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神經科的那些病例(13)--緩慢進展的肢體無力和萎縮中年女性

 annababy44 2018-04-06

作者: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  神經內科 鄒漳鈺




女,44歲,建筑工人,進行性肢體無力、萎縮1年,初為右手,表現(xiàn)為抓握力弱,癥狀緩慢進展,漸出現(xiàn)左手、右足無力,行走時易絆倒,伴肉跳,癥狀寒冷時加重,無晨清暮重,無吞咽困難、飲水嗆咳。既往史無特殊,父母身體健康,否認有遺傳病家族史。


體格檢查:神清,言語清晰,對答切題,定向力、記憶力和計算力正常,顱神經未見陽性體征,頸軟,右手第一骨間肌、小魚際肌萎縮,右手握力4級,左手握力5-級,雙上肢近端肌力5級,右足背曲肌力4級,余肢體肌力5級,雙上肢、右下肢腱反射(+),左下肢腱反射(++),雙側病理征陰性,四肢針刺覺、音叉振動覺、位置覺正常。


定位診斷思路見下圖:


定性診斷思路如下圖:


患者進一步行血生化、甲狀腺功能、自身免疫抗體、腫瘤標志物、副腫瘤抗體均正常,血尿免疫固定電泳陰性,血GM1-IgM抗體陽性,腦脊液常規(guī)、生化、細胞學正常。


神經傳導測定右尺神經、右腓總神經CMAP波幅降低,右尺神經腋-肘上節(jié)段可見肯定CB(腋點CMAP波幅較肘上點下降93%),余上下肢周圍神經運動傳導感覺傳導測定均正常,肌電圖呈廣泛神經源性損害(腦干,脊髓頸段和腰骶段所檢肌肉見慢性神經源性損害,其中右小指展肌和右脛前肌可見自發(fā)電位)。脊髓頸段MRI未見明顯異常?;颊呶葱斜蹍睲RI檢查。


患者神經傳導測定發(fā)現(xiàn)CB不支持PMA診斷,腦脊液蛋白正常不支持CIDP變異型診斷,神經傳導測定右尺神經腋-肘上節(jié)段CB和血GM1-IgM抗體陽性支持多灶性運動神經病的診斷,予IVIg總量2g/kg分5天靜滴治療后患者肢體無力明顯改善。

 

最終診斷:多灶性運動性神經病(multiple motor
neuropathy
,MMN

 

基于本病例的問題:

1、MMN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是什么?

MMN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緩慢進展的肌肉無力和萎縮,首發(fā)癥狀多為垂腕、握力差和足下垂。肌無力通常不對稱,上肢明顯重于下肢,肢體遠端重于近端,甚至同一神經支配的肌肉受累程度也可有明顯差異,肌無力在寒冷時加重。


肌無力程度往往與萎縮程度不成正比,通常肌無力程度較重但僅輕度萎縮或無萎縮。約2/3患者可出現(xiàn)痛性痙攣和肌肉束顫,受累肢體的腱反射通常減退,少數(shù)患者腱反射可正?;蚧钴S但不出現(xiàn)病理征。顱神經和呼吸肌極少受累。部分患者可有感覺異常和麻木,但除少數(shù)下肢有輕微的振動覺異常外,絕大多數(shù)沒有客觀的感覺障礙體征。



2、MMN如何診斷?

MMN的診斷關鍵是在臨床表現(xiàn)的基礎上通過電生理檢查發(fā)現(xiàn)CB,目前使用的診斷標準來自歐洲神經病學聯(lián)盟/周圍神經病學會2010年發(fā)表的MMN診治指南,該診斷標準包括臨床標準、電生理標準和支持標準,并根據(jù)滿足這些標準的情況分為確診MMN、很可能MMN和可能MMN三個不同的診斷級別:

臨床標準

核心標準(兩者必須同時符合)

1. 緩慢進展或階梯樣進展、局限性、不對稱性肢體無力a,即至少有兩條神經運動支配區(qū)受累,且持續(xù)超過1個月b,如果癥狀和體征只見于一條神經支配區(qū),只能診斷可能的MMN

2. 無客觀的感覺障礙,除了下肢可有輕微的震動覺異常c

臨床支持標準

  3. 主要累及上肢d

  4. 受累肢體的腱反射減低或消失

  5. 顱神經不受累

  6. 受累肢體可見痛性痙攣和肌束震顫

  7. 免疫抑制劑可改善功能障礙或肌力

排除標準

  8. 上運動神經元體征

  9. 明顯的球部受累

  10.比下肢震動覺輕微異常嚴重的感覺障礙

  11.發(fā)病最初數(shù)周內出現(xiàn)彌漫性對稱性無力

電生理標準

1. 肯定的運動CBg:無論神經節(jié)段的長度如何(正中神經、尺神經和腓神經),復合肌肉動作電位(CMAP)負峰面積近端與遠端相比減少≥50%,有運動CB的節(jié)段遠端刺激時,CMAP負峰波幅必須>正常低限的20%>1mV,且CMAP負峰時限近端與遠端相比增加必須≤30%。

2. 很可能的運動CBg:上肢神經跨越長節(jié)段(如腕到肘或肘到腋)CMAP負峰時限近端與遠端相比增加≤30%時,CMAP負峰面積減少≥30%;或CMAP負峰時限近端與遠端相比增加>30%時,CMAP負峰面積減少≥50%。

3. CB的上肢神經節(jié)段的感覺傳導檢查正常

支持標準

1. 抗神經節(jié)苷脂抗體GM1 IgM抗體滴度升高

2. 腦脊液蛋白<1g>

3. MRI T2加權臂叢見高信號伴彌漫性神經腫脹

3. IVIg治療后有客觀的臨床改善

確診MMN

符合臨床標準中的核心標準以及排除標準,且一條神經符合電生理標準13

很可能MMN

符合臨床標準中的核心標準以及排除標準,且兩條神經符合電生理標準23

符合臨床標準中的核心標準以及排除標準,且一條神經符合電生理標準23,并且至少符合支持標準中的兩項

可能MMN

符合臨床標準中的核心標準及排除標準,且感覺神經傳導正常,且符合支持標準的第4項

符合臨床標準中核心標準1,但只有一條神經有臨床體征,并符合核心標準2以及排除標準,且一條神經符合電生理標準3以及12

注:a:如果肌力MRC評分>3,需要兩側相差1MRC級別,如果肌力≤3,需要兩側相差2MRC級別;b:通常超過6個月;c:在病程中可出現(xiàn)感覺癥狀和體征;d:發(fā)病時主要累及下肢者大約占10%e:曾有腱反射輕度增強的報道,尤其是在受累的上肢,只要符合排除標準的第1項就不能除外MMNf:曾有舌下神經受累的報道;gCB的證據(jù)必須位于常見的嵌壓或壓迫綜合征的部位以外。


3、診斷MMN是否一定要存在CB

MMN診斷的關鍵是在臨床表現(xiàn)的基礎上通過電生理檢查發(fā)現(xiàn)神經非嵌壓部位存在CB,然而,并非所有的MMN患者都能通過電生理檢查發(fā)現(xiàn)CB,能否檢出CB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CB的標準,以及神經傳導測定檢測的神經及節(jié)段數(shù)量。

CB有多種標準,有的以近端刺激與遠端刺激相比CMAP波幅下降幅度為標準,有的以CMAP面積減少的幅度為標準,不同標準對CMAP波幅或面積下降幅度的要求也不一樣,有要求下降50%以上,也有要求下降30%以上,還有的標準甚至對上肢神經和下肢神經CMAP波幅或面積下降的要求也不一樣。


由于與CMAP面積相比,CMAP波幅受波形離形的影響較大,因此目前建議采用歐洲神經病學聯(lián)盟/周圍神經病學會2010年的MMN診治指南的電生理標準,以CMAP負峰面積近端與遠端相比減少≥50%作為標準,國內仍多采用CMAP負峰波幅近端與遠端相比減少≥50%作為標準。


MMN常累及的神經包括尺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和脛后神經,然而常規(guī)神經傳導測定只檢測一側正中神經、尺神經、腓總神經和脛后神經而很少檢測橈神經,且對這些神經的檢測往往只檢測神經遠端而未檢測近端,而MMN患者CB常位于神經近端,因此常規(guī)的神經傳導測定很容易漏過這些CB,正如本例患者,如果右尺神經未行腋點刺激就無法發(fā)現(xiàn)CB。


因此,對于臨床疑似MMN的患者,神經傳導測定應檢查盡可能多的神經以尋找CB,對每條神經的檢測都應采用多點刺激,不僅要檢測遠端,更要檢測近端,正中神經檢測腕點、肘點、腋點、erb’s點,尺神經檢測腕點、肘下、肘上、腋點、erb’s點,橈神經檢測腋點、erb’s點,腓神經檢測踝點、小頭下、小頭上,脛后神經檢測踝點和腘點,必要時甚至要使用inching技術來檢測CB。


erb’s點由于神經干位置較深,常規(guī)神經傳導測定的刺激電流往往很難達到超強刺激,因此,還可以采用神經根刺激、經顱磁刺激等其他電生理技術來協(xié)助發(fā)現(xiàn)神經近端的CB。此外,疲勞試驗也有助于發(fā)現(xiàn)一過性的運動依賴性CB。

綜上所述,未發(fā)現(xiàn)CB不能作為MMN的排除標準。MMN的診斷標準中將符合臨床標準中的核心標準及排除標準,感覺神經傳導正常,且IVIg治療后有客觀的臨床改善的患者診斷為可能的MMN。


4、肌電圖廣泛神經源性損害就是運動神經元病嗎?

運動神經元病的肌電圖最主要特點是廣泛神經源性損害,但廣泛神經源性損害的肌電圖改變不僅僅可以見于運動神經元病,還可以見于很多周圍神經病或下運動神經元疾病。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劉明生教授對首次就診298例肌電圖表現(xiàn)為廣泛神經源性損害的患者進行隨訪,發(fā)現(xiàn)最后診斷為ALS/PMA 228例,肯尼迪病13例,平山病10例,頸椎病或腰椎病9例,脊髓性肌萎縮6例,多灶性運動神經病5例,ALS疊加綜合征5例,肌病4例,遺傳性運動神經病3例,運動軸索性周圍神經病3例,脊髓灰質炎后綜合征2例。


可見肌電圖表現(xiàn)為廣泛神經源性損害的疾病譜很廣,廣泛神經源性損害并非一定是ALS,正如本例患者的肌電圖也表現(xiàn)為廣泛神經源性損害,因此,在診斷過程中,應該始終將肌電圖結果與臨床相結合進行綜合分析以避免誤診。                  

                                                       

5、MMN的發(fā)病機制是什么?

MMN患者血清中GM1-IgM抗體滴度升高,以及對免疫調節(jié)治療有效,都支持MMN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GM1在體內廣泛表達,主要分布于周圍神經郞飛氏節(jié)旁髓鞘,也存在于郎飛氏節(jié)的軸膜,GM1在運動神經的表達比感覺神經多得多,這可能是MMN主要累及運動纖維的原因。


神經節(jié)苷脂的功能主要是維持和修復神經組織、穩(wěn)定節(jié)旁連接和離子通道簇,這些都是動作電位的快速傳播所必需的。盡管MND等其他疾病血中也可檢出GM1-IgM抗體,但MMN患者血中GM1-IgM抗體的滴度要明顯高于其他疾病。GM1-IgM抗體可以激活經典補體通路,而且其補體激活能力與抗體的滴度呈正相關。


血清中GM1-IgM抗體滴度高的MMN患者肌無力、功能障礙和軸索損害的程度都比抗體陰性的患者更嚴重,而且抗體滴度越高,肌無力越明顯。這些都說明GM1-IgM抗體可能與MMN的發(fā)病直接相關。


由于目前還沒有MMN的動物模型,因此GM1-IgM抗體究竟如何導致MMN尚未明確,目前多認為GM1-IgM抗體的致病機制與GM1-IgG抗體導致GBS的機制類似。GM1-IgM抗體首先結合到節(jié)旁連接處,影響節(jié)旁區(qū)的解剖結構,導致鈉和鉀通道簇的移位和破壞;接著抗體激活經典補體通路并形成膜攻擊復合物,膜攻擊復合物是一種孔蛋白,可以破壞細胞膜的完整性,導致離子通道簇的進一步破壞,從而導致神經沖動在郞飛氏結的跳躍式傳播障礙,發(fā)生傳導阻滯,最后甚至導致軸索損害。IVIg可以通過抑制GM1-IgM抗體介導的補體沉積阻斷經典補體通路的激活。


6、MMN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目前MMN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免疫治療,結合歐洲神經病學聯(lián)盟/周圍神經病學會2010年發(fā)表的MMN診治指南,對MMN的免疫治療可以采用以下方案:1)當患者的功能障礙嚴重需要治療時,首選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總量為2g/kg,于2-5d內分次注射;2)如果最初使用大劑量丙種球蛋白靜脈注射治療有效,患者常需要定期重復使用丙種球蛋白靜脈注射治療,維持治療的頻率需要根據(jù)治療反應確定,通??偭?.4-1g/kg,每4周1個療程,或總量2g/kg,每2個月1個療程;3)如果丙種球蛋白靜脈注射療效不充分,或者由于經濟原因無法使用丙種球蛋白治療,可考慮采用免疫抑制劑,如環(huán)磷酰胺、硫唑嘌呤、霉酚酸酯、利妥昔單抗等,但應注意監(jiān)測這些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4)不建議使用糖皮質激素和血漿置換治療,這兩種治療方案不僅無效,甚至會使一些患者病情加重。


總的來說,70-90%MMN患者IVIg初始治療有效,由于多數(shù)患者IVIg的療效僅持續(xù)數(shù)周,往往需要定期IVIg維持治療,IVIg維持治療的劑量需要個體化,主要依據(jù)是患者運動功能障礙的基礎水平,IVIg治療后運動功能的下降速度,IVIg初始治療的劑量,以及IVIg治療間隔的時間。對于病程比較長的患者,IVIg的療效可能不理想,此時可以考慮使用免疫抑制劑。除了免疫治療,還可以使用神經營養(yǎng)藥及對癥治療藥物。


7、MMN的預后如何?

MMN緩慢進展,疾病本身很少影響患者的生存期,但絕大多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運動功能障礙?;颊叩倪\動功能障礙程度取決于IVIg開始治療的時機,是否使用IVIg維持治療,以及IVIg治療是否有效。一般來說,越早開始IVIg治療效果越好,IVIg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肌無力和運動功能,延緩疾病的進程,但多數(shù)患者的運動功能障礙仍緩解進展,病程越長,患者的肌肉無力、萎縮越嚴重,功能障礙程度越重。


參考文獻

1.      Van den Berg-Vos RM, Franssen H, Wokke JH, Van Es HW, Van den Berg LH. 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 diagnostic criteria that predict the response to immunoglobulin treatment. Ann Neurol. 2000;48:919-26.

2.      Vlam L, van der Pol WL, Cats EA, Straver DC, Piepers S, Franssen H, et al. 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 diagnosis,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2012;8:48-58.

3.      劉明生,崔麗英,管宇宙,李本紅,杜華. 肌電圖廣泛神經源性損害和肌萎縮側索硬化的診斷.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2;45:463-6.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