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清特黄a大片,九一h片在线免费看,a免费国产一级特黄aa大,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级特黄aa大片,俄罗斯无遮挡一级毛片

分享

商朝人,到底是從哪里來的?

 激揚文字 2024-09-25
收起

商王朝存在了500多年,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還有甲骨文。但是,商朝人長什么樣子,大家想不想知道?考古學(xué)家也想知道。

01 商朝人長什么樣?

最早安陽出土的甲骨帶到學(xué)術(shù)界的時候,很多人想問:這些甲骨是什么樣的人刻出來的?當(dāng)考古隊到了安陽,把人骨頭挖出來,大家想,喔,甲骨搞不好是他們刻的。

但是這些人骨頭不帶皮肉,就是一堆骷髏,你也不知道那些人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種,所以就要研究。

這張圖片反映了早期的學(xué)者想象中的商朝人的模樣。

這是商朝的開國之王商湯,商湯的形象是戴一個這樣的皇帝的帽子。但是這是后人的想象,有點可笑。真正的商朝人的長相,需要靠考古發(fā)掘。

還是回到中國考古學(xué)的起點——商王朝的最后一個都城——河南安陽。這個地方出土了大量的商代的人骨頭,一部分就是王陵區(qū),這里頭有王陵。如果我們有幸挖出一座王陵,然后把王陵里頭的人骨頭挖出來進行分析、進行測量,就能知道商朝國王的樣子,那是最好不過的。

△ 河南安陽

可是倒霉的是,這些王陵全都被盜了,一座都沒有幸免。

△ 安陽殷墟王陵區(qū)墓葬分布圖

剩下的這些祭祀坑做出來,又不是商朝人的,它是羌族的,或者是其他族的。商朝人長什么樣還是不知道啊。

怎么辦呢?商朝人的家族墓地。

在安陽有很多這樣的墓地,像我們在安陽發(fā)掘一片玉米地,把玉米拔掉,挑開30公分、40公分,一鏟開,地下就是一個個長方形的痕跡,那些痕跡都是商人的墓葬。這些墓地有一個特點,它是一組一組地分布,是商朝人的家族埋到這個地方了,這些人就代表著真正的商朝人。

比如說這座,雖然挖開以后,人骨頭腐爛不堪,但是經(jīng)常性的它的一部分骨頭是保存好的。你可以看到他的頭部,有些東西壓住它,還保存著,他的腿骨還在。

這一件上次課講過,是一個商代士兵的頭顱,他也代表商代的人。所有這些人骨頭,如果我們對它進行測量、進行復(fù)原,我們大概能知道商朝人長什么樣。

但是,最直觀的關(guān)于商朝人長相的東西,我認為反倒還真不是骨頭,是商朝人做的一些器物——反映商朝人長相的一些陶器或者玉器等等。

△ 婦好墓出土人物雕刻

比如說這一件。

2003年我們在安陽發(fā)掘的時候,在一個地層里頭就挖了這么一個小疙瘩,就核桃那么大小。清洗了一看,一個完整的人的頭像,這個就不是骷髏了。像這樣的頭像,它應(yīng)該是商朝人對自己很熟悉的人的刻畫,或者叫對自己很熟悉的一種人種的刻畫。

我在考古發(fā)掘的時候,經(jīng)常碰到別人跟我說,過去的人是不是很高???我看你們挖出來那些骨頭都那么高大一個。其實這是一個錯覺,因為我們挖出來的骨頭是沒有皮肉的,腳丫子是撐開的,所以你視覺上看到這個人高度是從頭顱頂部一直到腳丫子,但實際上真正的高度應(yīng)該是從腳后跟量。

我曾經(jīng)量過很多商墓的腳后跟,而且是分性別量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那時候的身高有意思。

像這個圖,紅色代表男性,綠色代表女性。峰值在哪兒,大家看,人口最多的是在中間160cm左右,也就是說男女都是在160cm左右呈現(xiàn)出最高比例。

可是女的也就是綠線所代表的那一部分,160cm以下的比例明顯就高于男的,160cm以上遠遠地低于男的。這個X軸的最大值,在這個表里頭是172cm,也就是說商代的人超過170cm的男的也不是特別多,女的到170cm那已經(jīng)是鳳毛麟角了。這個表反映出商代人的身高比今天要低。

除了身高之外,商朝人實際上死亡年齡也早,活得不長。我們做過很多統(tǒng)計,男性、女性大概平均死亡年齡也就是35歲左右。這個統(tǒng)計里頭不包括小孩,因為有的小孩很小就被殺掉了,只統(tǒng)計正常死的成人的平均年齡值,也就是35歲左右。

02 商朝人從哪里來的呢?

我們對商朝的人有個了解:身高多在160cm左右,女的比男的矮,死亡年齡很早,35歲左右。這批人創(chuàng)造了甲骨文,鑄造了很好看的青銅器。那在中國這個大地上,他們最初從哪里起源的呢?這也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

商朝人對自己的起源其實有一個描述,《詩經(jīng)》里頭有一句話,叫“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商人是玄鳥所賜身的,有了玄鳥,才有商人,這是《詩經(jīng)》里頭說的。

過去我們都認為《詩經(jīng)》里頭這個話是后人附會的,因為《詩經(jīng)》是從西周到春秋這幾百年之間積累起來的東西,有些篇章是西周的,有些篇章是春秋時候的,最早是西周時候的。我們就可以推測,是不是西周的人認為“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其實這是個誤解?!疤烀B,降而生商”這個概念是在商朝人腦子里的。大家看這幾個字,這都是從商朝文字里頭輯出來的。

第一個字的下面?zhèn)€部分和第二個、第三個字的這個部分是類似的,這是“亥”字,一旦出現(xiàn)這個“亥”字,上面就出現(xiàn)一個“鳥”。這四個字都是這樣。

甲骨文告訴我們,“亥”是商王朝的祖先,商王朝的祖先一出現(xiàn)就有一個鳥。最右邊那四個字,左邊是“亥”字上面一個鳥,右邊三個字是“高祖王”,合起來就是“高祖王亥”。

這些字都是商朝人的文字,商朝人認為王亥一出來,上面就需要一只鳥,所以搞不好“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個概念并不是西周以后附會出來的,而是商朝人自己腦子里就有的。這是商朝人對自己起源的這么一個推想。

但是對于我們今天來講,它不反映問題,它只是一個傳說。到底商朝人哪來的,我們現(xiàn)在說不清,玄鳥到處飛,不知道它在哪個地域。

商朝人從哪里來呢?其實考古學(xué)家對這個做了很多年的研究。

考古學(xué)有一個理論是這樣的,發(fā)掘出來的東西除了人骨頭之外,還有很多文物,這些文物組合在一起,我們把它叫文化。文化的來源跟人的來源其實是相關(guān)的。比如說我挖出來一堆東西,肯定是某個群體的,這些東西它代表著某個群體。

所以在考古研究中,這是研究商族起源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在沒有人骨頭的情況下,或者人骨頭不足的情況下,我們是通過文化的來源來推人的來源,或者推族的來源。

實際上在用這個方法研究商族人起源之前,過去沒有考古學(xué)的時候,也不是說不做這個工作,比方說歷史學(xué)家就用查文獻的辦法來查商人的起源,我們把它叫文獻法。

文獻法能不能告訴我們商朝人從哪里起源的?其實是有線索的。

司馬遷的《史記·殷本紀》就提到過商族在哪里,它的來源大部分是出自《左傳》,比如說《左傳·昭公元年》提到“后帝不臧,遷閼伯於商丘”(閼伯:商人的遠祖)。地名出現(xiàn)了:商丘。

《左傳·襄公九年傳》里頭也提到“閼伯居商丘”。

《昭公十七年傳》也提到“宋之國都確為昭明、相土故地”。

杜預(yù)說得更清楚——杜預(yù)是西晉時候的一個學(xué)者,他說“以商丘為梁國睢陽,又云宋、商、商丘三名一地”。

這些文獻都指向了商丘。如果按照文獻法,商族起源肯定在河南東部,商丘地區(qū),所以王國維就說“宋之稱商丘,猶洹水南之稱殷虛,是商在宋地”。

他的意思就是說宋——這里需要一個歷史背景,宋國是怎么來的?西周滅了商以后曾經(jīng)進行分封,分封的時候曾經(jīng)把商朝的子民遷到河南的東部封為宋。王國維就講了,如果根據(jù)文獻記載,宋國就在商丘,為什么遷到商丘,因為這是他的故土。

這樣一來文獻上就考獻比較清楚,商丘地區(qū)那是商朝人的故鄉(xiāng)。在這兒,紅點這個位置。

可是后來出現(xiàn)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商人起源于商丘這個觀點,文獻上似乎說得很清楚的觀點,考古學(xué)不支持,因為考古學(xué)用的是所謂的文化法。

文化法的工作流程是這樣的:安陽殷墟不是商朝的最后一個都城嗎,所有出自于殷墟的文物就是商朝文化的代表。在這個基礎(chǔ)上往前推,推到比它更早的商朝——商朝遷到安陽殷墟之前,它還在另一個地方,比方說在鄭州,那殷墟文化就繼承了鄭州的商文化。

這個時候,把這套文化歸納出來再去追溯的時候,居然沒把這套文化追到商丘,而是追到了河北的南部。好了,這就跟文獻矛盾了。

河北南部有個地方叫磁縣,磁縣有個遺址叫下七垣,那個地方挖了一堆文物,所以后來就出現(xiàn)了一個概念:下七垣文化。它跟商文化是接著的,這些東西可能是商人的東西,或者叫商人祖先的東西。

如果我們把商朝建國以后的考古學(xué)文化叫商文化,建國之前的文化就可以叫先商文化。也就是說,下七垣文化代表的是先商文化,先商文化不在商丘,而在河北南部,這就矛盾了。

所以商朝人的故居在哪里,商族人的起源在哪里?到現(xiàn)在為止無解,考古學(xué)跟歷史學(xué)打架了。

考古學(xué)從考古學(xué)材料出發(fā),安陽殷墟的材料、鄭州早期商城的考古學(xué)材料——鄭州是殷墟的前一個階段,它是商朝的早期,他們筑了城。

我們從陶器排隊編年,最后提出來早于鄭州的商文化或者叫先商文化是在河北南部。

我們知道商人長什么樣、多高、死亡年齡多少,但是不知道商族起源在哪里,這就是考古研究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有沒有希望呢?我覺得還是有希望的。將來的方法應(yīng)該是文獻、考古學(xué)文化的辦法一塊做,其實還有一個,人骨頭要重視,人骨頭是有機會的。我講一個故事。

03 豫東計劃與宋國都城的發(fā)現(xiàn)

為了把文獻的方法和考古的方法結(jié)合起來,張光直組建了一個考古隊。張光直先生是一位很有名的考古學(xué)家,他在臺灣出生,后來在美國哈佛大學(xué)執(zhí)教。

張光直認為文獻上說的商朝人的族源在商丘一帶是對的,他有這個信念,他要做的就是找出考古學(xué)的證據(jù)來。如果在商丘地區(qū)能找出文物來,能證明商丘文化跟安陽和鄭州接起來,那他就成功了。

所以,張光直在90年代初組建了一個考古隊,我們俗稱商丘考古隊,實際上是為了尋找商族的族源。這是考古隊的基本成員,中間是張光直先生,那時候我像個傻子似的站邊上。

我們的考古隊從90年代初一直到90年代后期,每年都在河南東部商丘一帶做工作,就為了找商族的族源。我年輕的時候,孩子在北京,這都顧不上,天天在野外跑。

我們主要的工作范圍在哪?就在今天的河南商丘柘城、虞城那一帶。這個地方工作很難做,你想找商族的起源哪那么容易,而且這個地方恰恰是個黃泛區(qū)。

我有一個朋友做了一本博士論文,他是研究整個商丘地區(qū)的地貌變化。這張圖片是他做的。

他的研究是這樣的,你看這張圖,這個地方是魯中山區(qū),山東半島,這個地方是太行山。黃河從西部流出來,一到鄭州以后,不斷地發(fā)生河道改變。從歷史上看,商朝的時候黃河是往北流的,經(jīng)過今天的安陽東邊一點,往北流入渤海。

后來就不斷地改道就給商丘地區(qū)帶來了大量的淤積,這塊地下整個就被淤下去了,宋朝的開封就被淤下去了。宋朝以后歷年大水,包括北宋末年,包括明代都有非常非常大的水,整個把豫東地區(qū)淹下去。所以豫東地區(qū)你找那個時候早期的陶器不好找啊。

張光直那個時候已經(jīng)得了帕金森氏綜合征了,顫顫巍巍地到北京來,然后到商丘去。嚴格地說,他已經(jīng)做不了田野考古工作了,在野外拿一把手鏟,顫顫巍巍地刮刮地層——過一下癮而已啊老先生。

這個豫東計劃做了十年,其中考古發(fā)掘就做了三個季度,我都參加了。經(jīng)過考古發(fā)掘,我們拉出了一個豫東地區(qū)的文化序列,就是用我們自己的材料建立的序列。

仰韶文化(馬莊遺址)

龍山文化(李莊遺址)

岳石文化(延續(xù)至早商時期)

中、晚商文化

最早是仰韶文化,我們挖了個遺址,叫馬莊遺址。仰韶文化消失后,接下來的是龍山文化,那個地方也有很厚的龍山文化堆積,我們挖了一個遺址,叫李莊遺址。

再往下,我們期盼著是相當(dāng)于夏文化時期的文化堆積——假定張光直認為商丘是商族祖先的起源地的話,它應(yīng)該出現(xiàn)相當(dāng)于夏代時期的先商文化,應(yīng)該是這樣吧?沒有。

龍山文化之后接下來叫岳石文化。岳石文化跟剛才我們從安陽開始到鄭州商城所總結(jié)出來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陶器什么的都不一樣,所以說沒有證明這套文化來源于商丘。

那么是不是這個項目完全失敗了呢?其實也不是。因為這個項目有一個完全沒有意想到的成果。

我讀大學(xué)的時候,學(xué)東周時候也就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考古,我看那些春秋戰(zhàn)國大國的都城都發(fā)現(xiàn)了,鄭國的故城在新鄭,易縣是燕國的燕下都,趙國的都城在邯鄲,齊國的的都城在臨淄,魯國的故城在曲阜,唯獨有個大國的都城沒發(fā)現(xiàn)——宋國。

宋國跟商是有關(guān)的。文獻上說周人把商朝打下來以后,實際是把商朝人的后裔封到了宋,所謂的“續(xù)商祀”,就是留火種的意思。也就是說把商朝的人放到豫東地區(qū)去留火種,因為那是它的祖源地。

續(xù)商祀如果是正確的話,那么就有可能找到宋國的遺跡。宋國是個國家,它是有城的。結(jié)果就沒想到我們這個豫東計劃居然把宋國的故都找到了。

宋國很厲害的,按照其中一種說法是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打仗很有一套,所謂的“不擒二毛,不重傷”。什么意思?我打仗要講仁義,敵人渡河過來了,沒排好隊,我不跟你打,沒擺好陣勢我不跟你打,打了我不仗義,雖然最后打敗了,但是他是仁義之師。

宋襄公當(dāng)年就應(yīng)該在商丘一帶。那么這個城在哪里呢?這個城是不是真的是周初分封時候的呢?這個很關(guān)鍵。

商丘地區(qū)被淤了,不好找。淤到什么程度?你看這張圖,3000年前的地面是在地底下。左邊是一條長長的剖面,從上到下多少米呢,一般情況下十米。也就是說,十米的堆積,這以上全是后來的。我們在十米的地方還能挖得到明代跟清代的瓷片,真正商朝的東西是埋在十米以下的。

十米以下你是找不到的,一個這么大的城在十米以下,你怎么找?

但是大家注意一下,實際上城是一個很大的面,比方說多少平方公里。但是城墻是一個很大的物體,幾十米寬十幾米高,那就有可能城在地底下埋著,城墻如果不倒的話,就杵到今天地面了。

這就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一個機會,我們有可能先發(fā)現(xiàn)城墻,然后十幾米以下的城里頭的東西我們再說,所以城墻有可能找得到。

但是找城墻也不那么容易,在野外,茫茫一片,怎么去找呢?

后來還真找到了。這就是那個城墻的平面圖,這有幾個方塊,你要看準了,是那個平行四邊形的那個,那個是宋的都城,很可能就是微子封宋的那個都城,就是西周初年把商朝的后人微子封到這個地方(微子:商紂王的長兄)。

這個城怎么找到的呢?其實很偶然。我剛才講了,當(dāng)這個城墻比較高大且不倒的時候,它有可能杵在今天地面,但是人類又在地面上反復(fù)地耕作,把地面搞成一個平原,你其實很難去找。

我們用了很多辦法,最早用磁力儀、電阻儀,滿世界跑,結(jié)果由于各種干擾,根本不行。后來又專門從加拿大買了一個設(shè)備,那個時候中國不像今天科技發(fā)達。我們花了60萬人民幣,買了一臺加拿大的雷達,叫透地雷達,結(jié)果做了一個季度也不行。

最后怎么找到的呢?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考古隊員,就是我剛才說的做商丘地貌的那個考古學(xué)家,他叫荊志淳。荊志淳有地質(zhì)學(xué)的背景,后來改學(xué)考古。

他知道古人在地面上營建城墻的時候,是挖的當(dāng)年的土,就是10米以下的土,挖完以后把它筑起城墻來,后來只是說水把淤泥從上游帶下來,把它給掩蓋了。

但是你注意到?jīng)]有,水流帶的土壤是分層的,它要么就是沙,要么就是泥,而原來人工挖出來筑起來的那個城墻它的結(jié)構(gòu)是不一樣的,那個土里頭可能會有特殊的東西,特別是在華北地區(qū),它經(jīng)常會包含一種叫料礓石的東西。料礓石就是土壤里頭的一種鈣,通過凝力作用積攢到某一個地方,形成一個硬疙瘩。

所以荊志淳就跟他帶的幾個助手說,我們找別的可能不行了,只有一個希望,就是找老土,老的土有一個特點,很可能會有料礓石,你們找到料礓石立馬告訴我。他的考古隊員就記住了這句話。

有一天他們正在工作著,跟這個圖一樣,在麥子地或者樹林里。有一個技工說不行,我肚子不舒服,我得上個廁所去。附近沒有茅房,他就跑到一個麥子地里上廁所。

結(jié)果一看,沒帶紙。那個時候農(nóng)民的習(xí)慣,隨便拿個土疙瘩就可以擦屁股,一摸以后,擦,土疙瘩,再一擦,怎么這么硌,一看,一塊料礓石。他立馬把褲子一穿,一吼:荊博士,荊博士,找到料礓石了。

你知道,這是很重要的現(xiàn)象,找到了料礓石,就意味著找到了古土壤,找到了古土壤就意味著有機會找到那個時候重要的考古現(xiàn)象。

果不其然,就在他上廁所的那個地方打鉆?!芭尽贝蛳氯ィ羚P一提上來,老土,再打再打,跟邊上的土完全不一樣,結(jié)果后來證實,這是一堵城墻。

其實城墻是有規(guī)律的,跟著這個起始點一鉆探,就把整個城墻鉆探出來了。這是當(dāng)年城墻發(fā)掘出來的一個剖面圖。

這個就是城墻的夯土塊。手拿著的是一個砸得很密實的老土,很硬,完全不像水流沖刷的地層堆積,這樣就把這個城發(fā)現(xiàn)了。

那么這個城是什么時代的呢?經(jīng)過發(fā)掘證實,這個城是經(jīng)過幾次修整的,東周時候修整過,漢代還修整過,但是最底下那一層還真是西周時候的,也就是說搞不好就是宋國的。

大家想一想,如果這個城是宋國的,再跟文獻上一對,有希望了吧?商丘是商朝人的族源地就有可能成立了。

但是呢,乖乖,陶器對不上啊——你這里出的是岳石文化的,那邊才是先商文化那套東西。

對不上怎么辦?于是只能做一個解釋,這是張光直的解釋:他說商朝的人有兩批人,一批是貴族,所謂的征服者,這一些人可能是岳石文化的人。而那些陶器,壇壇罐罐那一些,那是被統(tǒng)治的人的,他們可能是從河北南部過去的,所以這是兩批人。所以整個商族起源的問題,經(jīng)過這么考古發(fā)掘以后,得了這么一個結(jié)論。

這是我們今年剛剛出版的一個豫東考古的報告,主要是我跟荊志淳寫出來的,其實出版也就是兩個多月之前,所以今天講這個,可以說是剛剛新鮮出爐的科研成果。

04 人骨頭這個事情還真是露出了曙光

但實際上我覺得在這個基礎(chǔ)上,其實還要做一些工作,還是要把人骨頭考慮起來。我們既然知道安陽殷墟有商朝人的骨頭,知道鄭州早期商城是商代的早期,也有骨頭。其實同一個人種,它總有一些特性是相像的,比如說我們可以用DNA的辦法,我們可以用古病理的辦法來追溯這些人骨頭的各種痕跡。

也就是說,通過這個方法,把人骨頭的、文獻的,還有考古學(xué)文化的方法全都結(jié)合起來,搞不好就有希望。

除了人骨頭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陶器法。因為我們剛才講到的文化法,說陶器的樣子像不像,但實際上器物的形態(tài)像其實還不足以說明問題,比方說某個地方的人,他可以學(xué)那個地方的人的樣子來造一個器物,不見得說你這個文化就是那來的。

所以還要結(jié)合一些別的方法,比如陶器切片法,就是把陶器從形態(tài)上分完類之后,還要看它里頭的結(jié)構(gòu),還要看它器物里頭那個土是不是本地的。假定說它的土也不是本地的,是別的地方來的,它可能真是那個地方的人帶來的了。因為古代不像現(xiàn)在有高鐵,他要挪動一下是很難的,他是帶著壇壇罐罐的,陶器得跟著他走,所以陶器是有可能帶過來的。

如果用這樣的方法,把鄭州商城所能見到的陶器也好,其他文物也好,以及人骨頭,包括安陽的人骨頭、鄭州的人骨頭,全都結(jié)合起來,做一個綜合的研究,打一個包,搞不好有希望。

這是鄭州商城城墻早年的一個照片,這段城墻現(xiàn)在在地面上還在 。

而其中有意思的是,人骨頭這個事情還真是露出了曙光。因為在河南的鶴壁,由于南水北調(diào),要把丹江口的水調(diào)到北京來讓咱們喝,這個渠道經(jīng)過鶴壁的時候流經(jīng)一片麥子地,這個麥子地里發(fā)現(xiàn)了一批墓葬。

△ 鶴壁劉莊墓所在位置示意圖

這片墓葬出土了這么一件鬲(左),這就是典型的商文化的東西。然后又出土了這么一件鉞,這是一件石鉞,剛好是相當(dāng)于我們說的二里頭文化、也就是夏文化這個階段的東西。

這就證明這些東西的年代跟夏王朝的年代差不多,也就是說剛好它的年代比商王朝要早。

所以從考古學(xué)文化上講,這一批材料,這一批陶器、石器是剛好相當(dāng)于先商那個階段,而且跟商文化是接起來的。

而且它又有人骨頭,出土了一個墓葬,墓葬里頭是有人的,這些骨頭都取回家了。

現(xiàn)在我們需要的是組織一個課題,做一個科研攻關(guān),搞不好就會知道商朝人是哪里來的,最終解決這個問題。

當(dāng)然這個工作還沒做,還要繼續(xù),所以我今天講的這是一個進行了很多年——幾乎進行了一個多世紀或者幾個世紀的這么一個課題,今天還沒有真相。

本文系南方科技大學(xué)教授,原殷墟考古隊隊長唐際根在一席(微信號:yixiclub)的系列講座“洛陽鏟下的商王朝”之四。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