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閔家胤:“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二詞漢譯淺議

 東方文捷 2021-12-21

閔家胤   2012年10月28

在哲學的全部術語中,除“哲學”本身之外,“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無疑是最重要的兩個術語。最近因為研究和寫作的需要,筆者對這兩個術語做了重新審視,結果發(fā)現(xiàn)它們的漢譯很可能是有問題的,似乎有提出來重新思考的必要。

當然哪,中國哲學界采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兩個稱謂已經100多年了,早就用俗了,用慣了,似乎大家都不覺得有什么問題??墒牵o觀西文原文,“唯物主義”英文為“materialism,法文為“materialisme”,德文為“materialismus”,西班牙文為“ materialismo”,其余也都是這樣大同小異。在這些構成相同的西文詞匯中,都只有“material”(物質)和“-sm(主義)兩個語素,全然沒有“only”(唯)這個語素冠于詞前。同樣,“唯心主義”英文為“idealism,法文為“idealisme”,德文為“idealismus”,西班牙文為“ idealismo”,其余也都大同小異。在這些構成相同的西文詞匯中,也都是只有“idea”(理念)和“-sm(主義)兩個語素,也都是沒有“only”(唯)這個語素冠于詞前。再反觀中文冠于詞前的這兩個“唯”字,頓覺突兀,分明是在漢譯過程中譯者加上去的。這一加,當然就增加了諸西文原文本詞沒有的意思。仔細想一想,這是不是誤譯或至少是不準確的翻譯呢?

再進一步考慮,“material”一直漢譯“物質”,沒有問題。由柏拉圖最早提出來的“idea”,漢譯曾經有過“觀念”、“思想”、“理念”、“概念”等不同的譯法,現(xiàn)在終于趨同譯成“理念”了。這樣一來,在漢語哲學術語系統(tǒng)中,由于“material”譯“物質”,相應地“materialism”就應當譯“物質主義”;同理,由于“idea”譯“理念”,相應地“idealism”就應當譯“理念主義”。這種新的譯法既合乎邏輯,又理順了哲學術語系統(tǒng),還符合西文原詞的構成,更重要的是消除了漢譯增加的兩個“唯”字及其語義。

大家都知道,日中兩國的文字是相通的,日文大量采用漢字。日本是太平洋當中的島國,是漢字文化圈的外圍,門戶開放早,先于中國引進西方學術。中國是大陸國家,是漢字文化圈的核心,門戶開放晚,后于日本接觸西方學術。是故最早赴日本留學的中國學人,就便取材,便大量直接采用日本學界對西方學術用語的漢字譯法。就我所知,中國哲學界采用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正是直接引進的日文譯法,而這日文譯法我猜是套用中國六朝和唐代學者翻譯佛經梵文的語素“摩怛剌多”用的那個“唯”字,如“唯心”、“唯識”、“唯識論”、“唯識宗”??墒?,我猜得對嗎?日本人這么套合適嗎?

帶著這兩個問題我查閱了德國的漢學-日本學家李 博(Wolfgang Lippert)的專著《漢語中的馬克思主義術語的起源與作用》。據該書記載:

“'Materialismus’(=Materialism)在現(xiàn)代日語里的對等詞是'yuibutsu-ron唯物論’,它是由Nishi同時代的一個人創(chuàng)造的;1882年的時候,日語詞匯中就已經有這個詞了,這一點可以由Ei-Wa jii II(《英和字彙》)證明。這個詞由兩個語素構成,'yui’就是'只有’,'butsu’符合中文語素'物’,最后又從漢語借用了構詞成分-ron(),加在名詞后面,用來表示哲學和思想學說以及理論?!?/span>

 “我們可以推測,'yuibutsu-ron’是按照其反義詞yuishin-ron唯心論(idealismus)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yuishin-ron這個詞也是在明治維新時期產生的,它源自于唐朝初年中國的佛教翻譯經書。'Yuishin(漢語即'唯心’)由'yui’'僅僅’和'shin’'精神’兩部分構成,它指的是佛教當中把精神看作是惟一現(xiàn)實的一種思維方法。由于中國人認為,日本的新詞'yuibutsu-ron’恰好可以表達'Materiualismus’這個概念,所以就在1900年前后將它借用過來,從此就有了漢語的'唯物論’。”

“但是,在20世紀當中,'唯物論’這個舊詞漸漸被'唯物主義’取代,因為,人們認為用'-主義’來譯'-ismus’似乎更加貼切。”

這幾段引文果然印證了我的猜測的正確性:

1)“唯物論”(=唯物主義)果然不是對應西文直譯出來的,而是由跟西周(Nishi)同時代的一個日本人根據自己的理解意譯出來的;

2)他在意譯這個詞的時候比照“唯心論”把這個詞造成是“唯心論”的反義詞,而“唯心論”則是中國唐朝人翻譯佛經時的用詞;

3)日文“yuibutsu-ron”(唯物論)這個詞實際是“三節(jié)棍”: “yui”源自梵文,“butsu”源自日文,“ron”源自漢文。

4)上世紀初的中國學人根本沒對照西文獨立思考和獨立翻譯,而是按照“拿來主義”從日文拿過來就用。

待這兩個日譯術語進入中國思想界之后,更有甚者導出“哲學史上的兩軍對壘”,進而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劃線;凡被戴上“唯物主義”桂冠的中外哲學家都是進步的和偉大的,凡被扣上“唯心主義”帽子的哲學家都是反動的和渺小的。這樣一來,古今中外哲學史上發(fā)揮過重要作用的早有定評的偉大哲學家,大部分都成了“反動的和渺小的”;許多沒有多大影響的二三流哲學家都上升成“進步的和偉大的”,而持二元論的哲學家則經常被嘲笑為“搖擺不定”。最后,“唯心主義”還成了帽子、棍子和刀子,不但用來打擊哲學家,還用來打擊自然科學家——當然是阻礙了哲學創(chuàng)新和科學創(chuàng)新,以及國外科學創(chuàng)新成果的引進和應用。

既然是這樣,我們當然要繼續(xù)追問:日本人用印度佛學解西方哲學恰當嗎?采用日譯的漢譯加上兩個“唯”字得出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比西文原來沒有“Only-()這個語素的“Materialism”和“Idealism”更準確和更全面地概括了西方哲學史上的諸多派別嗎?更進一步,我們是不是應當建議西方哲學界在西文原詞前面都加上“Only-”這個語素呢?——但我擔心人家會反罵一句:“豈有此理!”筆者才疏學淺,不懂梵文,不懂日文,不通佛學,既不是哲學史專家,又不是譯名術語專家,所以回答不了這些更細更深的問題,在此僅以這篇短短的“淺議”就教于大方之家。

不過我要聲明,在沒有上述幾方面的專家站出來撰文駁斥和說服我之前,從今以后,本人在行文中開始慎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術語,嘗試使用“物質主義”(Materialism)和“理念主義”(Idealism)這兩個貼近西文直譯的新譯名。

我開始嘗試這樣做,除了想忠實于原文和想同國際接軌之外,其實還有點民族主義的情緒,因為早在1935年就有一位中國學者余又蓀“在對日本人創(chuàng)造的科學術語所作的一個非常嚴謹客觀的研究中說:'我國接受西洋學術,比日本為早。但清末民初我國學術界所用的學術名辭,大部分是抄襲日本人所創(chuàng)用的譯名。這是一件極可恥的事。”

“知恥近乎勇”,是以撰寫此文。

注:該文發(fā)表在《世界哲學》2013(1):141-142

.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