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論附子

 慶萌堂 2021-07-22

首先有必要明確一點,我們這里所說的附子是毛茛科植物烏頭(川烏)的塊根當年側生的附子,而天雄即此烏頭的無側生塊根。天雄、烏頭(川烏)、附子為一物三品,均為家生栽培種。另有草烏,為野生烏頭。另有關白附,均非本文所指附子及所相關。

一、從仲景用藥談附子

仲圣之理法方藥源于《伊尹湯液經》和《神農本草經》并結合自身醫(yī)療實踐?!兑烈鼫航洝窔в趹?zhàn)亂,已無可考?!渡褶r本草經》載附子“味辛溫有毒。主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創(chuàng),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走。生山谷”。

仲圣用到含烏頭、附子的方證共34個。其中含生附子的方證7個,多無表證,除白通湯證外均為純里虛寒證,多配伍干姜,力大而峻;含砲附子的方證22個,多兼表證,除附子瀉心湯、烏梅丸方證外,均為表陰證,多配伍生姜,力稍緩;含烏頭的方證4個,多為沉寒痼疾留于筋骨關節(jié)而有疼痛癥;含小青龍湯證之方后注“若噎者去麻黃加砲附子一枚”和越婢湯證方后注“惡風者加附子一枚”。


二、從近現(xiàn)代醫(yī)學大家用藥談附子

1、鄭欽安用附子

鄭欽安為清道光年間生人(1824-1911),其受清乾隆御醫(yī)黃元御和乾隆年間名醫(yī)陳修園的影響,慣用姜附,常論陰陽,終創(chuàng)“火神派”而成一代宗師。弟子盧鑄之等受其教導,均以擅用附子而聞名。

鄭欽安“醫(yī)學三書”有“用藥金針”言“余考究多年,用藥有一點真機,與眾不同,無論上中下部諸病,不問男婦、老幼,但見舌青,滿口津液,脈息無神,其人安靜,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熱飲,二便自利者,即外現(xiàn)大熱、身疼、頭痛、目腫、口瘡一切諸癥,一概不究,用藥專在這先天立極真種子上治之,百發(fā)百中。若見舌苔干黃,津液枯槁,口渴飲冷,脈息有神,其人煩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專在這先天立極之元陰上求之,百發(fā)百中?!?,這“真種子”就是附子。

2、祝味菊用附子

祝味菊(1884-1951),幼習中醫(yī)經典,及長學西醫(yī),并隨師赴日留學,回國后以西醫(yī)為業(yè)。又因拒事軍閥而隱跡上海,觀當時海派中醫(yī)崇溫病之學,倡用藥輕清,專事寒涼,“雖料病如神,卻終歸不救”之象屢屢發(fā)生。于是,憤而懸壺,一改陋習,每以大劑附子起死回生,終成“祝附子”美譽,為民國時期最重要的15位醫(yī)家之一。

人們多說祝味菊是“火神派”傳人。其實,就其西學造詣和醫(yī)學主張應為“中西匯通派”代表人物,他的傷寒五段論和造偏療法為獨創(chuàng),首提“八綱辨證”一詞,用附子有溫潛、溫滋、溫潤、溫化、溫導五法。若細細探究,該五法囊盡了附子與它藥的所有配伍。

3、胡希恕用附子

胡希恕(1898-1984),每用經方必效,在當今經方界獨樹一幟,被日本中醫(yī)界贊譽為“中國有獨特理論體系的、著名的《傷寒論》研究者、經方家”。其主張“少陰病證即表陰證”、“六經來自八綱”和“辨方證是辨證的尖端”,認為“亡陽即是亡津液”,用附子是為了振奮衰退的機能從而顧護胃氣以生津液。

4、李可用附子

李可(1930-2013),在獄中自學彭子益的《圓運動的中醫(yī)學》,平反出獄后創(chuàng)“破格救心湯”,屢起危證沉疴,為現(xiàn)代杏林傳奇之一。

李受授于彭,而彭又私淑自黃元御,均為扶陽一脈。李的學術思想強調“兩本”、“顧護胃氣為第一要義”,結合今人的時代特點,主張“生死關頭,救陽為急”。

破格救心湯組成:附子30-100-200克,干姜、炙甘草各60克,高麗參10-30克(另煎濃汁兌服),山凈萸肉60-120克,生龍牡、活磁石各30克,麝香0.5克(分次沖服)。

煎服法:寬水文煎(或武煎),少量頻服。

從方劑組成可以看出,該方脫胎于四逆湯,有張錫純來復湯的影子,有祝味菊的溫潛之法。因其量大,故名“破格”。

近代、當代擅用附子的大家還有很多。然其風格,學術思想與上述諸家基本雷同,在此,不一一贅述。

三、從中藥“十八反”及現(xiàn)代藥理研究談附子

十八反: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烏頭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芨、白蘞;藜蘆反諸參(人參、丹參、玄參、沙參)、芍藥和細辛。

考“十八反”首見于“金元四大家”之張子和之《儒門事親》“本草明言十八反……”,然而,再考《神農本草經》或《本草經集注》均未見“明言”。姑且不說張子和本人有海藻、甘草(通氣丸)同用之例,且看“十八反”中之“烏頭反半夏”一說,此說若真,那仲景“附子粳米湯”等方中附子半夏同用、“赤丸”中烏頭半夏同用,《千金翼方》”大排風散”中烏頭半夏同用以及近現(xiàn)代諸多大家名家之附子半夏同用等等又該作何解釋?答案也許有兩種,一是醫(yī)家(不一定是張子和)妄言,這種答案可能性極小但不完全排除;二是此烏頭為草烏或是關白附而非家培川烏。筆者認為是草烏的可能性極大,因為有家生芋頭(可食用)和野生芋頭(茵芋,有毒,口唇沾之即麻口,戟人咽喉)例證可循;而關白附為黃花烏頭的塊根,注意,是塊根,不存在“側生”一說,且功用以祛風痰為主,與川烏所側生之附子明顯不同。那么僅是一個“烏頭反半夏”雖有據可循仍讓醫(yī)者踟躅,余下的烏頭反貝母、瓜蔞、白芨、白蘞就足以讓醫(yī)者卻步了。離題之語按下不表,我說的本意是醫(yī)家用藥不應囿于“十八反”之說,尤以“烏頭反半夏”。

再來說說現(xiàn)代藥理,現(xiàn)代藥理研究結果顯示,烏頭、附子均含烏頭堿,烏頭堿對迷走神經有強烈的興奮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先興奮后抑制的作用,更有興奮和麻痹感覺及運動神經末梢的作用,能加速心率及增強心肌收縮力,并能直接作用于心肌,產生高頻異位節(jié)律而引起竇性、房性、室性心律失口腔及咽喉部黏膜刺痛及燒灼感,舌及口唇周圍及四肢有麻木感,并有說話困難,繼而感覺減弱或消失;消化道癥狀有惡心、嘔吐、流涎、腹痛、腹瀉、腸鳴音亢進等,少數患者還有里急后重和血樣便;神經系統(tǒng)癥狀有四肢麻木、特異性刺痛及蟻行感,麻木從上肢遠端開始向近端蔓延,最后為口舌及全身麻木,同時伴有痛覺減弱或消失、頭痛、頭暈、耳鳴、視物模糊、躁動不安、陣發(fā)性抽搐和強直及昏迷等;呼吸系統(tǒng)癥狀有咳嗽、咳痰、血痰、呼吸緩慢或急促、呼吸困難、發(fā)紺、重者可發(fā)生急性肺水腫或因呼吸肌麻痹而窒息,甚至發(fā)生呼吸衰竭;循環(huán)系統(tǒng)癥狀有心悸、氣急、胸悶、心動過緩、血壓下降、心律失常等,重者可至心功能不全。

通俗點說,多量或超量使用附子可致人死亡?!菃??那火神派醫(yī)家有許多日用量達幾百克附子不但未致死反而起死回生的案例又作何解釋?

《尚書.說命》言“藥不暝眩,厥疾弗廖”,《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講“有故無殞,亦無殞也”,《傷寒論》方后注“中病即止”、“止后服”就是最好的解釋。


四、綜上所述,附子為挽危救逆第一悍將,有起死回生之妙。

既為悍將,須有所制,否則,“董卓之亂,禍不遠矣”,故不可妄施。

制之之法:

1、辨證:遵鄭氏之論,即“用藥金針”

2、配伍:①守仲景之制:里寒甚伍干姜,表陰證伍生姜。②依祝氏之法:溫潛、溫潤、溫滋、溫化、溫導。

3、煎法:寬水;先煎;久煎;中途不可加冷水。

4、服法:漸量;頻服;中病即止。

5、禁忌:服后禁飲酒;服后禁溫浴。

6、建立中毒急救預案機制。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