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黃庭堅《清平樂·晚春》

 天下有憂 2023-06-25 發(fā)布于廣東
黃庭堅《清平樂·晚春》

      晚春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詞句注釋
1、寂寞:清靜,寂靜。
2、無行路:沒有留下春去的行蹤。行路,指春天來去的蹤跡。
3、喚?。簱Q來。
4、誰知:有誰知道春的蹤跡。
5、問?。汉魡荆儐?。取,語助詞。
6、黃鸝(lí):黃鸝:又叫黃鶯、黃鳥。身體黃色自眼部至頭后部黑色,嘴淡紅色,啼聲非常悅耳,食森林中的害蟲。益鳥。
7、百囀:形容黃鸝宛轉(zhuǎn)的鳴聲。囀,鳥鳴。
8、解:懂得,理解。
9、因風:順著風勢。
10、薔薇(qiáng wēi):花木名。品類甚多,花色不一,有單瓣重瓣,開時連春接夏,有芳香,果實入藥。

【評解】
這首詞寫的是惜春之情。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語道破,結(jié)語輕柔,余音裊裊,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gòu)思巧妙,設(shè)想新奇,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意境。全詞俏麗、新警、宛轉(zhuǎn)、含蓄,表現(xiàn)了山谷詞的風格。

【集評】
      明·沈際飛:“'趕上和春住’,'喚取歸同住’,千古一對情癡,可思而不可解?!?《草堂詩馀四集·別集》卷一)
      清·吳衡照:“山谷云:'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ㄛ旁疲?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躺皆疲?怕此際春歸,也過吳中路。君行到處,便快折河邊千條翠柳,為我系春住?!~同一意,山谷失之笨,通叟失之俗,碧山差勝。終不若梁貢父云:'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歸?!癁闉⒚撚兄?。”(《蓮子居詞話》卷一)
      薛礪若《宋詞通論》:山谷詞尤以《清平樂》為最新,通體無一句不俏麗,而結(jié)句“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不獨妙語如環(huán),而意境尤覺清逸,不著色相。為山谷詞中最上上之作,即在兩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著此等雋美的作品。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山谷詞云:“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蓖踔鹂驮疲骸叭舻浇馅s上春,千萬和春住?!斌w山谷語也。
      虢壽麓《歷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是首惜春詞。耳目所觸,莫非初夏景物,而春實已去。飄然一結(jié),淡雅饒味。通首思路回環(huán),筆情跳脫,全以神行出之,有峰回路轉(zhuǎn)之妙。

      《清平樂·春歸何處》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詞作。這是一首感嘆時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詞,作者以凄婉的筆法,抒寫了對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體現(xiàn)了詞人對美好時光的熱愛、眷戀、癡情和追求。上片寫春天的歸去。作者將春擬人化,起句發(fā)問,既點明尋春、惜春旨意,又透出愛春、傷春情緒。接著又以對春天的體貼關(guān)懷,寫春去無痕。“若有”兩句用浪漫的筆法表達自己的愿望,寫出了對春天的依戀深情。下片寫夏季的到來。作者先以嘆問點明春天已無蹤跡,進一步表現(xiàn)惜春的沉痛,接著,想到黃鸝定會知道。然而,人、鳥語言不通,所以又添一層煩惱和沉痛。結(jié)尾以黃鸝“飛過薔薇”寫出尋春最后的一線希望也破滅了,薔薇暗示了夏天已經(jīng)到來。與一般惜春之詞不同,這首作品不以景物描寫為主,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專寫其尋春,表達對春天的愛戀,所以全詞空靈蘊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創(chuàng)作背景
      徽宗崇寧二年(1103),黨禍已起,蔡京立元祐黨人稗,黃庭堅被除名,編管宜州。有詩題為《十二月十九日夜中發(fā)鄂諸,親舊攜酒追送,聊為短句》,這“十二月”是崇寧二年(1103)十二月,黃庭堅至崇寧童年二月才過洞庭,五、六月間方抵達廣西宜州貶所。此詞的內(nèi)容是“惜春”,而實際是影射時局。此送春詞作于貶宜州的翌年,即崇寧四年(1105)。同年九月黃庭堅便溘然長逝于宜州貶所。

====
黃庭堅詞作鑒賞

  此為惜春之作。詞中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xiàn)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和追求。

  此詞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征。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象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此詞高妙處,于它用曲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故先是一轉(zhuǎn),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她同住。這種奇想,表現(xiàn)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和追求。

  下片再轉(zhuǎn)。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xiàn)實世界里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線希望,希望黃鸝能知道春天的蹤跡。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術(shù)境界里去了。

  末兩句寫黃鸝不住地啼叫著。它宛轉(zhuǎn)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見黃鸝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開,說明夏已來臨。詞人才終于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乎是回不來了。

  此詞為表現(xiàn)惜春、戀春情懷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語的質(zhì)樸語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詞的構(gòu)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歸何處,一心要向別人請教;無人能知時,又向鳥兒請教。問人人無語,問鳥鳥百囀,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詞人自己又無法理解,這比有問無答更可嘆。最后,鳥兒連“話”都不“說”,翻身飛走。這番妙趣橫生的抒寫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
賞析
      《清平樂·春歸何處》,北宋詞,作者黃庭堅。此詞為惜春之作。詞中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xiàn)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和追求。

      上片以發(fā)問起調(diào)。作者沒有描寫落花流水春殘景象,也沒有表現(xiàn)悼紅惜綠的傷春情懷,只由問春而至尋春,其徘徊寂寞之情態(tài),希冀駐日回景之衷腸已躍然紙上。

      下片以反詰句承接,將上征下癡語奇想輕輕宕開,而將惜春尋春之情,引入更奇妙的境界,黃鸝是春天的使者,她或能知道春天的蹤跡。何不住問之?但人情鳥語難通,尋春愿望終成泡影。不僅春之芳蹤仍無處尋覓,且詞人心頭的憂傷之情愈發(fā)加重了。當看到黃鸝趁著風勢飛過夏季開花的薔薇時,詞人終于清醒地意識到春去夏來的現(xiàn)實。詞中蘊含著一層深似一層的感情,把作者惜春的心態(tài)寫得活靈活現(xiàn)了。

  這是一首惜春詞,表現(xiàn)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下片惜春之無蹤影可以追尋。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語道破,結(jié)語輕柔,余音裊裊,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gòu)思巧妙,設(shè)想新奇。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意境。

  上片開首兩句“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币砸蓡柧洌瑢Υ旱臍w去提出責疑,春天回到哪里去了,為什么連個蹤影也沒有,一個“歸”字,一個“無行路”,就把春天擬人化了?!叭粲腥酥喝ヌ?,喚取歸來同住?”兩句,轉(zhuǎn)而詢問有誰知道春天的去處,要讓他把“春天”給叫喊回來。這是一種設(shè)想,是有意用曲筆來渲染惜春的程度。使詞情跌宕起伏,變化多端。

  下片過頭兩句,把思路引到物象上,“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奔热粺o人能知道春天的去處,看來只好去問黃鸝了,因為黃鸝是在春去夏來時出現(xiàn),它應該知道春天的消息。這種想象也極為奇特,極富情趣。后兩句“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這是對現(xiàn)實的描述。上面想象春天蹤跡,也許黃鸝可以知道,然而嚶嚶鳥語,誰人能解?它不過也是自然中的一小生物而已,僅看一陣風起,它便隨風飛過薔薇花那邊去了。于是春之蹤跡,終于無法找尋,而心頭的寂寞也就更加重了。

  詞中以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xiàn)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和追求。全詞構(gòu)思新穎委婉,思路回環(huán)反復;筆情跳脫,風格清奇;語言輕巧,淡雅饒味;有峰回路轉(zhuǎn)之妙,有超軼絕塵之感。

====
【賞析二】
  
  對黃庭堅的詞,歷代毀譽不一。宋代陳師道說:“今代詞手,惟秦七、黃九耳,唐諸人不逮也?!保ā盾嫦獫O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二引)晁補之說:“黃魯直間作小詞,固高妙,然不是當家語,自是著腔子唱好詩?!保ㄍ希┣宕愅㈧谈赋庹f:“黃九于詞,直是門外漢?!保ā栋子挲S詞話》卷一)這些話雖各執(zhí)一端,但都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黃庭堅現(xiàn)存近兩百首詞中,品類很雜,高下懸殊,不可一概而論。只是這首《清平樂》,傳誦至今,向來獲得好評。
  
  在古代詩詞中,以“惜春”為主題的作品何止千百篇。因此詞人寫這類作品,必須取新的角度和用新的手法方能取勝。
  
  此詞好就好在寫得新穎、曲折,風格清奇,語言輕巧,詞味雋永。它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征。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像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若詞人僅限于這樣點明惜春的主題,那也算不了什么高手。此詞高妙處,在于它用曲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好像蕩秋千,既跌得深、猛,又蕩得高、遠。此詞先是一轉(zhuǎn),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她同住。這種奇想,表現(xiàn)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和追求。
  
  下片再轉(zhuǎn)。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xiàn)實世界里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線希望,希望黃鸝能知道春天的蹤跡。為什么呢?因為黃鸝常和春天一同出現(xiàn),它也許能得知春的訊息。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術(shù)境界里去了。
  
  末兩句寫黃鸝不住地啼叫著。它宛轉(zhuǎn)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見黃鸝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開,說明夏已來臨。詞人才終于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乎是回不來了。
  
  像這樣一首短詞,幾經(jīng)曲折,含蘊著一層深似一層的感情。詞人從惜春到尋春,從希望到失望,從不斷追尋到瀕于絕望;終于懷著無可告慰的心情,為美好事物的消逝陷入沉思中去了。
  
  黃庭堅在詩詞創(chuàng)作中,常喜歡掉書袋,發(fā)議論,甚至堆砌典故,化用前人辭句,并自詡為“奪胎換骨”、“點鐵成金”。這首詞卻無此類弊病。僅結(jié)尾與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詞末句“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意境稍嫌重復。但這充其量只是“偷意”,仍不失為一種高格。
  
  有人認為這首詞“結(jié)語暗寓身世,大有佳人空谷,自傷幽獨之感”,不妨聊備一說。但從全詞看,這種說法顯然跟通篇的主題不合。一首詞不能是上半寫“惜春”,下半又變成寫“自惜”。如果這樣寫,勢必造成主題的不統(tǒng)一。
  
  讀這首詞,感情的波瀾常會隨著詞人筆底的波瀾一同跳動,一同變化。使人覺得:春天是可愛的,要珍惜春天,別讓她輕易流逝!

====
鑒賞
這是一首惜春、傷春的小詞。從古至今,以“惜春”為主題的詩詞何止千百,然大多陳陳相因,了無情趣。這首小詞卻能以獨特的感染力傳唱千古,這是得益于作者選取的新奇角度,以及運用的新奇手法。它的高妙之處,便在新穎、清奇、雋永三詞。作者寫惜春之情,沒有過多地涉及春天本身的逝去,而著重寫人和物與春天的互動,賦予春天以人的性情和生命的氣息。上下闋結(jié)構(gòu)上各以一個問句總領(lǐng),每闋自成問答,上下闋又形成對比,顯得工整而意味雋永。

上闋以詢問春之歸處開篇,發(fā)問之時,一種惜春之情已經(jīng)流露,下句又以“寂寞”二字渲染,“無行路”再寫其孤獨、彷徨的神情,加重了傷春的情緒。傷春之極便轉(zhuǎn)而尋春,然上文已寫明作者不知春之歸處,所以他只能希望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便能告知自己,以便再度喚來春天同住。這是多么癡情的念頭! 前人寫惜春、傷春之情,多是通過抒情或者寫景來鋪張哀傷,最后歸于無限的閑愁或者自我的勸慰。但本詞中,黃庭堅卻用自問自答、自我幻想的方式來寫自己的心緒,非常巧妙地把傷春之情寫活、寫深了。與黃庭堅同時代而略早的王觀《卜算子》詞有“若到江東趕上春,千萬和春住”一語,跟這首詞比較類似,不過王詞只是被動地“趕”,這里卻是主動地“喚”,更顯癡情。

過薔薇,是否預示著春天就躲在薔薇的彼方,抑或只是用擬人的手法寫黃鸝惱恨人對自己的“百囀不解”,又抑或只是因為連黃鸝也不知道春的歸處,所以黯然飛離。實際上,薔薇的盛開已經(jīng)標志著夏天的到來,作者“尋春歸”的幻想,到此也完全破滅,黃鸝的迎風而飛,是否也代表著他凌亂飄搖的心緒?

我們看到,在這樣一首短詞里,作者能巧妙地寫出曲折波瀾,手法非常高明。詞是一種適合表達微妙情緒、適合寫得曲折生動的文體,而黃庭堅能很好地利用這個特點。明代陳廷焯說“黃九于詞,直是門外漢”(《白雨齋詞話》),恐怕是過于偏激了。(姚蘇杰)

====
【句解】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無行路:春天沒有留下回去的行蹤。這兩句是說:春天究竟歸于何處?你看它沒有留下任何回去的行蹤。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宋·李之儀《卜算子》:“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宋·胡仔認為是點化了山谷此詞。這兩句是說:若有人知道春歸何處,當把春天喚回來,與之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問取黃鸝:向黃鸝打聽。問取,問。這兩句是說:春天一去無蹤跡,有誰知道它到什么地方了呢?除非向黃鸝打聽,它在春夏之間活動,該知道春天的去處。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百囀:鳥鳴動聽。宋·王安石《獨臥十三首》之二:“百囀黃鸝看不見,海棠無數(shù)出墻頭。”這兩句是說:黃鸝鳥的啼叫雖十分宛轉(zhuǎn),但又有誰能聽得懂呢?也就在此時,黃鸝鳥也飛走了,只剩下那薔薇花在風中擺動,一片春盡的光景。

====
品讀
春,在古典詩詞里常常是一種美好事物的象征。在這首詞里,詞人以委婉深曲的筆觸,抒寫了對春天逝去的惋惜,表現(xiàn)出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追求。詞氣疏宕,意境清逸,給人以美的感染。

暮春時節(jié),春色將殘,詞人因“春歸”而感到若有所失,不禁茫然發(fā)問:“春歸何處?”這一問,暗中點明題旨,隱隱露出惜春之意。由于不知春的去向,因而有尋春之舉,但是尋來尋去,惟見一片沉寂,春之來既無聲無息,春之去也無蹤無影。“寂寞無行路”緊承上句,似答非答,含情不露,耐人尋味?!凹拍眱勺?,既寫出春歸的無跡可尋,也暗示詞人的孤寂無慰?!叭粲小眱删洌P鋒一轉(zhuǎn),翻出新意,把詞人無可奈何的惜春、戀春之情,表現(xiàn)得更深一層。面對闌珊的春色,詞人忽發(fā)奇想:是不是有人知道春的去處呢?能不能喚回春天一起同住呢?“若有人”語氣不肯定,僅僅是一種設(shè)想,實際上并無其人,所以,這兩句雖然透露出一線希望,實際上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詞的上片,一開章便把春天擬人化,賦予春天以感情,以靈性,同時塑造了一個癡情的惜春人形象,他癡情到春可問、可尋、可喚取、可同住,這種寫法看似“無理”,卻是“有情”。清代的詞論家賀裳稱此為“無理而妙”。因為它比按生活的常情和事物的常理,直觀地描述出來,更能扣人心弦,藝術(shù)效果也更強烈。

下片,詞意緊承上片而再作轉(zhuǎn)折。尋春,春不見;留春,春不住??磥恚杭葻o去處,又無去路,人們是無法知道它的行蹤的。那么,常常與春天一同出現(xiàn)的黃鸝又怎么樣呢?它也許能知道春天的蹤跡吧?“問取黃鸝”真是想入非非,一片癡情。這種深入一層的寫法,把惜春的心理刻畫得細致入微,給人以曲折、新穎、深厚的感覺。詞的前六句,或作設(shè)想語,或作癡情語,都是虛寫,結(jié)尾兩句始為描述語,轉(zhuǎn)而寫實。黃鸝百囀千回,歌聲悅耳,似乎是在告訴詞人春天的行蹤所在,可是,鳥雖似解人意,人卻不曉鳥語,這樣一來,“春歸何處”,也就終于得不到解答了?!鞍賴省本浯鸲唤猓杂写鸫鏌o答,有答等于無答,用筆婉曲,咀之而愈有味,品之而意無窮。最后,由于無人能理解黃鸝的啼語,它只好趁著風勢掠過薔薇花叢,遠遠地飛走了;這表明,春天確已一去不復返了。詞的結(jié)語,顯然是從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亂紅飛過秋千去”化出,由于化得巧妙,似比歐公原句更有情味。

此詞短短八句,用筆回環(huán)曲折,忽開忽合,忽虛忽實,把惜春之意,傷春之情,曲曲傳出,而終于不肯一語道破。結(jié)句,用薔薇盛開顯示初夏景象,用夏已來暗示春已去,含蓄蘊藉,余韻悠然?!罢Z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洵為詞中妙品。

====
【賞析】
  此作以囁嚅獨語的方式,表達一種惜春戀春的真情摯意。自問自答,一往情深。在問答中,波瀾回環(huán)地畫出春的腳步和形神。上片欲喚春歸來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藝術(shù)地強化了詩意的穿透力。下片寫向黃鸝詢問,而黃鸝無語,且因風而逝。又一童話的聯(lián)想,傳達出一個永無答案之謎。暗示傷春的永無慰藉,表現(xiàn)出傷春是人類終極煩惱這么一個主題。有情與無情的對立和童趣的想象與聯(lián)想,是此作美學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現(xiàn),是此作成功的奧秘。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