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沈榮均《荔枝敘事》

 運華文字館 2023-04-28 發(fā)布于湖北

荔枝許是世上最鮮美的水果。

楊貴妃就享有玄宗的專寵——頒旨筑驛道,快馬送鮮荔,只為博美人露齒輕歡。左手貴妃,右手“貴妃荔”。是貴妃寄寓了不可告人的愛情夢想,還是荔枝攀附貴妃,以妖嬈身段?

世間好果子那么多,千寵萬寵,偏偏挑個荔枝,要說沒有年輕女子的任性,是很難說服人的。曾經(jīng)在史書中,讀到一段貴妃年少時的南國經(jīng)歷,覺著我們這些虛位道德高度,喜歡大聲嚷嚷的讀書人,似乎就沒跳出過紅顏禍水的慣性思維。安史之亂,被后人栽給一個女子,對貴妃已經(jīng)不公平,現(xiàn)在又落到荔枝頭上,更像是個現(xiàn)代派的灰色幽默。

荔枝有啥錯?是鮮美太絕世,還是它牽扯的兒女私情過于超前?

楊貴妃獨占荔枝,李隆基雖不情愿,也要跟著折騰。嘴上不明言,內(nèi)心估計挺排斥。長安城本不產(chǎn)荔枝。玄宗想到了向南的巴蜀,那是貴妃的童年。便有了“荔枝道”,有了長安快遞。據(jù)說,途中奔赴千里,馬不停蹄,到一驛站,換匹接力。有人說為了給長安城唐明皇和楊貴妃送下山鮮荔,千里馬都跑死了幾回。甚至有更離譜的——為了送達一個荔枝包裹,竟然要換乘良馬八匹。

唐明皇專享荔枝的私情,雖然是兩人自己的事,無功利,也沒啥公害,但終究還是付出了輿情代價。代價就是那八匹千里馬。千里馬是啥?讀書人的自我暗示。吃個荔枝跑死了千里馬,這下好了,動了讀書人的奶酪,有人不樂意了,在詩歌里拐著彎子罵。

誰知這一罵,荔枝火了。

唐明皇和楊貴妃吃巴蜀鮮荔枝,算是唐朝最為奢侈的口福,一下把荔枝吃紅,還吃成全球影響力,吃出千年文化,倒是出乎他倆的預料。

荔枝本為中國原產(chǎn),后引種到四面八方,現(xiàn)在貌似連大洋彼岸的美洲大陸也有了。海南島、廣東廉江、廣西靈山、福建莆田,以及四川宜賓、瀘州,現(xiàn)在尚有大量野生荔林存在,都是我國作為荔枝原產(chǎn)地的活證。

東晉常璩《華陽國志》記載,僰道就產(chǎn)一種叫“荔枝”的尤物。晉司馬彪《郡國志》也說,先秦居于蜀地宜賓的僰人“多以荔枝為業(yè),園植萬株”。看來,先秦時的古蜀地,已經(jīng)在嘗試推廣荔枝的產(chǎn)業(yè)化了。宋《太平御覽》引《廣志》道:“犍為僰道,南廣荔枝熟時百鳥肥,其名曰焦核,小次曰春花,次曰胡偈,此三種為美。次鱉卵大而酸,以為醢和。率生稻田間。”此段文字,交代了蜀中荔枝,至少三個品種的性情和滋味。西漢初,南越王趙佗曾向漢高祖貢荔,是最早關(guān)于帝王與荔枝的史實。到了漢武帝時,劉徹為吃荔枝,干過一件蠢事。劉徹算是個書生,按理說他應該知道“橘生淮南為橘,生于淮北為枳”的說法。水果往往水土不服,但荔枝有多嬌氣,超出了劉徹的認知。于是,轟轟烈烈筑扶荔宮,搞農(nóng)業(yè)高科技,嘗試移植荔枝于長安。應該說,劉徹是有想法的,有想法就要允許失敗。他的想法當然告吹了。告吹了不要緊,別遷怒于人。劉徹最后對種荔不成的下屬,處以極刑,以掩飾自己的不自信。就此事,我對歷史學家推崇的這個漢武帝沒啥好感。

關(guān)于荔枝的種植,唐以前只有文獻記載?,F(xiàn)在能夠看到的活文物,最老可述至唐朝中后期。福建莆田宋氏祠堂有一株已存一千二百年的荔枝樹,叫“宋公荔枝”,今天的名字叫“宋家香”。憑什么說此樹是唐朝的?有文獻記載為證。宋嘉祐四年(1059年),大書法家蔡襄寫了篇美文《荔枝譜》里談道:“宋公荔支(枝),樹極高大,世傳其樹已三百歲?!庇纱松纤萃茰y,此樹或植于唐朝天寶年間。也就說,這棵樹的種植年代大體與明皇貴妃食荔時代吻合。

樹立正確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觀念是當今時代發(fā)展和我國國情的需要。“創(chuàng)業(yè)”具有一定的獨創(chuàng)性與開拓性,它基于學生對于創(chuàng)業(yè)理論與企業(yè)管理理論的理解,體會創(chuàng)業(yè)過程與企業(yè)運營管理。在學前教育工作中,對于引導新的教育理念,創(chuàng)立新的教育思想,需要多數(shù)的管理人才的輸入。如今的中國大力需要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人才并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shè)創(chuàng)新型國家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關(guān)鍵。我國現(xiàn)階段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不強,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大量的應用型人才,因此應用型本科教育符合我國的情,創(chuàng)業(yè)造就了大量有活力的新企業(yè)與新的生命力。

唐明皇和楊貴妃吃荔枝,今天稀松平常不過,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要招致詬病了。為了他倆的那點口福,竟然我行我素搞了個勞民傷財?shù)摹百F妃荔”工程,負面影響得有多大?

喜歡文罵的書生杜牧,看不順眼了,作了首《過華清宮》說事:“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前兩句,烘托事件背景,相當于影視大片序幕。那么宏偉鮮美的場景,只為迎接一個明星的登場。誰?有說楊貴妃的,有說荔枝的。我認為,這場描述天寶年間的大戲里,貴妃和荔枝非是人物或道具獨指,而是二位一體。后兩句,說事件。“一騎紅塵”,書生的慣用手法,想說啥,欲言又止。杜牧還是想多了。大片止于“妃子笑”。有人說寫實,描繪美人的驚艷一笑。也有說描繪荔枝打開包裝那一刻之細節(jié)。也許都對。沒有冗長的對白,沒有贊美。此處無聲。只有時間永恒。長焦距,定格,然后淡去……

杜牧借此事,諷喻帝王的奢靡之風。楊貴妃吃荔枝,也被后人作為名人軼事記錄在案?!缎绿茣钯F妃傳》就說:“妃嗜荔支(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shù)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睌?shù)千里的長途勞頓,味未變!乖乖,可想而知,馬真的如風一樣快!荔枝下樹后,不保鮮,一日后色香味俱無。唐人用啥保鮮快運呢?有人說用豬油,也有人說用竹筒。我想更可能是雙層竹筒套筒,中空放一層水,途中再換冰涼泉水、井水。但又不能濕染果子,大概用生宣牛皮紙包裹,外面再敷設(shè)一層厚厚的豬油,隨時可保持荔枝處于恒溫保濕狀態(tài)。

品嘗荔枝,圖的就是個鮮感。唐朝詩人白居易在忠州(今重慶忠縣)任刺史,請人畫巴峽荔枝,他自個兒題了《荔枝圖序》,極盡文字功夫,描繪其色香味:“荔枝生巴峽間……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仙果配美文,美文鮮果互動?!独笾D序》是我讀過的關(guān)于水果的最上乘的文字,卻也隱含了淡淡的遺憾。文中提到荔枝色香味雖然天下第一,但是不能過夜。這不就是拐著彎子說吊話——紅顏薄命嗎?文中只字未提美人,但是我們繞過去繞過來,腦子里怎么都是白居易筆下的娘娘:“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仨恍Π倜纳?,六宮粉黛無顏色。”(《長恨歌》)唐天寶十五年(756年),美人在南逃途中馬嵬坡,死于非命。那一年,美人三十七歲。

繼續(xù)說荔枝。到了宋代,荔枝已名聞天下。宋人為了讓外地人吃上鮮荔枝,也想了些匪夷所思的辦法。徽宗時,福建人為了貢鮮荔枝,“以小株結(jié)實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闕下,移植宣和殿?!保ā洞疚跞街尽罚┦钦f挖一棵結(jié)了果的小荔枝樹,搞個土冰柜,連土帶樹放進去,送到汴京,供皇帝和后妃們賞吃。這算是最早的荔枝采摘體驗記錄,辦法也算奇葩到底了。皇帝趙佶于是寫詩,向后宮人和眾書生,吹噓他拍腦殼弄出來的形象工程:“密移造化出閩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宣和殿移植荔枝》)這主意的確有些腦洞,不過叫一次性移植,第二年就枯了,要吃還得從頭來。

宋人的笨方法,活脫脫迂腐書生吃貨的性情使然。事實上,荔枝北移,的確也有成功的。明人文徵明《新荔篇》,說:“仙人本是海山姿,從此江鄉(xiāng)亦萌蘗”。對此說我保持懷疑。因為之后誰也沒聽說過長江以北有過移種荔枝。

回到貴妃荔,到底從哪兒來?宋人離唐朝最近,意見也不統(tǒng)一,至少有三種說法:有說嶺南,有說福建莆田,有說巴蜀。司馬光持“嶺南說”,“妃欲得生荔枝,歲命嶺南馳驛致之?!保ā顿Y治通鑒》)蔡襄不同意,“唐天寶,妃子尤愛嗜涪州(今重慶東北部荔枝),歲命驛致。”(《荔枝譜》)蘇東坡是蜀人,支持蔡襄,“永元荔枝來交州,天寶歲貢取之涪”(《荔枝嘆》)。從常識看,嶺南和福建都不太現(xiàn)實,按唐代驛傳速度“詔書日行五百里”算,嶺南要十天左右,福建更長點。從巴蜀涪州等地,過秦嶺,發(fā)長安,兩三日即至。物流載具——馬,須負重前行,跑得自然慢一點,大約一周就到了?!爱敃r以馬馳載,七日七夜至京,人馬斃于路者甚眾。”(《方輿勝覽》)我想,像荔枝這樣的保鮮品,唐人不太可能舍近求遠。

楊貴妃喜歡荔枝,是打小的習慣。那時候,她隨父親曾經(jīng)生活于蜀地?!短茋费a》就說:“楊貴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然方暑而熟,經(jīng)宿則敗,后人皆不知之。”這是后代史家的春秋筆法,本來是客觀記述,但從稍顯煽情的文字,也能看出作者的批評態(tài)度。此段史料說明巴蜀在唐時就已盛產(chǎn)荔枝,當然亦是楊貴妃出生于四川的鐵證。

楊貴妃吃的荔枝產(chǎn)于四川哪里呢?《華陽國志》《郡國志》《太平御覽》引《廣志》,說巴蜀荔枝原產(chǎn)“僰道”。僰道大約指岷江、金沙江交匯的四川樂山以南犍為、宜賓、瀘州一帶水路兩旁淺山丘區(qū),當時居住的主要土著部落叫“僰人”。今天在兩江沿岸和興文山區(qū),還有他們的崖墓和懸棺。在漢唐宋元時,岷江、金沙江水道就是南方絲綢之路要道。宋代地理志史《太平寰宇記》提到,瀘戎荔枝均為貢品,戎州貢荔枝煎,瀘州貢鮮荔枝。宋人羅大經(jīng)筆記《鶴林玉露》說,“唐明皇時,一騎紅塵妃子笑,謂瀘戎產(chǎn)也”,明確了楊貴妃吃的荔枝產(chǎn)于四川瀘州和宜賓(宜賓在唐宋時叫戎州、敘州)一帶。宋代的《方輿勝覽》還專門對蜀中所產(chǎn)的荔枝有過品鑒,“蜀中荔枝,瀘、敘之品為上。涪州(今重慶涪陵)次之,合州(今重慶合川)又次之”(注:涪州和合州也在宜賓、瀘州下游長江水道上)。

既然唐宋時,蜀地瀘州和戎州的荔枝那么有名,自然就少不了文人們著詩文歌詠。

唐人杜甫在永泰元年(765年)六月到戎州散心,地方名人楊使君就是用當?shù)禺a(chǎn)的紅殼荔枝盛情款待了他?!爸乇棠榇壕?,輕紅擘荔枝。”(《宴戎州楊使君東樓》)“京中舊見無顏色,紅顆酸甜只自知?!保ā督鈵炇住分唬┒鸥φf,荔枝可當下酒菜,解悶。這是最早提到荔枝與情緒的關(guān)系。

宋人歌詠荔枝,最有名的是蘇東坡。東坡家鄉(xiāng)眉州并不盛產(chǎn)荔枝,這并不影響東坡先生對荔枝的喜愛,甚至超過家鄉(xiāng)最有名的盧橘(枇杷)。東坡謫貶嶺南,借荔枝,傳遞人生觀:“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保ā痘葜菀唤^》)一天吃三百顆荔枝,若不是夸張,就是強迫癥。按蘇東坡的性情,不至于強迫自己不停吃荔枝,聊以打發(fā)日子。除了耳熟能詳?shù)摹痘葜菀唤^》之外,《荔枝嘆》和《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也對荔枝極盡贊美之詞,甚至與江鰩柱、河豚之類的神仙食材等而視之:“似開江鰩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保ā端脑率蝗粘跏忱笾Α罚┐嗽姷慕Y(jié)尾也挺有意思:“我生涉世本為口,一官久已輕莼鱸。人間何者非夢幻,南來萬里真良圖。”我曾在杭州品嘗過莼羹和鱸湯,并不以為滋味比吾鄉(xiāng)爛大市的藤藤菜和大草魚,要高明到哪里去。便難以理解晉代的張翰,何以為了兩道菜品就辭官還鄉(xiāng)。但是蘇東坡理解。東坡不遠萬里趕赴嶺南荒地,因了那點可憐巴巴的口福,打算就此終老,于是,我們相信,日食三百顆嶺南荔,不是強迫癥,而是在言說人生態(tài)度。

同時代的北宋人黃庭堅,也遇過杜甫、蘇東坡一樣的處境。元符元年(1098年),黃庭堅被貶至戎州為任。我們能想象到黃庭堅的不開心。不開心咋辦?也是沒事就吃荔枝寫荔枝解悶。“今年戎州荔子盛登。一種柘枝紅出自遏臘平,大如雞卵味極美。”(《與王觀復書》)“五月照江鴨頭綠,六月連山柘枝紅?!保ā洞雾嵢蔚朗忱笾τ懈腥住罚叭针⑤p紅三百顆,一味干寒?!保ā独颂陨场だ笾Α罚袄笾?,常以遺生……且與一班半點,只怕你沒丁香核?!保ā锻h行》)首首郁悶,首首解悶。只因荔枝從中化解。看來,荔枝真的適合文人失意時,當個寄托。黃庭堅說的紅殼荔枝“柘枝紅”,與當年楊使君招待杜甫的是同一種。此果一般六月熟。詩中的馬湖江即流經(jīng)宜賓、瀘州的金沙江?!岸∠愫恕?,就是現(xiàn)在當?shù)剡€在產(chǎn)的“小米子”荔枝。

北宋人曾鞏也寫過一首荔枝詩:“……仙衣裁剪絳紗新……只有昭陽第一人。”(《荔枝四首》之一)曾鞏沒到過瀘州、戎州、敘州,但他的荔枝詩里提到“絳紗(囊)”,就是瀘州合江原產(chǎn)品種。當然,這種稀缺的小眾品,鮮有人知。有一個人知道。誰?“昭陽第一人”楊玉環(huán)。唐人杜牧詩中提到的“妃子笑”,名氣比“絳紗”大,也是瀘州合江原產(chǎn)出品。

南宋人陸游在蜀地嘉州(今樂山)、敘州(今宜賓所轄)做過地方官,在嘉州時曾作著名的《登荔枝樓》。“平羌江水接天流,涼入簾櫳已似秋?!保ā兜抢笾恰罚├笾窃跇飞綍T,為唐宋名樓,明清前已毀。陸游此詩,談到登樓情緒并不高,而且只說到樓名,未涉及荔枝?!白砝锲珣z江水綠,意中已想荔枝紅?!保ā度f州放船過下巖小留》)《萬州放船過下巖小留》一詩說他在淳熙四年(1177年)冬,剛接到朝廷“知敘州(今宜賓轄)事”,未及上任,立馬就想到了蜀中荔枝。這是陸游第一次在詩中提到四川荔枝。

嘉州任上時,陸游還寫過《感舊絕句》?!谤Z黃酒邊綠荔枝,摩訶池上納涼時?!保ā陡信f絕句》之一)《劍南詩稿》里另外收錄了《荔子絕句》兩首,詩中“驛騎星馳亦快哉,筠籠濕露手親開”“怪道酒邊光景別,方紅江綠一時來”都是說他懷念敘州、戎州的荔枝。陸游離開四川到江南,有朋友送他福州莆陽荔枝名品“皺玉”“星球”,少了蜀中荔枝那種難忘的味道?!靶乔虬櫽耠m奇品,終憶戎州綠荔枝?!保ā镀侮栶A荔子》)荔枝名品,快遞至臨安,上手時還是含露帶珠一樣新鮮,但是陸游沒興趣,他的記憶只認蜀中出品。

南宋還有位詩人范成大,在路過瀘州合江時,一看到荔枝,眼睛都亮了?!案事赌梢活w冰,露秾冰厚更芳馨?!保ā缎吕笾λ慕^》)在范成大的眼里,瀘州荔枝不只是避暑神品,還是詩人的靈感觸發(fā)器。

楊貴妃、杜甫、黃庭堅、陸游等人吃過的蜀中瀘州、戎州荔枝,是一種原生態(tài)野生馴化品種。這種荔枝原產(chǎn)于岷江、金沙江、沱江三江所夾淺山丘區(qū),以及往東延伸到重慶涪陵、合川、萬州,以長江為主干,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烏江諸江交匯狹長地帶,我取了個名字叫“荔枝走廊”。白居易說“荔枝生巴峽間”的“巴峽”,即位于“荔枝走廊”東段。唐朝詩人張籍《成都曲》提到成都也有荔枝,“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有人認為張籍沒到過成都,詩中場景,多是道聽和想象。

白居易和張籍同時代的薛濤專門寫過一首關(guān)于家鄉(xiāng)四川的荔枝詩:“傳聞象郡隔南荒,絳實豐肌不可忘。近有青衣連楚水,素漿還得類瓊漿?!保ā稇浝笾Α罚┭亚嘁陆叧霎a(chǎn)荔枝與傳聞的南國象郡荔枝對比,雖未交代具體產(chǎn)地,我分析她說的是嘉州荔枝,因為薛濤出道時,曾以青年文官身份(西川節(jié)度使幕僚)寓居嘉州。

蘇東坡的老家在眉州三蘇祠,宋時就種植有荔枝樹。除了嶺南的荔枝,蘇東坡也寫家鄉(xiāng)的荔枝。東坡在杭州任上時,家鄉(xiāng)朋友來訪,忽然想起當年離開家鄉(xiāng)時,與好友在故園三蘇祠共同手種的荔枝,還約定若干年后荔枝掛果再見?!袄笾χs”,多年后東坡也念念不忘,“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荔子已丹吾發(fā)白,猶作江南未歸客”(《寄蔡子華》)。東坡先生詩中的那棵荔枝樹,20世紀80年代都還能掛一兩顆果子,后來終于還是枯了,算是老死的。此詩里的荔枝,與其說是東坡味覺記憶的勾連,不如說是先生的鄉(xiāng)愁在發(fā)酵。之后謫貶惠州,一天大食三百顆荔枝,置口福疲勞于不顧,更是將“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的強迫癥情緒放大到極致。蘇東坡當年手種的荔枝,現(xiàn)在陳放在三蘇祠里,供游客瞻仰——近千年的生長年輪,佐證了三蘇祠的遺傳基因。如今,園工們又新種了一棵接力,那樹也是能掛果。一棵老荔化石,一棵少年青春,現(xiàn)在都成為網(wǎng)紅。

三蘇祠的老荔,是不是宋代的“柘枝紅”“丁香核”品種,我沒有吃過,不敢亂說,三蘇研究專家堅持認為,它就是傳說中的東坡荔。東坡荔是書生意氣式的說法,顯然帶有個人對于先生的仰慕,正如宋時的眉州荔枝即便無法正常掛果,也不影響東坡的荔枝情結(jié)一樣。我愿意相信三蘇祠的老荔疙瘩,就是東坡先生詩中所言自己“手栽”的那棵故園荔,作為東坡精神家園的符號,自成一族,自在千年。就算植物學意義的草木,我也以為這種可能性的大概率。畢竟,三蘇祠的荔枝樹,活過了千年是事實。何況,新的那棵已經(jīng)成功引種,把荔枝掛果的緯度真切往北挪移了三度。刻板的物候?qū)W家,據(jù)此判斷眉山的草木生長環(huán)境正在改良,或已經(jīng)接近宋代的水平——這一點,我是深信不疑的——就像我固執(zhí)地以為三蘇祠的老荔疙瘩,就是先生與好友分別時手栽,同那棵新種的青春荔一樣,尚未成為化石,卻有著化石的恒久和力量。

以蘇東坡為代表的唐宋詩人抒寫的四川荔枝詩,一般認為具有物候?qū)W的證據(jù)意義。有人研究后,認為嘉州、眉州,以及更北一點的成都,在唐宋時仍少量產(chǎn)荔枝,屬于長江“荔枝走廊”西北延段。荔枝的嬌氣在于它只能抵抗零下四攝氏度左右的低溫下限。長江“荔枝走廊”滿足這個起碼條件,應是中國緯度最高的荔枝原產(chǎn)地,大致位于北回歸線與長江重疊地帶。此地多江匯合,又是四川盆地到云貴高原緩沖區(qū),陽光、雨水和常年氣溫環(huán)境,恰適荔枝生長。

先秦時,瀘州、戎州開始馴化野生荔枝,唐宋時,已是大規(guī)模、大范圍引種。因唐朝氣候溫暖,宋朝寒冷些,種植區(qū)漸漸往南退至嘉州、瀘州、戎州(敘州)一帶。有學者認為唐朝巴蜀地區(qū)出產(chǎn)早熟品種,我認為不對,還是晚熟品種,不過唐朝氣溫高,荔枝早熟而已,比如楊使君招待杜甫的紅殼荔枝在唐朝六月就熟了,現(xiàn)在要遲一月。以杜甫沒有專門歌詠過成都荔枝為由,推測成都、梓州等地在唐朝時不產(chǎn)荔枝,我認為也有問題,很可能是有荔枝,但不能正常掛果。蘇東坡和黃庭堅也未專門描繪過眉州荔枝的色香味,很大可能宋時眉州的荔枝也難正常掛果。蘇東坡在老家故園種植的荔枝,其寄托意味大于實際意義。

瀘戎原生荔枝品種,直到今天仍存小規(guī)模分布。在宜賓和瀘州,現(xiàn)在還活著上百棵五百年甚至一千年以上的古老荔枝樹,作為文物財富保護了下來。在瀘州張壩,在合江密溪,樹齡二百年以上的多達數(shù)千棵。張壩、合江的老荔,與今天我們吃的有別,果子小,酸甜適度,遠遠都能聞到一種沁人的果香。果子也不像市場上流行的那么大、那么甜,當?shù)厝私小靶∶鬃印薄八崂笾Α?,就是古人詩中的紅殼“柘枝紅”“丁香核”,不過今天的叫法通俗,古人的叫法雅致。關(guān)鍵是此物有著梅一樣的虬曲,然枝葉茂盛,一棵樹成就一片綠蔭,看上去又不像梅花那么嶙峋滄桑,特有生氣。宜賓長寧竹林中,發(fā)現(xiàn)一棵千年老荔,皮剩下不到巴掌寬,現(xiàn)在還掛果。更奇怪的它有五根枝丫,三丫掛酸果,兩丫掛甜果。這種原生荔枝在農(nóng)歷六月底七月初采摘,比嶺南荔枝約遲一月熟。我去瀘州張壩和合江考察,正值農(nóng)歷五月中旬。老荔枝樹,有的正掛果,有的遇歇年。當?shù)厝苏f,酸荔枝舍不得摘吃的,神仙果哩。千百年來,農(nóng)人就是把它們當綠色神靈供養(yǎng),才保護到今天。趁人不注意,悄悄溜進林子里偷摘一顆吃,發(fā)現(xiàn)味道真是特別:原生態(tài)的酸甜,滋味毫無修飾,關(guān)鍵吃起來,的確有一點點欲熟未熟,七分酸,兩分甜,以及那種不可名狀又似曾相識的青澀、野性和生動。那是不是就是詩人常說的,上輩子留下來的記憶?今天的流行品種,已經(jīng)若干代改良,無論色香味都顯夸張,吃三五顆還行,再吃即膩,隔夜,連味道都想不起來了。像蘇東坡那樣,一天吃三百顆荔枝,真的可能是豪放派詩人故意放大的某種情緒。

于是,我大約明白了,為啥當年楊貴妃喜歡荔枝。自由派的美人,從小生活于蜀地,除了讀書學藝,日常吃啥玩啥,規(guī)矩都由自己定,無所拘束,好不快活。這跟荔枝的品性一致,溫柔,本色,嫵媚也是從骨子里隨性流淌的,從姿色到風情,怎么也“做”不了,愈“做”愈掩飾不住,那一股子十二三歲花季女子的,青澀和小野性。

文人說這叫存天真,思無邪。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