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中國青銅器大全一篇讀懂青銅文明 建議收藏

 來來永勝 2020-03-08

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直至秦漢時期,兩千多年的時空,一段被銘鑄的歷史。一件件巧奪天工的青銅器,承載著中華文明轟轟烈烈崛起的行進(jìn)步伐和精神信仰,把人類的青銅文化推進(jìn)到巔峰。不僅震撼了中國,也震驚了整個世界,創(chuàng)造了歷史上最為輝煌的青銅禮樂文明。

△ 廣漢三星堆青銅人首  |  商代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隨著古巴比倫兩河流域文明興起,人類經(jīng)過刀耕火耨的石器時代,大約在五六千年前,進(jìn)入了冶銅的第二次文明大發(fā)展時期。銅是人類最早認(rèn)知的金屬,青銅是紅銅與錫或鉛的合金。青銅冶鑄出時是黃金般的土黃色,因為其氧化物色青灰故名青銅。青銅的熔點低、硬度高,更易熔鑄成型。青銅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xiàn),是世界性文明的象征。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青銅鑄造技術(shù)的文明古國之一。在堯舜禹時代,華夏先民就已經(jīng)掌握了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shù),青銅器的出現(xiàn)對社會進(jìn)步產(chǎn)生了巨大而深遠(yuǎn)的影響。中國的青銅文明源于黃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紀(jì),止于公元前5世紀(jì),經(jīng)歷約1600年,大體上與文獻(xiàn)記載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時期的時間相當(dāng)。春秋晚期,鐵器的出現(xiàn)標(biāo)志著青銅時代的結(jié)束。銅鐵共存時代又綿延了千年,青銅把握了最后的時機,為自己澆鑄了一段華麗的謝幕。

△單刃青銅刀  |  距今約5000年馬家窯文化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是中國已知最古老青銅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銅刀。甘肅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


鼎立九州  |  王朝復(fù)興

▲ 四千多年前,洪水噬掠中華大地。有位黃帝的后裔大禹,率領(lǐng)先民開導(dǎo)阻滯、疏通河川, 三過家門而不入,歷經(jīng)十三年心血最終完成治水大業(yè)。大禹因治水廣受尊重,成為華夏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lǐng),并最終建立了有史記載的最早的中國——夏朝。黃河中游地區(qū)古稱華夏,居天下之中又稱中原。隨著夏朝建立,九州穩(wěn)定,四海升平,賦稅既定,萬邦遵從。此后幾千年的中國歷史就以華夏中原為核心舞臺展開。中原成為各種政治、經(jīng)濟、文化、思想?yún)R聚的大熔爐,鑄就了華夏民族包容萬象的開闊胸襟,鑄就了中華文明強大的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

△ 方格紋銅鼎  |  夏代  |  洛陽博物館藏

迄今為止已知的我國最早的青銅鼎,被譽為華夏第一鼎。1975年出土于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通高20厘米,口徑15.3厘米,底徑10厘米。

相傳,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于荊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鐫刻魑魅魍魎圖形,讓人們警防被其所傷。鼎從一般的炊器發(fā)展為傳國重器演變?yōu)閲液蜋?quán)力的象征。國滅則鼎遷,夏滅商興,九鼎遷于商都亳京;商滅周興,九鼎又遷于周都鎬京。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青銅器鑄造必須經(jīng)過采礦、煉礦、制范、熔鑄等幾個過程,厚重的范鑄工藝、先進(jìn)的焊接技術(shù)、精湛的失蠟工藝,將中國青銅冶鑄技術(shù)推進(jìn)到巔峰時代。失蠟法的出現(xiàn),使一些高難度的鏤空裝飾成為了現(xiàn)實,無范痕,表面光潔精密。失蠟法可以說將青銅器鑄造技藝發(fā)揮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

△ 上:編鐘范鑄法局部示意圖

△ 中 · 下:虎頭戈陶范與戈示意


 國之重器  |  文明史詩

中國青銅器造型豐富,紋飾美,銘文典雅。按器形及用途主要可分為: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車馬器、雜器(生活用具、生產(chǎn)用具、貨幣、璽印、度量衡器)等。以鼎為代表的青銅器,作為貴族階層宴享和祭祀祖先的禮器,作為一種權(quán)力地位的象征,一種記事耀功的文化的載體,將恢弘壯闊的華夏文明歷程熔鑄其中,千古傳耀。

△ 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商代王室墓出土青銅器

◎ 食器

也是禮器,用什么樣的青銅器皿盛煮食物代表著不同等級。食器主要分為蒸飪器、盛食器兩種。蒸飪器包括鼎、鬲、甗等;盛食器包括簋、簠、敦、豆等。

蒸飪器

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三代及秦漢延續(xù)兩千多年,一直是最常見和最神秘的禮器。有一種形制由大到小成組的列鼎,數(shù)目在周朝代表著不同的身份等級。據(jù)文獻(xiàn)及考古發(fā)現(xiàn)九鼎應(yīng)為諸侯之制,七、五鼎為卿大夫,三、一鼎為士級。天子之制為十二鼎。鼎為傳國重器,是文明的見證,被賦予顯赫、尊貴等義。鼎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載盛況,影響至今。

△后母戊方鼎  |  商后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世界上罕見的青銅器貴重文物,是迄今為止出土鼎中最大最重的。高133cm,重832.84公斤,1939年河南安陽侯家莊出土。紋飾美觀莊重,工藝精巧。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威武凝重。鼎上饕餮寓意吉祥、豐年足食。耳廓紋飾俗稱虎咬人頭紋,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頭繞到耳的上部張口相向,虎中間有一人頭似被虎吞噬。耳上有兩尾魚形。足上鑄蟬紋,線條清晰。鼎腹內(nèi)長壁上有銘文司母戊。采用組芯造型法,即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到一起灌注銅液。從鑄痕看由二十塊范鑄而成,司母戊鼎標(biāo)志著商代精湛的青銅鑄造水平。


△ 子龍鼎  |  商代末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商代體積最大的圓鼎,與著名的國寶司母戊方鼎一方一圓,合稱商代重器雙璧。造型雄偉,鑄造精細(xì),銘文“子龍”也是最早帶有“龍”字的青銅器。通高103厘米, 耳高22厘米, 腹高43厘米, 足高36.5厘米,口徑80厘米,重達(dá)230公斤, 傳河南輝縣出土。

△ 大禾人面紋方鼎  |  商代晚期  |   湖南省博物館藏

△ 夔龍形扁足青銅鼎  |  商后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毛公鼎  |  西周晚期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院鎮(zhèn)館三寶之一。重器,由作器人毛公而得名,口飾重環(huán)紋一道,敞口,雙立耳,三蹄足。鼎內(nèi)壁鑄銘文32行近500字,為目前所見西周青銅器中銘文之最。銘文記: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乃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國家內(nèi)外的大小政務(wù),并飭勤公無私,最后頒贈命服厚賜,毛公因而鑄鼎傳示子孫永寶。被譽為一篇《尚書》,其書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風(fēng)格,奇逸飛動,氣象渾穆,筆意圓勁茂雋,結(jié)體方長。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高53.8公分,腹深27.2公分,口徑47公分,重34.700公斤。清道光年陜西寶雞岐山縣出土。

△ 大盂鼎  |  西周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又稱廿三祀盂鼎。鼎高101.9厘米,口徑77.8厘米,重153.5千克, 1849年陜西郿縣禮村出土。器厚立耳,折沿,斂口,腹部橫向?qū)挻螅谛蓖鈴?、下垂,近足外底處曲率較小,下承三蹄足。器以云雷紋為地,頸部飾帶狀饕餮紋,足上部飾浮雕式饕餮紋,下部飾兩周凸弦紋,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樣,雄偉凝重。銘文291字,記載了周康王在宗周訓(xùn)誥盂之事。大盂鼎真實地反映了當(dāng)時的社會狀況,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 大克鼎  |  西周晚期孝王時期  |  上海博物館藏

上海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又稱膳夫克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 ,口徑75.6厘米,1890年陜西寶雞市扶風(fēng)縣出土。造型宏偉古樸,鼎口之上豎立雙耳,底部三足已開始向西周晚期的獸蹄形演化,顯得沉穩(wěn)堅實。紋飾是三組對稱的變體夔紋和寬闊的竊曲紋,線條雄渾流暢。鼎腹內(nèi)壁亦鑄有銘文2段,共28行,290字,主要記錄克依憑先祖功績,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隸的賞賜的內(nèi)容。


△ 禹鼎  |  西周晚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正鼎  |  西周  |  寶雞市渭濱區(qū)博物館藏

△ 王子午鼎  |  春秋時期楚國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銅鼎腹內(nèi)及蓋內(nèi)有鳥篆書銘文,蓋銘4字,器銘84字,作器者為王子午。

△ 錯金銀云紋青銅鼎  |  戰(zhàn)國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鬲。古代煮飯用的炊食器。其形一般為侈口(口沿外傾),三個中空足,便于炊煮加熱。青銅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時期,商代前期鬲多無耳,后期口沿上一般兩個直耳。西周前期鬲多為高領(lǐng),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數(shù)為折沿折足弧襠,無耳,有的在腹部飾以觚棱。西周時還有長方形方鬲,下部有門可開合放入木炭。

△ 獸面紋鬲  |  商代后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卷龍紋鬲  |  西周晚期   |  上海博物館藏

甗,飪食器和禮器。流行于商至漢代,造型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盛放食物,稱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蒸汽通過;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間可燒火加熱。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鬲合體的,春秋早期以后則多為甑鬲式,西周中期開始出現(xiàn)方甗。西周末春秋初,甗還與鼎、簋、豆、壺、盤等用作禮器。

△ 婦好三聯(lián)甗  |  商代晚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高44.5厘米,器身長103.7厘米,寬27厘米,重量138.2千克,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 。全器由長方形器身和三件甑組成。甑內(nèi)壁和兩耳際外壁均有銘文婦好兩字。商代大型實用器,可同時蒸煮幾種食物,彌足珍貴,國寶級的文物。

△ 圉甗  |  西周早期  |  首都博物館藏 

◇ 盛食器

簋,食器中最常見的一種,是盛黍稷等食物用的容器,也作禮器。其形制分為有蓋、無蓋、有耳、無耳之別。流行于商朝至東周,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biāo)志性青銅器具之一。簋自商代開始出現(xiàn),延續(xù)到戰(zhàn)國時期?!吨芏Y·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古籍中多寫作簋,銅器自銘則常為“皀殳”。器物造型多樣,變化復(fù)雜,有圓體、方體,也有上圓下方者。早期的青銅簋跟陶簋一樣無耳,后出現(xiàn)雙耳、三耳或四耳簋。周代的簋,圈足以下多附有方座,這是由于古代人席地而坐,食器附座,便于取食。據(jù)《禮記·玉藻》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簋是商周時重要的禮器,宴享和祭祀時以偶數(shù)與列鼎配合使用,代表著不同的貴族等級。史書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 亞丑方簋  |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甲簋  |  西周早期  |  上海博物館藏

△ 利簋(武王征商簋 )  |  西周早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目前中國所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西周青銅重器,也是國家禁止出國展出的64件珍貴文物之一。器侈口,獸首雙耳垂珥,垂腹,圈足下連鑄方座。器身、方座飾饕餮紋,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該簋最為重要也最有價值的是該器腹內(nèi)底部所鑄4行32字銘文記錄了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即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戰(zhàn)”,也稱其為“武王征商簋”。簋腹內(nèi)底鑄銘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闌師,賜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彝。利簋銘文內(nèi)容與中國古代文獻(xiàn)記載完全一致是有關(guān)武王伐紂史實的唯一文物遺存。作器者名利隨武王參戰(zhàn),勝利后受到獎賞,鑄這件銅器以記功并用來祭奠祖先。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1976年陜西臨潼零口出土。

△ 神鳥紋方座簋  |  西周  |  寶雞石鼓山出土

△ 叔簋  |  西周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魯伯大父簋  |  春秋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簠即文獻(xiàn)里的“胡”或“瑚”。古代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器具,《周禮·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簠的基本形制為長方形器,蓋和器身形狀相同,大小一樣,上下對稱,合則一體,分則為兩個器皿。簠出現(xiàn)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戰(zhàn)國晚期以后消失。

△ 青銅簠  |  西周  |  山東大學(xué)博物館藏

盨是古代盛黍稷的禮器或食具。由圈足簋發(fā)展而來,橢圓口,有蓋,兩耳,圈足或四足,器蓋與器身形態(tài)相近但稍小,器蓋上有四個方足。取下器蓋后翻置起來即成另一器皿,食畢歸置如一。盨出現(xiàn)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

△ 虢仲盨  |  西周晚期  |  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藏

敦。是中國古代食器與禮器,在祭祀和宴會時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現(xiàn)在春秋中后期,到戰(zhàn)國時多為蓋形同體,全體呈卵圓形,俗稱西瓜鼎。常為三足,有時蓋也能反過來使用,由鼎、簋的形制結(jié)合發(fā)展而成。產(chǎn)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戰(zhàn)國晚期,秦代以后漸趨消失。

△ 三角云雷紋敦  |  戰(zhàn)國

△ 菱形勾連云紋銅敦  |  戰(zhàn)國中期  |  隨州博物館藏

豆。古代食器和禮器。出現(xiàn)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戰(zhàn)國。豆的造型類似高足盤,上部呈圓盤狀,盤下有柄,柄下有圈足。豆作為禮器常與鼎、壺配套成原始禮器的基本組合。豆有深腹的,有平盤的。戰(zhàn)國時代有一種方體的豆叫琦。平盤的豆自名為鋪,可能即古文獻(xiàn)中的籩,用以盛放干果肉脯之類。 

△ 鑲嵌狩獵畫像紋豆  |  春秋  |  上海博物館藏

鋪。盛放肉醬的器皿。外形與豆相似,但盤邊狹而盤底平,圈足甚粗而矮,多為鏤空,青銅鋪見于西周中期到春秋時代。

△ 透雕交龍紋鋪  |  春秋晚期  |  上海博物館藏

盂。是古代的盛食器,商至春秋時期。盂一般作圓形,侈口深腹,有獸首耳或附耳。銅盂最早見于商代晚期。商和西周初大多為中型,西周中晚期多為大型,春秋時已極少見。

△ 匽侯盂  |  西周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國家博物館最重要的十大青銅器之一。 1955年遼寧喀左出土, 高24.3厘米,口徑33.8厘米,足徑23.3厘米。盂口內(nèi)壁刻有匽侯做饙盂5字銘文。

盞。盛食器。是楚國特有的一種食器,進(jìn)入春秋后才出現(xiàn)。

△ 春秋銅盞  |  盛食器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失蠟法鑄器。

鍑。炊煮用具,與風(fēng)爐是渾然一體,它形似大口鍋,不同處在于方形耳,底部稍微有點尖,類似肚臍眼。鍑在古代很興盛,到了宋朝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 垂鱗紋鍑(煮茶用具)  |  春秋早期  |  上海博物館藏

匕(食器的輔助工具)。古代挹取食物的匙子,長柄淺斗,體呈桃葉形。常與鼎、鬲同出,最早見于商代晚期。


△ 青銅匕  |  春秋  |  山東大學(xué)博物館藏

△ 青銅染器  |  西漢

染指調(diào)味品。此染器中的耳杯用來盛醬、鹽等調(diào)味品,染爐用來使之加熱,滿足當(dāng)時人們喜歡用較燙的調(diào)味品濡熟肉食用的習(xí)慣。

△ 青銅碳爐  |  春秋  |  安徽博物館收藏

俎。古代祭祀時盛放牛羊的禮器,也可作供切肉小案子用。已發(fā)現(xiàn)的有商和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

青銅俎


 觥籌交錯  |  曲水流觴

在中國古代有無酒不成禮之說,故酒是祭神享祖、禮儀交往、宴賓會客等活動的必備之物,酒器也就自然成為了禮器。商代酒器最簡單的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飲。爵由于它的造型像一只雀鳥,前有流似雀啄,后有尾,腹下有細(xì)長足,古代爵與雀同音通用,故而名之。爵、角、斝均為飲器,但形制有區(qū)別。角無柱,尾和流均呈三角形的尖端。斝的容量一般較大,有兩柱而無流和尾。商末周初,出現(xiàn)觶,與爵組合一起,觥也是一種飲器,其形制有蓋、有流、有鋬,下有方座或四足。作為飲器的杯、樽出現(xiàn)在戰(zhàn)國中期,至漢而盛行。尊、卣相配套使用。方彝出現(xiàn)稍晚,也與尊相配合。一組尊,卣或尊,方彝,在古代是尊貴的酒器,尊貴之尊因此而來。戰(zhàn)國以后大腹圓壺自名為鍾,也是一種酒器。漢代方壺自名鈁,扁壺在戰(zhàn)國自名鉀。有些儲酒器內(nèi)附有挹酒用的勺,勺為長柄,前端作杯狀。禁也可稱之為酒器,它是托在酒器下面的長方臺座。 

△ 寶雞石鼓山出土青銅器

也是禮器,代表不同等級。分為飲酒器和儲酒器兩類。

飲酒器主要有爵、角、斝、觚、觶(合稱五爵)、觥。

儲酒器主要有尊、方彝、壺、卣、瓿、罍、盉、缶。

◇ 飲酒器

爵。中國古代一種飲酒的容器。在商代和西周青銅禮器的考古發(fā)現(xiàn)中常見。

△   |  夏朝(二里頭文化)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目前出現(xiàn)最早的青銅容器。采用復(fù)合范鑄造而成,器流、尾較長,無柱,束腰,平底,鏤空鋬,三足呈細(xì)錐狀,器壁單薄,紋飾簡單。通長14.5厘米、高13.5厘米、重0.75千克,1984年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出土。


△ 乳釘紋管流爵(角)  |  夏代晚期  |  上海博物館藏


△ 獸面紋爵  |  商代早期  |  上海博物館藏

婦好爵  |  商后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旅祖丁爵  |  西周早期  |  上海博物館藏

斝。溫酒的酒器,也作禮器,三足,一鋬(耳),兩柱,圓口呈喇叭形,由新石器時代陶斝發(fā)展而成。商湯王打敗夏桀之后,定為御用酒杯,諸侯則用角。斝初見于夏代晚期,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形狀似爵而大,然無流無尾,僅在口緣上有兩柱,侈口較同類的爵要寬?;驹煨蜑槌蘅?,口沿有柱,寬身,下有長足。斝作為禮器,常與觚、爵等組合成套使用。

△ 連珠紋斝  |  夏代晚期  |  上海博物館藏

△ 獸面紋斝  |  商代中期  |  上海博物館藏

△ 饕餮紋束腰袋足斝  |  商代中期  |  上海博物館藏


△ 徙斝  |  商代晚期  |  河南省博物館藏

角。是從爵演化出來的一種新型酒器,流行于殷商晚期或商周之際。其用途與爵相同,亦是飲酒器。器型與爵相似,口沿?zé)o柱,流變形成與爵尾相同的尖形角狀,商代和西周早期的角有蓋。西周中期以后不復(fù)存。

△   |  西周早期  |  河南省博物館藏

觚。是中國古代一種用于飲酒的容器,也用作禮器。圈足,敞口,長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現(xiàn)為喇叭狀。觚初現(xiàn)于二里崗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見。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獸面紋觚  |  商代早期  |  上海博物館藏

 銅觚  |    |  湖北省博物館藏

△ 黃觚  |  商代晚期  |  上海博物館藏

觶。古代傳統(tǒng)禮器中的一種,盛酒用,尊者舉觶,卑者舉角——《禮記·禮器》。形似尊而小,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圓腹,侈口,圈足,形狀小瓶,大多數(shù)有蓋。這種形狀的觶多為商代器。西周時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圓的。春秋時演化成長身、侈口、圈足觶,形狀像觚,自身銘文稱為“鍴”而不叫觶。

△ 父乙觶  |  商代晚期  |  上海博物館藏

 青銅鸮形觶  |    |  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儲酒器

尊,今作樽。是商周時代中國的一種大中型盛酒器。尊的形制圈足,圓腹或方腹,長頸,敞口,口徑較大。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時期,春秋后期已經(jīng)少見。商周時期的青銅酒尊常常做成動物的樣子,有象、犀、虎、牛、羊、鳳、怪獸等形狀。

 四羊方尊  |  商代晚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四羊方尊是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方形,大侈口,長頸,鼓腹,高圈足。器腹飾有饕餮龍紋,紋飾精美,雕工精湛,具有商代銅尊的典型特征。腹部四角上都鑄有一大卷角羊,每羊胸與尊腹合為一體,羊足鑄在圈足上,而羊首羊角則凸出器表,尊的四個角部浮雕出極為生動的四條龍。羊角與頭均為采用分鑄法后,再與全體鑄接在一起,頸部飾有蕉葉紋,此尊器制渾厚,造型雄奇精巧,技藝復(fù)雜,風(fēng)格獨樹一幟,為商周青銅器中的奇珍。高58.3厘米、重達(dá)34公斤,1938年湖南省寧鄉(xiāng)縣出土。

△ 龍虎尊  |  商淮夷時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距今3000多年歷史,它體形高大,口沿廣闊,鼓腹,高圈足,高50厘米,口徑45厘米,重約20公斤。鑄工極精,整體形成三層花紋。肩部以圓雕和浮雕相結(jié)合,塑造3條生動的蟠龍形象。腹部以三道扉棱為界,分隔3組相同紋飾,皆雙虎食人之狀。圈足平雕饕餮紋飾。整器工藝精湛,花紋線條洗練,是商代青銅器中的精品。安徽阜南月兒河出土。

 三羊尊  |  商代晚期  |  故宮博物院藏

△ 婦好青銅鸮尊  |  商后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鸮尊是商代鳥獸形青銅器中的精品,也是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鳥形酒尊。銅尊最早見于商代。鸮是古人崇拜的神鳥,商朝戰(zhàn)神的象征。器身口內(nèi)壁鑄銘文婦好。高45.9厘米、口長徑16.4厘米、足高13.2厘米、蓋高13.2厘米、重16.7千克,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

△ 何尊  |  西周早期  |  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永久禁止出國展的國寶之一。1963年陜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zhèn)出土。

 盠駒尊  |  西周中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盛酒器。鑄銘文105字,記述甲申日周王執(zhí)駒,并賞賜兩匹馬駒,為紀(jì)其事而作。高32.4厘米、長34厘米、重5.68千克,1955年陜西郿縣李村出土。

 犧尊  |  春秋晚期  |  上海博物館藏 

高33.7厘米,長58.7厘米,重10.76公斤。

 錯金銀云紋銅犀尊  |  戰(zhàn)國至西漢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眼睛以藍(lán)料鑲嵌,頭部右側(cè)口有細(xì)管狀流,遍飾嵌金流云紋,展現(xiàn)出犀皮粗糙厚重質(zhì)感。1963年陜西興平豆馬村出土。

卣。古代酒器。商代跟西周時期盛行用來裝酒。外觀上大部分是圓形,橢圓形,底部有圈形足,周圍雕刻精美的工藝圖案。有蓋和提梁,腹深,有圓形、橢圓形、方形、圓筒形等,也作圓筒形,作鴟鸮或作虎吃人形等。通常商朝的卣多橢圓形或方形,西周則多圓形,又承商代形制演變出最有特色的是鳥獸形卣。


 青銅卣  |  商后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鈇卣  |  西周早期  |  陜西博物館藏

通高36厘米,1971年陜西涇陽高家堡出土。在造型樣式和紋樣裝飾上明顯的帶有商代后期青銅器的風(fēng)格。

 提梁卣  |  春秋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湖南湘潭出土

瓿。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于盛醬。流行于商代至戰(zhàn)國。器型似尊,但較尊矮小。圓體,斂口,廣肩,大腹,圈足,帶蓋,有帶耳與不帶耳兩種,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裝飾饕餮、乳釘、云雷等紋飾,兩耳多做成獸頭狀。

 婦好瓿  |  商武丁時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乳釘雷紋瓿  |  商代晚期  |  上海博物館藏

罍。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體量略小于彝,罍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出現(xiàn)于商代晚期,而圓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從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漸由瘦高轉(zhuǎn)為矮粗,繁縟的圖案漸少,變得素雅。

△ 三星堆青銅罍  |  商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皿天全方罍  |  商代晚期  |  湖南省博物館藏

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體型最大、制作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方罍,被譽為方罍之王。器身高63.6厘米,器蓋高28.9厘米。


 虎鈕青銅罍  |  春秋·鄭  |  1923年河南新鄭出土


盉。盛酒器,是古人調(diào)和酒與水濃淡的器具。盉的形狀較多,一般是圓口,深腹,有蓋,前有流,后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有鏈相連接。青銅盉出現(xiàn)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戰(zhàn)國。

 婦好青銅盉  |  商王武丁時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鳥形盉  |  西周  |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獸面紋龍流盉  |  春秋中期  |  上海博物館藏

△ 吳王夫差盉  |  春秋晚期  |  上海博物館藏

觥。流行于商朝晚期至西周早期的酒器。器身呈橢圓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帶蓋,呈有角獸頭或長鼻上卷的象頭形狀。有的觥全身為動物形狀,蓋為獸頭、背,器身為獸腹,足為獸腿。觥的裝飾紋類似于犧尊、鳥獸形卣。和獸形尊不同的是,觥蓋為獸頭連接獸背的形狀,流部為獸頸,用于倒酒。

 后母辛青銅觥  |  商后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通高36厘米、長46.5厘米、寬12.5厘米、重8.5千克,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

 青銅觥  |    |  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父乙觥  |  商代晚期  |  上海博物館藏

盛酒器。高29.5厘米  長31厘米 底縱12厘米  底橫16.7厘米  重4.8千克。

方彝。中國古代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銅禮器的通稱,宋人始稱這類器物為方彝。方彝的造型特征是長方形器身,帶蓋,直口,直腹,圈足。器蓋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頂形,圈足上往往每邊都有一個缺口。也有少數(shù)方彝下腹外鼓成曲腹?fàn)睢7揭偷纳w與器身往往鑄有4條或8條凸起的扉棱,全器滿飾云雷紋地,上凸雕出獸面、動物等紋樣,給人以莊重華麗的感覺。

 婦好青銅偶方彝  |  商后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戶方彝  |  西周  |  上海博物館藏

 盠(lí)青銅方彝  |  西周中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1955年陜西郿縣李村出土。

壺。古代盛酒器、盛水器和禮器。

饕餮垂葉紋貫耳壺  |  商代晚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種饕餮垂葉紋在已經(jīng)出土的商代青銅器中是僅此一件。貫耳,圈足,直圓腹,頸飾饕餮紋,頸下之上腹部飾垂葉紋,下腹光素,圈足施以斜角云紋。1965年綏德螺頭村出土。


 頌青銅壺  |  西周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高51厘米。器頸內(nèi)壁鑄銘文21行152字,記述了周王冊命頌之事。

 蓮鶴方壺  |  春秋中期   |  一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  一藏河南博物館

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此壺主體部分為西周后期以來流行的方壺造型,有蓋、雙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飾于器身上下的各種附加裝飾,不僅紋飾細(xì)膩新穎,而且結(jié)構(gòu)復(fù)雜、鑄造精美,采用了圓雕、淺浮雕、細(xì)刻、焊接等多種技法,堪稱是春秋時期青銅工藝的典范之作。1923年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出土。

△ 蔡侯申方壺  |  春秋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壺為蔡昭侯作器。盛酒或盛水器,蓋上為鏤空的蓮瓣狀裝飾。長頸部兩個大獸耳;腹部作十字分欄裝飾。頸、腹部上半部有細(xì)小的蟠螭紋,底有4個動物形足。壺頸內(nèi)側(cè)有銘文6字:蔡侯申之用壺。 高79.8厘米,口長18.5厘米、口寬18.3厘米 ,1955年安徽省壽縣蔡侯墓出土 。

△ 曾仲斿父青銅方壺  |  春秋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青銅器“十大國寶”之一。壺頸長,壺肩有兩個伏獸銜環(huán),體型扁方。蓋上有高聳的蓮瓣形裝飾。頸腹飾環(huán)帶紋,壺觴有曾游父自作器的銘文。壺蓋上飾有精美的蓮花瓣,為春秋青銅壺典型的造型。蓋內(nèi)壺內(nèi)口內(nèi)壁各有銘文大意為曾侯的次子父用好銅鑄造了此壺。通高66厘米,上口長23.1厘米,1966年7月在湖北省京山縣鄭家河水庫出土。

 鑲嵌畫像紋壺  |  戰(zhàn)國早期  |  上海博物館藏

 錯金銀鳥篆文青銅鍾  |  西漢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戰(zhàn)國后大腹圓壺自名為鍾 ) 盛酒或盛糧器。高40.5厘米,968年河北省滿城縣漢墓出土。

鈁。酒器,即方壺。戰(zhàn)國末年改稱鈁,多為素面,流行于戰(zhàn)國末期至漢代。造型為方身,長頸,大腹,圈足,帶蓋。少數(shù)器身有花紋,花紋不用銅器傳統(tǒng)圖案,多用菱形或三角形等幾何紋飾。


△ 鑲嵌幾何紋鈁(漢代方壺自名鈁  |  戰(zhàn)國晚期  |  上海博物館藏

△ 錯銀青銅鉀(扁壺在戰(zhàn)國自名鉀)  |   戰(zhàn)國 

美國國立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藏

瓴。古代一種盛水的瓶子,有成語:高屋建瓴。

 伯游父瓴  |  春秋中期  |  上海博物館藏

禁。是承置酒器的案具,起于西周初年,滅于戰(zhàn)國時代。因周人總結(jié)夏、商兩代滅亡之因,均在嗜酒無度。禹可能是歷史上最早提出禁酒的帝王,夏、商兩代末君都因沉湎于酒而國家破亡。周鑒于此,發(fā)布了中國最早的禁酒令《酒誥》,承置酒器的案具烙下中國第一個禁酒時代印痕——名曰酒禁。

 云紋銅禁  |  春秋中期  |  河南博物院藏

宮廷盛酒器具。通高28.8厘米,器身長103厘米,寬46厘米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

缶。古代盛酒或盛水器。圓腹、有蓋,身上有環(huán)耳;也有方形的。盛行于春秋戰(zhàn)國。

 楚高青銅缶  |  戰(zhàn)國楚國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欒書青銅缶  |  戰(zhàn)國·楚國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目前所見最早的一件錯金銘文青銅器。盛酒或盛水器。通高40.5厘米、口徑16.5厘米、足徑17厘米。

△ 錯金銅舟  |  戰(zhàn)國·韓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酒具。高8厘米、口長17.1厘米、寬12.3厘米, 1965年山西省長治市分水嶺出土。


 奉匜沃盥  |  明鑒古今

水器

盥洗之用。大型水器有鑒、盤;普通水器有匜、盂、盆等,缶、瓿是春秋時期少量出現(xiàn)。鑒是重要的水器之一,一種大盆,有三種用處:盛水用以洗?。毁A水籍以照面;用來裝冰,即《周禮》所說的冰鑒。水器之中最常見的是盤,匜。西周中葉以前盤與盉相配合,西周晚期盤與配合使用。

鑒。盛水器,用于盛水照面或冰鎮(zhèn)食物。體形巨大的鑒多用作禮器或陳設(shè)器。

 青銅冰鑒  |  戰(zhàn)國早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戰(zhàn)國冰酒器。國家一級文物。鑒身的四面和四棱上,共有八個拱曲的龍形耳鈕,鈕尾均有小龍纏繞,又有兩朵五瓣小花立于尾上。外觀新穎別致,奇特精美,冷熱藏酒,功能兼?zhèn)?!雙層的方形器皿,中有方壺,上有鏤孔蓋,鑒、壺之間可置冰,是我國最早的冰箱。四足獸、八龍耳,八接檐,蟠螭紋、勾連云紋,異常精美!上置長柄銅勺。鑄造技藝精湛,失蠟、鑲嵌、鏤雕、浮雕俱全。極具藝術(shù)珍藏價值!長寬均為76厘米、高63.2厘米,1977年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吳王夫差鑒  |  春秋  |  上海博物館藏

此器敞口,方唇,折沿,束頸,深鼓腹,平底。頸部兩側(cè)有獸首銜雙環(huán)耳,兩耳間的口沿裝飾有浮雕伏虎,虎弓身曲體攀在器口作探頭狀。器身裝飾有三道繁密的蟠虺紋,最下飾三角紋,內(nèi)飾蟠虺紋。腹內(nèi)鑄有銘文2行13字:攻吳王夫差擇厥吉金,自作御監(jiān)。 高44.8厘米、口徑76.5厘米、重60千克,傳河南省輝縣琉璃閣出土。 

盤。商代至戰(zhàn)國時期流行的一種水器。當(dāng)時盥洗用匜澆水,以盤承接。小的盤也盛水用以洗手洗臉,大的盤也用以洗浴。

 曾侯乙尊盤  |  戰(zhàn)國早期  |  湖北省博物館的國寶

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最復(fù)雜、最精美的青銅器件。尊和盤均鑄有“曾候乙作持用終”銘文。曾侯乙尊盤融尊盤于一體,透空裝飾鬼斧神工,裝飾表層彼此獨立,互不相連,由內(nèi)層銅梗支撐,內(nèi)層銅梗又分層聯(lián)結(jié),參差錯落,玲瓏剔透,令觀者凝神屏息,嘆為觀止。這一發(fā)現(xiàn),證實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戰(zhàn)國早期,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shù)已經(jīng)達(dá)到極高的水準(zhǔn)。尊高33.1厘米,口寬62厘米,盤高24厘米,寬57.6厘米,深12厘米,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虢季子白青銅盤  |  西周周宣王時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永久禁止出國展的國寶之一。傳世青銅器銘品堪稱西周青銅器的魁首。,盛水器。是西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5年),虢季氏子白為紀(jì)念其受周天子命,率軍戰(zhàn)勝玁狁(xian yun)立下奇功,受到周王的褒獎而作的重器。盤的內(nèi)底有銘文111字,對這段史實作了詳細(xì)的記載。 被視為西周金文中的絕品。它的金文排列方式與字形處理方式顯然有別于其他西周銘文,卻與東周后期戰(zhàn)國吳楚文存在著某種相近的格局。長137.2厘米,寬86.5厘米, 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清道光年間陜西寶雞虢川司出土。

 史墻盤  |  西周  |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藏  

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因墻在周朝做史官又被稱作“史墻盤”,型巨大,底部鑄有銘文284字,腹和圈足分別飾鳳紋和獸體卷曲紋,雷紋填地,圈足有折邊。銘文前段頌揚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績,后段記敘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亞祖、文考和做本盤者自身六代的事跡。墻盤所記述的周王政績與司馬遷的《史記·周本紀(jì)》中的內(nèi)容非常吻合,填補了西周國史微子家族的一段空白,屬于重要的歷史資料。1976年陜西扶風(fēng)縣出土。

匜。是中國先秦時代禮器之一,用于沃盥之禮,洗手所用。周朝沃盥之禮所用水器由盤、盉組合變?yōu)楸P、匜組合。

 齊侯子行青銅匜  |  春秋·齊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國家一級文物。匜底內(nèi)鑄銘文三行15字。高21.5厘米,流長42厘 米,重4.7公斤,1977年山東臨朐出土。 

 鳥形青銅匜  |  春秋·燕國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盆。古代主要用于盛水,但出土青銅盆的銘文卻表明它主要用于盛食,應(yīng)是兼可作盛食或盛水的器物。它是西周較晚時期才出現(xiàn)新型的食器,盛行于春秋時期。

 交龍紋盆  |  春秋中期  |  上海博物館藏


 金聲玉振  |  禮樂頌歌

樂器

樂器主要有鐘、镈、鐃(鉦)、鼓、錞于、鈴、鐸、句鑃等。青銅制樂器的種類較多,最早的莫過于距今四千年前后的銅鈴。其他如鐃、鐘、镈、鼓、錞于商代后期才流行起來。饒,流行于商代晚期,它的口朝下,上面有長甬,甬端置立于木制的器座上,演奏時,用木錘敲擊器口的中間部位。饒可分兩種,一種是獨立的,器形較大,有的重達(dá)150余公斤;另一種有五、三件大小不一,代表不同音階的饒構(gòu)成編饒。饒被倒置過來,懸掛起來演奏,以得到更為清澈的音響,這就是鐘。編鐘的件數(shù)逐漸增多,能奏出復(fù)雜的樂曲。甬鐘在懸掛起來時,是前后傾斜的。而鎛是一種平口的鐘形樂器,是用環(huán)形的鈕懸掛的,掛起來時,位置垂直,和甬鐘不同。銅鼓在中原一帶罕見,西南地區(qū)的大量銅鼓,是秦漢以后的,但地域色彩極濃。

 宗周鐘  |  西周晚期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編鐘  |  西周周穆王時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曾侯乙編鐘  |  戰(zhàn)國早期  |  湖北省博物館藏 

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shù)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xué)者稱之為稀世珍寶。1978年在湖北隨州市出土。


銅鼓是中國南方濮、越人創(chuàng)造的一種打擊樂器,是中國藝術(shù)寶庫中之瑰寶。

 蛙飾鼓  |  東漢  |  上海博物館藏

 透雕蟠龍鼓座  |  春秋晚期  |  上海博物館藏

镈。是大型單個打擊樂器。貴族在宴饗或祭祀時,常將它和編鐘、編磬配合使用。其特點是環(huán)鈕、平口、器身為橢圓形或合瓦形。

 青銅镈  |  春秋·齊  |  國家博物館藏

通高65厘米,鼓間34.5厘米,銑間44厘米,1870年山西榮河后土祠出土。  

鐃。打擊類樂器, 是用來指揮軍隊進(jìn)退及祭祀和宴樂的器具?!吨芏Y》中說“金鐃以止鼓”。被稱為“大鐃”的青銅器更高大厚重,多出于南方地區(qū),可以奏出雄渾洪亮之音。祭禮之后常就地埋葬。

 青銅大鐃  |  西周  |  福建省博物館藏

鎮(zhèn)館之寶。福建出土的最大的青銅器,1978年建甌小橋公社陽澤大隊黃科山出土。

 虎紐錞于  |  戰(zhàn)國晚期  |  四川省博物館藏

巴文化最具特征性的青銅樂器,其通體完整,音質(zhì)優(yōu)良,造型厚重,形體特大,有“錞于王”之譽。


 秉旄仗鉞  |  群雄逐鹿

◎ 兵器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因此,最先進(jìn)的青銅鑄造技術(shù)最先用于制作兵器。古代青銅兵器種類較多,主要有:鉞、刀、劍、戈、矛、鈹、鏃、殳、弩機、甲胄等。

鉞。一種古代的兵器,雖具備殺傷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儀衛(wèi)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在西方權(quán)力象征物是權(quán)杖,中國是鉞。在原始社會時期,鉞為成年男子的象征。君王用鉞象征征伐。

 獸面紋鉞  |  商後期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亞丑鉞  |  商代  |  山東省博物館藏

正反兩面銘亞丑二字。通長32.7厘米,刃寬34.5厘米,1965年出土于山東青州蘇埠屯。

△ 象首鉞  |  西周早期  |  上海博物館藏

△ 宋公欒青銅戈  |  春秋·宋國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6字錯金鳥篆體銘文為宋國國君宋公欒所造。長22.3厘米,1936年安徽壽縣出土。

 獸面紋戈  |  戰(zhàn)國  |  上海博物館藏

 豹紐矛  |  西漢  |  上海博物館藏

 人頭形銅鉤戟  |  西周  |  甘肅省博物館藏

人頭形,頸部有橢圓形銎,援基飾一牛首,陰刻牛頭形徽識。寬23厘米,高25.5厘米,甘肅靈臺白草坡出土。

 越王勾踐劍  |  春秋晚期越國  |  湖北省博物館藏

被稱為天下第一劍。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0.1毫米的鉻而千年不銹。經(jīng)無損科學(xué)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y處含硫高,因硫化銅可防銹。早在2500年前就有這種防銹技術(shù),令人驚嘆。劍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極其鋒利??逃秀X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字。

 青銅鈹  |    |  陜西秦俑坑中出土

 目雷紋刀  |  商代晚期  |  上海博物館藏

 圓柱紋刀  |  西周早期  |  上海博物館藏

△ 錯金銀青銅弩機  |  西漢  |  南京博物院藏

 矢鏃  |  戰(zhàn)國  |  湖北省博物館藏

   |  戰(zhàn)國  |  湖北省博物館藏  |  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獸面紋胄  |  商代晚期  |  江西省博物館藏

 鎏金銅虎符  |    |  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寶馬雕車  |  馳騁千年

車馬器

 銅車馬  |  秦代  |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藏

永久禁止出國展的國寶之一。1980年中國陜西臨潼秦始皇陵墳丘西側(cè)出土,共兩乘,一前一后排列。經(jīng)復(fù)原,大小約為真人真馬的二分之一,是我國發(fā)現(xiàn)最早、體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銅制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的銅車馬讓人們一睹始皇帝鑾駕的非凡風(fēng)采,對研究我國秦代冶煉與機械制造技術(shù)、車輛結(jié)構(gòu)等具有級重要的歷史價值。

△ 錯金銀馬首形銅轅  |  戰(zhàn)國·魏  |  車轅飾件

 鎏金龍馬銅當(dāng)盧  |  西漢  |  濟南市考古所藏

 銅奔馬  |  東漢  |  甘肅省博物館藏  

永久禁止出國展的國寶之一。又名“馬踏飛燕”、“馬超龍雀”,為中國旅游標(biāo)志。按古代相馬經(jīng)中所述良馬的標(biāo)準(zhǔn)尺度來衡量銅奔馬,幾乎無一處不合尺度,不僅是杰出的藝術(shù)品而且是相馬的法式。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1969年在甘肅武威雷臺的東漢墓面出土。


◎ 雜器

長信宮燈  |  西漢  |  河北省博物館藏 

永久禁止出國展的國寶之一。1968年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出土。

 錯金銀博山爐  |  西漢  |  河北省博物館藏

博山爐,漢、晉時期常見的焚香器。山巒起伏,金絲和金片錯出舒展的云氣紋。一件舉世聞名的珍寶。1968年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 。

 詛盟場面貯貝器  |  西漢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圓雕立體人物127人,滇王殺祭詛盟典禮。云南晉寧石寨山出土。

△ 五牛銅枕  |  西漢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青銅大立人像  |    |  三星堆博物館藏   

世界銅像之王。是現(xiàn)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銅立人像。高180、通高260.8厘米,重約180公斤,三星堆遺址 一號祭祀坑出土。

△ 三星堆凸目銅面具  |  商·蜀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祭器

 夔紋奩  |  西周

奩。放梳妝用具,也用于盛食。盛行于漢代。

△ 錯金銀狩獵紋鏡  |  戰(zhàn)國  |  日本永青文庫藏  

照面用具。直徑 17.5厘米,河南洛陽金村出土。

   |  西漢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鍍金銀帶鉤  |  戰(zhàn)國  |  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作冊般青銅黿  |  商后期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鎏金熊形銅鎮(zhèn)  |  西漢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壓席用具

△ 兔形銅水盂  |  西漢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文具

 楊臨信印鎏金辟邪鈕  |  

 銅權(quán)  |  秦代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  度量衡  |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傳世錯金銅幣  |  王莽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青銅鏟  |  商后期

 康侯青銅斧  |  西周周成王時期

△ 獸面紋臿  |  戰(zhàn)國  |  上海博物館藏  |  今稱鍬


中國青銅文化

華夏文明永恒的禮樂史詩。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