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水經(jīng).渭水注》卷十九考略(四)

 水經(jīng)注探究系列 2024-07-08 發(fā)布于山西
A4

△又東過長安縣北。

渭水東分為二水。《廣雅》曰:水自渭出為滎,其由河之有雍也。此瀆東北流,逕《魏雍州刺史郭淮碑》南。又東南合一水,逕兩石人北。秦始皇造橋,鐵鐓重不能勝,故刻石作力士孟賁等像以祭之,鐓乃可移動也。又東逕陽侯祠北,漲輒祠之。此神能為大波,故配食河伯也。后人以為鄧艾祠。悲哉!讒勝道消,專忠受害矣。

《魏雍州刺史郭淮碑》,按《太平御覽》引郭緣生《述征記》云:“青門外有魏車騎將軍郭淮碑”。按酈注后文,可知青門本名霸城門,為漢長安城東出北頭第三門,位于未央宮鄉(xiāng)范北村西北1公里,系西漢長安城東墻南門遺址,南距城東南角約1400米。[1]據(jù)《魏書.郭祚傳》:(高祖)車駕幸長安,行經(jīng)渭橋,過郭淮廟,問祚曰:是卿祖宗所承也?祚曰:是臣七世伯祖。高祖曰:先賢后哲,頓在一門。祚對曰:昔臣先人以通儒英博,唯事魏文。微臣虛薄,遭奉明圣,自惟幸甚。因敕以太牢祭淮廟,令祚自撰祭文。[2]按此至北魏太和年間(477-499),淮之七世族孫郭祚隨高祖經(jīng)淮廟,而另立新碑以祭之[3]。張鵬飛認為《述征記》所言碑名亦未稱“大將軍貞候”,可知此碑即魏嘉平元年雍州吏民所立頌德碑,然未言郭淮廟,未知其因。此廟及二碑,除酈注、《述征記》、《魏書》外,后世未見文獻著錄,當早已不存,未知亡于何時。[4]

陽侯祠,李曉杰等推測大致在西安市未央?yún)^(qū)六村堡街道唐家村北。P146

此水又東注渭水。水上有梁,謂之渭橋,秦制也,亦曰橫門橋。秦始皇作離宮于渭水南北,以象天宮。故《三輔黃圖》曰: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度以法牽牛。橋廣六丈,南北三百八十步,六十八間,七百五十柱,一百二十二梁。橋之南北有堤激,立石柱,柱南,京兆主之,柱北,馮翊主之。有令丞,各領(lǐng)徒一千五百人。橋之北首,壘石水中,故謂之石柱橋也。舊有忖留神像。此神嘗與魯班語,班令其人出。忖留曰:我貌狠丑,卿善圖物容,我不能出。班于是拱手與言曰,出頭見我。忖留乃出首,班于是以腳畫地,忖留覺之,便還沒水故置像于水,惟背以上立水上。后董卓入關(guān),遂焚此橋,魏武帝更修之,橋廣三丈六尺。忖留之像,曹公乘馬見之,驚,又命下之。《燕丹子》曰:燕太子丹質(zhì)于秦,秦王遇之無禮,乃求歸。秦王為機發(fā)之橋欲以陷丹,丹過之,橋不為發(fā)。又一說,交龍捧舉而機不發(fā)。但言,今不知其故處矣。    

橫門橋,即中渭橋。渭水是長安八水的主流,文獻記載的渭水三橋依照營建先后次序分別為中渭橋、東渭橋和西渭橋。中渭橋初名渭橋,始建于秦昭襄王時期,秦始皇時期曾進行擴建。西漢時因漢長安城北門橫門相對,又名橫橋、橫門橋,后因東、西渭橋的相繼營建,又被稱為中渭橋。東漢末董卓入關(guān)時被焚毀。有關(guān)此橋的形制,《三輔黃圖》中記載:“橋廣六丈,南北二百八十步,六十八間,八百五十柱,二百一十二梁。橋之南北堤,激立石柱。”顯然中渭橋為多跨木梁柱橋,泊岸處輔以石柱,石柱或為橋墩或為華表。關(guān)于中渭橋的位置,史料記載在漢長安城正北三里處,正對橫門,可見此橋不僅是聯(lián)通長陵、安陵與漢長安城的交通要道,也是溝通都城與北方邊塞的咽喉之地。因此有學者認為位于今西安市未央?yún)^(qū)六村堡的廚城門一號橋與中渭橋關(guān)系較大,然而考古學家梁云先生經(jīng)過研究認為由于漢長安城正北方與咸陽原間跨渭水的交通最為繁忙,也最為重要,所以西漢時期的中渭橋應(yīng)可能不止一座。孟玉等學者亦同意此觀點,即中渭橋作為渭河最重要的橋梁,在長期的使用中會被不斷地修繕、加改建,甚至在周邊新建,因此形成多座橋梁并置的局面。故考古發(fā)現(xiàn)的漢長安城北的秦漢古橋(廚城門一號、二號、四號和洛城門橋)都有可能是西漢時期的中渭橋。[5]

渭水又東與泬水枝津合。水上承泬水,東北流逕鄧艾祠南,又東分為二水。一水東入逍遙園,注藕池。池中有臺觀,蓮荷被浦,秀實可玩。其一水,北流注于渭。    

逍遙園,由于歷史久遠,逍遙園具體位置何在,眾說紛紜。吳宏岐據(jù)《資治通鑒》卷118的記載:[姚)泓屯逍遙園,(王)鎮(zhèn)惡溯渭而上...大破姚丕于渭橋。泓引兵救之,為丕敗卒所蹂踐,不戰(zhàn)而潰。姚湛等皆死,泓單馬還宮,鎮(zhèn)惡入自平朔門”認為可據(jù)此證明“逍遙園大致位于渭橋與橫門(平朔門)之間[6]。按文物地圖集所示逍遙園、藕池大致位于洛城門(北出西頭第三門,本名杜門,今未央?yún)^(qū)漢城鄉(xiāng)高廟村)西北一帶。    


摘自楊守敬、熊會貞《水經(jīng)注圖》

渭水又東逕長安城北。漢惠帝元年筑,六年成,即咸陽也。秦離宮無城,故城之。王莽更名常安。十二門,東出北頭第一門。本名宣平門,王莽更名春王門。正月亭,民曰都門,其郭門亦曰東都門,即逢萌掛冠處也。第二門本名清明門,一曰凱門,王莽更名宣德門,布恩亭。內(nèi)有藉田倉,亦曰藉田門。第三門本名霸城門,王莽更名仁壽門,無疆亭。民見門色青,又曰青城門,或曰青綺門,亦曰青門。門外舊出好瓜。昔廣陵人邵平為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種瓜此門,瓜美,故世謂之東陵瓜。是以阮籍《詠懷詩》曰: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連畛拒阡陌,子母相鉤帶。指謂此門也。南出東頭第一門,本名覆盎門,王莽更名永清門,長茂亭。其南有下杜城,應(yīng)劭曰:故杜陵之下聚落也,故曰下杜門。又曰端門,北對長樂宮。第二門本名安門,亦曰鼎路門,王莽更名光禮門,顯樂亭。 

北對武庫。第三門本名平門,王莽更名信平門,誠正亭。一曰西安門,北對未央宮。西出南頭第一門,本名章門,王莽更名萬秋門,意年亭,亦曰光華門也,又曰便門。第二門本名直門,王莽更名直道門、端路亭,故龍樓門也。張晏曰:門樓有銅龍?!度o黃圖》曰:長安西出第二門即此門也。第三門本名西城門,亦曰雍門,王莽更名章義門、著誼亭。其水北入,有函里,民名曰函里門,又曰光門。亦曰突門。北出西頭第一門,本名橫門,王莽更名霸都門、左幽亭。如淳曰:橫音光,故曰光門。其外郭有都門,有棘門。徐廣曰:棘門在渭北。孟康曰:在長安北,秦時宮門也。如淳曰:《三輔黃圖》曰棘門,在橫門外。按《漢書》,徐厲軍于此,備匈奴。又有通門、亥門也。第二門,本名洛門,又曰朝門,王莽更名建子門、廣世亭,一曰高門。蘇林曰:高門,長安城北門也。一曰廚門,其內(nèi)有長安廚官在東,故名曰廚門也。如淳曰:今名廣門也。第三門本名杜門,亦曰利城門,王莽更名進和門、臨水亭,其外有客舍,故名曰客舍門,又曰洛門也。凡此諸門,皆通逵九達,三途洞開,隱以金椎,周以林木,左出右入,為往來之徑。行者升降,有上下之別。漢成帝之為太子,元帝嘗急召之。太子出龍樓門,不敢絕馳道,西至直城門,方乃得度。上怪遲,問其故,以狀對。上悅乃著令,令太子得絕馳道也。    


底圖截自陜西文物地圖集

漢長安城遺址,位于西安市未央?yún)^(qū)六村堡、漢城、未央宮鄉(xiāng)、三橋鎮(zhèn),系西漢都城遺址。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長樂宮,七年(前200年)建未央宮,惠帝元年至五年(前194~前190年)修筑城墻。武帝時建桂宮、北宮、明光宮,并在城西修筑建章宮,西漢末年毀于戰(zhàn)火。西漢200多年間,它是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1952年開始調(diào)查,1956年后進行系統(tǒng)勘查發(fā)掘。城址平面呈不規(guī)則方形,東至范家村、郭家村一線,南至大白楊、南窯頭、南洪口一線,西至漆渠河一線,北至張道口、席王、西坡村一線。經(jīng)近年實測,城域面積34.39平方公里:城墻以黃土版筑,東、南、西、北四面墻分別長5917米、7453米、4766米和6 878米,地面上現(xiàn)存長度分別為4184米、5873米、1795米和1399米:原高度在12米以上.現(xiàn)最高約10米,基寬12~16米。除東墻外。其它三面墻均有曲折。城外有寬8米、深3米的壕溝,長安城共有城門12座、每面3座。東面為宣平門、清明門、霸城門。南而為覆盎門、安門、西安門。西面為章城門、直城門、雍門、北面為橫門、廚城門、洛城門。每個城門有3個門道.各寬約8米。城內(nèi)共有8條大街,各寬約45米,未央宮、長樂官、明光宮、北宮、桂宮集中于城的中部和南部。約占全城面積的三分之二。未央宮周長約8800米.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皇宮。東市、西市位于城西北角、城東北角為一般居民區(qū)。城西有建章宮,城南有禮制建筑、上林苑、昆明池等。50-80年代,勘探發(fā)掘或局部發(fā)掘了城墻、直城門、西安門、霸城門、宣平門、南郊禮制建筑、城內(nèi)街道和長樂官、未央官、桂宮、北宮、武庫等遺址。出土遺物非常豐富,其中以磚、瓦等建筑材料最多,還有銅器、鐵器、石器及各種金屬貨幣。未央宮西北的一座工官官署遺址內(nèi),還出土記錄各地供進品的骨簽3萬多片。[7]    

宣平門遺址(東出北頭第一門),位于漢城鄉(xiāng)青西村西側(cè)?西漢-隋代遺存。漢長安城東墻北門遺址,北距城東北角約1150米;毀于新莽后期,東漢時重修,后趙改建。隋代仍利用.1957年發(fā)掘。城門有3個門道,各寬8米,門道間隔約4米.揭露出西漢、東漢、后趙的夯土門基及寬1.8米的車轍遺跡。出土漢五銖錢、帶有戳記的后趙磚、后趙門礎(chǔ)石及隋五銖錢等。[8]

霸城門遺址(東出北頭第三門),位于未央宮鄉(xiāng)范北村西北1公里,西漢長安城東墻南門遺址、南距城東南角約1400米。地面存有兩個高5米的不規(guī)則夯筑土闕。1957年發(fā)掘,城門有3個門道,各寬8米.門道間隔約14米;出土云紋或文字瓦當、帶有西漢或新葬年號戳印的筒瓦、板瓦及新莽貨幣等。[9]

覆盎門遺址(南出東頭第一門),位于未央宮鄉(xiāng)大白楊村北1公里;西漢長安城南墻東門遺址?,F(xiàn)存東西寬約30米、南北進深約20米的缺口,兩側(cè)城墻高約10米。地表散布條磚及繩紋板瓦、筒瓦殘片。[10]    

西安門遺址(南出東頭第三門,本名平門),位于未央宮鄉(xiāng)西馬寨村西南300米,西漢長安城南墻西門遺址,西距城西南角1475米。存有東,西兩個高7米的土闕。1957年發(fā)掘,城門有3個門道,各寬8米,門道間隔約14米。出土有云紋或文字瓦當、西漢或新葬年號戳印的瓦及新莽貨幣等。[11]

直城門遺址(西出南頭第二門,本名直門),位于未央宮鄉(xiāng)周河灣村北偏東,西漢長安城西墻中門遺址。1957年發(fā)掘,城門有3個門道,中央門道寬7.7米,兩側(cè)門道寬8.1米,間隔約4米。出土有城門基石、云紋或文字瓦當、帶有西漢或新葬年號戳印的板瓦、新莽貨幣等。[12]

洛城門遺址(北出西頭第三門,本名杜門),位于漢城鄉(xiāng)高廟村?西漢長安城北墻東門遺址。門址東部遺存夯土臺基1座,東西長約20米,南北寬約9米,高約8米,夯層厚8~11厘米。[13]

渭水東合昆明故渠,渠上承昆明池東口,東逕河池陂北,亦曰女觀陂。又東合泬水,亦曰漕渠。又東逕長安縣南,東逕明堂南,舊引水為辟雍處,在鼎路門東南七里。其制上圓下方,九宮十二堂,四響五室。堂北三百步,有靈臺,是漢平帝元始四年立。渠南有漢故圜丘,成帝建始二年罷雍五畤。始祀皇天上帝于長安南郊。應(yīng)劭曰:天郊在長安南,即此也。

長安縣,漢高祖五年(前202)設(shè)置,取名“長治久安”之義。治所設(shè)在長安城,故址在西安市未央?yún)^(qū)漢城鄉(xiāng),轄區(qū)約為今西安市未央?yún)^(qū)西郊,雁塔區(qū)北部,新城、蓮湖、碑林3區(qū)全部及長安縣北部。    

明堂、辟雍等,漢長安城辟雍遺址位于西安市蓮湖區(qū)大土門村北側(cè)。是漢長安城南郊的禮制建筑遺址,建于元始四年(公元4年)。位于長安城安門南出大道1.5公里處的東側(cè)。1957~1961年發(fā)掘。建筑平面外圓內(nèi)方。中心建筑建于圓形夯土臺上,臺而直徑60~62米,高出地面0.3米。中心建筑平面呈“亞”字形,四面對稱,邊長42米。其正中是一個方形奔土臺,邊長約17米,殘高1.5米,推測臺面上原有高大的三重檐建筑(太室)。在中心臺的四角,各有大小相同的方形小夯土臺兩座。中心臺的四邊有4個廳堂,各長24米,應(yīng)即所謂“明堂”、“總章”、“青陽”、“玄堂”。四堂前面圍繞敞廳。中心建筑的四周有夯筑圍墻,呈正方形,四邊各長235米,墻殘高0.15~0.3米,基寬1.8米。圍墻內(nèi)、外側(cè)有排列有序的方形柱礎(chǔ)石和防水坡,坡下有磚砌漓水溝。圍墻正中各辟一門,門道寬4.5米,進深12.5米。圍墻內(nèi)四隅有曲尺形配房,每邊長47米。圍墻外有圜水溝,直徑349~368米,溝寬2米,深1.8米,溝璧砌磚。正對四門的水溝上又各有一長方形小圓水溝。出土有繩紋筒瓦、板瓦、云紋瓦當、陶盆、銅鏃、五銖錢、鐵刀、鐵釘?shù)取?見《考古學報》1959年2期、《考古》1963年9期)

故渠之北有白亭、博望苑,漢武帝為太子立,使通貴客,從所好也。太子巫蠱事發(fā),斫杜門東出。史良娣死,葬于苑北,宣帝以為戾園,以倡優(yōu)千人樂思后園廟,故亦曰千鄉(xiāng)。故渠又東而北屈,逕青門外,與泬水枝渠會。渠上承泬水于章門西。飛渠引水入城。東為倉池,池在未央宮西。池中有漸臺,漢兵起,王莽死于此臺。又東逕未央宮北。

白亭、博望苑,李曉杰等認為在今西安市蓮湖區(qū)任家莊一帶。

倉池,李曉杰等認為在今西安市未央?yún)^(qū)街道馬家寨村一帶。

高祖在關(guān)東,令蕭何成未央宮。何斬龍首山而營之。山長六十馀里,頭臨渭水,尾達樊川。頭高二十丈,尾漸下,高五六丈,土色赤而堅。云昔有黑龍從南山出,飲渭水,其行道因山成跡,山即基,闕不假筑,高出長安城。北有玄武闕,即北闕也。東有蒼龍闕,闕內(nèi)有閶闔、止車諸門。未央殿東有宣室、玉堂、麒麟、含章、白虎、鳳皇、朱雀、鹓鸞、昭陽諸殿,天祿、石渠、麒麟三閣。未央宮北即桂宮也,周十馀里,內(nèi)有明光殿、走狗臺、柏梁臺,舊乘復(fù)道,用相逕通。故張衡《西京賦》曰:鉤陳之外,閣道穹窿屬長樂與明光,逕北通于桂宮。故渠出二宮之間,謂之明渠也。    

龍首山,龍首原本名龍首山,《水經(jīng)·渭水注》記載“昔有黑龍從南山出飲渭水”而得名。相傳古時,有條黑龍從長安縣樊川北行蜿蜒盤旋至渭河飲水,其行跡化為龍首原。因西端從渭河邊突兀而起,勢如龍首故得名。秦漢以來,龍首山多次被選為宮殿基址,影響巨大,以至于《金史》中記載“長安倚,有終南山、龍首山、灃水、渭水、鎬水”將龍首山與終南山并提。因修建漢長安城時在原上取土,修建唐長安城時削山,龍首山漸變低平。隨著時間推移以及地形地貌的變化,歷史上的龍首山南部演變成少陵原、杜陵原、風棲原。龍首山其形逐漸隱于歷史長河中,其范圍收縮于西安城北區(qū)域[14]。

未央宮遺址,位于未央宮鄉(xiāng)、三橋鎮(zhèn),西漢未央宮又稱西宮,位于漢長安城內(nèi)西南部。50年代鉆探,平面呈方形。四面夯筑宮墻,東、西墻各長2150米。南、北墻各長22.5%,7米,墻基寬20米。面積約5平方公里,約占城內(nèi)總面積的七分之一。宮墻四面辟門,宮內(nèi)現(xiàn)存宮室夯土基址多座,其中最大的前殿居宮內(nèi)正中,基址利用丘陵建成,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00米。自南向北分為三個臺面逐步升高,北端最高處高約15米,遺址側(cè)面可見夯土層。1980年局部發(fā)掘,出土條磚、方磚、繩紋板瓦、筒瓦、瓦當,銅、鐵兵器等。[15]未央宮中區(qū)以前殿為主體,前殿東西兩側(cè)已勘探出規(guī)模較大的9、10、13、14號建筑遺址,文獻記載的前殿東部有曲臺殿、鴛鴦殿、鳳皇殿,西部有昆德殿、白虎殿等就建筑,前殿東西兩側(cè)發(fā)掘這幾處建筑遺址可能就為文獻記載宮殿建筑;北區(qū)是后宮區(qū),北區(qū)中部與前殿南北對應(yīng)的椒房殿遺址,是后宮的代表性建筑,后宮區(qū)北有文化性建筑區(qū),如天祿閣、石渠閣等建筑遺址,北部西北側(cè)有中央官署、少府,及一些皇宮作坊等建筑遺址。主體建筑基本位于未央宮整個宮城的中心位置,這也與古代天子所居的“擇中”觀念相一致[16]。未央宮的方向由前殿方向決定,前殿坐北朝南,未央宮的總體布局也就成了坐北朝南。未央宮內(nèi)已發(fā)掘的建筑遺址皆坐北朝南的布局形式也印證了這一點......未央宮前殿遺址三層臺基上,從南至北分布著三座宮殿,最南邊的宮殿基址是西漢時期的大朝所在,即皇帝即位、頒詔、大婚等都在這里舉行,相當于“外朝”;第一座宮殿基址北94米處為第二座宮殿基址,應(yīng)是文獻所記載的“宣室殿”,為未央宮前殿的正殿,是皇帝日朝、起居之處,相當于“內(nèi)朝”;第二座宮殿基址北32米處為第三座宮殿建筑基址,其名稱尚不能確定。前殿臺基最北有一座東西窄長的建筑基址,為文獻記載的“后閣”,此處有皇帝的“更衣中室”。由此看來,未央宮前殿建筑群本身就為“前朝后寢”的布局形式。從未央宮總體規(guī)劃布局看,未央宮前殿安排在宮城南部,未央宮二號建筑(椒房殿及掖庭)為后宮嬪妃的寢宮,安排在北部,也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的“前朝后寢”。[17]    

麒麟殿遺址,位于未央宮鄉(xiāng)周河灣村南250米,西漢漢宣帝劉詢?yōu)楸碚幂o佐大臣霍光與持節(jié)蘇武等功臣修建的樓閣遺址。位于未央宮內(nèi)西部。面積不詳?,F(xiàn)存平面略呈長方形的夯土臺基,南北長14.5米,東西寬6.5米,高約8米。[18]

石渠閣遺址,位于未央宮鄉(xiāng)周河灣村東300米,西漢遺存。位于未央宮內(nèi)西北部,東距天祿閣520米。因引唣河水流經(jīng)閣下礱石為渠而得名,是西漢皇室圖書檔案館所在。面積不詳,現(xiàn)存略呈方形的夯土臺基,底邊長77米,寬65米,高8.74米。遺址內(nèi)散布粗繩紋磚、瓦殘片。曾出土“石渠千秋”文字瓦當。[19]    

天祿閣遺址,位于未央?yún)^(qū)未央宮鄉(xiāng)小劉寨村西北側(cè)。西漢遺存。位于未央宮內(nèi)北部,西距石渠閣520米,與石渠閣同為皇室存放文史檔案和重要典籍之地。面積不詳?,F(xiàn)存夯土臺略呈長方形,長34米,寬22米、高約7米.夯層厚9~12厘米,夯窩徑10厘米。遺址內(nèi)散布粗繩紋瓦片及條磚,曾出土“天祿閣”文字瓦當、天鹿紋瓦當?shù)?。[20]

此外據(jù)傅斯年等學者考證:數(shù)十年發(fā)掘過一些戰(zhàn)國至漢代的建筑遺址,其中一些建筑的室內(nèi)在?土臺基中向下挖出矩形坑,坑內(nèi)立石礎(chǔ)木柱,上架地面枋,鋪木板或土坯,構(gòu)成室內(nèi)架空的地面層。如西安漢未央宮第四號建筑遺址和王莽九廟遺址。未央宮第四號建筑遺址據(jù)推測是少府遺址,建在巨大的?土臺基上。其中的F4、F5、F7三房間都在室內(nèi)挖出1米左右深的坑,坑底鋪方磚,并設(shè)方形的石礎(chǔ),作方格網(wǎng)排列,間距1米余,上面縱橫兩向架梁和地面枋,上鋪木地板。為防坑內(nèi)木構(gòu)架腐朽,還在土臺基中開了氣孔。其中F7不用木地板而在地面枋上鋪兩層土坯,上抹草泥為底層,再加細泥和粉刷為外層,構(gòu)成抹灰地面(圖一六)(注一)。[21]

桂宮遺址,位于未央?yún)^(qū)六村堡鄉(xiāng)夾城堡村東250米,西漢遺存。位于未央宮以北,靠近漢長安城西墻。1957年鉆探,宮平面星南北向長方形,四面有夯筑宮墻,東、西墻長約1800平方米,南、北墻長約880米。此地現(xiàn)存略呈長方形的夯土臺基。東西長51米,南北寬48米,高12米??赡苁枪饘m的明光殿基址。[22]    
明光宮遺址,漢城鄉(xiāng)樓閣臺村西。西漢位于漢長安城內(nèi)東部偏北,面積不詳。發(fā)現(xiàn)夯土臺基4座及部分宮墻遺跡。臺基自東南角始按順時針排列。面積和高度分別為:26X23米。高6.5米;27X20米高5.5米;31X70米,高8米;30X70米,高8米。宮墻基址東西長約420米。有學者認為,該遺址的下限沿用至唐代。[23]
又東歷武庫北。舊樗里子葬于此,樗里子名疾,秦惠王異母弟也,滑稽多智,秦人號曰智囊,居于昭王廟西,渭南陰鄉(xiāng)樗里,故俗謂之樗里子。云:我百歲后,是有天子之宮夾我墓。疾以昭王七年卒,葬于渭南章臺東。至漢,長樂宮在其東,未央宮在其西,武庫直其墓。秦人唁曰:力則任鄙,智則樗里。
 武庫,武庫遺址位于未央宮鄉(xiāng)大劉寨村西200米。西漢武庫即中央兵器庫,建于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毀于王莽末年。位于長樂宮與未央官之間,南距漢長城南垣1810米,東距安門大街82米。1975年以來進行全面發(fā)掘。庫四周有夯筑長方形圍墻,東西長710米.南北寬322米.墻基寬15米。內(nèi)有庫房遺址了處.1~4號庫址在東.5~7號庫址在西,其間以夯土墻分隔,庫址大小不一,平面均呈長方形,四面有門,1號庫址東西19米,南北24.2米,外璧厚4米許。正中以隔墻將庫分為東、西兩大間,每間南面各開二門,庫外有廊道、散水,出土鐵兵器有劍、刀、矛、戟、鎧甲。銅兵器有戈、鐓等。另有“五銖”、“貨泉”錢幣。7號庫址東西190米。南北15.7米,內(nèi)有隔墻3堵將庫分為4大間。隔墻和每間的南、北璧各開二門。出土鐵兵器有刀、戟、矛、簸、斧、銅兵器有鏃、劍等,陶制兵器有彈球,工具有銅錛、鑿、錘等,生活用具有鍋釜、鐵釜等,貨幣有“半兩”、“五銖”及王莽時的“大泉五十”、“貨布”、“貨泉”和“布泉”。各庫出土有大量的粗繩紋板瓦、筒瓦、瓦當?;丶y、方格紋、素面條磚及鐵釘、柱礎(chǔ)石等建筑材料。(參見《考古》1978年4期)    
樗里(chū lǐ),樗里疾的省稱,戰(zhàn)國秦惠王的異母弟。居于樗里,亦自號樗里子。善言詞,多智慧,秦人號為“智囊”。參閱《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后以指多智的人或出眾的智慧。
是也。明渠又東逕漢高祖長樂宮北,本秦之長樂宮也,周二十里。殿前列銅人,殿西有長信、長秋、永壽、永昌諸殿。殿之東北有池,池北有層臺,俗謂是池為酒池,非也。故渠北有漢京兆尹司馬文預(yù)碑。

長樂宮遺址,位于未央?yún)^(qū)漢城鄉(xiāng),西漢遺存。位于漢長安城東南隅,范圍包括今閣老門、唐寨、張家巷、羅寨、講武殿、查寨、樊家寨、雷寨、南玉林等村。宮址平面近方形。四周夯筑宮墻,周長約10公里,基寬20米,面積約6平方公里,約占城內(nèi)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宮墻四面各辟一門。宮內(nèi)陸面上大部分遺存已毀,僅在樊家寨村西約200米存一夯土臺基。平面不規(guī)則,面積約1600平方米,高約10米,夯層厚12~14厘米,夯窩徑10厘米。宮址內(nèi)散布粗細繩紋板瓦、筒瓦、瓦當、陶水管及條磚等。[24]    

摘自畢沅 關(guān)中勝跡圖志

漢京兆尹司馬文預(yù)碑,即司馬芳殘碑,系一九五二年秋,在西安市修建北廣濟街南口一段下水道時發(fā)現(xiàn),旋移置今陜西省博物館.初出土,碑只存上半段,且裂為三石,出土后左方一石又裂.殘高九十八公分,寬九十七公分,陽面存一百三十三字,又半字十二,陰面存題名一列,又半列,似敘司馬世系,書體真兼分意,額篆書十五字.陽面左方全部字跡略有磨滅,筆畫纖瘦,似為前人用以砌階踐踏日久所致.此碑以文義考之,為司馬懿之父芳殘碑,首行稱君諱芳字文豫,河內(nèi)(下缺),第五行稱顯考儁,以資望之重.第十行稱昊天不吊.第十一行稱炎德告微,額稱漢故司隸。[25]該碑一般認為是北魏時司馬準為其先祖司馬防所立,但在碑陰的題名中可以找到杜預(yù)祖父杜畿的名字,仇鹿鳴據(jù)此認為碑陰題名中所列的人物是司馬防在漢末任京兆尹時的故吏,該碑原為漢碑,北魏時或由司馬準復(fù)刻或修繕。尤為重要的是在該碑碑陰的題名中出現(xiàn)了中正一職,據(jù)考證司馬防任京兆尹當在東漢初平年間,此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中正一職,大大早于學界通常認為的建安、黃初年間。[26]    

    

  上二圖  摘自 段紹嘉:司馬芳殘碑出土經(jīng)過及初步研究,《人文雜志》,1957年     

故渠又東出城,分為二渠,即《漢書》所謂王渠者也。蘇林曰:王渠,官渠也,猶今御溝矣。晉灼曰:渠名也,在城東覆盎門外。一水逕楊橋下,即青門橋也。側(cè)城北,逕鄧艾祠西,而北注渭,今無水。其一水,右入昆明故渠,東逕奉明縣廣城鄉(xiāng)之廣明苑南。史皇孫及王夫人葬于郭北,宣帝遷苑南,卜以為悼園,益園民千六百家,立奉明縣以奉二園。園在東都門。昌邑王賀自霸御法駕,郎中令龔遂驂乘,至廣明東都門,是也。

楊橋(青門橋),即霸橋。因其在漢時長安城青城門外,故名。酈道元《水經(jīng)注·渭水三》:故渠又東出城分為二渠……一水逕 楊橋下,即青門橋也唐劉禹錫 《別友人后得書因以詩贈》前時送君去,揮手青門橋

奉明縣,漢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 五月 漢宣帝在其生父史皇孫墓地奉明園北置奉明縣(西安市西北),屬京兆尹。

故渠東北逕漢太尉夏侯嬰冢西。葬日,柩馬悲鳴,輕車網(wǎng)進,下得石槨,銘云:于嗟滕公居此室!故遂葬焉。冢在城東八里,飲馬橋南四里,故時人謂之馬冢。故渠又北,分為二渠,一水東逕虎圈南,而東入霸,一水北合渭,今無水。

夏侯嬰冢,按注文“冢在城東八里,飲馬橋南四里,故時人謂之馬?!彼龇轿唤Y(jié)合2007年西安市未央?yún)^(qū)譚家街道瑁珥冢村大型漢墓出土的“馬冢”二字墓碑,可知即夏侯嬰冢。

虎圈,李曉杰等認為西安市未央?yún)^(qū)徐家灣街道北辰村附近。

 


 

[1] 國家文物局主編,陜西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編制:《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頁。

[2]《魏書》,第1422頁。

[3]張鵬飛:《水經(jīng)注》石刻文獻叢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第183頁

[4]張鵬飛:《水經(jīng)注》石刻文獻叢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第183頁

[5] 孟玉,and 肖莉."漢長安城橋梁探析."城市建筑 18.07(2021):194-198.doi:10.19892/j.cnki.csjz.2021.07.40.

[6]吳宏岐《關(guān)于后秦逍遙園與草堂寺的幾個問題,《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9月。

            

[7] 國家文物局主編,陜西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編制:《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頁。

[8] 國家文物局主編,陜西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編制:《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頁。

[9] 國家文物局主編,陜西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編制:《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頁。

[10] 國家文物局主編,陜西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編制:《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頁。

[11] 國家文物局主編,陜西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編制:《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頁。

[12] 國家文物局主編,陜西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編制:《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第50頁。

[13] 國家文物局主編,陜西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編制:《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第51頁。

            

[14]摘自《陜西交通》總2340期 第2239期,2024-02-27

[15] 國家文物局主編,陜西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編制:《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頁。

[16]《管子·度地篇》:“天子中而處”?!盾髯印ご舐云罚骸巴跽弑鼐犹煜轮?,禮也”。

[17]雷繁.漢長安城長樂宮四、五、六號建筑遺址復(fù)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

[18] 國家文物局主編,陜西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編制:《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頁。

[19] 國家文物局主編,陜西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編制:《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頁。

[20] 國家文物局主編,陜西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編制:《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頁。

[21] 傅喜年著,傅熹年建筑史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98.09,第93頁

[22] 國家文物局主編,陜西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編制:《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第51頁。

[23] 國家文物局主編,陜西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編制:《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第51頁。

            

[24] 國家文物局主編,陜西省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編制:《中國文物地圖集?陜西分冊(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第51頁。

[25]段紹嘉:司馬芳殘碑出土經(jīng)過及初步研究,《人文雜志》,1957年

[26]仇鹿鳴;:《司馬芳殘碑》補釋——以中正成立的年代為中心, 《史林》 |2009年第1期,頁130-134。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