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極簡中國哲學史

 流水春風的小館 2021-08-11

1-數(shù)千載,百川激。人為本,兼并蓄。

2-畫八卦,傳伏羲。文王拘,演周易。

3-西周立,封子弟。明宗法,制樂禮。

4-東周衰,世巨變。百家鳴,各抒見。

5-孔子儒,徒三千。述為作,六經(jīng)傳。

6-孝悌本,仁義先。無規(guī)矩,不方圓。

7-孟揚善,王霸勸。為堯舜,亦不難。

8-荀抑惡,禮為范。制天命,化情感。

9-韓非法,倡集權(quán)。主改革,后勝前。

10-老子道,正反辯,為無為,似水謙。

11-莊繼之,順自然。齊萬物,逍遙閑。

12-墨兼愛,尚非攻。孫吳兵,妙無窮。

13-公孫龍,白馬稱。說共相,正實名。

14-董仲舒,天人應(yīng)。綱常立,儒獨崇。

15-西漢末,佛教傳。言空幻,一激千。

16-因果報,輪回轉(zhuǎn)。大智慧,稱涅槃。

17-曰禪宗,不立文。眾與佛,一念分。

18-宋明儒,與時進,融釋道,愈宏深。

19-程朱理,格物及,存天理,滅人欲。

20-陸王心,心即宇。致良知,知行一。

21-四書尊,科舉依。亦修身,亦藩籬。

22-拿得起,儒之勵,放得下,佛之喻。

23-想得開,道之逸。善滋養(yǎng),安無虞。

24-內(nèi)圣修,外王濟。天行健,永不息。

逐句解釋:

1-數(shù)千載,百川激。人為本,兼并蓄。

幾千年來,在中華大地上盛行的儒、釋、道、墨、法等哲學流派如百川激蕩,奔騰不息。

中國哲學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她以博大的胸懷、謙卑的心態(tài),對人類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兼收并蓄,不斷豐富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在中國傳統(tǒng)中,哲學不是的某一領(lǐng)域的專門知識,而是探討如何做人才有價值。中國傳統(tǒng)哲學有一個偉大的理想,那就是不借助宗教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使人實現(xiàn)內(nèi)在超越,體驗到超道德的價值。

2-畫八卦,傳伏羲。文王拘,演周易。

傳說伏羲最早創(chuàng)造了八卦,八卦即“乾、坤、震、坎、艮、巽、離、兌”。如乾卦為三個陽爻(yáo),圖示為“?”,坤卦為三個陰爻,圖示為“?”。

八卦中的每一卦分別代表一種自然界的事物,如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巽代表風,離代表火,兌代表澤。

這里的“八卦”均為單卦,也就是每卦只有三個爻。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在羑里(當時稱西伯,后稱王。羑里,在今河南湯陰縣一帶,岳飛老家)的時候,他進一步推演完善,作成周易。

《周易》已經(jīng)形成了六十四卦,這里的“卦”為重卦,每卦六爻,也就是將上述八個單卦兩兩組合形成的(如乾卦為六個陽爻,系兩個“?”上下重疊而成)。同時配以卦名、卦辭,對每一卦表示的意義進行了說明。

司馬遷說“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說的是“環(huán)境越是艱難困苦,偉大的人物往往越是奮發(fā)有為”。

《易經(jīng)》的“易”可以理解為三個方面的意思:

一是“簡易”,也就是通過陰爻、陽爻組合成的簡單圖示來表示自然界的復(fù)雜現(xiàn)象。這符合人的認識規(guī)律。我們認識復(fù)雜的事物,往往最初都是通過將其簡化開始切入,最后也是通過將其簡化而總體把握的。比如說,對一個陌生人,別人評價他“誠實、固執(zhí)”,你就以此切入開始認識他。打過多年交道之后,你自己總結(jié)出這個人“誠實、刻薄”,這又是你對這個人的總體把握。還有就是常說“書先是越讀越厚,接著又越讀越薄”,也是一樣的道理。不簡化,就無法把握。

二是“變易”,也就是宇宙中萬事萬物時時刻刻都處在變化之中,我們常說的“否極泰來”、“革故鼎新”等都源于《易經(jīng)》。

三是“不易”,也就是唯有“變”才是永恒不變的,《易經(jīng)》就是揭示變化的萬世不變的經(jīng)典。

當代學者傅佩榮先生講解《易經(jīng)》時說得好:

《十三經(jīng)注疏》是古人智慧的結(jié)晶、中華文化的寶庫,而《易經(jīng)》位列其首。這不僅是因為《易經(jīng)》在成書時代上最為古老,更是因為它的內(nèi)容涵蓋了天道、地道、人道,亦即要在天地之間讓人類安身立命。其方法則是設(shè)卦觀象,以符號代表自然界的現(xiàn)象,再借符號的組合與移動,描繪自然界千變?nèi)f化的奧妙情境,由之展開人世間的吉兇禍福與因應(yīng)之道。

3-西周立,封子弟。明宗法,制樂禮。

周武王消滅了昏庸無道的商紂王,建立了周朝(后世稱為西周),世稱“武王革命”。

為了對廣大疆域?qū)嵤┯行Ыy(tǒng)治,新興的周朝實行分封制度。將王畿以外的土地和老百姓分封給子弟、功臣以及古代帝王的后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國君要效忠周王,根據(jù)規(guī)定履行進貢、隨天子出征等義務(wù)。

比如說魯國是周武王弟弟周公(姓姬名旦)的封地,都城在今天山東的曲阜市;齊國是功臣姜子牙(也就是姜太公)的封地,都城在今天山東淄博市的臨淄區(qū);宋國是商紂王哥哥微子啟的封地,都城在今天河南商丘市的睢陽區(qū)。

“杞人憂天”的“杞”也是一個國家,它是夏朝君主后代的封地,在今天河南省開封市所轄的杞縣一帶。

與分封制度相關(guān),宗法制度、禮樂制度也逐步配套完備。

宗法制度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明確了以父系血緣為紐帶的權(quán)力世襲傳遞規(guī)則。如周王駕崩,應(yīng)該由嫡長子繼承國君職位,其他兄弟可被封為諸侯王這樣的貴族;諸侯王去世,應(yīng)該由嫡長子繼承諸侯王職位,其他兄弟可被封為卿大夫這樣的貴族。依次遞減,有這樣的規(guī)矩,就不會亂套。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是周朝禮樂制度的總設(shè)計師。關(guān)于“禮”“樂”的含義,初唐大儒孔穎達(674-648)在《禮記》的注疏中說:樂主和同,則遠近皆合;禮主恭敬,則貴賤有序。意思是說“樂”是用來協(xié)調(diào)情感的,“禮”是用來區(qū)別尊卑的,推行禮樂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在保障社會貴賤有序的同時又能實現(xiàn)上下和諧。

看兩個例子,如《周禮》規(guī)定“天子九鼎八簋(guǐ)、諸侯七鼎六簋”。又如《論語》的《八佾》篇中孔子批評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是天子的樂舞等級,也就是“8人×8人”64人的方隊。諸侯是絕對不能用的!季氏不過是卿大夫而已,只能用“四佾”,也就是“4人×4人”16人的方隊。這件事把孔子給氣壞了!孔子感嘆當時“禮崩樂壞”,指的就是周朝初年制定的貴賤尊卑的禮樂制度沒有人當回事了,一點規(guī)矩也沒有了。

通過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等一系列制度,周王、諸侯王、卿大夫、士等在封地內(nèi)有著至高無上的權(quán)威(當然也對其興衰榮辱負有無限的責任)。如此以來,“家國一體”理念逐漸樹立,這個理念將家庭倫理與政治哲學統(tǒng)一起來,對中國傳統(tǒng)歷史文化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歷史上常稱統(tǒng)治者為“民之父母”,統(tǒng)治者稱老百姓為“子民”,即是如此。

儒家經(jīng)典《大學》中提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還有常說的“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以天下為己任、拯萬民于水火”等等,都可以說與“家國一體”理念一脈相承。

再通俗一點,看看這個熟悉的歌詞吧:

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

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這是成龍曾經(jīng)演唱國的歌,歌名為《國家》。

再看看,我們口頭老說“國家”“國家”,其實也是這個意思呀。最深刻的道理,往往蘊藏在最淺顯的語言里。

對比一下,西方人是“集體和個人”的概念,個人之見是平等的,集體需要建立在契約的基礎(chǔ)上,也就是個人和他從屬的集體之間依據(jù)特定的契約互相履行明確的、有限的責任。因此,基于契約精神,西方很早就產(chǎn)生了公司。

我們中國人則更多基于家庭的概念,是“君臣父子夫婦、長幼尊卑、有序和諧”,我們好多企業(yè)是家族企業(yè),這樣的企業(yè)是不宜稱為公司的,其企業(yè)的治理結(jié)構(gòu)往往是家庭倫理的延伸,父親是董事長,兒子、女兒是重要部門的負責人。

再比如中國古代官場,大家常說“誰是誰的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寧可做錯事,不能站錯隊”,大小官員之間有著濃厚的人身依附關(guān)系。除血緣關(guān)系之外,師生、同學、同鄉(xiāng)、同年等都比照父子兄弟一樣形成圈子、互相提攜。明代太監(jiān)魏忠賢權(quán)勢熏天,干兒子、干孫子就有五十多個。甲午戰(zhàn)爭時期,丁汝昌率領(lǐng)北洋艦隊敗退到山東半島東端的劉公島,艦隊被日軍圍擊、孤立無援。當時的山東巡撫李秉衡不是李鴻章的人,雖然盡在咫尺,也不提供援助。

當然,現(xiàn)在東西方文明正在融合,我們在這一方面也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

4-東周衰,世巨變。百家鳴,各抒見。

東周時期,周王權(quán)威日益下降。這一時期又稱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前后共約550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社會發(fā)生劇烈變動的時期。原有的井田制、分封制、世卿世祿(貴族世襲)等舊制度日益分崩離析,禮崩樂壞,各諸侯國間戰(zhàn)爭頻繁。

據(jù)史書記載,在春秋時代的兩個半世紀期間,有三十多個諸侯國國君被臣下或敵國所殺,五十多個諸侯國被滅國,大小戰(zhàn)事將近五百起。等到了戰(zhàn)國時代,諸侯國數(shù)量大幅減少,戰(zhàn)爭次數(shù)也相應(yīng)減少,但戰(zhàn)爭規(guī)模則大大升級。比如,公元前260年發(fā)生在秦國與趙國之間的長平之戰(zhàn),也就是紙上談兵的趙括慘痛失敗的那一次戰(zhàn)爭,秦國軍隊共殺死趙國軍隊45萬人。雖然這一數(shù)字存在爭議,但趙國損失巨大應(yīng)該是不容置疑的。

在這種你死我活的戰(zhàn)爭中,如何富國強兵是諸侯國國君考慮的頭等大事。發(fā)展是硬道理。因此凡是阻礙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的舊制度、舊規(guī)則,都必將退出歷史舞臺。

比如廢井田、開阡陌。春秋時期鐵農(nóng)具、牛耕日益普及,原來把平民與奴隸限制在有限的國有土地上、協(xié)力耕作的“井田制”不利于多產(chǎn)糧食了,那就“廢井田、開阡陌”私有化吧。私人種糧積極性提高了,更多的荒地被開墾出來,國家糧食總產(chǎn)量大大提升,國家也就富起來了。想想我國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拉開改革序幕的農(nóng)村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不也相類似嗎?

再如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分封制度下,各個貴族在其封地內(nèi)自行其政,限制了人、財、物等資源的自由流通,不利于經(jīng)濟發(fā)展,所以就逐漸被廢除,郡縣制也就應(yīng)運而生。想想今天,世界各國之間不也紛紛在打破界限、刺激資源自由流動、謀求經(jīng)濟發(fā)展嗎?WTO/歐洲聯(lián)盟/各地建立的自由貿(mào)易區(qū)等等,都是這樣的。

再比如獎勵軍功,逐步廢除原來各個等級之間尊卑森嚴的世卿世祿制度(也就是豪門大戶的世襲制度)?,F(xiàn)在,只要你有軍功,你的爵位就可以提升。漢語中的“首級”,就是從“斬一人首,爵升一級”來的。這對于長期處于底層的老百姓,那該是多大的誘惑呀?那真是“為國殺敵,改變命運;榮華富貴,人人可求”呀!推行這樣的激勵制度,底層老百姓的活力自然就被激發(fā)起來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自然越來越強了。

以上這些,是對五百年間社會巨變幾個方面的簡單描述。百家爭鳴就是在這樣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下發(fā)生的。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等,大家游說諸侯,各抒己見,圍繞治國理民、富國強兵等發(fā)表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主張,各種思想激蕩碰撞,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繁榮的第一個高潮。

回想1840年以來170多年的歷史,中國不也在落后挨打中謀求富國強兵、社會制度發(fā)生劇烈變化、中西方文化劇烈碰撞中形成文化空前繁榮嗎?我們不也正處在一個和百家爭鳴一樣激動人心的時代嗎?

5-孔子儒,徒三千。述為作,六經(jīng)傳。

百家爭鳴期間,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及荀子。

特別說明:傳統(tǒng)講百家爭鳴主要指戰(zhàn)國時期,這里將孔子也拉進來,主要原因是筆者擬將春秋戰(zhàn)國這個社會巨變的大時代看做一個整體,凡是在這個大時代針對治國理民、富國強兵提出主張的,都可以看做是爭鳴。同時,各種學說在兩個時代也是一脈相承、無法割舍的,春秋時期思潮萌發(fā)、蓬勃生長,戰(zhàn)國時期成熟完善、激烈交鋒。下面還要說到的老子,也是這個意思。

春秋時期的孔子(名孔丘,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儒家的開山祖師。他首先是一位偉大的教師,傳播道義、教育大眾。《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獻“六經(jīng)”包括《詩》《書》《禮》《樂》《易》《春秋》(全名為《詩經(jīng)》、《尚書》、《禮經(jīng)》(后指《禮記》)、《易經(jīng)》(即《周易》)、《樂經(jīng)》(失傳)、《春秋》),都和孔子有關(guān)??鬃邮恰对姟贰稌返恼碚?,《禮》《樂》的修訂者,《易》的注解者,《春秋》的著作者。

孔子說他“述而不作”,也就是只客觀記述前人的東西,沒有自己的主觀創(chuàng)作。后世認為孔子是“以述為作”,也就是在整理記述前人制度與學說的同時,把自己的政治哲學、人生哲學等觀念有意識地植入進去了。表面上看是在轉(zhuǎn)述,實際上也在“立言”。

6-孝悌本,仁義先。無規(guī)矩,不方圓。

《論語》上說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前面剛講過,這里不多說了。

關(guān)于孔子的“仁義”,前面也簡單講過。這里再補充幾句:

“仁”主要指“仁愛”之心,是內(nèi)在的道德修養(yǎng);“義”是外在的,是“仁”的外用。馮友蘭先生(1895-1990)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寫到:

“義”是事之“宜”,即“應(yīng)該”。它是絕對的命令。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應(yīng)該做的事,必須為做而做,因為做這些事在道德上是對的。如果做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慮,即使做了應(yīng)該做的事,這種行為也不是義的行為。用一個常常受孔子和后來儒家蔑視的詞來說,那就是為了“利”。

常言道“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都說的是這個道理。

與西方哲學的觀點比較,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義”,相當于康德的“定言命令”。

孔子精通并推崇禮樂制度,對于當時的禮崩樂壞,他周游列國、奔走呼喊,大力提倡“克己復(fù)禮”?!墩撜Z》的《顏淵》篇中有一段記錄:“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fù)禮為仁。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大意是:人要約束自己以符合“禮”的要求,這樣才能稱得上“仁”。孔子所說的“禮”,指的是西周初年制定的“禮”,也就是尊卑上下、治國理民的制度規(guī)范。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他認為社會應(yīng)該繼續(xù)遵行這些良好規(guī)矩,君臣父子,尊卑有序,上者仁愛、下者忠孝。否則,打打殺殺、毫無秩序社會,天下如何能太平呢?

《論語》的《顏淵》篇有這樣一段: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鬃訉υ唬壕?,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這一段的意思是:齊景公向孔子請教如何治理國家,孔子回答道:“君主要像君主,臣子要像臣子,父親要像父親,兒子要像兒子”。齊景公說:“好啊!真要是君主不像君主,臣子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即使有糧食,我能吃得上嗎?”

孔子雖然強調(diào)統(tǒng)治者要以德治國,愛惜百姓,主張各個階層的人要各安其位,但不主張輕易改變社會制度,思想上傾向于守舊尊古。儒家常常將堯、舜、禹三代歌頌為理想社會、人間天堂,我們常說“人心不古”、“立腳不隨流俗轉(zhuǎn),留心學到古人難”、“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都有“崇古”“慕古”的意思在里頭。

有一個笑話:說西方人讀書腦袋左右搖擺,是在搖頭,是在否定前人;而中國人讀書則是腦袋上下晃動,是在點頭,是在欣賞前人。雖是笑話,但也發(fā)人深省。

7-孟揚善,王霸勸。為堯舜,亦不難。

戰(zhàn)國時代,孟子(名孟軻,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9)作為孔子的繼承者,他到處游說,勸說統(tǒng)治者要發(fā)揚人的善良本性、實行仁政,推崇王道,反對霸道。孟子說:“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孫丑上》),大意是:以強制的力量、假借仁愛的名義治理國家的,是霸道;以高尚的品德實行仁愛治理國家的,是王道。

孟子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下》)。就是每個人通過發(fā)揚自己的“人性本善”,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養(yǎng)浩然之氣”,都可能成為圣賢。成為圣賢,也就有資格為“王”,成為領(lǐng)導(dǎo)者。將孔子提出的“內(nèi)圣”發(fā)展為“內(nèi)圣外王”,是孟子的貢獻。

與孟子同時,西方先賢也不約而同地發(fā)出了“內(nèi)圣外王”的呼喚。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在其名著《理想國》中將哲學家比喻為“走出洞穴的人”,他認為這些“走出洞穴的人”應(yīng)該再返回洞穴將更多無知的人引領(lǐng)出來、走出黑暗、走向光明。柏拉圖提出在理想的國家中,哲學家應(yīng)當成為統(tǒng)治者。

如果不過多執(zhí)著于“外王”的外在光環(huán),“內(nèi)圣外王”也可以作如下理解:

每個人既是獨立的個體,又在家庭、社會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作為獨立的個體,你有獨立的人格,有你的世界觀與價值觀;作為扮演的角色,你需要按角色的要求去行動。

你發(fā)揮“人性本善”所追求的崇高人格修養(yǎng)可以看做是你的“內(nèi)圣”,你依此“內(nèi)圣”并按所屬角色去行動可以看做是你的“外王”?!巴馔酢敝埸c不在職位與權(quán)勢,而在做為與影響。職位、權(quán)勢是需要外力來保證的,一紙文件就可以委任或罷免一個顯赫職位的人選。而做為與影響,是你自己可以努力追求的。

西方管理大師德魯克(1909-2005)在其所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有一個例子:

某醫(yī)院新任院長在召開第一次院務(wù)會議時,以為一件棘手的事情經(jīng)過討論,已經(jīng)獲得可以使大家都滿意的解決辦法了。但這時忽然有人提出:“這辦法能使白莉安護士滿意嗎?”這個問題一經(jīng)提出,會議中馬上又掀起了熱烈的辯論,正反兩方都各不相讓。直到另一個更為積極的解決辦法研究出來為止。

這位新任院長,當時頗為愕然。后來他才知道,白莉安過去曾是該院一位資深護士。她本人并沒有什么特殊才能,她連護士長都沒當過。但是,每次院中有關(guān)病人護理的事情要決定時,白莉安小姐都要問:“我們對病人是否已盡了最大努力?”凡是白小姐主管的病房中的病人,都痊愈得特別快。因此,多年以來,這家醫(yī)院人人都知道了所謂“白莉安原則”,那就是,凡事都必須先自問:“為貫徹本院的宗旨,我們真是做出了最大的貢獻嗎?”

雖然白莉安小姐早已在十年前退休了,但她所制定的標準,卻一直流傳至今,為院中上下同仁所信守。

修煉“內(nèi)圣”的境界,自我感覺良好是不行的,必須要通過“外王”去勘驗?!恫烁T》說得好:

淡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中試來;鎮(zhèn)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不然操持未定,應(yīng)用未圓,恐一臨機登壇,而上品禪師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曾國藩嘗言:掣肘之事,拂逆之端,世世有之,人人不免。惡其拂逆,而必欲誅除異己者,權(quán)奸之行徑也。聽其拂逆而動心忍性,委曲求全,且以無敵國外患為慮者,圣賢之用心也。吾正可以借人之拂逆磨礪我之德行,其庶幾乎?

那么如果統(tǒng)治者不修“內(nèi)圣”、而是與之背道而馳呢?孟子提出了統(tǒng)治者如果不實行仁政,那就沒有資格做統(tǒng)治者了,人民可以推翻你,有德的人可以替代你。這個觀點,估計在孔子看來當屬于“犯上作亂”吧。

孔子說過:“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反過來呢,君要使臣不以禮呢?君要不像君應(yīng)該的樣子呢?那臣下如何辦?這個孔子沒有說。但孟子大膽地說了出來:“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

孟子的這一思想,為人民推翻暴君、反對暴政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jù)。反過來說呢?為了確保王朝的延續(xù),統(tǒng)治者在位時也不得不考慮施行仁政。我們常說“居安思?!?、“創(chuàng)業(yè)難、守業(yè)更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等,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綜上所述,如果說孔子的思想中有一種“博愛”的精神,那么孟子的思想中則有一種“平等”的精神。論語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葉公問政,子曰'近者悅,遠者來’”等等,都強調(diào)人要“博愛”。一千多年后的韓愈說過“博愛之謂仁”。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講普通人通過努力也可以超凡入圣,人的現(xiàn)實地位雖有高低,但人與人之間精神上是平等的。下面即將說到的莊子,其思想中則蘊含著“自由”的精神。人類文化中“自由”“平等”“博愛”的普世價值,中國哲學也概莫能外。

8-荀抑惡,禮為范。制天命,化情感。

說的是荀子(名荀況,約公元前313—公元前238)認為人性是惡的。但他同時指出人類社會有能力、有辦法抑制人性的惡,有能力是因為人類有“智”,有辦法是因為社會有“禮”。也就是說,人類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制定出行為規(guī)范,控制起人性的惡,不讓它妨害他人、危害社會。

《孔子家語》中說: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意思是說“禮”是用來約束貴族的,“刑”是用來管制老百姓的。荀子這里講的“禮”,比孔子講的專屬于貴族階級的“禮”的含義有所延伸,可以稱之為“防范人性惡”的手段,已接近當今“法”的含義了。“刑”與“禮”,都可以看做是中國傳統(tǒng)法制的源頭。

荀子有兩個著名的學生,一為韓非、一為李斯,后來均成為法家的著名人物。

荀子反對迷信,提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論》),認為人不僅能夠認識自然規(guī)律,而且還能利用自然規(guī)律為我服務(wù)。

在注重“禮”對人具有強制約束作用的同時,荀子提出“禮”還具有調(diào)和情感的作用,可稱之為“以禮化情”(可不是常說的“以理化情”噢)。這種調(diào)和是帶有一定詩意的。比如說喪禮與祭禮,雖然人從理智上明白人死不能復(fù)生、不可能存在什么靈魂,但禮儀的有形儀式所強化的“事死如生”會讓人得到一些詩意的安慰,這種安慰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生者感情上的痛苦。

關(guān)于孟子與荀子,馮友蘭先生認為孟子屬于儒家的“理想主義派”,荀子屬于儒家的“現(xiàn)實主義派”。對此,《中國哲學簡史》中有一段精彩的評論:

儒家之中,荀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對立面。有人說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這個說法,盡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得過分簡單化了。孟子有左也有右:左就左在強調(diào)個人自由;右就右在重視超道德的價值,因而接近宗教。荀子有右也有左:右就右在強調(diào)社會控制;左就左在發(fā)揮了自然主義,因而直接反對任何宗教觀念。

9-韓非法,倡集權(quán),主改革,后勝前。

就是說,以韓非子(名韓非,公元前280—公元前233)為代表的法家,主張施行法治,提倡中央集權(quán),倡導(dǎo)推行改革,認為時代在向前發(fā)展、今天一定比古代強?!笆刂甏谩薄ⅰ翱讨矍髣Α笔欠覍λ朗亟虠l、不知變通、泥古守舊、一意孤行這一類人的無情嘲諷。

春秋戰(zhàn)國期間的社會變化方向基本與法家的主張相吻合。

商鞅變法是中國歷史上為數(shù)不多的成功改革的典范,它在促使秦國崛起的同時,也推動了戰(zhàn)國時代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偉大轉(zhuǎn)型。商鞅(約公元前395-公元前338)是比韓非更早的法家代表人物,且看《史記》中《商君列傳》的一段:

孝公既用衛(wèi)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衛(wèi)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非于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敖于民。愚者于成事,知者見于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是以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孝公曰:“善?!?/span>

甘龍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勞而成功;緣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之。”衛(wèi)鞅曰:“龍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學者溺于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span>

杜摯曰:“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毙l(wèi)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span>

孝公曰:“善?!币孕l(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上述法家所講的“法”,與我們今天所講的“法律”,還是有著一定區(qū)別的。法家更注重控制、追求效率,認為國家應(yīng)該集權(quán),由英明賢能的領(lǐng)導(dǎo)者以嚴刑峻法、約束驅(qū)使廣大老百姓發(fā)揮出最大合力,迅速實現(xiàn)國家富強;而現(xiàn)代“法律”則是以“人人平等”為前提,首先注重正義與公平。

10-老子道,正反辯,為無為,似水謙。

春秋時期,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名李耳,約生活在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間),提出了“道”的概念。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 “道”可以看做是宇宙萬物演化生成的總根源及其存在運行的總規(guī)律?!暗馈边@一概念否定了超自然上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quán)威,奠定了中國哲學的“無神論”基調(diào),是中國哲學大廈的重要支柱之一。

老子認為任何事物都處在正、反兩個方面的不斷相互轉(zhuǎn)化之中,提出了從正反兩個角度看待事物的辯證思維。老子以反者道之動提醒人們:即使在志得意滿時依然需要小心謹慎,縱然在水深火熱中也絕不應(yīng)該悲觀絕望。常說的“居安思?!薄ⅰ翱啾M甘來”、“絕處逢生”、“樂極生悲”、“福禍相依”、“物極必反”、“月盈則虧”、“問題就是機會”都說的是這個意思。

老子崇尚“無為”。老子說“為無為、事無事(六十三章)”,意思是以無為為有為,以無事為有事,也就是通過“無為”的手段達到“有為”的目的。這里的“無為”,意思應(yīng)當是“尊重客觀規(guī)律而不妄為”。因為,老子說過不知常,妄作,兇。(十六章)”,明顯說出“不尊重客觀規(guī)律而妄為,必然會導(dǎo)致惡果”。

老子又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三十七章)”,同樣,也是以“無為”做手段達到“無不為”的目的,老子認為領(lǐng)導(dǎo)人(侯王)如果能堅持這樣的話,天下萬物將會自動自發(fā)地生長運化。也就是“無為而治”;其他如“以無事取天下(五十七章)”等等,都說明了老子的“無為”有著很強的政治目的,是“有為”、是“無不為”、是“無為而治”。

老子崇尚謙虛,宣揚不爭,提出“上善若水”,也就是最上等的善就像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正因為它不爭,所以天下萬事萬物都無法和它爭。

“滿招損、謙受益”出自《尚書》?!兑捉?jīng)》六十四卦中唯有“謙”卦是六爻皆吉的,也就是說這個復(fù)卦的六爻中、每一爻的爻辭都是吉利的。雖然老子的唯一著作《道德經(jīng)》全文中并沒有出現(xiàn)“謙”這個字,但“謙”字應(yīng)該看做是《道德經(jīng)》的核心思想之一。老子用大段篇幅給“謙”字作出注解,把“謙”這一美德的益處描述得淋漓盡致。如: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第二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兜诎苏隆?/span>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抖隆?/span>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二十八章》

光而不耀《四十一章》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段迨徽隆?/span>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六十六章》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六十七章》

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栋耸徽隆?/span>

清代名臣曾國藩(1811-1872)深服老子的謙退之道,《曾國藩家書》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已官居兩江總督的曾在給率領(lǐng)重兵圍困天京的弟弟曾國荃寫信說:

君子大過人處,只在虛心而已。不特吾之言當細心尋繹,凡外聞有逆耳之言,皆當平心考究一番。(逆耳之言隨時隨事皆有,如說弟必克金陵便是順耳,說金陵恐非弟所能克便是逆耳)。故古人以居上位而不驕為極難。

且再看老子《道德經(jīng)》(也稱《老子》)的一些原文選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兜谝徽隆?/span>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第三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抖逭隆?/span>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度徽隆?/span>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度隆?/span>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度隆?/span>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端氖隆?/span>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端氖徽隆?/span>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端氖隆?/span>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端氖隆?/span>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端氖恼隆?/span>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端氖逭隆?/span>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端氖苏隆?/span>

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端氖耪隆?/span>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适ト嗽疲骸拔覠o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薄段迨哒隆?/span>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十八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六十章》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读隆?/span>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七十七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八十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栋耸徽隆?/span>

11-莊繼之,順自然。齊萬物,逍遙閑。

這是說,戰(zhàn)國時代的莊子(名莊周,約公元前369—公元前286),沿著老子的主張繼續(xù)發(fā)展。莊子認為萬物當順其天性、自然發(fā)展,反對人為干涉。他把萬物、是非、生死的差別都看透了,在逍遙自在中體會著生命的至樂。

 “順自然”可以理解為天地萬物運行有其自然規(guī)律,人當順應(yīng)自然,而不應(yīng)以一己之意妄加干涉。如《莊子》的《秋水》篇有一段:

牛馬四足,是謂天;絡(luò)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至樂》篇也有一段話說這個道理:

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yǎng)養(yǎng)鳥也,非以鳥養(yǎng)鳥也。

你看,魯侯這么費心隆重、像對待貴賓一樣地對待海鳥,結(jié)果把海鳥給逼死了。

下面《大宗師》篇中這一段話同樣也會給我們以啟示: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們常說的“相濡以沫”即來源于此。當我們說這個成語的時候,多在贊美人與人之間為共度難關(guān)而互相扶助,常常忘了莊子要說的重點是“不如相忘于江湖”。從現(xiàn)實生活中來看,朋友之間既要互相關(guān)心,更要互相尊重;國家之間既要友好交流、互通有無,更要堅守互不干涉內(nèi)政的底線。就連關(guān)系親密的母子、夫妻之間也應(yīng)該如此,距離產(chǎn)生美,愛并非合體。

臺灣學者龍應(yīng)臺在《目送》一文中寫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有篇文章《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用樸素的語言敘述著相同的道理:

我像往常一樣,拎著從早市上淘來的新鮮蔬菜,滿懷喜悅地朝兒子曉樂家走去??墒菂s沒能打開家門,不是我鑰匙拿錯了,而是兒媳巖巖換了門鎖。她說:“最近小區(qū)偷盜案特別多,所以……”那天,我像往常一樣,給他們一家三口做了早餐,打掃了房間,將臟衣服都洗了,然而,他們沒有給我新鎖的鑰匙。也許他們忘了吧。

晚上,曉樂來我家,將一把鑰匙交到我手上,我本來提著的心就此放下,但他說了一句:“別讓巖巖知道?!蔽抑朗虑椴缓唵巍?/span>

第二天,去了一趟超市,回來得有點晚,就趕忙去兒子家做飯,沒想到,剛走到他們家門口,就聽到了里面的爭執(zhí)。

“你一定把新鑰匙給你媽了。”“誰沒有拖延癥,洗完澡,內(nèi)衣扔在臟衣籃里,第二天早上一定被你媽給洗了??粗鴷褚聴U上的短褲和胸罩,我沒有被幫忙的快樂,只有隱私被窺視的尷尬。”“她就不能像別的大媽那樣,跳跳廣場舞,走走模特步,別像攝像頭似的盯著咱們一家三口……”

沒想到,我這個堪稱“二十四孝”婆婆的付出,換來的卻是這般聲討,最讓我心塞的是,兒子曉樂從頭到尾就一句話:“她是我媽,你讓我怎么辦?”

不管在職場還是家庭,我自認里里外外一把手,可到頭來,在兒媳的眼里,我是一個如此不懂事的人。

回到家,我流著淚向老伴兒訴說自己的委屈:“我就差把心掏給他們了,居然落下這么多的差評?!崩习閮阂贿呡p輕拍著我的背,一邊說:“都是白眼狼,有機會,我跟他們說道說道?!?/span>

接下來都是老伴兒在說,“看看你的那些同事,近的游遍中國,遠的都環(huán)球了。你從前多新潮的一個人,可是為了他們,就這么被別的老頭老太太給落下了。想想,我都替你憋屈得慌……”老伴兒的一席話,句句都說在我心窩子上,難道我就不想出去走走?

說走就走,我連招呼都不打,拉著老伴兒就奔壩上草原去了。在牧民家里,親眼目睹了羊媽媽產(chǎn)子的全過程,看著羊媽媽哺乳小羊的樣子,曾幾何時,我和兒子不也是如此親昵嗎。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年四季都在遷徙,要是羊媽媽也像你那樣,凡事舍不得放手,這小羊怎么活下來?再說,誰愿意嫁給一個精神上還沒斷奶的羊?”老伴兒一邊看著羊群,一邊感慨。很顯然,這次出游,我是負氣出走,他是有備而來。

“真正的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闭f著,老伴兒掏出手機,讓我看了一篇文章。它幾乎一針見血地說:不愿意與成年子女分離的父母,與其說他們是愛孩子,不如說他想對孩子全面把控,這種控制給他們帶來成就感和強大感,讓他們對自己滿意……

“我,是這樣的媽媽嗎?”我怒視老伴兒。

“屬于可以挽救的那一類。”老伴兒微笑地看著我。

七天的草原行,我和老伴兒拍照留念,他教我發(fā)微信,教我如何曬照片,如何美圖秀秀——同樣生活在一個屋檐下的兩口子,我和他的差距已經(jīng)如此之大。壩上歸來,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手機店買了智能手機,替換了那來電如雷鳴的老人機。

從手機店出來,我給曉樂打了個電話,告訴他晚上我想去他家一趟。曉樂很吃驚:

“媽,您不是有鑰匙嗎?直接上來就得了唄?!蔽倚π?,沒說什么。

吃過晚飯,我和老伴去兒子家。到了他家門口,敲了敲門,是巖巖開的門。我向他們說了說這七天的行蹤,然后,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小兩口說:“我準備重過晚年生活。這是我幸福晚年的第一個裝備,你們難道就不打算贊助我一下嗎?!?/span>

我晃動著手里的智能手機,微笑地看著他們。巖巖率先反應(yīng)過來:“媽,您還沒有支付寶吧,我現(xiàn)在就給您安裝上,再給您轉(zhuǎn)3000塊錢?!庇谑?,我瞬間成了擁有支付寶的人。

那是如此快樂的一個夜晚,臨走時,我從兜里掏出了那把于我來說,象征著主權(quán)、家長權(quán)的鑰匙,把它悄悄地交到了曉樂的手里,對他說:“媽以后可能不會常來,就算來,也會事先打電話的。”曉樂為難地看著我:“媽,你這是干啥?”“媽不是在生氣,只是在學著退出?!?/span>

曉樂擁抱了一下我,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濕了——我和他真正的告別是從這個擁抱開始的,盡管那么不舍,但我知道,我已經(jīng)告別得晚了,但還來得及。

“媽,您在哪兒?”在麗江收到兒子的微信后,我迅速跟老伴兒拍了張合影,發(fā)了過去,并配圖片說明:世界那么大,我和你爸想去看看。不幾日,巖巖在朋友圈轉(zhuǎn)發(fā)了我和老伴出游的組圖,標題是:我晚年的楷模——我至親的公公婆婆。原來,距離不僅產(chǎn)生美,還能加劇愛。

“齊萬物,逍遙閑”,說的是莊子通過看透一切事物、觀念之間的差別,來化解人生在世由生老病死所帶來的種種痛苦,從而得到“逍遙”一般的幸福與快樂。莊子沒有像后來傳入的佛家那樣否定人生,而是跳出自然來俯瞰自然、跳出人生來俯瞰人生。這個跳出不是空間上的跳出,而是通過哲學修煉之后達到的心靈上的跳出。

在《齊物論》中,莊子把自己和蝴蝶的區(qū)別都給取消了: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同老子的“無為無不為”相比,莊子是“真無為”。他的“無為”沒有老子那老謀深算的政治目的,他只追求自己自由自在的快樂。且看《秋水》篇的一段:

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nèi)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涂中?!鼻f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span>

你看,“曳尾涂中”(在泥里拖著尾巴)的莊子是多么逍遙自在!

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中論及莊子思想時提出:

在真正的圣人那里,這(生老病死的痛苦)已經(jīng)不成其為問題。如《莊子》中所說:“夫天下也者,萬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則四支百體,將為塵垢,而死生終始,將為晝夜,而莫之能滑,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乎?”(《田子方》)就這樣,莊子只是用取消問題的辦法,來解決先秦道家固有的問題。這真正是用哲學的方法解決問題?!?/span>哲學)既不能使人長生不死,也不能使人致富不窮,可是它能夠給人一種觀點,從這種觀點可以看出生死相同,得失相等。

從實用的角度看,哲學是無用的。但哲學所給出的觀點可能很有用。用《莊子》的話說,這是“無用之用”(《人間世》)。

當然,“逍遙”時不能損害他人或公共利益。記得有一次上班早高峰,兩個老大爺在馬路上聊天,談笑風生、旁若無人,經(jīng)過的人、車紛紛繞道而行。這兩個老大爺,真是達到了“逍遙”的境界。由此可以看出,當一群人相處的時候,因為彼此要共享資源,要發(fā)生來往碰撞,儒家講的規(guī)矩應(yīng)該是必不可少的?!板羞b”是一種心理上的境界,而不是隨著自己的性子為所欲為、損人利己。

最后,再看看《莊子》(也稱《南華經(jīng)》)一書的一些精彩片段: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jīng),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娥B(yǎng)生主》

匠石之齊,至于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shù)千牛,xié)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shù)。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zhí)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mán,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薄度碎g世》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人間世》

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遷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堯之治天下,使天下欣欣焉人樂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長久者,天下無之?!对阱丁?/span>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儵(shū)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肚锼?/span>

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外物》

12-墨兼愛,尚非攻。孫吳兵,妙無窮。

這是說,以墨子(名墨翟,約公元前468約公元前376年)為代表人物的墨家,主張“兼愛”“非攻”,也就是無差別地愛一切人,反對非正義的戰(zhàn)爭。墨家由游俠文化發(fā)展而來,注重團體內(nèi)部平等相愛,“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對于非正義的行為,要“見義勇為、除暴安良”。

以孫武(約公元前545約公元前470年)、吳起(公元前440公元前381年)為代表的兵家,主張為了取得勝利,應(yīng)該知己知彼、因事制宜,為了取勝,兵不厭詐,用兵之法可變化無窮。

看看《孫子兵法》中的一些經(jīng)典名句: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妒加嬈?/span>

夫未戰(zhàn)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zhàn)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妒加嬈?/span>

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吨\攻篇》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zhàn)與不可以戰(zhàn)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吨\攻篇》

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吨\攻篇》

昔之善戰(zhàn)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盾娦纹?/span>

故善戰(zhàn)人之勢,如轉(zhuǎn)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侗鴦萜?/span>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虛實篇》

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軍爭篇》

途有所不由,……,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九變篇》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毒诺仄?/span>

13-公孫龍,白馬稱。說共相,正實名。

就是說,公孫龍(公元前320公元前250年)以“白馬非馬”辯論著稱。他辯論的目的是為了說明“共相”,大約相當于今天我們說的“概念”。這個“概念”是人通過自己的理性抽象出來的,與直觀看到的物體是兩回事。比如“桌子”的概念和眼前這個“桌子”的實物,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說,眼前的這個“實物桌子”,不是我們大腦中的“概念桌子”;眼前這個“具體桌子”,不是我們大腦中的“共相桌子”。

公孫龍說“白馬非馬”,也就是說“我騎的這一匹具體的白馬”,不是你說的那個“作為概念的馬”。

這個“概念”也稱為“名”,而直觀看到的物體則是“實”。名家辯論的目的,并不是故作奇談怪論、吸引眼球,而是為了“正名實以化天下”,反對名不符實,揭露虛偽狡詐。比如有些國家以和平的名義到處侵略。

簡單小結(jié)一下百家爭鳴吧。上面談到了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名家等六家,同時爭鳴的還有縱橫家、陰陽家、雜家、農(nóng)家、小說家等。百家爭鳴形成的輝煌燦爛的思想學說,成為中華民族文化長河的不竭之源?!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過去如此,現(xiàn)代仍是如此。我們今日研讀各家經(jīng)典,仍能常讀常新,如入無盡寶藏、受益無窮。

各家學說比較起來,既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像瞎子摸象一樣,你摸到了鼻子,這是你所知的長處;同時,你只知道有鼻子,這又成了你所知的短處。所見即所弊,所長即所短。隨著春秋戰(zhàn)國紛亂的結(jié)束及秦漢大一統(tǒng)局面的形成,各家思想取長補短、融合折中而形成符合時代要求的新思想,也就逐漸呼之欲出了。

14-董仲舒,天人應(yīng)。綱常立,儒獨崇。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是漢景帝與漢武帝時期的大思想家,他與時俱進,提出了“天人感應(yīng)”學說。這個學說將君權(quán)和神權(quán)結(jié)合起來,將皇帝稱為上天之子,樹立起君權(quán)至高無上的神圣地位。同時,又將天降祥瑞或災(zāi)異看做上天對皇帝的褒獎或懲戒,借此對君權(quán)給予適當?shù)南拗啤?/span>

說君權(quán)(皇權(quán))至上,可以從這些例子看出來。如一副有關(guān)關(guān)羽對聯(lián)寫到“漢封候、宋封王、清封大帝”,這都是皇帝封的,也只有皇帝才有這個資格;中國古代重要制度的辦法,都冠以“欽定”之名,也就是皇帝定的(如清末的《欽定憲法大綱》);大小官員,都是“朝廷命官”,都是皇帝任命的;皇帝所說的話,那是“金口玉言”“言出法隨”,“圣旨”的權(quán)威高于一切。

根據(jù)“天人感應(yīng)”理論,古代皇帝經(jīng)常會由于一些天文異象(如發(fā)生日食、出現(xiàn)彗星等)、水旱災(zāi)害等下《罪己詔》,反省自己的過錯。比如:漢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冬十月發(fā)生日食,皇帝下詔罪己:

“…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群司勉修職事,極言無諱。”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直言得失。帝覽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頒示百官,詔曰:“群僚所言,皆朕之過。人冤不能理,吏黠不能禁;而輕用人力,繕修宮宇,出入無節(jié),喜怒過差……永覽前戒,悚然兢懼?!?/span>

說的是公元65年發(fā)生了日食,皇帝覺得自己有過錯,讓大臣們提意見??吹剿岬囊庖姾?,承認大家說的都對,是自己錯了:包括冤獄未理、大興土木、喜怒無常等等。

董仲舒在先秦儒家思想基礎(chǔ)上,推崇“三綱五?!?。

“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是維持古代中國社會秩序最基本的“貴賤尊卑”規(guī)范。延續(xù)到今天,小孩子要做個聽家長、老師話的“乖孩子”,上了班“要聽領(lǐng)導(dǎo)的話”,依然很普遍。

蘋果的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在被問到取得成功的經(jīng)驗時,他反復(fù)講“人要有另類思維”。在這種聽話、服從的環(huán)境下,“另類思維”很難培養(yǎng)。這不是崇洋媚外,這是我們在接受西方思想后對我們文化優(yōu)劣的反思。

“五?!笔恰叭省⒘x、禮、智、信”,是古代中國個人修養(yǎng)的基本規(guī)范。這些規(guī)范,在今天仍有大力繼承發(fā)揚的價值。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建議被漢武帝采納,儒學獨尊地位得以確立。從此,儒學作為官方宣揚的正統(tǒng)思想,對中國文化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當然,此時的儒學,已經(jīng)不單純是孔子、孟子、荀子的學說了,陰陽家、道家、法家學說的一些觀點,都被吸納進來并融合而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了。

從歷史的長河回望春秋、戰(zhàn)國與秦漢,如果說秦始皇“焚書坑儒”是對百家爭鳴的“武總結(jié)”,那么,漢武帝“獨尊儒術(shù)”就是對百家爭鳴的“文總結(jié)”。從此,“內(nèi)法外儒”成為歷代王朝御下治民的不二良方。西漢皇帝漢宣帝(前91-49)曾坦言:“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

筆者曾有詩論及此事:自古儒法相表里,從來王霸更參差。經(jīng)國御人一語盡,不過軟硬兩兼施。

15-西漢末,佛教傳。言空幻,一激千。

就是說,西漢末年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佛教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否定現(xiàn)實人生的價值,也就是否定“此岸”的價值。人只有體會到“彼岸”,才會幸福。這一種說法,在當時中國文化中“一石激起千層浪”。

佛教認為“此岸”即我們俗人可感知的世界是虛幻的?!督饎偨?jīng)》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而“彼岸”即成佛的人領(lǐng)悟到的“空”的世界,才是真實的。

16-因果報,輪回轉(zhuǎn)。大智慧,稱涅槃。

就是說,佛教講因果報應(yīng),轉(zhuǎn)世輪回。只有修得涅槃智慧,才能超越輪回,不生不滅。

17-曰禪宗,不立文。眾與佛,一念分。

印度佛學傳入中國后,中國佛學逐漸興起。所謂中國佛學,就是印度佛學基本觀念與中國哲學某些觀念融合后的佛學。禪宗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禪宗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明心見性,頓悟成佛”,宣揚人人都可以成佛,認為“一念迷,佛即眾生;一念悟,眾生即佛”。成不成佛,就在一念之間。

中國禪宗的初祖為印度僧人菩提達摩,祖庭為河南嵩山少林寺。

禪宗六祖慧能(俗姓盧,638—713)所著《壇經(jīng)》,是唯一一部由中國人著述的被稱為“經(jīng)”的佛教典籍。此經(jīng)第一篇《行由品》中記錄有慧能大師那一首著名的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經(jīng)《疑問品》中有首無相頌偈,體現(xiàn)了禪宗將“入世”與“出世”融合統(tǒng)一的特點: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yǎng)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鉆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nèi)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18-宋明儒,與時進,融釋道,愈宏深。

宋明時期,程頤(1033-1107)、朱熹(1130-1200)等建立起了理學體系,陸九淵(1139-1193)、王陽明(1472-1529)等建立起了心學體系。他們在原有儒家理論的基礎(chǔ)上,與時俱進,大膽創(chuàng)新,融合道家、佛家思想,發(fā)展出更加博大精深的“新儒家”。程朱理學、陸王心學,是新儒家最重要的兩個派別。

19-程朱理,格物及,存天理,滅人欲。

程朱理學的核心是“理”,朱熹說;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稟此理,然后有性;必稟此氣,然后有形。

這一段話指出每一個具體的事物都是由“氣”(質(zhì)料)根據(jù)“理”凝聚而成的。比如說桌子,我們姑且把木頭看做是質(zhì)料,將木頭組合成桌子的原理看做是“理”。這個“理”是絕對、先天存在著的,有沒有桌子的實物都和它的絕對存在沒關(guān)系。程朱理學指出,人可以通過“格物致知”去探求“理”,也就是通過觀察桌子,找到木頭組合成桌子的原理(“理”)。

這里的“理”和前面名家的“名”不同,因為必須有馬之實物才會有馬之“名”;而“理”呢?不管地球上是否出現(xiàn)過桌子的實物,桌子的“理”都永恒地存在著。

由此推而廣之,桌子有桌子之理,車船有車船之理,事親、忠君有其理,動靜、榮枯有其理,擔水劈柴、治國安邦也都各有其理。

在對“理”體察的基礎(chǔ)上,程朱理學強調(diào)“存天理、滅人欲”。這里的“天理”與上述“理”所指的意思并無差別,因為“理”是先天、絕對存在著的,所以又稱“天理”。

“存天理、滅人欲”要求人要摒棄過多的“私欲”,遵循“天理”來行事。聽訟斷案,須察是非曲直之理,不能剛愎武斷、徇私枉法;治國安邦,須循經(jīng)世濟民之理,不能賤人貴己、損公肥私。當然,《禮記》所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中的“飲食男女”屬于正常的基本的欲望,是合于“天理”的。

萬事萬物的理,通過“格物”來探求時自然會有難有易,有些理“像顯可征,雖愚不惑”,淺顯得傻子都明白,如饑則當食、渴則須飲之理;有些理則“形潛莫睹,在智猶迷”,深奧得連聰明人都弄不清,如治國安邦、經(jīng)世濟民之理。

對此,馮友蘭先生《中國哲學簡史》有一段譬喻:

為了說明朱熹的學說,讓我們舉建筑房屋為例子。建一棟房子,必然依照建筑原理(即上面所說的“理”)。這些原理永恒地存在,即使物質(zhì)世界中實際上一棟房子也沒有建過,它們也存在。大建筑師就是精通這些原理,并使他的設(shè)計符合這些原理的人。比方說,他建的房子必須堅固,耐久??墒?,不光是大建筑師,凡是想建筑房子的人,都一定依照同一個原理,如果他們的房子到底建成了的話。當然,這些非職業(yè)的建筑師依照這些原理時,可能只是出于直覺或?qū)嵺`經(jīng)驗,并不了解它們,甚至根本不知道它們。其結(jié)果,就是他們所建的房子并不完全符合建筑原理,所以不可能是最好的房子。圣王的治國,與所謂英雄的治國,也有這樣的不同。

從歷史的長河回望,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家們充分發(fā)揮了形而上學,使中國哲學進一步擺脫直覺、樸素,大踏步地向思辨邁進。經(jīng)過他們的努力,中國哲學逐漸升華為精深化、體系化的學問了。他們的這一思想遺產(chǎn),我們今天仍要繼承發(fā)揚。同時,他們身體力行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治學精神,也為后世學者樹立了很好的典范。

最后,我們再看朱熹的一首詩《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說的是讀書做學問當循序漸進,功夫到了,自會豁然開朗。

20-陸王心,心即宇。致良知,知行一。

陸王心學認為“吾心即宇宙”、“心外無物”。個人修養(yǎng)的根本在“致良知”,“致良知”的方式則是“知行合一”。

關(guān)于“心外無物”,王陽明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解說:

先生游南鎮(zhèn),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關(guān)?”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陽明先生這里更多強調(diào)的是“價值”,看到花時產(chǎn)生的愉悅,是花對看花人的價值?!巴瑲w于寂”并不是說花不存在了,而是對主體(看花人)沒有價值了。

陸王心學所說的“致良知”,就是要發(fā)揚人心原本具有的善良本性。這一點與孟子所說的人性本善、惻隱之心是一致的。關(guān)于“良知”,傳說有一個王陽明教育小偷的例子:

有個小偷被抓后向王陽明請教:“先生你常說人都有良知,我覺得我就沒有。先生要覺得我有,請指給我看”。王陽明不和小偷講道理,只是讓他脫衣服,一直脫到剩下內(nèi)褲,還讓他脫。小偷無論如何就是不脫。王陽明說;“你看,這就是良知”。

關(guān)于如何“致良知”,王陽明認為需要踐行“知行合一”,也就是將“發(fā)現(xiàn)良知”與“實踐良知”相統(tǒng)一。比如說孝順父母,如果你只知道孝順的要求而不去付諸行動,那就不能說你明白孝順的道理。

再進一步說,“知行合一”近乎于“內(nèi)圣外王”,“發(fā)現(xiàn)良知”就是“內(nèi)圣”,“實踐良知”就是“外王”,“知行合一”可以看做是“內(nèi)圣外王”的統(tǒng)一。

對于程朱理學、陸王心學兩家之間的異同,有人稱程朱理學為客觀唯心主義,陸王心學為主觀唯心主義,這里暫且不論。這里想說的是,陸王心學相對更重視人的價值,程朱理學則更重視自然法則??档掠芯涿裕?/span>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與日俱增,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與康德所說的“兩種東西”相對應(yīng),陸王心學像是“心中的道德律”,程朱理學則接近“頭上的星空”(可以看作“天行有常的自然規(guī)律”)。從日用常行來講,我們做事的目的要著眼于人的價值,近乎陸王;我們做事的方法要符合自然規(guī)律,遵循“天理”,近乎程朱。

綜上所述,陸王教人要自信,一心澄明萬象新;程朱教人莫狂妄,不循天理墜淵深。毛主席說:戰(zhàn)略上要藐視敵人,戰(zhàn)爭上要重視敵人。同樣是這個道理。

如果要進一步了解程朱理學,可看朱熹、呂祖謙所輯《近思錄》,該書收錄了周敦頤(1017-1073,世稱濂溪先生)、張載(1020-1077,世稱橫渠先生)、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程頤與程顥為親兄弟,后世稱為“二程”)等理學家的經(jīng)典言論,是歷代推崇的理學入門讀物。如果要進一步了解陸王心學,可讀《傳習錄》,該書收集了王陽明先生的經(jīng)典語錄與論學書信。

21-四書尊,科舉依。亦修身,亦藩籬。

意思是,明清兩代統(tǒng)治者將朱熹注解的《四書》確立為官方指導(dǎo)思想,科舉考試依此為本。這一做法在禁錮知識分子思想的同時,也有利于讀書人進德修身。

“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孔子及其弟子的嘉言懿行匯編成《論語》二十篇,孟子的雄辭宏辨輯錄成《孟子》七章??鬃印⒚献拥乃枷爰畜w現(xiàn)在這兩部書里。

《大學》是《禮記》中的一篇,成書于西漢時期。在古代,一般將識字之學稱為小學,也就是認識文字、會讀會寫,知道文字所表達的意思;而將為人處世之學稱為大學,也就是更高層次、更根本的學問?!洞髮W》這本書主要講學問修養(yǎng)的途徑,也就是:先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后連貫,層層遞進,一脈相承,登堂入室。我們常說的“修齊治平”,就是從這里來的。

《中庸》相傳為孔子的孫子子思所作。宋代大儒程頤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

“不偏之謂中”是指為人處世不偏不倚,不走極端,尋求最佳的平衡點。我們經(jīng)常說“過猶不及”、“注意火候”、“拿捏好分寸”、“恰如其分”等等,說的都是這個意思。

“不易之謂庸”是指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我們經(jīng)常說“矢志不渝”、“不忘初心”、“一心一意”、“百折不撓”、“持之以恒”等等,都是如此。

名滿天下的山西祁縣喬家大院,其本名為“在中堂”,為晉商喬致庸所建。你看,人名“致庸”,堂稱“在中”,都從“中庸”而來。喬家富甲天下,其根基仍然是文化。

朱熹推崇的“四書”,逐漸成為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明清六百年間科舉考試的基本內(nèi)容(可以相當于考試大綱及基本教材),對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文化傳承起到了基礎(chǔ)性的文化作用。

我們講中國人是炎黃子孫,也是孔孟的弟子,就連皇帝也要跪拜孔子。這種文化認同,在祖宗認同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強化了“中國人”這一群體概念。

明清兩代對孔子尊崇備至,歷任皇帝都把修建孔廟、祭祀孔子作為國家大事來辦。清代每一州、府、縣的治所都建有文廟,數(shù)量超過了2000座(現(xiàn)存1600多座)。東北到黑龍江,南到海南,西到新疆,不管是通都大邑,還是偏鄙山城,建廟祭孔、比比皆是。

我們講明清兩代八股文禁錮知識分子的思想,是說科舉考試的題目與應(yīng)試者作文議論只能在朱熹注解的“四書”范圍里打轉(zhuǎn),制度成了牢籠,思想因被限制而僵化。但是,看問題應(yīng)該一分為二?!八臅痹诂F(xiàn)代看來仍有不竭的生命活力,其在明清兩代因科舉制度而更加普及,對知識分子的進德修身、對中華文化的傳承發(fā)揚也居功甚偉??纯丛鴩某砷L歷程,則更容易理解這一點。新文化運動期間,我們反對傳統(tǒng)文化有些過激,把中國的黑暗落后都歸罪于它,實在是有些冤枉。

如果默認舉人、進士都是“四書五經(jīng)”文化的優(yōu)秀修煉者,是儒家道統(tǒng)的捍衛(wèi)者、踐行者與傳播者,那么科舉制度真和柏拉圖所希望的“哲學家為王”不謀而合。

再延伸一點,從周朝的貴族世襲(世卿世祿)、到漢代的鄉(xiāng)舉里選(孝子廉吏)、再到魏晉的九品中正、再到隋唐延續(xù)至明清的科舉制度,我國的選官制度呈現(xiàn)出一條由“尚貴”日漸沒落、“尚賢”日漸興起的主線。其“賢”的標準則主要來源于居于官方正統(tǒng)地位的儒家文化。

當代史學家錢穆先生(1895-1990)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講到:

中國政治上的傳統(tǒng)觀念,對一意見之從違抉擇,往往并不取決于多數(shù),如西方所謂之民主精神。而中國人傳統(tǒng),則常求取決于賢人……賢屬質(zhì),眾屬量,中國傳統(tǒng)重質(zhì)不重量。中國人認為只要其人是賢人,就能夠代表多數(shù)。不賢而僅憑數(shù)量,是無足輕重的。

22-拿得起,儒之勵,放得下,佛之喻。

23-想得開,道之逸。善滋養(yǎng),安無虞。

這兩行合在一起,說的是儒、佛、道三家,各有所長,為中國人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園提供了豐富的滋養(yǎng)。儒家激勵人拿得起,人生自古誰無死?道義爭擔敢息肩。要披荊斬棘、勇往直前;佛家讓人明白,古今將相在何方?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有時候需要放得下;道家齊萬類、尚逍遙、自在安逸,提醒我們在積極、消極之外還有一個率性,在執(zhí)著、看破之外還有一個瀟灑,要想得開。善于利用這些精神財富滋養(yǎng)自己,就可以做到心安氣平,進而不懼、退而無憂。

學者顧隨(1897-1960)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

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yè),以悲觀之心情過樂觀之生活。

怎么理解呢?有生就有死,不僅地球上的生物不能幸免,地球乃至其他星球本身也都不能幸免。因此很難說存在什么終極價值,佛家說的“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能這樣理解,還有什么“放不下”的呢?然而,生命畢竟時美好的,鮮花畢竟當怒放的,我們要在看破這一層后,“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繼續(xù)充滿豪情,為有生之事業(yè),過樂觀之生活。

地上最終,

不再有芳香,

但我依然,

盡情怒放。

空中最終,

不再有回響,

但我依然,

振翅翱翔。

有這樣的境界的人,一般不再會注重與別人比財富、比地位,不再依賴身外的光環(huán)來炫耀自己,而是更在乎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快樂。同時,對于別人自得其樂的所作所為,也會少一些仇視與偏見、多一些理解與欣賞。費孝通先生所說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世界大同”,大概也可以這樣理解吧。

當今流行的兩句話向死而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同是如此。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佛和道指的是作為哲學的佛學和老莊之學,而不是作為宗教的佛教和道教。兩者雖有相似甚至相同之處,其本質(zhì)卻大相徑庭。不管東西方哪一個流派的哲學,都需要你自己去思考、去感悟,而各類宗教呢?則是各有自己獨特的一系列教義要求信徒必須首先信奉。像中醫(yī)的“扶正祛邪”一樣,哲學是在幫助你思考,而不是替代你思考。

哲學和宗教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東西方的思想家越往深處追問,越發(fā)現(xiàn)說不清楚?;蛟S最后只能像《世說新語》中“三語掾”的妙解——“將無同”(“莫不是沒有什么不同”)吧!還是馮友蘭先生說得好:人不一定應(yīng)當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應(yīng)當是哲學的。他一旦是哲學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24-內(nèi)圣修,外王濟。天行健,永不息。

說的是,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就是要人積極樂觀地去實現(xiàn)內(nèi)在的超越,以修煉內(nèi)圣的道德、而成就外王的功業(yè),兩者相輔相成。一個人,不管能力大小、地位高低,都應(yīng)該在現(xiàn)實的人生中去普度眾生、完善自我,修一份內(nèi)圣,則當盡一份外王;盡一份外王,則更增一份內(nèi)圣。經(jīng)世濟民,不矜其大;養(yǎng)老存孤,不舍其小。這種精神,就像宇宙萬物運行一樣,永遠充滿活力,永遠蓬勃不息。

宋代儒學大師張載先生嘗言:

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犴樖?,沒,吾寧也。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