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中國紅館】第十三季推優(yōu)作品賞評--研學中心詩人詩語???/span>

 知之知然 2022-11-26 發(fā)布于北京

 


      “詩詞易制,人評難工”。詩評之道“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詩詞評論一定要有感而發(fā),獨出機杼而切中肯綮,而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一味歌功頌德。

      當前詩詞評論堪稱繁榮。但毋庸諱言,多數(shù)文章以鼓勵為主,多說好話,廣結(jié)善緣,是詩詞評論領(lǐng)域的普遍現(xiàn)象。氣可鼓而不可泄,適度的鼓勵當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失去了分寸,不顧所評作品的實際水準,動輒許以妙語奇句,名篇杰構(gòu),甚至聲言遠邁唐宋,顯然就違背了實事求是的精神。當代人評當代作品,在目前的文學生態(tài)環(huán)境下,實話實說,顯然是有困難的。如果仿照姜菱“難處見作者”的說法,我們是否也可以說“難處見評論”。然而也正因為其“難”,才見出評論者的真知灼見和操守擔當。

      本季紅館詩評如何?請讀者和作者靜心一觀,思之、悟之。

中國紅館研學中心  張曉飛



   輪值主編詩評  



 郭軍民詩評二首 

暮秋感懷

作者:袁海英 洛陽

連日西風柳葉黃,丹櫨點亮一園霜。

紅衣不為爭秋色,融化心頭些許涼。

賞評:郭軍民 湖南
       前二句寫在暮秋,言在耳目,柳葉黃,丹櫨紅,西風緊,清霜肅,秋之取象比而顯之。后二句借色取義,興在隱含。似不爭秋色,可融些許涼。有頭腦發(fā)熱者,最難的是冷靜和清醒。有世事所擾,能塵瑣可拋,不爭而自律,興隱之意在此耳。
       杜詩云:“陶冶性靈為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詩不可有我而無古,更不可有古而無我。典雅兼之則善,蘊藏兼之則佳。故詩者所本,宜陶寫性靈?!凹t衣不為爭秋色,融化心頭些許涼?!鞭D(zhuǎn)為紆折,實為借色。不爭,而淡也。結(jié)為適用,實為真色?!叭诨念^些許涼?!睙崮c冷面,淡然清剛,經(jīng)世而磨心性,其理可悟也。

蓼 花

作者:胡愛泉 湖南

落籽荒灘即是家,豈因貧瘠怨生嗟。

自知弱小香無減,飽受炎涼韌有加。

麗質(zhì)何曾趨富貴,清溪著意許風華。

一身直節(jié)腰難折,挺起赳赳萬朵花。

賞評:郭軍民 湖南
      此詩以自然之致,抒主觀之情。讀弱小蓼花,雖其花無名,但其干而直、其格而剛。物人兩合,借景擬人。心境兩間,足藯寓懷。
      詩法之一,全在氣上貫通。欲氣流,須在起承轉(zhuǎn)結(jié)而通而明。一氣貫之,力之運也。分聯(lián)觀之,首聯(lián)張起宜平。雖落籽貧瘠荒灘,但不怨天,不怨地,頑強根性如若人也。頷聯(lián)是承非承。弱小的凡花,自知弱小,卻是芳菲不盡;強大的內(nèi)心,飽受炎涼,依然風雪不懼。無名花乎,也可不聲不響地裝點了世界。人乎,你哪怕非常弱小也堅忍不拔地植根于內(nèi)心。詠其物,擬作人。是吐非吐。香無減,蓼花,吐而不衰矣。韌有加,寓懷,持而自強也。頸聯(lián)似異而凡。似突非突,非牡丹的麗質(zhì)、富貴,而言無名蓼花,生清溪岸畔,非良禽擇木。此樹雖矮小,著實是凡胎濁骨,不足為奇,但亦水木清華,素心自許,故似突非突,凡中自有不平凡是也,花也也如此,人也如此。頸聯(lián)表達尚未達火候,個見。尾聯(lián)似提非提。一身直節(jié)腰不折,提其氣:格也、風也、德也。挺起赳赳萬朵花,非提格,取其勢:立乎、高乎、美乎、威乎。作詩一律,每聯(lián)分束,凡氣平氣盛、氣長氣短、氣高氣低,氣斷氣盈……猶如一式太極拳,運吐納之法,若同理而出。一身直節(jié)腰難折句,從節(jié)與腰難折的語法上和音樂上似有不妥和不爽。試改成“一身直節(jié)休輕折”可否?如說下一“輕”字為“四兩”,則“撥千斤”就是“挺起赳赳萬朵花”了。

 張曉飛詩評二首 

鷓鴣天·秋約

作者:宋厚仁(海天一色) 江蘇

露約深秋雁約寒,黃花正瘦引香先。夜來水冷江流月,客去身孤背影山。
隨云去,伴風還,霜華盡染發(fā)絲間。滄桑換得詩情句,句里冰心一片天。


評析:張曉飛 河南
      深秋之際,何者相約?露也!雁也!小詞開場就點題,引來黃花清香撲鼻,沁人心脾。頜聯(lián)承上聯(lián)之寒瘦凄冷之氛圍,描摹成畫:夜來水冷江流月,客去身孤背影山。
      江中秋月,隨波而流,斯人已去,轉(zhuǎn)身之際,背影如山!此情此景,凄美感人,似見一幅《秋葉江上送別圖》,觀之則淚而噤聲?!傲鳌薄ⅰ坝啊眱勺謽O妙,乃點睛之筆也。
      下闋風格悄然而轉(zhuǎn)?!半S云去,伴風還”,承上啟下也,鏡頭轉(zhuǎn)回到作者自己:霜華盡染發(fā)絲間。白發(fā)染霜,意象雖老套,然用到這里,也算貼切。末句收束,滄桑換得詩情句,句里冰心一片天。傳統(tǒng)題材能出細切之語,翻出新語氣,也算收得頗為得體,境界已開。
總體看來,此作謀篇嚴謹,起承轉(zhuǎn)合,一絲不亂。遣詞造句,精巧而切景,頗見匠心,作者功底之深厚毋庸置疑。然則金無足赤,佳作亦有再琢之處:一曰詞味淺淡,二曰用語稍白。如過片、第三句均可打磨,使之更為精煉雋永,為篇章增色。


又是一年楓葉紅

作者:王小蘭(蘭) 內(nèi)蒙古

年光未許有歸期,雁去高天返影遲。

楓醉故園紅滿樹,問卿那片可題詩?

評析:張曉飛 河南
      鴻雁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其影也高也,其鳴也哀也,其歸也遲也!何況“未許歸期”,更令人生出哀婉憂傷之情。首聯(lián)借雁抒懷,先聲奪人,為后文張本。先言他物,再言主題,此“興”之手法也。
      故園的楓葉一片火紅,令人陶醉,請問,哪片紅葉上面可以題詩?作者仍然采取委婉曲折的表現(xiàn)手法,借紅葉寄托寄托深深地思念之情。尤其“問卿那片可題詩”可謂點睛之句,意蘊悠長,耐人尋味。
      首聯(lián)寫鴻雁,末聯(lián)寫楓葉,看似寫景,未曾抒情、點題,卻借物言志,情在句里行間,若隱若現(xiàn),讀者自知,而作者更知。此種寫法,妙不可言,的個中高手也!
      然則本期主題乃“約在秋天”,雖托物言志,亦應適當點題為佳。轉(zhuǎn)句“楓醉故園紅滿樹”,“醉”字可否改為“約”字?另,首聯(lián)上句已言“歸期”,下句又言“返影”,意重矣。區(qū)區(qū)管見,君可自酌。

約在金秋

作者:岳元峰(平和)  吉林

梳理窗前葉落聲,人間節(jié)序兩關(guān)情。

流光卸載斑斕色,圓月封存寂寞名。

秋去秋來秋有韻,影長影短影無驚。

一枝健筆風陪舞,盡遣千言紙上橫。

評析:張曉飛 河南
      此詩因事興感,夾敘夾議,揮灑自如。
      首聯(lián)稍摹秋景,便抒慨情。次聯(lián)對仗工整,特別是“卸載”對“封存”,擬人手法,大俗而不俗。流光之斑斕、圓月之寂寞,遣詞別致、精到。頸聯(lián)畫風突轉(zhuǎn),連用三個“秋”字、三個“影”字,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奪人眼目!此乃反復堆疊之修辭手法也,可見作者之匠心。
      尾聯(lián)在前面鋪墊之上,輕松轉(zhuǎn)合?!耙恢」P風陪舞,盡遣千言紙上橫”。作者在秋風中揮灑雄健不羈之詩筆,一揮而就,萬語千言,滿紙煙云,而那只逸筆瀟灑不拘,橫陳箋上……
      此作特色鮮明:遣詞暢快而詞味不乏婉轉(zhuǎn),從眼前景興發(fā)出來,又跌宕開來,與內(nèi)心情感揉為一體,虛實得體,可見作者功夫手段。另一特色就是作者善于將現(xiàn)代詞匯引入詩中,且較為恰切,無違礙感,誠為難得也!末聯(lián)轉(zhuǎn)句扣得穩(wěn),筆法靈動而意味雋永,頗有余音裊裊之效。
      細觀頸聯(lián)的反復手法,疑為作者有意“炫技”,令人贊嘆其多才!然則智者多慮,必有一失?!扒锶デ飦砬镉许崳伴L影短影無驚”,去、來乃動詞,長短乃形容詞,詞性不協(xié)矣!且“韻”“驚”詞性亦不協(xié),疑為押韻而勉強用此字。建議改“韻”為“約”,則皆為動詞,且“約”字扣題,豈不宜哉?至于去來、長短之斟酌,作者自不在話下。

    研究員詩評  


相約在秋季

作者:時海琴(柳色傾城) 內(nèi)蒙古

斜陽碧水兩悠悠,幾抹金黃亮眼眸。

小立西風聞葉落,等閑拾得一箋秋。

賞析:楊玉巧(白楊)山東煙臺
      很喜歡時海琴老師這首詩,讀來閑逸舒心,韻味綿長。
      起句“ 斜陽碧水兩悠悠,”給人一個夕陽無限好,水天共一色的意境,寥寥幾字勾勒出一副畫面,風格靈動,掩飾不住的愜意。
       承句“ 幾抹金黃亮眼眸。  ”斜陽的金色亦動亦靜,讓風景有了層次,天上的色,水中的影,表現(xiàn)出的曠達使人眼前一亮,身處風景的感慨。
       轉(zhuǎn)句“  小立西風聞葉落,”西風、落葉一般表現(xiàn)出來的是傷感、落寞,作者這里的眼界是曼妙是快樂。人立斜陽閑聽秋聲,感悟生之行修。
      結(jié)句“等閑拾得一箋秋?!笨梢娫娙藢ι畹膿磹?,一派其樂融融的黃昏景色,人在秋風里凝眸,紛紛的落葉,藏著悠遠的禪意。于是在這優(yōu)美的晚景中,作者收獲滿滿。

生查子·雁之約

作者:李寬(牧之) 江蘇

春日雁來時,遠眺家山久。托囑為傳郵,討信重陽后。
秋日雁回時,瞭望登高叟。呼喚向云中,捎到音書否?

賞析:高存廣 江蘇
      從作者簡介可以看出,詩人??途赢惖?,心中難免深藏思鄉(xiāng)之苦。該詞以“雁之約”為題,參照歐陽修《生查子·元夕》的行文格式和創(chuàng)作方法,把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上片點題,敘述雁約之事。開篇兩句“春日雁來時,遠眺家山久”,描寫主人公恰值春雁歸來之際,登高思遠的情景,一個久字,道出了鄉(xiāng)愁之深。為下文渲染了氛圍,作出鋪墊。三四兩句“托囑為傳郵,討信重陽后”,遙望蒼穹歸雁,面對一腔離愁,唯托雁傳書以釋情懷。然,現(xiàn)在雖已立約,畢竟還要等到重陽之后鴻雁才能歸去,這信,能傳的到嗎?于是便“討信重陽后”,詩者似乎在以“屆時我還要討要消息的”來制約對方?!坝懶拧倍旨润w現(xiàn)出“雁約”之慎,尤體現(xiàn)出鄉(xiāng)情之濃。
     下片呼應前片末句。秋日雁去后,客者再次登高瞭望,面向悠悠白云、茫茫蒼穹,不禁高聲遙問:“我的書信,給捎去了嗎?”這一問,不但體現(xiàn)出鄉(xiāng)思之切,也暗含在異鄉(xiāng)遠居的無奈。       
      該詞,從形式上看,似在效醉翁《元夕》的對比手法;從內(nèi)容上看,實則層層遞進。從雁來至雁往,從春約至秋問,把主人公鄉(xiāng)愁之深、鄉(xiāng)情之濃、鄉(xiāng)思之切以及客居異地的無奈得以充分表達。全詞,虛實并用,畫感強、動感足,增添了詞的浪漫色彩,提升了詞的靈性。

暮秋感懷

作者:袁海英 洛陽

連日西風柳葉黃,丹櫨點亮一園霜。

紅衣不為爭秋色,融化心頭些許涼。

賞析:李同軍 河南
      起句“連日西風柳葉黃”,短短七個字,從西風寒冽,連日不絕,到岸邊柳樹的葉子已經(jīng)失去了青翠,這就給我們呈現(xiàn)出了一派蕭條的秋日風光。承句由遠而近,把視線聚焦到眼前,“丹櫨點亮一園霜”,秋日是凋蔽的,同時也是多彩的,猶以楓燃霜后最為耀眼,這也是秋日里獨有的亮麗風景。
      轉(zhuǎn)結(jié)兩句由景入情,絲絲入扣。尤其是“紅衣不為爭秋色”一句,看似無奇,實乃精到。個人認為這里的“紅衣”一方面是指眼前的丹櫨,同時也在指代作者自己:丹櫨的紅艷當然是大自然的饋贈,不獨為爭妒秋色,而“我”的嬌艷,也同樣是天然玉成,既無關(guān)風月,也無關(guān)歲序,無非就是“融化心頭些許涼”罷了。
      春秋交替,世事無常。看淡了皆是云煙,看開了都是風景。袁老師的這首詩既富有深意,又淺顯易懂,于不經(jīng)意處道出大道理,很值得品賞。

約在秋季

作者:陳萬坤(自然) 山東

秋君盛意紅黃碼,碧落云輕雁陣鳴。

陌上因之堪醉我,風柔秀色色柔情。

賞評:李志成   山東
      讀陳萬坤老師的這首小詩,就像欣賞一幅色彩斑斕、云淡風輕、意境空靈的山水畫,怡人耳目,悅?cè)诵郧椋谛蕾p美景的同時,也體味到詩人那物我兩忘的境界和恬淡怡然的情趣。前兩句是詩人即興寫景?!扒锞⒁饧t黃碼”,秋天盛情熱烈,呈現(xiàn)出一派火紅金黃的景象,這里的“紅黃碼”用的妙,不禁使人聯(lián)想到當前使用頻率最高的“健康碼”,也暗含時間是當前疫情發(fā)生的秋季,實在是應時應景的吸睛之筆。“碧落云輕雁陣鳴”,承上句視野由近至遠、由地及天、由靜到動,眼之所見是空碧云輕,鴻雁長鳴,與大地山川的草木紅黃對比呼應,寥寥兩筆描繪了一派迷人秋色。第三句“陌上因之堪醉我”,是由寫景到抒情的轉(zhuǎn)折之筆,面對絢麗多彩,空澄雁鳴的美景,陌上詩人怎能不沉浸陶醉其中。結(jié)句“風柔秀色色柔情”,既是點睛之筆,也是升華主題之筆。此句用頂真的手法,把金風、秋色(姿容)、情感連在一起,融為一體,呼應題目,筆法巧妙,涵容量大。詩人身沐金風,直面美景,自然會情不自禁。仔細品味,不難發(fā)現(xiàn)句中兩個色字和兩個柔字,都是一詞兩指,色字既指景色又指姿容,柔字既指風柔景柔也指情柔,達到了人在景中,情因景生,情景交融的境界。結(jié)尾詞簡意豐,含蓄蘊藉,雋永悠長,耐人尋味,體現(xiàn)了絕句“情宜藏”、“味宜長”的要旨。
     本絕句雖題材平常,但詩人構(gòu)思獨特,所表現(xiàn)的意境卻是別致新穎的,樸實清新,透明澄澈,清邈空靈,給人以無盡的遐想。實乃一絕句佳作。

秋風里的劍舞

作者:益秀英 山東

金秋十月醉風光,柿果枝頭又沁香。

紅袖霞林欣起舞,青鋒三尺倚斜陽。

賞評:李志成 山東
      這是一首即事抒懷的絕句佳作。作品運用比興的手法,通過對秋日絢麗醉風光,紅袖青鋒舞夕陽的場景描寫,抒發(fā)了詩人怡然自得,情志盎然,積極樂觀的情懷。標題“秋天里的劍舞”,直接點明主題。詩的開頭用“金秋十月醉風光,柿果枝頭又沁香”起興,同時也交代了時間背景是風景醉人,柿果飄香的金秋十月,既是一年的豐收季節(jié),也暗含著對人生秋季的贊美,發(fā)揮了渲染氣氛,引發(fā)聯(lián)想,烘托鋪墊的作用。第三四句“紅袖霞林欣起舞,青鋒三尺倚斜陽”,是詩人吟詠的主題內(nèi)容。這里用借代的手法,以紅袖代女子,青鋒代寶劍;用隱喻的手法,用斜陽來比喻老年光景。生動形象地描寫錦霞輝映青林,紅袖劍舞斜陽的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雅人深致的審美情趣和積極向上的情懷。正可謂“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滿滿的正能量。
      本詩作詞句樸素自然,意蘊深長,稱的上詞淺意深,言近旨遠。這源于對生活的深刻體驗和對創(chuàng)作的積累感悟。

臨江仙·秋懷

作者:王克香(南極雪) 江蘇

滿目西風黃葉下,秋來兩鬢飛霜。流年只道是尋常。菊期三徑客,梅許幾重香。
淡漠蒹葭輕落絮,粉箋書盡衷腸。閑云漫卷過瀟湘。輕寒楓染赤,薄暮雁南翔。

點評:李紅
      淡語深致,韻味天然。尋常間見心見意。如褪了火氣的青瓷,無耀目繽紛的色澤,而自耐讀耐品。
      黃葉下,鬢飛霜,尋常而已,菊友梅朋,在徑在籬,相與清歡,別生雅致。更蒹葭漠漠,助添詠絮之思。粉箋鋪就,一暢閑淡之懷?;蛴行刂袎K壘,眼際藩籬,一如閑云漫卷,悠然遠逝。輕寒中楓色滟滟,雁影翩翩。不似“一縱詩情上碧霄”之豪言,不似“蕭蕭紅葉落西窗”之哀音,而自清雅,自生歡喜。稍嫌下闋著色過濃,尤其是結(jié)句,薄暮之雁微嫌破境。

    各卷詩友點評  



  香林卷  

秋之約

作者:于兆福(于文) 河南

纖枝如筆向云箋,邀我重陽汴水邊。

菊酒菊茶人滿座,一簾宋月掛西園。

注: 西園,宋代蘇軾等雅士雅集之所。

點評:高淑珍 江蘇
      從“菊酒菊茶”到“月掛西園”起句一支“云箋”邀請我來到“汴水邊”這個離別又是歡會的地方。穿越六朝至大宋來到今晚的重陽,感觸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的雅興。雖然作者用新韻在寫,而其中擁有的濃濃的古詩詞的情調(diào),值得學習推薦。

秋晨有約

作者:陳桂枝(書香亙古) 安徽

鳥語爭呼格外親,城郊漫步客來頻。

風吹落葉蓬途舞,露濯殘荷彼岸賓。

秋水微涼情澹泊,云心透徹我天真。

舉頭實小幼苗圃,搶拍彤彤曉日新。

點評:高淑珍
      雖不是春天的鳥語花香,卻有“鳥語爭呼格外親”之通感,深深感悟到劉禹錫“我言秋日勝春朝”的秋景,秋天的早晨漫步城郊,看著眼前那殘荷上的露珠,那一輪冉冉升起的暖陽,無不透露出作者滿心的喜悅之情。只是尾聯(lián)“舉頭實小幼苗圃”在整首詩中顯得突兀,此處轉(zhuǎn)而該收住整首詩意,這樣一句,不知從何處承接而來。

喝火令·秋游百花園

作者:張麗榮(秋子) 內(nèi)蒙古

小苑花爭艷,高枝鳥惹喧。滿椏紅果熟人前。嘗得個中滋味,甜脆有些酸。
漫步輕香里,閑聊綠岸邊。巧將清影入詩箋。愛這金風,愛這百花妍。愛這羽聲流囀,不忘再游園。


點評:高淑珍 江蘇

      秋日的百花園里鳥聲婉轉(zhuǎn),滿椏紅果,鳥兒歡快的在品嘗,人兒也來歡快的品嘗,酸酸甜甜,別有滋味,色香味在這首詩里盡情展現(xiàn),由不得“愛這金風,愛這百花妍。愛這羽聲流囀”流連忘返,不日再次會來這里的。整首詩寫得氣韻連貫,文辭優(yōu)美,格調(diào)清新,引人入勝。


相約秋季

作者:甘重新(甘草)  四川

登高感歲華,勝境賞黃花。

得趣從心讀,忘情任性賒。

柿紅塵不染,菊蕊潔無瑕。

莫笑歸來晚,秋光夕照斜。

點評:葉芹芹
      秋,是成熟的季節(jié)。那紅的楓葉黃的菊、金的桂花青的桔、橙的柿子白的蘆,無不令人目悅神怡。作者走入大自然,與秋來了個親密約會。五光十色的美景令其沉醉,待到夕陽斜落,方才帶笑而歸。通篇雖無華麗的詞藻,卻洋溢著愉悅的氣息,從側(cè)面反映出祥和的社會背景。作品脈絡(luò)清晰,語言流暢。嫻熟的寫作水平由此可見一斑。稍嫌不足之處,前兩句韻腳“華、花”連用,換個字,則更能彰顯韻律之美。


壬寅重陽羅漢山巔遠眺

作者:韓白圭(韓夫子) 湖南湘潭

金風蕩漾白云閑,曲徑危巖尚可攀。

萬壑秋光凝畫卷,一懷思念在鄉(xiāng)關(guān)。

登高只賞峰頭景,回首休驚鏡里顏。

撲面茅花疑帶雪,攜壺微醉古橋灣。

點評:葉芹芹
       起句“金風蕩漾”和“白云閑”,奠定了整首作品清新自然的意境。風蕩,云散,長空遼闊,野陌流光。片片尋根的落葉、行行南去的飛鴻,盡管不可遏制地勾起了懷鄉(xiāng)之情,但作者沒有頹廢沉淪,而是“休驚”鏡子里又老一歲的容顏,瀟灑地“攜壺微醉”。喜歡欣賞,直面滄桑。感悟境遇,懂得釋懷。這是顆熱愛生活的心,及時地、將喜樂傷感都化解在一壺濁酒中,令人回味……心情、詩境,推優(yōu),必然!

約  秋

作者:張倫(子虛) 河南

金秋如好女,綽約望中來。

露佩風環(huán)響,楓林菊圃裁。

攜游剡溪水,吟詠鳳凰臺。

長嘯豋高去,振衣何快哉。

賞析:劉玉玲(雨霖鈴)河南
       一.  把大自然時序流轉(zhuǎn)帶來四季變化的神奇力量,這種不可觸摸的事物,具象為“好女”,為主題“約秋”之“約”奠定了情理基礎(chǔ)和描寫對象??芍^別出心裁。
       二.  對秋姑娘的描繪精彩紛呈
      1. 亦人亦神,青春典雅:諸如綽約柔美與仙姿飄飄;佩露響環(huán)與染楓裁菊;攜游吟詠與長嘯振衣;登山臨水與天地倏行等等。
      2. 通過對秋姑娘多層面多角度的精彩描繪,可以大大激發(fā)讀者對秋天眾多美好事物的贊美和想象,使讀者得到美的熏陶。
       三. 作者古典文學修養(yǎng)深厚,創(chuàng)作中相關(guān)的知識典故信手拈來,并與詩中的意象相輔相成,共同完美表現(xiàn)了詩的主題。
      如詩中的“剡溪”,就曾在唐詩中頻繁出現(xiàn)。剡溪位于浙東,唐時經(jīng)濟與文化十分繁榮,旅游資源異常豐富。浙東籍的詩人有賀知章、秦系、羅虬、嚴維、靈澈等,加之李白等詩壇杰出人物,亦不遠萬里慕名來浙東游覽,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就出自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這首千古名篇。
      再如“鳳凰臺”,亦典出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梢?000多年前,鳳凰臺是飽覽“大江前繞,鷺洲中分”的絕佳勝境。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成為圖畫金陵山川和秦淮美景的千秋絕唱。
      顯而易見作者讓秋姑娘攜游剡溪水,吟詠鳳凰臺不僅僅是相得益彰的,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歷史厚重感。
      四. 作者充滿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愫,故在該作品中因情設(shè)境,因情采擷意象,可以說達到了“一切景語皆情語”的藝術(shù)境界,并能給讀者帶來真善美的藝術(shù)享受和情感共鳴。
      五. 營造有我之景,全面表達主題
該詩題目是《約秋》,如果只描繪表達秋,就偏題了,而這是許多人在創(chuàng)作中容易忽略的。該詩作者從頭至尾緊扣主題,用“望”、“響”、“攜游”、“吟詠”等視覺、聽覺和行為暗示作者與秋姑娘的同在,在這種有我之景中,情感的抒發(fā)往往是共情的。也就是說,詩中“攜游”、“吟詠”、“快哉”等呈現(xiàn),表面看是寫秋姑娘的,實則是詩人自己浪漫情懷的另一種表達。這種有相對難度的創(chuàng)作技巧,非爐火純青者難以駕馭。
      六. 作者詩心不老,作品氣韻生動,處處洋溢著蓬勃向上的青春氣息,著實令人感動和敬佩!

秋之約

作者:于兆福(于文)河南

纖枝如筆向云箋,邀我重陽汴水邊。

菊酒菊茶人滿座,一簾宋月掛西園。

注:西園,宋代蘇軾等雅士雅集之所。


詩評:王旭紅(紅袖添香)河南
      本詩畫面清新,韻味別具。詩句行筆流暢自然,思維靈動,給人以遐想。全詩一氣呵成,將讀者一步步帶入秋境。首句:菊俏重陽,心比天高。塑身如筆,書云箋之柬,緊扣主題。二句:承上句重陽之約,相聚汴水之濱。三句:又接前句,境入騷朋筆會,高朋滿座,品菊酒菊茶,游目騁懷。四句:既轉(zhuǎn)又結(jié),思接千載,化典巧妙。由明月東升,流光瀉銀,觸景生情,用"一簾宋月"把讀者帶到千年之前的北宋畫家李公麟創(chuàng)作的水墨畫——《西園雅集圖》中。頓覺宋韻繚繞,意境升華。妙極!很喜歡這首詩,賞學,點贊。

秋之約

作者:于兆福(于文)  河南

纖枝如筆向云箋,邀我重陽汴水邊。

菊酒菊茶人滿座,一簾宋月掛西園。

注:西園,宋代蘇軾等雅士雅集之所。


賞析:劉玉玲(雨霖鈴)河南
      一. 奇思妙想,先聲奪人
      絕句創(chuàng)作大抵遵循“起承轉(zhuǎn)合”之法,起承多為鋪敘,轉(zhuǎn)要伏筆到位,合要一語中的,令人拍案叫絕者為佳。該詩反其道而行之,首句即先聲奪人,以奇妙的想象,把“秋天對我”的邀請,賦予自然界的“纖枝”和“白云”,一個可寫,一個能送,不僅形象貼切生動,而且“云箋作請”出人意料,給人以大開大闔的自然美的藝術(shù)享受。
       二. 極具特色,余味無窮
      該詩內(nèi)容極具地方特色,“汴水邊”、“菊酒菊茶”、“宋月西園”等,無不呈現(xiàn)出作者耳熟能詳?shù)纳鐣詈彤數(shù)氐臍v史文化,表現(xiàn)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由衷熱愛和深情。尤其該詩收束句“一簾宋月掛西園”,不僅把歷史和現(xiàn)實無縫銜接起來,而且營造了“此夕何夕,今園古園,不辨騷客與先賢”之深邃朦朧的意境,讀來余味無窮。
      三. 語言流暢,節(jié)奏多變
      該詩用語樸實無華,自然流暢,雅而不俗,讀來朗朗上口。其中注意詩的節(jié)奏變化是其明顯特點。以該詩各句末三字為例:
      1.“向云箋”節(jié)奏是一二,
      2.“汴水邊”節(jié)奏是二一,
      3.“人滿座”節(jié)奏是一二,
      4.“掛西園”節(jié)奏是一二。
      節(jié)奏問題在律詩中是必須注意的,否則犯忌。雖然絕句沒硬性規(guī)定,但不注意就會流俗,或給人“口水詩”的印象。
      四. 匠心獨運,不著痕跡
      該詩雖是絕句,但作者在謀篇布局方面頗用心思。從詩的內(nèi)容看,三四句寫的是秋天雅集的盛況和詩人的感受,應該是“秋之約”的當時景,而前兩句則是追敘美好的秋天之約是怎樣啟動的,秋之約的時間地點是什么。如此創(chuàng)作方法也被稱為倒敘,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常用的方法,但在詩詞創(chuàng)作尤其在絕句這么短小的篇幅中運用,是有賴作者成竹在胸的藝術(shù)修養(yǎng)和創(chuàng)作技巧把控功力的。該詩由于倒序方法的運用,使得整詩雖短小卻波瀾起伏,妙趣橫生,且毫無斧鑿痕跡,當是大家手筆了。

  頒花卷  

約  秋

作者:張倫(子虛) 河南

金秋如好女,綽約望中來。

露佩風環(huán)響,楓林菊圃裁。

攜游剡溪水,吟詠鳳凰臺。

長嘯豋高去,振衣何快哉。

賞評:陳玲靜
       題目“約秋”,起筆第一句“金秋如好女”就點題了,告訴大家為什么要約秋。第二句“綽約望中來”緊跟著就如約相會,怎么相會?大家來看第二聯(lián)“露佩風環(huán)響,楓林菊圃裁?!弊髡吖P鋒一轉(zhuǎn),讓我們跟隨他一起欣賞風情萬種的“楓林菊圃”。聆聽優(yōu)美動人的秋得音樂旋律“露佩風環(huán)”,讓我們既用眼睛對嫵媚動人的秋一飽眼福,也讓我們耳朵真切享受到了動人心魄秋的旋律。動靜對比,虛實結(jié)合,意境營造優(yōu)美且銷魂。接著我們一起欣賞第三聯(lián)“攜游剡溪水,吟詠鳳凰臺?!薄柏呦?、“鳳凰臺”不但是我國兩個著名的風景區(qū),更是家戶喻曉的兩個名人典故。生動而形象的把個秋的“美”,活活生生的托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也讓我們隨著作者精湛的文筆,身臨其境的享受到了秋天的“嫵媚”。在這首律詩里起到了點睛作用。最后大家來欣賞尾聯(lián)“長嘯豋高去,振衣何快哉?!弊髡邇H僅用了上下聯(lián)各一詞組“長嘯”、“振衣”就把相約后愉快的心情抒發(fā)的淋漓盡致。同樣也感染了讀者。
        整首五律,不但讀來朗朗爽口,更讓讀者讀后身心愉悅。秋的魅力和約秋后的快樂,讓讀者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把劉禹錫“我言秋日勝春朝”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描寫手法高超老道,技巧運用拿捏的恰到好處,文筆酣暢流利,意境營造、情感抒發(fā)不但優(yōu)美酣暢,更能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無愧是一首絕妙的佳律,值得推薦,讓大家好好學習。

約在秋季

作者:曾海雁  湖北

柿果如燈懸處寒,楓叢搖曳葉流丹。

荻花像極雙親發(fā),惟恐心傷不忍看。

簡評:黨秀梅 咸陽
      詩人曾海雁的這首同題作《約在秋季》,遣詞用語、意象選擇、畫面布設(shè)尤顯別致,真的令人嘆服。
      起句“柿果如燈懸處寒”,一個“寒”字,就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diào)?,F(xiàn)實生活中,彤彤“如燈”的柿子高懸之處,總是給人帶來暖融融的欣喜。而這種場景在詩人眼里,卻是與“寒”連在一起。承句“楓叢搖曳葉流丹”,反而加深了詩人心頭“寒”的況味和濃度。
      接下來的“荻花像極雙親發(fā)”,可謂突兀中見奇巧、含蓄中顯淋漓。凡是生活的過來人,讀到這里,一定會被形神具現(xiàn)的詩語打濕雙眼。
      “如燈”的“柿子”,“流丹”的“楓叢”,“像極雙親發(fā)”的“荻花”,情和景相襯相映,渾然一體。既讓“惟恐傷心不忍看”落到了實處,又升華了主題,強化了情感基調(diào)。
      同是在寫“秋”、在懷“人”,能把悲“秋”和懷“人”如此無縫銜接,足見詩人駕馭文字能力的技高一籌。


  抱玉卷  

約在秋季

作者:周明舫  四川

江泥橋畔艷陽天,閨蜜同窗正少年。

九載相依渾似夢,一朝分別杳如煙。

常嗟蘭芷芳情絕,未料音容短信傳。

半世牽腸思念苦,金秋有約釜溪邊。

賞析:楊淑琴 陜西
      首聯(lián)以賦開頭,鋪陳追敘,”江泥橋畔艷陽天”交代地點、時間,并巧設(shè)懸念,引人入勝。春天此處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出句“閨蜜同窗正少年”作答,原來此處是多么令人難忘,因為是少女時代同窗共讀的母校。頷聯(lián)“九載”、“一朝"情真意切,"渾似夢"、“杳如煙”比喻貼切。"相依"、"分別"反義對仗尤佳,使詩意互相補充和映襯,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常嗟"緊扣頷聯(lián)“杳如煙”,十分緊湊,發(fā)出感嘆?!疤m芷”意象的設(shè)置成了詩眼,把少年的清純和志行高潔躍然紙上。正如辛棄疾的《西江月.和趙晉臣敷文賦秋水瀑泉》中所寫的:紉蘭結(jié)佩有同心,喚取詩翁來飲。周老師作品中秋天意象看似無卻真實在其中,那就是秋蘭。此處"蘭芷"與尾聯(lián)“金秋”呼應,手法確實老道。尾聯(lián)看似清淡,卻味之彌甘,耐人品味。特別是"溪邊"相約,不僅是同學之間的情意綿長,更是她們依舊如清流一樣,具有積極向上、秀潤萬物的抱負和志向,升華了境界。
      此詩最大的優(yōu)點,構(gòu)章巧妙,不落俗套。未花大量筆墨營造秋景,而是追敘同學的相識和分別,流露出閨蜜之間的深情厚誼。與毛公《七律.和柳亞子先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結(jié)識正值風華正茂,高談闊論,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而秋蘭的意象植入,大有蘭芷風暄我結(jié)佩,芙蓉水冷自揚舲的共同抱負和高潔志向,這么純真的友誼怎能不令人思念?
      其次,用詞典雅,多有出處。如"芳情"一詞就出自明代黃姫水的“不能將斷夢,番為攪芳情”。是的,蘭氣綿綿至今,幽香沒減,雖半世已過,我們夢想未斷,火熱的情懷依舊,重逢的喜悅,使此情更濃。與此同時,這首律詩將“閨蜜”、“短信"網(wǎng)絡(luò)流行語引入詩中,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很有時代氣息,值得借鑒。

相約秋季

作者:甘重新(甘草) 四川

登高感歲華,勝景賞黃花。

得趣從心讀,忘情任性賒。

柿紅塵不染,菊蕊潔無瑕。

莫笑歸來晚,秋光夕照斜。

賞析:周明舫 
      這首五律,首聯(lián)借用南宋詩人戴復古的“觀物驚心感歲華”,化用為“登高感歲華”。歲華,此處指草木,聯(lián)系下聯(lián)“勝景賞黃花”,勝景,指風景優(yōu)美,全聯(lián)的意思是:秋高氣爽,我登臨高處感受到草木蔥蘢,風景優(yōu)美,秋天讓我欣賞這遍野的山花。頷聯(lián)“得趣從心讀,忘情任性賒”,其意為:得趣之處,自然是心領(lǐng)神會;忘情之時,也讓自己的個性任其放縱賒侈一回。于是詩人盡情地欣賞大自然秋景之美。請看頸聯(lián):“柿紅塵不染,菊蕊潔無瑕”,柿子紅得象火,晶瑩剔透一塵不染,菊花清新的花瓣純潔如玉沒有一點瑕疵。因而面對如此美景讓詩人留連忘返興盡晚歸。所以尾聯(lián)寫“莫笑歸來晚,秋光夕照斜”。就是對這次相約秋季的圓滿總結(jié)。
      這首詩標題《相約秋季》,采用擬人手法,與秋季約會。實際是詩人秋游賞景,觀花得趣,忘情晚歸。因此給人一種別出心裁,耐人尋味的感覺。這正是體現(xiàn)詩歌的婉約美蒙朧美。


約  秋

作者:張倫(子虛) 河南

金秋如好女,綽約望中來。

露佩風環(huán)響,楓林菊圃裁。

攜游剡溪水,吟詠鳳凰臺。

長嘯登高去,振衣何快哉。

賞析:周明舫 四川
      這是一首寫景詠物抒情詩。詩的大意是:金色的秋天,婉如一位美麗的姑娘,她風姿綽約,濃妝艷抹,在我的相約中如期而至。她的玉佩帶著晶瑩的露珠,在金風中叮咚作響。她的盛裝是在火紅的楓林,在飄香的菊圃里剪裁制成,因而顯得艷麗多彩,香氣襲人。我和她攜手游覽過浙江的剡溪,又去京市鳳凰山的鳳凰臺高歌吟詠。我們游遍了名山大川,我們一起又登高遠眺,大聲呼嘯。此時抖掉衣服上的灰塵,我們進入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感到無比輕松愜意!    這首五律,題目新穎。將秋比作人和己相約。這種以擬人的修辭手法寫秋,是一種大膽的構(gòu)思,賦予了秋的生命,秋的情感,因而與人有相邀相約。描寫秋之美,用露佩、風環(huán)、楓林、菊圃等意象描繪出秋之色彩。用剡溪水、鳳凰臺等意象表現(xiàn)出秋之壯麗。用動詞攜游、吟詠,用動賓詞組長嘯振衣等表現(xiàn)與秋在一起的活動。特別是結(jié)尾讓意境升華,讀來生動有趣,耐人尋味!

約在秋季

作者:曾海雁 湖北

柿果如燈懸處寒,楓叢搖曳葉流丹。

荻花像極雙親發(fā),惟恐心傷不忍看。

賞析:張麗敏 河北
      這期稿件佳作頻頻,閱覽下來想對這首小詩談?wù)勎业淖x后感。不當之處,敬請諒解。       
      題目《約在秋季》內(nèi)容側(cè)重在秋,從柿果、楓叢、荻花,如燈懸處寒、葉流丹、這些物像一看遍知。他的特點是一句,一物一景象。四句表達貌似關(guān)聯(lián)不大,卻又環(huán)環(huán)相扣氣脈順暢。只是通篇讀下來缺少題目中”約“的成分,與誰約,約什么沒有交代,由此可見在題目中這個“約”存在的意義不大。不如換作秋望、秋思等(個見,僅供參考)。
      第一句描寫高處。其中“懸““寒”都是說柿子像燈籠一般掛在不勝寒的高處,第二句描寫遠處,遠到只能看到一團一團的像流霞一樣霜染紅的楓林,這兩句除了從感覺上、視覺上、方位上描寫秋天的景象以外,看不出他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像極”了散落的珠子。第三句”荻花“的出現(xiàn)還是如此,與一二句并列的存在!直到“像極”的出現(xiàn)才發(fā)生轉(zhuǎn)機,“雙親發(fā)”用荻花的白引出第四句“惟恐心傷不忍看”,這時如一根似有似無的線把各句串連,由景入情,觸景傷情,才使前面所述的各自為營的畫面出現(xiàn)的合情又合理。
      章法技巧是作品的衣裳,要表達的思想才是作品的靈魂,作者將這決定這個作品成敗的關(guān)鍵運用的恰到好處,使人由衷生贊?!拜痘ㄏ駱O雙親發(fā),惟恐心傷不忍看”其實這詩搶入眼簾的是這句。就是這句使平平的、寫秋的詩作脫穎而出。由荻花的白聯(lián)想到雙親白發(fā),聯(lián)想到又一歲即將過去,而不敢想、不忍看,和秋自然而然扯上關(guān)系。然而句尾不敢想、不忍看的是白色的狄花,還是父母雙親的花發(fā)呢?不得而知,卻給人留下共鳴和無盡的想象。秋,在詩人筆下多是傷感的、離別的、思念的,作者這首依是傷感的。然此傷感非彼傷感,他傷感的是父母一歲一秋的流逝,容顏的老去,這個立意就別出心裁。對秋即有與眾不同的表述,又給讀者深刻的思考空間,甚至對作者增加幾分敬意。孝敬父母關(guān)愛老人是中華美德。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流露,從所觀、所感到的秋,不自覺把筆觸拉到這上面來,使得整首詩厚重而有分量,不單單是寫秋這么簡單了。
      末了附小詩一首表示敬意:
墨海詩書緣伴來,天南地北共吟懷。
今題一首呈君閱,拙筆實難描絮才。

約在秋季

作者:程源紅 安徽

萬物蕭疏霜意濃,刪繁就簡對寒風。

莫言秋老無花發(fā),且看一彎山里紅。

賞析:劉月秋 遼寧
      秋天的色彩,從讓人陶醉的五彩斑斕,到令人感覺悲涼傷感的萬物蕭索,給我們太多的視覺沖擊和由此引起的心理變化。無邊的落葉,遠去的大雁,初起的北風…晚秋時節(jié)的凄清讓人難免產(chǎn)生悲秋情感。但是,縱然再無花開也不要悲觀失落,看山彎里那叢艷麗的山里紅,在秋風中招搖著生命獨有的風采,已點亮我們的眼睛和心中的希望。 
      這首詩的亮點恰在結(jié)句,以動態(tài)的鮮艷的色彩來給我們的視覺感知快樂,甚至可以條件反射到味蕾和嗅覺,火紅的果實在一派蕭索的晚秋景觀中是令人矚目精神振奮的,仿佛一幅主基調(diào)為灰色的畫,被幾點朱紅提升到美的空間,既蒼涼又倔強并且充滿希望。感謝作者以這種形式給我們以生活的啟迪。    作者詩筆起落處皆有詩心詩情,脈絡(luò)通暢,語言樸實。唯首句的“蕭疏”一詞和承句的“刪繁就簡”感覺意重復,是否改后面一詞為直觀些的詞更好些?

秋日隨筆

作者:劉月秋 遼寧

最難舍處是清秋,因勝春光更一籌。

霜氣偏涂楓葉暖,長天卻看碧云悠。

誰說情脈割能斷,雁有歸期停亦留。

待寄相思朝與暮,關(guān)山遙望幾回頭。 

 賞析:張麗敏
      這首七律首句“最難舍處是清秋",特別是“清秋”前面配上“最“煽情的“難舍”開門見山,一句切中要害,一提筆就抓住讀者的眼球。不錯,我也喜歡秋天,不光是“因勝春光更一籌”而是這一句也確實觸動了我心底那根思鄉(xiāng)的弦。這也是經(jīng)典之筆。同時用倒裝的手法,為下一句”因勝春光更一籌“出場鋪設(shè)道路。

      承句“霜氣偏涂楓葉暖,長天卻看碧云悠”是對“秋光更勝春光”的分別闡述,但他的闡述并不單是從秋天常見的“霜、楓葉、天、 云”這些物象開始的,而用“偏涂”這種擬人的手法展現(xiàn),用“暖”這讓人一讀起來就能感覺溫度的字眼,來攪擾人心?!坝啤币彩侨绱?,它不單是一個動詞、形容詞,而是它在這首詩中放射給人一種閑的狀態(tài),一種慢的心境。真如題目“秋日隨筆”所道的感覺,秋日的午后。一個人, 一杯茶,沉思著與“勝似春光的秋光隔窗而坐,遙遙相望。這是快捷湊,高強度下生活的人夢想的生活,這又是植入人心引起共鳴的一筆。 當然以上都是在感覺上,視覺上對秋的描寫,轉(zhuǎn)句“誰說情脈割能斷,雁有歸期停亦留”,用自問自答的手法,由景入情,從閑入境。從這里開始轉(zhuǎn)入,誰說情脈割能斷呀,連雁子飛離時也會時不時地回頭。更何況我呢?結(jié)句繼續(xù)在“雁”字上作文章,連大雁都是如此,可是我呢!多想請它稍微停一停,待我將對家鄉(xiāng)朝與暮的相思一并遞上,以解鄉(xiāng)思。這一串情感謀劃只用“待”“遙望”“幾回頭”幾個字來完成,且收放自由!

      回過頭來再看劉月秋老師最難舍處的“清秋”,是不是比更勝春光的秋光更勝一籌的,應是因這勝似春景的秋景所觸及的,回也回不去,忘也忘不掉的對舊情、舊景的感念之情躍然紙上,耐人尋味。更別說運用了倒裝,擬人,反問、自問自答等手法,含蓄委婉地刻畫出秋這一思鄉(xiāng)主題。劉老師筆法嫻熟,構(gòu)思巧妙。同是秋思,卻表現(xiàn)的清麗落俗。堪稱個中高手,令我學習的榜樣!

  古韻  

甘山賞秋

作者:李永清

一年秋色好,攜友向山行。

霜葉漫天燦,丹霞遍野明。

獨吟思妙句,相語寄高情。

未到云深處,已聞鴻雁聲。

賞析:袁海英
      三門峽甘山紅葉,早聞盛名。詩人攜友登山,行吟其間,實乃快意之事。首聯(lián)真接點題,起興自然,一如口占。頷聯(lián)承興而發(fā),視野閎闊,意像斑斕。頸聯(lián)由視覺轉(zhuǎn)為聽覺:境入深處,情不自禁,淺吟低唱,相互交流。尾聯(lián)詩人發(fā)出了由衷的感嘆:還未到最佳觀景之處,卻已聽見南歸之雁的鳴叫聲,對秋天的向往與對美好時光勿勿流逝的惋惜之情糾結(jié)在一起,很容易與讀者產(chǎn)生共鳴。詩到此戛然而止,仿佛意猶未盡,其實這正是詩人的高明之處,弦外之音更能激發(fā)讀者的遐想,正所謂此地無聲勝有聲。
      縱觀全詩,詩人并沒有在結(jié)構(gòu)布局上下功夫,而是依照時間順序,采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起承轉(zhuǎn)合自然流暢,情節(jié)意像環(huán)環(huán)相扣。語言風格上更是樸實無華,用近乎口語化的詞語創(chuàng)作出意境優(yōu)雅、音韻和諧的律詩,更能反映出詩人高超嫻熟的藝術(shù)手法。我認為情真自然,格律嚴謹,兩者完美結(jié)合,是此詩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可貴之處。


暮秋感懷

作者:袁海英 洛陽

連日西風柳葉黃,丹櫨點亮一園霜。

紅衣不為爭秋色,融化心頭些許涼。

賞析:王飛鴻
      秋天色彩斑斕,為人稱道,然感時令蒼涼,嘆懷常有,吟詩賦詞者,自古至今比比皆是,無非悲喜。本詩格調(diào)偏向積極,讓人在失意中頓生些許慰藉。作者首句鋪墊季節(jié)氛圍,西風蕭瑟,柳葉泛黃,已是暮秋。次句借著進行對比,園中的櫨葉披紅著彩,那鮮艷的神韻照亮了清冽的霜華,傲然臨風,獨樹一幟。三四句運用擬人化手法,把丹櫨比喻成紅裝女子,明眸皓齒,翩翩而立,但是她不是為了與秋爭色,而是帶給人一絲溫暖,心頭的涼意隨之融化。全詩景為鋪陳,重在抒情,在絕句有限的篇幅內(nèi),呈現(xiàn)給人們不一樣的感受,讀來眼前一亮。


甘山賞秋

作者:李永清

一年秋色好,攜友向山行。

霜葉漫天燦,丹霞遍野明。

獨吟思妙句,相語寄高情。

未到云深處,已聞鴻雁聲。

賞析:王飛鴻
      甘山乃是三門峽一張靚麗的風景名片,登高攬秋為許多人所向往,一山紅葉,滿懷逸情,此可謂詩人的一篇踏秋賞秋游記。

      通過作者的白描,我們恍如看見一行興趣盎然的游客,徜徉于紅黃疊彩的海洋,艷羨之情溢于臉上。頷聯(lián)為我們描述了紅葉的壯觀,燦若云霞,堪稱視覺之盛宴,流連于此,不由人不動情。頸聯(lián)繼而轉(zhuǎn)向人的內(nèi)心感懷,不但惹起了作者的詩興,而且同行之間相互交流,已然陶醉,雖是抒情,畫面感也很強,興致勃勃,躍然紙上。結(jié)句陡然一提,詩情為之升華,雖未到山頂,卻聽見了雁鳴悠悠傳來。這也是作者的內(nèi)心獨白,云深意喻人生至境,尚未到達,卻不得不面對時光的催征,無限感慨都付一聲雁,令人浮想聯(lián)翩。全詩樸實自然,節(jié)律流暢,不事雕琢,水到渠成。


暮秋感懷

作者:袁海英 洛陽

連日西風柳葉黃,丹櫨點亮一園霜。

紅衣不為爭秋色,融化心頭些許涼。

賞析 文麗君  洛陽     

      常言道七絕難為,寫好了詩味最足。我欣賞袁海英老師的這首七絕《暮秋感懷》,托物言情,詩味之足,詩味之厚,全在情與景的交感上。

      起句:連日西風柳葉黃,開篇用賦的手法交待季節(jié)是肅殺之氣濃烈的暮秋,衰敗之色加之寒氣襲人,心理難勉涼意滿滿。承句:丹櫨點亮一園霜,選丹櫨這一物象,運用興的手法,點亮二字擬人,生動形象地寄托著詩人的情感。點量的不是可燃物,點亮的是霜,紅與白的對比強烈不?這才是情感與物象的激烈碰撞,將會產(chǎn)生不凡。承句也是該首七絕的傳神之筆。轉(zhuǎn)句:紅裝不為爭秋色,承上啟下,轉(zhuǎn)的好,為結(jié)句作好了充分的鋪墊。結(jié)句:融化心頭些許涼。些許的涼意被丹櫨融化了,這是精神的暖,這是意境的暖,這是升華了靈魂中的暖。積極向上。

      詩有言中之物,物外之言。這首七絕作到了。


水調(diào)歌頭.望終南

作者:董建成

南山攏翠綠,長望竟悠然??v情輕拂金風,喬木已斑斕。清影輝斜搖曳,林靜幽深無語,唯聽澗溪潺。欲吟清詞調(diào),心上恐驚弦。
如夢令,清平樂,意猶閑。金樽莫負醇酒,暢享美時鮮。切切曲中惆悵,念念曾經(jīng)過往,人世問艱難,秋去冬來復,匆促莫偷閑。


賞析:王綿民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位于陜西省境內(nèi)秦嶺山脈中段,古城長安(西安)之南,“壽比南山”、“終南捷徑”等典故的誕生地,是中國重要的地理標志。
作者用一種悠閑之情,遙望終南山,其欣喜之態(tài)盡顯。上闋首句以“攏翠綠”領(lǐng)起,把對終南山的總體印象展示給讀者。接著用“悠然”二字,表達了此刻的心情?!翱v情”二字,是作者心情曠達的最好描述,“輕拂金風”,可見作者此刻是多么的愜意。斑斕的喬木,在作者眼里,是那樣的秀美,那樣的富有魅力?!扒逵拜x斜搖曳,林靜幽深無語,唯聽澗溪潺?!辈捎娩侁惖氖址ǎ枋隽私K南山之美,美在清影斜暉、美在林靜幽深、美在溪水潺潺。此刻,作者陶醉于終南山之美、之靜、之幽、之靈,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道家之青詞調(diào),想吟詠以此抒發(fā)情懷,又唯恐心受震撼而有弦驚之感,通過這兩句,自然引起下闋里,對現(xiàn)實、對人生的思考。
      下闋一連串列舉了兩個詞牌,其實,是借此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如夢令、清平樂,皆為小令詞牌,作者想要表達的其實是一種悠閑之情,緊接著“意猶閑”三個字就給予了解釋。“金樽莫負醇酒,暢享美時鮮。”作者以此發(fā)出了莫要辜負眼下的美好時光,盡情享受人生的感慨。同時“切切曲中惆悵,念念曾經(jīng)過往”又發(fā)出了對人生過往的思考,不禁又有些悵然若失的感覺,以此感覺到,作者悟透了人生。唯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有此才情,才能觸景抒情,從生活中提煉出人生的妙言金句?!叭耸绬柶D難”,世道多滄桑;“秋去冬復來”,任歲月匆匆,秋去冬來,逝者如斯,人生是這樣的短暫,所以,作者要規(guī)勸大家“匆促莫偷閑?!蓖瑫r,也是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
      總體分析,該詞上闋寫實,下闋抒懷,一實一虛相得益彰,是一首借景抒情,以情抒懷,思考人生的精品佳作。該詞起承轉(zhuǎn)合不留痕跡,自然流暢,層次分明,結(jié)構(gòu)嚴謹,語言優(yōu)美,作者的文字駕馭能力特別強,詞風婉轉(zhuǎn)清麗。從中我們學到了:情以真為美,情以純?yōu)橐?,情以自然為上,這也是詩詞創(chuàng)作的要訣,很值得我們學習。

  長江卷  

清平樂 · 約在秋季

作者:趙阿麗(禪心)吉林

風吹云散,告別南飛雁。霜染層林紅爛漫,景色這般好看。
誰舉火把歡迎,高粱燦燦情濃。再拾香詞雅句,與秋相約同行。


賞評:劉占才
      趙阿麗老師這首詞,簡潔明快,語言流暢。表達了熱愛秋天,相約秋天,與秋同行的主題。
      詞的上闋,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寫了天高云淡,北雁南飛,層林盡染,漫山紅遍的秋天美景。這幾句與其他寫秋的作品相比沒有什么特殊之處,但卻為下闋的抒情做了鋪墊。
      詞的精彩在下闋。下闋前兩句,以擬人的手法,把高粱寫的火紅燦爛,情意畢現(xiàn)。最后兩句直接抒情,詩人要以“香詞雅句”記錄秋天,描寫秋天,并且與秋同行,深深的表達了對秋的熱愛,有力的突出了主題。
      詞作開始平鋪秋景,渲染氣氛,最后高潮突起,直奔主題。干凈利落,戛然而止。


約在秋季

作者.劉國英(四季)  吉林

心系飛鴻在遠天,登高把酒兩相牽。

若非楓葉層林染,忘卻香江會客船。


賞評:劉占才
      劉國英老師這首詩,以滿含深情的筆觸,寫出了秋之約,秋之思,秋之戀。
      詩的前兩句情景交融。首句“心系飛鴻在遠天”,一語雙關(guān),“飛鴻”既指眼前的飛鴻,又暗指遠方的離人?!靶南怠倍?,則表達了深深的思念之情。第二句“登高把酒兩相牽”,以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直接表達了雙雙的思念之情。
      第三四句,寫“楓葉層林染”的秋景,進一步提醒了自己, 勿忘“湘江會客船”。這秋景進一步觸發(fā)了秋之思,秋之戀。情由景生,  景染情濃。至此,相約在秋季,思念在秋季的主題已表達的淋漓盡致。

約在秋季

作者:李洪信(詩墨長河) 吉林

走進蕭疏北欲寒,秋聲萬籟過樓欄。

一簾幽夢風揉碎,半畝芳情雨打殘。

室外青黃傷感易,杯中冷暖釋懷難。

尋常草木通天意,悟道深層自達觀。

賞評:秦淮
      整首詩,寓情于景,寓理于情,自然流暢。
      首聯(lián)交代自然規(guī)律,萬籟秋聲無法阻擋。頷聯(lián)順勢夢因為秋風而凋零,情因為秋雨而憂傷,如此自然蕭瑟之景躍然紙上。
      情自景發(fā),頸聯(lián)之情水到渠成?!笆彝馇帱S”容易感傷,而“杯中冷暖”卻難以釋懷,也就是內(nèi)在的心路歷程何以平復。
      人生亦如草木一秋,在生命的沉淀中淡定從容,樸素簡靜。尾句是全詩主旨的升華,詮釋了生命的真正意義,豁達亦是一種美麗。

  東方卷  

秋  懷

作者:劉建朝  陜西

一杯濁酒為誰斟,兩眼潸然淚難禁。

眺望中秋天上月,可憐游子亂離心。

賞  析:王春香  河北  
      這是一首觸動心弦的思親詩篇。中秋月之夜,離愁萬緒,思潮翻滾,短短二十八個字,淋漓盡致的展示了詩人的情懷。
      起句以設(shè)問方式開篇,“一杯濁酒為誰斟”?引發(fā)讀者思考,掀起感情的波瀾,設(shè)下懸念,引起下文。承句并沒有直接回答思念的對象和原因,而是緊抱首句直抒難耐的情懷,“兩眼潸然淚難禁”。心潮波瀾起伏,情不自禁的潸然淚下,難以抑制,情感進一步深入。沒有轟轟烈烈的詞語,樸實的敘述引起讀者的共鳴。轉(zhuǎn)句巧妙自然,點名寫作背景,這是一個特定的日子,“眺望中秋天上月”,中秋月圓,合家團聚,共享人間美好,但是詩人卻不能如愿,觸景生情,情由景生。結(jié)句月圓人不圓,可憐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只能遙望家鄉(xiāng)祈盼團圓。點明了主題,巧妙回應了開頭提出的問題。不禁讓人想到“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的情懷,真是余音裊裊。
      總攬全詩,結(jié)構(gòu)嚴謹,一氣呵成,語言平實,近乎白描手法,宣泄思念之情。從表面上看是寫個人情感,往深遠考慮,也是在寫國家,今年的中秋,正是大陸臺灣關(guān)系緊張的時候,兩岸親情相依,祖國統(tǒng)一是億萬人的期盼,寶島臺灣就像游蕩在祖國懷抱之外的游子,那份迷亂的心不知何時才能安謐。


鷓鴣天·秋約

作者:宋厚仁(海天一色)江蘇
露約深秋雁約寒,黃花正瘦引香先。夜來水冷江流月,客去身孤背影山。
隨云去,伴風還,霜華盡染發(fā)絲間。滄桑換得詩情句,句里冰心一片天。

賞  析 :楊彩芹  河北
      這是一首寓景于情,于詩言志的鷓鴣天佳詞。上闕:起句:詩人充分描寫客觀事物,點明時間“露約深秋雁約寒,黃花正瘦引香先”,一個“瘦”字加深了景色描寫,讓讀者體會了絲絲涼意。承句:“夜來水冷江流月,客去身孤背影山”寫作者所見,有淡淡的失落嗎?下闋:轉(zhuǎn)句“隨云去,伴風還,霜華盡染發(fā)絲間”,著墨情感,也是對自己一個最好的回答。不僅讓人聯(lián)想到“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上云卷云舒?!痹娙说那閼迅Q見一斑。主題繼續(xù)深化,合句:“滄桑換得詩情句,句里冰心一片天”這里有“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碑惽ぶ睢U鬃髌返囊饩扯溉话胃?,藝術(shù)感染力極具增強,迸發(fā)出的情感閃閃發(fā)光。一個灑脫、豁達、品性高潔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
      全詞飄逸脫俗,音律和諧優(yōu)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余韻綿長。令人回味、品味無窮。

千秋歲·約賞粉黛亂子草

作者:趙梅紅 山東
虹橋長越,隱隱岑山列。臨繡陌,寒香澈,天孫飛紫錦,裁就羅裳疊。風扶起,婆娑一地胭脂雪。
極目云天闊,粉黛絲絲纈。驚艷了,清秋節(jié)。盈懷多況味,著意題詩葉。斜陽外,忘機人別東山月。

賞析:石秀霞
      這首詞為我們描繪了秋景秋情。詞人觸景生情,把眼中所見,心中所想,以至于忘我的情懷悄悄地貫穿了進去。
      起首二句,寫遠見之景,并暗自點名時節(jié)?!昂鐦蜷L越,隱隱岑山列”,“虹橋,岑山”為我們鋪排了約賞的焦點。橋美,一起長列行遠的還有山,“隱隱”二字,把遠見及對美的渴望表達了出來。入眼的繡陌何等華麗?撲鼻的清香,在清秋時節(jié),更加吸引游客的迫切之心,為下文做了情境的鋪設(shè)。“寒”暗暗點明時節(jié),用得恰切!
      接下來兩句,詞人緊緊抓住粉黛亂子草的形狀和顏色,發(fā)揮驚人的想象力,織女織就紫錦,裁制層層疊疊的羅裳,誰不愛這么美的華裳和景象呢?詞人的眷愛之心溢于言表,迎風撲面而來,妖妖嬈嬈的粉黛亂子草,如同紛紛揚揚的胭脂雪,此情此景,浪漫如斯,夢幻如斯,怎不攝人魂魄呢?悄悄地把人帶入進去,這正是詞作的微妙之處。
      下片開始轉(zhuǎn)入抒情。放眼望去,天高云闊,粉黛花細細密密,如此的精美,情之所至,又怎不讓詞人思緒萬千呢?人們往往悲秋,多見黃葉落而生悲,蒹葭白而青春不再的憂慮。而恰恰此時,粉黛如花,如此熾烈,把往日的憂愁悲緒一燃而光。反生出“驚艷了,清秋節(jié)”的贊嘆,隨之自然而然的把滿懷的情趣情味,隨心所欲地表達出來,題詩吟句,都是陶醉陶然。
      詞到結(jié)尾,一行人已經(jīng)渾忘了夕陽已去,東山升起明月一輪。此時的詞人,已自有了陶淵明的意境,一切都在悠然當中,忘卻了世俗的名利糾纏,醉入這一川的粉黛花間。至此,相信讀者已忘機。
      總之,詞人想象豐富,極善詞工,移情即景,最終一份真情流淌期間,讀來頗感真性情也!

秋日寄情

作者:楊巧玲  江蘇

云淡高天碧,紅楓又染霜。

閑情生百感,舊夢拾殘香。

四季幽歌渺,一行清韻長。

秋風來入墨,過往詠成章。

賞析:李寬  遼寧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輕寒可人的秋日,恰是人們易于生情、抒情、寄情的時節(jié),本詩的主人公何嘗不是如此!她的細裊秋情由何而生,又欲寄往何方?讓我們沿著她的詩路,一一解讀。首先,詩人著筆于秋天景物的描述:天高云淡,碧空如洗,蒼穹高遠而空闊;經(jīng)霜的楓葉,紅于二月鮮花,丹楓凝重而潑辣。正是天地的景物,敞開了詩人的情懷,激發(fā)出詩人的情愫,成為引發(fā)詩人秋情的客觀條件。其次,詩人從景物移向現(xiàn)實,“逍遙自旦暮,于以暢閑情。”閑情逸致,令人易思考,易感慨,可閱古今,可懷家國,可考天物,可發(fā)情懷。而詩人就是在閑暇時,憶想起往事,百感交加,余香繚繞,詩人的秋情便由舊夢和百感而發(fā)端。再次,詩人在現(xiàn)實中又轉(zhuǎn)入思憶,一年四季“空居寂以欷,左右自幽歌”,然而幽婉歌聲隨著時間流逝越發(fā)不清晰了,可是,“家藏何所寶,清韻滿瑯函”,只有那些曼妙詩文愈顯珍貴久長,于是乎詩人便把秋情寄托于詩章。最后,詩人或感慨“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文思陡變,要拈一縷秋風入墨,把過去的故事寫成詩章,讓秋韻和詩韻交融,或引向碧霄,或點染楓葉,或寄情百感,或抒發(fā)舊夢,或譜入幽歌,或歸于清韻,這含蓄、新奇和深遠的意境,必是詩人秋日寄情之所向吧!縱觀該詩,其主題鮮明,勾畫了詩的形體;結(jié)構(gòu)嚴謹,搭建了詩的骨架;立意新奇,賦予了詩的靈魂;語言質(zhì)樸,構(gòu)成了詩的肌膚。由此,一個有血有肉,樸實無華,活靈活現(xiàn)的詩的活體展現(xiàn)在了讀者眼前。

秋   懷

作者:劉建朝  陜西

一杯濁酒為誰斟,兩眼潸然淚難禁。

眺望中秋天上月,可憐游子亂離心。

點評:宋厚仁   
      情感起伏完整,一人、一月、一杯酒、兩行淚、情景交融。開篇情緒直下并置懸念,第二句更至情結(jié)愈重使懸念入深,承轉(zhuǎn)句以景記實,結(jié)尾呼應解疑,上下一氣呵成情思分明。轉(zhuǎn)結(jié)兩句感覺稍有拼湊。


中國紅館

《華東卷》編委會

主編:林建華

執(zhí)行主編:封學美 潘承勇 李傳芬 謝洪英

副主編:王來賓 王勤 虞通達 葉芹芹 吉洪花 徐泮珍 和志紅 梁周泉

終審:潘承勇

《紅沙果詩韻》編委會

主編:張相奎

副主編:浦生紅

制作: 胡云綺
收稿: 劉春一

《長江詩詞》編委會

主編:陳琳

副主編:卓榮謙

審核:周祥鳳 于若蘭  鄒德安

終審:韓曉光  劉占才

推廣:陳世軍

《東方詩詞》編委會

主編:高存廣

執(zhí)行主編:劉忠芳  趙梅紅

副主編:楊彩芹  王廣義  陳宗照  王春香

監(jiān)理:盧忠霞  葛慶軍


研學中心輪值主編
田成明  張曉飛  王偉  郭軍民 
張學祥  董本鵬  胡寧

外宣部長
陳業(yè)秀  虞通達  王勤 
李洪偉  張相奎  陳琳  高存廣

總編

胡   寧

執(zhí)行總編

彭鳳霞  陳小青  吳艷芳 

余新  任云霞  林建華  田成明

副總編

姚成華 朱憲華 馮錦娜 嚴行慈 吳國榮 

林巧兒 封學美 潘承勇 吳戌 卓榮謙 王榮炳 

總編室主任

龐艷榮  馬艷紅  李草兒 

李傳芬  謝洪英  王媛  吉洪花

副主任

高淑珍  趙學藝  張小紅  張軍霞 袁海英  

高存廣  楊玉巧  莊蘭香  呂靖  蔡萍

張涵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