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瀕湖脈學(白話解)七言訣#

 流形sbz 2018-03-02

(2017-10-27 21:28:26)
一、浮
浮脈,舉之有余,按之不足(《脈經(jīng)》)。輕取既得,重按稍減不空。如微風吹鳥背上毛,厭厭聶聶①;如循榆莢②(《素問》),如水漂木(崔氏),如捻③蔥葉(黎氏)。
注釋
厭厭聶聶① (nie,音鑷):這里作為“舒緩、輕微”的形容詞。
榆莢②:即榆錢。
捻③:這里作“按”解,應讀作“捏(nie)”.
輕取叫做舉,重按叫做按。診察“浮”的脈象,手指輕輕地按上便覺得搏動有力;稍加重按,就顯得沒有力量了。打個比方,輕按浮脈的感覺,好象微風吹動鳥背上的毛羽一樣,舒緩而輕微地搏動著;又象摸到輕柔和軟的榆錢一般;又象感到如同木塊浮在水面上那樣的輕?。挥窒蟀丛谑[管上,表面似乎有勁,里面卻很虛軟。
【體狀詩】 浮脈惟從肉上行,如循榆莢似毛輕。三秋得令知無恙①,久病逢之卻可驚。
注釋
恙①:(yang),音樣,病。
診察浮脈,只要在肌肉的淺層便能觸到它的搏動,并很象輕輕地摩撫著柔軟的榆錢和舒緩的毛羽一般。這種脈在秋天見到,是身體健康的表現(xiàn);如果久病見此,就要引起警惕,是否陽氣虛浮不能內(nèi)守所致?
【相類詩】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邊實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脈,來時雖盛去悠悠① .
浮脈輕平似捻蔥,虛來遲大豁②然空。浮而柔細方為濡③,散似楊花無定蹤。
注釋
悠悠① :這里作形容詞“慢慢地”講。
豁②:(huo)音或,開通,敞亮。
濡③:(ruan)音軟,義同。
浮脈,在淺層跳動,有如木塊漂浮在水面上,輕緩地飄動著。如果浮而顯大,稍重按卻有一種中間空虛的感覺,這叫做“芤”脈;如果脈浮而拍拍地搏動有力,這叫做“洪”脈?!昂椤泵},在觸手的時候(來時)雖然感覺有勁,但當它下落(去)的時候,卻又慢慢地減弱了。
正常的“浮”脈,比較輕緩而平和,有如捻著蔥管,勁不太大。假使脈浮而搏動遲緩、雖覺稍大,卻是空豁無力的,這叫做“虛”脈;假使脈浮而柔弱細小,這叫做軟脈;至于脈來漫無根蒂,去來不明,好象飛散無定的楊花一樣,這是“散”脈了。
【主病詩】 浮脈為陽表病居,緩風數(shù)熱緊寒拘。浮而有力多風熱,浮而無力是血虛。
浮脈是人體陽氣亢奮的征象,是最常見于外感而病在體表的時候。但它往往不是單純地出現(xiàn),浮而兼“遲”兼“緊”,多為風寒;浮緩表中風;浮而兼“數(shù)”,多為風熱。風熱病的脈浮,常見浮而有力;如果脈雖浮而搏動無力,那又屬于血虛的里證了(陽氣不足,不能鼓動血脈)
【分部詩】 寸浮頭痛眩生風,或有風痰聚在胸。關浮脾虛肝氣旺,尺浮溲① 便不流通。
注釋
溲① :(sou)音搜,大小便,一般指小便。
寸、關、尺三部,可以診察上、中、下三焦的病變。所以風邪在上而見頭痛、目眩,以及風熱痰濁聚積在胸膈上焦的疾病,寸部脈多見?。黄馓撊?、肝氣旺盛等中焦的疾病,關部脈多見?。淮笮”悴煌ɡ认陆沟募膊?,尺部脈多見浮。
按:浮脈是出現(xiàn)在肌肉淺層的脈象,手指不須用力便可摸到,就是所謂“從肉上行”,所謂“舉之有余”。至于“如捻蔥葉”,也只是從浮脈的“輕平”樣子來說的,并不是形容脈的空虛,所以黎民壽在《決脈精要》里說:“哪捻蔥葉,則混于芤脈矣。”后世醫(yī)家也多用“蔥葉”來形容芤脈,不用以形容浮脈。因蔥葉中空,形容血少脈空,比較近似;如形容脈的輕按有余、重按無力,反而不足以說明了。臨床診察浮脈,最主要的是從有力和無力來分辨,有力,多為風、寒、痰、熱等病邪的征象;無力,則是屬于氣血虛損的多。
二、沉
沉脈,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脈經(jīng)》)。如綿裹砂,內(nèi)剛外柔(楊氏);如石投水,必極其底。輕取不應,重按始得
沉脈,脈搏在肌肉深層跳動。診察沉脈,必須加重手指的力量直按到筋骨之間才能觸得到它的搏動。沉脈的脈象,有如綿絮裹砂,外表好象柔和,里面卻是剛勁有力。因為沉脈是出現(xiàn)在較深的部位,就象投入水里的石子一樣,必須摸到水底,才能摸到。
【體狀詩】 水行潤下脈來沉,筋骨之間軟滑勻。女子寸兮① 男子尺,四時如此號為平。
注釋
兮① :(xi)音希,古漢語助詞,相當于現(xiàn)代的'啊’或'呀’。
水的本性總是濕潤下走的,沉脈也如水性下走,總是出現(xiàn)于肌肉的深處,筋骨之間。沉脈的搏動,以軟滑均勻為正常。無論是在女子的寸部,或男子的尺部,只要一年四季的搏動都是這樣,便算是平和的正常脈象。男子以陽為主,寸脈屬陽,所以常比尺脈旺;女子以陰為主,尺脈屬陰,所以常比寸脈旺。因此,男子的尺脈多沉,女子的寸脈多沉。
【相類詩】 沉幫筋骨自調(diào)勻,伏則推筋著骨尋,沉細如綿真弱脈,弦長大實是牢形
一般的沉脈,都是靠近筋骨之間,軟滑而均勻地跳動著的。如果比一般的沉脈還要深,必須手指用力地推移筋骨才能摸到,這叫“伏”脈;如果脈沉而細軟如綿,這叫“弱”脈;如果脈沉而弦大有力,這又叫“牢”脈了。
【主病詩】 沉潛水蓄陰經(jīng)病,數(shù)熱遲寒滑有痰。沉而有力積并寒,沉而無力陽氣虛。
陰經(jīng)水氣盛,甚至水飲儲留的病變,多見沉的脈象。假使脈沉而數(shù),為內(nèi)有熱邪;脈沉而遲,為內(nèi)有寒邪;脈沉而滑,為內(nèi)有痰飲;脈沉而無力,為陽虛氣陷;脈沉而有力,為積滯、寒凝。
【分部詩】 寸沉痰郁水停胸,關沉中寒痛不能。尺沉濁遺并泄痢,腎虛腰及下元痌① 。
注釋
痌① :(tong),音通,疼痛。
沉脈分見于三部,也各有所主。寸部脈沉,常見于胸膈間的痰郁、水停諸癥(表皮與脈管間進入水分,變厚)。關部脈沉,常見于中焦寒凝不通引起的疼痛諸癥。尺部脈沉,常見于白濁、遺尿、泄瀉、痢疾,以及下焦元陽虧損的腎虛腰痛等癥。(當大小便不通時,遲部脈浮,希望通過皮膚排泄水與廢物。當大小便過多時,遲部脈沉,以減少水分的過多流失。)
按:沉脈與浮脈相反,指力太輕就摸不到。沉而軟滑均勻,便算正常。臨床辨別沉脈,主要也是從有力無力來分虛實。沉而有力,多為實癥,如寒凝、水飲、積聚、氣滯等;沉而無力,多為虛癥,如陽虛、氣少等。
三、遲
遲脈,一息三至,去來極慢(《脈經(jīng)》)。
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在一息的時間內(nèi),脈的搏動僅有三至,說明這脈搏的起落過程是極其緩慢的,所以叫做“遲”脈。
【體狀詩】 遲來一息至惟三,陽不勝陰氣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陰須益火之原。
遲脈的搏動,在一呼一吸之間僅有三次。它之所以搏動得這樣遲緩,主要是由于陽氣衰弱,敵不過陰寒邪氣;或者是氣血不足的虛寒病變所造成。同是一個遲脈,還須從浮、沉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脈浮而遲,是寒邪在表;脈沉而遲,為寒邪在里。要想消除這種陽虛陰盛的病變,必須首先把陽氣旺盛起來,才是根本的治療,這就是“益火之原”的意思。
【相類詩】 脈來三至號為遲,小快于遲作緩持①。遲細而難知是澀,浮而遲大以虛推。
注釋
持①:這里作“看待”解釋。
脈來一息三至,叫做“遲”脈。如果比遲脈稍微快一點(一息四至),便叫做“緩”脈。如果遲脈還顯得細小無力,并有一種滯澀而不流利(難)的感覺,這叫做“澀”脈。如果遲脈顯得浮大而軟,就應理解(推求)為“虛”脈了。前人所謂“浮大遲軟,四合為虛”,就是這個道理。
【主病詩】 遲司臟病或多寒,沉痼癓瘕仔細看。遲而有力為冷痛,遲而無力定虛寒。
遲脈的出現(xiàn),一般都屬于臟氣方面所發(fā)生的病變。例如:脾陽虛,痰濕盛大,就往往會見到遲脈。至于沉寒痼疾,癓瘕、積聚等,也能見到遲脈。但再經(jīng)仔細觀察,若是遲而有力,常見于積寒疼痛的里寒實癥;若是遲而無力,則多為陽氣虧損的虛寒癥。
【分部詩】 寸遲必是上焦寒,關遲中寒痛不堪。尺遲腎虛腰腳重,溲便不禁疝牽丸。
寸主上焦,心胸部寒邪凝滯,兩寸多見遲脈。關主中焦,如屬積冷傷脾,癓結、攣筋等寒痛癥,兩關多見遲脈。尺主下焦,凡是腎虛火衰,腰腳重痛,溲便不禁,睪丸疝痛等,兩尺多見遲脈。
按:辨別遲脈的要點,在于脈搏的至數(shù),“脈來三至號為遲”,這是極明確的。大體說來,沉脈與遲脈的病變頗有相似之處,但沉脈主要的病變是:陰邪內(nèi)積或陽氣阻遏,所以在治療上還有宜攻宜散的不同方法。至于遲脈,主要是陽虛陰盛,大多都適合用溫補,“消陰須益火之原”,就是一種溫補陽氣的治法。遲脈主寒,主虛,主不及。
四、數(shù)
數(shù)脈,一息六至(《脈經(jīng)》)。脈流?、偌玻ā端貑枴罚?br>一呼一吸,脈來六至,說明脈搏動的速度是極快的,所以叫做“數(shù)”。這是因為血脈中的脈氣流動迫急的緣故。
【體狀詩】 數(shù)脈息間常六至,陰微陽盛必狂煩。浮沉表里分虛實,惟有兒童作吉看。
一息之間,脈搏跳動六次,便叫做“數(shù)”脈。這是由于陽熱亢盛,陰液虧損的病變所造成的,臨床上常見到有這樣的病人:煩躁不安,神志不清,甚至發(fā)狂,他的脈象就往往見數(shù)。脈浮而數(shù),多為表熱;脈沉而數(shù),多為里熱;數(shù)而有力,多為實熱;數(shù)而無力,多為虛熱。因此,數(shù)脈總是屬于有熱的征象。惟有兒童的脈搏一般都比成年人快,一息六至,恰好是正常的,不能把它當作有熱的脈象看待了。
【相類詩】 數(shù)比平人多一至,緊來如索似彈繩。數(shù)而時止名為促,數(shù)見關中動脈形。
平常人的脈搏,一呼一吸,總是在四或五至之間,如果多加一至以上,便是“數(shù)”脈了。掌握“數(shù)”脈,還當與“緊”、“促”、“動”三種脈象仔細分辨。凡是脈搏動的來勢緊急,好象絞轉(zhuǎn)繩索,而左右彈動不已,但至數(shù)卻不到顯明的六至,這是“緊”脈。如果脈數(shù)而有歇止的,這是“促”脈。若脈數(shù)而獨顯于關部,這是“動”脈。
【主病詩】 數(shù)脈為陽熱可知,只將心腎火來醫(yī)。實宜涼瀉虛溫補,肺病秋深卻畏之。
脈搏之所以見數(shù),主要是由于陽氣亢進,火熱太盛,燔灼了陰液的緣故。但是,火熱既有屬心、屬腎的不同,更有屬虛、屬實的區(qū)分。實火脈來數(shù)大有力(外邪進入身體,代謝加快),虛火脈來數(shù)細無力(貧血,失血);實火宜涼宜瀉、虛火當溫當補,這是分辨數(shù)脈最基本的原則。至于肺病傷陰的人,在秋季最忌見到數(shù)脈。因古人以肺氣屬秋,秋深的天氣干澡,對肺病傷陰之人是不利的。如再見數(shù)脈,說明火熱內(nèi)盛,燔灼肺陰,治療就更加困難了。
【分部詩】 寸數(shù)咽喉口舌瘡,吐紅咳嗽肺生瘍。關數(shù)胃火并肝火,尺數(shù)滋陰降火湯。
左寸脈數(shù),是上焦的心火上炎,多見于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右寸脈數(shù),是上焦肺中有燥熱,多見于咳嗽吐血,肺中膿痬。如果左關脈數(shù),多為肝火上炎;右關脈數(shù),常常是胃火內(nèi)盛。假使兩手尺脈都見數(shù),則是下焦火熱燔灼,急宜用“滋陰降火”一類的治療方法,以保護陰精。滋陰降火湯有好幾個,都是以生熟地黃、知母、黃柏為主藥,可參考《審視瑤函》、《沈氏尊生書》。
按:一息脈來六至,叫做數(shù)脈,這是屬于陽熱亢盛的脈象。但在臨床時,還須從浮、沉、虛、實四個方面來分辨它。脈浮而數(shù),多為熱邪在表;脈沉而數(shù),多為熱邪在里。數(shù)而有力,這是熱實證;數(shù)而無力,這是虛熱證。數(shù)大而軟,常屬陽虛;數(shù)小而細弱,常屬陰虛。這樣就基本掌握了分辨數(shù)脈的要領了。
五、滑
滑脈,往來前卻①,流利展轉(zhuǎn),替替②然如珠之應指(《脈經(jīng)》)。漉漉③如欲脫。
注釋
卻①:退,這是作“后”解釋。
替替②:這里作為形容詞,形容持續(xù)不斷的意思。
漉漉③:(lu)音鹿,水慢慢地滲下。這里作“水流動”解。
滑脈的搏動,一往一來,一前一后,都是極其流利的,令人有一種反復旋轉(zhuǎn)、圓活自如的感覺?;}的搏動,是很流利地持續(xù)不斷地旋轉(zhuǎn)著,很象一顆圓滑的珠子在指下轉(zhuǎn)動一般,同時又有些象水的流動,總是一往無前地(欲脫)流著
【體狀相類詩】 滑脈如珠替替然,往來流利卻還前。莫將滑數(shù)為同類,數(shù)脈惟看至數(shù)間。
滑脈的形象,好比圓珠似的,一往一來,一前一后,總是持續(xù)不斷地、極其流利地搏動著。臨床時切不要把滑脈與數(shù)脈混同起來,因數(shù)脈顯然是至數(shù)的增加,而滑脈只是搏動的流利而已。
【主病詩】 滑脈為陽元氣衰,痰生百病食生災。上為吐逆下蓄血,女脈調(diào)時定有胎。
滑脈本為陽氣有余的脈象,但亦有元氣衰少,不能攝持肝腎之火,以致血分有熱,而脈見滑象的。至于痰飲內(nèi)盛、風痰上壅、飲食停滯諸種病變,或者上逆而為嘔吐,或者下瘀而成蓄血,亦往往出現(xiàn)滑脈。惟有婦女經(jīng)停無病而滑脈的,多是受胎的征象。
【分部詩】 寸滑膈痰生嘔吐,吞酸舌強或咳嗽。關滑宿食肝脾熱,尺滑消渴痢痜①淋。
注釋
痜①:(tui),音頹,同“痜”。痜疝,即痜疝,其癥狀見前《四言訣》部分。注:痜,原字病旁內(nèi)是頹,現(xiàn)五筆輸入無此字。
胸膈間痰飲內(nèi)盛,心陽和肺氣都不能下降,以致發(fā)生嘔吐、吞酸、舌強、咳嗽等癥的,寸部脈多見滑。肝熱脾困,宿食不消,關部脈多見滑。腎或膀胱、大小腸濕熱下注,而為消渴、痢疾、痜疝、淋病等,尺部脈多見滑。
按:診察滑脈,除了它有“如珠圓活”的特點而外,指下搏動往往有力一般都屬于陽氣盛,稍有熱的征象。“主病詩”卻說“滑脈為陽元氣衰”,既以“滑”為陽脈,又主元氣衰,這是自相矛盾的。除了由于氣虛不攝肝腎之火,以致血熱脈滑而外,元氣衰的人是不可能出現(xiàn)滑脈的。正如張石頑所說:“氣虛則鼓動之力先微,脈何由而滑?”這話頗有道理。
增按:王正龍說:夏滑,滑脈是什么呀?那個脈就是哧溜、哧溜、哧溜、哧溜、哧溜的樣子,脈應該是能夠收住的,可是這個“滑脈”它是收不住了,就在外邊滑動著。只是往外疏散,而沒有收斂和約束的功能了。滑脈為陽元氣衰!陽元氣衰的表現(xiàn)就是“滑脈”。滑脈就是往外疏散而沒有收斂和約束的功能了。
六、澀
澀脈,細而遲,往來難,短且散,或一止復來(《脈經(jīng)》)。參伍①不調(diào)(《素問》)。如輕刀刮竹(《脈訣》)。如雨沾沙(通真子)。如病蠶食葉。
注釋
參伍①:(cen wu),即“三、五”,錯綜的意思。
澀脈的形象,細小而短;澀脈的搏動,往來遲滯,極不流利;甚至還三、五不勻、前人診察澀脈有多種比方:有的比做“輕刀刮竹”,這是形容滯澀不前的樣子;有的比做“如雨沾沙”,這是形容澀而不流的狀態(tài);有的比做“病蠶食葉”,這是形容遲緩艱澀的形象。
【體狀詩】細短遲往來難,散止依稀應指間。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蠶食葉慢而艱。
脈象細小而短,往來搏動及極遲滯而不流利(難),這就叫做“澀”脈。指下觸到它,與“散”脈和“歇止”脈相仿佛(依稀),但它既不是漫無根蒂的“散”脈,又不曾間歇(止),只是有些“如雨沾沙”和“病蠶食葉”的樣子,是極其遲慢而不流利的。“容易散”,即指細雨沾著沙土,被吸收后很容易分散,這是說明脈氣散漫不聚的意思。
【相類詩】 參伍不調(diào)名曰澀,輕刀刮竹短而難。微似秒①芒微軟甚,浮沉不別有無間。
注釋
秒①:禾芒。
澀脈的搏動,是遲滯而三五不調(diào)勻的。同時還有如“輕刀刮竹”的樣子,極其短澀,毫不爽利。至于微脈和澀脈便大不一樣,微脈來非常軟弱,有如禾芒般地微細,無論在浮部或沉部,都似有似無地摸不清楚了。
【主病詩】 澀緣血少或傷精,反胃亡陽汗雨淋。寒濕入營為血痹,女人非孕即無經(jīng)。
造成澀脈的主要原因,總是由于營血虛少、精液損傷的結果。所以嚴重的反胃,以及大汗傷津亡陽以后,往往能見到澀脈。也有寒濕邪氣入于營分,血行阻滯難通,如血痹一類的病癥,脈象也常見澀。如婦女有孕而見澀脈,便為血不足以養(yǎng)胎;無孕而見澀脈,則為精血枯竭,難以受孕。
【分部詩】 寸澀胸痛心血虛,胃虛脅脹察關澀。尺澀精血俱傷后,腸結溲淋或下紅。
心血虛損而見胸部疼痛的,寸脈多見澀。脾胃虛弱,而兩脅氣滯脹滿的,關脈多見澀。下焦精血兩傷而見腸結便秘、小便淋瀝、腸風下血等證的,尺脈多見澀。
按:脈來細短遲而不流利,不均勻,便叫做澀,主血虛精傷,不能濡潤經(jīng)脈的病變。惟“一止復來”,這是結脈的特征,澀脈不可能有這種現(xiàn)象。漫無根蒂的才叫做散脈,澀脈也絕不同于無根之脈。因此,前面“。。。。。。散,一止復來”兩句,沒有現(xiàn)實意義?!对\家正眼》說:“澀脈往來遲難,有類乎止而實非止;浮多沉少,有類乎散而實非散?!边@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七、虛
虛脈,大軟遲,按之無力,隱指豁豁然空(《脈經(jīng)》)。
脈來浮大軟而遲,稍加重按,便全然無力,在指下僅有一種隱隱蠕動,豁然空虛的感覺,這就是虛脈。
【體狀相類詩】 舉之遲大按之松,脈狀無涯①類谷空。莫把芤虛為一例,芤來浮大似慈蔥②。
注釋
無涯①:(ya)涯,音牙。無涯,即無邊際,這里可作“極度”解釋。
慈蔥②:食用蔥的一種,以其莖葉柔軟香美而得名。
診察虛脈,用指輕按,覺得大而遲緩;稍加重按,更顯得松軟無力,甚至還有一種極度空虛的感覺。虛脈和芤脈都有浮大的現(xiàn)象,但兩種脈象畢竟不同,不能混為一談。虛脈,愈加重按,愈是顯得軟弱,芤脈于浮大之中卻似慈蔥那樣地邊實中空
【主病詩】 脈虛身熱為傷暑,自汗怔忡驚悸多。陰虛發(fā)熱須早治,養(yǎng)營益氣莫躊躇①。

(虛脈,浮大軟遲。遲,慢也,主寒,表體內(nèi)代謝降低,功能降低,產(chǎn)熱減少(主要是肝)。軟表心臟跳動無力,血打出雖多,但密度小,中間空隙大,或血中水分變少,即熱造成體液減少。大表外周血管擴張,血流大,散熱。另一種解釋,脈管擴張,浮在淺層,易散熱,脈寬血液沿管散開,血流變慢,易散熱。心臟跳動無力,但打出血過多,負荷太大,所以感到心慌,)
注釋
躊躇①:(cuo tuo)音搓陀,把歲月白白耽誤了。這里可作“失時”解釋。
虛脈的出現(xiàn),總是由于正氣虧損所致。例如衛(wèi)氣不固的自汗癥,心虛血少的怔忡癥,心神虛怯的驚悸癥,無一不是因為正氣的先虧而成,所以都常見到虛脈。外傷暑邪的身熱,因元氣先傷而見虛脈,故當益氣以清暑。陰虛于內(nèi)的發(fā)熱,因陰不足以養(yǎng)陽,只宜養(yǎng)陰以退熱??傊摦旔B(yǎng)營,氣虛宜益氣,就不會有什么差失。
【分部詩】 血不營心寸口虛,關虛腹脹食積滯。尺虛骨蒸痿痹傷精血,(卻在神門兩部居。)

(關虛,胃腸脈變寬,血散開,流速變慢為的是運輸營養(yǎng)物質(zhì)與廢物,但消化不良,沒有要運輸?shù)臓I養(yǎng)物質(zhì)故脈變輕,上浮。而血管變寬血流變慢是為了充分與運輸物結合。痿痹也是這樣,)
心在上焦,血虛心失所養(yǎng)的時候,寸口脈多見虛。脾胃在中焦,如果氣虛不能運化,而見腹脹食滯等癥,關脈多見虛。兩腎均在下焦,如果精血虧損,而見骨蒸勞熱痿痹等癥,兩手尺脈多見虛。神門,即尺脈的別句,來源于王叔和的《脈經(jīng)》,與掌后兌骨之端的“神門”穴不同。
按:辨別虛脈,總以浮大軟遲為要點。無論中取、重按,都是軟弱無力的。所謂虛,不外乎陰、陽、氣、血幾個方面,陰虛脈,虛而數(shù);陽虛脈,虛而遲;氣虛脈,沉而虛;血虛脈,浮而虛。這樣就抓住辨別虛脈的要領了。
八、實
實脈,浮沉皆得,脈大而長,應指愊愊然(愊bì 1、煩悶,郁結,2、誠懇)

實脈,無論在浮或沉部都可以出現(xiàn),脈來大而且長,略帶弦象。它的搏動,在指下頗有一種堅實的感覺。
【體狀詩】 浮沉皆得大而長,應指無虛愊愊強。熱蘊三焦成壯火①,通腸發(fā)汗始安康

(外邪很強盛,正氣不虛,心臟搏動有力,打出的血多,消滅外邪。人體可通過大小便,汗液排出毒素。)
注釋
壯火①:火熱強盛的意思。
實脈的形狀,無論在浮部輕取,或是重按到沉部,都有大而且長的狀態(tài),并感覺到堅實而強勁有力。其所以出現(xiàn)這種實脈,無不由于三焦的邪熱蘊積過甚所致。如熱邪在表,可用辛涼發(fā)汗以解熱;熱邪在里,可用苦寒瀉下以清熱。邪去正安,才能恢復健康。
【相類詩】 實脈浮沉有力強,緊如彈索轉(zhuǎn)無常。須知牢脈幫筋骨,實大微弦更帶長。
實脈的搏動,無論在浮部或沉部都是強勁而有力的,它必須與緊脈和牢脈相區(qū)別,緊脈的主要特征是:脈來緊急,好象絞轉(zhuǎn)繩索,有頻煩地左右彈動的感覺,實脈是沒有這種情況。牢脈雖然也是實大微弦而長,但它僅是在筋骨之間的沉部才能出現(xiàn),卻不會象實脈那樣可以見之于浮部。
【主病詩】 實脈為陽火郁成,發(fā)狂譫①語吐頻頻?;蛉珀柖净騻?,大便不通或氣疼。
實脈的出現(xiàn),總是由于陽熱邪盛,郁積不散的病變所造成的,所以在臨床上見到發(fā)狂、譫語、嘔吐、陽毒、傷食、便秘、氣痛等癥,只要是因于熱邪郁積而來的,一般都可以見到實脈。
【分部詩】 寸實應知面熱風,咽疼舌強氣填胸。關實脾(中焦,腸)熱腹脹滿,尺實腰腹痛不通。
注釋
中宮①:即指“脾胃”。
風熱盛于上焦,而見頭面發(fā)熱,或咽喉疼痛,或舌根強直,或胸膈氣滿等癥的,寸部多見脈實。熱邪盛于中焦,因脾胃熱滯而見腹脹滿等癥的,關部多見脈實。下焦實熱壅盛,而見腰痛、腹痛、便秘等癥的,則尺部脈多見實。
按:脈在浮、中、沉三部都見到大而且長,搏動亦堅實有力,便是實脈。凡大熱、大積聚,都可能出現(xiàn),但多因熱邪太盛所致。
九、長
長脈,不大不小,迢迢①自若②(朱氏)。如揭長竿末梢,為平;如引繩,如循長竿,為?。ā端貑枴罚?。
注釋
迢迢①:(tiao tiao)音調(diào)調(diào),長遠的意思。
自若②:安定。
長脈的脈象,不大不小,它的搏動,雖長而具有一種柔和安定的狀態(tài),這就是所謂“如揭(手持的意思)長竿末梢”(以比喻柔軟的感覺)的正常長脈。如果脈來“如引繩”,就象拉直的繩索那樣,毫無柔和氣象;或者象順著摸撫長竿那樣地感到硬直,便都是屬于病變的長脈。
【體狀相類詩】 過于本位脈名長,弦則非然但滿張。弦脈與長爭較遠?良工尺度自能量。
長脈的出現(xiàn),往往是超越了寸、尺的部位,但它卻沒有弦脈那樣充分(即滿)緊張的感覺。怎樣認識弦脈和長脈的差別?只要掌握了兩脈各自不同的特點,自然就心中有數(shù)能夠比較出來了。
【主病詩】 長脈迢迢大小勻,反常為病似牽繩。若非陽毒癲癇病,即是陽明熱勢深。

(長脈,血流變長,心打血的時間變長,目的是增加血液與熱度的接觸時間,以便于運毒。)
正常的長脈是:脈來大小均勻,柔和條達。如果一反常態(tài),脈來象牽引繩索般緊張,便為病象。諸如:血熱的陽毒,風痰的癲癇,以及“陽明”(主要指胃、大腸)的里熱熾盛等病,都可見到這種長脈。
按:長脈有正常脈與病脈的區(qū)分。正常的長脈,不僅它的長度超過寸、尺部位,它的搏動也具有一種柔和的氣象,這是正氣旺盛的征象。如脈長而緊張度大,多為陽熱熾盛的反映。它的緊張度雖與弦脈近似,但弦脈卻沒有長過寸、尺部位的。
十、短
短脈,不及本位(《脈決》)。應指而回,不能滿部(《脈經(jīng)》)。
短脈與長脈相反,它在寸、尺部位,都表現(xiàn)為不滿足,或者是寸部不滿足,或者是尺部不滿足。它的搏動也非常短暫,剛一應指,便立即回避開了。
【體狀相類詩】 兩頭縮縮名為短,澀細短遲往來難。短澀而沉肺腎病,或因氣塞或因痰。
短脈出現(xiàn)在寸、尺部位,總是令人有一種不滿足而短縮的感覺,不是短縮于寸部,就是短縮于尺部。但是它和澀脈比較起來還不一樣。澀脈雖也顯得短,但脈形細弱,搏動遲緩而艱澀(難)。肺主氣,如果肺氣虛損,不能統(tǒng)帥血的運行,勢必脈沉而短?;蛘吣I陽不足,氣塞難通,不能條暢百脈;或因痰滯食積,阻礙氣道,脈都可見到短澀。
【主病詩】 短脈惟于尺寸尋,短而滑數(shù)酒傷神。浮短血少沉短痞,寸短頭疼尺短腹疼。
短脈,只有在尺部和寸部這兩個部位最好辨認。脈來現(xiàn)短,總是氣血虛損的反映,盡管也有因傷于酒毒藥,或濕熱內(nèi)盛而見短脈的,但只在短脈之中兼見滑數(shù)而已。血澀(這里作“少”解)不充,多見浮而短;胸腹痞滿,多見沉而短。陽氣虛于上而頭痛的,寸脈多見短;陽氣虛于下而腹痛的,尺脈多見短。這都是臨床上常見的幾種情況。
按:形成短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氣的不足,不能條暢血行所致。正因為氣不充于脈,當其搏動之初,似乎應指有力,但它既不滿部,而往來又顯得非常短促。臨床上氣虛血少的人最易見到。
十一、洪
洪脈,指下極大(《脈經(jīng)》),來盛去衰(《素問》),來大去長(通真子).
洪脈的形體在指下的感覺是極其粗大的,它的搏動,不僅來的時候顯得勢極充盛,即去的時候也是緩緩減弱,要在較長的時間內(nèi)才能消逝,這就叫做“去衰”。
【體狀詩】 脈來洪盛去還衰,滿指滔滔應夏時。若在春秋冬月里,升陽散火莫狐疑。
洪脈的搏動,不僅來勢極其充盛,去勢亦是漸次減弱的。當在指下觸到的時候,總有一種極其盛大的感覺,這見于夏令是合乎時令的。若在春、秋、冬幾個季節(jié)里出現(xiàn)洪脈,有是陽熱亢盛的病變。如果是因于寒邪遏抑陽氣,火熱內(nèi)郁,還當用“升陽散火”的方法進行治療,這是不用猶豫(狐疑)的。
【相類詩】 洪脈來時拍拍然,去衰來盛似波瀾。欲知實脈參差處,舉按弦長愊愊堅。
洪脈的搏動,在指下一來一往很有勁的(拍拍然,形容有勁)。它這樣“來盛去衰”的搏動,好比壯闊的波瀾一般,根腳極其闊大。但它與實脈卻有差別,因為實脈并沒有闊大的根腳,只是無論輕舉或重按都有弦長而堅硬的感覺罷了。
【主病詩】 脈陽盛陰血虛,火熱炎炎心病居。漲滿胃翻須早治,陰虛泄痢可躊躇①。
注釋
躊躇①:(chouchu)音仇除,猶豫不定,這里可作“慎重考慮”解。
脈來洪大,總屬于陽熱亢盛、陰血虛少的病變。尤其是在心火上炎的時候,脈多見洪。但也有虛和實的區(qū)分。如果胃熱郁盛、脹滿翻胃(即反胃、嘔吐)而見脈洪的,多屬實證,當及時清瀉胃熱。如果泄瀉或下痢,反見洪脈的,這是陰津大傷、陽熱猶亢的虛證,急宜養(yǎng)陰以清熱,不能當做實證治。這虛實之間,最要慎重考慮。
【分部詩】 寸洪在左心火炎,右寸洪時肺不堪。關洪肝火胃津虛,尺洪腎虛陰火旺。
當心火上炎的時候,常見咽干喉痛,口瘡癰腫,左寸脈多見洪。假使肺中火熱熾盛,咳嗽氣喘,胸痛咯血,右寸脈多見洪。若是肝陽亢盛,脾胃津傷,兩關脈多見洪。腎精虧損,陰火不能潛藏時,兩尺脈多見洪??傊瑹o論上、中、下三部,只要出現(xiàn)洪脈,多半是由于火熱亢盛的病變。
按:洪脈,又叫做大脈。它以脈形粗大,搏動有力為特征。所謂“拍拍然”、“似波瀾”,就是闊大而有勁的形容。洪脈的出現(xiàn),總是由于火熱亢盛的病變,只是在陽盛、陰虛之間,屬實、屬虛之間,分辨?zhèn)€清楚就可以了。至于所謂“升陽散火”的療法,僅是在寒邪遏郁陽氣,脾胃升發(fā)之氣不能外達的時候才可以應用,并不是一般治療火熱的方法洪脈主火熱亢盛,分陽盛(泄火),陰虛(滋陰降火)
十二、微
微脈,極細而軟,按之欲絕,若有若無(模糊不清)(《脈經(jīng)》)。細而稍長(戴氏)。
微脈的脈象,既極細而又極軟,稍用力按,便有些象快要斷的細絲一樣,這時脈的搏動,只是隱隱約約的,似有似無的。所謂“細而稍長”,是說微脈雖然極其細弱,但它還是隱隱約約地在指下可以摸到,并不曾斷絕。這個“長”字,決不同于長脈。
【體狀相類詩】 微脈輕微潎潎①乎,按之欲絕有如無。微為陽弱細陰弱,細比于微略較粗。
注釋
潎潎①:(pipi)音譬,原作“輕快”的形容詞,這時作“輕軟無力”的形容詞。
微脈的搏動,是極其輕軟無力的,稍加重按,便顯得似有似無,細弱極了。辨識微脈,首先要與細脈相區(qū)別。微脈在指下似有似無,模糊難辨;細脈則稍為大一些,顯而易見。微脈是由于陽氣的衰竭,細脈是由于營血的虛少。
【主病詩】 氣血微兮脈亦微,發(fā)熱怕冷汗淋漓。男為勞極諸虛候,女作崩漏帶下醫(yī)。
凡是氣血兩虛的,尤其陽氣虛少的人,必然要出現(xiàn)微脈的脈象。陽氣虛弱,體表不固,便多見惡寒、發(fā)熱、汗出較多等表虛癥。大凡男子的“五勞”、“六極”諸虛損癥,以及婦女的崩漏帶下等病,脈搏都往往見微,這就是由于氣血兩虛的結果。

(發(fā)熱怕冷,外周血管收縮阻止散熱。微脈,細脈,濡脈,沉脈都細而軟,都表汗出,可能是血管缺乏某種蛋白質(zhì)而保持滲透壓,血管存不住水,大量外泄)

五勞 : 1.中醫(yī)學名詞。指久視﹑久臥﹑久坐﹑久立﹑久行五種過勞致病因素。

六極即氣極、血極、筋極、骨極、肌極、精極,均為虛勞重癥


【分部詩】 寸微喘促或驚悸,關脈微時脹滿形。尺部見之精血弱,惡寒消渴痛呻吟。
注釋
消癉①:(dan)音膽,黃病、勞病。消癉,即消渴,包括現(xiàn)代醫(yī)學所稱的“糖尿病”在內(nèi)。
肺氣不足而喘促,心陽不斂而驚悸的病變,兩手寸部常多見微脈。脾胃虛損不能運化而脹滿時,兩手關部常多見微脈。腎中元陽虧損而身寒腹痛,精血虛竭而病消渴等,兩手尺部常多見微脈。
按:纖細柔弱,無力之極,按之不絕如縷,這叫做微。凡見微脈,總是氣血兩虛,尤其是氣虛病變的反映。

(寸微,上焦血管級細而軟,不能進行陽氣交換,吸入又趕緊吐出,所以喘促。冠脈級細而軟,心無氧,驚悸。中焦脈微,缺氧,不能消化運輸,所以難消化,已消化的運不走。下焦脈微,血管缺乏維持滲透壓的蛋白質(zhì)而永遠缺水,所以渴不解飲)
十三、緊
緊脈,往來有力,左右彈人手(《素問》)。如轉(zhuǎn)索無常(仲景)。數(shù)如切繩(《脈經(jīng)》)。如紉箄①線(丹溪)。
注釋
紉箄①:(ren pai)音認牌,紉,連綴;箄,這里作“筏”解。
緊脈的形狀,不僅來去都有力,更主要地是:它在指下搏動,令人有一種左右旋絞而緊急的感覺,好象摸到無數(shù)次轉(zhuǎn)動的繩索;又好象按切繩索;又好像摸到聯(lián)綴竹木筏的繩索那樣地緊急有勁。
【體狀詩】 舉如轉(zhuǎn)索切如繩,脈象因之得緊名??偸呛皝碜骺埽瑑?nèi)為腹痛外身疼。
緊脈的出現(xiàn),無論輕舉重按脈的搏動都象繩索絞轉(zhuǎn)般地緊急有勁,這就是所以要叫做“緊”的意思。寒邪的特點,為緊縮凝滯,故凡受到寒邪侵襲(寇)而發(fā)生的病變,或氣血凝滯而為腹痛,或經(jīng)脈緊縮而為身疼,都是出現(xiàn)緊脈的可能。(浮緊表身痛,沉緊表腹痛)
【相類詩】 見弦、實脈。
【主病詩】 緊為諸痛主于寒,咳喘風癇吐冷痰。浮緊表寒須發(fā)越,沉緊溫散自然安

風癇,癇證發(fā)作時頭強直視、不省人事、甚至牙關緊閉多因肝經(jīng)積熱所致 由外感風邪而發(fā)生的癇病、實即小兒急驚風 

凡是寒邪太盛而引起的疼痛諸癥,脈搏多見緊象。另外,肺有寒邪而病喘咳,肝因寒郁而病風癇,脾受寒邪而吐冷痰等癥,都可以見到緊脈。如果寒邪在表,脈多見浮緊,可用辛溫方藥以發(fā)散(越)寒邪;寒邪在里,脈多見沉緊,可用辛熱方藥以溫里寒。這是治療寒邪病變的基本大法。
【分部詩】 寸緊人迎氣口分,關緊心腹痛沉沉。尺中有緊為陰冷①,定是奔豚②與疝疼。
注釋
陰冷①:男子、女子外陰寒冷的病癥。
奔豚②:(tun)豚,音屯。奔豚,是因腎陽虛,寒氣上沖的一種病癥,其主要癥狀為臍下悸動,氣上沖咽喉,胸腹疼痛。
緊脈出現(xiàn)于寸部,有左和右的區(qū)分。左手寸部叫做“人迎”,右手寸部叫做“氣口”。如果外感寒邪,左寸脈可以見到緊;內(nèi)傷寒盛,右寸脈可以見到緊(參看《四言訣。部位診法》第二);中焦脾胃(即心腹部)寒濕凝滯而腹內(nèi)作痛,兩關脈可以見到緊。下焦寒邪盛,而見陰冷、奔豚、疝痛等病的,兩尺脈可以見到緊
按:緊脈,是脈來緊急有力,一般屬于寒邪盛的脈搏,假使是陽熱為寒邪束縛的時候,也可見到緊數(shù)的脈象。
十四、緩
緩脈,去來小駛①于遲(《脈經(jīng)》)。一息四至(戴氏)。如絲在經(jīng),不卷其軸,應指和緩,往來甚勻(張?zhí)兀?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如初春楊柳舞風之象(楊玄操)(正氣已虛,沒有力量,應該采取補的措施)。如微風輕飐②柳梢(滑伯仁)。
注釋
駛①:(shi)音史,馬快跑。
飐②:(nian),音拈,風吹浪動。
緩脈的來去搏動,只是比遲脈稍快一點,一呼一吸剛好四至。它搏動的形態(tài),很象排列在織機上還沒有把機軸轉(zhuǎn)緊時的經(jīng)線,在指下極和緩而均勻地搏動著,沒有絲毫的柔和,“舞風”和“微風輕飐”,是在形容脈搏波動的和緩。
【體狀詩】 緩脈阿阿①四至通,柳梢裊裊②飐輕風。欲從脈里求神氣,只在從容和緩中。
注釋
阿阿①:這里作“舒緩”的形容詞。
裊裊②:(niao)音鳥鳥,柔軟的東西,隨風擺動。
緩脈的脈象,總是舒緩而均勻的,一呼一吸,剛好四至。它的搏動,好象在春風里搖曳不停的柳梢,表現(xiàn)出一種輕盈柔軟的姿態(tài)。不管什么脈象,只要是具有從容和緩氣象的便算是“神氣”還在,緩脈的本身就是神氣充足的反映,也就是正常的和緩脈象。
【相類詩】 見遲脈。
【主病詩】 緩脈營衷衛(wèi)有余,或風或濕或脾虛。上為項強下痿痹,分別浮沉大小區(qū)。
在“體狀詩”里討論的緩脈,是屬于正常的和緩脈象,并不是病脈。由于病變所出現(xiàn)的緩脈,決不是從容和緩,而另有種種不同的緩脈出現(xiàn)。如:風邪在表,營氣不足,衛(wèi)氣有余,便多見脈來浮緩;濕滯經(jīng)絡,脈來沉緩;脾胃虛弱,脈來遲緩而細。風濕在上而見頸項強直等癥,脈多見浮緩有力;風濕在下而見痿痹等癥,脈多見沉緩有力??傊直娌煌“Y的緩脈,必須參合浮、沉、大、小各個方面的情況,來加以具體區(qū)分。
【分部詩】 寸緩風邪項背拘,關緩風眩胃家虛。尺緩濡泄①或風秘②,或是蹣跚③足力迂。
注釋
濡(ru)泄①:瀉下如水,清濁不分。
風秘②:風熱內(nèi)動,以致津液燥澀的便秘。
蹣跚③:(panshan)音盤山,走路一瘸一拐。
外傷風邪,項背拘急的,寸部脈多浮緩;風動頭眩,左關脈常緩縱有力,胃氣虛弱,右關脈多見遲緩無力。脾腎陽虛而濡瀉,尺脈往往遲緩;津液燥澀而風秘,尺脈多緩中帶澀;氣虛濕滯,兩足蹣跚無力,行動緩慢,尺脈便遲緩而弱
按:脈來從容和緩,這是健康人的正常脈。病變的緩脈,必兼見其他脈象,如浮緩、沉緩之類,這是分辨緩脈的要領。正常的從容和緩脈是脈有“神氣”的表現(xiàn),各種脈都帶有幾分緩象,就算是有“神氣”的脈搏,說明人的正氣還在。中醫(yī)的傳統(tǒng)概念,脈之所以有神氣,主要是由于胃氣不衰和腎氣充沛的結果。
十五、芤
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脈經(jīng)》)。中空外實,狀如慈蔥。
所謂芤脈,輕取之覺其浮大而柔軟,稍加重按,便覺得脈管空虛似的。正因為它有外實內(nèi)空,形狀很象慈蔥;又因芤為蔥的別名,故叫做芤脈。
【體狀詩】 芤形浮大軟如蔥,邊實須知內(nèi)已空?;鸱戈柦?jīng)血上溢,熱侵陰絡下流紅
芤脈多在浮部出現(xiàn),它的形狀豁大而虛軟,好象慈蔥似的。所以手指接觸到脈管的外邊雖有實在的感覺,但脈管里面卻是比較空虛的。為什么會見到這“外實內(nèi)虛”的芤脈呢?一般都因出血過多(出血而血少,血流沿管壁分布,便于物質(zhì)交換)而引起。例如火邪侵犯陽經(jīng)(三陽經(jīng)絡)的經(jīng)脈,而引起大量吐血、嘔血、鼻血之后;或者火熱邪氣侵犯了陰經(jīng)(三陰經(jīng)絡)的絡脈,而引起便血、血崩之后,便往往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芤脈。
【相類詩】 中空旁實乃為芤,浮大軟遲虛脈呼。芤更帶弦句曰革,芤為失血革血虛。
中間空虛,四周(旁)實在,這是芤脈的唯一特征。診察芤脈的同時,還應當與虛脈和革脈仔細分辨。芤脈和虛脈都有浮大的共同點,但芤脈是浮大而軟,虛脈是浮大而遲,這大不相同的。芤脈和革脈都有外實內(nèi)空的共同點,但芤脈是外實而軟,革脈的外實卻帶有弦象,這又是大不相同的。芤脈往往是在大失血以后出現(xiàn),革脈則見于一般亡血失精的虛寒病癥。
【主病詩】 寸芤失血病心忡,關里逢芤嘔吐紅。尺芤見之多下血,赤淋①紅痢漏崩中
注釋
赤淋①:即血淋,尿中有血。
失血以后,血不足以榮養(yǎng)心臟,以致心悸怔忡的時候,寸脈常見芤。如果從胃中大量嘔吐膿血(吐紅)以后,關脈必多見芤。假使尺部出現(xiàn)芤脈,往往是由于血淋、紅痢、便血、血崩,漏經(jīng)等大量出血的結果。
按:外實內(nèi)虛,軟如蔥管,又多見于浮部,這是辯認芤脈的要點。芤脈一般見于大失血之后,不見于未出血之先
十六、弦
弦脈,端直以長(《素問》)。如張弓弦(《脈經(jīng)》)。按之不移,綽綽如按琴瑟弦(巢氏)。狀若箏弦(《脈訣》)。從中直過,挺然指下(《刋誤》)。
弦脈有兩個特點:一是具有挺直而長的形象,并極穩(wěn)重地搏動,而不會輕易地變換。所謂“端直以長”、“按之下移”,“從中直過,挺然指下”,都是關于這方面的形容。挺,就是直的意思。二是張力較大,所謂“如張弓弦”、“綽綽如按琴瑟弦”,都是在形容弦脈的弛張力。即以琴弦為例,兩端繃緊以后,便顯得整個弦的緊張度大大增加了,這種緊張的力量,便叫做“弛張力”。
【體狀詩】 弦脈迢迢端直長,肝經(jīng)亢盛脾胃傷①。怒氣滿胸常欲叫,翳蒙瞳子淚淋浪②。
注釋

迢迢,1形容道路遙遠或水流綿長。 2 漫長
肝經(jīng)亢盛胃脾傷①:原作“肝經(jīng)木王土應傷”。
淋浪②:流淚的形容詞。
弦脈出現(xiàn)在指下,令人有一種長而挺直的感覺。脈之所以見弦,主要是由于肝氣亢盛造成的。亢盛的肝氣不斷上逆,勢必影響脾胃的消化。肝氣郁滯,最易使病人胸脅脹滿,情緒極不平靜,隨時都想大叫一聲,使胸部得到寬舒。如果肝亢不已,化為風熱,更會現(xiàn)兩眼生翳、迎風流淚等癥。
【相類詩】 弦來端直似絲弦,緊則如繩左右彈。緊言其力弦言象,牢脈弦長沉伏間。
弦脈的特點,就是長而挺直,很象摸著琴上的絲弦一般。它與緊脈和牢脈都有很大的區(qū)別。例如弦脈和緊脈同樣有一定的緊張感,但緊脈緊如絞繩而有力,弦脈只是緊中帶有挺直的形象而已;弦脈和牢脈同樣有弦長的形象,但牢脈只能在沉伏之間出現(xiàn),弦脈便不一定見于沉部,更沒有見伏的了。
【主病詩】 脈弦肝膽陰陽分,陽邪為病弦大滑,陰邪為病弦細緊。痰飲寒熱瘧纏身。浮、沉、遲、數(shù)須分別,大、小、單、雙有重輕。

浮弦支飲,沉弦懸飲。弦數(shù)熱盛,弦遲寒盛。弦長虛癥,弦小拘急。單手弦飲癖,雙手弦寒痼。弦軟病輕,弦硬病重。
肝和膽發(fā)生病變,脈來多見弦象。無論陽邪為病或陰邪為病,都可以見到弦脈。不過陽邪為病,多是弦大兼滑;陰邪為病,多是弦緊兼細。他如飲癥、痰癥、寒熱往來、瘧疾等病變,脈也往往見弦,只是要在浮、沉、遲、數(shù)之間仔細地去分辨它。例如支飲(咳嗽喘息,氣短,浮腫)脈見浮弦,懸飲(咳嗽、胸脅痛,脅下有蓄水)脈多沉弦熱盛脈來弦數(shù),寒盛脈來弦遲,虛證脈多弦長,拘急(手足拘攣強直,不能伸屈)脈見弦??;飲癖(口吐涎沫清水,脅腹有積塊,噯酸、嘈雜、脅痛,飲食減退)常見單手脈弦,寒痼(腹痛泄瀉、寒氣上沖,手足逆冷、疝痛等)常見雙手脈弦;病輕脈來弦軟,病重脈來弦硬。
【分部詩】 寸弦頭痛膈多痰,寒熱癓瘕左關弦。關右胃寒胸腹痛,尺弦陰疝腳拘攣。
凡痰滯胸膈以及頭痛等癥,因其病在上焦,寸脈多見弦。寒熱往來、癓瘕等病,多屬肝膽經(jīng)的病變,左關脈可能見弦;如果寒邪盛于脾胃,腹中疼痛,右關脈往往見弦。如陰疝(睪丸痛引少腹),兩腳拘攣,為肝腎虛寒的病變,兩尺脈多見弦
按:脈來長而挺直和張力較大的,便是弦脈。凡肝病、痛癥、飲癥多見到這樣的脈象,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脈象之一,多為寒熱邪氣夾雜而成,尤其是屬寒的最多。
十七、革
革脈,弦而芤(仲景)。如按鼓皮(丹溪)。
脈來弦急而中空,好象按著鼓皮似的,這就是革脈。
【體狀主病詩】 革脈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脈寒虛。女人半產(chǎn)①并崩漏,男子營虛或夢遺②。
注釋
半產(chǎn)①:即小產(chǎn)。
夢遺②:有夢稱遺精,無夢稱滑精。
革脈的形狀,很象按著鼓皮似的,輕取堅急,重按它便覺得脈很空虛。因而也可以說,革脈實際就是芤脈和弦脈的復合出現(xiàn),是因精血內(nèi)虛,又感寒邪所造成的。大凡婦女小產(chǎn)、血崩、漏經(jīng),男子營氣虛損、遺精等病,多半都可以見到這個虛寒性的革脈。
【相類詩】見芤、牢脈。
按:革脈,浮取弦急,重按中空,所以才有如按鼓皮的形容。
十八、牢
牢脈,似沉似伏,實大而長,微弦(《脈經(jīng)》)。
牢脈在極沉的部位出現(xiàn),頗近于伏脈的部位了。它的形狀,不僅實大而長,還帶有弦急的樣子。因而牢脈頗具深在而堅實的意義。
【體狀相類詩】 弦實長大脈牢堅,牢位常居沉伏間。革脈芤脈自浮起,革虛牢實要詳看。
牢脈具有弦、實、長、大的形象和堅實深在的意義,所以它出現(xiàn)的部位總是比沉脈還深在而近于伏脈了。診察牢脈最要與革脈分辨清楚,革脈是在浮部出現(xiàn),形狀是弦而芤;牢脈是在極沉的部位出現(xiàn),形狀是實在而長,微弦。革脈多見于大虛證,牢脈常見于大實癥。這浮、沉、虛、實之間,是有很大的區(qū)分的。
【主病詩】 寒則牢堅里有余,心腹寒痛肝乘脾。痜疝癓瘕何愁也,失血陰虛卻忌之。
凡是沉寒里實,屬于邪氣有余的病變,而見心腹寒痛、肝氣郁積、脾呆不運等病時,都可能出現(xiàn)牢脈。一般的說,凡是疝、痜、癓、瘕一類的積聚病出現(xiàn)牢脈,因?qū)嵃Y實脈,脈癥相合,從這一點來說,一時還可不發(fā)愁;如果失血陰虛一類的大虛癥出現(xiàn)牢脈,這是虛癥實脈,脈癥相反,是正氣大傷,邪氣猶盛的征象,臨床時應引起注意,防其驟變。
按:牢脈以極沉而弦實為特征,為陰寒凝積病變的反映,主要為邪氣有余的脈象,多屬于里實證。

(“?疝”是一種疝氣的名稱,是因為寒濕下注所引起的陰囊腫大,陰囊腫縋,如升如斗,病因為水道不通,津液內(nèi)溢,聚于睪丸,陰囊日漸脹大,以致行動、俯仰不利,甚至外形顯露,裙裳亦不能遮蔽。此病可針灸治療。)

九、濡(浮而細軟)
濡①脈,浮而細軟,如綿在水中,輕手相得,按之無有(《脈經(jīng)》)。如水上浮漚②。
注釋
濡①:(ruan),這里應讀作“軟“,義同。
漚②:(ou)音歐,水泡。
濡脈在浮部出現(xiàn),極其細軟無力,好象綿絮或水泡飄浮在水面上一樣,只能用手輕輕地接觸它,如果稍微重按,便摸不著了。
【體狀詩】 濡形浮細按須輕,水面浮綿力不禁①。病后產(chǎn)中猶有藥,平人若見是無根②。
注釋
禁①:(jin),音巾,這里作“勝任“解。
無根②:輕取重按,都能摸到脈,而且脈力平緩的,叫“有根”;輕取有,重按無,便叫“無根”。
濡脈的形狀,浮細無力,極其軟弱,必須輕手細審,才能觸到它,真好象飄浮在水面的綿絮一樣,稍微重一點的力量就不能勝任了。大病之后或是婦人生產(chǎn)之后見到這樣的濡脈,是氣血損傷,還沒有復元的癥候,但因虛癥虛脈,脈癥相合,從這一點來說,虛能受補,還是比較容易治療的。假使濡脈出現(xiàn)在平常人身上,盡管沒有什么大病,也應該注意到這是“無根之脈”,是脾腎兩虛的征象,必須及時防治,才無后患。
【相類詩】 浮而細軟知為濡,沉而細軟作弱持。微則浮微如欲絕,細來沉細近于微。
濡脈形象的主要特征是浮而細柔,必須與弱、微、細三種脈象進行區(qū)分。弱脈的細柔頗與濡脈類似,但濡脈是在浮部出現(xiàn),而“弱”脈卻是在沉部才能見到。微脈的浮而微細,亦與濡脈近似,但濡脈重按則無,微脈重按只是不絕如縷。細脈與濡脈都極微細,但細脈也多出現(xiàn)在沉部,雖極細仍同微脈的不絕如縷,決不如濡脈的重按便沒有了。
【主病詩】 濡為亡血陰虛病,髓海①丹田②暗已虧。汗雨夜來蒸入骨,血山崩倒?jié)袂制ⅰ?/strong>
注釋
髓海①:即腦。髓海空虛,為陰精虛損病之一,其主癥為腦轉(zhuǎn)耳鳴、脛酸眩冒,目不能視,全身困乏。

眩冒:眼睛昏花。

髓海不足

癥狀:頭暈目眩,耳鳴,記憶力差或善忘,頭搖肢顫,溲便不利,寤寐顛倒,重則神呆,啼
笑反常,言語失序,舌質(zhì)淡紅體胖大,苔薄白,脈多沉弦無力或弦細而緊。

丹田②:在臍下三寸,男子精室、女子胞宮的精氣都和丹田相通。丹田不足,則男子精虧,女子宮冷。
濡脈主要見于營血虧損、陰精虛極的病癥。例如:髓??仗摗⒌ぬ锊蛔?、陰虛盜汗(汗雨夜來)、骨蒸煩熱、婦女血崩、脾濕濡瀉等,都往往可以見到濡脈。
【分部詩】 寸濡陽微自汗多,關濡其奈氣虛何。尺濡精血兩傷虛寒甚,溫補真陰可起疴①。
注釋
疴①:(ke)音科,病。沉疴,即久病。
陽氣微弱,表虛不固,以致汗出不止的,寸部可能見到濡脈。脾胃虛弱,中氣不足的,關部可能見到濡脈。至于下焦虛寒,精血兩傷,兩尺部出現(xiàn)濡脈的,宜用甘溫大劑,峻補真陰,才能治愈久病。
按:脈來浮而細軟,重按則無,便是濡脈,主要是由于精血虧損或脾虛不能制濕所致。

(寸部浮軟均為汗出,關濡,中焦血管浮細軟,缺氧,又不能運輸營養(yǎng)物質(zhì)與廢物。尺濡,脈浮細軟,缺氧,代謝低,所以冷)
二十、弱
弱脈,沉而細軟,按之乃得,舉手無有(《脈經(jīng)》)。
弱脈,沉細而極其軟弱,須用力重按才可能接觸到,若僅在浮部輕取,是摸不著它的。
【體狀詩】 弱來無力按之柔,柔細而沉不見浮。陽氣衰微精血弱,白頭猶可少年愁。
弱脈的搏動是極其柔細無力的,須用力重按到沉部才能摸著它,在浮部是摸不到的。脈搏之所以這樣柔弱,主要是由于陽氣衰微,不能振奮(即“陷”的意思),精血虛弱的結果。這種氣血兩虛的脈象,見之于老年人(白頭),猶可理解;若見之于青少年,便當引起警惕,查出原因。
【主病詩】 弱脈陰虛陽氣衰,惡寒發(fā)熱骨筋痿①。多驚多汗精神減,益氣調(diào)營急早醫(yī)。
注釋
痿①:這里應讀作“蕤(rui)”.
弱脈的出現(xiàn),總是由于陰精虛損,陽氣衰微的緣故。正由于營氣、衛(wèi)氣都不足,所以也最容易感受外邪的侵襲而見惡寒發(fā)熱。雖惡寒發(fā)熱,脈也不浮而弱,則此人的陽氣衰弱可想見了。陽氣陰精,久久不得恢復,更會變生多種疾病,例如:精氣不足,不能茲養(yǎng)骨髓,便病骨痿(足痿軟不能起立行動);不能滋養(yǎng)筋膜,便病筋痿(筋急攣縮);營氣不足,不能養(yǎng)心安神,便病驚悸;衛(wèi)氣不足,不能充膚固表,便病自汗;脾胃虛損,中氣不振,便病精神困乏。凡此種種,都有出現(xiàn)弱脈的可能,都只能用補益陽氣、調(diào)養(yǎng)營血的方法進行治療。

(脈沉細軟,距皮膚遠,不易散熱于皮膚,故怕冷)
【分部詩】 寸弱陽虛病可知,關弱脾衰與胃弱。遲弱陽陷陰虛病,(須把神門兩部推。)
凡患心肺陽氣虛弱的,寸部脈多見弱。脾胃虛弱的,關部脈多見弱。下焦陽氣陷而不振,陰精虧乏至極的,兩手尺脈多見弱
按:脈在沉部出現(xiàn),極細而軟弱無力,這便是弱脈。它主要反映陰精陽氣虛損的病變,尤其是陽氣衰微時,更容易見到。
二十一、散
散脈,大而散,有表無里①(《脈經(jīng)》)。泱散不收②(崔氏)。無統(tǒng)紀,無拘束③,至數(shù)不齊,或來多去少,或去多來少,渙散不收,如楊花散漫之象(柳氏)。
注釋
有表無里①:表指浮部,里指沉部。輕取覺虛大,叫“有表”;重按渙散,甚至摸不著,叫“無里”。
不收②:脈氣不斂。
無統(tǒng)紀,無拘束③:即不規(guī)則、不整齊的意思。
所謂散脈,就是渙散不收的脈象。輕取覺得虛大,稍重按便有些渙散不清楚,再加重按就摸不著了??傊⒚}不外兩大特點:一是脈的搏動極不整齊,不是來多(這是作“快”解)去少(這里作“慢”解),就是去多來少,也就是脈搏的一來一去不十分清楚;一是浮而虛大,好似楊花的飄散無根,漸輕漸有,漸重漸無,散漫到了極點
【體狀詩】 散似楊花散漫飛,去來無定至難齊。產(chǎn)為生兆胎為墮,久病逢之急速醫(yī)。
散脈有兩大特點:一是象楊花的散漫飛舞,輕飄無根;一是來去搏動,至數(shù)不齊,毫無規(guī)則可言。其所以如此,總是由于元氣虛損的緣故。孕婦而見散脈,出現(xiàn)在臨產(chǎn)時,這是快要分娩的征象;如果還不到產(chǎn)期,便有墮胎的可能。久病而見散脈,說明脾腎陽氣損傷嚴重,必須急予救治。
【相類詩】 散脈無拘散漫然,濡來浮細水中綿。浮而遲大為虛脈,芤脈中空有兩邊。
如何進行對散、濡、虛、芤四種脈象的分辨呢?散脈的搏動極無規(guī)則,浮而虛大,輕飄無根。濡脈卻是浮而細軟,好比水里飄浮的綿絮一樣。虛脈只是浮而虛大,按之無力;芤脈則浮而中空。四種脈都在浮部出現(xiàn),卻各有其不同的特點。四種脈都屬虛脈,但有程度輕重的不同。
【主病詩】左寸怔忡右寸汗,溢飲①左關應軟散。右關軟散胻胕②腫,散居兩尺元氣亂。
注釋
溢飲①:水飲病的一種,其癥狀為暴渴多飲,無汗,水飲流于四肢,身體疼重。
胻胕②:(hangfu)音杭膚。胻,足脛;胕,足背。
心陽不足的怔忡癥,左寸部可見散脈;衛(wèi)氣不固的自汗癥,右寸部可見散脈。陽不化陰的溢飲病,左關部可見散脈;脾陽不足,水濕下注而足脛、足背腫脹的,右關部可見散脈。如久病而兩尺脈均見散,這是元氣潰散(亂)的征候,應該予以特別注意
按:浮散無根,至數(shù)不齊,這是認識散脈的要點,主要為元氣大虛的脈象,宜溫補元氣。若概以散脈為死脈,這是錯誤的。
二十二、細
細脈,大于微而常有,細直而軟,若絲線之應指(《脈經(jīng)》)。
注釋
細脈的形象,比微脈稍大一點,在指下感覺到只象一根絲線那么小,而且是軟弱無力的。它不同于微脈的地方是:盡管細小,卻始終都可明顯地摸著它,不象微脈那樣模糊不清。
【體狀詩】 細脈累累①細如絲,應指沉沉無絕期。春夏少年防不利,秋冬老弱卻相宜。
細脈,不僅是象絲線那樣細,而且軟弱無力,顯得十分困乏的樣子。雖然極其細軟,但它在深沉部位卻是不斷地搏動著,指下始終可以明顯地摸到它,決沒有中斷的時候。春夏天陽氣盛的時候,人體也相應地血行暢旺,如果少年人在這時反而脈來細弱,應該提防身體是否有不合適的地方。秋冬是陽氣衰減的季節(jié),人體也相應地血行和緩,如果老年人在這時脈來細弱,這便無妨。因老年人的氣血本來就比較衰弱一些,而又是和自然界的氣候變化相適應的。氣候變化和人體的適應性,是有一定的關系的,但一般說來影響甚小,不宜過分地夸大了這種作用。
【相類詩】 見微、濡脈。
【主病詩】 細脈縈縈①血氣衰,諸虛勞損七情乖②。若非濕氣侵腰腎,即是傷精汗泄來。
注釋
縈縈①:(yingying)音迎迎,細長不斷的意思。
乖②:(guai)不順,不和諧。
脈來之所以縈細如絲,主要是由于氣血虛衰的緣故。大凡各種因七情不和而致的虛損勞傷諸病,最容易見到細脈。此外,如陽氣虛弱,水濕侵襲而得腰腎病,或精氣內(nèi)傷,陽不因外而得自汗癥等,也可以出現(xiàn)細脈。
【分部詩】 寸細應知嘔吐頻,關細腹脹胃虛形。尺細定是丹田冷,泄痢遺精號脫陰。
大凡嘔吐頻繁而氣虛至極的,寸部脈來多細;脾胃虛弱,腹脹形瘦的,關部脈來多細;元陽大衰,丹田(臍下三寸)寒冷,泄痢遺精,陰精脫失的,尺部脈來多細。失血過多,精液枯竭的,叫做脫陰。

(脾胃虛弱,食物沒有充分消化為水谷精微即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而是生成不被吸收的中間產(chǎn)物,過大血管不能運輸?;蜻@些中間產(chǎn)物身體不能利用,血管主動變細,不運載?;蛑虚g產(chǎn)物致中焦管外滲透壓過大,吸走血管水分)
按:脈來沉細如絲,軟弱無力的,便叫細脈,又叫做小脈,主要為氣血兩虛所致。
二十三、伏
伏脈.重按著骨,指下裁①動(《脈經(jīng)》)。脈行筋下(《刊誤》)。
注釋
裁①:通“才”字。
診察伏脈,必須用力重按至骨,指下才能感覺到脈搏的搏動,它真好象是在筋膜下搏動似的。
【體狀詩】 伏脈推筋著骨尋,指間才動隱然深。傷寒欲汗陽將解,厥逆臍疼癥屬陰。
伏脈比沉脈還深在,因此診察伏脈,必須指頭用力直按到最深部的骨胳上,然后推動筋肉,才能感覺到脈搏在深處隱隱約約地跳動,這一般是由于寒邪凝滯經(jīng)絡臟腑所致。所以盡管是傷寒表癥,如果寒凝經(jīng)絡,陽氣不能發(fā)越時,脈也見伏。待陽氣回蘇,突破寒凝,就能汗出而解。所以傷寒表癥而見伏脈、是將欲作汗而解的現(xiàn)象。至于臍腹冷痛,四肢厥逆而見脈伏的,這就屬于陰寒內(nèi)郁癥了。
【主病詩】 伏為霍亂吐頻頻,腹痛多緣宿食停。蓄飲①老痰②成積聚,散寒溫里要遵循。
注釋
蓄飲①:即積水。水飲積聚不散的意思。
老痰②:即陳舊的痰。
凡邪氣郁結于里,以致經(jīng)脈阻滯,氣血壅塞,脈必見伏。因此,霍亂而見頻頻嘔吐,因宿食而陣陣腹痛,以及水飲停蓄,老痰積聚等癥,無不出現(xiàn)伏脈。這時只宜用溫里散寒的方法以暢通血氣,解郁破積,化痰逐飲。凡急遽發(fā)作的嘔吐腹瀉,過去概稱霍亂,不完全是指現(xiàn)在的法定傳染病而言。主要病變?yōu)閭陲嬍?,陽熱外逼,陰寒?nèi)伏而成。
【分部詩】 食滯胸郁雙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①。關伏腹痛身困沉,尺伏疝疼還破腹②。
注釋
兀兀①:(wu),音誤,這里作“不安”,“難受”解。
破腹②:這里形容疼痛劇烈。
飲食停留,胸中氣郁不舒,以致想吐又吐不出,心里十分難受時,兩手寸部常見伏脈。中焦寒濕凝聚,以致腹痛身困時,兩手關部常見伏脈。下焦寒凝氣滯,而致劇烈的疝痛時,兩手尺部(即關后)常見伏脈。
按:伏脈是一種極沉的脈象,主要為寒熱邪氣凝聚,經(jīng)絡壅滯,氣血阻塞而成。但畢竟還是熱癥少,寒癥多。尤其常見于劇痛的時候。
二十四、動
動乃數(shù)脈,見于關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①動搖。
注釋
厥厥①:脈來短而堅緊的形容詞。
動脈,可以說是數(shù)脈的一種,也就是數(shù)而兼緊、兼滑、兼短的脈象。所以叫做動,是因為動脈搏動時,鼓動有力,無頭無尾地象豆粒般大一點,隴然高起而搖動不休。動脈決不是僅見于關部,寸尺兩部也可以出現(xiàn),所以說“見于關上下”。
【體狀詩】 動脈搖搖數(shù)在關,無頭無尾豆形圓。其原本是陰陽搏,虛者搖兮勝者安。
動脈搏動的特點,主要是它堅緊有力,呈豆圓形地、無頭無尾地突出一點躍然指下。舊說動脈只限于在關部出現(xiàn),其實寸、關、尺三部都可以見到。出現(xiàn)動脈多因陰陽兩氣互相搏擊所致。陰陽兩氣搏擊,勝的一方脈氣安靜,虛的一方便表現(xiàn)出堅緊有力,如豆大搖動的動脈來了。這就是脈書所謂“陽虛則陽動,陰虛則陰動”的道理。
【主病詩】 動脈專司痛與驚,汗因陽動熱因陰?;驗樾沽【袛伈?,男子亡精女子崩。
什么病癥可見到動脈呢?大凡寒勝于陽的疼痛,氣亂竄擾的驚悸,陽不勝陰的自汗,陰不勝陽的發(fā)熱,脾胃不和、寒熱雜處的腹瀉,臟腑傳化失職、氣血相干的痢疾,陰寒邪盛、經(jīng)氣受傷的經(jīng)脈拘攣,陰虛陽盛的男子亡精(即失精,精液亡失的意思)、女子血崩等,都可以見到??偫ㄆ饋恚@些疾病之所以出現(xiàn)動脈,不外乎陰和陽兩個方面互相搏擊,有所偏盛偏衰的結果。
按:動脈是數(shù)而兼緊、兼滑、兼短的脈象。陰陽氣相互搏擊,陽勝陰虛,陰氣便搏擊而堅緊,出現(xiàn)動脈;陰勝陽虛,陽氣也搏擊而堅緊,出現(xiàn)動脈。搏擊在某一部,動脈便出現(xiàn)在某一部。舊說只能出現(xiàn)在關部,這是錯誤的,不現(xiàn)實的。
二十五、促
促脈,來去數(shù),時一止復來(《脈經(jīng)》)。如蹶①之趣②,徐疾不常(黎氏)。
注釋
蹶①:(jue)音覺,跌倒。
趣②:(cu)音醋,同“促”,急走。
促脈的搏動,一去一來都較快,頗與數(shù)脈類似,但它不同于數(shù)脈的,就是隨時都有間歇,而間歇次數(shù)的多少又極不規(guī)律,就好象急遽行走的人,偶一跌倒似的。
【體狀詩】 促脈數(shù)而時歇止,此為陽極欲亡陰。三焦①郁火炎炎盛,進必無生退可生。
注釋
三焦①:六腑之一,人身元氣和水液,都是通過三焦腑來運行的。
促脈的特征,就是脈來數(shù)而時或歇止,是由于三焦郁火內(nèi)熾,以致陽熱炎盛、陰液消亡,血氣運行受到嚴重阻遏的結果。如歇止的次數(shù)逐漸增加(進),說明病勢還在向不良的方面發(fā)展;如歇止的次數(shù)逐漸減少(退),便說明病情有一些好轉(zhuǎn)的趨勢。
【相類詩】 見代脈。
【主病詩】 促脈惟將炎病醫(yī),其因有五細推之,氣血痰飲食郁積。時時喘咳皆痰積,或發(fā)狂斑與毒疽。
促脈的出現(xiàn),主要為三焦火熱內(nèi)盛而有郁積的結果。臨床所見,凡氣、血、痰、飲、食等,都可見到有郁積的時候。所以醫(yī)書中常有“五積停中”的說法。不過,究竟屬于某一種郁積,必須根據(jù)癥狀作出具體的分析。如見時時咳嗽,甚至喘逆、痰涎壅盛而脈促的,這便是屬于痰積,其他可以類推。至于火熱內(nèi)盛,也應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加以分辨。如邪火在臟,神志失常而脈促,則多見發(fā)狂。如熱毒入營,營氣逆滯而脈促,則常見發(fā)斑。如熱在肌肉,血氣郁腐而脈促,便多發(fā)毒疽。這都說明一個問題,無論為熱為郁,都必須有留滯不通,脈來才見促。
按:脈數(shù)而偶見歇止的,便叫促脈??傄蛐盁醿?nèi)盛,有所留滯不通的病變所致。歇止少為病輕,歇止多則病重。尤其是病后見促脈,最要注意。
二十六、結
結脈,往來緩,時一止復來(《脈經(jīng)》)。
脈來遲緩,時或有一次歇止,歇止后又再搏動,這叫做結脈。
【體狀詩】 結脈緩而時一止,獨陰偏盛欲亡陽。浮為氣滯沉為積,汗下分明在主張。
結脈的表現(xiàn)是:搏動遲緩,時而有一次歇止。它是陰寒偏盛,邪結于里,陽熱不足,正氣衰減的癥候。若脈浮而有力,時或見結,是寒邪滯于經(jīng)脈,宜辛溫發(fā)汗以袪散表寒;若脈沉而有力,時或見結,則為陰寒固結,氣機受陰,便當用辛通導滯的方法以下積開郁,結脈自然就消失了。
【相類詩】 見代脈。
【主病詩】 結脈皆因氣血凝,老痰結滯苦沉吟①。內(nèi)生積聚外癰腫,疝瘕為殃病屬陰。
注釋
沉吟①:即呻吟,形容病人發(fā)出的低沉的痛苦之聲。
結脈的出現(xiàn),往往都因氣血凝滯所致。例如:老痰結滯,各種積聚、癰腫、疝瘕等,都可使血氣流行的氣機受到阻滯而出現(xiàn)結脈。不過,結脈與促脈相比較,促脈屬于熱的居多,結脈為寒,便屬于陰證的范圍了。
按:脈來遲緩,時或歇止,叫做結脈。多由陰邪固結,氣血阻滯而來。但臨床??梢姷揭蜓獨鉂u衰、精力不繼的久病或虛勞病,出現(xiàn)脈來漸而復續(xù)、續(xù)而復斷的結脈,這是屬于陰陽虛損一類的病變,應加注意。否則,只知結脈是氣血凝滯所致,在臨癥時就會犯片面性的錯誤。
二十七、代
代脈,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仲景)。脈至還入尺,良久方來(吳氏)。
所謂代脈,就是脈搏動到一定的至數(shù),必然要歇止一次,再行搏動。但是,代脈的歇止有兩個特點:第一、前后歇止的距離、是均勻而有定數(shù)的,非常規(guī)則。第二、歇止的時間比較長,即所謂“良久方來”。血脈流到寸口,總是首先經(jīng)過尺澤,再經(jīng)過關部,再到寸部,也就是由內(nèi)向外的。當它歇止的時候,血脈好象是還流入尺澤里似的,所以三部都沒有脈搏的跳動了,這就是“脈至還入尺”的意思。凡脈歇止一次后,再來時能極快地連續(xù)搏動兩次,這叫做“脈能自還”,說明它頗有自行補償?shù)哪芰ΑH绻挂淮沃?,再來時僅僅是照常的搏動,只是減少了一次,沒有自行補償?shù)哪芰?,就叫做“不能自還”了。
【體狀詩】 動而中止不能還,復動因而作代看。病者得之猶可治,平人卻與壽相關。
凡脈搏動到一定的至數(shù),便歇止一次,歇止后,仍是照舊的搏動,這就叫做代脈。是由于氣血虧損、元陽不足所致。久病而見代脈,只要分辨出它的虛損所在,進行準確的治療,仍屬無妨。如果正常人而忽見代脈,必須作好仔細地檢查,以免發(fā)生意外。
【相類詩】 數(shù)而時止名為促,緩止須將結脈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結輕代重自殊涂①。
注釋
殊涂①:即殊途,這里作“不相同”解。
促脈、結脈、代脈,都是有間歇的脈,究應如何分辨呢?脈來數(shù)而歇止,是促脈;脈來緩而歇止,是結脈。這兩種脈雖有數(shù)與緩的不同,但它們的歇止次數(shù)都是多少不勻,極不規(guī)則的。代脈則是“不能自還”式的歇止,也就是歇止的次數(shù)既有規(guī)則,歇止的時間又較長,再來時只能照舊搏動,并不見頻速而連續(xù)搏動兩次的情況。一般說來,促、結脈的病變較輕,代脈的病變較重。因此,它們之間是有很大程度的不同的。
【主病詩】 代脈都因元氣衰,腹疼泄痢下元虧?;驗橥聻a中宮病,女子懷胎三月兮①。
注釋
女子懷胎三月兮①:本句后,原有“五十不止身無病”至“次第推之自無失”等十二句,系缺乏臨床根據(jù)的“預測生死”法,故刪。
出現(xiàn)代脈的主要原因,總是由于臟氣衰弱、元陽不足所致。所以凡因下元虧損而病的腹痛、泄痢,中陽不足所致的脾胃虛弱、嘔吐泄瀉等,都有見到代脈的可能。至于婦女懷孕三月以后,也偶有見代脈的,仍為元氣不足的征兆。
按:脈搏很均勻地歇止,歇止時間又較長的,便是代脈。它主要反映臟氣虧損、元陽不足的病癥。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