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張金英:淺談王維詩歌的藝術(shù)美感

 杏壇歸客 2021-07-28

張金英簡介

      張金英,網(wǎng)名南國英子,筆名英子。70后,粵人居瓊。傾心詩詞創(chuàng)作與評論,創(chuàng)辦《英子評詩》公眾平臺?,F(xiàn)為中華詩詞學會理事、中華詩詞學會教育培訓中心高級研修班導師、《中華詩詞》《詩刊》特約評論員、海南省詩詞學會副會長兼會刊《瓊苑》執(zhí)行主編、《儋州文苑》主編。

心靈的釋放,詩意的棲息

——淺談王維詩歌的藝術(shù)美感

張金英

      在群星璀璨的盛唐時期,王維以他獨具特色的秀句、詩書畫樂俱臻的非凡才華而聞名海內(nèi)。他的詩作,妙悟自來,神韻自現(xiàn),與李白的豪放飄逸、杜甫的沉郁頓挫相映成輝,成為中國古典詩壇上最亮麗的風景線,充分展示了一個天才詩人的魅力。古代詩論家有一種看法,認為“唐無李、杜,摩詰便應(yīng)首推”(《載酒園詩話又編》)。其實,這是沒有可比性的。在李白未到長安,杜甫未成名時,王維已名滿京師,實際上是這個時期詩壇的領(lǐng)軍人物。王維開創(chuàng)了屬于自己的詩歌天地,是一位真正的藝術(shù)大家,對各種題材的駕馭都達到了非一般人能及的境界。在中國歷史上,我們很難找出像王維這樣具有全面才華的藝術(shù)家,而且能夠?qū)⒏鞣N藝術(sh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構(gòu)成自身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給人以美的享受,對后世的影響很大。現(xiàn)在,筆者從王維詩歌的構(gòu)思、意境、情懷、禪理、語言這五個層面談?wù)勍蹙S詩歌的藝術(shù)美感。

     一、構(gòu)思之美

      袁枚的“辯證”詩學觀認為:“詩文自須學力,然用筆構(gòu)思,全憑天分?!边@看來似乎有些絕對,但對王維而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王維這位天才的藝術(shù)家,其作品的構(gòu)思極為巧妙。他在少年時期就已經(jīng)充分展現(xiàn)出天才的構(gòu)思藝術(shù)了。如以下幾首詩:

題友人云母障子

     君家云母障,持向野庭開。    

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畫來。

      這是王維傳世作品中創(chuàng)作年代最早的一首詩,當時他只有十五歲。這首詩大概是他初入長安時,在社交生活中寫下的。云母障子是用云母鑲嵌而成的屏風,然少年王維卻能將靜物通過絕妙的構(gòu)思,化靜為動,賦予其獨特的美感。詩中寫道:云母屏風向野外的庭園展開,仿佛有山泉流入。這是一處妙思,以一種不經(jīng)意的錯覺來表現(xiàn)云母屏風上山水花紋的逼真效果,一個“入”字已然將屏風之畫與野庭風物融為一體了,難分彼此;第二處妙思在于結(jié)句,巧以否定句式說明了屏風紋理之美全是天工形成,而非畫也。如此絕妙的構(gòu)思,給人以“言盡意猶”之美感。如果用胡令能的《題繡障子》比較一下,更見王詩之妙。胡詩云:“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繡成安向春園里,引得黃鶯下柳條?!焙姌?gòu)思已經(jīng)相當巧妙,但較之王詩,還是缺少詠物詩的神韻,余味不如王詩。胡詩直,王詩曲,充分顯示了天才詩人的思維之活。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寫這首詩時只有十七歲,正離家在長安交游。在重陽佳節(jié),他想起了遠在家鄉(xiāng)的兄弟親人,從而寫下此詩。此詩語言近乎口語,毫無矯飾,吳逸一稱此詩是“口角邊說話,故能真得妙絕”(《唐詩正聲》引)。其構(gòu)思之巧在于轉(zhuǎn)結(jié),詩人不說自己思鄉(xiāng),而想象家鄉(xiāng)親人兄弟對自己的思念,正可謂是“不說我想他,卻說他想我,加一倍凄涼”。(《峴齋說詩》)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與此詩構(gòu)思相似,然他的“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內(nèi)涵較為單薄,而王維的詩給人留下的遐想空間更多更大,詩意雋永悠長,讓人在回味中感受其中的美。

息夫人

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王維創(chuàng)作此詩時只有二十歲,依然在長安,和他的弟弟王縉在岐王李范、寧王李憲、薛王李業(yè)等人的府第中游宴。詠史詩最忌諱敘述史實或空發(fā)議論,忘記了情感是詩的生命線。此詩構(gòu)思的巧妙在于寫出了息夫人凄涼哀怨的內(nèi)心世界。“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道出了息夫人內(nèi)心壓抑得無法釋放的絕望。面對滿目春花,卻是滿臉淚水;面對楚王,唯有緊閉的雙唇,說明她的心早已死去。王維觸摸到了息夫人這種生不如死的悲哀,無一字不是悲痛之情。南宋張戒稱王維的詩“能道人心中事而不露筋骨。”(《歲寒堂詩話》)此詩真正做到了“含而不露”(《唐詩別裁》)以情打動了讀者的心,從而散發(fā)出凄美的味道,這正是此詩的巧構(gòu)之美。相比而言,同樣富有才情的晚唐詩人杜牧的《題桃花夫人(即息夫人)廟》就對此頗多諷刺:“細腰宮里露桃新,脈脈無言度幾春。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顯得尖刻,甚至不無輕薄。從中足見一個人的詩心是決定詩格的關(guān)鍵,如何給人留下美的觸動,王維詩以情構(gòu)思則達到了美的藝術(shù)效果。

喜祖三至留宿

     門前洛陽客,下馬拂征衣。    

     不枉故人駕,平生多掩扉。    

     行人返深巷,積雪帶馀暉。    

早歲同袍者,高車何處歸。

      這首詩作于開元十三年冬,王維在濟州任上,心情極度郁悶。此時,他的老朋友祖詠及第授官后東行赴任,路過濟州,王維留他在家中過了一夜,寫了此詩送給他。此詩的構(gòu)思之巧在于題目有一“喜”字,然詩中卻看不到王維激動的心情及待客的殷勤,在平淡的詩句背后,流露出的是詩人落寞、茫然的心緒以及對現(xiàn)實孤傲的反抗。尤其是尾聯(lián)以疑問作結(jié),更顯出構(gòu)思的巧妙:祖詠前途光明,詩人當然知道他要去哪里高就,偏偏問之,實是想到自身的處境,倍感前路渺茫。這種復雜的思緒,以含蓄之語道出,更增凄涼之美感。

      在巧妙的構(gòu)思之中,處處可見王維的心緒,不管是詠物還是詠史,也不管是寫自己還是贈他人,他都適時將自己的情感釋放在字里行間,我們很自然地從文字里看出他的情感傾向,感受著別樣的美感。美,往往不外現(xiàn),是自然浸潤在作者的建構(gòu)之中的,當我們領(lǐng)悟了作者的用意之時,往往會為其高明的構(gòu)思所擊掌。

     二、意境之美

      意境美是藝術(shù)形象中意與境、情與景、心與物交融契合的審美境界,是藝術(shù)美的基本要素,是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基本范疇之一。王國維從美學上對中國古典詩歌境界類型的基本形態(tài)作了概括和分類,把境界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兩種,“有我之境”具有明顯的主觀色彩,即物被“人化”了;“無我之境”表面上看不到任何主觀的感情色彩,即人被“物化”了。這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心物關(guān)系”的兩種不同的類型。王維詩書畫樂俱佳,更是懂得如何營造美的詩歌意境,“維詩詞秀調(diào)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一句一字,皆出常境。”(《河岳英靈集》)“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保ā稏|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足見王維善將畫樂之藝術(shù)通過秀句營造出絕美的詩歌意境,給人以綜合的藝術(shù)享受。我們從以下幾首詩可見一斑:

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釋放的心境在于“閑”字,然全詩僅此一字,余下皆為景語,著重從“靜”“空”處寫“閑”。無聲飄落的桂花,增添了春山的寂靜,而春夜之靜,更突顯春山的空曠。似乎世界都沉寂下來,自我亦是沉靜的狀態(tài)。三四句以動襯靜,月出而驚山鳥,足見春山空靜的程度;鳥鳴聲與春澗聲在春山中顯得是那樣的清脆,更見春山空寂。這就是王維在詩中營造的獨特空境,以“空境”來寫月夜春山,融入了豐富的意趣,亦可以看出佛教空理對詩人的影響:自在安詳?shù)拇阂乖粕健⑶逑闼匮诺墓鸹?、婉轉(zhuǎn)啼鳴的山鳥、空闊寂靜的春山,無一不傳達出大自然的意趣和詩人怡然陶醉的心情,物我相融,展示出清朗澄澈、明凈空靈的意境之美,觸動了讀者的心弦。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開元二十五(737)年春,河西節(jié)度副使崔希逸戰(zhàn)勝吐蕃。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巡視宣慰,并在河西節(jié)度使幕府兼任判官。此詩是王維在出塞途中所寫的。

      僅憑詩中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即可體味出無窮無盡的內(nèi)涵,感受其不一般的氣象,想象其獨特的意境之美。清人徐增稱:“'大漠’、'長河’一聯(lián),獨絕千古。”(《而庵說唐詩》);清人張謙宜稱:“'大漠’兩句,邊景如畫,工力相敵?!保ā督€齋詩談》);清人張文蓀稱:“'直’字、'圓’字,十二分力量?!保ā短瀑t清雅集》)王維不愧畫藝高超,將大漠之景大筆勾勒為簡潔的幾何圖案,呈現(xiàn)出大漠的遼遠空曠。這樣的粗線條暗示了詩人馳目遠望的遼闊視野,所以明人蔣仲舒云:“曠遠之景,孤煙如何直,須要理會?!保ā短圃姀V選》)

      此詩寫出了大漠的壯美,呈現(xiàn)了曠遠的意境。仔細品味,全詩貫穿了兩條線索:一是大漠的遼闊;二是自身的渺小與孤單。從“單車欲問邊”“征蓬”足可看出詩人個體的渺小,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一闊大的背景更是反襯出自身的渺小,然而在這鮮明的對比之中,詩人釋放出來的情緒并不是傷感的,折射出的是和大漠一樣空闊的心靈,從而傳達出開闊的詩心。此心境與岑參詩中“今夜不知何處宿”的茫然是意趣迥異的。藝術(shù)上的壯美,來自精神上的超越。王維能夠在大漠的曠遠之中營造出壯美的意境,就在于詩意展現(xiàn)了超越個體局限的闊大心靈,超乎了日常人情的偉大情感。這種心靈的釋放,更見王維的真性情。

      優(yōu)美和壯美是兩種不同的認知觀審心理經(jīng)驗過程,它們構(gòu)成了“無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不同審美內(nèi)涵。“無我之境”是優(yōu)美的;“有我之境”是壯美的?!皟?yōu)美”屬于美學范疇,是人與世界和諧共存的情感滿足和體驗,在優(yōu)美的狀態(tài)下,主客體處于相對統(tǒng)一和平衡的狀態(tài)之中,《鳥鳴澗》呈現(xiàn)的即是“無我之境”,人被“物化”為春山的一份子,意境空澈,和諧美好。壯美亦是一種美感形態(tài),是一種雄偉壯闊的美,主客體會產(chǎn)生一定的沖突,在沖突的過程中獲取對外物的重新認知,而這種認知,往往帶有主觀性,會受到情感的支配。《使至塞上》可說是“有我之境”,主體的渺小與客體的闊大產(chǎn)生沖突,在沖突中主體超越了自我,這種“超人”意識帶有濃郁的主觀色彩。山水詩的明澈意境之美與邊塞詩的渾圓意境之美,構(gòu)成了王維詩歌的審美范疇。不管是“無我之境”還是“有我之境”,或隱性釋放內(nèi)心的情懷,與物合為一體;或寄情于物,借物表達內(nèi)心的思緒,外物成為其釋放心靈的載體。尤其是王維的山水詩,筆致清新爽朗,氣質(zhì)高華脫俗。他描繪過華山的奇?zhèn)?,終南山的闊大,展現(xiàn)了北方山川大壑的豐姿;他刻畫過南方水國的浩渺,蜀中山林的幽深,大漠風光的開闊,如此豐富的山水題材在他筆下均呈現(xiàn)出意境之美,深諳繪畫藝術(shù)的他巧妙地將畫理潤于詩筆,不少作品對色彩的運用極具匠心,構(gòu)圖十分精到。同時,他善于造境,經(jīng)常運用虛實相生法傳達出言外之意,含蓄雋永,余味無窮。晚期的山水詩創(chuàng)作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進入新的境界。

     三、情懷之美

      詩人的情懷外延很廣。不同的詩人,其情懷自然彰顯出不同的色彩與氣質(zhì),這與詩人的個性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詩人之情懷或寄托于山水,或酬贈他人,我們往往可以從詩人的酬贈之作看出詩人的品性與為人。王維亦有不少酬贈之作,或贈恩人,或贈友人,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重情之人,其間閃耀著他的人情之美。

      酬贈恩人之作,充滿相惜之情。張九齡是王維事業(yè)上的伯樂,對他有提攜之恩。張九齡于開元二十二年執(zhí)政,推薦王維為右拾遺。第二年張九齡升任中書令,封始興縣伯,王維于同年三月九日被任命為右拾遺。任命之后,王維于同年寫下了《贈始興公》,以表達對張九齡的感激之情,詩云:“寧棲野樹林。寧飲澗水流。不用坐粱肉,崎嶇見王侯。鄙哉匹夫節(jié)。布褐將白頭。任智誠則短,守任固其優(yōu)。側(cè)聞大君子,安問黨與仇。所不賣公器,動為蒼生謀。賤子跪自陳,可為帳下不?感激有公議,曲私非所求?!比欢?,詩中的感激沒有一點庸俗的獻媚,而是被精神共鳴的光輝所籠罩,使我們感受更多的是詩人的傲骨。即便是干謁詩,王維也寫得獨具風骨,毫無虛飾之語。時過兩年,張九齡被貶為荊州長史,王維又寫下了《寄荊州張丞相》,以表達對張九齡的思念。詩云:“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荊門。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方將與農(nóng)圃,藝植老丘園。目盡南飛雁,何由寄一言?!逼溟g對張九齡的感恩是建立在相知相惜的基礎(chǔ)之上的,“舉世無相識”并沒有刻意夸大,完全沒有流于一般的人情瑣屑,而是因為知音難遇使得此詩具有了真摯動人的情感力量,這也就是王維在此詩展現(xiàn)出來的情懷之美。全詩既化用樂府之調(diào),抒寫情思,又蘊含著知音相惜的精神氣骨,這種情懷之美非一般人所能言。

      對待友人,他真誠質(zhì)樸。王維與孟浩然在開元十七年相識于長安,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開元二十八年夏秋之間,孟浩然舊病復發(fā),突然去世。同年,王維以殿中侍御史的身份知南選,路過襄陽,寫下了《哭孟浩然》:“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鼻皟删浔磉_了自己對故人無盡的思念,后兩句抒發(fā)了物是人非的感嘆,而在這感嘆之中,我們仿若見到王維目睹江山而不見故人的悵然神情,彰顯情懷。

      王維有不少送別詩,不僅情懷可見,而且翻出新意:“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山中送別》)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舍,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后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送梓州李使君》)此詩立意不在惜別,而在勸勉,因而一上來就從懸想著筆,遙寫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治今四川三臺縣)的自然風光,形象逼真,氣韻生動,令人神往?!跋埋R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保ā端蛣e》)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皸盍深^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保ā端蜕蜃託w江東》)意韻悠長,風神搖曳,綿邈蘊藉?!跋喾攴揭恍?,相送還成泣。祖帳已傷離,荒城復愁入。天寒遠山凈,日暮長河急。解纜君已遙,望君猶佇立?!保ā洱R州送祖三》)這首詩敘別情,在王維同類詩歌中,顯得特別濃摯深至,王文濡評曰:“不設(shè)色而意自遠,是畫中之白描高手?!保ā稓v代詩評注讀本》)這真是“淡者屢深”(司空圖語)了......在這些送別詩中,最為經(jīng)典的莫過于《送元二使安西》了,詩云:“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碑敃r就被譜成樂曲,在送別的場合歌唱。演唱時,“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一句被連續(xù)反復,所以又稱《陽關(guān)三疊》。此句道出了所有人的依依惜別之情,使得此詩能夠“得人心之所同然”。如果說高適的“天下誰人不識君”在一般的送行詩中翻出了新意,王勃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彰顯豁達心態(tài),而王維的這句寫得最真最透:不管友人此去是何種情形,都不能改變離別中最基本的悲傷情懷。此詩撥動了所有人心中最脆弱的心弦,這,也就是王維固有的氣質(zhì)自然生發(fā)出來的詩句,體現(xiàn)出他內(nèi)心情懷的張力,足可影響到每一個人的離情別緒。

     四、禪理之美

      王維很早就接受了佛教。他幼年喪父,九歲時,母親崔氏就開始師事大照禪師普寂。他的字“摩詰”,就取自佛經(jīng)上著名的居士“維摩詰”。在王維生活的時代,佛教十分流行,士人習佛的風氣也很興盛。王維一生習佛,最初是因為風氣的習染,但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多,特別是中年以后政治上的壓抑,佛理越來越成為他精神上的安慰。他說:“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嘆白發(fā)》)他深有所得的,首先是佛教的“空”理。他愿意避開塵世的喧囂,在山林中“習靜”、“安禪”,特別是在晚年,更是“晚知清靜理,日與人群疏”(《飯覆釜山僧》)這和中唐以后的士大夫?qū)⑿薅U日?;怯袇^(qū)別的。

      禪宗主張“自性自悟”,強調(diào)的是修道者通過自性的頓悟來理解佛法大義,這種禪悟與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的妙悟,有近似之處。南宋著名詩論家嚴羽“以禪喻詩”,他認為:“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滄浪詩話》)王維是一個天才妙悟的藝術(shù)家,其妙悟之才固然有天分的因素,但也離不開后天的培養(yǎng),從這個意義上說,習禪對他顯然是有影響的。

      作為“詩佛”,他能把意境藝術(shù)發(fā)揮到神妙的地步,是和他受佛理的浸潤密不可分的。王維極重妙悟,而禪道的頓悟和詩道的妙悟有相通之處。南宗禪特別闡述過“萬法”歸之“一心”的道理,認為世界萬物本非實有,皆由心所變現(xiàn),這一點對理解他詩歌的藝術(shù)形象是心靈的傳達極有幫助,因此在意象的選擇上,他表現(xiàn)得不拘泥,不執(zhí)著,隨情而靈活取舍。

      王維在天寶年間所創(chuàng)作的一些山水詩,在造境上藝術(shù)性很高,其中的《輞川集》絕句組詩尤其被人看作是意境藝術(shù)的極致。清代詩人王士禛稱贊這些詩作是“句句入禪”。尤其是他對“空境”的創(chuàng)造,明顯受到佛教“空理”的影響,然而卻是形似神不似的。他以“空境”釋放了內(nèi)心不同的情感,而在佛教看來,這些都是應(yīng)當去除的執(zhí)著?!而B鳴澗》中空靜的春山,讓我們領(lǐng)略到詩心的恬淡;《山居秋暝》中的空山,則展示了高潔爽朗的精神世界;《鹿柴》《竹里館》的幽寂與孤清,折射出詩人的精神世界;至于《輞川集》絕句中幽遠無人的山林,其孤清絕塵的內(nèi)涵,值得回味的同時帶給讀者清靜的精神享受。

      他將自己的心靈安放在山林之中,以“空境”折射出“空理”之味,使得詩作染上了豐富的禪理之美,如以下兩首詩: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有人評價此詩:“其意不欲著一字,漸可語禪?!保ā锻趺显娫u》)前兩句勾勒出孤芳高絕的辛夷花形象:它開在“木末”,卻綻放出鮮艷熱烈的紅萼,與“木”的瘦勁形成反差。在無人的山塢里,辛夷花自開自落,其蓬勃的生命與山塢的幽寂碰撞出別樣的詩境,讓人不由思索:辛夷花在空寂的山塢里生生滅滅,無人欣賞,但也不希求誰來欣賞,那種孤芳清絕的氣質(zhì)自然散發(fā)開來。我們從“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可以看出佛理對詩人的藝術(shù)構(gòu)思的影響,這種順其自然的“開且落”極富禪理之味,然而辛夷花在寂寞中終結(jié)自己的生命,是一種傷感的美麗。從中可見詩人并未超脫,而是借辛夷花釋放自我的孤高絕塵,是他在幽寂中追尋理想人格的寫照。

終南別業(yè)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全詩毫無雕琢,詩人向友人平靜地講述自己歸山隱居的緣由和隱居生活的怡然自得,最令人擊掌的是五、六句:詩人在山間閑行,走到山溪盡處,眼前似乎無路可走,于是索性坐下來,看白云漂浮而起。一切都是那么隨性自然,山間的流水白云,無一不引發(fā)了詩人的興致。這種自在灑脫的精神狀態(tài),正是詩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表現(xiàn),詩人亦如白云一樣隨性而為。俞陛云先生說:“行到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云起,見妙境之無窮。”(《詩境淺說》)使我們不難聯(lián)想到禪宗所說的“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無論流水,還是白云,都是那樣活潑,那么自在。這是一種頓悟解脫后的活潑自在,從而呈現(xiàn)出禪理之美來。

     五、語言之美

     (一)純凈天然

      明代詩評家顧璘說:“王公《輞川》諸詩,近事淺語,發(fā)于天然?!薄遁y川集》中的詩,寫的均是身邊之景,極少用典,大部分作品語言淺顯自然,平易曉暢,近乎口語,毫無矯飾,如同山月般純凈,散發(fā)出空靈之美。大部分絕句近古詩風格,語淺而意濃。他作品中的佳句,皆為天然之語,然意味深厚,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等等,質(zhì)樸無華,是雕飾去盡后顯露出來的真醇。

     (二)凝練簡潔

      王維深諳畫技,善用勾勒法,其詩語亦呈現(xiàn)出凝練簡潔的特色,具有無窮的張力,給人聯(lián)想空間。如“便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送別》);“天寒遠山凈,日暮長河急?!保ā朵可蟿e趙仙舟》);“遠樹帶行客,孤村當落暉?!保ā端汪胛銤撀涞谶€鄉(xiāng)》);“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保ā端托瞎鹬荨罚┑鹊?,既是景語,也是情語,意蘊豐富。意象的直接組合是語言凝練的方法,王維善于將各種物象構(gòu)成一幅幅圖畫,語言極富彈性。如“青山萬井外,落日五陵西。”(《青龍寺曇璧上人兄院集》);“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田園樂七首·其五》)等等。

     (三)空靈雋永

      王維詩中有很多靈思佳句,達到了“無理而妙”的境界,空靈入味,雋永悠長。如“山中一半雨,樹杪百重泉?!保ā端丸髦堇钍咕罚耙话胗辍庇肿鳌耙灰褂辍?,然“一夜雨”是常見的寫法,“一半雨”實乃妙語天成,更能道出千巖萬壑中晴雨參半的奇景,符合蜀地山高林密、雨水充沛的特點,“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也;又如“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保ā稌隆罚┮郧嗵χ窘笮?,寫出詩人獨處深院的慵懶,淡語見奇。

      另外,王維經(jīng)?;没蛞脻h樂府民歌,民歌中常見的重疊對接與頂針連環(huán)句式也常被王維運用,形成回環(huán)復沓的語言美感。他作品中的重字非但沒有給人拖沓之感,反倒營造出一種生趣之美來。

      詩歌是最高雅的藝術(shù),而美感是詩歌最根本的特質(zhì)。不能給人以美感的詩歌,是談不上藝術(shù)的。詩歌藝術(shù)取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如果只停留在生活的層面上,而沒有藝術(shù)裁剪,是很難創(chuàng)作出高質(zhì)量的詩歌作品的。王維的作品充滿藝術(shù)美感,不僅僅在于他本身就是一個天才的藝術(shù)家,而且在于他精巧的構(gòu)思;在于他善于造境;在于他孤高絕塵的情懷;在于他對客觀世界的思考,對萬物的感悟,對人生的參透;在于他善于運用凝練而空靈的語言勾勒景物,善于將繪畫技藝中的留白手法恰如其分地運用到詩歌創(chuàng)作中......他在詩歌中真實地觀照自我的內(nèi)心世界,毫無保留地將心靈釋放在字里行間,進行最詩意的棲息,在塵世中拒絕塵埃,在山林中尋找空凈,始終保持著自己的藝術(shù)氣質(zhì),從而創(chuàng)作出富有藝術(shù)美感的詩歌作品來,影響著后人。

——第五屆王維詩歌節(jié)暨首屆高峰論壇上的演講

《英子評詩》微刊第302期

撰稿、編審、制作:張金英

       “英子評詩”公眾號設(shè)置英子評詩、英子說詩、英子視點、詩詞漫談、論壇擷英、名家風采、詩家風采、詞家風采、詩詞人物、瓊苑新聲、嚶鳴酬贈、群英詩會、群英點評、雙英點評等欄目。

微信號:yingzipingshi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