常修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故,四種邪語斷故,得顏色和悅。如偈說:

“若見乞道人,能以四種待;初見好眼視,迎逆敬問訊,
 床座好供養(yǎng),充滿施所欲;布施心如是,佛道如在掌。
 若能除四邪,口過妄語毒,兩舌惡綺語,得大美果報。
 善軟人求道,欲度諸眾生,除四邪口業(yè),譬如馬有轡!”

【經】于大眾中得無所畏。

【論】大德故,堅實功德智慧故,得最上辯陀羅尼故,于大眾中得無所畏。如偈說:

“內心智德薄,外善以美言;譬如竹無內,但示有其外。
 內心智德厚,外善以法言;譬如妙金剛,中外力具足?!?

復次,無畏法成就故,端正、貴族、大力,持戒、禪定、智慧、語議等皆成就,是故無所畏。以是故,于大眾中無所畏。如偈說:

“少德無智慧,不應處高座,如豺見師子,竄伏不敢出。
 大智無所畏,應處師子座,譬如師子吼,眾獸皆怖畏!”

無量無邊智慧福德力集,故無所畏。如偈說:

“若人滅眾惡,乃至無小罪,如是大德人,無愿而不滿。
 是人大智慧,世界中無惱,是故如此人,生死涅槃一。”

復次,獨得菩薩無所畏故,如毗那婆那王經中說。菩薩獨得四無所畏,如先說。

【經】無數億劫說法巧出。

【論】不放逸等諸善根,自身好修。是諸菩薩,非一世、二三世,乃至無量阿僧祇劫集功德智慧。如偈說:

“為眾生故發(fā)大心,若有不敬而慢者,其罪甚大不可說,何況而復加惡者!”

復次,是菩薩無數無量劫中,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生滅縛解中,自了了知諸法實相。有三種解:聞解、義解、得解。種種說法門中,無所掛礙,皆得說法方便、智慧波羅蜜。是諸菩薩所說,如圣人語,皆應信受。如偈說:

“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見。
 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
 多聞利智慧,是所說應受;無聞亦無智,是名人身牛?!?

問曰:應言無數億劫巧說法,復何以言出?

答曰:于無智人中,及弟子中說法易;若多聞利智善論議人中說法難。若小智法師,是中退縮;若大學多聞,問難中大膽欣豫,一切眾中有大威德。如天會經中偈說:

“面目齒光明,普照于大會;映奪諸天光,種種皆不現?!?

以是故,名為無數億劫巧說法中能得出。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